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创新>《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专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专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11-18 18:39:04 创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专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因素。经过几十年的对外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绝不是制造业强国。我们还缺乏核心技术,这就需要数以百万计创新型精英。我们制造的产品还比较低端,组装的同类产品与先进国家同类产品的质量差距还比较大,这就需要数以亿计创新型技术工人。为此,职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职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学校对电子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专学生创新能力

一、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创新。

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在全校学生中营造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支持系统,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利用政策、舆-论等手段营造尊重技能人才、尤其是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校园氛围,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校园风气。为此,在校长伍国粱的领导下,尝试进行了以下活动来营造校园的育人氛围:

1、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

活动的主题是“科技创新,美好生活”,突出宣传自主创新和科学技术引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用科技创新的成果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共创美好幸福生活,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创新氛围。

2、组织学生社团

根据电子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我校组织了多个学生社团,吸引着许多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例如单片机控制装置、PLC控制装置、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等社团。社团工作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由参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通过这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创新教育,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

作为创新型人才,必须有创新激-情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给学生“洗脑”

中职学生经历了中考的失利,大多数自信心不足,学习缺乏主动性,他们认为创新是科学家、工程师们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教师要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让学生相信自己有创新的潜能。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发明家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洗脑”。例如,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被人认为是低能儿,但他最终成为“发明大王” 。对中职学生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比普通高中学生更有优势。首先,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不用在题海中挣扎,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其次,中职学生有一定理论知识,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会产生无穷的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鼓励学生挑书本上的错误,挑教师的错误,以此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的批判性思维。例如,在《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变压器绕组的极性时就指出了书上两幅插图的印刷错误。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知道权威也不一定是对的,接受观点前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3、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现在的中职学生来说,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水平较薄弱是他们的特点,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专业课的教学中,理论以够用为主,突出实践性,加大学生的实训时间,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

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电动机维修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对一些繁琐的理论和名词解释尽量少讲,只讲了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主要参数和重绕工艺,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操作中遇到难题老师及时的给予解答和指导,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4、在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时,除了重点考核学生的技能成绩以外,还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每学期的技能考核以及每年举行的专业技能竞赛中,除了设置一些书上有现成答案的题目以外,还设置了一些没有现成答案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制冷技能竞赛的笔试题中,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小型制冷和空调设备中冷凝器的冷却,除了用空气冷却外,还可以用那些方法?这样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已知的书本知识外,还要自己进行独立思考,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才能得出答案。这样也就考核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第二课堂,向学生讲授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创新

知道了创新的重要性,要想提高创新能力,还要掌握好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好的方法,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在第二课堂,我们向学生讲授了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技巧:1、缺点法(指从操作方法、使用对象、功能结构等方面去寻找物品的缺点,通过改正这些缺点来形成创造目的的一种方法)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专学生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希望法(从社会和个人愿望出发,通过列举希望来形成创造目的的一种常用的方法).3、组合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已有的技术原理或不同的产品,通过巧妙的结合或重组,从而获得整体功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造方法)4、扩大-法(使现有物品的某些方面数量上变大、变多、或者质量上变好。它包括扩大体积、延长寿命和增加用途等方面)5、移植法(将某一领域或某种物品已见成效的发明原理、方法、结构、材料、元件等,部分或全部引进到别的方面。从而获得新成果或新产品)6、逆向法(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考虑问题,以求得创新的思维。运用逆向思维,突破常规的思维方法,从而找出发明课题)。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运用以上的发明方法和技巧,我校一些学生做出了一些小发明。例如电子班的学生陆伟鹏,运用缺点法和移植法,发明了新型水位控制器,消除了旧式水位制器安装复杂、寿命短的缺点,他就是从洗衣机水位传感器上得到启发,将之移植到新型水位控制器上而得的。 四、在节假日里,开展一些义务维修家用电器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学校在水东-社区,周围有很多居民,为了充分利用课题组成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在节假日里,老师带领学生到教职员工和居民家里义务维修家用电器,真刀真枪的干,这样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开放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动手制作一些新颖、 实用的电子装置。对一些拔尖的学生进行特别的辅导,筛选一些有创意的作品,申请国家专利

我们学校的电子专业是自治区示范专业。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建立了设备齐全、性能优良的电子专业实训基地。为了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学校安排课题组成员,轮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新。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些学生动手制作了一些新颖、实用的电子装置,如在卢小钢老师的指导下,电气班的何国伟和蒙志安同学,制作了学校办公楼前的音乐喷泉,深受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好评。还有陈文浩老师指导的电子班张长浩和张艳妃同学,利用所学的单片机知识,制作了学校会议室和电化教室的两个LED显示屏,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特别是蒙志安同学,在陈家安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成功的制作出了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的电动车充电报警器,目前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总之,要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创新;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创新教育,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在课外时间,向学生讲授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创新;指导学生多参加创新实践,让学生收获创新的成果。

中职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17-03-15 13:03 | #2楼

国家的创新能力关系着中华民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前途和命运。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中职教育领域,创新教育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成为人才素质的核心。职业教育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新,越来越高。为此,对创新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成为当前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那么,笔者认为,为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高素质、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用创新教育的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创新教育就是教师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课程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首先,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传统教育是通过规范有序的流水线塑造学生,使之能够完整地继承和内化前人所创造的既有的文明成果。从本质上看,这种教育只是在发挥着一种“复制“前人的功能,并无深刻的,内涵独特的创新意义可言。而创新教育坚持的则是以追求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教育价值观,通过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殊流程,“创造”出不以“重复过去”为已任,在人文本质上真正超前人的一代“新人”。

