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教案

时间:2024-04-12 18:18:2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表内除法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表内除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表内除法教案

表内除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让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图片、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456732865

  2、6的3倍是多少?

  3个9是多少?

  72是9的几倍?

  16里面有几个2?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和理解简单乘除法的数量关系。

  二、展开学习

  1、投影出示第61页第6题

  (1)学生汇报从图上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和问题?

  买9元一枝的钢笔要花63元钱,换6元一枝的`钢笔。共需要多少钱?他们要买几枝钢笔?讨论两个问题的计算顺序。

  (2)如果直接算6元一枝的钢笔要多少钱你会算吗?试一试。

  2、投影出示第7题

  (1)仔细说说看到了什么?要我们算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

  (3)交流解答思路。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解答第8题

  从图上我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要我们求什么?你会算吗?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思路,再集体校对。

  (在指导练习时,要培养学生整体读图、读题的习惯,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可列分步式,也可列综合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两种方式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题兴趣。

  三、拓展应用

  解答思考题: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或画出示意图,使之明白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以后它的总长度与每折长度之间的关系,这样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省略

表内除法教案2

  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

  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

  目的要求:

  1、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2、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地布置着教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准备吧!提问:1、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与准备工作有关的数学信息?谁能说一说?2、我们一起来看这个信息,你们能用手中的学具把结果摆一摆吗?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先看的是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看来乘法口诀真的很重要啊!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4、教师出示课件题目,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

  (1).谁能用乘法口诀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

  (2).第一组算式你用的是哪一句口诀?第二组呢?第三组呢?

  小结:看来同一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口算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口诀的作用可真大啊!三、运用口诀,巩固练习

  1、做一做。

  7÷7=32÷8=48÷8=56÷7=64÷8=21÷7=49÷7=40÷8=2、算一算。

  5×()=35 6×( )=42 49÷7=( )

  32÷8=( ) 24÷8=( ) 6×( )=42

  3、拔河比赛(出示图)。

  (1).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猜一猜。

  2014年2月有28天,合()个星期。

  四、布置作业。

  1、第38页“做一做”,第3题。

  2、第40页练习八,第3题。

  五、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六、教学反思:

  为了达到此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时没有按部就搬完全照教案去教学,而是根据本班情况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到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表内除法教案3

  【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

  情感与态度: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课本插图。

  【课时按排】

  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除法的初步认识…………………………………… 6课时左右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平均分(一)

  【教学内容】12页—14页例1、例2 做一做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

  第1题: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应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插几枝?

  四、总结

表内除法教案4

  教学内容: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各部分名称。(教科书第21~22页练习四的第7—10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

  6÷3=2 (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

  15÷3=5 (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20÷5=4 (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

  9÷3=3 (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9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

  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

  朋友在这里”。也可交换着玩。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表内除法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

  通过生活情境和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并正确运用7、8、9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求商的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游戏激发,复习旧知

  1、故事:“三七二十一”小故事。

  2、游戏:请你认真听并说出正确答案。(请你快速站起来)

  3、复习: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求商方法

  (一)情景引入

  师:我们都有哪些节日呢?你最喜欢哪个节日?有没有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

  生:“六一”儿童节。

  师:瞧,小朋友为准备这个节日正忙着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体验

  师:请你仔细观察:三个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几个小组,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教学例1:课件出示:做彩旗

  1、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一共要做多少面小旗?)

  教学例1:课件出示:彩旗

  3、读题,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独立解答)

  4、引导学生列式并板书:7×8=56

  由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列出:56÷8=

  56÷7=

  5、探索求商的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用乘法口诀求商。56÷8商几(指名独立解答),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7)你为什么会想到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它的商呢?引导得出:要知道56÷8等于几,就要想到几乘8等于56,所以可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商。那八是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五十六呢?七呢?算式中缺了7,所以商就是七。

  小结:用正确的乘法口诀求商,观察除法算式中少几,那么商就是几。

  齐说算理。

  56÷7该怎么计算?(指名解答)

  交流:56÷7=8你是怎样想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8)

  6、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使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7、巩固练习用一句乘法口诀解决三个算式。

  (三)尝试练习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三组小朋友完成的情况。

  1、从第二组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小朋友做了49颗星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个小组分几颗?)

