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5 07:27:5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合集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合集4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下雨前和下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索自然地兴趣,

  2、学习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察图片。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前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要上科学课,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图片吧!你们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引导引导幼儿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看图)

  老师:云朵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会发生什么事呢?

  老师:水面上的蜻蜓怎样了?为什么它会飞得低低的呢?

  老师:青蛙在做什么呢?我们来学一学。

  老师:这是谁?它们在做什么?

  老师:为什么小蚂蚁要赶紧搬家呢?

  (请幼儿结合自身观察过的情况再进行讲述)

  老师:原来呀,下大雨之前呀,云朵会变的黑黑的,水面上的蜻蜓会飞的很低,青蛙也会蹲在荷叶上“呱呱呱”的叫着,小蚂蚁也会把家搬到安全一点的`地方,

  二、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下雨后的一些特殊自然现象。

  老师:刚刚我们知道了一些下雨之前会发生的情况,那下完了雨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幼儿回答)

  老师:那我们继续来看图吧!

  1、引导幼儿独立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看图,然后再相互说说。

  2、集体交流。

  老师:请小朋友们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说说下雨后有什么样的景象。

  (幼儿回答)

  三、比较雨前和雨后不一样的自然现象。

  老师:刚刚我们看了下雨之前下雨之后的图片,那么下雨前和下雨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儿回答)

  3、请幼儿用动作表现下雨后的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

  老师:那小朋友们,你们会用动作来表现下雨之前和下雨之后的现象吗?谁来示范一下呢?

  (老师弹奏《大雨小雨》,幼儿跟着音乐表现。)

  四、活动结束。

  老师:好啦,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里有机会的话也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下雨前和下雨后的变化哦。

科学教案 篇2

  教 学 课 题 :植物的生长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1、能根据自己的记录描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及其变化。

  2、能利用多种方式(包括文字、图画、照片、实物等)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变化。

  3、能归纳出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因素。

  4、能设计对校园进行绿化的规划图。

  5、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终止植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6、能结合自己种植植物的过程,说出两点以上不能浪费食物,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原因。

  7、能表现出对太空种植粮食的科学研究感兴趣。

  8、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9、能推测出农业技术和设备在种植植物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 学 重 点 指导学生整理自己对植物生长与变化的观察记录,训练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发现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教 学 难 点 指导学生整理自己对植物生长与变化的观察记录,训练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发现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的各个时期的图片。

  教 学 过 程 授课变更

  (一)导入新课:

  师:随着我们种的植物一天天地长大,我们的观察和记录做得怎么样了?有哪些发现和收获?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二)学习新课:

  1、描述植物的一生。

  (1)我们种的植物在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主要时期,从自己的记录中找一找?

  (2)学生搜集整理资料。

  (3)分小组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汇报。

  (4)教师展示一下自己的观察记录,以便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

  2、怎样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1)师:在种植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是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交流。

  (3)整理发现,并检验发现是对还是错。

  (4)师:通过这次终止植物的过程,同学们都经历了劳动的'辛苦。现在谁来谈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怎样理解?

  (5)教师小结。

  3、绿化校园,美化生活。

  师:让我们利用有关种植的知识和技能,亲自动手,种更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校园,种更多的花来美化我们的环境。

  (三)拓展:

  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新的科技信息。

  板书设计

  12植物的生长

  按时浇水、防虫、除草……

  作业:课本练习

  教学反思

  略

科学教案 篇3

  蚕的幼虫成熟后吐丝做茧,在茧里变成蛹,蛹变成蚕蛾。属昆虫的一种,原产中国。蚕丝是织绸缎的原料。中国是世界上养蚕最早的`国家。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分析等形式,让幼儿在看看、听听、爬爬、练练的过程中掌握爬行的技能。同时在活动中让他们发展自主性,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模仿蚕宝宝爬行动作,发展肢体柔韧性、协调性。

  2、发展自主性,感知蚕宝宝变成飞蛾的过程。

  活动重点:

  掌握爬行动作的要领。

  活动难点:

  在爬行过程中,发展自主性。

  活动准备:

  教具:蚕宝宝图片,自制桑树。

  学具:蚕宝宝头饰人手一个。

  经验准备:

  蚕宝宝变成飞蛾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主题

  师:春天你看到过什么?

