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最新版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最新版

时间:2023-03-22 23:51:44 措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最新版

1 目的

规定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控制和验证的要求,以消除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产生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而达到不断地改进管理体系的目的。

2 范围

适用于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控制过程中,对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也适用于对供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监督和检查。

3 职责

3.1 主管副总经理负责领导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3.2 工程部负责工程建设施工活动中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的归口管理。

3.3 物资部负责组织设备监造、设备物资供方和公司有关部门对设备、物资的不合格进行评审和控制,制定有效纠正和预防控制措施,确保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设备和物资质量得到控制和保证。

3.4 综合管理部根据管理体系审核、评审发现的不合格,组织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3.5 公司有关部门以及项目监理负责对相关供方的纠正措施的监督和检查。

4 程序

4.1 纠正措施

4.1.1 各部门应以适当的方法,调查和收集已发生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4.1.2 这些不合格品、不符合项有以下来源:

——测量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各类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由于法律法规标准的变更引起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事故、事件、违章及不符合调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相关方提出的有关不合格品、不符合项情况和意见;

——质量体系的内部或外部审核的不符合项报告;

——顾客的投诉或意见;

——其他不符合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或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

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1.3 分析发生不合格品、不符合项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4.1.3.1 收集到已发生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各部门应及时组织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可召开质量剖析会,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必要时可利用相关的统计技术。

4.1.3.2 针对上述分析的不合格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这些纠正措施要满足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1.4 实施和验证纠正措施

4.1.4.1 纠正措施涉及的责任部门(人)应及时纠正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等,并按纠正措施要求认真实施,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

4.1.4.2 纠正措施完成后,应通知工程部对其验证。

4.1.4.3 工程部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予以验证。

4.2 预防措施

4.2.1 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点亮网(http://www.ahsrst.cn)专业服务于企业(公司策划管理人员)

http://www.ahsrst.cn

QQ:393812649 共 3 页

4.2.1.1 各部门应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适时也收集潜在不合格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以下的来源: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IS系统中的过程和作业信息记录;

——管理体系内部/外部审核结果;

——质量体系运行记录服务回访报告等。

4.2.1.2 对这些潜在不合格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的方法可参照本程序5.1.3.1内容。

4.2.2 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针对4.2.1.2分析的原因,各部门主管组织提出预防措施及其实施计划;经部门主管审定后,报管理者代表批准。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责任部门应认真执行。

4.2.3 预防措施有效性的验收

4.2.3.1 责任部门的预防措施实施完成后,应与工程部、综合管理部及时联系;工程部、综合管理部应及时组织人员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

4.2.3.2 各相关部门应组织收集和整理质量信息,这些信息来源于:(但不限于此)

——验证有效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监理部或施工单位反馈的各种信息;(可在MIS系统中获得)

——各种外出会议获得的信息等。

4.2.3.3 各相关部门在每年公司管理评审前,将采用预防措施及效果和收集的质量信息予以汇总,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文件,提交管理评审。

4.3 纠正或预防措施若涉及修改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时,应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4.4 供方的纠正措施的监督、检查

项目监理应对供方出现的不合格及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检查和督促,并将有关情况向公司报告。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新)2017-03-19 08:53 | #2楼

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

3.1管理部负责组织对体系持续改进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体系不符合问题时发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最新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2生产部、工程部、品管部负责组织对服务和产品持续改进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质量问题时部门负责人发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3各部门负责分管范围内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改进和实施,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4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3.4业务部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4.程序

4.1持续改进的策划和管理

4.1.1组织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4.1.2日常的改进活动

对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参见4.2、4.3条款执行。

4.1.3较重大的改进项目

对涉及现有过程、服务和产品较重大的改进及资源需求变化的项目,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

a) 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b)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c) 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4管理部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体系改进、资源配置及质量的改善等),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定 1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版本/修订状态:A/1 《改进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改进计划的内容及管理参照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4.1.5生产部、业务部、品管部通过质量方针和部门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产品质量或服务的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技术改进、工艺改进、服务质量的改善等),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策划,制定《改进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改进计划的内容及管理参照“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4.1.6最高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每个员工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组织持续改进做事出贡献。

4.2纠正措施

4.2.1 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识别不合格

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 过程、服务、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组织规定值时;

b)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 顾客对产品或服务质量投诉时;

d)内审发现不合格时;

e) 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时;

f) 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2.3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实施与验证

可采取统计技术或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主要原因。

4.2.3.1对情况a)由生产部、工程部、品管部视不符合情况的不同,由相关责任部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品管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3.2对情况b),f)管理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管理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3.3对情况c),由业务部负责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负责人,由责任负责人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部门 2

负责人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及时转告顾客并取得顾客满意。

4.2.3.4对情况d),由审核组发出《不符合项报告》,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2.3.5对情况e),采购部通知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对所供物资进行维修或更换,执行“7.4采购”对供方控制的规定。如果是供方的质量问题,则由产品接受部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通知对方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4.2.4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a) 每项有关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纠正措施完成后,品管部负责对纠正措施完

成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对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其能否防止类似不合格继续发生,并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b) 每项有关体系的纠正措施完成后,管理部对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对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其能否防止类似不合格继续发生,并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c) 当不合格原因是由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不完善所致时,应对相关文件

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评审,并予以实施,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关于文件更改的有关规定。

4.3预防措施

4.3.1组织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3.2识别潜在不合格

管理部要及时重点分析如下记录:

a)质量统计(如调查表、排列图等)、市场分析、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等; b) 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c) 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

以便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产品的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对体系运作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及时收集分析各方面的反馈信息。

4.3.3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根据潜在问题影响程度确定轻重缓急,由管理部召集相关部门讨论原因,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并定出预防措施和责任部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的潜在不合格事实栏,经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后实施,管理部跟踪验证预防措施的实施,

4.3.4发现产品质量或服务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根据潜在问题影响程度确定轻重缓急,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召集相关责任部门讨论原因,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并定出预防措施和责任人;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的潜在不合格事实栏,经潜在不合格存在部门分析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后实施,品管部跟踪验证预防措施的实施,

4.3.5评价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a) 管理部对体系中预防措施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上签名确认;

b) 业务部、采购部、品管部的部门负责人对产品或服务中预防措施有效性进行

评审,并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c) 当潜在不合格原因是由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不完善所致时,应对相关

文件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评审,并予以实施。

4.4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控制及记录

4.4.1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总经理负责配置必要的资源,协助分析原因和确定责任部门,并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4.4.2管理部编制《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记录各次措施的发出时间、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逾期未能完成者,要报告管理者代表,组织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再次限期完成。

4.4.3由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4.4重要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应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5.相关文件

5.1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2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5.3 《8.4数据分析》

5.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5 《文件控制程序》

6.记录

6.1 《改进计划》

6.2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6.3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

编制: 审核: 批准/日期: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最新版】相关文章:

新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09-21

验厂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09-21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程序09-21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制程序09-21

十查十纠自查报告05-06

部队五查五看五纠剖析05-14

水痘预防措施04-04

雪灾的预防措施05-24

雪灾预防措施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