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9-27 08:23:3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通用)美术教案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用)美术教案10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2、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3、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人“神气的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物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1、多方面搜索与食品相关的图文资料。

  每个同学都准备一到两个与食物相关的故事或传说,或对某一种食物的`食法的资料。

  2、查找了解广东有哪些特色的美食。

  媒材工具的准备:

  1、学生自己用白纸做好的“厨师帽”。

  2、各种用以制作“食物”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好的“食物”。

  4、食物欣赏图片。

  教学过程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1)提出课题: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7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寓意。

  (2)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3)回忆并讲一讲与食物相关的故事传说。

  2、进入角色,探索思考:

  (1)展示学生制作的各式“食物”。引导学生欣赏其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出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食物”。

  2、根据想好的“食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3、明确《神气的小厨师》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其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3)明确自己创作的主题后,有目的地进行讨论:

  1、本组要制作什么食品?2、如何分工合作。3、用什么材料?(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4)作业要求。

  4、展示表演(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似、色美、食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3)课后延伸:

  1、你还知道其它关于食物的更多知识吗?

  2、你知道本地区有什么特色食品吗?有什么相关的故事传说?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天气逐渐转暖,班级花盆里的花也争相开放了。小朋友们课间的时候经常仨一群,俩一伙的围在花前观看。一会去摸摸,一会再闻闻。看到孩子们都这样喜欢花,我何不设计一节美术课呢?让孩子们把看到的花画下来……

  活动目标

  1、在绘画中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在画圆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沿着圆圈进行绘画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春天的花是千姿百态的.。尝试从花蕊外边有规律的添画

  活动准备

  范例、蜡笔、画纸、各种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花儿朵朵开

  1、图片观赏,你知道这些花都叫什么名字吗?他们长得什么样子。

  2、为什么春天花都会开了。

  (幼儿自由回答。)

  二、各种各样的花

  1、师:你想把这些美丽的花画下来吗?老师介绍范例,并讲解。

  2、老师示范绘画。

  小蜜蜂采花蜜时喜欢在花的什么地方?(花蕊)

  老师示范绘画,从花蕊开始添画。

  请个别幼儿尝试绘画(鼓励各种方法)。

  3、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

  三、活动延伸。

  看看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什么颜色和形状的花。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丰富了一些有关花的知识,了解一春天和花的关系。但是个别孩子动手能力还是很差的,能说出一些花的形状,但是不能很好的画出来。也有个别孩子在颜色方面掌握的不是很好,还需要加强训练。

美术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几何图形画青蛙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4、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纸、彩色笔。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还记得《小青蛙》这首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好不好?(师幼一 边唱歌一边表演小青蛙)

  (二)提问题,引入主题

  1、师:小朋友唱得真好,那么在刚才的歌曲中,描述的是小青蛙的样子,谁 能告诉老师,小青蛙长什么样子?

  幼甲:小青蛙有大大的眼睛,宽宽的嘴巴。

  幼乙:小青蛙有绿绿的身子。

  幼丙:小青蛙有四条腿。

  师:小朋友对小青蛙观察得可真仔细的,那么他的四条腿都是一样的吗?

  幼: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幼:前腿短,后退长。

  2、师:小朋友,我们跟着爸爸妈妈去小河边、田野里,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小青蛙?那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幼:呱呱呱。

  师:它走起路来是怎么样的?

  幼:一蹦一跳的。

  3、师:一蹦一跳是什么样子,今天老师想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谁愿意上来?(请两位幼儿上来表演小青蛙走路)

  4、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小青蛙有大大的眼睛,宽宽的嘴巴,绿绿的身子,前腿短、后腿长。看来小朋友对小青蛙特别的了解了,但是老师还想考考你们,小青蛙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本领是什么?

