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计划>《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复习计划

时间:2024-01-04 16:35:55 计划 我要投稿

期末复习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期末复习计划

期末复习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40名,优生在平时作业、测查中都较认真,但这部分学生人数较少。中间部分学生较多,他们的成绩不稳定,遇到理解和拓展练习的题有困难,且学习过程中喜欢投机取巧,耍小聪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习不扎实。另外还有7名后进生,基础较差,前边学后面忘,不够勤奋,不愿思考也不会思考。

  二、复习内容

  1、掌握本册要求学会的160个生字,会认的70个生字。掌握部分特殊字的笔画、笔顺、部首。

  2、正确区分多音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

  3、积累有关季节、时间、仪态仪表、“看”的意思、郑和远航、含“水”字等四字词语。

  4、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5、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名言警句。

  6、句子训练:会修改病句;能辨别比喻、排比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能进行反问句与陈述句、双重否定与肯定、间接引用与直接引用等句型转换。

  7、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掌握顿号、分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

  8、根据课文练习,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9、阅读: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0、习作。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整洁。40分钟不少于450字。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三、复习重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细节写生动是重点。

  四、复习难点

  1、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作文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五、复习方法

  归类复习法、练习法、讲解法相结合。

  1、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利用早读、放学回家后等时间把要求会写、会背的内容过关,并发动小组间竞争、一对一互助组帮扶。

  2、以课文为载体,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适当向课外拓展。

  3、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各单元,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把握住学生学习中的盲点和平时教学中的未知领域,有的放矢的进行练习。只要练习务必全部掌握。

  4、结合时间和进度对复习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总结复习情况,以利于更进一步的复习。

  5、加大培优补差工作,加强优差生合作与督促。

  六、具体安排

  1、第一阶段,分单元进行复习,以课文为单位,抓住课文重点章节,适当练习测验。(复习梳理约4课时,练习以家庭作业为主)

  2、第二阶段,以字、词、句为重点进行复习。将全书中的知识进行归类,集中梳理,适度练习测验。(字:1课时;词:1课时;句:2课时;检测反馈:4课时)

  3、第三阶段,全面复习,查漏补缺。在前两个阶段的复习基础上,对学生未彻底弄清的知识进行复习,用相关模拟测验题进行测验,找出学生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讲解。(检测:4课时;反馈:2课时;自主查漏补缺:2课时)

期末复习计划 篇2

  一、复习时间:

  12月23日-------1月7日

  二、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三、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11个单元:

  1、除法

  2、角

  3、混合运算

  4、平行和相交

  5、找规律

  6、观察物体

  7、运算率

  8、解决问题的策略性

  9统计与可能性

  10大数的认识

  11认识计算器

  四、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不同的统计图。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期末复习计划 篇3

  跨入进入新的一年,我们的新课结束,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将在1月18日进行,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制定本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摸拟训练,培养学生考试的技能技巧。

  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理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复习重点

  1、《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抓住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大小比较等这些重要的概念极其相关知识,以判断的形式为主进行复习,强化训练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极其混合运算。

  2、《第三章字母表示数》:重点是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难点是列代数式和去括号,让学生清楚的掌握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经过填空,判断练习,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强化训练化简求值。

  3、《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三个定理和线段中点、角平分线等定义的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熟练地结合图形进行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4、《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及应用题》: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习方式

  1、总体思想:分单元复习,同时综合测试三次。

  2、单元复习方法:学生先做单元练习题,收集各学习小组反馈的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布置适当的作业查漏补缺。

  3、综合测试:严肃考风考纪,教师及时认真阅卷,讲评找出问题及时训练、辅导。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

  1月3日——1月8日,复习本学期各章知识内容。

  第二阶段:综合测试

  1、1月12日,综合测试1,讲评;

  2、1月13日,综合测试2,讲评;

  3、1月14日,综合测试3,讲评;其目的增强学生期末考试的信心。

  4、1月15日,考前心理疏导,介绍解题的方法,学生自己复习,老师答疑。

  五、复习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分单元复习阶段的措施:

  1、复习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则,进行正误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知识,重视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再加工,规范解题书写和作图能力的培养。

  2、在复习应用题时增加开放性的习题练习,题目的出现可以是信息化、图形化方法形式,或联系生活实际为背景出现信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题目有层次,难度适中,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3、重视课本中的“数学活动”,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防止命题者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编写相关“拓展延伸”的探究性题型以及对例、习题的改编题。

  (二)综合测试阶段的注意点

  1、认真分析前两年的统考试卷,基本把握命题思想,掌握重难点,侧重点,基本点。

  2、根据历年考试情况,精心汇编一些模拟试卷,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在每次测试后注重分析讲评,多用激励性语言,不要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这个题目不是讲过多遍了吗?你怎么还是错了,真是……”。相信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期末考生中超常的发挥。