  交流汇报。

  2、从第三组中,你又能知道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第三组小朋友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成一行))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摆成几行?)

  交流汇报。

  3、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在计算除法时,可用什么方法求商?(“用乘法口诀,口诀少几商就是几”)

  三、游戏激发,主动参与

  1、传球游戏。

  (规则:可以将球传给任意一个小朋友,得到球的小朋友按照指令完成求商任务。)

  2、举牌游戏。

  (规则:分组举牌,商是几就举起几的牌子。其他组监督并指出错误。每组选出一个小朋友来读题。)

  要求求出商,并说出用了哪一句乘法口诀,用了几的乘法口诀。

  通过积极参与,自主独立的思考,得出这些算式都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用了7、8、9的乘法口诀。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想想,这节课有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让你给这节课的内容取个名字,你取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取名后,老师在揭示课题。)

  帮助小兔子过河采蘑菇,顺利过河的小朋友得到小兔子带来的数字卡片。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们的表现都很棒,你们能跟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学会了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倾听;帮助;上课发言积极;声音洪亮。。。。。。)

表内除法教案6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2题,练习十四第7~10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2、 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利用混合运算并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并用多种解决方案。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小明他们班上的体育课的情景图,这个数学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 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 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你看懂了什么?

  生:一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先玩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6组;再玩丢手绢,9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师:刚才,你们通过同桌互相说,明白了主题图的意思,知道了所要求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1) 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步骤。

  (2) 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生:1、分步解答:6ⅹ6=36(人) 36÷9=4(组)

  生:2、用综合算式解答:6ⅹ6÷9=4(组)

  师: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要想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 学生自我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示第66页第8题的主题图)

  (1) 师:夏天到了,同学们可喜欢游泳了,瞧!游泳池里真热闹!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学生小组合作提问题

  (3) 小组汇报提问题的情况

  (4) 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板书出来,并组织学生解决以上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其中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 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1、 学生做第64页的第3题

  (1) 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3) 组织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等活动,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

  (4) 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5) 看着这一幅情景图,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7题

  3、 第66页的第9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同桌的两人进行猜数活动。

  4、做第66页中第10题

  (1)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

  (2)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3)师生共同归纳填数的一般思路:与混合运算的顺序正好相反。(如下图)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请告诉你的同桌,我们一起来分享!

  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

  2、在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熟练利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预习要求:

  查阅资料了解标本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为了让自己的标本制作的更加精致,今天他们去参观标本展,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去你们高兴吗?瞧,你看到了什么?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墙上挂着5件标本,每件标本用了2只蝴蝶。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图上的蝴蝶标本一共用了几只蝴蝶?

  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

  1、图上的蝴蝶标本一共用了几只蝴蝶?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25=10(只)说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求5个2是多少。)

  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口诀是:二五一十

  其中2、5和1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每组有2只蝴蝶(每份)

  一共有5组(份数)

  一共用了10只蝴蝶做标本(总数)

  2、根据一共用了10只蝴蝶,你还能想到求什么?(提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可以求作了几件标本?和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

  (引导学生把两个除法计算的问题完整地提出来。)

  一共用了10只蝴蝶,每件标本用了2只蝴蝶。作了几件标本?

  一共用了10只蝴蝶,作了5件标本。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

  他们分别怎样列算式呢?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1)可以求作了几件标本?

  102=5(件)口诀是:二(五)一十

  (谁能说说算式求什么?算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2)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

  105=2(件)口诀是:(二)五一十

  (谁能说说算式求什么?算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刚才我们用一句乘法口诀二五一十,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对应的除法算式。在今后的计算中我们会常遇到这种计算,我们就可以借助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算式,这样更方便。)

  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看谁最有办法!

  三、巩固练习

  1、游戏

  看口诀列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2、自主练习。

  第1题:看图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求的是什么问题,是用哪一句口诀来计算的,每一个数所表示的含义,进一步体会运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三个算式的方法。)

  第2题:选择3个数列出乘除法算式。

  (课前教师先把这些数做成卡片,装在信封里发给每个小组。练习时,可以创设找朋友的情境,先在一组示范,选出3个数,写出3道算式,让学生体会是怎样运用一句口诀来计算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练习。)

  四、全课小结

  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呀?

