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2023-12-21 13:12:05 计划 我要投稿

复习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复习计划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篇1

  我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四年,第三年带八年级生物,总结中考复习经验和教训,摸索出适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复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一、制定复习进度,落实两轮复习

  制定好复习计划和进度表是中考复习的奠基石

  (一)第一轮生物中考复习进度

  1、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1讲 2课时)

  2、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2讲显微镜1课时,细胞的生活1课时;第3讲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课时共3课时)

  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4讲植物分类1课时,第5讲被子植物一生1课时,第6讲植物的蒸腾作用2课时,第7—8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课时共7课时)

  4、对七年级上册知识进行综合检测,达标过关。(1课时)

  5、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第9讲1课时)

  6、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10讲2课时)

  7、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11讲2课时)

  8、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12讲2课时)

  9、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3讲2课时)

  10、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4讲3课时)

  11、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15讲1课时)

  12、对七年级下册知识进行综合检测(1课时)

  13、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16、17、18讲各1课时)

  14、八年级上册生物的分类(第19讲2课时)

  15、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20讲2课时)

  16、八年级下册第二章遗传和变异的复习(第21讲3课时)

  17、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的复习(第22讲1课时)

  18、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的复习(第23、24讲共3课时)

  19、对八年级下册知识进行综合检测。(1课时)

  20、对八年级上下册知识进行综合检测。(1课时)

  (二)第二轮进行专题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我计划将初中阶段教材的内容归纳为8个专题,分10课时完成。

  1、生态系统。专题重点在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考查。因此在复习时,教师先对该知识要怎么考,考哪些方面做归纳,然后通过中考真题的训练达到对知识的运用。

  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此专题知识贴切生活,考查学生的生活实践应用能力方面较多,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多举例。

  3、生物圈中的人。重点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的综合知识应用。

  4、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此内容是较简单的,重点在于关节和屈肘、伸肘动作及动物的行为分类。

  5、生殖、发育和遗传、变异。生物的不同生殖方式,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性别

  遗传和变异是重点,此内容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知识,因此为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该内容每年是命题的重点。

  6、生物的多样性。包含植物分类、动物分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

  7、生物技术。这是生物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尤其在医学(试管婴儿、克隆)、农业(组织培养、嫁接、无土栽培、转基因食品等)上的应用。

  8、显微镜和探究实验

  在每个知识块进行系统的综合训练同时要注重解题方法、答题技巧的.训练。同时抓好后进生基础知识的落实问题。

  (三)模拟考试训练

  根据往年中考形式,教师要认真分析往年中考真题,命制出较高质量的模拟试卷1—2套,训练学生的综合知识的解题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三坚持”

  1、坚持“基础知识当堂过关”的原则,落实到位。对个别极差的学生,在课后加以辅导,争取个个过关

  2、坚持倡导合作学习,将每个班分成20个生物学习小组,设置小组长,组长只负责一个生物成绩相对较差的。

  3、坚持转变观念,打造适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一轮复习“高效课堂”模式 自学——看教材,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构建知识体系。

  自测——完成《中考导航》,学生讨论和记忆落实基础知识。

  排忧解难——学生先看《中考导航》,教师再讲解重点、难点。

  例题分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考查要知根知底,能够怎样应用。

  达标——分课堂达标和课后训练。课内在规定时间完成学案达标练习,课后完成《中考导航》。

  三、课堂中要注重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要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在复习生态环境时让学生课外去调查我县金星水泥厂附近的环境情;在健康地生活一单元的复习中,对吸烟、酗酒和吸毒等问题我就在自习课让学生观看中国拒绝毒 品的宣传片等。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心。

  四、教师要了解教材,构建知识体系,分析中考形式,做好配套资料的编写 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要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初中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归纳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构建出知识网络图。

复习计划 篇2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复习的重点内容是:

  1、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数位表,掌握数的组成。

  复习的相关题型:

  1、数的组成:

  (1) 7个一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

  (2) 3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判断:6个一和2个十组成的数是62。…………( ) (很多学生很粗心,对2个十和6个一最成的数是26能够很快做出,但是如果变换一下顺序,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假思索的认为6个一和2个十组成的数是62。)

  2、数位表的认识:

  (1)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7,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4,这个两位数是( ).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6,十位上的数字是5,这个两位数是( )。

  (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先说十位上的数字是5,个位上的数字是6,都知道这个数是56,反过来先说个位上的数字,就会有个别学生犯错)

  3、100以内数的顺序以及大小比较:

  (1) 按规律填数:

  (a) 112131()()61()()91

  (b) 1009590()()()()65()

  (2) 与37相邻的数是()和()。

  (3) 用2、5、7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他们相差( )。

  (4)用2、5、7三张数字卡片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他们相差( )。

  (5) 在○里填上“>”“ <”或 “=”

  37 ○ 65 68-20 ○ 68-30

  40+7 ○ 50+7 67-7 ○ 60

  二、100以内加法、减法的复习。

  一年级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强,书写不规范。班里总有那么几个计算较差的学生,出错较多的地方是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学期数学第六单元的内容应作为重点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能熟练的进行100内数的口算,在具体情境中能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

  复习的主要内容有:

  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以及用计算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主要是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对于计算方法,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同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相关题型主要有:

  1、口算:

  32+6= 59-7= 43-6= 27+8=

  37+20= 12+54= 79-35=

  2.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计划 篇3

  一、复习内容简析:

  本学期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空间与图形;统计等4个方面,用问题或习题作提示引导学生整理,这是教学编排上的一个特点,这样编排,不仅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而且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将整理和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两者的融合。具体的复习内容如下:

  1、小数

  小数的认识与整数的认识一样,重点仍然是让学生从数的概念去掌握,这部分复习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等。

  2、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这部分复习内容有: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其中四则运算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及简便计算。由于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就有必要安排让学生比较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练习,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在复习四则运算中也同样把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放在一起复习,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两者联系起来。

  3、空间与图形

  本册“空间与图形”复习的内容有两个部分:位置与方向和三角形。位置与方向在三年级时学生就已经对方位有了初步的了解本学期主要是对原有的知识的一个复习与提高;对于三角形,重点是复习按角和边分类的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巩固不同三角形的联系和区别。

  4、统计

  这部分复习内容涉及本学期学过的单式拆线统计图。复习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殊功能:在折线统计图中,既可以看出每个数据的绝对数值,也可以看出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发现一些信息,提出富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

  二、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慨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统计等知识,加深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三步以内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6)、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预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复习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并通过必要的练习及交流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初步感知整理复习的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的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反思本册教材的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存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1)、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2)、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2、难点:(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的方法与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复习.要根据相关内容的提点,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通过灵活有效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达到加深体验与理解,形成结构,锻炼基本技能、增进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2、重视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体验数学的内在联系。

  3、重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重视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体验数学的内在联系。

  6、重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计划 篇4

  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知识点梳理:

  数与代数

  一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意义:

  ①能用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或根据小数在图中图色。

  ②能正确读、写小数。

  ③能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能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表示。并能让这些分数与小数互换。

  ④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的生活中的实物。

  ⑤能在数轴上表示某个小数。

  ⑥数位顺序及小数的组成。

  ⑦能把十进、百进、千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表示。

  ⑧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

  二.小数的运算

  1.小数的加减法

  ①不进位、不退位。1.2+3.4 6.6-1.3

  ②进一位、退一位。20.6+3.719.1-2.7

  ③连续进位,连续退位。12.75+2.2571.13-16.55

  ④位数不同。16.3+2.75 60-2.88

  2.小数的乘法

  ①一般情况。2.8×1.1

  ②乘数中间有“0”。1.06×3.3

  ③乘数末尾有“0”。1.06×470

  ④积末尾有“0”。8.5×0.88

  ⑤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

  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⑦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1.3的大小的情况下,把它改写成两位小数)

  3.小数的除法

  ①除数是整数。

  ②除数是小数。

  ③商中间有“0”。

  ④商末尾有“0”。

  ⑤验算。

  ⑥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

  ⑦循环小数。

  会判断循环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⑧余数问题。(把一段长3.6米的绳剪成长为0.6米的小段,最多可以剪几段,还剩几米?)

