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计划>《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复习计划

时间:2023-12-06 15:39:58 计划 我要投稿

期末复习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9篇,欢迎大家分享。

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复习计划 篇1

  一、复习目标

  以教材为依据, 以提高自我能力为重点,加强识记环节的安排与督促,使自己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自己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争取期末考试取得较好成绩。

  二、复习措施

  本学期内容多、时间紧,只有几个星期的复习时间,要让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所学内容,取得好的'成绩,需要把知识系统起来,便于自己复习,同时给编制复习提纲,删去一些难繁偏旧的知识,让自己短时间内获得成绩。

  三、复习安排

  1、重要知识点与同学互相抽背; 2、早、晚自习有时间要背、记; 3、遇到不太明白的知识点要向老师请教 4、老师发的复习资料要背熟

  四、达标测试计

  做两套生物期末测试试题,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进行认真剖析,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以便查漏补缺,争取期末取得好成绩。

期末复习计划 篇2

  一 拼音

  复习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掌握,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

  2、掌握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知识要点:

  1、《汉语拼音字母表》大小写互换;

  2、补充音节(轻声以及个别字的声调,P97页第1题);

  3、给汉字加拼音、连线(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 识字、写字、词语

  复习要求: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一)》中的443个汉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244个汉字。

  2、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会说反义词、近义词。

  3、注意积累词语和成语。能正确地搭配词语组成词组,正确熟练使用量词。

  4、继续巩固音序查字法,掌握部首查字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知识要点:

  1、本册要求学生能掌握687个常用汉字,并能在不同的语境中认识;其中的244个生字(《生字表》二),要求要会写、会读、会运用(查字典,组词造句等)。

  2、使学生明确特殊汉字的部首,掌握部首查字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3、要求会写的244个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会按要求将所学汉字正确归类。

  (一)字

  题目形式:

  (1)看拼音写词语。(四会字组成的词语)

  (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易错字(这是二年级识字部分的重难点)

  如:P97页第3 题。

  (3)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能正确说出汉字的结构特点。

  (4)同部首字归类,如P73页第2题,P74页第1题,P33页第2题,P121页第2题,P137页第1题等;

  (5)明确特殊结构的汉字,如P54页第1题左中右结构,121页第1题上中下结构, 157页第1题品字结构;

  复习建议:(此项需要家长全力配合!)

  系统、细致地听写第一遍,查缺补漏。第二遍主要针对掌握不牢固的字加以强化练习,巩固掌握。

  (二)词语

  题目形式:

  (1)组词

  (2)补充词语

  (3)照样子写词语

  (4)词语搭配成词组

  复习建议:注重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先将本学期我们所学过的一些特殊形式的词语总结如下:

  (1)P48页第3题,ABAB;

  P68页第3题,AABB;

  P85页第3题,又A又B;等。

  (2)巩固已经掌握的ABB形容词,P7页第2题;

  (3)词语搭配,这将是本阶段和下一阶段语文学习的要点之一。如:

  a.形容词短语(形容词+名词),P7页第2题,P25页第3题,P81页第3题;这样的练习也是为学生学习扩句(把句子写具体)做准备,如P147页第3题,P121页第3题等;注意形容词和名词之间是“的”;

  b.动宾短语(动词+名词),P31页第3题,P85页第3题,P34页第2题;注意动词和宾语之间是“地”;

  c.数量短语(数词+量词),P54页第3题,

  d.近义词,P105页第3题;

  e.反义词,如P53页第3题,P64页第3题;

  f.多音字组词,如P54页第2题,P136页第3题;

  g.拟声词的积累运用,P57页我的采集本;

  h.四字词语(成语),如P74页第2题,P98页第4题,P137页第2题;

  以上各项均需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理解、积累、运用。

  三 句子

  复习要求:

  1、读懂句子的意思,能正确进行句式转换(把字句、被字句);

  2、正确使用逗号、句号、叹号和句号,学习冒号、双引号,并能体会不同的语气;

  3、理解课文和百花园中出现的对联、格言、警句;

  4、理解反问句的意思,学习反问句和陈述句进行互换,不改变句意;

  5、感知比喻、拟人句,并能用写出简单的比喻、拟人句。

  题目形式:

