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水乡歌》的片段赏析

《水乡歌》的片段赏析

时间:2022-03-30 03:14:07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乡歌》的片段赏析

  最近,我有机会听了两节阅读课,上的都是苏教版第三册《水乡歌》。这是一篇热情讴歌水乡美景的赞美诗,语言文字优美,读来让人浮想联翩。如何引导二年级的孩子读进文中,走进画一样的诗中,两位执教老师颇费心机。一位老师是将文字与画面分割成若干块,一一在孩子面前呈现;另一位老师则把孩子带到文字与画面旁,放手让孩子去品味、欣赏。现将两节课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片断节录如下:

  【教例一】

  出示第一段文字: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自读。

  生:我从“千条渠,万条河”中体会到了水多。

  师:这里“千”和“万”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水乡的渠和河很多很多。

  生:我从“池塘一个连一个”中体会到了水多。

  师:“一个连一个”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水乡的池塘很多。

  生:也说明水很多。

  生:我从“绿水荡清波”中体会到了水美。

  师:“绿水”是什么样的?

  生:“绿水”是水碧绿碧绿的。

  师:“清波”呢?

  生:“清波”是水很清澈,上面还有波纹。

  师:是呀!你们看水乡的水这么多、这么美。让我们朗读并把这段话并背诵下来。

  生练习有感情朗读、背诵……

  【教例二】

  出示第一段文字(同上)

  师:好好读读这段话,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自己一定能读懂的。

  生自读。

  师:刚才读这段话时,你们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一幅幅水乡的画面。(出示水乡图)

  师:请小朋友们再图文对照着读一读、想一想,然后说说水乡的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景象。

  生自读(读得很投入)

  生:我仿佛来到了水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水。

  生:我也仿佛来到了水乡,我睁大眼睛,想数一数水乡有多少条水渠和小河,可是我怎么也数不过来。啊,水乡的水太多了!

  生:我看到了水乡的小河,河水很清很清,连河底的水草我都能看到,有时水草旁还会有小鱼虾游过呢。

  生:我看到的水乡小河和朱珠刚才说的不太一样。河水是碧绿碧绿的。一阵微风吹来,河面上就荡起一层一层的小水波,太美了!

  ……

  师:假如现在小朋友们就站在水乡的渠边、河边、塘边,你们最想去做什么呢?

  生:我想画一幅画,画下“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绿水荡清波”。

  生:我想弯腰,捧起水乡的清水喝一口,尝一尝它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生:我想照张相片,把水乡美景留在照片中。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什么也没说,你们就自己读进文中去了。水乡的水是这么多,这么美,像画一样。想把这段话读好背下来吗?请在下面认真做准备。

  生练习有感情朗读,背诵。(情绪高涨)

  以上两个教学片断实录虽然教学内容是一模一样的,但由于两位执教者教学思想观念的不同,其课堂教学设计的差异很大,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例一:教师条分缕析,学生亦步亦趋

  本教例中,教师从引导学生了解该段大意,到怎么体会水多、水美,再到感情朗读,整个教学环节是由老师主宰着一切,学生不过是在迎合老师去读、说。教师预设好一条阅读的暗线,每到一个知识点,教师便要适时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牵着他们往下走,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有离线、越线之机。学生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回答好老师所设计好的几个问题,获取课文语言文字中所载荷的内容知识吗?当然不是,学生阅读主要是为了学会阅读、发展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的。那么,怎么进行阅读教学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既然是个对话过程,那么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当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与文本及文本的作者交流时,教师就不应该不合时宜地介入、打断,要充分相信学生,要给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先与文本充分交流之后,再与老师、同学合作交流。像上述教例一中这种条分缕析式的教学设计,常常带来的是对教学内容的人为肢解、条块分割。教学中教师不能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必然会出现重讲解、重理性分析、搞知识的外部搬运的情况。学生在这种条分缕析式的教学设计中没有自主性,无法主动探究,下一步将要学习什么总是由教师来安排,学生就只能在老师的精心牵引下亦步亦趋。长此以往,只会泯灭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教例二:教师能放能收,学生自读自悟

  本教例中,教师从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到点拨学生想像画面,再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一直到最后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在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我们没看到一点师“牵”生的痕迹。教学自始至终处在一种学生要读、愿想、抢说、乐背的良好氛围之中。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教者大胆放手让二年级的学生去自读自悟这段话,让学生独自走进文中,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各自构建起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产生了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教者深谙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学生是阅读的主人,阅读是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的体验与理解。正是有了上述的认识,教者才能放的开;也正是有了教师充分的放,学生才会有自读自悟的机会,课上才会产生多姿多彩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设想一下,学生若是在老师问题的牵引下,还会有机会尝一口河水的味道吗?阅读教学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语文课程标准》中写的清楚:“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同时也是阅读课堂上学生的另一个主要对话对象与合作伙伴。课堂上,教师只放不收,学生便会放任自流;只收不放,学生便会亦步亦趋;能放能收,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阅读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若是能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学生就会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在与教师、文本之间不断的对话过程之中,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

【《水乡歌》的片段赏析】相关文章:

《水乡歌》片断赏析01-07

《水乡歌》教案03-07

水乡歌教案04-01

《水乡歌》小学教案04-02

《水乡歌》教学教案05-21

《水乡歌》教案15篇03-08

《水乡歌》教案(15篇)03-25

小学语文《水乡歌》教案11-30

《过大年》片段赏析04-07

子夜吴歌·夏歌原文及赏析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