其次,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它所追求的是人格发展的和-谐性与异质性的统一。所谓人格发展的和-谐性,就是注重德、智、体、美、心诸方面在学生身心的有机渗透,使其各个方面和-谐发展,培养其正确的人生信念,崇高纯洁的道德品质。主要包括坚持探索的独立人格,标新立异、打破陈规的批判精神。不拘陈见,富于变通的灵活态度等等。创新教育以追求健全人格为目的,就是要真正能够使个体生命成为宇宙的精华,成为知识经济大潮中的创造性人才。面对我们职业教育的学校来说,就担负着培养这种人才的重任。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经济市场和日益腾飞的厂矿企业,需要的就是这种创新型人才。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专学生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 采用创新教学策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教学策略是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思考。它具有指导性和灵活性,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方式概括化的作用。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就是要通过优化的教学设计,有效的课堂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一)打破传统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更是人类思维之树的一朵艳丽花蕾。在瞬息万变的社会,获取成功的卓越的新观念,是我们建立和强化成功的动力,也是实现教学期望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我们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转变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观念,树立教师应“授人以渔”的思想,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使其成为行动的先导。

创新意识的建立,首先对学生要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尽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思考力和想像力,驱动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理论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能积极主动愉悦地学习,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的目的。因此,教师首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态势,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可以充分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采用一些影视录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強。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二)拓宽知识视野,夯实创新基础

创造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知识水平对创造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哪些思路,提取什么信息,是否新颖独特,是否具有理论或实践价值等方面。只有显备广博精深的知识,才可能敏锐地调察到某类事实或现象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才能产生重大的发现和发明。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宽,知识积累越多,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越容易在短时间内捕捉到灵感,表现出的创造能力就越强,才能真正夯实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向学生的大脑里装现成的知识定论,而要交给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让他们学会主动地获取知识、梳理知识的技巧。

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是创新。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人类借助于创新、获得发展的“不竭之源”。创新,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和渗透到学习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结果,它是学习活动的目的所在;作为一种动力,它推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进行。然而,学生要创新,必须将其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知识、能力和创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知识既是学习的目的,更是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和进行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核心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价值取向问题,是人格问题。自信、勇敢、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坚强的毅力、勇敢的质疑、专注、好奇等人格因素,是创新的心理基础,也是掌握知识、发挥能力、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因此,学生应把知识、能力、人格、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学习目标,使学习成为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

(三)改变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

一位留德的中国学生谈体会时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国威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若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也曾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因此,改变教学方法上当代教师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1、营造宽松环境,清除怕错心理

在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普遍严厉,由此学生普遍存在着害怕犯错误而被责备的恐惧心理。这种心理负担会严重阻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创造力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具有高度创造能力的人常有偏离文化常规的思维或行动。而社会对个体的顺从行为极为赏识,这样就压抑了创造者偏离文化常规的思想。社会舆-论如果

能够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的人,创造者就会有“心理安全”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态度和-谐地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尝试,用不寻常的方式理解事物,自然也就可能形成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 “气候和土壤”。

传统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教师权威”、“师道尊严”,把学生看成是教师的“附庸”,实行“家长式的统治”,把课堂搞成“一言堂”。挫伤了学生了的自信心、进取心,致使学生“惟命是从”,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改革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实行民-主的平等的教学管理,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宽容、允许学生犯错误,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努力去激发学生心灵中创新的火花。

2、改进教学发问的技巧,科学地创设问题情景

发问是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有效的发问技巧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开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创造性的发问技巧,多提软性问题,也就是开放式的问题。这种问题不强调唯一的标准(正确)答案,要求一个句子或一个句子以上的回答,重视容多纳异,鼓励想象、概括、隐喻、扩散,能包容矛盾,希望有突破常规的答案,让学生应用发散思维的能力,产生多样、新奇、独特的反映。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认同,得出结论,而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再想想看”,从而找到更多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多一种思路,多一种答案。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内容上多了许多探究性活动,从而创设了大量的问题情景,目的是让学生动脑思考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得到不同的体验和感受。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该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过程往往是思维的创新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离不开设疑,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结合这些探索性活动,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从而能引起学生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3、训练求异思维,鼓励“异想天开”

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创新精神源于学生兴趣之中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教学中,不要让学生急于认同,要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和分析,产生联想、想象,拓宽视野,以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产生新的看法和发散性思维,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

教学中教师应该放纵学生的想象力,让其多生幻想。要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和习惯,寻求超乎平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品质。列宁曾说过,“有益的幻想是工作的推动力”。过去人类的许多幻想,现在都变成了现实。今天的幻想,或许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因此,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新奇的想象,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将想象与现实的认知结合起来,这样,幻想才可以产生积极的

意义。

(四)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1、鼓励个性发展,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教育对象个性的存在及其差异的合理性,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 宽松氛围,让他们可以独立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或从事创造性活动。任何创造性活动都是对原有原论观点、方法得到突破,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表现自己的个性,人云亦云,就不可能有所突破,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尊重、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2、学生在学习中要有自主思考的主动性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有思考的人是万物的准绳。”人的创造力来源于人的积极思考。自主性是主动性的基础,创造性又是自主性的最高形式。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独立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首先要求学生能自己作主,有独立的选择和支配能力。为此,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自主性的培养有赖于学生的自主活动。所以,教学活动应贯彻“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如,计划让学生先订,书本让学生先读,问题让学生先议,规律让学生找,习题让学生先做,小结让学生先说。要鼓励学生敢想,更要鼓励学生敢干,把创意和构思付诸行动。这样,学生才可能更多也体验到独创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思维才具有价值。此外,还可以训练学生习得一些创造技法,如类比法、自由联想法、等价变化法等方法。通过创造技法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拓宽思维广度,加大思维深度,从而达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专学生创新能力】相关文章: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3-24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9-21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03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11-28

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5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9-22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01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