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时间:2023-09-03 13:31:5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教案(实用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教案(实用9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分角色游戏。

  2.借助灯台图片理解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尝试用动作表现情节。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图片:小老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小老鼠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知道小老鼠想上哪儿去吗?

  (幼儿自由讨论)

  二、展开

  1.幼儿听故事,理解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的内容

  边看图片,边倾听教师讲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的故事

  2.教师组织幼儿围绕故事内容进行简短谈话

  教师:小老鼠爬到哪里偷油吃?后来谁来了?最后小老鼠是怎样从灯台上下来的?

  3.幼儿倾听教师范,唱《小老鼠上灯台》,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1)幼儿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师:老师吧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来听一听。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会议歌曲内容,引导幼儿用歌词回答

  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将幼儿的回答唱出来)

  (3)教师再次在范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旋律

  师:老师还想表演一次,请你们给我鼓鼓掌!

  4.幼儿学习演唱歌曲,按歌词创编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上灯台的动作

  (2)教师边唱歌边带领幼儿按节奏做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滚下来的动作,启发幼儿用转动的动作表现小老鼠从灯台上慌乱逃跑的情景

  师:猫来了,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滚下来怎么做?

  (4)幼儿边倾听教师演唱,边跟着教师做表演动作

  (5)幼儿边表演,边跟随教师做歌表演动作

  5.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学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师:现在我请你们来当小老鼠,你们一起上灯台,偷油吃,但是一定要小心老猫,老猫出来叫三声“喵喵喵”之后,它就要抓老鼠了,

  所以,你们要赶快跑回家,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这样老猫就抓不到你们了

  (2)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根据规则进行练习

  (3)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共同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三、延伸

  户外活动再次游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向前跳.

  2.初步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悦身心的经验。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小兔子头饰若干;

  2.胡萝卜若干,分散在场地一端;

  3.塑料圈若干;

  活动重难点:

  能双脚向前跳

  跳时轻轻跳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1)老师带头是并给幼儿带上小白兔的头饰,兔妈妈和小白兔蹲下做睡觉状。

  (2)兔妈妈醒来了,并且亲切地说:"天亮了,孩子们该醒了。"在音乐的伴奏下小兔子们按节奏跟老师一起做洗脸刷牙熟透的动作,并且整理衣服。

  (3)兔妈妈:今天的`天气真好啊,我们来锻炼一下身体。

  2.教幼儿跳:星膝、摆臂、双脚并拢向前跳,幼儿练习。

  3.游戏:《小白兔拔萝卜》

  兔妈妈说:"孩子们,我们要开始劳动了,现在我们就去农田里把萝卜拔回来,但是田地里我们很远,我们应该怎么去呢?"开汽车"小兔子们手搭肩乘火车状绕场第一周后,老师边讲边示范从汽车上跳下来,跳时两只手数起来作兔耳朵,两腿弯曲一下一下地向前跳,跳到田里在拔萝卜,然后顺原路回到原位。

  4.结束部分:分配几个幼儿拿塑料圈当方向盘做小司机开车带小兔子回家后,把拔来的萝卜送给来的客人。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自己感觉美中不足的是准备的萝卜教具不够,如果能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一个萝卜的话,就不会有小朋友站在后面等待,就可以一个跟着一个去拔萝卜,还可以分组比赛拔萝卜,看哪一组拔得萝卜最多,就哪组胜利。这样的话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小朋友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通过这节课使我更加意识到老师的课前准备对一节课能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具的充分准备,教案的熟悉和老师的课堂组织语言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掌和手指。

  2、愿意和同伴一起做动作、念儿歌。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儿歌。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难点】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丰富幼儿关于手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宝宝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有几只手啊?”