期末复习计划 篇4

  考查点:

  生字词识记、综合性学习与运用、文言名句的理解默写、赏析记叙文中描写的作用、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独立阅读并理解简易文言文、翻译文言语句、赏析古诗词、名著阅读。

  一、本学期教学效果分析

  1、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1)语文积累与运用方面:词语(包括成语等)积累不够丰富,所以根据拼音写汉字、成语填空和运用下文分析词句、中心思想的分析与主要内容的归纳、重点词句的赏析等均需进一步训练。

  3)文言文阅读方面:文言词法与句法尚缺乏明确的了解。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不够系统化。对课外文言文尚有胆怯心理。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4)写作方面:审题能力、选材立意的能力、布局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等均需进一步提高。

  2、后进生情况

  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属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指导。

  二、复习教学目标

  通过期末复习,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

  1.语文积累与运用:

  1)要正确书写和朗读本册课文中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有关词语以及课文中涉及的重要词语,有关重要词语要能够解释,并适当积累一些课外的词语,包括成语、格言警句、对联、歇后语、广告语等。

  2)正确理解并默写本册课本中的古诗词,并积累相应专题的诗句,学会赏析诗歌。

  3)掌握仿句的答题方法。

  4)熟悉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或探究题的题型,掌握答题方法。

  5)掌握本册有关的名著常识,并适当延伸其他重要的名著。

  6)学会修改病句。

  7)强化书法练习,让学生认真进行作业本的书写。

  2.现代文阅读:

  学会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分析文章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结合语言环境中赏析词语或句子

  3.文言文阅读:了解常见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省略句、倒装句等。掌握课文中的词义,能翻译课文中的文句,能读懂与课文相同难度的课外文言文。

  4.写作:

  1)提高审题能力、选材立意能力、布局能力、遣词造句能力,

  2)积累一定的好词好句,熟记具有典型意义的散文名篇和同龄人佳作,能体会别人的写作技巧并加以学习。

  3)学会体验生活,从中撷取写作题材。学写记叙文(包括散文)、诗歌和议论文。

  三、提高复习质量的具体措施

  1.要纵览整册课文,找准本册课文的复习重点与学生存在问题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认真备课,使复习课有的放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精选习题,讲深讲透,以起到举一反三之效。不搞题海战术。

  3.上课要有趣有得,既不使复习枯燥乏味,又能扎实有效,落实双基要点。

  4.抓好扶优补弱,努力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要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督促检查及辅导,以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教给复习方法,使学生能自觉复习,能针对自己的实际进行课外复习巩固,并定期检测效果,起到鞭策作用。

  四、复习任务安排:

  1、生字词、背诵默写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复习,以练习卷的形式来考查,课前给学生发卷,让学生照着试卷找答案,课上直接作卷。

  2、文言文也是以读、背过关形式复习,以书面练习卷考查为主,严加落实,不能让一个学生落下。

  3、阅读理解分为现代文阅读理解和文言文阅读理解。注重指导学生的答题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作文指导一课时,有重点的指导,结合学生平时作文的情况,强调该注意的事项和写作方法。利用三个早自习让学生读中考满分作文,加强学生考前语感构思立意等方面能力。

  5、期末复习要点让学生先做后记,加强记忆,逐一过关。

  6、综合检测,模拟期末考试。

  五、课时划分:

  1、 积累与运用(5课时)。A、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B、古诗、名句的默写。C、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D、对对子、名著导读。

  2、 现代文阅读(5课时)。A、课内阅读(2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C、总结(1课时)。

  3、 文言文阅读(5课时)。

  4、 作文(1课时)。

  5、综合检测,模拟考试(4课时)。

期末复习计划 篇5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要更深沉。

  根据五年级同学平时学习的情况分析:大部分同学对字词掌握地较好。句式的变化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不够好,修辞的运用部分同学不够灵活掌握,独立阅读只是不能很好地把握,拓展性的只是抓不住重点,写作方面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运用灵活多样的写作方面也不出内容等。

期末复习计划 篇6

  一、复习目的意义:

  学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链。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一种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能力,培养道德情操。

  二、指导思想:

  (1)、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整理。

  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于平时,但也必须适时进行整理归类。具体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文学常识、古诗文名句、名著阅读等内容。

  词语的积累要重点关注本学期已经学过的、在注释和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标注出来的字词的字音与字形。特别要注意它们在语言环境中灵活应用。 句子仿写、拟标语广告词和对联撰写是考试热点,能辨识修辞手法和分析其作用。

  对规定篇目的背诵与默写(集中在第五单元和最后附录的10首古诗),要做到一个字都不能错。

  关注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阅读课本附录的名著介绍(三部作品)。

  (2)、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八年级前半学期的教学内容还是以记叙类的作品为主(第一、二单元),后半学期将进入说明文的阅读学习(第三、四单元)。所以我们现阶段必须重点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最常见考点有:

