小班教案

时间:2023-09-03 12:29:0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小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观察画面,并理解画面内容,发现画面中多多的身体变化。

  2、根据画面内容结合下面的图示标记,推测故事中妈妈和小姑娘的对话内容。

  3、尝试用简单、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绘本故事PPT课件一套。

  2、幼儿用图画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 观察绘本封面,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宝宝和多多。

  (1)认识封面人物宝宝和多多。

  (2)观察封面上的宝宝和多多,说一说:宝宝和多多在干什么?

  (3)介绍故事题目《多多什么都爱吃》。

  2、 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图书第1---9页,知道画面中妈妈和宝宝在说话。

  (1)交代自主阅读要求:

  ①从封面开始往后翻,翻到小别针夹住的那一页(第9页)。

  ②看一看故事中,除了宝宝和多多,还有谁?

  ③请你来看一看小图书,故事中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

  ①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妈妈、宝宝、多多。

  ②观察画面下方的人物图示,猜猜妈妈会说什么,宝宝会说什么?

  (3)集体交流与分享:在图画书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①简单询问宝宝看到的图书内容。

  师: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②思考:宝宝挑食的时候,妈妈会说些什么?

  3、教师有感情地讲述第2―9页故事内容,感受画面中反复出现的“对话”。

  (1)教师有感情讲述第2―9页故事内容。

  (2)针对故事内容提问:

  师:你听到故事里妈妈是怎么说的?

  师:你听到故事里宝宝是怎么回答的?

  (3)跟随教师一起学着妈妈和宝宝的样子,练习“对话”语言。

  4、引发幼儿的思考,从两个方面来猜测“多多长得很大很大”的.后果。 如果好东西都给多多吃,多多长得很大很大,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好东西都给多多吃,多多长得很大很大,有什么坏处呢?

  5、师幼共同翻看故事PPT画面,一起阅读图画书后半部分故事内容。

  (1)教师按照图书页码顺序,以故事形式一页一页往后讲述图书内容。

  (2)重点阅读:一起翻阅中间的展开折页式大插图。

  师:多多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狗。

  师:请你来看一看,你觉得多多长得有多大?

  师:和宝宝比一比,你觉得多多到底有多大?

  师:你喜欢这样的多多吗?为什么?

  (3)教师继续有感情讲述后面部分的故事内容。

  6、讨论:引发幼儿关于“健康成长”的生活话题。

  (1)故事中的宝宝,最后是怎么做的?

  (2)你觉得宝宝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我们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健健康康地长大呢?

  教师小结:要吃很多有营养的东西,荤菜、素菜、水果等都要吃,要学习多多,样样东西都爱吃,这样才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活动延伸:

  1、每天进餐环节,鼓励幼儿学习多多,样样东西都爱吃。

  2、将小图书放到图书区,鼓励每天先吃完饭的宝宝,能尝试自己从前往后翻看绘本小图书。

小班教案 篇2

  一、 活动名称:剥毛豆(第一层次)

  二、 活动目标:

  1、观察毛豆的外形特征。

  2、学习剥毛豆。

  三、 材料准备:托盘若干、托盘内装有两个小碗(其中一碗盛未剥过的毛豆)。

  四、 活动过程:

  活动介绍:

  语言提示:“小朋友,今天我们的工作是剥毛豆。”

  1、引导幼儿观察盘中的毛豆,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毛豆的大小、长度、外形)

  2、你能猜对每颗毛豆里有几颗豆子吗?