  “伸出来让老师看看是哪两只手。”

  找一找手掌、手指。知道手上白白的、光光的、平平的部分是手掌,手掌上方连接的五根长长的“小棒”就是手指。

  二、听儿歌:老师边做动作边缓慢地念一遍儿歌,让幼儿根据动作初步体会儿歌内容。

  一只手,两只手:先伸出一只手,再伸出另一只手,五指张开。

  握成两个小拳头:双手握拳。

  小拳头,伸出来:伸展拳头,张开五指。

  长出十个小朋友:随意摆动十根手指。

  三、学儿歌。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二至三遍。

  边做动作,边跟读。

  “宝宝们和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儿歌,边念儿歌边试着动动你的小手,看看它们是不是听你的指挥。”

  听儿歌,做动作。

  “下面,老师来念儿歌,不做动作了,宝宝们听儿歌来做做动作,看看你们的小手听不听话。”

  看动作,念儿歌。

  “我们再换一换,老师做动作,你们念儿歌。”

  四、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老师领读,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乐趣。

  “宝宝们的儿歌都念得真棒,请你也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一听吧!”

  五、延伸:游戏“小手开花”

  “我的小手会开花,开了几瓣花?开了五瓣花/十瓣花。”

  【活动反思】

  1、儿歌《两只手》原本共有八句,前四句即本活动学习的内容,后四句主要是教育幼儿勤洗手、讲卫生,而这一内容在前段时间已给幼儿上过了。另外,我感觉八句儿歌对于低幼儿童似乎有些复杂。因此,我对儿歌内容进行了调整,只截取了儿歌的'前四句让幼儿学习,并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认识手上。

  2、在幼儿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边看老师做动作、边听老师念了一遍儿歌后,很快就掌握了儿歌内容。其中,幼儿对一、四句的掌握最快。

  3、在最后的延伸游戏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不太高。首先,幼儿在学习了儿歌后已有一些分心;其次,幼儿可能对五和十的数字概念还不清楚,再次,幼儿还可能对“瓣”这一量词不理解。平时我们通常会更普遍地说“几朵花”,而不太说“几瓣花”这类书面语。由此,我觉得幼儿,尤其是低幼儿童的游戏必须注意使用语言的口语化,以便幼儿理解和参与。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体验寻找图形的乐趣。

  感知生活中圆形与方形的物品。

  回忆圆形与方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教师提前在班级各处放置一些圆形与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物品。

  经验准备:已经认识了圆形和方形,知道圆形和方形的基本特征。

  课件准备:“圆形与方形”组图;“生活中的圆形和方形”组图;“妙妙的话”音频;游戏音乐。

  纸面教具:《圆圆与方方》。

  材料准备:马克笔。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圆形与方形”,帮助幼儿回忆圆形与方形的特征。

  ——这些图形你们认识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圆形没有角,它的边圆溜溜的,很光滑。方形有四个角和四条直直的边,分为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四条一样长的边;长方形面对面的边相等。

  出示组图“生活中的圆形与方形”,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圆形与方形的物品。

  ——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品?(时钟、镜子、瓶盖)

  ——生活中还有哪些方形的物品?(毛巾、枕头)

  播放音频“妙妙的话”,发放纸面教具《圆圆与方方》,引导幼儿寻找图片中圆形与方形的物品。

  ——哎呀,不好,刚刚3个图形和老师说了一个坏消息。大魔王趁熊猫奇奇睡着的时候,用魔法把奇奇困在了梦境世界中,只有奇奇破解大魔王设下的关卡,才能回到现实世界,否则就只能一直留在梦境世界。我们一起帮助奇奇打败大魔王,回到现实世界吧。

  1.播放音频第一段,操作课件,引导幼儿找到房间内圆形与方形的物品。

  ——请先认真观察房间内的物品,找一找圆形与方形的物品在哪里?

  2.播放音频第二段,操作课件,引导幼儿找到客厅内圆形与方形的物品。

  ——客厅内有什么?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哪些物品是方形的?

  3.播放音频第三段,操作课件,引导幼儿找到室外存在的圆形与方形。

  ——室外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哪些物品是方形的?

  4.发放纸面教具,巩固幼儿对圆形与方形物品的掌握。

  小结:恭喜小朋友们帮助奇奇找到了各种圆形与方形的物品,打败了大魔王,顺利回到现实世界。

  播放游戏音乐,组织幼儿玩游戏“找一找”,鼓励幼儿找一找班级中圆形与方形的物品。

  ——现在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我们班级内有哪些圆形或方形的物品?

