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12 07:37:5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用颜料作画的乐趣。

  2、运用点、线、面可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3、尝试用颜料经过转印,设计美丽的地毯。

  教学重点:

   选择各种喜欢的颜料来堆积。

  教学难点:

   颜色的搭配和利用。

  教学准备:

  各种颜料若干;油画笔每种颜料2支;

  制作蛋糕的录象片段等。

  教学过程:

  1、由生日蛋糕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几天小朋友练习跳绳很认真,还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奖励大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一起来猜一猜是什么礼物?

  2、讲解绘画的方法,激活幼儿的思维。

  (教师出示生日蛋糕)

  (1)教师:你们喜欢这个礼物吗?大家一起看这个蛋糕漂亮吗?

  教师:我们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为自己买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还有的把蛋糕送到学校里来和小朋友一起过生日,那你们知道生日蛋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昨天,老师到蛋糕店拍了一段做蛋糕的录象,你们想看吗?

  (教师播放录象)

  (2)你们看到蛋糕店叔叔是怎样做生日蛋糕的?

  (3)教师演示制作奶油蛋糕表花的基本方法几效果展示。

  (点、线、面)

  (4)教师:如果老师告诉大家,可以用这个做蛋糕的方法来画画,你们相信吗?

  3、教师讲解绘画要求。

  (1)教师:今天我们的.课题是:“生日蛋糕的联想”,老师希望小朋友尝试用做蛋糕的方法来进行绘画。

  (2)讲解作画过程:

  a)将整张纸对折,在纸上画出半只蝴蝶外形。

  b)在纸上用颜料进行点、线、面的绘画。(颜色可以自己选择,色彩搭配要和谐)

  c)小心把纸张对折,进行颜料转印。(等待颜料自然凉干,这一步要一次完成,出现的颜料肌理效果最好)

  4、幼儿作品展示。

  (1)幼儿互相评比,谁制作的蝴蝶最好看?为什么?

  (2)教师总评。

  (3)你还能用这个方法来做其他的动物吗?大家一起试一试。

大班教案 篇2

  《小鱼的梦》是大班主题《黑夜秘语》中一首很优美的歌曲,词曲内容富有意境,充满着童真、童趣美,能够引发幼儿大胆地想象,易于理解,旋律也非常优美婉转,十分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在歌曲的学习中,从欣赏感受、倾听入手,通过讲讲、唱唱、演演、编编等多种方式循序渐进地让幼儿从熟悉歌词到初步学唱歌曲,再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并表现歌词,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导入环节和欣赏歌曲环节做以下反思:

  活动片段一:鱼儿游呀游。

  T:夜晚来临,玩了一天的小鱼睡了,今天我们听着音乐去小鱼的梦里看一看吧!

  师幼随音乐自编动作进活动室。

  T:你觉得小鱼的梦会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S:小鱼的梦是很美的。

  T:音乐听起来是怎样的?

  S:很轻的;慢慢的;很优美。

  T:小鱼的梦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反思:

  导入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倾听音乐进活动室,使幼儿能尽快地熟悉歌曲三拍子旋律,感受优美、宁静的性质,带着猜测进入欣赏歌曲的环节,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完整欣赏、学唱歌曲做铺垫。

  活动片段二:小鱼的梦(倾听、欣赏歌曲。)

  1.倾听第一遍。

  T:你听到了什么?

  S:鱼儿玩了一天;唔……;星星落下来;风儿在唱摇篮曲;妈妈在亲它的嘴……

  2.倾听第二遍。

  T:还有哪些没有听明白?再来仔细听一听。

  幼儿完整倾听歌曲第二遍,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T:小鱼的珍珠被是用什么来做的?有多美?

  S:是天上的星星在水里的影子,一闪一闪的',象珍珠一样,可美啦!

  T:我好象看见了这条闪闪发光的珍珠被。盖上珍珠被,风儿唱支摇篮曲,小鱼在池塘妈妈怀里的梦肯定又甜又美。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说一说?