  3、选一颗毛豆,先猜猜里面的果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五、观察指导:

  1、是否能认真观察盘中的毛豆,比较其外形的不同点。

  2、指导幼儿学习剥豆的方法。

  六、分析反思:

  从孩子的操作中,我发现有许多孩子在家从未剥过豆子,拿 着豆子无从下手,的`确对一些从没剥过豆子的幼儿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猜每颗毛豆里有几颗豆?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剥豆的兴趣,连志恒、汤政、骏生等做事不够有耐心的孩子也加入了进来……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指令正确寻找多种食物。

  2.能大胆地进行表演活动。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好吃的食物》(请参见幼儿用书)

  2.挂图:《买东西》

  3.制作一组牛奶、三明治、汽水、冰淇淋、馒头、烧饼、豆浆的头饰。菜篮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根据幼儿用书中的《好吃的食物》的图标,跟着“1、2、1、2”的节拍做做动作,做个热身操

  2.带领幼儿边唱歌曲《好吃的食物》,边做动作

  3.再请幼儿边做热身操,边唱歌

  4.跟着音乐做“买东西”的游戏

  ——部分幼儿佩戴食物的头饰,站在不同的位置

  ——其余的.幼儿和教师假装是买菜的人,提着菜篮去买菜

  ——买菜的人尝到什么歌词,就去点一下带那种食物头饰的幼儿,该幼儿就要跟着买菜的人走

  ——可以请幼儿轮流当食物及买菜的人,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展示挂图,与幼儿认识挂图上的食物,讨论他们分别在什么样的商店销售。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倾听、发现、辨别各种声音。

  2、能比较、区别声音的大小,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有关声音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拍一拍。

  1、倾听,感知发现大雨与小雨声音的不同。

  师:宝宝们好!

  幼:老师好!

  师:今天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什么声音?(师放大雨、小雨声)

  师:听出来了吗?

  幼:下雨。

  师:下大雨啦,声音……下小雨呢,声音……

  引导幼儿说出:大雨的声音大,小雨的声音小。

  2、幼儿拍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大小。

  师:你会用小手拍出大雨、小雨的声音吗?宝宝们,试一试!

  幼儿自由拍。

  师:宝宝们,雨停了,我们的小手就不能发出声音了,谁来拍一拍大雨声,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拍的?(用力地拍)小雨声该怎样拍呢?(轻轻地拍)

  师: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大雨和小雨的声音,老师说:下大雨啦,宝宝们就拍出大雨的声音,下小雨啦,宝宝们就拍出小雨的声音,准备好了吗?

  3、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玩“大雨与小雨”的拍手游戏。

  二、听一听,说一说。(探索身体其他部位发出的不同声音)

  1、引导幼儿探究不同部位发出的不同声音。

  师:宝宝们,你们的小手真能干,能拍出不同的声音,想一想,除了小手,我们身上还有什么地方能发出声音?

  幼:脚。

  师:宝宝的脚能发出哪些不同的声音呢?我们一起找个空位置来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

  师:宝宝们,让我们的小脚休息一下,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小脚会发出哪些声音?

  幼:跳、跑、跺、走……

  师: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走的声音小,跳、跑、跺的声音大)

  2、教师和幼儿一起感受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3、倾听哭、笑两种声音,说出其它声音。

  师:宝宝们,刚才,我们的小手拍一拍。小脚动一动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幼:哭声,笑声……(师放声音)

  师:你会哭吗?你会笑吗?我们的哭声和笑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嘴巴)嘴巴还能发出什么声音?

  (幼儿说)

  小结:听到咳嗽声,爸爸妈妈就知道宝宝生病了。听到笑声、歌声,我们就知道宝宝们很高兴、很开心,听到打哈欠声,我们就知道宝宝们累了,要休息了。听到哭声,我们就知道宝宝伤心了。

  三、辨听声音。

  1、欣赏故事,倾听故事里的声音。

  师:宝宝们,你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的不同声音,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故事。故事里呀也有好多声音,请宝宝仔细听。听听故事里有哪些声音?

  2、放课件,请幼儿说一说听到故事中的不同声音?

  师:宝宝们,你们听清楚了吗?听到了哪些声音?谁来说一说。

  “踢踏”“嗵嗵” “啦啦啦”“淅淅沥沥”“哗啦啦”“呜呜”“呵呵”。

  四、迁移经验。

  宝宝们,我们的小手、小脚、嘴巴都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能发出声音,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去找一找,听一听吧!