  ——找到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找到了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圆形与方形的物品,如圆圆的时钟、方方的小椅子、方方的小桌子等,这些物品每天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为我们服务。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寻找幼儿园内圆形或方形的物品。

  家园共育

  家长可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圆形或方形的物品,巩固有关圆形与方形的认知。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理解熊叔叔在为大家做事后获得的惊喜,知道为别人做事会快乐。

  2 在制作“生日蛋糕”的过程中,熟练涂色技能。

  3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 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生日蛋糕、黄色圆形纸、课件、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1、熊叔叔为什么睡懒觉?

  2、熊叔叔为什么生气了?

  3、这个大盒子里会是什么呢?

  二、做蛋糕

  1 为熊叔叔做个怎样的蛋糕?

  2 自主制作蛋糕:奶油要涂满,还要裱花。

  3 展示自己的蛋糕。

  三、吃蛋糕

  和同伴分享蛋糕。

  今天的熊叔叔的生日派对,其实传递了爱心,就是传递了彼此之间的爱心这样一个主题。同时借用这个绘本,也给小班的孩子传递了我们是有朋友的主题,活动中他们可以一起为熊叔叔做事情,做蛋糕的同时学习涂色,学习语言,让孩子们,刚刚来幼儿园的三岁孩子们在集体当中大胆的表达,大胆的学习语言,这个过程当中是非常融合的,我们结合下面的问题一起来谈谈我们老师可以如何来设计这个活动吧。

  1、在情景阅读中如何自然整合各领域学习内容?

  2、整合如何体现适宜性、适切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择了《熊叔叔的生日派对》这一绘本,希望幼儿能够在看看、听听中积极感受,在画画、说说中大胆表达。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短,特别是在语言活动中,要延长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教师必须在“静”的语言活动中有机地融入“动”的形式。所以,活动前半段我以“奇怪的门铃声”贯穿,让后面的环节都围绕这断断续续的门铃声循序渐进地推进,为整个活动增添不少光彩。

  小百科:生日,顾名思义是指人出生之日,也是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小白兔的外形特征,了解小白兔的生活习性。

  2、愿意亲近小白兔,喜欢小白兔。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一对小白兔及小白兔爱吃的食物。

  2、小白兔头饰每人一个、竹篮一个、木头一块、玩具小白兔一只。

  3、兔宝宝的图片。

  4、呼啦圈做的山洞。

  5、音乐《拔萝卜》。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谈话,讲讲小白兔的外形特征。

  1.出示玩具小白兔,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师:宝贝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欢迎它出来吧——它是谁啊?(出示玩具小白兔)你们喜欢小白兔吗?那你们见过真的小白兔吗?谁能告诉老师真的小白兔长的什么样子?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小白兔的外形特征。

  2.出示真的小白兔,让幼儿观察它的外形特征并讲讲它的`生活习性。

  师:宝贝们说了这么多,想不想看看真的小白兔长的什么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分别介绍小白兔白白的绒毛、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三瓣嘴、短短的尾巴、四条腿。

  师:为什么小白兔跑的那么快?(幼儿根据想象自由回答)

  小结:因为小白兔的两条前腿短,两条后腿长,它的后腿肌肉发达,所以跑起来特别快。

  师:(兔笼里有一块木头)小朋友猜一猜老师为什么在兔笼里放了一块木头?(幼儿根据想象自由回答)

  小结:木头是给小白兔磨牙用的,因为小白兔的门牙长的特别快,需要经常磨牙,如果不磨就会长的很长很长,把小白兔的嘴给封住了,就不能吃东西,慢慢的就会被饿死了,只有经常磨牙,它的牙齿才不会长长,这样吃起东西来才会香香的。

  3.简单介绍小白兔的生长过程,请幼儿说说小白兔爱吃哪些食物。

  师:兔妈妈生了一窝可爱的兔宝宝,你们见过刚出生的兔宝宝吗?(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兔宝宝的样子)。

  放图片(兔宝宝的照片)让幼儿观察兔宝宝的外形特征,老师讲解。

  师:兔宝宝长大了,它喜欢吃什么食物啊?(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二、请幼儿喂喂小白兔,模仿小白兔的动作。

  师:老师准备了很多小白兔爱吃的食物,谁想来喂一喂小白兔啊?(请幼儿喂喂小白兔)