  S:温柔的、美美的、轻轻的……

  反思:

  在歌词的理解上,我关注孩子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在反复倾听的基础上讲述和理解歌词,通过幼儿对珍珠被及摇篮曲的描述中,不仅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了对歌曲旋律的记忆、歌词的理解,也使幼儿进一步感受了歌曲宁静、优美的意境。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比较图书馆和书店的不同功能。

  活动重难点

  重点:寻找图书的家,积累借书和购书的经验。

  难点:比较图书馆和书店的不同功能。

  活动准备

  1.提前通知家长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提醒家长带上相机、图书证等。

  2.教师联系好附近的书店和图书馆或者超市的图书区,定好活动的日期。

  3.做好出行前的安全预案和安全教育。

  4.幼儿用书第3册第2~3页。

  活动过程

  (一)布置任务

  1.书的家在哪里

  请小朋友想一想,书的家在哪里?(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大致将家中和幼儿分成书店小分队、图书馆小分队三个小组

  2.明确任务

  请家长和幼儿围绕“寻找书本的家”开展参观活动,同时要求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将书带回幼儿园新家的任务。请家长用相机拍下幼儿找书、借书或买书这些过程,为回到幼儿园交流做好准备。

  提醒家长,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幼儿的安全,并遵守公共场所的规范。

  (二)我们出发啦

  1.在超市里怎么找到书的家?

  超市里的书是怎么归类摆放的?

  在超市里怎么购买一本书?(请幼儿独立购买一本书。)

  2.书店组任务卡。

  书店有几层楼?每层楼卖的是什么类型的书?儿童书籍在书店的第几层?书籍是怎么归类摆放的?书店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请幼儿在书店里独立购买一本喜欢的书。

  3.图书馆组任务卡。

  图书馆有几层楼?每层楼的功能是什么?在阅览室里要注意什么问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请尝试自己借一本书

  (三)回园集中,讨论交流

  1.分组交流

  每个小组交流、讨论参观的收获。

  一每个小组选一户家庭作为代表,总结组内任务完成情况,主功购书、要由幼儿做汇报,家长配合播放图片

  2.分组汇报

  分三个小组进行汇报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幼儿们了解了书的不同存放地点了解了图书馆和书店不同的功能,更学会了借书和购书的本领。希望家长们能经常带孩子去这些场所借书、看书,激发孩子爱书的情结。

  活动延伸

  1.在班级图书区开展看书、借书,买书的游戏活动。

  2.和家长合作精选一些借书,买书、书店布局、图书馆布局的照片做成展示册,放置在阅读区e书从请幼几将家中的书房布局拍成照片。教师利用日常谈话活动时间,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沟通。

  3.谈话活动:除了图书馆、书店、超市,书的家还会在哪里?请家长定期带幼儿去书店、图书馆等地体验购书、借书、看书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笔尖蘸色表现球体以及中锋勾线的简单技法。

  2、基本掌握握笔的正确方法,会用笔蘸色、蘸水、掭笔。

  3、建立良好的中国画活动常规。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曾观察过红樱桃的外形,品尝过樱桃的味道。

  2、已使用过中国绘画工具尝试作画。

  3、樱桃若干,生宣或毛边纸若干,大白云笔和筋笔人手各一支,调色盘,曙红色颜料、墨汁若干,废旧报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建立中国画活动常规。

  1、引导幼儿观察桌面的物品,让幼儿发现今天所要进行的活动是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中国画的.绘画工具,讨论:“画中国画应该注意什么?”

  (分析: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画活动的常规要求。比如:作画时要小心,别把调色盘碰翻;别把颜料或墨弄到身上;笔、调色盘、洗笔罐要放在指定的地方;刚画好的画不要马上拿起来以及注意正确地握笔方法等等。)

  二、教师示范画红樱桃,让幼儿学习笔尖蘸色画球体以及中锋勾果柄、点果脐等简单技法。

  1、出示红樱桃,引导幼儿讲述其外形、颜色以及组成部分。

  2、教师示范画一、两个红樱桃,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老师是怎样画的?

  3、教师帮助幼儿总结观察结果。

  用大白云笔蘸水掭一下——用笔尖蘸色按两下——画左半边圆再画右半边圆——用叶筋笔中锋勾柄及脐。

  (分析教师边讲解边分部再次示范。重点是蘸色后画圆及中锋勾线、点的方法,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教师的握笔姿势。)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练习握笔的正确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落笔,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个别指导蘸色、掭笔,辅导画圆以及柄勾柄。

  3、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姿势以及遵守活动的其他常规要求。

  四、评价活动。

  1、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2、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3、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画了自己的第一幅中国画,感觉怎么样?希望你们以后能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勾画。

  2.掌握简单的构画要求。

  3.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二、活动准备:

  小猪玩偶、色彩丰富的房子简笔画,彩笔、白纸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带领幼儿做韵律活动

  2、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主题:谜语(眼睛一条缝,肚子像水桶。吃又吃得多,吃了不劳动)

  你们猜猜这是谁呀?

