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考察报告>《工业经济及园区建设考察报告

工业经济及园区建设考察报告

时间:2022-11-19 11:31:15 考察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工业经济及园区建设考察报告

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2017年12月10日至13日,副书记刘家和率领我县党政代表团,先后到安徽无为、江苏沭阳、靖江和南京江宁区等地,就开发区规划建设、产业集群及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飞地经济”合作等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学习。县领导张勇、许道静、赵国安、宛冬梅,宣郎广茶业总公司副总经理杨双景以及相关县直经济综合部门、园区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考察学习。四地发展工业经济、建设开发区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使考察团一行开拓了眼界、心襟和视野,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责任感,对我县下一阶段开发区建设和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和借鉴作用。现将考察学习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工业经济及园区建设考察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无为县及高沟工业园情况。无为地处皖中,南濒长江,北依巢湖,总面积2433平方公里,下辖23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无为经济开发区、高沟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40万。1-10月份,该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9亿元,增长28.9%;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106.4亿元,增长36.8%。其中落户于无为经济开发区的皖沪合作最大项目安徽华谊集团无为煤化工项目总投资350亿元,一期投资73亿元,截止2017年10月底,已完成投资11.48亿元。

高沟经济开发区位于高沟镇内,是全国四大电缆产业基地之一,被誉为“电缆之乡”。2017年11月,省政府批准同意筹建省级开发区。目前,现有各类企业35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2017年1-10月份引进项目44个,到位资金19亿元,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上交税金6.51亿元。

(二)沭阳经济开发区情况。沭阳县域面积2298平方公里,辖35个乡镇、177万人口。该县始终高举“工业强县”大旗,1-11月份,全县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5.59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5家,总数达579家;实现工业税收6.09亿元;工业用电量8.4亿度。沭阳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部新区,于2002年破土建设,已完成26平方公里建成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开发区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取胜、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倾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已形成轻纺服装、机械电子、木制品深加工、新能源、软件和服务外包五大特色产业。截止目前,区内落户项目588个,超亿元项目88个。其中投产项目356个,外资项目37个。2017年1-11月份,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6.9亿元;完成自营进出口额7133万美元;新增用工1.5万人。

(三)靖江市及经济开发区情况。靖江市区域面积665平方公里,人口66万,辖11个镇。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地区并加入苏锡常火炬带,成为上海浦东开发区和苏锡常火炬带向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该市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3年11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目前共有城南园区、城北园区、新港园区和江阴-靖江工业园四个园区,形成一区四园格局。其中新港园区位于靖江东南部,南临长江,北至江平公路,成立于2004年3月,规划面积69.8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船舶修造、特色冶金、能源石化、木材加工等大型临港工业及现代物流产业。今年1-10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79.8亿元,同比增长76.1%,实现利税总额27.68亿元,增长25.7%,实现财政收入6.38亿元,增长34.8%,入驻商贸物流交易企业134家,现代物流交易平台初具雏形。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是江阴、靖江两市跨市跨江联合投资开发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采

用“飞地”跨区域合作,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目前,园区依托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建设以船业、机电、冶金、能源、物流为主导产业的具有临江产业特色的重要国际制造业基地,打造集工业园、生态园、新港区、新城区“两园两区”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园区,成为江苏省跨江联动开发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四)江宁区及滨江开发区考察情况。江宁区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人口82万,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是南京开放开发的重要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辖区内的滨江开发区于2003年10月批准建立,2017年正式升格为省级开发区。经过几年建设,目前园区已经形成“中心产业区、港口物流区、滨江新城区”联动发展的格局,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及港口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产业,形成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和以港口物流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的两大主导产业,同步发展商务地产、口岸服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工业经济及园区建设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始终把解放思想、敢想敢干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从四地情况介绍看,他们不论是确定工作思路、目标还是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建立工作机制、解决园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具有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举措,敢于创新突破,敢于向强者叫板。如:沭阳县提出“工业领先才是真正领先”的理念,始终把招商引资摆在第一位,乡镇镇长要提升为书记的,必须要有亿元招商实绩。成立招商主体170个,集中全县政治、经济、人才、信息等社会各类资源全力招商引资,加快开发区建设;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更是在创建伊始就顶住压力,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坚持着力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口岸最具规模的钢铁物流基地、南京西南部最宜居的生态新城”。