  附故事:

  星期天,爸爸带着宝宝在公园玩,宝宝走在前面“踢踏” ,爸爸走在后面“嗵嗵”。宝宝玩得可高兴啦,他还“啦啦啦,啦啦啦……”唱起了歌。

  忽然,天上飘起了小雨,小雨“淅淅沥沥”,爸爸抱着宝宝往回跑,雨越下越大,“哗啦啦,哗啦啦。”

  下午,宝宝发烧了,爸爸带着宝宝来到医院,打针的时候,宝宝“呜呜…….”哭得可伤心了,爸爸为了安慰宝宝,买了好多玩具送给他,宝宝看见玩具“哈哈”地笑了起来。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配合歌曲音乐初步掌握游戏的玩法。

  2.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能配合歌曲音乐初步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事先学会许多小鱼游来了歌曲、许多小鱼游来了音乐、小鱼头饰、捕鱼人、鱼网、呼啦圈。

  活动过程:

  设计理念

  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带领幼儿学小鱼游进入活动室。小鱼们池塘到了我们休息一下吧!(模仿小鱼游进入活动室使幼儿能够融入小鱼的角色。)

  2。捕鱼人进场:看,那边有两个捕鱼人,他们拿着渔网想要和我们做游戏,我们跟捕鱼人打个招呼好不好?(跟捕鱼人打招呼主要是为了能与下面的环节相衔接。)

  二、学习游戏,掌握玩法。

  1。捕鱼人示范捉小鱼。

  2。刚刚捕鱼人是用什么来捕鱼的?(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认识游戏时所要用到的道具,不但增强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这样的方式能让幼儿更好的了解道具的使用方式。)

  3。当歌曲唱到哪里的时候捕鱼人要来捉小鱼呢?根据幼儿情况进行再次示范。(这是游戏的难点,因此在这里我又重新示范了一次,这次是用清唱的方式来示范的,唱到“快快捉住”的时候刻意放慢了速度并将动作夸张化,让幼儿更加清楚的知道唱到这里时要将渔网放下来捉住小鱼。)

  4。 被捉到的小鱼哪里去了?(我将抓住的小鱼带到了呼啦圈里,让幼儿清楚的看到小鱼被抓住之后要游到这里来。)

  5。请个别幼儿示范。(在老师的帮助下示范的比较顺利。)

  6。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捕鱼人呢?请部分幼儿做捕鱼人,部分幼儿做小鱼进行游戏。(当音乐唱到“快快捉住“要放下渔网时幼儿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7。教师强调游戏规则:捕鱼人一定要等到歌曲唱到“快快捉住”时才能去捉小鱼。

  8。集体游戏。

  三、结束活动

  天黑了,捕鱼的人回家了,小鱼们我们也回家吧!幼儿离开活动室。 通过幼儿模仿小鱼来引入活动,让幼儿能够在扮演小鱼的情境中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在教具的准备上还是比较充分的,我利用了现实生活中捕鱼的渔网,再在渔网的四周用兰花布围了一圈,使民间气息更加的浓厚。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兴趣一直很浓厚,游戏的后半部分孩子们基本能够掌握游戏规则来进行游戏。但是由于在活动中我没有过分强调小鱼游的动作,因此在后来到达游戏高潮的时候孩子们没有模仿小鱼游,都在那里兴奋的跑来跑去。池塘外面的圈圈也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很多孩子进去了之后又马上出来了,没有停留到规定的时间。整个活动的游戏都是幼儿听音乐进行游戏的,因此“捕鱼人”在捉小鱼的时候被限制住了,如果是幼儿自己清唱的话“捕鱼人”在捉鱼的时候可能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的教案04-20

[精选]小班教案08-11

【经典】小班教案08-10

小班教案[精选]08-08

小班教案(精选)08-31

小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小班教案08-18

小班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