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2023-09-18 14:32:53 计划 我要投稿

复习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复习计划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篇1

  1、梳理字词法。同学们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所学过的生字词进行筛选。着重对九年级下册到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生字词与常用词进行归类,用作文本抄写并听写。做到“正确、规范、美观”。词语理解,

  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形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

  2、诗文默写检查法。每册教材复习时古诗文默写都是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防止死记硬背。应在背诵全文或全诗的基础上,对重点句作理解性的背诵,同时要勤于动笔以求准确,还要加强书写的规范和工整。抽时间进行小测验以加强巩固。

  3、文言文阅读指导法。古诗文的重点篇目复习要做到“字字过关,句句过关,篇篇过关”,循环检测,逐一落实。课外文言阅读篇

  目浩如烟海,实在难以把握,只有用课内已有知识解决课外问题,因此对于非基本篇目也要通读一遍,然后重点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这样夯实基础,可以为课外文言文阅读找到解读的钥匙。

  4、现代文阅读指导法。复习时采取划分文体归类的'方法,以教材课文作载体,对其相应的知识能力点逐点复习。首先将课本中现代文有代表性的讲读课按文体大致归类,教师先教学生掌握这类文体相关的阅读常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每篇文章确立一个阅读方法的切入点,精练内化,融会贯通。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强化训练(4月21日—5月20日),明确中考语文130分的分值分配,按照我们语文中考试题的板块进行复习:

  1、语言积累与运用:

  ①字音、字形及书写;

  ②词语(包括词语的理解、词语的运用);

  ③标点;

  ④修辞;

  ⑤句子(含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仿写、补写、续写);

  ⑥文学常识、名著;

  ⑦古诗文积累;

  ⑧语言运用:信息提取、语意理解、品联写对、标语广告、图表漫画、口语交际;

  ⑨综合探究。对这一版块的复习采用以练促讲的方法。

  2、对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我们首先给学生明确考点,然后进行专项训练。散文复习、小说复习、议论文复习、说明文复习、文言文复习、古诗复习,抓住每种文体的性质,从特点、修辞、词语、句子分析等方面结合文章讲解复习。

  3、作文复习: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训练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始终。中考作文从形式上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等等。作文要得高分,不仅需要解决表达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积累。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多读美文,拓宽视野,厚积而薄发。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抽出饭前饭后和睡前时间多次反复读一篇文质兼美、短小隽永的好文章,进行积累。

  (2)让学生从读报中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激活思维,深刻思想,同时也保障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3)写结构提纲。为训练学生立意构思,每周我们保障一篇作文,要求只写文章开头、结尾,中间内容列提纲或概述。另外,还要注重时代的敏感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综合创新。

  第三阶段:综合模拟,提升能力。(5月21日——6月13日)多做几套中考模拟题,多点评几种题型,多总结答题技巧,多见识中考范文,着力培养学生的中考得分意识。

  再者,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文章肯定会让评卷老师赏心悦目,会多给一点“印象分”。因此,考场作文的文面显得尤为重要,不可等闲视之。

复习计划 篇2

  五月中旬结束课程,五月二十号开始总复习。

  复习内容:

  1、数和数的运算

  ①注意小数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在写法上与整数相同。

  ②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小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能带有单位名称。

  ③明确数位和位数的区别。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位数是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个数。

  ④强调几位小数的判断与几位自然数的判断不完全相同,如:3.82看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5月20日)

  ①在数的读法、写法训练时,要着重突出自然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3、数的改写:(5月20日)

  (1)把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有两种情况,注意不要混淆:

  a如要求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b 如要求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就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4 、数的大小比较(5月20日)

  (1)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着重训练,学生能把几种不同的`数化成相同的数再进行比较的能力。

  5 数的整除(5月21日)

  (1) 借助书中p86概念之间的联系网络图,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

  (2) 重点区分好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三个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

  6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5月22日

  借助教材p87 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内在联系然后得以应用。

  7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5月23日)

  (1) 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复习好如何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3 )增加一些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关系,求 未知数x的练习题

  8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5月23日)

  (1) 运用实例,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让学生体会到整数,小数,分数都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2 )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些定律可以扩展或逆反运用,减法、除法也有一些定律或性质可以用来简算。

  9、 四则混合运算(5月24日)

  (1)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立足于正确计算,得到正确计算结果。

  (2)对于一般学生重点训练审题能力,能够确定题目中是否隐含着有关定律的因素。

  (3)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重点训练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地选用比较简单方法的能力。特别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5月27日)

  (1)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有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2)使学生建立起字母不单纯地表示某个数,他表示的是一种特定的量的意识。

  (3)能够熟练地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5月28日)

