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6 09:55:4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精品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精品5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镜子对着太阳会出现光斑,产生探索的兴趣

  2.积极主动探索光斑的形成与变化,乐于交流探索成果

  3.感受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本活动应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室内从有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2.镜子、剪刀、胶水、画好图案的纸,分别装在塑料筐中。

  3.幼儿具备有关镜子的感性经验,并会沿线剪图形。

  活动过程:

  一、镜子的用处

  1.教师出示镜子,激发幼儿兴趣。

  这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用来做什么事情呢?

  镜子宝宝还有一样神奇的本领,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自由探索-光斑从哪里来

  教师将镜子对着阳光,将反射的光照在墙面或者幼儿的身上,激发幼儿的兴趣。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教师告知幼儿这是镜子反射的光,叫光斑。光斑随镜子晃动而晃动。

  三、引导探索-光斑的形状为什么会变化

  墙上的`光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明白光斑的形状大小与其照射角度有关)

  1.幼儿自由尝试将镜子对着太阳,产生光斑。

  2.幼儿感知镜子的光斑可以变大变小。

  3.教师请幼儿再次进行尝试。

  四、自制图案制造不同形状的光斑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交流自己小组的图案是什么

  2.幼儿操作,剪下来验证,将图形粘贴在镜子上,看看光斑是什么样子。

  3.相互交流发现了什么。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正确辨别并找出野菜。

  2、会正确地使用工具挖出野菜。

  3、体验参与野外活动的快乐。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挖野菜的工具及装野菜的袋子。

  2、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引起幼儿挖野菜的兴趣。

  2、讨论挖野菜需要注意的问题。

  师:你们都想挖野菜,也带来了挖野菜的工具,那么在挖野菜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注意正确使用工具;不离开同伴;如果公园有水,注意提醒幼儿不到水边玩耍。

  3、组织幼儿进行挖野菜活动。

  师:每个小组都讨论了野菜长在哪里?下面我们就按你们的想法分组挖野菜,注意不要离开老师太远。

  幼儿分组进行挖野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当幼儿分辨不清时,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也可请挖的熟练地幼儿帮助其他幼儿。

  4、回园讨论,对也才进行分类。

  请幼儿互相参观同伴挖的野菜,比一比谁的多。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野菜的种类分类,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检查,特别要幼儿区分哪些不是野菜。

  5、分享野菜。

  师:你们都吃过哪些野菜食品?我们挖的.野菜可以怎样吃?

  教师组织幼儿将挖的野菜清洗干净,送厨房加工。

  组织幼儿品尝野菜食品。

  【活动反思】

  今天科学活动的主题是“挖野菜”,这个活动有两课时,3月份科学《挖野菜》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是让孩子们认识野菜,从野菜的外行特征、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马兰是野菜的一种,它的外形比较容易辨认孩子们一下就记住了。而荠菜跟一种野草的外形差不多,孩子们很容易混淆。

  第二课时是让孩子们去挖野菜,这就必须是要小朋友在认识野菜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教学反思《3月份科学《挖野菜》教学反思》。有了第一课时的准备,孩子们都信心满满的自己一定能挖到野菜。在挖野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仔细的寻找着。一有发现就招呼同伴们一起去挖。

  虽说是“挖”野菜,但孩子们都小心翼翼生怕挖断野菜的根。活动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一些孩子把草当成了野菜。回到教室后我让孩子们将自己这一组挖到的野菜进行分类,大部分是马兰,只有少数是荠菜,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小草。王欣朵大眼睛问:“这种菜能吃吗?”我笑着说:“能吃,这种菜你可能吃过了。”小朋友都很好奇,于是我给孩子们讲了几种野菜食品:如荠菜馄饨、马兰豆干丝等。

  孩子们听到后惊奇的说:“我吃过香香的可以炒着吃。”张德程也说;“回家要和妈妈一起挖野菜,尝尝野菜的味道。”面对小朋友的天真可爱,我想上科学活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便有坐于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幼儿在快乐中探索求知。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垢的危害及简单的除垢知识;

  2、培养幼儿对化学小实验的操作兴趣,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白醋、水垢清除剂、玻璃杯、药匙、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各一个、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水垢,知道水垢对人们的危害

  ⑴幼儿观察瓶内的水垢,认识水垢

  教师手持有水垢的热水瓶和新热水瓶,请幼儿轮流观察两个瓶内的情况,说一说两瓶的不同,知道水瓶内附着的物体就是水垢。

  ⑵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还在哪里、什么容器里见到过水垢?