  ⑨近似数。四舍五入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如去尾、收尾法(进一法)。

  ⑩估算。

  4.混合运算。

  要求:能简算要简算。

  先判断运算顺序,再观察数据特点,看能否简算。

  三. 方程

  1.会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所学过的公式及运算律。

  3.知道什么是方程,会判断方程。

  4.会解以下形式的方程:(a、b、c表示常数)

  x+a=b x-a=b ax=b x÷a=b

  ax+b=c ax-b=c ax+bx=c ax-bx=c

  5. 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注意方程的格式)

  会找等量关系,利用等量关系准确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四.解决问题

  (见书中例题和练习中的解决问题。)

  空间与图形

  一.认识图形

  1.总的可以按平面和立体来分类。

  2.三角形的分类:

  ①能通过目测、测量来识别不同三角形的特征,从而分类。

  ②按角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知道每种三角形的特征会判断。

  ③按边分得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④三角形的内角和。

  ⑤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四边形的分类

  ①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②什么是梯形。

  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辨析。

  4.作图

  ①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②平行四边形

  ③梯形

  ④综合作图(先画一梯形再画一条线把它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5.数图形中的学问

  二.观察物体

  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

复习计划 篇5

  一、复习内容

  1、整数和小数部分:复习整、小数的概念以及整、小数的运算和应用题。

  2、简易方程:复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题、应用题。

  3、分数和百分数:复习分数、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应用题。

  4、量的计量:复习计量单位、掌握各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复习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复习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6、比和比例: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7、简单统计:复习求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

  二、复习要求

  1、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并能简单的估计或应用。

  3、牢固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正确的`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绘图、测量等技能。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平均数,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

  5、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点、难点、关键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1、贯彻大纲,重视复习的针对性。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2、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3、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4、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5、教师事先对复习内容有全盘的把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能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复习课上提倡学生主动的复习模式。复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

  (1)自行复习、自我质疑;

  (2)小组讨论、合作攻关;

  (3)检测反馈、了解学情;

  (4)查漏补缺、纵深拓展;

  (5)师生互动、相互质疑。

  7、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制订课时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安排课堂练习都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差生的辅导,除了教师关心辅导以外,还可以借助同学之间的友谊、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的捷径、孩子爱助人的热情、在学生之间建立帮扶关系,让学生辅导学生。

  8、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复习课不同与新授课,复习课没有初步获得知识的新鲜感,所以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如让学生树立一段时间的目标,不断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9、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小学毕业考试虽不关其择校、就业,然就考试的重视、重要程度而言是小学生平生第一次经历,所以平时就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让学生能有一个沉着、冷静、宽松、从容的心态走进考场,发挥其最佳水平。

  10、面向全体,全面提高。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总复习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作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但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基本应呈标准正态分布,不可能都在优秀这一平台上。

  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不能掌握小学数学应该达到的要求。

复习计划 篇6

  一、复习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本班学生有54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3人。整体上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有70%的学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但只有20%的学生思维敏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有30%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是很好,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善于学习,不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水平,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有难度的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特别有四五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不知道怎么学习,基础知识很差,每次考试也就30——40分,经常不及格。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2)班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太稳定,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数与代数中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上,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应准备个专门的草稿本。在解决问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这都是平常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稳定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三、复习重难点、关键

  (一)复习重点

  有关大数的读写,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三)复习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

  1、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位的含义以及比较大小。

  2、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加减的运算。

  3、两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4、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小时计时法。

  (二)空间与图形

  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三)统计与概率

  会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解决问题。

  五、复习注意点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

  (三)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和计数知识。

  2、复习中要实现让学生主动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习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奖励,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6、积极辅导差生,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六、复习具体措施: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两位数与三位数之间的计算策略和方法。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中的信息。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几何部分: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掌握垂线,平行线的画法。