  1、连词成句;

  2、照样子写句子(根据给定句型写句子);

  3、用给定词语造句;

  4、补充句子等。

  复习建议:

  1、连词成句,注意提醒学生要将所给词语全部用上,写一个词划掉一个词。

  2、正确使用标点。

  句型练习:

  1、用所给词语造句,P92页第3题,P96页第3题,P34页第3题,P71页第3 题;

  2、照样子写句子(根据给定句型写句子),如P110页第3题,P121页第3 题,P137页第3题,P147页第3题;

  3、句子加标点,如P34页第4题,P117页第3题。

  4、把字句,P74页第3题。

  5、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初步区别,P113页第2题;

  6、熟练掌握比喻句;初步了解拟人句,P157页第2题;

  四 阅读

  复习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能准确说出课文主人公及课文所讲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4、加强课外阅读,在阅读中能理解短文内容,正确积累运用词语。

  知识要点:

  1、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2、进行简单的阅读短文的练习。

  3、本册教材要求背诵内容:

  (一)必须会背的古诗词

  1.P8页《敕勒歌》

  2.P9页《望庐山瀑布》

  3.P15页《池上》

  4.P35页《夜宿山寺》

  5.P55页《长歌行(节选)》

  6.P75页《三字经(选段)》

  7.P99页谚语

  8.P122页《笠翁对韵(选段)》

  9.P125页《梅花》

  10. P126页《夜雪》

  11.P138页《九九歌》

  12.P139页《十二生肖歌》

  13.P157页《悯农》

  (二)要求背诵的课文及段落

  1.P 5页《秋天》全文

  2. P11页《日月潭》的第三自然段

  3. P19页《窗前一株紫丁香》全文

  4.P22页《阳光》的第二自然段

  5. P39页《天鹅、大虾和梭鱼》全文

  6.P62页《我是什么》第二、三自然段

  7. P65页《植物妈妈有办法》全文

  8. P79页《我真希望》全文

  9. P134页《贺年片》全文

  (三)课外阅读练习形式:

  (1)数自然段;数句子;

  (2)了解基本内容(谁、什么事、故事蕴含的简单道理等);

  (3)根据要求从文中找答案,填写简单内容,会标画相关语句(强调画句子时候要完整。)

  (4)想象扩展方面:“你想对……说些什么?;从短文中我明白了什么道理”等。

  五 口语交际

  复习要求及知识要点:

  1、认真完成每个单元练习中的交际任务(能说会道);

  2、能在具体的事例中有礼貌地和别人进行交流,能讲清楚原因及道理;

  3、强调说话有称呼,有礼貌用语,把话说清楚,说话要完整;

  话题如下:

  过年怎么拜年;怎样跟同学借东西;怎么拒绝不良习惯;怎样电话里问作业;如何问候生病的同学等。

  六 看图写话

  复习要求:

  1、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2、学会看清图意,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适当展开想象写几句连贯的话,并能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

  3、了解日记的格式,学写日记P56页。

  4、能根据要求写话、写贺卡等。

  知识要点:

  1、注意写话格式,第一行中间写题目,每个自然段开头空两格;

  2、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好,感叹号;学习使用冒号、双引号等;

  3、根据画面内容,合理想像,使画面“动”起来,让画中的人会说话,会做动作等;

  复习方法:

  1、根据平时试卷联系所涉及的话题,指导学生先说后写,指导方法:理清思路,写通顺,写后养成自读检查的习惯。

  2、适时讲评,巩固写法;围绕复习方法肯定学生写得好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复习时间:12月19日至1月10日,预计:1月中旬考试

  复习重点:识字写字及句子训练部分。

  复习方式:

  1、书本后面的生字表家长监督听写组词订错(在家听写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在学校我们还有继续听写巩固);

  2、课文后面的课后练习题目及《语文百花园》的练习题目,要求会做,会举一反三应用。

  3、要求背诵的古诗文段,一定要一字不错的背诵,会默写。(家长要配合检查他们的背诵默写情况。)

  在学校共进行三遍复习,第一遍以课本为主,按单元进行“地毯式”的复习,争取不漏掉任何一个小知识点,每单元结束进行测试;第二遍以试卷练习为主,进行归类复习;第三遍结合课本和试卷,抓住基础知识,多见各种题型,总结做题技巧。