  3、老师出示小猪的木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小猪不会盖房子,下雨的时候,给雨淋,夏天,给太阳晒。冬天,冷得直打哆嗦。

  你们说,小猪可不可怜。(可怜)

  4、老师出示范画一起与幼儿欣赏(今天,老师呀给小猪盖了一栋房子,小猪觉得很漂亮,但小猪说它会更喜欢小朋友盖的房子,那小朋友要不要给小猪盖房子呀?)

  5、老师示范讲解绘画过程及注意事项,让幼儿认真观察与倾听。

  6、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7、一起欣赏评价美术作品。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小百科:房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áng zi,指供人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或供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电视剧剧名。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平衡"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现象,在幼儿园平时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如"走走平衡木,玩玩跷跷板,自转几圈不让自己摔倒"等等都是平衡现象的体现。但是,孩子对此类现象的认识多为无意识的,为了激起孩子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关注,特设计本次活动。结合子课题:区角活动中教师的介入,本活动教师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验到科学活动的魅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探索,引导幼儿了解两脚重量相等,且足够重时能让物体平衡。

  2.乐于参与科学活动,体验尝试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两人一份钢丝架子、大记录表一张、铅笔。

  2.人形卡纸、橡皮泥、回形针、积木、夹子、双面胶。

  3.相关多媒体课件、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录像,引导幼儿欣赏,组织幼儿讨论。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杂技表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人在走钢丝)这个人走的怎么样?(很慢、很平稳、没掉下来)

  3.教师:对,他走得很慢、很平稳,没有从钢丝上掉下来。

  (环节评析:本环节教师请幼儿欣赏纸质小人走钢丝的杂技表演,引导幼儿通过观看表演从而发现小人是怎么走钢丝的,用什么部位在钢丝上走的。为下面环节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讨论使小人不掉下来的方法。

  1.教师出示小人纸片,组织幼儿探索走钢丝不掉下来的秘密

  (1)教师:这里也有一个冒险小子,他也想走钢丝,他想尝试跨在钢丝上不掉下来,谁愿意来试试。(教师请1-2名幼儿试一试)

  2.教师示范小人走钢丝

  (1)教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冒险小子,他也想走钢丝,一起看看他走的怎么样?(教师将小人横过来摆放,让幼儿看的更加清楚)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人成功的秘密

  (2)教师:为什么我的小人成功了,小朋友的没成功?(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秘密就是老师请了2个硬币帮忙,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2个硬币,请你们去试试。我们可以请双面胶帮忙!

  4.教师组织幼儿探索贴硬币的位置。

  (1)教师有针对性的请2名幼儿上台展示硬币所贴位置

  教师:一起来看看他有没有成功?(教师摆放在钢丝上,引导幼儿观察)

  a.失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b.成功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师小结:原来成功的秘密就是要将硬币贴在小人的腿上,增加重力,小人就不会掉下来了。

  (3)教师:你们成功的也和他一样贴在脚上吗?

  (4)教师:请没有成功的小朋友赶紧改正过来。

  (环节评析:本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请幼儿尝试将纸片小人也像影片里一样的将其跨坐在钢丝上不掉下来,并请个别幼儿进行尝试。但是结果都失败了,这时教师抛出问题“为什么小朋友的没成功?老师的成功了?”让幼儿发挥想象,说出自己认为的可能性,最后老师再暗示幼儿:“是因为请了2个硬币帮忙所以才成功”,这时幼儿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还很模糊,到底贴在哪里才不会掉下来?这时,教师提供幼儿找寻答案的机会,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尝试,通过实践得出秘密是将硬币放在小人的左右两只脚上让其增加重力,从而保持平衡。本环节教师材料准备充分,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充满了探索和求知欲望,并提供机会让其进行探究,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从而发现秘密,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更有意义,对于没有贴对的幼儿教师也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教师出示多种材料,引导幼儿思考

  1.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一起看看有什么?

  (2)教师:想想这些材料能不能帮助小人稳稳地快坐在钢丝上不掉下来?

  你们觉得xx能不能成功?(教师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2.教师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多种材料成功的方法

  (1)教师:到底能不能成功,请你们用桌上的材料想办法让小人稳稳地跨在钢丝上。(幼儿操作)

  (2)教师依次展示4种材料的探索结果。

  ①【橡皮泥】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橡皮泥的情况,他有没有成功?

  教师小结:原来,要想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左右两只脚上的橡皮泥必须用的一样多。

  ②【夹子】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夹子的情况,他有没有成功?

  教师:你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小结:原来左右两边夹得夹子数量一样时,小人就能平稳的跨在钢丝上了。

  ③【积木】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积木的情况,他有没有成功?