  幼答:帮助庄稼捉害虫,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

  5、教师总结:小青蛙把所有的害虫都吃了,农民伯伯是不是大丰收了,那么这么可爱的小青蛙,我们小朋友喜欢不喜欢?(幼答:喜欢)老师也喜欢这样勤劳可爱的.小青蛙。既然小朋友这么喜欢小青蛙,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画这只可爱的小青蛙,来,咱们先来看看这只小青蛙。

  (三)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1、老师示范讲解青蛙的画法

  师:看,这是小青蛙的身子?老师拿着什么?(幼答:三角形,同时出现三角形贴在旁边黑板上)

  椭圆形是小青蛙的两条腿。 (出示两个 椭圆形)圆形是小青蛙两只大大的眼睛。 ( 出示两个圆形 ) 看,一只小青蛙就出来了。

  问:这只小青蛙都是有什么形状拼成的?(幼答)

  2、师: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老师再用线条给小朋友们展示一下,(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一只青蛙)小青蛙在干什么?(蹲着)老师画的小青蛙蹲在什么上面?(幼答:蹲在荷叶上面。)对,按老师画的小青蛙就蹲在荷叶上面,看着上面蓝蓝的天。

  3、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你灵巧的小手,发挥想象力,把你所想象的小青蛙画在纸上。

  (四)幼儿开始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相关景物。

  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位置。

  (五)展示作品

  请几位幼儿上台展示,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给予简单的评价,然后把画

  贴在黑板上。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教学反思:

  孩子内心有着众多的想法,他们不与成人相一致,当他们想表达心中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应该多鼓励他们,多给予孩子们以表达和想像的空间,多鼓励他们抒发内心的想法。在区域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作画材料,让他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小百科: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美术教案 篇4

  1、基本形体切挖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6、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2、点的集合

  “点”和“线”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造型表现,同时,“点”还具备“线”的表现略显不足的色彩表现能力。本课正是基于这个思路设计的。

  因为教材导语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在自然界中找到各种各样的点:豹皮上的斑点、花园里的点点小花、夜空中的星星。从高楼往下看,大树是点,车辆是点,人物也是点。抬头看,飞机、小鸟也都是点。用点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画。”为了避免先入为主地将“点”仅仅视为造型的元素,教材开始特别以点彩派的代表作品作为欣赏,并配以“修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点彩派画家。他把各种颜料挤在调色板上,不经过调和,用小号油画笔蘸取颜料,直接在画布上用点排列作画,画面由五颜六色的点构成,达到了他追求的‘最和谐、最明亮、最多彩的艺术效果’”的文字介绍。紧接着呈现的是“不同工具表现不同形状的点”的示意图,配以金钱豹和以点为主作为视觉呈现,以及以点状材料创作的不同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和示意图共同构成了“点”在艺术创作中的多元表现特色。

  翻页后,以“学习提示”开始,通过“技法点击”和示范作品及学生作品,为同学们进行自己的创作从技法到内容,以及表现形式都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而“学习要求”清晰地点出了最终应该呈现的结果。

  以点为主线,通过欣赏法国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修拉的点彩画名作《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及西涅克的《纳蒂布港》,对比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通过欣赏古希腊人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的建筑,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各种形式的物象,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充分体验点的有序和无序排列的美感,明白点无处不在。本课可采用“导入激趣—解读概念—欣赏作品—尝试创作—评价展示”来完成教学。

  一、引导阶段

  课件出示画面效果完全不同的点彩派创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和西涅克的《纳蒂布港》以及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请同学们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观察会直观地感到: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讨论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开放着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也是点;解放军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是点,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也是点。出示图片,请学生再次辨析点。

  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2.欣赏作品,感受魅力。

  出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地表现了各种物象。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

  凡·高的《星月夜》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

  米罗的《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欣赏学生作品。

  3.图乐共赏,学生创作。

  这里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

  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作业要求:(1)用点画方法进行创作或临摹。(2)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

  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最后同组学生互评。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四、

  1.能否理解点的概念。

  2.能否掌握“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及代表人物。

  3.能否运用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表现作品。

  4.能否运用合理的色彩关系使画面丰富和谐点的形式表现点集合效果的方法很多,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点画方法。

  3、远去的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凡是客观世界的景物都是有透视现象的

  2、让学生了解视平线心点和消失线。

  3、让学生用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副《远去的路》

  过程与方法:

  1、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图片中的透视现象。

  2、让学生看图片尝试画出简单的透视图片。

  3、教师小结定义什么是视平线心点和消失线教师示范画透视图。

  4、注意透视现象同桌合作完成一幅《远去的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

  2、难点: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各种近大远小的图片资料

  2.学具:旧画报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

  师:你能用间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己感受透视的微妙,使他们更有兴趣了解和掌握透视。

  3、揭示课题:《远去的路》

  二、新授

  1、讨论学生简易画,从中发现问题

  讨论:在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以外还有哪些透视现象?