  4、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从简单的例子入手,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5、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6、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遵循开卷考试和开放思维的规律,紧扣教材,精心安排复习计划,科学组织复习。整合知识点,收集焦点和热点,迁移训练。大容量快节奏,全面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说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思维水平,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

  二、学情分析

  1、我校这届毕业班的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普遍不够重视,或者说重视程度偏低,明显表现为上课情绪激情不足,平时主动复习的欲望淡薄,有些学生甚至出现练习马虎应付的现象。

  2、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时积累少,或者根本没有积累;二是平时练习时间少;三是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3、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在辨析这个环节上,学生语言的组织非常混乱,答题结构不完整,导致失分的现象严重。

  4、学生自己可控的时间少,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复习时间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以致于在一些他们所认为相对不是很重要的科目上的复习,学生对历史复习大多跟着感觉走,导致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5、学生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甚至个别的学生眼高手低,对多次出现的习题不搭理。

  6、许多学生的书写仍是比较潦草不清,答案不讲格式,学习习惯比较差;

  7、学生对于复习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就是大打折扣。

  三、复习方法

  历史中考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中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中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

  1、紧扣课程标准、深研中考说明:进入九年级阶段,学习内容和要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所要达到的能力,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教材的编撰也是有其经纬逻辑的.。要紧扣课程标准,把握历史复习导向;深研中考说明。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历史事件脉络,通过对书本中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的学习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节编撰的用意。

  2、重视标题,按章逐节。历史学科讲究系统性和连贯性,要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纵向排列、横向比较、甚至逆向推导。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找准该历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响大小,从而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

  3、认真阅读,留心细节。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习惯。把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一目了然的表格,使历史知识条理化、简单化、小专题化,可以很好地增强我们读题、解题、做题、答题的能力。

  5、课堂以读议练为主.。课堂上教师讲课的内容,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的,重点、要点、难点分明,学生以听记为主。复习中,思考自查,学生则要以思考为要,找出自身的弱点、虚点和肓点。要从追求有趣的故事情节,提高为得出有用的历史经验。

  6、既要掌握历史知识,也要学会考试技巧。一道结构完整的历史试题,通常由4个部分组成,即提示语、主干语、限定语、项目语,答题时要有意识地按照这4个方面去认真分解试题。答题书写要做到“四化”,即构思目标化、层次条理化、答案要点化、书写序号化。

  四、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时间为三月下旬至五月下旬。复习内容为:依据课标,引导学生过好教材关。复习任务:课堂复习和练习尽量于考试说明保持一致性。学生在读好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完成课时练习,真正做到查漏补缺;教会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整体构建;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学会选择答题方向;重视书写和格式,提高应考能力。

  利用1——3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因为这部分内容中考所占比重最大,头绪多,知识点多,学生遗忘的也多,先从这里下手,就切入了重点和难点。

  利用2周左右复习中国古代史,并穿插山西历史。

  利用2课时复习世界古代史。

  利用3周左右复习世界近现代史。

  五、课堂复习模式

  坚持以教材为中心,以单元模块为线索,以学生识记、创新思维为主导,精心设计复习训练题,快节奏大容量,落实课堂效率。具体复习模式:

  第一步:依据知识网络,学生熟读教材,初步建立知识体系。

  第二步:整合知识点,突破重难点,形成知识平台。

  第三步:课堂训练,说写结合,提高应考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第四步:注重知识的迁移,建立知识间的纵横向联系

  第五步:课堂练习,量少质高,达到巩固和提高。

  总之,历史科目的复习,没有定式,只有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来不得虚假,只有付出了汗水,才能进入它那充满无穷乐趣的殿堂。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07-22

复习计划(精选)07-30

复习计划【精选】08-02

复习计划【经典】07-24

[精选]复习计划07-28

复习计划(精选)07-27

复习计划[精选]08-02

复习计划08-25

复习计划08-25

复习计划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