  教师小结:原来,要想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左右两只脚上的积木必须一样多。

  ④【回形针:】

  教师:一起来看看,请回形针帮忙的有没有成功?看看他是这么做的?

  教师:为什么两条腿上是5个的时候还是没有成功?(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请小朋友看老师这样做,能否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教师不说直接做——老师在这条腿上加一个,另一只腿上也加一个。)

  (若不成功继续···)

  教师:现在成功了吗?为什么呢?

  教师:为什么刚才两条腿上都是5个的时候没有成功,现在成功了?(又增加了回形针)

  x教师:是不是在一条腿上增加?(两条腿上都要增加)

  教师小结:原来,5个回形针的时候两条腿上的重量太轻了,当老师增加回形针的'时候,两条腿上的重量就足够重,小人就能跨在钢丝上了。

  (4)教师播放课件进行小结

  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要想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首先:

  1、把物体放脚上;

  2、放的东西要一样重;

  3、如果太轻了,必须增加质量。这样才能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同步的演示课件)所以这些材料都能成功。(教师在大记录表上统一记录)

  教师:现在请没有成功的小朋友改正过来。

  (环节评析:本环节,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请幼儿分组进行探究,和集体操作相比,分组既能节省时间,且更有针对性,有利于突破本活动的重难点部分。利用记录表,师幼集体进行猜测和记录,使没有参与到其他材料操作的幼儿也知道实验结果和原因。最后的小结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幼儿直观的认识到使小人平稳跨坐在钢丝上的条件,使得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幼儿接受。)

  四、教师组织幼儿带领小人进行走钢丝表演

  教师:现在,冒险小子邀请成功的小人参加走钢丝表演,我们一起来吧!

  (环节评析:这是个延伸环节,让幼儿体验到制作和游戏的乐趣,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在玩中学、做中学的道理。)

  五、教学反思

  本活动,从课堂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是在用时方面有点过长,在幼儿分组操作的环节,时间应该控制一下。在提要求的时候语言可以再简洁一点,活动中幼儿对于贴硬币以及后面的分组探索积极性很高,都能积极的投入操作实验。本活动最难的难点是回形针,因为它很轻很小,要想让它成功,不仅要在脚上增加重力,而且增加个数还必须足够多、足够重,这与其他操作材料有所不同,其他材料都增加到2个即可平衡,但是回形针至少是5个以上,这样的操作对于没有耐心的幼儿是一个挑战。所以教师在该环节应多加的引导,在本次的教学中我的引导还不够,需要更多的引导幼儿。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学前用书、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是谁在哭啊?”

  “蒲公英为什么哭啊?”

  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

  幼儿阅读图书。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阅读理解内容:

  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赏: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你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

  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建议与提示:

  可引导幼儿合作画一幅自己家乡的画,并尝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故事。

  活动后反思:

  本活动我首先利用儿歌导入了新课,从而引导幼儿说出儿歌中的小小的船是指月亮船。故事的欣赏,让幼儿知道了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墙、最大的广场。整个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活动目标来教学,通过层层的设问,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幼儿的思维,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又培养幼儿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感。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对7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引导幼儿为可爱的动物设计电话号码。以为动物设计电话为载体,有利于激发幼儿的习兴趣,顺利实现活动目标;《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家中的电话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7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成功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学习对给定的7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活动准备:

  课前准备幼儿能说出家里的固定电话号码记录表人手一份动物图片4个

  活动过程:

  一、家中的电话号码。

  瞧,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电话机)对了,相信小朋友家中都有,那我想知道,你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谁来告诉我,我来帮你记录下来。

  分析讨论。这些号码有几个数字组成?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一样?

  二、寻找电话号码中的秘密。

  1、电话号码中藏着一个秘密呢?你发现什么秘密?

  2、每家的电话号码有重复的吗?

  3、怎样让电话号码不重复?

  住在同一个地方的电话号码前面4个数是一样的。后面3个数不一样,为什么?

  三、为小动物装电话。

  动物园里要给小动物装电话,请小朋友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出示四只小动物(陆地和水中个两只)。

  1、分清分清陆地上的动物和水中的动物这些动物住在那里?