表内除法教案8

  第三课时: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内容:

  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3.出示:15÷3=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这一节课学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饼干?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除法算式?(要分的饼干是18块,除号前面写18;平均分给3个人,除号后面写3;每人分6 块,等号后面写6)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8除以3等于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6)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2.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1题。

  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注意采用“开火车”“接力赛”“抽卡游戏”不同形式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3.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2题。

  先让学生依据题意用学具卡片分一分,并交流分的结果。之后,让学生填写除法算式,并对照分苹果活动说出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是把6粒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把要分的苹果的个数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给2只小熊,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份是3,3写在等号的后面。)

  4.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它是把10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事。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10个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放在 2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表内除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

  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第四课时: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内容:

  教学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 4 = 5

  被除数 除数 商

  (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练习;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

  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3.练习。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4题。

  要分的糖葫芦有几串?那被除数应该写几?每个小朋友2串糖葫芦,表示什么?(做的时候让学生把每2个用铅笔圈一圈)除数应该写几?可以分几个小朋友?商应该写几?

  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2.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的第6题。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第五课时: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

表内除法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导入

  口算擂台比赛,教师出示口算题目,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教师随机提问:你是用哪句口诀计算出来的?通过提问揭示课题《表内除法》。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 引导观察,建立表象

  问题1:观察情境图,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2:你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计算出小旗的总数吗?你是用哪句口诀计算出来的?

  生: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问题3:这56面小旗,每列挂8面,可以挂几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两种方法,教师作出评价。

  2.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问题1:你能列出除法算式么?

  生:56÷8=();56÷7=()。

  问题2:要用哪句口诀求商?

  生:口诀 七八五十六。

  观察发现:仔细看黑板上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两道算式用同一句口诀。

  师生共同总结算法:除数是几就想和几有关的口诀,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多媒体出示儿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请学生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多媒体出示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如何计算的,集体讲解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点评和提升。

  (五)布置作业

  学生搜集身边见到的能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的一些日常实际问题,以待下节课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

  7×8=56 口诀:七八五十六

  56÷8=(7) (七)八五十六

  56÷7=(8) 七(八)五十六

表内除法教案11

  填空

  1.(1)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还表示( )里有( )个( );也表示45是( )的( )倍.

  (2)表示( )个( )相加得48;还表示8的( )倍是48.

  (3)8的2倍是( ),8是2的( )倍.

  (4)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 );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 ).

  (5)( )羊的只数是( )羊的( )倍.

  2.按要求写算式.8、9、72

  ()×()=()()÷()=()()×()=()()÷()=()

  3.直接写出得数.

  3×4÷6= 5×9+35=54÷6÷3=72÷(23-15)= 4×8-16=6×6÷4=

  4.列式计算.

  (1)5个9相加是多少?

  (2)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3)32里面有几个8?

  (4)把41按照每5个一份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5)6的8倍是多少?

  (6)54是9的多少倍?

  (7)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

  (8)被除数是36,除数是9,商是多少?

  5.解答应用题.

  (l)有32个同学排队,每4个同学站一排,可以站几排?

  (2)小红买了5本书,每本书6元.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3)老师买了48根跳绳,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根?

  (4)生物小组有6只黑兔,18只白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

  (5)田径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4倍.舞蹈队有9人,田径队有多少人?

  (6)体育室里有一筐皮球,每班发给6个.5个班领走后,这筐皮球减少了多少个?

  (7)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18朵,黄花有多少朵?

  (8)一、二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有4人参加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后来,舞蹈组增加了10人,现在舞蹈组有多少人?

  (9)刘红要做72面小旗,每天做8面,多少天可完成?如果每天做9面几天可完成?

  (10)有30米布,做床单用了12米,还剩下几米?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布,剩下的布能做几套衣服.

