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8 09:43:5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范例【9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范例【9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2、了解眼睛的延时现象。

  活动准备

  1、铅笔若干。

  2、小长方形卡纸、彩笔。

  3、自制绘画作品:老虎、笼子。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请幼儿注意观察铅笔上贴画的变化。

  2、幼儿制作。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让其他小动物也到笼子里睡觉?

  制作方法:

  (1)在纸的一面画上一只小动物,另一面画上笼子。

  (2)把卡纸贴在铅笔的中间。

  3、教师请幼儿试试看,并小结。

  操作:把自己制作的特别的铅笔转动起来试试看,看看小动物是不是能进到笼子里。

  小结:铅笔转动起来后,小动物进到笼子里了,这就是眼睛的.延时现象。

  教师小结:

  如果慢慢击打。你的硬币塔是会倒的!击打的时候,要快!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欣赏故事,了解鸟类筑巢的不同方法。

  2.尝试用语言表达鸟类筑巢的不同方法,能辨别鸟巢的类型。

  3.感受鸟类的聪明、能干,激发幼儿爱鸟、护鸟的情感。

  活动重点:鸟的不同筑巢方法

  活动难点:鸟的不同筑巢方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鸟(啄木鸟、燕子、鸵鸟、老鹰)的图片,鸟巢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1.谜语:"不用手,不用斧,就能造出美丽的小茅屋"(鸟儿筑巢)

  2.小鸟为什么要筑巢?它们是用什么来筑巢的?

  3.有一个小女孩,她叫丽丽。她觉得鸟儿这样筑巢很辛苦,就拿了自己的小斧子,想去帮帮他们。

  二、讲述故事,提出问题

  1.讲述故事:她来到花园里……我自己就可以筑巢了。

  2.提问:丽丽看到谁在筑巢?啄木鸟是怎样筑巢的?

  3.小结:啄木鸟懂得用身体的长处来建造自己的房子,用它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的家,它是个能干的建筑师。

  三、欣赏故事,理解内容一路上她又遇到了燕子、火烈鸟和老鹰,它们是怎样筑巢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提问:

  1.鸟儿是怎样筑巢的?(幼儿自由选择一种鸟,教师点击相应鸟类来验证)

  (1)燕子:通过看图片来验证--用泥巴筑巢。(拓展:不同的筑巢材料)

  (2)鸵鸟:通过图片来验证--用土筑巢。(拓展:生活环境不同,筑巢的地方也不同)

  (3)老鹰:通过视频来验证--用枯树枝和草筑巢。(拓展:巢的形状)

  2.鸟类筑巢的方法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啄树、啄泥、沙子、树枝)

  3.小结:鸟类朋友的筑巢方法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及外形特征等有关系,所以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筑巢方式,他们真聪明,真不愧是举世无双的建筑师啊!

  4.活动:送小鸟回家。

  刚才,小燕子飞过来告诉老师,说它们迷路了,想请小朋友送它们回家!有人愿意帮助它们吗?

  四、欣赏图片,激发幼儿对鸟类的关爱之情

  1.提问:鸟类是我们的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建筑师呢?(出示鸟巢的图片,自己筑巢,很漂亮,和人们的不一样)

  2.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呢?

  (出示鸟在笼子里的照片。不捉鸟、不破坏鸟的房子、告诉爸爸妈妈不砍树,多种树)

  3.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鸟,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在哪儿吗?它们又是怎样筑巢的呢?让我们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连贯得语句清楚地表达画面得内容。

  2、观察昆虫的居住环境。

  活动准备

  1、课件—昆虫

  2、捕虫网、饲养箱、工具书、菜园。

  3、事先到附近观察地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挂图《昆虫大集合》,与幼儿交流分享曾经接触昆虫的经验,并请幼儿回答:

  1、还见过哪些昆虫?

  2、昆虫长什么样子?

  3、它们会做些什么事?

  4、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

  二、与幼儿一起看挂图《观察昆虫》的'画面,了解户外观察鹰注意的事项,激发幼儿到户外观察的兴趣。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

  2、鼓励幼儿根据事情的前 后顺序,用连贯的语句清楚表达画面内容。

  可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引导:观察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观察时可以做些什么事?要注意什么?

  三、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

  1、观察前将幼儿分组,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并小心爱护昆虫。

  2、视当时的情况,捕捉几只容易饲养的昆虫放在饲养箱中带回教室。

  四、与幼儿分享观察的经验,并请他么说一说:

  1、你找到了什么昆虫?在哪里找到的?

