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经典语录>《实用的禅意的语录

实用的禅意的语录

时间:2024-02-24 13:46:04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2024年实用的禅意的语录30句

  如今大家从生到死一直忙个不停:幼年时为玩耍与游戏而忙;中年时为感情与工作而忙;晚年时为养老与治疗而忙。然而,最终除了满脸皱纹与精神空虚外,我们还能拥有什么呢?所谓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是指什么呢?我们忙的意义又在何处?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禅意的语录30句,欢迎大家阅读。

2024年实用的禅意的语录30句

1、愚者犹如半瓶水,智者犹如满池水。《经集》第三品,第十一章《那罗迦经》

2、不畏大事,不轻小事。尽悲智力,究竟无遗。"四十华严"卷十二

3、社会是个万花筒,这个比喻很陈旧,但耐嚼,不同的人总能嚼出不同的味道。事实上也是这样,这个世界上绝找不出两个相同的人,也绝找不出两件相同的事,不是地点对不上,就是时间对不上。既然是万花,选择哪一朵,寄情哪一朵,就不能那样随便。

4、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洒脱,一种伟大的仁慈。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容是一种福分,别人的伤害如果是满满一杯的苦水,你心如是那杯,虽能容之,却会让你满心痛苦;你心如是那盆,痛苦便不再满心;你心如是那海,苦便不再是苦,而是一种超脱,用宽容与胸怀超脱了苦,化成了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做人要有宽容之心,要有度量,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

5、虽然远离了,因为懂得,便微笑了,好似拈花一笑的禅意。如此,在陌生的风景里,触摸熟悉的纹路,越来越明了的伤痛,越来越清晰的温暖。

6、就是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就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但求精神世界的升华。

7、以心悟意,于一袅烟尘里皈依,原来,禅意不在寺院,不在古佛,不在俯首叩拜间,亦不必钵盂声声。双手合十,心,沉静于阡陌红尘,拂尘,拈花,听风,或许某一粒微翊的存在,皆入禅意。

8、佛家的慈悲要靠智慧来烛照,才能切实地普度众生。现实生活中,我们发善心、行善行也是如此,要有做事的方法和智慧,才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人,就像照顾花草也要依据花草的不同生长特性区别对待一样。

9、时光过得很快,过了一天,我们的寿命就会减少一天,就像缺少水的鱼儿,没有一点快乐可言。佛教讲修行首先是要修自心,无论是参禅还是念佛,首先都是要人除去长期缠绕在心头的妄想之心。

10、而妄想和奢望是欲念的无限膨胀,是虚荣心的步步紧逼。希望是对自我的清晰定位,妄想和奢望则是看不清自我的盲目自大。怀抱希望,才能在认清自己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一步步实现人生的理想。心怀妄想和奢望,就会好高骜远,在现实中节节败退,频频受挫,最终对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

11、又说:"知足的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亦如地狱。"我们可以从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冢间修行,从孔子的门人颜回居陋巷,得到证明。从这些道理来看,苦就是由于多欲而来,多欲就是苦的根源。

12、问:"在家居士身穿短裤衬衫,诵经、念佛、拜佛,请问是否如法?"答:"不如法。我们对于尊长要礼敬;同理,你家里有贵宾来访,你能穿个短裤衬衣接待他吗?我们见到佛像,应当是见佛如佛在,要生起这样的恭敬心。这完全是一个敬意,要养成习惯。"——净空法师

13、在戒律中,大都不可这样,不可那样;我们今天需要的是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以我们应该认为八正道才是戒律,六度万行才是戒律,四摄法门才是戒律,饶益有情才是戒律。

14、无论我们的父母是农民还是官员,有知识还是没有知识,有钱还是没钱,都不是作为父母最本源的东西,这些都是后天之物。父母的使命是以大善之爱实现天人之间的沟通。在现代高度物质化的社会中,我们做儿女的要清楚我们应该接纳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什么东西,不要对父母的后天角色有分别之心,我们的孝是无条件的。与此相应的是,我们做父母的要恪守父母之道,不要为自己的后天身份所迷惑,我们要给予儿女的不是后天的遗产,而是作为父母本源的东西。

15、前世,我是那汉水边迎风而立的女子,在苍苍蒹葭的摇曳间轻扬笔墨,依香而吟,静书着一份澄澈若水的禅心。

16、人人都希望生活过得幸福自在,人生过得无忧无虑。然而,很可惜,关键问题就是方向权不掌握在我们手里,而在心的手里。心又被业力和烦恼所左右,业力和烦恼又是由我执在掌控和主宰。所以我们只是心的仆人,也是业烦恼的仆人,更是我执的仆人。难道你想过得幸福自在就能幸福自在吗?就能无忧无虑吗?

17、世界上最可怜、最痛苦、最不幸福的人,就是过着化装舞会式生活的人。他们把真实的自我深锁在面具之后,使自己远离了真实的生活。这样的人,是迷失真我的人。只有放弃了矫饰,成为真正的自己时,那种满足与轻松才是无与伦比的。一个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开世间之事,但有一点是要尽力做到的,那就是不要被外界环境所干扰。

18、过年是"减一岁",必须把握时间精进。

19、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不要再去增加别人的痛苦;当你觉得烦恼的时候,也不要再自寻烦恼。不会自寻烦恼,是智慧的表现;不增加别人的痛苦,则是悲心的表现。人生本来就有很多残缺,人永远无法求得完美。想要在任何地方都追求完美,就是自寻烦恼。

20、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如白驹过隙,光阴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时行善积德,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将来有个好的结果。

21、淡泊,并非心如止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而是为了拥有一份真实和美丽。真的希望在很多少年以后,当我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岁月的无情的洗礼之后。依然能够有心如止水的意境,不已物喜,不以己悲,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一份淡然和从容。

22、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

23、我们都不是圣人,那些漂亮的鬼话不过就是安慰自己逃避心情的华丽借口。

24、以烦恼心来对待亲友和以慈悲心来对待亲友,亲友是同样的亲友,但二种心的结果却有极大不同,烦恼生苦,慈悲生乐。

25、动於欲,欲迷则昏。任乎气,气偏则戾。

26、智慧就是你的根源,对于宇宙一切的事理,你必须要用无上智慧去理解;以慈悲法济世,去救渡众生;无生也无死,不生也不死,以应化身在娑婆世界度众生;成就空性净光,证悟空性,由空性里面产生清净的光明;看破一切执着为法食;降伏自己的贪瞋痴愚慢,就是你往生佛国的法座。

27、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8、让我们都保有如莲花清净自在的心性,贪、嗔、痴自然不着于心,烦恼、痛苦也就不存在了。——选自《莲花菩提》

29、喜悦是从自性中表现出来的,人不可能以追求的方式获得真正的快乐,所以慧思禅师说: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

30、修行之道就是寻求通往最终的道路,而悟出最终的真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极大痛苦之中顿悟;另一种则是在愉快中体会出生命的意义。

【实用的禅意的语录】相关文章:

【实用】禅意的语录46条08-04

实用的禅意的语录38条12-20

【实用】禅意的语录集合38条10-26

实用的禅意的语录摘录60句02-07

实用的禅意的语录摘录30条09-08

【实用】2023年禅意的语录45句07-30

实用的禅意的语录锦集39句08-26

禅意的语录36条08-16

经典禅意的语录48条11-03

经典禅意的语录50条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