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增收>《白沙县促进农民增收典型经验

白沙县促进农民增收典型经验

时间:2023-03-23 09:30:30 增收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白沙县促进农民增收典型经验

为贯彻落实五届五次全会及省政府《关于促进中部市县农民三年增收意见》(琼府201771号)精神,白沙县通过以 “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为抓手,建立乡镇干部学习培训、定点进村入户、实施科技帮扶制度,增强乡镇干部为农民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改进工作作风,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白沙县做了很好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光明日报》对白沙县“打造技能型乡镇政府,帮助农民增收增效”的情况进行了报道,陈成副作出了重要批示,省政府成立以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省农业厅为成员的专题调研组深入白沙调研。现将白沙县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总结如下:

白沙县促进农民增收典型经验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白沙成立了“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领导小组,书记严正任组长,王应才任第一副组长,其他分管的县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组织盛小卫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由乡(镇)委书记担任组长、乡(镇)长担任副组长的“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县乡两级主要领导均作为“技 1

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组织部门负责协调指导考核,宣传部门做好培训及宣传工作,农业、林业、科技、科协等部门各司其职。

(二)全面组织培训。一是做好培训准备工作,组织编写了《技能型乡镇政府干部读本》和《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科技丛书》等书册,并下发到各乡镇干部和农户手中。发放专业技能申报表,每名干部根据当地主导产业选择必学技能,同时根据自身兴趣选学1-2门选学技能。根据各乡镇实际,主要学习橡胶、甘蔗、木薯、竹子种植管理技术、养殖技术以及公共知识、岗位需求等13项学习技能。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全面组织学习培训。成立了县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宣讲团,每周一或周五对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干部、种养殖专业大户进行技能培训,到目前为止,宣讲团共授课113场次,培训4200多人次;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和农场技术人员对干部、种养大户进行培训;利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到目前为止,乡镇干部人均参加培训10次以上,人月均入户指导10天以上,掌握农业技术最少的有1门,最多的有5门。

(三)建立规章制度。为确保“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有据可依,白沙县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一是建立学考机制,明确了技能培训的任务和内容,并且将半月一课、一技一考上升为制度。二是建立服务机制,每个乡镇 2

干部至少联系一个村、挂钩一个农户提供服务,并制定了三年服务计划,技能服务信息必须在农户门前挂牌公示。建立乡镇干部技能服务档案,填写干部技能服务表,每个乡镇干部做到学习培训有笔记,下乡服务有记录,并实行双月报制度,不定期抽查乡镇干部技能服务情况。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将干部技能测试、服务水平、与干部能力测评相结合,服务对象满意度与干部民-主测评相结合,工作绩效考核与干部培养、使用、提拔任用相结合,促使干部积极学习技能。

二、主要成效

(一)形成了干部群众学技能、用技能的良好氛围。白沙县推进 “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以来,无论是县里、镇里的干部,还是广大农户,思考的多是学习,谈论的多是技术,干部走村串户,和农民有了更多共同语言,村民闲暇集会、打牌的少了,更多的是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比较技能高低,形成了学技能、比技术的良好氛围。如今,有技能的乡镇干部深受农民欢迎,广大干部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增强,从开始的“要我学”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学”,乡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乡镇干部积极服务农户。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不仅仅要对农户开展种养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根据规定,每个乡镇干部要负责技术指导一个村,同时重点指导帮助1-2个示范户。

