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10 08:40:2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的科学教案精华【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科学教案精华【3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各种各样的声音》(小班)

  设计意图: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有鸟叫声,雷鸣声,树叶的沙沙声,琴儿的叮咚声……这些都有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为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采用"六个一"交互使的办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生成:

  激发幼儿进一步寻找、发现更多生活中各种各样声音。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来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件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2、电脑、投影仪、投影屏、激光笔《这是谁的声音》的光盘

  3、录音机,有"牛、羊、下雨、洗衣机、小蜜蜂、公鸡"的图片

  活动过程:

  3、听一听:老师启动"会发声音"的玩具狗

  2、玩一玩:请幼儿自选玩具

  3、说一说:玩具发出的声音。

  4、看一看:根据图片模仿各种声音。

  5、唱一唱:《模仿声音》的歌表演

  6、猜一猜:电脑娃娃中的《这是谁的声音》

  播放课件"小孩笑声、马叫、掌声、枪声、汽车跑的声音"

  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听到了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我们继续去寻找更多的声音吧!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和老师继续寻找更多的声音。

  [评析]小班幼儿对声音非常感兴趣,教师抓住幼儿特点,将生活中有声的现象集中在一起,采用多种形式激发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并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 产生关注自己身体的意识,懂得要爱干净、讲卫生、爱护自己的身体。

  3.初步懂得要保护自己的身体。

  活动重难点:

  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懂得要爱干净、讲卫生、爱护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

  1.幼儿资源:幼儿用书、操作材料包(人物底纸、部位贴纸

  2. 教师资源:电子课件、教学挂图;各部位的图片(白备)。

  3.经验准备:认识五官和躯干;会玩手指游戏“点鼻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手指游戏:小手点五官。

  教师:最近我们的小手和五官玩了一个小游戏,起来玩吧。(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指令指出对应五宜的位置,带领幼儿玩2次“点鼻子”的游戏。)

  教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到身体王国去看看吧!

  (二)身体王国来寻宝

  教师:哇,你在身体王国发现了什么?(教师出示挂图,幼儿发现)

  教师:刚才小朋友在身体王国发现了这么多宝贝,那让我们现在一个一个来认识他们吧。

  1、出示眼睛图。

  教师,你的眼睛在哪里,用小手摸模你的小眼睛,我们的眼睛可以做什么?教师:我用眼睛看美丽的世界。

  2、出示耳朵图

  教师:这是什么?你们楼一镇你们的小耳朵,耳朵可以用来平什么”(听声音)(播放爆炸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教师:耳朵让我听到很多有趣的声音。

  3.出示鼻子图片。

  教师:鼻子有什么本领?

  教师:鼻子让我闻到很多不同的.味道。

  4.出示嘴巴图片。

  教师:嘴巴可以干什么?还可以于什么呢?

  教师:我用嘴巴来说话、唱歌,还可以吃东西。

  5.找小手。

  教师:小朋友,你们的小手在哪里了

  教师: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6.找小脚

  教师:你们的小脚在哪里?小脚可以做什么了?(走路,跑步。)

  教师:我用小脚来走路,小脚带我们去许多地方。

  7、游戏:送身体部位回家

  教师:今天小朋友在身体王国玩得很开心,想考验考验小朋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认识这些身体部位,想让你们帮忙吧这几个身体部位送回家。

  (三)身体保卫战

  1、小朋友的身上有这么多的宝贝,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爱护它们呢?

  3.小结:我们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能让它受到伤害,做一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宝宝。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做身体律动:奥尔夫音乐《我的身体都会响》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随着省级课题《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大班幼儿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对我们的课题探索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大班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又能让幼儿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和生活中某些简单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内容。

  近阶段,我们班围绕主题《一切都在变》与幼儿一起结合其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学习,其中在探索时间的变化这一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存在时间观念差、做事拖拉的现象。于是生成了《我和时钟交朋友》系列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是其中的活动之一。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的存在,体验时间的长短及时间与我们生活节奏的关系,从而增强大班幼儿的时间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长短,感受时间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关系,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2、增强幼儿的时间意识,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拖拉,抓紧时间。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2、物质材料准备:教育挂图、大时钟1个、小时钟5个、记录表、笔、橡皮泥、皮球、串珠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生活小故事〈〈一分钟〉〉。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为什么明明上学会迟到?”

  二、引发猜想:一分钟有多长?

  请幼儿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

  三、亲身探究与体验。

  1、在时钟的协助下,请全体幼儿静坐一分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懂得一分钟是秒针绕钟面一圈)引导讨论:一分钟你能做好哪些事情?

  2、游戏:“一分钟穿衣服”, 初步感受动作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9-25

(经典)科学教案08-13

[经典]科学教案08-15

(精选)科学教案08-24

科学教案(经典)08-19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8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经典)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