  近高远底近宽远窄近长远短等

  教学说明: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问:什么是透视?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同的位置上就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底近宽远低的变化这就是透视。

  1、出示图片:站的高的地方看远去的路站在左边看远去的路站在右面看远去的路小组讨论说说这些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透视

  2、欣赏书本上的透视图片

  (1)小组讨论找出图片中的心点消失线和视平线

  (2)教师解释这些名词的定义:

  如:想象在大海上向远处看天和水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还比如: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的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就是心点而这两条线就是消失线

  教学说明:用这样的比喻通俗易懂让学生对这些名词的`概念联系到实际生活中。

  (3)学生练习一个透视图

  5、教师展示一幅剪贴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画

  (1)学生小组讨论这幅风景画是如何制作的?

  (2)教师小结:A作视平线和消失线B定山脚线和远山C贴正视的房子

  D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高近高远底的方法贴出树和栏杆

  注意:远的地方学生选择彩纸的时候因该选择色彩模糊点的近的地方要鲜艳

  贴的时候先贴远的最后贴近的

  (3)作业要求:同桌合作一个画透视图另外一个负责剪贴

  (4)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合作利用废旧的彩色画报根据前面老师所讲的透视方法来完成一幅剪贴的有透视关系的风景画使学生对透视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评价

  1、布置主题:奇妙的视觉。

  2、展示学生作品。

  3、点评:是否符合老师要求的透视变化和颜色变化。

  4、教师小结。

  4、线与造型

  生活中并不存在绘画中的“线”,是创作者根据观察和感受,为了更好地进行表现而“提炼”出来的。从一年级起,每个学年的《美术》教材中都至少会有一课涉及到线与造型。但是基本都是以感受线条,体会线条造型为主。本课在全套教材中第一次将线条表现与造型联系在一起。开始呈现的生活中的“线”,其目的就是帮助同学们形成从生活中提炼自己需要的“线”的能力。所以在导入课文中这样说:“观察我们的生活环境,你会发现许多不同类型的线:架在空中的电线,人行道上的斑马线,还有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等。艺术家用线创作出众多丰富的艺术作品。”首先是“观察”,然后是“发现”,最后是“创作”。观察和发现线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完成自己的创作。接下来选登四幅中外艺术作品就是为了让同学们直接欣赏并帮助分析“线”的造型能力。“线可以用来确定物象的形状轮廓,表现明暗结构、质感肌理等,对线的研究是绘画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翻页后,就可以看到和“学习提示”紧密结合的多种线条的表现形式,既有线条本身的多种变化,也有线条的多种组合效果。配合“学习要求”则是人物头像的线描画绘画方法。之所以选择人物头像,是因为这是上课时最容易观察到的表现对象,每一个同学都可以以自己的观察提炼出自己需要的“线”完成作品。为了强调“线”,在“学习要求”中特别强调要“着重表现人物的头发”。教学目标

  了解线是艺术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和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与作用。运用直线、曲线、细线、粗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有规则的线和自由的线表现各种头发。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肖像画。(了解、练习)

  (二)进一提高观察、概括、表现能力。(练习)

  (三)通过画爸爸、妈妈,激发学生的爱心。(初步肯有)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课前准备

  仔细观察爸爸、妈妈头型和五官的特征,并画出简易草图。

  爸爸、妈妈的照片。

  四、教学步骤

  (1)揭示课题,(2)引入谈话。

  教师问:怎样把人画好?

  教师小结:如何表现人的面貌特征,抓住其特点。

  本课,将进一步学习怎样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及表现内心情感的人物画。

  (2)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爸爸、妈妈的头型和五官的特征,(3)并出示照片。

  (三)让学生画画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的.头像或胸像。

  (四)课堂练习。

  (五)教师巡视指导。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地画。

  (六)作业讲评。

  先对能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人物性格、感情的作业进行讲评。讲评可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指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课后录:培养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感情)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名称:《彩虹真美丽》

  年龄段和领域:中班美术

  活动目标

  1.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对色彩进行探索,感受色彩的变化,运用不同绘画材料,以彩虹色彩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与创作。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体验欣赏彩虹色彩的美。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活动难点:对色彩进行探索,感受色彩的变化,运用不同绘画材料,以彩虹色彩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与创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生活中有观察彩虹的经验,丰富的色彩认知经验,多种绘画工具的使用经验。