(二)立足现有区位优势,科学谋划发展定位。四地在经济开发区建设中都立足于自身,发挥区位、资源等独特优势,坚持合理规划,着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如无为县利用靠近长江的地理优势,培育壮大船舶制造产业,短短四年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年造船能力达100万载重吨。靖江新港园区、江宁滨江开发区利用临近长江,拥有较长深水岸线的优势,重点发展船舶修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业,建设了多个万吨级泊位码头。特别是江宁滨江开发区还准备利用三年时间把现有的钢铁物流市场发展成为年交易额达1000亿元的大型钢铁物流市场。

(三)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壮大现有产业。四地都将发展壮大现有产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无为县围绕电线电缆产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电线电缆产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促进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针对不同行业、产业,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发展;沭阳县每年财政安排2000万工业发展奖励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和激励企业扩大出口、争创名牌和开展技术创新。对年度纳税超过100万元的工业企业,纳入县财源型工业企业扶持范围,分档给予财政、金融、信用担保等方面的扶持。财政先期投入2500万启动设立了中小企业应急互助资金。设立3亿元工业风险投资资金,对投资较大和前景好的工业项目,以入股和借资的方式适当扶持。

(四)坚持市场化运作,创新投资和合作方式。结合自身特点,坚持市场化运作,创新开发区建设投资和合作模式是他们又一成功经验。如靖江市紧抓江苏省南北共建的契机,与江阴市跨江联合投资开发,发展“飞地经济”。双方按1:9出资成立投资公司,开发建设工业园。园区内

的经济事务由江阴方面负责,社会事务由靖江方面委托园区管理。十年内,不向园区内企业收取任何规费,投资收益都留存园区滚动开发。十年后,投资收益双方按5:5分成。

(五)坚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四地都坚持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如无为县2017年1-10月份累计投入4.8亿元建设基础设施;沭阳开发区提出“建花园式开发区”,高标准完成了区内16纵13横路网、管网和绿化亮化工程,实现了“七通一平”。3.6万平方米的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也即将投入使用。此外,该县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先后建设10个共240多平方米的安置小区,以成本价安置拆迁户,为开发区加快拆迁步伐提供了保障。靖江经济开发区截至2017年底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88.37亿元,建成道路112.46公里。铺设供热管道50公里,污水管道43公里,兴建变电所8个。江宁滨江开发区建成了62公里“八横六纵”城市道路体系,累计建成绿化面积200多万平方米,管网建设一次性全部到位。滨江至江宁开发区连接线建成通车。政府还投资建设了90万吨滨江水厂、11万伏变电站、天然气供应站等重点基础设施。

(六)不断优化服务,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如沭阳县成立了县帮办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帮办服务中心、职能帮办部门、引资单位和企业具体帮办人员“四位一体”帮办服务体系,实行“一周一会办”制度。设立县诚信服务监督局和软环境建设管理办公室,实行涉软案件公示制,严厉查处破坏软环境的人和事;江宁滨江开发区建立“一站式”服务,接到招商局移交的签约项目后,由开发区项目推进服务科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

(七)切实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奖惩。坚持把经济开发区作为发展经济的主战场,细化目标任务,严格责任奖惩。如沭阳县对开发区实行单独考核,要求开发区招引项目绝对数必须进入全县前三名,财政收入增幅必须高出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3个百分点。对招商引资落后单位“一把手”实行代理制,代理期限为一年,一年之后仍无实绩的将予以调整。对考核认定计划投资15亿元(6000万美元)以上,当年投资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的特大型项目,给予引荐人100万元奖励。