  需要家长配合做到的有:

  1、继续认真监督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情况,尤其是每天的听写默写和背书作业。

  2、对于一些认字、写字能力较弱的孩子,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主动帮助孩子认字、写字。

  3、请家长帮助孩子分析单元测试所呈现出的薄弱环节并督促孩子订正,掌握相关知识点。

  4、请家长在家一定按照作业要求让孩子熟练读课文。

  5、有能力的家长可帮助孩子制定家庭复习计划,根据计划有条理的帮助孩子复习。

期末复习计划 篇3

  数学(代数、几何、三角等)、物理、化学等课程,虽然各不相同,但从复习的方法上看,有着共同的地方。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1)掌握基本知识

  数理化各门课程所介绍的基本知识体系应当在复习中弄清楚。比如平面三角,它包括两个概念(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定义)、两个性质(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性质)、八个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公式等)。要理清概念、性质和公式的内容,抓住公式主线,搞清全部公式的来龙去脉。例如,抓住cos(α-β)的公式,就可以令β=-α得cos2α的倍角公式;令β=,得cos的半角公式等。掌握这些公式的推演,不仅有益于熟记这些公式,而且这种推演的方法在三角恒等变形中也是十分有用的。

  (2)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在数理化课程中,除了花精力记忆一部分概念、定理、定律之外,较多的时间是用来解习题。解数理化习题的作用有两点,一点是通过解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点是通过解题训练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题海浩瀚无涯,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怎么可能解完所有的题?因此,对于中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就够了。有的学生不理解这一点,好走两个极端:或者认为解题越多越好,或者认为记住了数理化公式就是掌握了解题方法。其实不然。

  例如:学物理,不仅要记住公式,而且要弄清楚"理"。只有明了"理",才会灵活运用公式。如图是一练习题,说的是从A处以V0水平抛出一石子,求石子下落到达B处时的即时速度Vt。对于这类题,首要的是运用"理"来进行分析。这个"理"是什么呢?可以是能量守恒定律,也可以是运动学定律。

  从运动学观点来看,求出V1和V2,就可运用勾股定理求得Vt。显然,石子的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而水平方向没有阻力,V1=V0;垂直方向是加速运动,在已知下落距离h时,可由公式V2=求得。故:.........

  (1)

  如果我们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看呢?石子在A处具有的能量分两部分:动能mv02和势能Mgh。到了B点后,势能为零,只有动能mvt2。能量守恒即:这个公式稍作变换,可得:Vt=...............(2)

  (1)式和(2)式是完全一样的。从这里我们看到公式并不等于解题方法;明了"理"之后,任他题目千变万化,抓住对象,据"理"分析都可解出,也不在于做的题目的多少。

  (3)掌握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数理化从本质上都属自然科学,在平时学习时多是只学单独本科的内容,复习时就应当沟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把知识提高一步。

  这种联系是多方面的。有数学学科的三角、几何、代数之间的联系,还有数学和物理、化学的联系。从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一点出发,掌握这些联系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上面举到的例子中,石子运动到B处,Vt和V1、V2的关系就是运用几何的勾股定理来确定的。

  又如:平面三角这门课,和代数、几何都有联系。平面三角和立体几何的联系主要是把立体问题通过剖面化成平面问题,再解平面问题中的直角三角形;平面三角和解析几何的联系主要是解极坐标问题;平面三角和代数的联系主要是解数列极限问题和某些复数问题等。

  在复习时,把这些联系在复习笔记中一一罗列出来,将来查阅起来较为方便。这里说的是复习数理化课程总的原则,具体到某一门课程还应进行具体化。

期末复习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一学期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和学习即将结束,而巧妙的复习工作是期末考试的有力保证,复习中我们会坚持“5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改理念。坚持素质教育的导向,贴近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知识融合,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复习,又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科学探究,突出学科特色,着眼终身发展。

  二、复习中的注意点:

  1.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的培养,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和普及性。

  2.注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灵活应用知识、在创设的情景中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力求贯彻“知识在课内,问题在课外”的基本思想与理念。这几年的.中考试题信息量较大,阅读量也很大,这就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

