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2-12 11:12:3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常用[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常用[6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泡沫网拓印后的各种形状,在此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变化成各种图形。

  2、能根据自己选择的泡沫网进行拓印,大胆想象、添画。

  3、通过活动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泡沫网、颜料、刷子、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出示礼物盒)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神奇的,会变魔术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2、师:(拿出礼物:泡沫网)咦,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包水果的网)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泡沫网。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这个泡沫网可神奇啦,会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看?

  二、教师示范魔术过程

  (边操作边讲解)

  1、师:先拿刷子沾颜料给泡沫网穿上好看的衣服,刷颜色的时候要注意刷均匀,每个地方都要刷到颜色,然后将刷好颜色的这面印到纸上。看,泡沫网身上好看的花纹就变到纸上来了。

  2、师:一起说变变变。教师用记号笔添画,将圆形的花纹变成小白兔的头。并将身体画完整。

  3、哇,圆形的泡沫网变魔术变成了什么?(小白兔)你觉得圆形的泡沫网还会变成什么呢?(幼儿想象)

  三、观看ppt

  1、观看圆形泡沫网变成的物体。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圆形的泡沫网还变成了哪些东西。

  2、出示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1)和好朋友讨论这些图形会变成什么呢?

  (2)观看变化的各种图形。找一找什么形状的泡沫网变成的。

  四、幼儿操作

  1、师:你们愿意做神奇的魔术师来变魔术吗?你想用什么形状的泡沫网变成什么?

  2、现在请小魔术师们去变魔术吧

  五、评价活动

  小魔术师们,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去看魔术展吧!哇,有…有…还有…太神奇了,你们个个都是能干的魔术师我们给自己放个大鞭炮。生活还有很多的形状能变魔术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火车要开了呜……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⒈欣赏水墨画枇杷,感受其独特的浓墨重彩的意境。

  ⒉尝试用两笔画圆的方法表现枇杷的晶莹、圆润,并用浓淡墨表现叶子的层次性。

  ⒊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⒋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⒌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事先观察过枇杷树的叶子以及果实,有初步的感知;范画、视频课件、宣纸、国画颜料、墨汁、毛笔。

  活动过程:

  ⒈出示枇杷,导入活动。

  师:这是什么?夏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个个枇杷看上去那么诱人,那么你们知道枇杷长在哪里吗?

  ⒉回忆观察过的枇杷,进一步巩固对枇杷的了解

  师:上次我们欣赏过枇杷,它的果实是怎么样的?叶子呢?

  师小结: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长在树上的,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只露出半个头,还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师:这么漂亮的枇杷,许多国画大师也很喜欢,他们把树上的枇杷画了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

  ⒊欣赏水墨画作品“枇杷”,感受水墨画的魅力⑴出示水墨画枇杷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介绍水墨画,用毛笔和宣纸上绘画)

  师: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⒋播放视频课件,初步了解水墨画作画方法和步骤。

  师:你看懂了吗?是怎么画的呢?

  请幼儿讲述,教师总结

  师: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

  ⒌教师示范绘画枇杷

  教师示范画讲解绘画枇杷步骤、方法,引导幼儿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颜料。

  步骤:用两笔画圆的方法来画枇杷,表现出枇杷的遮挡关系。(左半圆、右半圆,中间留一个小白点。)

  用毛笔勾柄和脐

  用淡墨画叶子、用浓墨勾画叶脉。

  ⒍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播放古典音乐《沉鱼》

  师:下面就请你也来画一幅美丽的枇杷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重点引导幼儿用两笔画圆的方法画枇杷,在绘画时能注意画面的布局、枇杷的遮挡关系。在画叶子时能大胆地把毛笔躺在纸上横着画。

  ⒎展示、讲评

  与幼儿一起评价,围绕美感、作画方法、画面布局等方面进行点评。

  活动反思:

  在本次艺术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选取孩子熟悉的活动作为操作的内容,使活动自然拓展、延伸。充分调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活动中,幼儿带着愉快的情感体验参与创作,作品生动鲜活。在活动中,我注重兼顾群体需要与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活动整体效果很好。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二十二世纪的建筑启发学生对二十二世纪的建筑展开想象,对科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手工等方法,二十二世纪的建筑创作出富个性特点和形式新颖的建筑。

  教学重点:

  二十二世纪的建筑的`形状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创造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教具准务:

  彩色笔、彩纸、卡纸、废旧盒子

  教学教程:

  1、课前准备

  一、①欣赏科幻片段(让学生观察片中人们生活、交通、建筑发生怎样的变化。

  ②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③师:二十二世纪人们在各星球之间,自由地来往,人们设计了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与外星人进行交流、工作,那么,二十二世纪建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们设计了什样的房屋。