自开展“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以来,全县乡镇干部共为民提供各种服务800多次,为民办实事好事300多件,县直机关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多件。一是对农户进行种养技术指导。如牙叉镇干部学习瓜菜种植技术后,进村入户提供技术,使该镇种植瓜菜面积由原来的40余亩发展到620亩。阜龙乡党委副书记韦昌发帮助农民周国贤办起了立体农业生产基地,目前种植橡胶15亩,在胶园养鸡500多只,养猪50多头,养羊70只。邦溪镇镇委书记林明,指导农户陈强提高生姜管理及栽培技术,帮助陈强由原来亩产15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二是帮助农户筹措发展资金。金波乡党委副书记符建敏,针对所挂钩农户谭亚友饲养生猪资金匮乏等问题,帮助其解决启动经费1.5万元,扩大了该农户的养殖规模。三是给农户提供市场信息。阜龙乡党委书记薛开壁,为农户周国贤提供了2000只文昌鸡种苗、1300只花锣鸡种苗,并在儋州、昌江等地为周国贤联系好了销路。

《白沙县促进农民增收典型经验》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提升了农民生产技能,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通过“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广大农户的种养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积极性明显增强。邦溪镇大米村委会南征村农民,在镇干部的服务指导下,利用胶林套种生姜,人均创收可达2500元;全村都采用了无毒脱菌甘蔗种苗和新的甘蔗栽培技术,甘蔗种苗两端吸收肥料,甘蔗的长势明显比对比的地块要好很多,而且没有一株黑穗,全村的甘蔗今年有望

获得好收成。打安镇干部马道芳,通过学习割胶及管理技能,他家橡胶单株产量由2.5公斤增加为4公斤,预计他家今年的收入能从去年的12万增加至17万。由于他的带动,全村的橡胶单产也大大提高。田表村委会的养鸡专业户通过学习养鸡防疫技能,降低了发病率,鸡出栏数量由以前1.8万只左右提高到3万只。

(四)拓宽了与农民沟通渠道,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乡镇干部挂钩支持农村党员、入党积极份子和种养大户,并通过他们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密切了干群关系。干部从原来的“要钱、要粮”到现在“送技术、送资金、送信息、送理念、送精神”,干部从群众敬而远之的“负担”,变成了群众抢着领进门的“红人”,基层干部变得更加亲民、为民、利民。同时,各乡镇干部还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项学习技能,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矛盾纠纷调处能力,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全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党在群众的中的地位和威信日益提高。

三、体会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有关农民增收的会议及文件精神,白沙县政府采取了有力举措,在我省率先开展的“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转变基层政府职能的有益尝试,是对目前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有益补充,取得了明显成效。其根本目标是通过提高乡镇干部

农业科技水平,增强服务经济建设能力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其主要手段是以乡镇党校为依托抓培训,以岗位为平台抓服务。一是坚持每周五乡镇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开展“一人至少学一技”活动,工作需要什么,干部学习什么,努力培养技能型、业务型乡镇干部。二是正确把握乡镇政府定位,把为农民群众提供技能服务作为乡镇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乡镇干部的主要职责。每位乡镇干部运用各自所掌握的技能帮助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技术、信息服务,解决生产技术等难题;帮助农民掌握实用技能和致富本领,重点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效益农业、科技示范户,切实发挥出乡镇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白沙县推进“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使农民增收工作有了抓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一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二是由组织部门牵头也是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三是强化技术培训学习农业生产技能是服务农民的基础。这些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促进农民多元增收的做法和经验2017-04-01 22:32 | #2楼

一、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

(一)挖掘种植业内部增收潜力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霍城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发展红提葡萄、加工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种植业,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形成区域化种植格局。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培养农牧民增收致富产业;二是发展设施农业。喀什地区发展设施农业按照春提早、秋延迟、反季节的思路,充分利用市场供求关系,避开市场竞争风险,做到均衡上市,获得了较好收益;三是推行间作套种。喀什地区通过立体栽培、间作套种,积极发展架子瓜、薯类、蔬菜、小茴香、色素辣椒、万寿菊等特色农作物。

(二)增强特色林果业增收作用

一是提升品质,提高效益。喀什地区狠抓果品的适时采收、分级包装、贮运保鲜、加工销售等环节,提升了果品的品质和商品率,获得了较高收益;二是开展品牌创建。喀什地区借助在全国的已有影响力,选择红枣、甜瓜、核桃、巴旦姆、甜杏、石榴、葡萄、新梅、茴香、羊肉等10种产品,统一使用“喀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图案,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林果业在农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由2017年的11.5%提高到2011年的近30%。发展较好的叶城、泽普县林果业已成为喀什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柱。