表内除法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6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

  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9÷9= 42÷6= 45÷5= 27÷3= 64÷8= 36÷4= 72÷8= 36÷9= 63÷7= 72÷9= 49÷7= 32÷4=

  二、探究新知

  1、主题图

  师:星期天,妈妈带着文文来到了玩具店,让我们

  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教材图片,遮住价格)看到什么了?

  问题:

  1.你都知道了什么?获得了 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玩具熊,地球仪,皮球,汽车.

  2.玩具熊6元地球仪8元皮球9元)

  师:出示题目“56元可以买一个地球仪?”怎么解决?为什么不能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预设:要知道地球仪几元?(是纠正“一个地球仪几元,即单价”)师:出示地球仪的价格,还需要告诉你其余商品的.价格吗?比如小熊6元,皮球9元?谁能把相关联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

  预设:不用知道小熊、皮球的价格。一个地球仪8元钱,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2、列式,解答问题。

  (1)独立列式,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2)汇报

  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

  师板书:56÷8=7,想:56里面有()个、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口答。

  师:56、8、7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分别表示总价,单价,数量(师板书“总价÷单价=数量”)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价格的?

  预设:(1)24元钱可以买6辆车,就是将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4(元)

  (3)一辆4元,6辆就是4?6=24(元),计算正确。

  师板书:24÷6=4(元)验证结果,口答。

  5、师:对比这两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都是除法,都是平均分

  (2)都和总价、数量、单价有关

  (3)一题总价、数量已知,求单价。二题总价、单价已知,求数量

  师:根据这两个数量关系式,我们还可以整理出一条乘法的数量关系式,你们会吗?

  预设:数量×单价=总价(学生没有接触过数量关系式,可能不会说)

  6、根据图中的信息,和黑板上的数量关系式,你还能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提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九”P43第4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据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指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完成“练习九”P44第6题。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后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1)我们18个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一共需要多少钱?

  (2)我们18个人,如果要坐小飞机需要花多少钱买票?

  3、完成“练习九”P46第3题。

  在完成原有的两个问题之后,提问:爸爸、妈妈和我都口渴了,妈妈给我10元钱,让我去买冷饮,同学们我可以怎么买呢?你们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回顾一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找和问题对应的信息——列式——检验——口答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 8 =7(个)

  总价÷单价=数量

  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

  24÷6=4(元)

  总价÷数量=单价

  答:一辆小汽车4元

  1、问题信息对应

  2、列式

  3、检验

  检验、口答

  数量×单价=总价

  4、口答。

表内除法教案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

  2、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2—5的口诀求商

  教具准备:

  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同学们,你经常到郊外去玩吗?在郊外你参加过哪些活动?

  今天天气特别好,你们想到郊外去玩吗?快快闭上眼睛,咱们现在就出发!

  (出示挂图)

  师:快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地来解决。

  学生回忆到郊外所参加过的活动,如放风筝、捕蜻蜓、捉蝴蝶、采野花等。

  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回答:有三个小男孩在捉蝴蝶、三个不女孩在采野花。小男孩说:我们3人共捉了15只蝴蝶。小女孩说:匀们3人共采了12种叶子。其中其中个小女孩说:我采了8朵花,每种2朵......(允许学生说出情境图中的其它信息)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女同学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采了几种花……

  使学生产生兴趣,能够自然地进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能否全面了解图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学生对图中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活动二

  师:男同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你能和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板书:15÷3

  师:15÷3等于几?你想怎么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情况,)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想了许多好的办法算出了15÷3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3是15?也就是用三五十五的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教师板书:

  三(五)十五商是5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么样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师板书:用口诀求商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学生说出算式:

  15÷3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1、用小棒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

  通过教师的小结使学生对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一个比较的.印象

  学生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如果有学生能说出得数教师应予以鼓励。

  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合作。动脑筋想出办法后,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对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及时地给与肯定,使他们对每一种算法都有所体验,提倡算法多样化。

  对于合作意识强的小组给予肯定。

  使学生初步感觉到用口诀求商比较方便。

  允许学生选择其它方法。

  活动三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助穿红裙子的小姑娘算一算她采了几种花吗?列算式表示出来。

  师:说说你是怎么样计算的?

