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局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文化局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3-03-22 14:30:24 精神文明建设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化局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到战略高度,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在重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基于上述观点,我县先后提出了创建陕南文化强县和省级文化先进县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近期对我县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深切感受到了我县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对现存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化局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一是文化阵地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在中、省、市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县文化馆、图书馆于2004年争取到了国家发改委和文化部资助陕西省新建13个两馆建设项目,名称为县宣传文化中心,它位于县城广场的东南角,占地面积800㎡,建筑面积3461.79㎡,总造价350万元。并于2017

文化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2017年,我们建成了县级文化中心,2017年,我们建成了9个乡镇101个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发放电脑33台,投影仪67套,覆盖率达30%。各基层服务点已经发挥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据统计2017年仅争取上级投资文体设施项目资金达426万元。我们还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支持130余万元,为彻底解决两馆建设和文化站的欠账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还对全县25个乡镇383个村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上报了2017年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村级活动器材配备项目单位。

县体校近年来先后投资80万元新建了综合训练房,投资了70余万元新建了灯光篮球场,投资20余万元新修了室外两个篮球场,硬化了道路。我们认真进行调研筛选,扎实做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争取上级投资62万元建成了1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一个社区健身路径。

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基层文化设施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二是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连续四年协助、县政府成功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受到全县广大群众好评。县图书馆、文化馆开馆以来,掀起了轰轰烈烈文化活动热潮。图书馆一方面开设了成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书库、资料室、采编室,面向全县广大读者开放,另一方面积

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三下乡活动,将科技图书、致富信息直接送到广大农民群众手中。县文化馆在馆内举办各类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举办短期美术培训班;主办宣传专栏;开展文学、戏曲等文艺创作辅导活动。在馆外组织辅导城区各社区和民间文艺团体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指导各民间演出团体编排节目,以举办纳凉晚会、夕阳红文艺演唱会等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我县群众文化生活。县剧团精心编排了《ABCD》,大型诗舞剧《ABCD》,并分别荣获市一等奖和省优秀表演奖的殊荣。又创作了大型眉户现代剧《ABCD》、《ABCD》,其中《ABCD》在省五艺节上荣获剧目奖等8个奖项,受到省政府的表彰,目前又继续打磨包装《ABCD》剧目,准备为六艺节献礼,以上各项文艺演出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

三是注重文艺作品创作,开展艺术交流展览活动。我县的文艺作品创作特别是书画创作一直有着良好的传统优势。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艺术作品频频发表于各大报刊或在各类展览中获奖。我们在注重作品创作的同时,还先后组织了20余次作品展,其中配合县政协组织举办的纪念改革三十年成果书画作品展、AB\CD书画作品展、ABC书法艺术馆开馆暨作品展、ABCD纪念抗震救灾诗书画印作品展、中国橡树摄影网作品展等引起了广大文艺爱好者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推动了我县文艺作品创作的新高-潮。

四是抓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县电影公司与各乡镇文化站及电影放映队签订放映合同,督促狠抓落实,每年都按时按质完成了全年放映场次。同时,我们还自筹资金购臵了数字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放映车,推动了农村电影放映的全面普及,保障了农民群众看电影的基本文化需求。全年放映电影4644场,超额完成了放映任务,一些偏远山村人民群众看到了数字电影高质量的影片。同时,我们借助共享工程平台,开展共享工程‘走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科教曲艺等方面影视片30余场次,观看师生、群众近万人。

《文化局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成立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做好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我们组织人员,历时四个多月,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了普查登记,经组织专家论证,县政府审定并公布了我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0大类24个项目,民间文学《ABCD》等6个入选市级名录,《ABCD》、《ABCD》、《ABCD》入选陕西省非遗名录,占全市入选省级名录的一半。我们还认真细致的做好《ABCD》、《ABCD》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目前,ABCD上报支持的保护经费已划拨到位,这两个项目,文化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2017年我县被评为全省非遗普查先进县,受到省厅的表彰。