  (幼儿回答:春天我看到小花、蝴蝶、蜜蜂、毛毛虫)

  师:这个是什么?(出示蚕宝宝图片)

  (幼儿回答:蚕宝宝)

  师:你们看到过吗?

  (幼儿回答:看到过)

  小结:做一只蚕宝宝。

  (二)学蚕宝宝

  1、分散活动

  师:蚕宝宝们我们先去草地上玩耍吧。

  (幼儿回答:好的)

  2、个别示范

  师:我刚才看到这只蚕宝宝爬得特别快,他是怎么爬的?

  (幼儿回答:他手脚一起用,爬得很快)

  3、集中学习

  师:爬的时候要“小腿缩一缩,屁股撅一撅,小手撑一撑,身体往前趴”,这样才爬得快哦。我们再来试试看。

  (幼儿回答:好的)

  小结:蚕宝宝爬了这么久,肚子一定饿了?小蚕宝宝们去采桑叶。

  (三)采摘桑叶

  1、采桑叶

  师:看,这儿有几棵桑树?

  (幼儿回答:四棵)

  师:这儿有四条路可以到达桑树那里,选择一条你最喜欢的路去采桑叶。(设置难易不同的四条路供幼儿选择)

  (幼儿根据要求扮蚕宝宝采桑叶)

  师:蚕宝宝们坐休息,吃桑叶。

  (幼儿回答:好的)

  2、变飞蛾

  师:蚕宝宝们吃饱了吗?

  (幼儿回答:吃饱了)

  师:之前我们在视频中看到蚕宝宝吐丝把自己包起来结成一个茧。然后在茧里变成蛹,滚过来,滚过去,最后变成飞蛾飞了出来。

  (幼儿根据要求变成飞蛾)

  小结:飞蛾们,我们一起飞回教室。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来源:《情景阅读——新课程背景下的绘本教学》

  活动目标:

  1、在结合绘本的观察阅读、猜想、体验活动中,初步习得用眼、耳、鼻、口、皮肤等器官认知事物的本领。

  2、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物品的数量和一一对应的关系。

  3、初步培养幼儿敢于猜想、乐于尝试的科学品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老鼠阿姨的礼物》。

  2、1个大礼物盒子;糖果若干。

  3、16个小礼物盒子;橘子、小西红柿、小汽车、布艺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物品的数量和一一对应的关系

  1、出示课件1(4个小动物急切奔跑)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了几位小客人,看,他们来了,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快来数一数吧!(从左至右)一共有4只小动物呢!他们都是谁呀?谁能用完整的话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他们是小猪、小青蛙、小兔子和小松鼠)咦,你们几个动物们在干什么呢?他们在高兴地往前跑呢,有什么高兴的事让他们往前跑呢?(幼儿生活经验猜想)我们一一看!

  2、出示课件(老鼠阿姨手捧礼物) 师:他们往谁家跑啊?对,这是老鼠阿姨的家,快来看看老鼠阿姨给小动物们准备了什么好东西?数一数有几个小礼物盒?(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儿形成一一对应的概念。)师:刚才有几只小动物往这儿跑呀?这说明每只小动物都有几个(1个)礼物!(出示课件3)

  3、师:这个礼物盒子里有什么好东西? (好奇猜想)快猜猜!你们好奇吗?你们也很想知道吧!小动物也非常好奇,想赶快知道盒子里到底是什么!(课件4)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用耳朵听、鼻子闻、小手摸、嘴巴尝、眼睛看的方法认知事物

  1、师:可是老鼠阿姨最喜欢和小动物玩游戏了,她可不想让小动物直接看见里面的礼物,瞧,老鼠阿姨干什么了?(课件5)蒙上眼睛看不见了,可怎么知道是什么礼物呀?快来和小动物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2、师:(课件6)长耳朵的小兔子会用什么办法?(课件7)小兔子的眼睛看不见,在用它的长耳朵听一听呢,听到什么声音了?我们也来跟小兔子一起听一听吧(出示礼物盒,请小朋友用小耳朵听一听),什么声音?(哗啦啦)是一个礼物还是很多个礼物呀?