  2、设计电话号码。

  提出操作要求:

  A、每一只动物的电话号码都要用到1——7这7个数字。

  B、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

  C、7个数字不能重复。

  D、住在同一个地方的电话号码前面4个数一样后面3个数不一样。

  3、你想为小动物设计什么号码?幼儿说教师板书然后集体检查。

  四、幼儿设计电话号码。

  1、出示记录表,提出活动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交流验证。

  1、你给谁设计了电话号码,是多少?师幼共同验证是否按要求。

  2、请幼儿和同伴客人老师交流检查电话号码。

  六、抽奖增加乐趣。

  从孩子熟悉的家庭电话号码人手激起幼儿的兴趣。寻找电话号码中的秘密发现住在同一个地方的电话号码前面4个数是一样的。后面3个数不一样的规律。

  以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为载体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尝试用7个数组合成不同的电话号码。交流验证体验成功的快乐。抽奖进一步体验快乐。

  活动反思:

  活动重在引导幼儿为可爱的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让幼儿比较并发现电话号码和数字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数字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并讲述图片的内容,知道故事有条理,就不会乱。

  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事件的过程。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29页。

  活动过程:

  一、莎莎的故事。

  1、引导幼儿观察图一(莎莎起床)。

  2、看看挂在墙上的'时钟。现在几点?(六点半)莎莎在做什么?这时候她应该做什么?

  3、观察图二。莎莎一起床,慌慌张张的在找什么?袜子和鞋子在哪里找到的?这时几点了?

  4、观察图三。莎莎背上书包,跨出大门的时候几点了?她为啥还要拿着一个点心出门呢?莎莎会迟到吗?

  5、莎莎为什么会慌慌张张的?

  6、请几名幼儿将三张图片的内容连成小故事。

  二、如果你是莎莎。

  1、莎莎每天这么慌张,你们也和她一样吗?

  2、如果你是莎莎,你会怎样做呢?

  3、幼儿交流后讲述。

  4、老师小结:如果不想每天都慌慌张张的,每天在睡觉前把第二天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就不会向莎莎哪样什么都找不到了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物体间的空隙。

  2、感受科学探索活动的快乐。

  3、迁移生活,探索利用空隙合理有序的摆放大小不同的物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幼儿每人一份大记录表小卡片演示文稿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今天,杨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先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哪些东西?(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装满核桃、花生豆、小米)这三样东西大小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观察后说一说。

  二、自由猜想操作验证

  请小朋友把自己面前的东西到在盘子里。

  1、刚才小朋友把杯子里的东西全倒出来了,小朋友能不能再把他们都装进去呢?先来猜想一下先放什么?再放什么?最后放什么?(幼儿自由猜想,个别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做记录。

  2、到底哪种方法最好呢?现在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先来试一试,好吗?(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提醒幼儿一种东西放完后再放另一种东西;操作时要轻拿轻放)

  3、说一说自己是按哪种顺序放的?引导幼儿观察为什么有的把全部放进去,有的已经放不进去了?

  4、xxx、xxx、xxx把东西都放进去了,他们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放的呢?我们都来试一试吧!

  (教师引导幼儿分步边操作边观察,得出结论:几个物体放在同一个容器中,物体越大,空隙越大,物体越小,空隙越小。先放大的物体后放小的物体,就会节省空间,放的东西会更多。)

  5、小朋友一起往这看!(引导幼儿观看演示文稿,强化认识)

  三、迁移生活解决问题

  刚才小朋友发现放东西时先放大的后放小的,就能放更多的东西。那我们就把这种好方法带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解决一些小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整理玩具、厨房里的盆)

  四、巩固认识结束活动

  小朋友快来看!这有这么多的玩具,想玩吗?(引导幼儿观察篮子里的物品是整齐摆放的,然后进行分组活动。)

  时间不早了,我们把东西收拾一下吧!(引导幼儿将打乱物品利用空隙整理摆放。)

  我们用这种好方法去整理我们教室里的玩具吧!带幼儿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空隙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因此说比较适合大班幼儿,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反复的操作,使幼儿认识到,物体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就是空隙,物体和物体之间都会有空隙,而且通过操作让幼儿明白,几个物体放在同一个容器中,物体越大,空隙越大,物体越小,空隙越小。先放大的物体后放小的物体,就会节省空间,放的东西会更多的道理,然后,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这正和《指南》精神相吻合,即孩子的学习来源于生活,且要运用与生活。

  活动中,幼儿自始至终在操作,因此,孩子们都非常的感兴趣,活动结束后,我在科学区投放了更加丰富的东西,让孩子进行操作、实验,更主要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孩子运用空隙的知识来收拾书包、盒装的玩具、碗筷等等。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03-07

大班教案03-07

大班教案03-07

大班教案03-07

大班教案03-02

大班教案03-03

大班教案03-03

大班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