  2.物质准备: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湿水彩颜料、水粉笔、打湿的画纸、背景板、PPT、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雨后彩虹”的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发现彩虹:教师用湿水彩的方式,通过三原色感受色彩的变化。

  教师指导语:

  1.听什么声音?(播放音乐:打雷下雨)雨水带着蓬勃的生机唤醒大地。(用水粉笔沾水,从上往下打湿画纸)

  2.瞧,谁出来了?(PPT:太阳图片)阳光温暖着大地,阳光是什么颜色?(黄色)从天空上洒落下来。

  3.地面的雨水呢?用什么颜色表示好?(蓝色)雨水落到地上,越积越多。

  4.黄色的光与蓝色的水相遇,大家发现了什么?(绿色)绿色的大地生机勃勃。

  5.阳光越来越暖,可以用什么颜色表达?(红色)阳光温暖着天空,颜色有哪些变化?(橘色)

  6.阳光的影子映在雨水上,又有哪些神奇的变化?(紫色)

  7.雨后太阳出来送给大家一份神秘又美好的礼物,是什么呀?(彩虹)

  二、观察“美丽彩虹”,迁移幼儿生活经验。

  观察彩虹:结合课件PPT,启发幼儿观察彩虹,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

  关键提问:

  1.哇,彩虹美吗?你在哪里见过彩虹?

  2.看到彩虹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样的感受?

  3.彩虹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结合PPT)

  教师小结:雨后太阳出来会见到彩虹,彩虹弯弯的像桥,有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一个颜色紧挨着另一个样色,彩虹美丽又神奇。

  三、体验“找寻彩虹”,湿水彩的绘画方式对色彩进行探索。

  绘画彩虹:用湿水彩的方式体验彩虹的色彩变化。

  教师指导语:

  1.黄色的阳光温暖着大地,从天空上洒落下来。(黄色)

  2.雨水落到地上,蓝色越积越多。(蓝色)

  3.绿色的大地生机勃勃。(绿色)

  4.阳光温暖着天空,影子映在雨水上。(红色、橘色、紫色)欣赏彩虹:把作品夹到绳子上,欣赏彩虹的色彩美。

  四、绘画“彩虹花园”,以彩虹色彩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与创作。彩虹游戏:运用不同绘画材料绘画。

  教师指导语:

  1.创设“花园”情境,彩虹宝宝很调皮,喜欢到处找朋友玩游戏,彩虹宝宝准备把彩虹色送到到花园里。(出示背景板)

  2.花园里有什么呀?(花、蚂蚁、蚯蚓、蝴蝶等)

  3.按照彩虹色的.规律,选取自己喜欢的作品纸和彩虹宝宝玩游戏进行装饰。

  4.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炫彩棒、水彩笔或者水彩颜料,开始行动吧。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欣赏“彩虹故事”,赏评作品分享经验。

  教师指导语:

  1.你的彩虹宝宝跟谁玩儿的游戏?(引发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2.我们来找一找彩虹宝宝装饰的不同规律,谁发现了?(引领赏评:色彩准确、色彩衔接、绘画创意)

  3.彩虹色的花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谁听过?(情感激发:爱和友谊像彩虹般美好)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关于彩虹的故事还有很多,还有一个故事叫《彩虹的尽头》,我们一起找一找关于彩虹的故事书来读一读。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中班下。根据原教材的指引、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因素,我设计了本节活动。活动将惊喜“雨后彩虹”、观察“美丽彩虹”、体验“找寻彩虹”、绘画“彩虹花园”、欣赏“彩虹故事”的主线贯穿始终,通过感受与欣赏,变现与创造的层次不断深入。通过活动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体验欣赏彩虹色彩的美。一是,通过湿水彩的绘画方式对色彩进行探索,感受色彩的流动和变化;二是,运用不同绘画材料,以彩虹色彩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与创作。

  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亮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色彩赋予生命,体验和感受更加丰富导入环节中通过语言启发的方式,让色彩赋予生命,例如:“阳光温暖着大地,黄色从天空上洒落下来。蓝色的雨水落到地上,越积越多。

  黄色的光与蓝色的水相遇,绿色的大地生机勃勃。阳光越来越暖,红色阳光温暖着天空,阳光的影子映在雨水上,又有哪些神奇的变化?雨后太阳出来送给大家一份神秘又美好的礼物,彩虹!”以此来丰富孩子的色彩体验和感受。

