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开放式教育>《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3-03-24 06:01:40 开放式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观正逐渐改变着师生传统的教学观念,呈现给人们新的教学视野,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建构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价值已为大势。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更多的是学生听不听话,学生会不会做题目,学生能不能考高分。在这种教学评价体系下,只能教育出五分加绵羊的应试式学生、记忆式学生、答题式学生,根本培养不出创新人才。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我们的目前教学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问”?我们考试的内容为什么用“答”代替“问”?我们的考试标准为什么只须“答”的标准,而没有“问”的标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因此,可以这样说,开放教育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从小敢问、善问。鉴于此,课堂教学应以激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培养学生问的意识、开掘学生问的潜能为主线,不能再在传统教师讲和教师问的轨迹上滑行了。要走出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模式,开创学生满堂问、师生满堂议、满堂辩的新模式。

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一.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一)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催化剂。创新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没有疑问便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便没有人的想象、直觉、灵感等创新思维要素的动作。地理教学中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善于创设问题,流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疑。例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规律和结果后,让学生课后思考"如果地球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产生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在分析了长江洪水日益频繁之后,留给学生课后思考题"为什么洪水日益频繁?你认为防止洪水灾害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并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

(二)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想方式。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时期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如何减轻巴拿马运河太繁忙的交通?"等问题,十分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三)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表象或具体语言惊醒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方式反映现实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尽管在人的思维发展的里程中,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形式,但是

它在创新思维中却占着主导地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丰富学生有关视觉、听觉、语言的形象。教师可以采用叙述法、联想法、想象法进行训练。例如:经常要学生看地图说地理分布;看漫画讲地理含义;看图表分析地理规律;看景观联想地理特征等。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二.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集中体现。

(一)在课堂开展还课内活动。

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开展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在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之后,组织学生进行题为"为三个理论找证据"的小组比赛。学生集体的智慧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从轮廓、形状、地形、气候、生物、化石、地层、火山、地震、惯性力的分析、天体引潮力的分析,甚至神话、典故、传说、风俗习惯等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上,课外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又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作为地理较是,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地理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观调查、结合实际撰写地理小沦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个真正的创造活动。学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要促成创造性人格品质。

人的创新能力与他的人格品质有着密切联系,情绪、动机、坚持性、独立性等都影响着创新能力的发展。由创造性的学生多表现为自信、富有责任感、富有想象力、独立性强、求知欲旺、尝试困难、兴趣广泛、勇于探索、毫不犹豫地把握时机等。为此要鼓励学生自信敢为,促使其创造个性自由充分地发展。同事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符合跨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大力倡导创新精神,这是摆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创新素质,我们地理教师责无旁贷。

论文题目《浅议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17-04-22 22:35 | #2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要培养思维敏锐、勇于开拓、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就要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一、开放教学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动手动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掌握各种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还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最大可能地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如我在讲《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以一首古诗词的形式引出数学问题:《哪吒斗夜叉》

八臂一头好夜叉,三头六臂是哪吒;两出争强来计胜,二相胜角正交家;

三十六头齐斯神,一百八手乱相抓;旁边看清问一问,几个哪吒几夜叉。

学生被这个有趣的总是吸引,以“趣”引“思”,使他们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一个想象空间,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朗诵并解读古诗词的含义,然后学生利用已学的二元一次议程组分析题意,得出解题方法后,提出实际问题的答案是如何得到的?即所求未知数与题中所给的两个相等关系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要复杂很多,下面我们来“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把学生的好奇心转移到对现象的本质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创设符合教学的情境,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启发思维。生动感人的情境能增强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在教学中教者运用设问、提问、实验等方式,创设激发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发明创造”的机会,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在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教学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活动”,在操场上画一根直线(可以近似地看作一根数轴),让一名同学从直线的某一点出发,规定向东为正,先向东走4米(记作+4),再向西走3个单位长度(记作-3),走两次结果是站在起点的东边还是西边(确定是正数还是负数)?到原点有几个单位长度(确定出绝对值)?这个过程用算式怎么表示?(+4)+(-3)= +1。再请不同的学生,调换着不同的方向,改变着不同的数量,做类似的“活动”,回答上述问题,然后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的结果,不但让学生巩固了有理数绝对值及相反数的概念,同时对有理数加法算式的来源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规定有理数加法法则埋下了伏笔。

《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面向全体,调动学生创新思维

每一个学生都竭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又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表现自己,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这里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结合平常的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因势利导,设置多个台阶,分步到位,化难为易,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我在讲“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e、f分别是ac、bc的中点,如果ac=5.6cm,bc=2.4cm,求ef的长时,将原来的一问改为二问;(1)求ec,cf的长,这一问题比较简单,只要根据中点定义,就可求出,把这一问题交给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下一问题提供思考的“阶梯”。(2)求ef的长,由于题中没有画图,点b的位置不固定,先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可能出现二种情况:①点b在线段ac上,这时ef=ec-fc,②点b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这时ef=ec+fc,这一问题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二、开放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开放学生思维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念,扩大创新视野,使学生积极投身于创造性活动,开发创造潜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1、培养学生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就是思维的火花,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如我在讲“一元一次方程定义”时,有同学问“教师,为什么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a≠0)要强调a≠0?”于是我趁机让学生讨论,当a=0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得出当a=0,b =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当a=0,b≠0时,方程无解,而我们所研究的一元一次方程有唯一的解,于是学生概括总结ax=b的解法,这样就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创新思维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一问:如何解议程ax+b=cx+d,于是同学们展开讨论,由上题可知方程的解有3种情况。因此,教师对学生萌发的创新精神要及时认识,并加以保护和培养,有利于全体学生多思考、多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2、引导学生乐于合作

创造性人才除了具有个人的努力钻研及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具有团结协作,互助互进的基础素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较多的机会,通过小组的共同探索使学生互助、互为、互助、互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各展其长,发挥集体的力量。如我在讲“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探究问题“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1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18—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时,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使学生面对新问题,积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待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后,以四个人为一小组展开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必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讨论各自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由于学习上存在差异,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学生间相互回答。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整体的创造力。

3、重视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图示就是从一点出发,向思维空间发出一组射线,犹如夜空中一道道闪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举一反三,角类旁通。因此,正确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对造就创造型人才,至关重要。

(1)一题多解,发展思维的流畅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鼓励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得,让学生自由联想,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如比较 、 、-0.9的大小,我要求学生不仅会用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的方法比较几个负数的大小,而且能利用被减数-减数>0,则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0,则被减数<减数的方法来比较大小,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2)一题巧解,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受思维定势等心理因素的干扰,发挥其思维的变通性,全方位、多角度地求解。如: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3.15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4.20元。现甲、乙、丙各购一件共需多少元?本题要达到求解目标,需要3个未知数,即设购甲、乙、丙各一件分别需x元、y元、z元,依题意,得

3x+7y+z=3.15                   ①

4x+10y+z=4.20                   ②

(x+y+z)+2(x+3y)=3.15,           ③

(x+y+z)+3(x+3y)=4.20.           ④

本题无法求出x、y、z,根据求解目标是求x+y+z,可用整体思想直接求解,③×3-④×2,得x+y+z=1.05(元),此题“设而不求”通过整体思考直接获得答案,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3)一题优解,发展思维独特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例如有些题目适合用公式计算,如果按运算顺序计算比较繁琐,计算量大,于是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点,学生马上反应出如果按公式计算,马上就可得出结果。因此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有很大帮助。

实施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开放式的教学正不断地进入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我们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实大脑,以人的发展为本,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

【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关文章: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3-24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03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9-21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11-28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9-22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01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