  小白兔吃的真香啊!可是老师准备的食物都让小白兔吃完了,到明天小白兔没有东西吃该饿肚子了,怎么办啊?(幼儿想办法)

  老师这儿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去菜地拔萝卜给小白兔吃好不好?现在老师扮兔妈妈,你们扮兔宝宝,我们一起去菜地拔萝卜了!(和幼儿一起学小白兔跳)

  一边跳着一边说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设障碍物山洞)

  宝宝们,要过山洞了。跟着妈妈一起爬过山洞吧。菜地到了,宝贝们,去拔萝卜吧!(孩子们拔萝卜时,放音乐《拔萝卜》)

  师:宝宝们真厉害,拔了这么多萝卜,让我们回家把萝卜洗干净,明天再来喂小白兔吧。宝贝们,跟着妈妈回家喽!

  【活动反思】

  我感觉本次活动设计符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整个活动,我围绕目标,层层递进,特别关注活动中细节的把握,致使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活动热情高涨。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孩子们模仿小白兔去菜地拔萝卜的过程中,有几名幼儿在活动室来回跑,“孩子们,外面危险,快到妈妈身边来”老师的一句话把所有孩子的目光吸引过来,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我觉得,教学细节的把握就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愿我们做幼儿教师的都来关注教学、把握细节,孩子们将会收获更多。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遇到事情要勇敢、机智,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猜猜,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呢?

  2、蛤蟆爷爷会对小蛤蟆说些什么呢?今天倪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蛤蟆爷爷的秘诀。(这里教师可以解释"秘诀"的意思:好办法。)

  (二)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内容。

  1、图片一:一天,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在散步,爷爷对小蛤蟆说:"孩子,你要记住,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坏人。

  2、图片二:看看,小蛤蟆听了以后怎么样了?你怎么知道小蛤蟆害怕了?(这里让幼儿仔细观察蛤蟆的表情。)

  小蛤蟆害怕了,他问爷爷:"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爷爷说:"我来给你讲讲我的秘诀就是好办法,第一条秘诀是要勇敢,如果你碰到了敌人,你一定不能害怕。"

  3、图片三: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在他们身后已经有敌人了。(这里点击图片三)

  猜猜这个敌人藏在哪里?会是谁呢?

  4、图片四:是啊,原来是一条大蛇,蛇吐着红红的舌头说:"今天我要吃掉你们。"

  看看,小蛤蟆看到大蛇怎么样了?可是爷爷呢?你觉得爷爷会逃走会害怕吗?那它会怎么做呢?它会有什么好办法呢?(这里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追问。)

  5、图片五:爷爷一点也没有害怕,他勇敢地对蛇说:"有本事你就吃掉我把。"

  说着,爷爷用力地吸气,把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大,大蛇看见爷爷变得这么大瞧,它怎么样了?我们也来和爷爷一样把自己变得很勇敢。(幼儿学做动作)

  6、图片六:看到蛇走了,小蛤蟆就出来了,它说:"爷爷,你真了不起!"

  爷爷开心地笑了,说:"可是有的敌人太大,是吓不走的,所以我的第二条秘诀就是聪明,还要勇敢。"

  7、图片七:正说着,一个更大的敌人出现了,这次会是谁呢?猜猜它是谁?(这里可以进行追问:谁会有这么大的尾巴呢?)

  8、图片八:是一头很大很大的怪兽,怪兽说:"我要把你们全吃掉。"

  小蛤蟆吓得逃走了,这次爷爷也会逃走也会害怕吗?

  9、图片九:爷爷抬起头一看,哇这个怪兽好大好大,而爷爷呢……爷爷也害怕了,他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怪兽,爷爷转身就逃,可是,还是被抓住了。爷爷被怪兽抓住后,谁会来救爷爷呢?(小蛤蟆是怎么救爷爷的?)

  10、图片十:小蛤蟆这时候想到了爷爷说的话,不要害怕,要动脑筋,看看他是怎么救爷爷的呢?

