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塑性成型与模具设计名词解释

塑性成型与模具设计名词解释

时间:2022-11-20 02:27:31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塑性成型与模具设计名词解释

塑料: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并在加工为成品的某个阶段可流动成型的材料。

塑料成型:将塑料原材料转变为所需形状和性能的塑料零件的一门工程技术。

热塑性塑料:由可以多次反复加热而仍具有可模塑性的合成树脂制得的塑料。

热固性塑料:由加热硬化的合成树脂制得的塑料。

退火处理:将注射塑件在定温的液体介质(如热水、热的矿物油、甘油、乙二醇和液体石蜡等)或热空气循环烘箱中静置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流动比 :流动通道的最大流动长度和其厚度之比。

压注成型 :通过柱塞使在加料腔内受热塑化熔融的塑料,经浇注系统压入被加热的闭合型腔并固化成

型的成型方法。

调湿处理:将刚脱模的塑件放在热水中,以隔绝空气,防止对塑件的氧化,加快吸湿平衡的一种后处理方法。

取向:当高分子受到外力而充分伸展时,其长度远远超过其宽度,使得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很容易沿某特定方向平行排列的现象。

合成树脂:是指由低分子有机物经化学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制成(也称聚合物)。 收缩率:单位长度收缩件收缩量的百分比。

比体积:单位质量的松散塑料所占的体积。

压缩率:塑料的体积与塑件体积之比,其值恒大于1。

分流道:是指流道末端与浇口之间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在多型腔或单型腔多浇口情况下用。 流动性:在冲型过程中,塑料熔体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作用下充填模腔的能力。

比强度: 材料强度与密度之比。

无流道凝料浇注系统 模具中不设置分流道,而由注射机的延伸式喷嘴直接将熔融料分注到各个模腔中的浇注系统。

热流道注射模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带动侧向成型零件作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

抽芯距:侧向型芯或侧向瓣合模块从成型位置到不妨碍制品顶出脱模位置所移动的距离。 定距分型机构 : 即顺序脱模机构。

联合推出机构 :对同一制品采用多种不同推出零件一起推出的机构。

二级推出机构:由两个顶出动作组合来完成对塑件顶出脱模的机构。

双推出机构:在动、定模两侧都设有顶出脱模机构的一类机构。

压注成型:又称传递成型,它是在客服压缩成型缺陷和吸收注射成型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塑料制品成型加工方法。

拔模斜度:为了便于脱模和保证质量,在设计时应使塑料表面沿脱模方向具有合理的角度倾斜。 

金属塑性成型名词解释2017-04-09 06:05 | #2楼

扩散性蠕变:是在应力场作用下,由空位的定向移动所引起。在应力场作用下,受拉应力的晶界(特别是与拉应力垂直的晶界)的空位浓度高于其他部位的晶界。由于各部分的化学势能差,引起空位的定向移动,即空位从垂直于拉应力的晶界放出,而被平行于拉应力的晶界所吸收。 变形织构:由于塑性变形的结果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

多边形化:位错通过滑移、攀移、交滑移、等多种运动形式,使滑移面上的位错由水平赛积逐渐变为垂直排列,形成所谓的位错壁,于是晶体即被位错壁分隔成许多位向差小、而原子排列基本规则的小晶块,这些小晶块的形状近似一个多边形,故将此过程称为多边形化。 热效应:从能量的观点看,塑性变形时,金属所吸收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热能,这种现象称为热效应。

温度效应:塑性变形热能,除一部分散失到周围介质中,其余的使温度升高的现象。

纤维组织:金属经过冷加工变形后,当变形程度很大时,则晶粒呈现为一片如纤维状的条纹,称为纤维组织。

屈服效应:随着金属变形的继续进行,而应力却保持不变或者作微小波动,称为屈服准则。 吕德斯带:屈服效应在金属外观上的反映,就是当金属变形量恰好处于屈服延伸范围时,金属表面会出现粗糙不平、变形不均的痕迹。

金属的塑性: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金属的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形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

滑移: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晶体的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

孪生: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一定的晶相发生均匀切变。 固溶强化:固溶体晶体中,溶质原子溶入基体基体金属中,使得变形抗力和加工硬化率有所提高,塑性有所下降的现象。

柯氏气团:当溶质原子大于基体原子时,溶质原子倾向于置换位错区域晶格伸长部分的溶剂原子,当溶质原子小于基体原子时,溶质原子倾向于置换位错区域晶格受压缩部分的溶剂原子,或力图占据位错区域晶格伸长部分溶剂原子间的间隙中,溶质原子在位错区域的这种分布,称为“柯氏气团”或者“溶质气团”。

《塑性成型与模具设计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沉淀强化\时效强化:第二相以细小弥撒的微粒均匀分布于基体时,第二相是通过对过饱和固溶体的时效处理而沉淀析出并产生强化的。

弥撒强化:第二相以细小弥撒的微粒分布于基体时,第二相微粒是借助粉末冶金的方法加入而起强化作用

①张量:由若干个当坐标系改变时满足转换关系的分量所组成的集合称为张量;

②应力张量:表示点应力状态的九个分量构成一个二阶张量,称为应力张量; .ζη η.x xy xz

③应力张量不变量:已知一点的应力状态

④主应力:在某一斜微分面上的全应力S和正应力ζ重合,而切应力η=0,这种切应力为 零的微分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叫做主应力;

⑤主切应力:切应力达到极值的平面称为主切应力平面,其面上作用的切应力称为主切应力;

⑥最大切应力:三个主切应力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也就是一点所有方位切面上切应力最大的,叫做最大切应力ηmax

8、温度效应:由于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变形体温度升高的现象。

⑦主应力简图:只用主应力的个数及符号来描述一点应力状态的简图称为主应力图:

⑧八面体应力:在主轴坐标系空间八个象限中的等倾微分面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正八面体的每个平面称为八面体平面,八面体平面上的应力称为八面体应力;

⑨等效应力:取八面体切应力绝对值的3倍所得之参量称为等效应力

⑩平面应力状态:变形体内与某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无应力存在,并所有应力分量与该方向轴无关,则这种应力状态即为平面应力状。实例:薄壁扭转、薄壁容器承受内压、板料成型的一些工序等,由于厚度方向应力相对很小而可以忽略,一般作平面应力状态来处理

11)平面应变状态:如果物体内所有质点在同一坐标平面内发生变形,而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没有变形,这种变形称为平面变形,对应的应力状态为平面应变状态。实例:轧制板、带材,平面变形挤压和拉拔等。

12)轴对称应力状态:当旋转体承受的外力为对称于旋转轴的分布力而且没有轴向力时,则物体内的质点就处于轴对称应力状态。实例:圆柱体平砧均匀镦粗、锥孔模均匀挤压和拉拔(有径向正应力等于周向正应力)。

12.叙述下列术语的定义或含义

1)位移:变形体内任一点变形前后的直线距离称为位移;

2)位移分量:位移是一个矢量,在坐标系中,一点的位移矢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称为改点的位移分量,一般用 u、v、w或角标符号ui 来表示;

3)相对线应变:单位长度上的线变形,只考虑最终变形;

4)工程切应变:将单位长度上的偏移量或两棱边所夹直角的变化量称为相对切应变,也称工程切应变,即δrt = tanθxy =θxy =αyx +αxy (直角∠CPA减小时,θxy取正号,增大时取负号);

5)切应变:定义γ yx =γ xy= 1θyx 为切应变; 2

6)对数应变:塑性变形过程中,在应变主轴方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变增量的总和,记为它反映了物体变形的实际情况,故称为自然应变或对数应变;

7)主应变:过变形体内一点存在有三个相互垂直的应变方向(称为应变主轴),该方向上线元没有切应变,只有线应变,称为主应变,用ε1、ε2、ε3 表示。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可以认 为小应变主方向与应力方向重合;

8)主切应变:在与应变主方向成± 45°角的方向上存在三对各自相互垂直的线元,它们的切 应变有极值,称为主切应变;

9)最大切应变:三对主切应变中,绝对值最大的成为最大切应变;

10)应变张量不变量:

11)主应变简图:用主应变的个数和符号来表示应变状态的简图;

12)八面体应变:如以三个应变主轴为坐标系的主应变空间中,同样可作出正八面体,八面体平面的法线方向线元的应变称为八面体应变

13应变增量:产生位移增量后,变形体内质点就有相应无限小的应变增量,用dεij 来表示;

14)应变速率:单位时间内的应变称为应变速率,俗称变形速度,用ε& 表示,其单位为 s -1;

15)位移速度:

14.试说明应变偏张量和应变球张量的物理意义。应变偏张量εij / ----表示变形单元体形状的变化;

应变球张量δijεm ----表示变单元体体积的变化;塑性变形时,根据体积不变假设,即εm = 0,故此时应变偏张量即为应变张量

21.叙述下列术语的定义或含义:

Ⅰ屈服准则:在一定的变形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下,只有当各应力分量之间符合一定关系时,质点才开始进入塑性状态,这种关系称为屈服准则,也称塑性条件,它是描述受力物体中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质点进入塑性状态并使塑性变形继续进行所必须遵守的力学条件;

Ⅱ屈服表面: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在主应力空间中的几何图形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曲面称为屈服表面。假如描述应力状态的点在屈表面上,此点开始屈服。对各向同性的理想塑性材料,则屈服表面是连续的,屈服表面不随塑性流动而变化。

Ⅲ屈服轨迹:两向应力状态下屈服准则的表达式在主应力坐标平面上的集合图形是封闭的曲线,称为屈服轨迹,也即屈服表面与主应力坐标平面的交线。

28.叙述下列术语的定义或含义:

1)增量理论:又称流动理论,是描述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应力与应变增量或应变速率之间关系的理论,它是针对加载过程中的每一瞬间的应力状态所确定的该瞬间的应变增量,这样就撇开了加载历史的影响;

2)全量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直接确定全量应变的理论,也叫形变理论,它是要建立塑性变形全量应变和应力之间的关系。

3)比例加载:外载荷的各分量按比例增加,即单调递增,中途不卸载的加载方式,满足Ti = CT i 0 ;

4)标称应力:也称名义应力或条件应力,是在拉伸机上拉伸力与原始横断面积的比值;

5)真实应力:也就是瞬时的流动应力,用单向均匀拉伸(或压缩)是各加载瞬间的载荷 P与该瞬间试样的横截面积A之比来表示;

6)拉伸塑性失稳:拉伸过程中发生缩颈的现象

7)硬化材料:考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因形状变化而会发生加工硬化的材料;

8)理想弹塑性材料:在塑性变形时,需考虑塑性变形之前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硬化的材料,也即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后,应力不在增加可连续产生塑性变形;

9)理性刚塑性材料:在研究塑性变形时,既不考虑弹性变形,又不考虑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的材料;

10)弹塑性硬化材料:在塑性变形时,既需要考虑塑性变形前的弹性变形,又要考虑加工硬化的材料;

11)刚塑性硬化材料:在研究塑性变形时,不考虑塑性变形前的弹性变形,但需要考虑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的材料。

【塑性成型与模具设计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材料成型原理名词解释09-23

润滑名词解释09-23

仓储名词解释09-23

锂电名词解释09-23

炒股名词解释03-16

采访名词解释09-23

高层名词解释09-23

地貌名词解释06-15

中医的名词解释05-26

西方名词解释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