  3.关注社会,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时代性和教育性。本复习中要注重强化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的联系,情境设计中避免无用信息,关注人的健康,居住和生活环境及能源问题,联系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和教育性,强化化学在解决各类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三、复习时间安排

  复习从1月11号开始。所有化学课的复习时间预计为7课时。

  四、复习内容和方法

  1月11号:

  第六章复习。重点:溶液的判断,溶质、溶剂的确定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月12号:

  第五章复习。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石灰石的利用

  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检验方法

  1月13号:

  第四章复习。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的判断

  化石燃料的利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

  1月14号:

  第三章复习。重点:微粒的性质

  原子的构成

  元素的组成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1月17号:

  第二章复习。重点:氧气的性质和制法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自然界的水

  1月18号:

  第一章复习。重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1月19号:

  基础知识过关。重点:已学内容中的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的过关

  化学方程式的过关和整理

  化学变化中的其它知识的梳理

期末复习计划 篇5

  本学期期末考试为市调研考试,为了有好的效果,特对试题进行了分析和对后期复习提出计划。

  一、试题预测:

  基本知识不会太难,重在知道、辨析,注意理解、应用;

  基本作图简单容易,知晓原理,重在方向;

  基本计算没有难题,强调单位换算、解题格式。

  实验探究初次接触,知晓环节、增强探究意识,适当练习。

  二、重点内容的梳理:各章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声现象----声音的三要素,超声与次声,减轻噪声的途径方法,声速的有关计算。

  第二章: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月食、日食、小孔成像等;光的反射现象的判别,反射定律的灵活运用;光的折射现象的判别,折射规律的灵活运用;光的色散现象;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作图;生活中的透镜了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的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基本应用。

  第四章:物态变化——温度的`相关知识;六种物态变化及对应吸、放热的应用;熔点,凝固点;沸点的理解。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知道电荷和电流相关知识;会使用电流表;认识串,并联电路。并能规范画出电路图。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律。能应用于实际电路中分析。

  三、学情分析:

  本班没有领物,大多数同学能学习,但缺乏主动性。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答题规范性很成问题。所以复习中有以下的要求。

  四、复习的基本要求:

  1.梳理知识,形成结构---便于记忆;

  2.重点内容,细讲多练---技能知识需要过手、过脑、过心;

  3.注意纠错,规范习惯---易错点是难点,找出错误,分析原因,

  规范格式,养成习惯。

  4.综合练习,评讲拓展---练中记忆,练中巩固,练中知新,

  讲中纠错,讲中深化,讲中思维

  五、复习时间安排:

  1月10前结束新课,全面进入复习阶段。加上晚自习共约12课时。

  第五章计划3课时第四章计划3课时

  第二三章计划3课时第一章计划1课时

  查漏补缺、方法指导计划2课时

  六、复习资料编写

  参考物理组的复习计划。本人负责二三章的学案。

期末复习计划 篇6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在小学阶段要求熟练掌握声母、韵母、拼音、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和一些拼写规则,能正确地拼读、拼写音节;能按顺序背诵、默写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典;能运用拼音识字,正音和学习普通话。

  声母(23个):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韵母(24个):

  ɑ o e i u ü a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n yinyuɑnyinɡ

  汉语拼音字母表:

  Aɑ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二、字词

  1、汉字 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要掌握汉字的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学会三种查字方法,并能熟练地查字典;能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及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改正词句中的错别字。

  汉字的笔画名称

  笔画名称 字例 笔画名称 字例 笔画名称 字例

  ‵ 点 立 弯钩 子 横折折折钩 乃

  一 横 三 斜钩 戈 横折折撇 及

  丨 竖 千 ┐横折 口 フ 横撇 又

  丿 撇 什 └竖折 山 し 竖提 衣

  乀 捺 人 ㄥ撇折 么 竖弯 西

  提 址 S横折钩 习 乚 竖弯钩 儿

  乛 横钩 买 横折提 计 竖折折钩 与

  亅 竖钩 小 T横折弯钩 飞 ㄑ 撇点 如

  三、句子

  1、复习要点: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领会句子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要求造句和仿写句子;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结合语境,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积累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并灵活运用。

  (1)常用关联词

  并列关系: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假设关系:如果……就…… 要是……就…… 即使……也…… 尽管……也……