六是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成效显著。在馆藏文物保护

方面,我们采用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办法,堵绝一切不安全事故发生;争取投资27万元修缮了文庙前院厢房和消防设施;组织人员在全县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共普查记录我县文物487处,其中复查113处,新发现文物点274处,此项工作经国家文物局和省市专家组验收,被评为良好等级。同时我们组织了对县博物馆陈列规划方案的评审,争取上级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馆藏字画修复和文物陈列。我们还做好了馆藏数据库建设以及ABCD古墓的抢救性勘探挖掘。我们还重视做好文物保护的申报工作,ABCD被省政府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七是文化市场秩序有了较大改进,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受到上级表彰。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市场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稽查监督,大力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和网吧专项治理活动。由于工作成绩显著,我县文化市场稽查队被评为“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集体”,受到中宣部等4部委的表彰。

八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大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各类大型体育比赛,指导成立县篮球、羽毛球协会等群众体育组织。改进竞技体育训练机制,采用与学校联合的办法,指导学校长年开展竞技体育项目训练,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并积极争取资金建成了10个村和2个社区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配备安装了ABCD及乡镇10个村

的健身广场器材。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我县有一人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表彰。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广大农民群众的努力,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文化设施设备还相对滞后,文化活动单一且缺乏特色。农村的文化活动还存在时冷时热、时有时无的现象,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相距甚远,文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由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

2、文化设施相对滞后,与时代要求还有差距,乡镇文化队伍不够健全,对人员的业务培训重视不够。农村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乡镇文化站的基础设施较前几年有所改观,但相对于乡镇属其他单位来说还有差距,仍然属于可怜单位,全县25个乡镇文化站,目前只有7个是新建站舍,

部分文化站场地狭小,大部分乡镇文化站没有站舍,办公没有场地,挤在乡镇大院里,有的甚至到现在还租住在民房里。多数行政村没有文化室,文化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拿人员来说,我县25个乡镇文体站,编制是49名,平均一个乡镇不到两人,与我们建设文化强县、创建文化先进县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当前现状是人员分配不均,整体素质不高,由于总体人员超编,多年来一直没有新进人员,现有人员多数已是临近退休的年龄,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人才匮乏是基层文化工作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政策导向,以及文化单位经费及办公设施条件差等问题,很多大学毕业的人才不能安排到文化行业工作,优秀的人才更是招不来、养不了、留不住。这种状况既与上级要求的标准相差甚远,也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局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活动经费短缺。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我县的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投入,但县本级文化投入经费与我县经济增长、财政增长的比例远远不能相提并论,从这一点上来说,文化投入的比例甚至是下降的,两馆一站业务经费标准基本没有落实,建设遗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从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情况看,经济较强的乡镇或社区(村)文化设施较好一些,县城较好于各乡镇,各乡镇都没有专项的文化活动经费,乡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有经费就搞活动、没经费就不

活动,很难保证乡镇文化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只能临时应付或乡镇领导临时安排什么就干什么,影响了乡镇文化工作长期稳定和持续地发展。

4、农村文化活动档次低,内容单调、渠道单一,满足不了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活动的要求。目前,广大农民只能从电视中了解天下大事,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农民除了在家中看电视外,其它的文化活动很少, 能够开展活动的部分乡镇也一般以唱歌、跳舞、鼓乐队等传统活动方式为主。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十分贫乏,农村文化消费普遍低下。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书报刊物、看戏、看电影的支出很少。乡镇文化工作环境不良,文化活动势必受到影响,基本现状离新农村建设对文化体育的要求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工作任重道远。

5、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我县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小,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群体和规模优势,没有自己的品牌,文化产业消费群体尚未真正培育壮大。

三、加快我县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应采取的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广大群众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内容健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适合广大群众口味的文化生活。实践证明,凡是文化生活比较丰富,群众精神比较充实的地方,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状况就好。而那些文化生活贫乏的地方,不论富裕程度如何,封建迷信和宗教势力就会抬头,社会治安