  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

  2、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

  3、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

  4、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

  5、对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进行赏析等。

  (3)、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的指导:

  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理解:①从要素入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②语言要简洁概括。

  2、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看情节,从人物所做的事情来分析;②看描写,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来分析;③看环境,人物所处的社会与

  自然环境来分析。

  3、景物描写的作用: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③渲染环境气氛;④烘托人物心情;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4、赏析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段: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注意联系作者情感,联系文章主题,抓住修辞、关键词等进行赏析。

  5、赏析写作手法:要使学生们熟悉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白描、前后照应、伏笔、正面与侧面描写、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叙议结合等,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整理。

  掌握每一篇文言文的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关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五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之、其、而、以、于)、重点句子的翻译,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色等。

  (5)、关注作文题材的积累。

  让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小作文和大作文,想一想还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克服;找一些优秀作文为他们做以示范,体会其精妙之处。进行课堂练笔。

  三、复习内容:

  1、熟练掌握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写法及意义。

  2、熟练背诵及默写25、30课、课外古诗词、第21、22、26、27四课的重点古文和第23、24、28、29四篇 一般古文。

  3、文言文解释重点实词的意义,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对重点句子要会准确顺畅的翻译;会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的主旨,会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分析和评价文章的写作特色。

  重点古文:《桃花源记》(陶渊明)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三峡》(郦道元)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 一般古文:《核舟记》 (魏学伊)《大道之行也》《观潮》(周密)《湖心亭看雪》(张岱)

  4、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的主旨,会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分析和评价文章的`写作特色。会就一些重

  点文段回答一些重点问题;会结合文段分析句子的含义。会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

  重点课文:

  《新闻两篇》、《芦花荡》、《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

  (1)新闻知识点。

  (2)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态度。

  (3)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文的对象和特征,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特点。

  5、综合性学习:

  6、名著导读,要求:

  (1)熟记作者、主人公姓名。

  (2)每本书至少掌握3个以上经典故事情节。

  (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

  (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名著——《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复习措施:

  1、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把好基础知识的过关,主要包括:

  (1)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2)25、30课、课外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

  (3)21、22、23、24、26、27、28、29课重点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2、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结合期末复习资料和《金牌练习册》上的习题以及文段阅读训练,指导学生阅读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落实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

  3、利用读报课的时间,引导学生梳理名著的作者、主人公姓名及性格、经典故事情节、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4、适时进行基础知识与重点古文释词译句的测试,督促学生牢固掌握。

  5、每天的语文作业主要让学生复习古文,结合期末复习资料的练习进行。

  五、进度表 复习时间安排:

  1月5~3日:

  复习内容:

  1、现代文字词

  2、新闻的问题知识以及考点和解题方法;

  3、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以及考点

  4、本册古诗词的的背诵与名句的默写、赏析。

  5、《陋室铭》的背诵和阅读理解

  1月14~15日:复习内容:《爱莲说》

  1月16~18日:复习内容:《桃花源记》

  1月19~20日:复习内容:《三峡》

  1月21~22日:复习内容:《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1月23~26日:复习内容:学生看书质疑,教师答疑指导。

  1月27以后 :复习内容:专题训练,做习题及模拟考试。

期末复习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通过本次复习,既可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又可对本学期所教授的知识进行适当扩展,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较大提高,并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本册的基本词汇,对每个部分列出的'词汇,都能做到正确的听、说和认读;

  2. 通过复习,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所学课文每个句子的基本意思;

  3. 通过复习,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期所学的重要句型,并能够运用这些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4. 通过复习,流利地朗读课文中的Let’s enjoy,演唱教材中出现的歌曲。

  三、复习要求:

  完成本册所有课文复习,做好期末的过关检测工作。

  四、复习的具体内容:

  1.词汇:每个单元的Let’s learon部分(picture dictionary)

  看到图片或者实物知道是什么会用英语表达出来

  2. 主要句型:

  . Hello / Hi ,I’m… Good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This is a / my … Is this a …及其回答 Yes , it is / No, it isn’t

  What’s this?及其回答 It’s a …

  Touch your…

  What have you got?及其回答 I have got …或He has got …

  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 Have you got ….?Has he/she got ….及其回答 Yes ,I have got…/No,he/she has got …

  听得懂会说会问,知道基本含义

  3. 会读,能听懂Let’s act 部分的口令。

  4.背诵课文中的小诗。

  5.唱课文中的英语歌曲。

【期末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期末复习计划12-31

期末复习计划12-31

期末复习计划12-31

期末复习计划12-31

[精选]期末复习计划07-17

期末复习计划(精选)07-18

期末复习计划12-01

期末复习计划12-01

期末复习计划12-01

期末复习计划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