  :眼睛看不见,可以用耳朵听一听。

  3、 (课件8)大鼻子的小猪会用什么办法去呢?(课件9)小猪的眼睛看不见,它用他的大鼻子闻一闻呢,闻到什么,味道了?我们也跟小猪一起闻一闻吧,什么味道?(香香的)

  :眼睛看不见,可以耳朵听一听,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

  4、 (课件10)小松鼠会想到什么不一样的办法呢? (课件11)小松鼠在用它的小手摸一摸,摸到什么了?我们来摸一摸:眼睛看不见,可以用耳朵听一听,可以用鼻子闻一闻,还可以用小手摸一摸。

  5、(课件12)小兔子听了、小猪闻了、小松鼠摸了,小青蛙可以用什么办法呢?他在用它的大嘴巴尝一尝呢,什么味道?甜甜的!(课件14):小兔子用耳朵听是许多个礼物,小猪用鼻子闻善香香的礼物,小松鼠用小手摸是硬硬的礼物,小青蛙用大嘴巴尝是甜甜的`礼物。到底老鼠阿姨送礼物的是什么(课件15)是糖果!看看送给张老师的礼物是什么?(出示礼物盒子)

  6、师:这些小动物可真聪明,眼睛看不见,他们想到了用耳朵听,用小手摸、用嘴巴尝,最后他们知道了礼物其实我们的小朋友也有这些本领,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手……,他们的本领都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

  三、小礼物盒子,能迁移自己的经验,会正确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感知物体

  1、师:今天张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礼物盒子,你们开心吗?(教师逐一分礼物)

  2、礼物盒子先不要着急打开,我们先摇一摇听一听什么声什么礼物?数一数有几个?用小手摸摸有什么感觉?鼻子闻一闻有什么味?

  3、青蛙把老鼠阿姨送给它的糖果放到嘴巴里尝一尝了,小朋友们也来尝一尝吧,橘子、西红柿可以尝,小汽车?有些东西可以尝,有些东西是不能尝的,如果不干净的东西到了嘴巴里,非常不卫生,会生病晶。

  四、活动结束,分享礼物盒里的礼物

  师:你们喜欢张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吗?有的礼物是可以吃的,有的礼物是可以玩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吗?

  活动反思:《老鼠阿姨的礼物》这节活动是以绘本图书作为载体,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体验操作,来感受自己的五种感觉器官(耳朵、鼻子、小手、嘴巴、眼睛)。教师通过亲切的语言调动,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让幼儿去猜想图片内容,并结合实物“礼物盒子“让幼儿充分体验、操作、感知,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看看、猜猜、说说、试试等环节中自然而然地感知自己和小动物的五种感觉器官。

  点评:让幼儿接受知识,特别是学习科学知识是不能简单化的。应该确立这样的理念:在“玩”中学,趣味化。本案例就是坚持了这样的理念,以《老鼠阿姨的礼物》为题创设感知意境,让幼儿在切身体验中了解五种感觉器官,通过观察、猜想、操作、体验、表达,获得较为完整的经验,知道耳朵、鼻子、手、嘴、眼睛的各自功能,并以四只小动物(小猪、小青蛙、小兔子和小松鼠)奔跑出现,直观的方式、使幼儿理解和懂得“4”的数字概念,从而完成这堂科学课知识的学习。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8-05

(经典)科学教案08-10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经典)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13

科学教案[精选]07-23

[经典]科学教案08-15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精选)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