恶化、干群关系紧张等现象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农村文化建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凝聚人心,聚合民力的作用,它将有力推动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改变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应该努力做到: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省文化厅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共同制定的《省农村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申报文化馆、图书馆新建项目。落实国家发改委和文化部《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配套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到2012年全面完成我县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并进一步充实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活动必须的器材设备。财政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公益文化的投入力度,以改变当前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真正使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有效的主流文化接收平台不成一句空话。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县文化馆要具备综合性功能,图书馆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乡镇要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村级要建立文化活动基地。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把中小学建成宣传、文化、信息

中心。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给乡镇文化站配备多功能流动文化车,以便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结合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借助体育活动的场所——健身路径、篮球场、乒乓球台等,推广体育文化,让农民在健身的同时也得到文化的提高。

2、创新机制,提高素质,培育新型文化队伍。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公开招聘,每年能为乡镇文化站招聘一批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乡镇文化干部队伍中。同时加强对现有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鼓励乡村文化工作人员自学、进修,有目的选送部分人员到相关院校深造。同时进行业余文化人才资源普查,大力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对文艺骨干免费进行培训。稳定和培育农村文艺专业人才,对于国有或民办的职业剧团的文艺骨干可给予职称评定和文艺津贴,同时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不断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和指导,培养农民群众文化骨干。

3、创新理念,借助各种载体,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一是节俗文化活动。传统节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是深深植根于民间大众,应充分认识其文化底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巨大现实意义。当然,其中也可能夹杂某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我们要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使频临消亡的民间节

俗文化活动成为广大农村社区民间文化的健康主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村集市开展文化活动,如春节各地民间文艺社火、以及各乡镇旅游景点举办的活动等,为基层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鼓励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二是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各地农村都有不少民间艺术人才、民间绝活艺人,由于多种原因,大多面临断层后继无人的状况。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发掘、整理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解决传人问题,并积极鼓励和帮助他们自编自演,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去。三是各级各类文化下乡活动。每年各级各类文化下乡活动,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鲜血液和催化剂,应很好进行策划和包装,尤其是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电影下乡巡映活动,应多播放适合农民群众口味和需求的娱乐影片和科教片来赢得农村市场。 四是建议开展一年一度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由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在国庆期间组织民间文艺汇演活动,让各乡镇、社区的民间艺术团队集中进行比赛和交流,以促进农村民间文艺的繁荣和发展

4、明确职能,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农村文化市场是联系农村文化生产者和农民的中间环节,必须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切实杜绝精神污染源,促进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不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5、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当地文化产业品牌。一是对于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村民能足不出村就能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家喻户晓,喜闻乐见。二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通过转变体制和机制,整合文化资源,实现项目品牌带动,政策资金扶持,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市场体系等切实措施,推动农村剪纸、绘画、书法、陶艺、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体系,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文化可以展示形象,文化可以吸引人才,文化可以出投资环境,文化可以创造财富,文化可以出生产力。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 我县创建文化强县和省级文化先进县的目标会早日实现。

文化局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2017-03-09 17:02 | #2楼

按照文明办《关于报送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的通知》要求,我乡积极组织力量,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本辖区美丽乡村建设开展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对涉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面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我乡基本情况

1、美化和标语广告整治。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乡风文明为着力点,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以建设文化广场为重点,完成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的配套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全乡总计投资7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17652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15个,安装健身器材130余件,均已投入使用。同时,通过建设文化墙,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方针政策、传统民俗文化、文明新风尚等内容,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新鲜的时代感带入农村,使文化墙寓教于乐,让墙体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培育新农民的一个阵地和窗口。除此之外,在全乡范围内对广告标牌、标语进行彻底清除,对全乡各村临街建筑立面统一粉刷,净化村容,全乡共绘制文化墙1112平方米,粉刷墙面94730平方米,有效的整治了沿街商业广告和标语,净化了人居生活环境。