  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都……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可是…… 然而……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不仅……还……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因此…………由于……之所以……是因为……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 不是……就是…… 是……还是……

  取舍关系: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

  第二部分:阅 读

  一、复习要点

  ⑴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主要指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生活经验以及自己的积累理解文章词句的意思和感情色彩;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最基本的表达方法;

  ⑵学会运用朗读、默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

  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特别要能区别句号与逗号,顿号与逗句、分号与句号的不同之处;

  ⑷学会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

  二、主要题型

  (1)按原文填空或默写某段落(12册教材课后要求背、默的内容,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文);

  (2)联系上下文推想词句的意思;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能提出不懂的问题;(5)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6)能给句子或段落加上标点符号。

  ·说说课文中下列人物的特点,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莫泊桑、孔子、詹天佑、霍金、鲁滨逊、钱学森、肖帮、郑成功、蔺相如……

  (2)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

  ·仔细阅读这段话,谈谈你对以下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通过什么方法理解了这句话?(渗透“抓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全文中心理解、联系自身生活实际理解、反复朗读”等理解句子的方法)

  ·理解下面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渗透“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近反义词换词、词语拆并法、字理分析等理解词语的方法)

  ·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渗透“题目扩展法、要素归纳法、段意合并法、问题答案归纳法、摘录句段法、取主舍次法”等方法。)

  ·读了这篇短文或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结合内容具体谈:全文中心、主要人物品质、主要事情所蕴含的道理)

  ·试着给短文起一个喜欢的题目。(渗透拟题目的方法)

  1用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词语或短句作题目:《学会合作》《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2用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短语作题目:《莫泊桑拜师》《鲁滨漂流记》《三打白骨精》

  3用贯穿全文的线索作题目:《学与问》

  4用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特定时间、地点作题目:《景阳冈》

  5用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事情、物品、地方的名字作题目:《詹天佑》《广玉兰》

  2、课外阅读(重在方法的运用)

  第三部分:习 作

  一、复习要点

  ⑴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⑵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⑶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⑷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⑸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二、习作进行归类

  第一类:记实作文

  写一位自己教过的老师;写一种动物;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写写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后写一篇习作;写一篇参观、游览记;我身边的小能人;写一位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写一篇关于假期生活的习作;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写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写一篇描绘剪纸作品的习作;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写一位名人;写写语文书里的故事;童年趣事;一件往事;写一篇读书笔记;成长的烦恼。

  第二类:想象作文

  看图想象,写故事;写一篇想象习作

  第三类:应用文

  学习修改习作;按照新闻报道的写法,写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记一次实验;调查统计谈感受;给老师的一封信;

  三、复习重点

  从以上三大类习作内容来看,基本属于话题作文,贴近学生生活,且基本囊括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复习基本以这些习作内容为主。重点确定为三点:1.拟题;2.选材;3.表达。

  四、复习策略

  (一)拟题

  给每一次习作拟一个喜欢的题目。(可结合自己写过的习作,好的题目保留,认为不满意的重新起一个)

  拟题方法:

  1、巧妙的`改用和引用名言、俗语、成语。

  2、新颖别致,能吸引人,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3、模仿教材中课题的拟题方法(见阅读部分)。

  (二)选材及构思

  1、记实作文选材原则:真实精辟,小巧新颖。

  复习要点:

  (1)用心体验,重视自我的真实感受,有独到见解。

  (2)细致观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事,从中选择新的角度来写。

  (3)以小见大,选择小巧精致的“点”,忌选多全大圆的“线”。

  题例:看着以下这些作文题,根据以上的三点提示,想想可以选什么素材来写?