  ⑶教师小结,讲述水垢的危害

  师:“这些粘在水壶和水瓶里的东西叫水垢,它是水中的杂质和矿物质,在水中被加热、烧开以后变成的。水壶、锅炉烧水多了或者热水瓶、饮水机用时间长了会结成一层水垢。水壶里有了水垢,水就不容易烧开,浪费燃料;水垢的碎块如果被我们喝进身体里,会损害健康容易生病;工厂里的大锅炉如果不除水垢,还会有爆炸的.危险。

  2、幼儿操作实验,观察除垢的过程

  ⑴幼儿观察玻璃杯中的液体:无色、透明,闻一闻气味,知道杯中的液体是白醋。

  教给幼儿闻液体的方法:一只手扶住杯子,另一只手在杯口轻轻煽动,再用鼻子闻煽动的空气。

  ⑵幼儿观察盘中的水垢:黄色的、粉状或块状

  ⑶让幼儿用药匙把水垢放入白醋,观察发生的变化。

  ⑷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⑸教师小结:白醋和水垢放在一起,水垢会产生气泡,渐渐变小,这种变化叫化学反应。

  3、观察用醋、除垢剂分别除垢一半的热水瓶各一个,知道除了用醋,还可以用专门的除垢剂来除垢,而且效果更好。

  4、请幼儿说说,还知道哪种除水垢的方法,哪一种最省力最好用。

  评析:

  该活动属于“演示—操作式”的设计。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回忆、讨论来帮助幼儿认识水垢,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发现。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发现有关的现象,而不在于给幼儿正确的答案。其中,例举两种除垢方法,启发幼儿进一步探讨除垢方法的设计不错。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准备:

  实体青蛙一只 蝌蚪若干只 找好的小区鱼池内有很多蝌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听,谁来了?

  (二)、经验再现:

  1、哎,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三)、绘画记录现在蝌蚪的样子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看见的蝌蚪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画一画把它现在的样子记住然后我们把小蝌蚪放养在小区的鱼池里下周我们在去看蝌蚪有没有变化好吗

  1、小朋友画蝌蚪。

  2、一起去观察小区的小鱼池内的蝌蚪。

  (四)、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一周后小蝌蚪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

  延伸:每隔一周会安排一次去小鱼池观察蝌蚪的变化并且记录。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初夏雨水多,阳光烈,伞是幼儿经常接触的物品,他们通常对伞都很感兴趣。借此机会,可以让孩子了解伞面是利用不吸水的布制成的,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布的吸水性,从而理解伞面的制作道理。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检验自己或别人的假设。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初步感知不同布的吸水性不同。

  2、 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各种质地的布块若干(棉布、纱布、绒布、尼龙布、麻布、塑料布等)及眼药水瓶若干。

  2、挂图。

  活动过程

  1、 幼儿猜猜:换别的布做伞面,行不行?

  2、 幼儿分组观察各种布的区别。引导幼儿用眼睛看(颜色),用手摸一摸(厚薄、软硬、粗细),使劲拉一拉,听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 教师用棉布实验,将水滴在上面。

  (1) 操作之前请幼儿猜猜:水滴上去后会怎样?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2) 教师将水滴上去之后,请幼儿观察,用语言总结变化。(如:水透进布里去了;布把水吸进去了;有水的地方变湿了等。) 4、 请幼儿猜想一下,如果用眼药水瓶滴水在其他布的表面上,会发生什么变化。有能力的幼儿可以说一说判断的根据。 5、 幼儿分组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协助、指导。

  将水滴在不同布的表面,看看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是如何改变的。是停留在一个地方还是散开;是停留在表面还是渗透进去。如果能渗透,比较一下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快,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慢。再多滴几滴试一试。滴完水后,可以用手在材料上摸一摸,压一压,比较不同材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幼儿交流自己操作时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 6、 讨论:哪一种材料吸水性好?哪一种材料吸水性较差?按其吸水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一下。选出吸水性最好的和最差的材料,比较它们在外观形态、软硬程度和表面的触感上有什么不同。 7、 想一想:吸水性强的布与吸水性差的布各有什么作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是否有使用这种材料的布做成的东西?为什么会使用它们?(比如:为什么用软的吸水性好的布做毛巾、手帕?为什么用结实的不吸水的'布做雨棚、雨伞等?) 8、 出示挂图:(1)小明热得满头大汗,在到处找擦汗的东西;(2)妈妈看到地上很脏,想做一个拖把拖地;(3)外面下雨了,爸爸想买一件雨衣,雨衣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小方总是把桌子上弄得油乎乎的,妈妈想铺一张桌布,应该选什么材料?请幼儿根据不同的情况在材料筐中找出一种最合适的布。

  活动延伸

  1、 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如醋、油等。让幼儿观察不同的液体在不同布的表面上有什么变化。

  2、 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布的名称、作用和原料。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24

大班科学教案05-14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科学教案11-09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