《工业经济及园区建设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启示与建议

(一)进一步拓宽视野、完善思路,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虽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各项指标增速较快,但总体上产业层次不高,产业支撑不明显,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工业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趋势,我们应当着眼更大范围,立足更高层次寻找工业经济发展空间。当前我们必须抢抓长三角产业转移这个难得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机械、电子、装备制造、金属压延等基础产业,尽快培育壮大我县工业经济基础。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资源和交通等优势,积极寻求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和区域协作,注重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要坚持招商引资、招大引强与扶优扶强现有产业、优势产业相结合,尽快形成全面整体推进的局面。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加大对我县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快三产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化水平,增强产业配套和服务功能,为产业培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坚决防止沾沾自喜、自我满足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乘势而上、大干快上的气魄和干劲,进一步浓厚工业经济发展氛围。

(二)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郎溪作为相对后发的地区,投资拉动仍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招商引资是解决投入问题的最重要途径。一要围绕发展壮大基础产业,巩固已有成果,集中力量,全力主攻长三角区域,不断壮大招商引资成果。二要围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深入挖掘现有产业、园区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拓宽招商范围,更加注重项目的规模、质量和带动能力,瞄准大而好的项目实施定向突破,使产业层次不断得到提升。三要注重加大对旅游业、三产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项目的招商力度,不断提升我县产业配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四要明确2017年招商引资目标,加大对郎溪的宣传和推介,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招商形式,在全民招商、驻点招商的基础上,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主题招商,努力实现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三)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内涵,实现园区建设新进展

经济开发区是我们承载产业转移的平台和基础。全力抓好开发区建设是发展工业经济重中之重的工作。要进一步扩大开发区规模,尽快完成50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修编。十字工业园要按照省级开发区的要求,加快园区规划编制工作,适度扩大规模。其他乡镇园区也要按照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积极修编园区规划。要坚持全县一盘棋,对全县产业布局进行统筹考虑,突出发改委、招商局职能,发挥其统筹指导作用,合理引导“一区四园”对产业定位和布局进行科学设置和调整。要科学合理的划分开发区各块功能区,把相同产业或相近行业向一个园区或区域集中,逐步形成集聚效应,提高工作推进的计划性。要优化园区土地供应,制定相关政策,实行激励措施,科学合理的确定投资强度和密度。对投资额较大的企业可实行单独供地,而对投资额较小、且不具备单独供地条件的可通过集中选址、建设标准厂房和联合建设的方式进行供地。要积极挖潜盘活土地存量,利用国务院相关政策,对已供土地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增加土地供应量。要加快基础实施建设步伐,尽快贯通开发区内的路网框架,力争形成道路交通网格。要加快快速通道建设进度,加速形成两区互动的格局。要加快商务服务、仓储物流和安置房建设,在抓好水、电、路建设基础上,有序推进通讯、有线电视和天然气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开发区的各项服务功能尽快完善。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更优的环境。

工业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光要有浓厚的氛围,更要有强有力的领导和措施,形成合力,强力推进。要完善领导机制,始终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第一责任,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把园区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要突出经济工作在考核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提高奖励标准。要坚决查处一切破坏招商引资环境、影响郎溪发展的人和事,在全县上下形成“以工作论英雄,靠发展比高低,按成果行奖惩,凭成绩定升迁”的良性机制。要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认真总结今年实施的“双百”活动成果,投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进一步加强项目调度和推进力度。要强化工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当前,市场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企业为了发展在只争朝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创新体制机制,做到从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产等各个环节服务无缝对接。要结合兴乡强镇扩权改革和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简化审批事项,完善全程代理服务,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做到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想方设法办。要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撑,畅通政、银、企合作渠道,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功能,为企业落地提供有力支撑。要创新服务企业招工的模式,着力加强产业工人的引进和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所想所需所盼,全面提升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工业经济及园区建设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化工园区考察报告范文10-24

经济产业园区考察报告01-03

园区建设调研报告10-21

工业园区考察报告范文09-22

园区建设安全生产制度04-17

赴成都工业园区学习考察报告09-22

赴先进地区工业园区考察报告09-22

城市规划与建设考察报告09-22

园林绿化建设考察报告11-25

园林绿化建设考察报告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