  2、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到、捕捉到的昆虫,大胆提出问题,并把幼儿的问题制作成海报。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实用的软管节约小妙招,初步理解节约的意义。

  1、尝试使用多种方法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残留物,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教具:课件(图一、图二、图三)

  (2)学具:旧牙膏(人手一份)、剪刀、小棒等(若干)、小罐子。(图四)

  擦布、皮鞋、脏玩具。(图五)

  护手霜(若干)、挤牙膏器(若干)(图六)

  2、经验准备

  幼儿有使用小工具进行操作实践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挤牙膏大比拼(目的:探索多种挤牙膏的方法,初步萌发节约意识)

  1、导入:旧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丢弃的牙膏。主人说我已经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体里还留着许多牙膏。谁能帮帮我,帮我挤出来?"(教师出示旧牙膏)

  2、幼儿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挤出剩余牙膏,教师观察指导。(图四)

  (教师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使用小工具,鼓励幼儿耐心操作使用多种方法挤牙膏。提醒幼儿把取出的牙膏收集在小罐子里。)

  3、幼儿交流操作方法,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介绍使用小工具取牙膏的方法。

  4、拓展思路(图一)

  师:原来被扔掉的牙膏皮里还有这么多牙膏,要是浪费了多可惜呀。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除了刷牙,牙膏还有什么其它的用处呢?

  小结:牙膏的用处有很多,除了能刷牙外它还可以清洁很多的物品,如:擦拭水龙头、擦皮鞋、清洁茶杯茶壶,另外它还有治疗烫伤的作用呢!

  5、鼓励幼儿尝试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脏玩具。(图五)

  二、牙膏的朋友们(目的:拓展思路,迁移学习的经验)

  1、师:牙膏住在软管家里,还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住在软管的家里?

  重点提问:还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可以使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节约好方法?

  2、 幼儿积极发表意见

  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日用品都是住在软管的家里,如护手霜、洗头膏、面霜等等,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在软管中遗留很多还能用的东西,我们一定注意做到节约、不浪费。(图二)

  3、师:要想做到节约、不浪费,其实从第一天使用的.时候就应该注意。

  重点提问:怎样挤才能做到不浪费?

  小结: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应该从软管的底部开始,挤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挤 太多,只要有合适的量就可以了。(图三)

  三、神奇的挤软管器(目的:拓展眼界,操作使用感受新发明的好处)

  1、师:这就是为了避免浪费,发明家设计的"神奇的挤软管器",大家可以试试感受它的好处。(图六)

  2、幼儿操作:使用挤软管器挤护手霜涂抹双手并说说它的优点。

  小结:我们以前挤软管需要双手配合,而且无法控制挤出的量,在使用完后每个软管内都有很多东西残留在里面无法挤压出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了这个新发明,只要轻轻单手轻轻一按就可挤出,它也可以做到使用后软管里几乎没有剩余的东西,真是简单、方便,实用,具有环保性。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磁铁与铁的关系,感受磁铁在米中取回形针带来的方便。

  2、能积极参与活动,并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1、每组准备一个盒子,里面撒一些米,在米中混合一些回形针。

  2、每组准备一份取物的工具:筷子、勺子、吸铁石,分别放置在小篮子里。人手一个空盒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出示混有回形针的米)师:这些是什么?(米)米里还有什么?(回形针)

  2、师:这是今天食堂里的阿姨们在给小朋友准备淘米做饭时在米袋里发现的,米和回形针混在一起,阿姨们还能马上淘米吗?(不能)必须把米中的回形针取出来,阿姨们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很着急,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你有什么办法能很快的把米中的回形针取出来吗?

  二、探索:用手取米中的回形针

  1、师:我们用手把米中的回形针取出来放在空盒子里,看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干净。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3、师:用手取米中的'回形针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很慢)

  三、提供工具,让幼儿说说都有什么工具。

  1、师:老师带来了一些工具,看看这些工具能不能把回形针取出来?

  2、逐一出示工具:筷子、勺子、吸铁石。师:这是什么?用它怎么取回形针?磁铁能把回形针取出来吗?磁铁为什么不会把米吸起来?(磁铁吸铁的东西)

  四、探索:用工具取回形针

  1、提出操作要求:4人一组,每人选一样工具,把米中的回形针取出来放在自己的空盒子里,中间可以换工具试试,换工具时要把原来的工具放回箩筐里,注意不要把米弄出来。取出回形针后想一想: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取出来的?

  2、幼儿开始用工具取回形针,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操作结束后请幼儿说说:你用的什么工具,是怎样把米中的回形针取出来的?个别幼儿回答并示范自己取回形针的方法。

  4、师:你觉得这三种工具哪种取回形针又快又方便?幼儿自由地说说。

  五、取回形针比赛。

  1、提出要求:我们来比赛,每人取一样工具,这次不能换工具,每张桌子上的小朋友自己比比,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取的回形针最多,当老师喊停时必须停下来,否则算犯规。

  2、幼儿比赛,每组选出一个最多的幼儿上台。询问:你们用的是什么工具?