  ④学生交流、发言

  二、揭示课题,《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①欣赏科幻画作品,让学生观察,了解房屋的外形,结构,功能,色彩,有什么变化。

  ②生:发言

  师:1、外形千变万化,还有会长上飞翔翅膀的房屋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2、功能无所不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变成各种厅特的房屋。

  3、人们穿着各种各样的宇航服,在太空中自由工作学习,做各种运动。

  三、欣赏课文图例。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四、创作。

  1、绘画步骤:①构思②得用各种形状来综合画二十二世纪的建筑③人类在太空中的表现④太空的表现其他星球和星云的描绘⑤着包

  2、手工步骤:①根据所带材料、进行重叠插接。②引导学生用剪、镂、折、画等制作,表现二十二世纪的建筑物。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六、展示作品,让制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自已设计的作品进行描述。

  七、收拾与整理,保持教室整洁。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 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藏书票的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藏书票、绘画用品、纸板、刻刀、水彩颜料、毛笔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知识、设计藏书票的草图

  教学重点: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自己构图方式的设计

  教学过程:

  1、 老师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

  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个别提问后老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2、 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有关藏书票的知识,收集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交流

  学生小组欣赏交流自己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图画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

  学生个别展示自己收集的藏书票以及自己了解的有关藏书票的知识

  老师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并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

  学生个别回答后,老师小结,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以及藏书票上拉丁文的意思

  3、 老师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最后写上拉丁文

  4、 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制作藏书票

  5、 讲评学生初稿设计情况,为部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活动结束

  执教时间:3月30日——3月31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一份完整的藏书票

  教学重点:按要求做完自己的藏书票

  教学难点:刻画稿

  教学过程:

  1、 复习有关藏书票的知识及基本特征

  2、 讲解初稿设计情况

  展示设计有创意的作品,针对部分作品要求学生说出修改意见

  3、 老师强调这节课要求

  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还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4、 学生继续完成作业,老师帮助学生涂色、印制,最后强调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

  5、 展示并讲评学生作业,活动结束。

  执教时间:4月3日——4月5日

  札记: 怎样让制作出来的藏书票真正的为学生所用,是备课时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最后我选择了卡纸制版,蜡笔拓印的作业形式,这种作业复制容易,色彩鲜艳,学生喜欢,也就乐于真正的将之运用到藏书之中。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水彩笔或者颜料和其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感受在石头上画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学会尝试,敢于发现新事物,从中取得乐趣。

  难点:在石头上作画比较难,同样挑选石头,设计新的形象对于孩子来说比较难。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皱纹纸等装饰品(可根据需要准备)、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事先画好的石头,并讲述编好的小故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大家看这是什么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像不像化了妆的小朋友?

  3、这和我们平常画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

  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和自己旁边的小伙伴讨论讨论。

  2、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会组合什么样子呢?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教学反思

  1,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东西,本次活动的构思也是来源于一次偶然发现。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感受到了在石头上画画的乐趣,孩子们的作品不同程度的受到老师范例的影响,也有自己的一些创新,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达到了预定的活动目标。

  2,在这次活动中,我认为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想,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或许就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有在讲解过程中应该使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话语,这样便于孩子和自己的交流。总之,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还要跟其他老教师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自制旋转玩具。

  2、探索旋转的原理。

  活动准备:

  图片、剪刀、皱纸等。

  活动过程:

  1、与小朋友一起看画面,激发幼儿动手制作旋转玩具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制作旋转玩具:

  旋转木马

  ――做法:将旋转木马玩具卡组合好,将一根竹筷直立,插在橡皮泥上,用筷子顶住旋转木马顶端。

  ――玩法:对着转轮轻轻吹,转轮转动了,木马也随着转圈圈了。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让它旋转起来的?

  旋转飞机

  ――做法:请大人用钻子在底片空盒底部钻一个洞,穿入橡皮筋,并圈好竹筷,另一端用底片盒盖盖住固定。将筷子的'两端用线绑好,并在线的下面各贴上一张飞机玩具卡。

  ――玩法:一手拿着底片盒,一手转紧竹筷再放松,飞机就慢慢地飞行了。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让它旋转起来的?

  纸杯转盘

  ――做法:从纸杯口朝杯底的方向剪开(不要剪到底),压在桌面上变成扇叶状,再在每条扇叶前端贴一条皱纹纸条,转盘就完成了。

  ――玩法:用竹筷顶住转盘底部,再转动竹筷,纸杯就会跟着旋转起来。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让它旋转起来的?

  3、鼓励幼儿除了自制玩具外,还可以加上积木、组合玩具,做出好玩的旋转乐园。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教案[精选]10-29

美术教案(精选)12-04

(经典)美术教案11-18

[经典]美术教案09-27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3-08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美术教案【经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