(三)培育现代畜牧业增收增长点

昌吉州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做响品牌、做大规模、做强产业。2011年,昌吉州实现畜牧业产值127亿元,占大宗农产品总产值的比重达52%。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比重占总收入的34%,畜牧业增收贡献份额连续多年保持第一位。

《白沙县促进农民增收典型经验》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依托科技改善增收基础条件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昌吉州高效节水滴灌总面积达到332万亩,占全州总灌溉面积690万亩的48%。“十一五”以来,喀什地区共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37.13亿元,农业高效节水面积发展达到204.4万亩;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霍城县以科技产业承包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构筑“专家+产业+基地”、“专家+合作社(协会)+农户”等科技产业经营模式,探索建立指导性、服务性、示范性、带动性强的科技特派员制度。

(五)激发农民自身增收活力

一是发展劳务经济。“十一五”以来,喀什地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37万人次,创收127亿元。劳务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由2017年的4.8%上升到2011年的11.5%。霍城县2012年输出劳务7.8万人次,实现创收3亿元,劳务经济在人均增收中的贡献率达到30%;二是发展合作经济促增收。截至2011年底,昌吉州共有各类合作社886家,注册资金66590万元。合作社促进了种植业、养殖业、刺绣业、苗木花卉、农机、渔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品一社”的专业化发展格局。霍城县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对符合标准、达到要求、业绩突出的合作社,实行贷款、项目、补贴“三优先”的政策,加快形成产品—商品—效益的市场化运销格局。

(六)创新土地流转制度促增收

霍城县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在不改变农村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允许农民采用亲情转包、地块互换、租赁经营、土地入股、反租倒包、能人代耕、公司承包和合作社带动等模式,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合同、公正仲裁、地价评估等制度,科学界定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利益分配和流转程序,使农村耕地承包经营物权化、长期化。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使土地经营权逐步向具有较高生产种植技术的专业化公司、专业协会和业主集中。

二、对兵团职工多元增收的启示和借鉴

地方与兵团有着相同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但因为体制和机制的不同,在发展方式上存在差异。借鉴地方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和发展劳务经济上的经验,对兵团进一步促进职工多元增收具有启示作用。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几年,兵团减少了棉花的种植面积,加大了比较效益更高的红枣等果品的种植面积,在一些师团实现了“多数人种少数园,少数人种多数田”的“田+园”模式,职工收入得到大幅增加。还有一些师团紧跟着团场城镇化的进程,积极探索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城郊农业等其他形式,集花卉种植、旅游观光、景区建设为一体,实现了土地的多元价值。

(二)农业产业化

在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上,对大宗农产品管理的同时,加强对中小宗农产品的组织指导。从实践上来看,不少团场对大宗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实行“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在收购环节采

取订单形式,并对大宗农产品进行了初步加工升值,具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性质。但随着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许多中小宗产品面临着收购、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困难,影响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和收入持续增长。团场需要对中小宗农产品加大扶持和组织力度,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团场经济发展活力。

(三)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是职工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团场小城镇的发展为职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劳动岗位,拓展了职工增收的渠道。要适应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加大劳动力培训,增强职工外出务工创收能力。在培训内容上不仅对职工进行种植业的培训,更要加强对职工其他技能的培训,帮助职工在冬闲时节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形成向农耕经济要承包收益、向工商经济要劳动收入的增收局面。

【白沙县促进农民增收典型经验】相关文章:

促进农民增收措施03-15

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09-22

试论如何促进农民增收09-22

促进农民增收交流材料09-22

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09-22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09-22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09-22

促进农民增收报告09-22

农民增收致富典型材料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