  2.湿水彩让“彩虹”动起来

  本节活动中选用湿水彩的绘画方式,提前将画纸打湿,在色彩相融的变化里发现新的色彩绿色、橙色、紫色,当颜料在画纸上流动时,给孩子惊喜的体验,“彩虹”动起来了。

  3.“彩虹宝宝玩儿游戏”让美更有活力绘画环节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艺术活动,创设“彩虹花园”的情境,以彩虹宝宝玩游戏为导引,以彩虹色彩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与创作。

  4.通过“彩虹故事”让故事丰盈情感体验

  赏评环节通过绘本《彩虹色的花》为切入点,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爱、友谊这些美好的情感像彩虹般美丽。

美术教案 篇7

  制作意图:

  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不灵活,手眼协调能力差,他们对颜色及常见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如按颜色、形状)及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序。为了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及分类、排序能力,制作了此游戏材料。

  教育价值:

  1、发展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动作的协调性。

  2、能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3、提高观察能力,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规律并进行排序。

  选用材料:大可乐瓶,呢绒绳,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及时帖,大透明胶条,皱纹纸。

  制作方法:

  1、两个大可乐瓶剪去瓶口,把瓶身对接用大透明胶条粘牢瓶底向上,然后瓶身用及时帖装饰好,在瓶身的上半部分粘好五官,在瓶身的下半部分粘好用皱纹纸做的百褶裙,最好在娃娃头顶粘上压好摸并穿好五根呢绒绳的五角星即可。

  2、红、绿、蓝色踏踏迷,红、绿、粉色垫板分别剪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用打孔机打好孔。

  适用年龄:小班室内活动

  操作方法:

  1、能力弱的`幼儿按图形,不分颜色进行穿接。

  2、能力较强的幼儿按图形、颜色分别进行分类穿接。

  3、能力强的幼儿在完成以上的操作后,教师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穿接。(如按圆形的红绿、红绿规律穿接等)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多通道的参与,激发幼儿感谢自然的情感。

  2、乐意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自然风光图片幻灯;雨伞3把;颜料、画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看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对自然的感恩之心。

  1、听音乐入场:让我们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吧。

  2、看图片,提问:你看到了大自然中的`哪些美景?(温暖的阳光、晶莹的露珠、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鲜花、绿油油柔软的草地、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广阔的大海、可爱勤劳的动物们……学一学小朋友好听的词语)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大自然,感谢阳光给予我们温暖,感谢雨露滋养生命,感谢森林给予我们清新的空气;感谢河流给予我们生命的源泉;感谢小鸟给我们带来动听的歌声;感谢花朵为我们装扮生活……生活在这么和谐的自然中,你觉得幸福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来感谢、保护大自然呢?

  4、幼儿相互讨论,个别回答。

  5、教师启发幼儿用宣传画的方式记录幼儿的想法。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好的想法画下来并展示给大家看,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乐意用自己的行动来感谢大自然。

  二、出示操作材料,幼儿合作完成伞面宣传画。

  1、出示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伞)今天我们用请小朋友相互合作在伞面上画出我们感谢大自然的行动。

  (1)数一数每把伞都有几个伞面,可以邀请几位小朋友来合作绘画。

  (2)邀请同伴并围成圆圈坐下。

  (3)和同伴讨论决定你们小组绘画的主题。

  (4)需要和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作品要完整,每个小朋友分配任务完成画的一部分。

  2、幼儿邀请同伴并相互商量合作内容,确定合作主题,合理分工。

  3、幼儿合作完成宣传画,教师指导个别幼儿合理布局。

  三、展示幼儿成果,并请小组代表介绍作品内容。

  1、将幼儿完成的作品集中展示。

  2、请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介绍你们画的主题是什么?想要宣传什么?

  四、向周围的同伴宣传感谢自然的行动,愉快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撑起这把特殊的感谢自然宣传伞,把我们的行动宣传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吧,让我们一起出发!