2、村民中心建设。我乡从每个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各村两委办公场所进行整合,高标准建设村民中心,夯实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健全>规章制度,配置较为完善的活动室,使村民中心成为集办公议事、村务公开、事务代办、纠纷调解、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村民中心便民服务项目“全覆盖”,并筹划对村民中心标牌进行统一制作安装。

3、乡规民约建设。乡规民约建设是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我乡充分发动村民讨论制定乡规民约,全乡22个村均成立村民代表会、红白理事会等,讨论撰写文明节俭婚丧事宜承诺书,并成立民调会充分参与民间事务的调解、监督与服务,在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作用。

4、农村志愿者组织建设。我乡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头作用,按照各村实际情况分别成立了义务治安巡逻队、帮扶志愿者等志愿组织,实现了包片、包村、包户,党员和村民代表联系户,广泛开展了志愿服务,把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因病、因残、因祸导致的残缺家庭、单亲家庭子女作为重点。并利用义务巡逻队建立巡逻微信群,实现群防群治的同时,加强应急处置,弘扬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村风。

5、家风家训建设。把家风家训作为民风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宣传教育,让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全乡开展寻找任丘好人活动,征集文明事迹,弘扬文明新风。

6、《功德榜》、《功德录》建设。在乡机关和有条件的村设立了功德榜、功德录,大力宣传善行义举,纪录好人功德,弘扬核心价值,让好人好事得到弘扬,引导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提升我乡村民整体文明素质。

二、我乡的主要做法

1、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由于农民的建设理念和工作水平有限,因此,我乡积极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政策措施,形成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并根据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群众的承受能力来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吸收社会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不断增强农民服从规划的自觉性,维护环境卫生的责任感及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教育平台,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农民综合素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能够相匹配。

3、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过程中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宣传工作,大力推广它的好经验、好做法,生动直观地告诉大家如何全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行政村为单位,分期、分批、分阶段抓好示范村的建设,发挥示范村的扩散效应,先易后难,成熟一个、创建一个,循序渐进抓落实,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实现乡村美丽“蝶变”。

三、存在的问题

1、覆盖程度不均衡。由**与村之间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认识程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抓美丽乡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一样。有些经济基础好的村重视程度要好,村民的文化生活相对丰富,软硬件设施明显较强,反之有些经济基础差的村对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村民的文化生活及文化设施等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2、部分乡村干部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任期内注重短期效应,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能立竿见影,不如抓物质文明,摸得着,看得见,体现政绩明显,于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号召多,落实少。

3、农村文化设施跟不上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的村,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硬件建设投入少,文化阵地少,设施老化,无法发挥作用,一些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形同虚设,没有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在无处可去可乐的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虚而入,侵蚀人们的思想。

4、提高村民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规划、措施和手段。一方面部分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随地吐痰、便溺、乱倒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

另一方面是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四、措施与对策

1、建立和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好抓落实的问题。搞好村级组织建设,发挥群众组织作用,解决好合力抓的问题,共同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进步的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好村学校这一教育阵地,针对当前价值取向错位、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编印通俗易懂的德育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移风易俗和行为养成教育,要引导他们讲给家长听,要求家长做,从而促进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3、深化民俗改革,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工作。要针对某些地方仍有存在的葬仪铺排的现象,健全管理规范、加大执行力度、完善服务设施,防止变相回潮。在婚丧嫁娶方面,要继续通过村级红白理事会来加强引导,通过修改完善有关村规民约来加强群众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进一步树立农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的新风尚。

4、加快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乡文化站为龙头、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文化网络。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把设施建设作为“民心工程”落到实处。

5、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民营机构等组织参与农民教育培训,形成多渠道对农民培训的机制。依托产业发展,重点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努力培养造就一批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

6、深入开展系列评选活动。要认真开展星级系列评选创建活动,组织各村把星级评选活动扎实开展好。要以明星村庄为旗帜,树典型,带全面,不断扩大先进面,推动农村整体创建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农村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并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文化局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05-18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09-21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09-21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09-21

汾城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09-21

城川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09-21

古城镇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09-21

XX镇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09-21

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精选11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