  《暑假趣闻》《雨中》《中秋之夜》《校园新事》《我忘不了他》《他进步了》《友谊》《温暖》《瞧,我们这一家》《节日的大街》《家乡的×××》《×××游记》《我爱×××》……

  小提示:尽量用上你平时写过的习作素材。

  2、想象作文选材原则:情节丰富,生动形象;依托现实,大胆合理。

  复习要点:

  (1)给材料想象作文:充分发挥想象,使题目中的文字、图画材料变成自己或他人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情节丰富的故事。

  (2)无材料想象作文:想象要大胆,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注意汲取科学知识,以这些内容为依托,进行合理的创作。

  3、应用文选材原则:内容真实、注重实用

  主要内容:书信、说明书、建议书、读后感、调查报告等

  复习要点:

  (1)书信:要传递有用的、收信人很想知道的信息,内容既要具体真实,又要简明扼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书信的交流沟通作用。

  (2)读(观)后感:紧紧围绕原文或影视中给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三)表达

  对学生提出表达要求即可,不必将所有题目写成文,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1、记实作文表达原则:具体自然、追求个性

  指导要点:

  (1)在表达时,要尽量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说得清楚、具体。

  (2)努力接近口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求高超的技巧,而重在求“真”,求个性。

  2、想象作文指导要点:学会使用时空转换法、角色错位法,拓宽思维的空间。

  3、应用文指导要点:

  (1)书信:

  1格式要正确。称呼、正文、祝愿、署名、时间一样不能少。

  2内容具体简明,感情真挚,语气恰当。

  3称谓得当。

  (2)读(观)后感:处理读(观)和“感”的关系。读(观)是“感”的基础,“感”是读(观)的结果,因而,要把“读”和“感”相结合,更要侧重于对“感受”的详细论述。

期末复习计划 篇7

  一、复习指导思想

  很快一学期过去了,又到了总复习的时候,我们7年级数学备课组几位老师通过集体备课时间商讨复习计划如下: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理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新课结束后大约有二十一天的复习时间,在本册书中基础计算较多也很重要,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加强,而在考试中计算也是重要的得分手段。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应用题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部分学生应过基础关,对于较复杂的应用题要求优生掌握。几何部分的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中的计算证明学习是学生后续学生几何的关键,学生书写能力差,应加强练习。

  三、复习分四个阶段:

  第一轮:系统梳理各章知识点,并将对应知识点的典型题目出成试卷,考练结合。在这部分以基础知识、基本题型为主,重点让学生回顾各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约用3天的时间。

  第二轮:综合练习,以考代练。依据历年期末考试试卷及学生在分章节复习中出现的的问题进行综合测试。难度偏低,以巩固各章知识,形成综合解题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信心为主要目的。在订正试卷中以学生自己改正,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的形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纠错能力。约用3天的时间

  第三轮:查找典型错误,弥补知识漏洞。主要针对学生在第二轮检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典型性错误,再出综合小卷进行训练或进行简单的变式练习。主要形式是穿插于第二轮复习中,判完每次测试卷,抽出典型问题,出成小卷子(适当变式,不增加难度),订正完试卷后作为课上练习。每三张综合测试卷后再出一张典型错误的大卷子,进行测试。本轮复习采用小试卷形式约用18天。

  第四轮:实战演练。用历年期末考试卷进行期末模拟考试,并配以适量提高难度的综合性题目,使学生增加考试经验,积累解题方法。本轮主要以提高为目的,甄别出能力型学生与基础型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学习方法和应试方法的指导。本轮与第二轮用时六天。

  四、复习内容、复习时间

  1、复习第一单元,相交线平行线。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知识覆盖全面,重点题型配备练习,时间;6月24日 1天

  2、复习第二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包含象限内点的特征,坐标轴上点的特征,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对称点的特征,会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 ,并会简单的几何图形计算。时间:6月25 日一天

  3、复习第三单元。三角形。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抓住基础知识,填空、选择题型要与考试对路,重点解答题题型要全面。加强几何知识内容的联系,注意综合运用,灵活掌握。时间:6月26日1日--2日

  4、复习第四单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基础知识和简单计算,重注应用题型的选择与取舍。时间:6月28 一日

  5、复习第五单元,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计算和实际应用,研究考题找准路子。时间:7月3日一天

  6、复习第六单元,统计。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统计图的绘制,会看统计图,在频数、频率定义上研究题。时间:7月4日

  7、利用报纸和教研室篇子作专题复习,时间:7月5日6日7日三天。

  8、综合练习和测试,复习各单元的同时,通过考查,(用综合练习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习,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时间:7月8日9日10日三天