美术教案 篇9

  大西瓜

  活动目标:

  学习手指点画,感知红色,白色和黑色,培养幼儿对玩泥和玩色的兴趣。活动形式:小组或区域

  环境材料:

  画有西瓜图案的纸,白色橡皮泥,黑色颜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西瓜瓤”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用橡皮泥做西瓜籽时,分泥是难点,西瓜籽大小要适宜,这时可以给予示范和帮助。

  如果有的幼儿西瓜籽做得过大,可让幼儿将橡皮泥搓成细长条然后再分泥效果会好些。

  3、引导幼儿用手指蘸颜料点画西瓜籽,提醒幼儿手指按下去后马上提起来。幼儿在点画西瓜籽时。可引导他们“这里点一点,那里点一点”,同时比较一下整个手指按下去和轻轻点一点的两种西瓜籽的样子。

  4、一起来尝尝大西瓜。

  观察评价:观察比较两组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程度,是否能遵守相应的规则,活动后可让幼儿说说对两种不同方式来做西瓜籽的感受。

  小蝌蚪

  1,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幼儿学会用点画的方法画蝌蚪。

  准备:

  1,装着水草、蝌蚪的玻璃瓶6个。

  2,纸,装墨水的盘子6个。纸巾,棉签

  过程:

  1,教师提问引入教学:小朋友,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环境有些什么变化?(引出小蝌蚪)

  2,教师给每组发放蝌蚪,请幼儿仔细观察他的外貌:大脑袋,黑身子,长长的尾

  巴。

  3,教师示范讲解画法:

  先用大拇指点一下墨汁,然后印在纸上,最后用棉签添上尾巴。可以多画几只并添上水草。

  然后用纸巾擦手。

  4,发放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评价。

  拓展:

  教师带领幼儿外出春游并对小蝌蚪放生。

  可爱的瓢虫

  一、目标:

1.学习手指点画的方法。

  2.培养美术活动的常规。

  二、准备:

  没有黑点的瓢虫图片每人一张,黑色颜料,抹布,贴有范例的背景图。

  三、重点与难点:

  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点在瓢虫身上,手指不要来回蹭。

  四、过程与指导:

  1.出示背景图,教师讲述:“瓢虫妈妈生了两个孩子,小朋友说一说,哪个宝宝最漂亮?”

  引导幼儿观察身上有黑点的.瓢虫漂亮。

  教师学没黑点的瓢虫:“呜。。。我身上没有花纹,多难看呀!”

  教师:“瓢虫宝宝伤心地哭了,怎么办呢?”(启发幼儿提出帮助小瓢虫画上花衣裳。)

  2.教师示范手指点画。

  先用食指轻轻蘸黑颜料,看好位置点下去,点上以后就把食指拿起来,不要来回蹭,以免弄脏画面。黑点分布要均匀,点完以后拿抹布把手指擦干净。

  3.幼儿点画。

  教师发材料,每位幼儿选一瓢虫图片进行点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看准位置,点在红色的甲壳上,避免蹭脏画面。育&婴……会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小瓢虫穿上漂亮的衣服真高兴,咱们让小瓢虫飞到草丛中去玩吧。”

  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将点画完的小瓢虫粘贴到背景图上去,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乐趣。

  天空

  活动目标:1.欣赏绘本画面,感受作品所呈现的色彩和布局之美。

  2.运用涂画、拓印的方式进行大胆的创作,表现雨天之美。

  活动实录:

  一、谈话导入,让幼儿尝试用涂画的方式表现雨天的天空

  1.师:“你们喜欢雨天吗?为什么?”

  幼:“不喜欢,因为不能出去玩。”“喜欢,因为可以给车子洗洗澡”……

  2.师:“你们有没有观察过雨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幼:“黑黑的。”“有的天深,有的天淡。”

  师:“哦,你看见了有变化的天空。”

  3.师:“老师这里有黑色、白色的颜料,还有水,请你们想办法把天空画出来,时间有规定,五分钟。”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师:“我想问一问,你们是怎么画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

  幼:“黑的白的加在一起,变成灰色。”……

  师:“原来,白色颜料和黑色颜料在一起会变成灰色,再加水会变淡。”

  (这一个环节先是让幼儿把自己印象中的雨天的天空用涂画的方法画出来,并且让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黑色和白色颜料加在一起会变成灰色,加水会变淡,但是我觉得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选取两个幼儿的画做一个对比,让幼儿发现,水加的多颜色会更淡并且更均匀。)

  二、观看课件,感受作品的色彩之美

  1.师:“灰蒙蒙的雨天,你的心情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好听的词形容。”

  幼:“心里没有彩虹”“很舒服”“很平静”……

  2.(观看课件《多彩的雨天》)

  3.师:“小黄是谁?”