  3、师:取米中的回形针用什么工具又快又方便?(磁铁)得出结论:取米中的小铁珠用磁铁又快又方便。

  六、活动结束。

  师:磁铁的本领真大,帮我们快速地取出了米中的回形针。我们一起去告诉食堂里的阿姨,以后可以用磁铁来吸铁的东西,又快又方便,回去后也可以把我们的发现告诉其他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把没有回形针的米送到食堂里,交给阿姨们吧!结束。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动物,是幼儿所喜爱的,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幼儿对动物有很大的探索欲望。同时中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有所欠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因此我借助《昆虫捉迷藏》这一活动,一方面让幼儿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激发幼儿探究动物积极思考的愿望。另一方面,引导幼儿通过 “动物捉迷藏”的游戏,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提升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原理及方法;

  难点:理解保护色,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PPT、保护色前期准备、图片五组、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捉迷藏怎么玩?(其他人躲起来,一个人去找)

  2、有一些昆虫想和你们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来看看你们认识它们吗?

  二、基础部分

  (一)播放PPT:引导幼儿认识昆虫。(蚱蜢、知了、花螳螂、枯叶蝶)

  (二)昆虫捉迷藏。

  1、你们现在都认识了这些昆虫,那让我们来找一找它们都藏在了什么地方吧!

  2、还有许多昆虫也很淘气,也藏了起来,我们来看看这幅图上藏了哪一只昆虫?

  总结:原来枯叶蝶也跟花螳螂一样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3、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还有一只昆虫也藏了起来,我们找找看。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本领,叫做“保护色”。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保护色?(利用与自己颜色、形状相近的地方躲避敌人叫做保护色)

  (三)帮助昆虫藏一藏

  1、还有一些昆虫不知道自己该藏在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帮它们藏一藏吧。

  2、幼儿操作,教师轮流指导。

  3、进行活动小节。

  总结:原来,你们都是利用保护色的方法帮小昆虫们找到它们的藏身之处的。

  三、本领迁移

  (一)不仅昆虫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之外,还有一些动物也会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二)播放动物PPT

  1、猫头鹰:你看谁藏在这里了?它又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2、雷鸟:它为什么要躲在雪地里?

  3、变色龙:这是谁?它为什么躲在这里?

  4、我们人类要保护动物。

  5、那我们又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呢?(看看衣服、鞋子、眼镜、帽子)

  四、结束部分

  其实,我们玩捉迷藏的时候也可以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下午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好方法好吗?

  五、活动延伸

  在图书区投放相关图书、资料,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依据中班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幼儿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中注重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究,丰富体验,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也借此活动幼儿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但由于前期幼儿对昆虫的了解还不够多、不够深入,他们在活动时对有些昆虫的生活习性还不是很了解,有些幼儿没有找到躲藏的昆虫。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提供更多的机会,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在了解一次性纸杯常规用途后,让儿童懂得纸杯的多种用途,为以后生活增加 小常识。

  儿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幼儿创新思维,也让幼儿体验到集体活动以及互帮互助的乐趣。

  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增强手工制作能力,例如裁剪、粘贴、涂抹。

  【活动准备】

  一包一次性纸杯,剪刀若干,蜡笔若干,胶棒若干。

  【活动重难点】

  用剪刀剪出规则的图形,蜡笔均匀涂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方式:

  1.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导入,用制作的道具引出主题并抓住儿童兴趣。

  (二)展示制作好的教具,让幼儿自己观察。最后教师予以指导,帮助幼儿清楚制做所用到的东西:

  1.向幼儿展示已经做好的杯子玩具,小熊、小兔子、小熊。以此来吸引孩子注意力,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

  2.让幼儿各自观察教师已经做好的杯子玩具,说出自己所看到得用到的的材料。小朋友们可以相互补充。

  3.教师向幼儿说明所做杯子玩具的步骤,以及所用材料,让幼儿了解制的准备以及过程,方便之后的`制作。

  (三)手工制作,予以孩子引导,并鼓励他们相互帮助:

  1.将幼儿分好小组,分发工具,并告知幼儿注意安全,尤其小心使用剪刀,不要弄伤自己以及他人。还要注意 不要浪费纸张、胶棒。

  2.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让做的快的幼儿去帮助比较慢的幼儿,让他们学会去主动寻求帮助或者主动帮助别人。

  3.在活动中,教师要主动观察幼儿的活动,及时给予帮助。

  (四)展示成果,并做好收尾工作:

  1.让幼儿自己展示自己所做的杯子玩具,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做玩具的步骤并说出对于自己来说比较困难的地方。

  2.让幼儿自己收拾自己的手工垃圾,把工具放到工具栏,维护好教室卫生。

  【活动延伸】

  拿出以准备好的教具,向幼儿展示,告知她们这是废物利用,并让幼儿发现自己教室内废物利用的物品,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在家里制作一些小东西。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红、黄、蓝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这三种颜色相互调和可变化出橙、绿、紫色来。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会巧妙地运用三原色。

  活动准备

  1、课件、水瓶每人一个。

  2、红、黄、蓝的颜料每人一份、宣纸(生宣)每人一份、清水等。

  活动方法

  愉快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好看的魔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基本部分

  1、 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引导幼儿通过魔术,对三原色进行认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小朋友老师的魔术精彩吗?你们想不想做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呀。

  (2)小朋友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拿起我事先准备的透明的`一次性水瓶跳起来,并观察水瓶里的水你有什么发现。

  (3)做好实验记录。

  请小朋友在瓶子上贴上相同颜色的标记。

  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变出来什么颜色(出示课件)师小结:孩子们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三个好朋友的奥妙。出示课题"三个好朋友"。

  2、第二次实验

  (1)师:有一天,红红、蓝蓝、和黄黄三个好朋友郊游,一见面它们高兴的互相拥抱在一起,它们一起做游戏、唱歌、跳舞开心极了。可是回到家妈妈却不认识它们了,这是为什么呢?

  (2)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当一回魔术变色师,请一个魔术助手介绍魔术台上的魔术材料,(红、黄、蓝颜料,魔术勺子)是的,我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颜料来帮忙,这三种颜色宝宝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三原色,集体说一遍。

  (3)教师示范橙色的色彩变化演示、

  这三种颜色宝宝很调皮,它们两种颜色在一起会变成一种新的颜色,魔术师开始变魔术啦,请幼儿观察变成了什么颜色。(橙色)

  (4)小魔术师变变变。

  师:孩子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想)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料,每人取一种和自己水瓶中不一样的自己喜欢的颜料放在水瓶中,同时,请小朋友在加颜色的时候在杯子上贴上相同颜色的标记。然后,轻轻摇晃,看看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

  (5)反馈:和自己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教师板书)

  (6)师小结:原来,两种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红色和黄色混合会变成橙色;黄色和蓝色混合会变成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会变成紫色。(课件出示)

  3、再次操作,探索三种颜色的变化。(课件出示)

  4、美工:"漂亮的小手帕"。

  过渡:幼儿园要举行绘画展览会了,我们用今天学习到的新知识,做出漂亮的小手帕参加展览好不好?

  (l) 教师演示:将方形的宣纸(生宣),对角折两次把它折成三角形。把宣纸的三个角分别放在红、黄、蓝色的小盘子里浸泡一会儿,让三种颜色互相渲染在一起,然后把它轻轻地打开,就变成漂亮的小手帕了。

  (2)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5、歌曲欣赏:

  师:小朋友真聪明学,会了变魔术的本领,老师把孩子们刚才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幼儿欣赏。

  三、结束部分师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原色,知道了红色和黄色混合到一起会变成橘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到一起会变成绿色,红色和蓝色混合到一起会变成紫色,三种颜色混合到一起会变成黑色。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我们会用到。

  活动结束。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发现事物不同的排列规律。

  尝试自己设计排列规律,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

  二、活动准备

  画有不同排列规律的图片三幅。

  厚薄不同的图书,颜色不同的纸杯,大小不同的纸船。

  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可操作性的图形若干。

  三、活动过程

  ⑴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坐好

  ⑵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察教师按照不同规律排列(大小、厚薄)的纸制品,如:纸杯、图书、纸船等,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列的规律。

  2、请幼儿观察图片,发现并说出不同的排列规律。

  出示两组高矮不同的树,请幼儿想想可以怎样有规律地排列,引导幼儿说出按高矮排列或矮排列。

  3、游戏:"猜猜看",让幼儿寻找规律,并能快速说出空位置上的相应图形是什么图形。

  4、出示按数量递增的排列规律,让幼儿寻找规律,并尝试继续往下排列。

  5、启发幼儿创造新的.排列规律。如按物体的颜色排列(红绿、红绿、红绿)

  6、幼儿操作。

  ⑶结束部分启发幼儿自己设计排列规律,用操作卡片拼摆出来,并与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四、活动延伸

  1、由会"排队"的纸宝宝引申出小宝宝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排队,要井然有序。

  2、手工活动:折纸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9-17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9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