  (注重后期的辅导特别是辅差工作,安排好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

期末复习计划 篇8

  一、情况分析

  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英语知识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每班还有几个非常特别的学生。针对现状,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准备以听说读写为主要的形式抓手,以英语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系统地梳理所学知识,从单词到词组到句子到短文,全面把握所学内容。

  二、复习内容

  1、课文

  (一)学生能够正确拼写let’slearn的四会单词

  (二)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认读let’stalk课文

  (三)ReadandWrite中的重点句学生能够达到四会(听、说、读、写)

  2、学生能够认读所学字母组合及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3、指导学生阅读短文

  4、根据题型进行专项复习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1、单词,词组的复习

  A按词汇表复习单词。

  B按归类短语复习。

  2.句子的复习

  句子是英语学习的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句子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让学生分清日常交际用语的运用场合。

  (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并在归类复习的同时,进行专项性练习。

  (3)指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句子,使复习课同样生动有趣。

  总而言之,要把单词、词组、句子和短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复习过程中将它们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整体运用知识的能力。

  3.以听说读写为主要途径,指导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要让学生多读,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同样不忘培养学生朗读英语的习惯,所有单词、词组、句子等都是阅读材料,都要指导学生朗读,要让学生在多读多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听和写的能力。听说读写几方面不要相互独立,要有机结合,才能相辅相成。

  4.注意复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我们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因没有信心而缺乏兴趣,在复习时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注意控制好知识的难度,要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感受,尽量提高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也能投入到较紧张的复习中,并能在复习中取得进步。

  总之,紧张的复习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我们将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实际出发,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与提高,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时间安排

  6月15日---6月18日复习Unit6-10

  6月19日---6月24日复习Unit1-5

期末复习计划 篇9

  一、复习内容

  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二、重点

  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三、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策略与措施:

  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

  2、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3、练习要扎实,讲练结合。

  4、进行模拟测试。

  5、通过练习、模拟教给学生答题、审题的方法以及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

  五、课时划分:

  1、积累与运用(4课时)。A、名著导读。B、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C、古诗、名句的默写。D、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

  2、现代文阅读(6课时)。A、课内阅读(4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

  3、文言文阅读(4课时)。

  4、作文(2课时)。

  六、复习教案

  第一、二课时

  复习内容

  掌握名著导读的知识点。

  1、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本册三本名著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点。

  2、老师设计几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

  3、问题的反馈。教师归纳答题的技巧。

  如:

  《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1、作家、作品。

  A、《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B、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主题:真挚的爱。

  C、全书共100篇,分三部分:①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③老师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

  2、问题设计。

  A、《爱的教育》一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B、读了《爱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C、《爱的教育》的故事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作家、作品。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B、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②对大自然的崇拜。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问题设计

  A、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诗给你印象最深?并谈谈你有体会。(如《纸船》)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闻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2、了解其中一些经典作品的寓意。

  3、阅读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认识故事提示的寓意。

  4、练习巩固。

  A、《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欢哪几则故事?请说说理由。(最少两则)

  B、你能从《伊索寓言》中说出一则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故事吗?

  第三、四课

  复习内容

  1、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2、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第五、六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

  2、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

  复习过程

  一、学生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1、学生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2、教师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

  3、掌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默写练习。(主要针对后进生,以激励为主)

  第七课时

  复习内容

  1、仿写句子。

  2、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第八、九课时

  复习内容

  1、本册书中的课内讲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5、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复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2、阅读训练(下发练习卷)

  二、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教师让明确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或更具深刻的含义。

  2、指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A、上下文的联系。

  B、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写作背景。

  如何理解“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结合写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并能结合主题思想有较深的理解。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方法有:

  A、看文章的题目。

  B、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C、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

  D、分析人物的性格。

  E、综合各段段意。

  F、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些方法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运用,多做专题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第十、十一课时

  复习内容

  1、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2、文言文翻译。

  3、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4、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5、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

  第十二、十三课时

  复习内容

  1、本册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2、本册中各单元的作文指导。

  3、一些常用文体的写作指导。

  第十四、十五课时

  综合测试,讲练结合

【期末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期末复习计划12-03

期末复习计划12-03

[精选]期末复习计划07-17

期末复习计划09-18

期末复习计划09-18

期末复习计划09-18

期末复习计划09-18

期末复习计划09-18

期末复习计划09-18

期末复习计划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