  幼:“黄色的雨伞。”

  4.师:“它为什么说雨天是鲜艳的呢?你看到了哪些颜色?”

  幼:“红色、黄色、蓝色、粉色……”

  师:“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形容这么多颜色?”

  幼:“五颜六色、色彩缤纷。”

  (这一部分是让幼儿感受灰色的雨天有了那么多五颜六色的伞变的更好看了,让幼儿体会到作品中的色彩之美。教师适当的给了幼儿一些词语,比如“色彩缤纷”)

  三、观察图片,感受作品的布局之美

  1.(出示四幅图)师:“你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师:“这幅都是伞的画上面都有哪些颜色的伞?你喜欢什么颜色?”

  总结:“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雨伞铺满了画面,丰富就是一种美。

  3.师:“你还喜欢哪幅?为什么?”

  总结:“雨伞们一个跟着一个走楼梯,有的在一起,有的走在前面,有规律的排列就是一种美。”

  4.师:“还有的小朋友喜欢哪幅?为什么?”“谁和谁走在了一起?”(渗透遮挡的概念。)

  总结:“有的一起,有的分开,这是一种变化的美。”

  5.师:“最后一幅你喜欢吗?为什么?”

  总结:“简单也是一种美,红黄蓝是三原色,他们互相拉手,能变出各种颜色。”

  手指点画《可爱的小蚂蚁》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指点画出小蚂蚁的不同神态、动作,激发幼儿对手点画的兴趣。

  2.养成安静作画、正确操作美工材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纸碟、勾线笔、红和黑色颜料、小毛巾。

  2.示范手指画2幅。

  3.电视机、视频转换仪,小蚂蚁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蚂蚁图片

  1.小朋友,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和你们一起做游戏的小蚂蚁啊!

  2.还记得我有几只脚吗?

  2.我是怎样走路的呀?请你们模仿我走路的样子吧。

  二、学习手指点画出小蚂蚁

  1.引导幼儿观看示范画。

  (1)观察示范画,发现蚂蚁画是用什么美术材料画的?

  (2)画在盘子的什么地方?蚂蚁在盘子里做什么样的动作?谁来模仿它的动作?

  (3)观察另一副画,两只蚂蚁有什么不同?

  (4)小蚂蚁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几只脚?脚长在身体的哪个部位?2.教师示范,用手指点画画出小蚂蚁的神态、动作

  (1)用右手十指轻蘸黑色颜料。

  (2)在盘子的中间连续点画三个原形,并且是相连的,表示蚂蚁的身体。

  (3)用勾线笔添画出蚂蚁的眼睛和六条腿。

  (4)在盘子周边添画红色的边纹进行装饰,给蚂蚁幸福的家园。

  (5)卫生要求:请幼儿注意在操作时不将颜料弄脏自己和同伴,保持清洁。

  3.启发和指

  导幼儿点画出不同的蚂蚁形态。

  4.集体创作,个别指导,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培养审美能力

  2.掌握水墨人物画的绘制和方法

  重点:能把想到的水墨人物用各种手法表现出来

  难点:能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创作工笔人物、写意人物等

  教具:范例实物、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人

  水墨画在我们有悠久的历史,画水墨人物写生时,

  你的眼光就是水墨的:五官是勾线还是用点?头发是干擦还是湿墨?衣服一遍画成,还是既擦又染,加工多少遍?

  二、出示多媒体

  老师在上的画廊里看到许多特别的水墨人物画,大家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多媒体

  谁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你为什么喜欢它?

  观察这些画,试着说一说这些画的画法、色彩、特点和皴法的独到之处。

  三、如果让你绘画你会画出什么样的水墨人物呢?

  画一个你最喜欢的`人吧。

  四、作业设计

  1、可以用水墨工具写生人物头像。

  2、也可以画半身或全身像。

  五、教后感:

  同学们由于接触的水墨画比较少,所以特别感兴趣,学的也非常认真,在创作中能够大胆而不拘束,但由于接触较少而感到陌生,很多关于国画的知识都不太了解,所以这节课上起来比较累,为了能更多的让同学们掌握关于国画的知识,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国画的基础知识,结合自己的示范,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增强了同学们创作的信心。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经典)09-04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精选)美术教案09-06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精选】美术教案08-07

美术教案【经典】08-04

(精选)美术教案07-31

(经典)美术教案09-21

美术教案[经典]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