  (1)通过对式子地判断使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关的概念。

  (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解简易方程。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能够将原方程经过整理成为符合四则运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4)解方程的四种方法。

  a 、如:x-6=20 36÷x=6 5x=25等方程 可以直接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

  b、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去解,

  如:2x+9=35 6x-4=30等方程,可以先吧2x、 6x,等会有未知数的x项看作一个数,待求出它们的值之后,.再按四则计算当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c、按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使方程 改变形式,然后再解,

  如:4x-3.5 ×4=10d、选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

  3、比例的性质(5月29日)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

  (2)做好比与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三者是有联系的,但绝不能认为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数,它们是有区别的。比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除法则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5月29日)

  ( 1)能够熟练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化简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项与后项的商,结果可是整数、小数、分数。

  5、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5月30日)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熟练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的知识。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复习计划 篇3

  一、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二、复习具体时间安排

  1、20xx年暑假至20xx年2月上旬:第一轮复习。

  2、20xx年2月中、下旬:实验理论、操作复习。

  3、20xx年3月至4月底:第二轮专题复习。

  4、20xx年5月至5月底:模拟考试。

  5、20xx年5月底至6月初,学生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三、复习具体措施

  1、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2、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3、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每周集体备课2次,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4.提高训练的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每一题要体现它的功能. 训练题全收全改,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5.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

复习计划 篇4

  一、教学目标:

  1、回顾、梳理、反思本学期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2、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小数、分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年月日,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平均数、统计与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和等量代换等问题。

  3、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不仅复习相应的知识点,并且把相应的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注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扶优补差,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

  二、复习内容:

  1、数与计算:

  (1)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加、减、乘、、除等竖式计算,通过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2、空间与图形:

  (1) 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重点:

  (1)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3)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4)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合理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周长与面积问题。

  3、统计与平均数问题:

  (1)、再次经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用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学习求平均数。

  (2)、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分析简单的数据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

  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何对某些事情的'结果作出正确的推测和判断。

  4、 复习年月日、方向与位置:

  方向与位置:

  (1)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3)会用所学过的时间单位,会用学习的方法判断闰年和平年,会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时间转换。

  5、小数:使学生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面积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课时安排:

  1、数与计算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 1课时

  3、统计与平均数问题 2课时

  4、复习年月日、方向与位置 2课时

  5、小数 2课时

  6、面积 1课时

复习计划 篇5

  时间过得可真快,随着一页页日历翻过去,这个学期又过去了一半。临近期中考试了,看着书桌上那一册册杂乱的练习册和一张张散落的卷子,我不禁不知所措、心烦意乱起来。

  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们共同制定了一份语文复习计划。内容如下:

  1、扫清生字障碍。每一课由妈妈来念,我听写并注音,尤其一定要分清前、后鼻音和同音字、多音字及形近字。

  2、朗读课文。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新词牢记,优美段落必背。

  3、句子间的转换和病句的修改,双重否定变肯定;陈述句变反问句;“把”字句变“被”字句,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还有对各类病句的修改,我都要一一汇总。

  4、加强阅读理解。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互相穿插,找出文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重点段落,多读多想多做。

  5、大量浏览各级各类满分或优秀作文。示范或发表作文,既能开阔我命题的思路,也能让我从中学习到描写事物的具体方法,总之,使我受益匪浅。

  当然,这还少不了要做一些相关的语文综合复习试卷,并且汇总出难题以及易错题,逐一排查,OK,照着以上计划,认真复习的话,我相信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复习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围绕我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初三年级学生的具体实际,以探究性教学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开展初三物理复习工作。

  二、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的学习已经进入最后的复习状态,一部分学生已经进入状态,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需要重新树立信心,有些学生当时学的不好,需要多花时间,这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更需要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动手动脑,引导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复习的意识。

  三、复习目的:

  1、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抓住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中、下等学生的'成绩;

  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迎接期末考试做准备。

  四、复习重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2、重点实验、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

  3、提升学生能力,使知识系统化;

  4、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5、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复习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提高、真正的理解知识及灵活运用

  六、具体安排:

  复习过程中分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时间4节)

  复习期间安排单章节综合复习,并做好配套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每章复习一节基础知识,做一套单元测试。重点复习基础概念、规律。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构建知识树,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时间2节)

  以实验为主,让学生掌握各个实验的方法操作技巧,会分析数据,归纳结论。方法以学生讲解、老师点拨为主,强化实验过程,数据分析,语言叙述和结论归纳。

  第三部分:(时间10节)

  模拟训练,测试五套试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09-17

复习计划09-17

复习计划09-17

复习计划09-17

复习计划(经典)08-08

复习计划(经典)08-09

复习计划【经典】07-24

【经典】复习计划07-24

(精选)复习计划07-24

复习计划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