  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蛤蟆打怪兽。(教师和孩子一起对着做怪兽扔果子动作)教师小结:小蛤蟆用红色的果子扔在怪兽脚上,怪兽的脚上全是红点点,小蛤蟆说:"爷爷,你让怪兽中毒了,瞧,它的脚上全是红点点了。怪兽抬起脚一看,哇呀,真的中毒了,吓得扔下爷爷边跑边喊:"救命啊,救命啊……"

  11、图片十一:小蛤蟆救了爷爷,两个人开心地抱在一起,爷爷说:"孩子,你真的很勇敢、很聪明,如果没有你,今天爷爷就会被怪兽吃掉,所以你一定要记住,在你碰到危险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个好朋友就会帮助你。

  12、图片十二:爷爷和小蛤蟆一共遇到了几个敌人?而且爷爷还告诉了小蛤蟆打走坏人的秘诀好办法。(这里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出ppt三、完整欣赏故事1。爷爷对小蛤蟆说……)

  (二)今天,老师在外面操场上准备了一些玩具,有独木桥,有梅花桩,呆会我们去玩的时候可能还会有怪兽出现,如果碰到怪兽也要像爷爷和小蛤蟆一样不能害怕,要勇敢、聪明好吗?

  四、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很棒,基本上每个问题都能回答道我的点子上,这个故事,我并没有将内容全部融合进去,而是选择了其中的两个秘诀,我把第三个秘诀放在最后爷爷被小蛤蟆救下以后对小蛤蟆说的`话中,起到了更深层次的提升。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中蛤蟆爷爷和小蛤蟆遇到坏人后的一些表情,猜测出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但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缺憾:在爷爷被 怪兽抓住后小蛤蟆救爷爷的那个环节中我将其中的三幅图片做在了一张ppt上同时出现,这样却让孩子在观察小蛤蟆如何救爷爷的时候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有的讲述了接下来的两张图片,我想如果将三张逐一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上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蛋,知道不同蛋有大小之分,并能按大小排列,尝试对应。

  2、知道蛋有蛋壳、蛋清、蛋黄。

  3、会爱护蛋宝宝。

  4、初步了解蛋的小常识。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重点难点】

  1、让幼儿了解蛋宝宝的结构,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宝宝。

  2、小班幼儿自己动手剥蛋宝宝,很多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差。

  【活动准备】

  1、鸡、鸭、鹅、鹌鹑图片各一张。

  2、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四只透明的玻璃碗。

  4、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课件。

  5、跟餐厅师傅协调,早点安排吃茶叶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早点吃的什么啊?

  幼儿:茶叶蛋。

  师:那小朋友知道茶叶蛋是什么蛋变的吗?

  幼:鸡蛋。

  师:哇,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聪明啊,都知道啊。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样的蛋宝宝,我们一起喊他出来:“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骨碌碌出来了。”师边说边从身后滚出蛋宝宝,(让幼儿感知蛋可以滚动)并问:“这是什么蛋呀?”幼:“鸡蛋”。

  二、基本部分:

  1、师:今天还有很多不一样的蛋宝宝正在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幼儿分散找蛋宝宝,激起了幼儿的兴趣。)

  2、“我们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找到这么多的蛋宝宝啊,小朋友看看这些蛋宝宝一样吗”鼓励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宝宝的大小,颜色、分量上来比较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师提醒幼儿幼儿这些都是生蛋,在拿蛋过程中告诉幼儿要小心,不要用力捏,不要把蛋掉在地上,保护好蛋宝宝。

  3、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有的蛋是白色的,有的蛋颜色偏红、有的浅绿色、还有的蛋带有花纹……不同的动物生的蛋宝宝也是不一样的。那你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吗?(请幼儿自由说一说)

  4、教师出示图片逐一验证:鸡蛋——鸡妈妈的图片,鸭蛋——鸭妈妈的图片,鹅蛋——鹅妈妈的图片,鹌鹑蛋——鹌鹑妈妈的图片。

  5、师:小朋友,动物妈妈要比比谁的宝宝大,谁的宝宝小?你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幼儿说出自己的排列顺序。(每4人一组,各组请一名幼儿发言)

  6、师小结:有的小朋友是将蛋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有的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7、小朋友,这些蛋宝宝的大小,重量、颜色都不一样,那它们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想看一看吗?(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蛋看清里面的想法)。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在玻璃碗中,让幼儿观察并知道所有的蛋宝宝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蛋清都是透明色的,蛋黄都是黄色的,蛋清蛋黄营养丰富,小朋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挑食啊。