  师:刚才没有用口诀来计算的同学,你现在能再来试一试吗?

  师:计算除法,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竖式。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先写被除数8,再写╯,最后在╯8的左边写除数2,想8里面有几个2?然后再在横线上写4……

  4 ……商

  除数……2╯8  ……被除数

  8 ……2和4的积

  0

  学生回答:8÷2=4(种)

  学生可能回答:摆小棒连续连续4个2;想二四得八......

  学生学习除法竖式的书写和计算过程。理解每一步的意义及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

  学生正确用算式表示出来。

  鼓励用口诀求商的学生。

  除法竖式比乘法竖式要难,书写格式与加、减、乘法不同,计算的过程也比较复杂,所以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

  活动四

  自主练习第2题。

  (这道题主要帮助学生巩固熟悉2~5乘法口诀,为用口诀求商打好基础,所以教学时把它放在最前面,教师在课前把口诀写在卡片上或者制成音课件,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学生复习2~5的乘法口诀:

  二()得六()五二十五。

  ()四十二二()得六。

  学生非常熟悉地说出2~5的乘法口诀。

  活动五

  师:这里有15个小方格,请你拿出自己喜欢的五种颜色涂一涂,每种颜色涂的同样多。

  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师:请你用算式来表示一下吧?

  师:你能用口诀来算出15÷5等于几吗?用哪句口诀?商是几?

  师:如果三种颜色涂一涂,每种颜色涂的同样多,每种颜色需要涂几个?

  师:在计算这两道算式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产生每种颜色需要涂几个的想法,并提出问题:每种颜色需要涂几个?

  15÷5=3(个)

  学生回答:(三)五十五,商是3。

  学生列出算式并回答:

  15÷3=5(个)

  三(五)十五

  学生发现使用的都是三五十五这句口诀。

  每种颜色涂的同样多。

  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说出所使用的口诀。

  学生体会到用一句乘法口诀能计算两道除法算式,意识到用口诀来求商的方便。

  活动六

  同学们喜欢玩风车吗?这3个风车上都有除法算式,如果你想让风车转起来,就赶快来算一算吧!看谁的风车转得最快!

  学生练习除法算式的计算:

  12÷4 2÷2 15÷3 4÷4 4÷2 12÷3 8÷4 6÷2 9÷3 16÷4 8÷2 6÷3 20÷4 10÷2 3÷3

  对能够运用口诀求商、正确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应及时予以鼓励。

  活动七

  谁来说一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作简单回顾与整理。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的总结,也可以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

表内除法教案14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教案15

  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复习的第1—5题。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2、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除法(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二、回顾乘法口诀并练习。

  (1)学生背乘法口诀。

  (2)对口令,背口诀。

  (3)完成复习第1题:看图写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4)完成复习第2题:同桌互动完成。

  三、乘除法练习。

  1、填一填——完成第3题

  (1)学生们独立完成。

  (2)选择两题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结:口算的时候一般我们想口诀计算,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思考计算。

  2、学生完成第4题的`填空,然后让学生说说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5题上面4行。

  (1)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错误评讲。

  (3)提问:你认为笔算加、减、乘、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乘法口诀和乘、除法的计算,我们发现,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我们必须熟记口诀,用对口诀。

  四、作业布置:第5题后面的两行

  课后反思:

  第十四课时:复习(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复习第6-11题。

  教学三维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训练。

  1、背乘法口诀。

  2、完成第6题,先说说图中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3、第8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组织比较两种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习第9题。

  请学生明白图中所示的各种商品和价格。

  学生叙述题意后独立解答。

  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多种购物方案。

  2、完成复习第10题。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判断选哪一种船用的只数少?

  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讨论解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算出每种船需要的只数,检验上面的判断是否正确。

  3、学生讨论完成第11题,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四、找规律填数。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盆花,找到规律。

  运用规律填写叶片上的数,其中,最后两小题是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五、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复习第7题。

【表内除法教案】相关文章:

《表内除法》教案03-05

表内除法教案03-05

《表内除法一》教案03-05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案02-24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01-24

二年级表内除法教案03-29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01-17

除法的教案01-21

分数与除法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