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

传染病报告制度

时间:2024-01-03 08:34:54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传染病报告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染病报告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传染病报告制度

传染病报告制度1

  1、各科门诊日志登记完整。防保科每月1次核查各科门诊日志上有无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漏登和漏报。

  2、首诊医师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除电话报告防保科外,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准确。儿科传染病报告卡要填写家长姓名、学校名、年级及班级。防保科每月核查各科室传染病漏报率和迟报率。

  3、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染病暴发疫情时,要立即报告。

  4、肺结核病人的就诊、报告、转诊,严格按照肺结核就诊流程图执行。防保科每月1次核查放射科结核病登记、报告情况。不得漏登、漏报。

  5、防保科每月1次核查检验科检查结果登记簿和阳性结果登记簿,不得漏登、漏报。

  6、防保科每月核查传染病报告卡与传染病总登记薄一致性,与传染科住院病历一致性;每月单病种传染病数与网络直报数一致性;肺结核转诊单第一联存根与肺结核病转诊登记簿一致性。

  7、防保科每月将结查结果记录在质控记录薄上,并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

  8、防保科对每一张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及时做好订正报告。对定期督查中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9、防保科将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情况反馈给院办,院办按照考核要求,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考核、奖惩。漏报一例法定传染病扣元,……。

传染病报告制度2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一章第十条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不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的培训,尤其加强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的`培训工作,增强传染病报告意识,防止传染病的漏登和漏报。配合科教科做好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定期培训工作。

  3、采用集中培训和分科室培训、考试方法,集中培训全年不少于一次。

  4、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重点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培训、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登记要求、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要求、肺结核归口管理要求、疾病监测和报告要求、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和如何做好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等。

  5、将传染病知识培训纳入继续再教育学分内容。

传染病报告制度3

  一、凡诊治病人的医务人员均为法定责任报告人,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时,必须按规定及时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上报医院预防保健科。

  二、全院医务人员要提高认识,发现传染病均有报告义务。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三、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四、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属地cdc的按要求报告)。

  五、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

  (一)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在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并进行网络直报到国家疫情监测信息系统。发现其他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

  (二)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在诊断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三)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立即进行报告。

  六、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七、设专人负责疫情报告、登记核实、统计和分析工作。

【传染病报告制度】相关文章:

传染病报告制度05-10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03-23

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03-23

传染病奖惩报告制度05-08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11-29

传染病报告值班制度04-20

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03-23

传染病登记管理报告制度03-23

传染病管理登记报告制度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