  8、师:那剥下来的蛋壳你们知道可以做什么吗?(幼儿自由讨论)师出示各种蛋壳工艺品、蛋壳粘贴画给幼儿欣赏。

  9、师:世界上还有许多动物妈妈也会生蛋,小朋友知道那些动物妈妈会生蛋吗?(请幼儿自由发言后,播放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蛋宝宝。)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把打开的蛋送到厨师爷爷那里,让厨师爷爷帮我们做成美味的蛋羹吧!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中指导幼儿做蛋壳粘贴画。

  2、品尝蛋羹。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每个幼儿也都从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的。在延伸活动中,我们锻炼了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用碎蛋壳粘贴自己喜欢的图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着,我相信这应该是他们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相信孩子们真的很棒。

  小百科:蛋指的是某些陆上动物产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壳。鸟类、爬行类以及哺乳类的鸭嘴兽和针鼹科都下蛋。在适当的温度下,蛋会在一定时候孵化,幼体用口部上方的角质物凿开蛋壳破壳而出。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学说小动物的语言。

  2.体会与朋友相处时应有的文明行为。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自制PPT课件《谁的主意好》。

  重点难点:

  1.体会与朋友相处时应有的文明行为。

  2.理解故事内容,能学说小动物的语言。

  活动过程:

  1.直接引入故事,教师:宝贝们,看看这幅图,你看见了什么?(要求小朋友说完整的话,我看见了.....)

  根据幼儿的回答做反应,教师:宝贝们真棒,看到了这么多的东西,那你们来猜一猜这个房子是哪个小动物的。

  2.小朋友们真棒,今天包老师呀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教师:小朋友们要认真听哦,听听看这个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3.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播放PPT。

  教师:孩子们,你们猜猜小兔在家吗?

  教师:你怎么知道小兔在不在家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呀?

  教师:宝贝们真棒!想了这么多办法,那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故事里的小动物都想了那些办法呢?

  4.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播放PPT。

  教师:我们来学一学小动物们是怎样敲门的好吗?(突出语气一句一句的学一遍,加深幼儿印象。)

  教师:好,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了,你们认为谁的主意好呀?

  那我们来看看小兔在不在家呢?

  5.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播放PPT。

  6.集体表演,讲一句表演一句。

  7.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播放PPT.

  8.教师:宝贝们,你们知道小猫,小羊,和小鸭为什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呀?(因为小猫,小羊和小鸭敲门的时候没有礼貌,)

  9.宝贝们,刚才你们听故事的时表现很好,很认真,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说说这个故事,老师声音大一点,你们声音小一点。

  10.故事说完了,你最喜欢故事里的那个小动物啊?

  教师:为什么喜欢呢?(因为小鸡它很有礼貌,它知道要轻轻的说话,轻轻的敲门。我们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宝宝,在生活中学会亲亲的说话,敲门,你们能不能做到呀?)

  活动反思:

  PPT做的不精细,没有与现实结合来调整小动物的大小,小兔子太大,而其他动物都一样大,没有区分开来。

  通过这次上课,让我充分认识到了一个小教师要上好一节课还是蛮不容易的,可能是之前太过于准备,想的太多了,等到上课的时候特别特别紧张,生怕自己上不好,加上小朋友不是自己班上的,不了解,心里没底。本来是有一个引出小朋友说出小兔子房子的环节的,孩子们一下子就说出了我看到了小兔子的房子,自己的经验也不足,孩子们一开头就把我的流程给打乱了,我更紧张了,有一个要求孩子们说完整的话的环节,也忘记了,还有一个小兔子开门的环节,也忘记放PPT了。

  整节课上下来,除了紧张还是紧张,觉得自己上的很不成功,课后,各位老师们对我的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以后我会结合这些建议,更好的提升自己上课的水平。

  自己以后还是要多多的上课,多多的锻炼自己,胆子还是要大一点,成长就是经验加反思,我坚信我以后会更好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班04-01

幼儿园小班教案07-07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5

幼儿园小班的教案11-08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09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8-15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8-26

小班幼儿园教案12-27

幼儿园小班教案12-30

幼儿园小班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