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意见>《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11-22 08:18:36 意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普及幼儿教育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力量而为之,单靠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规划纲要》中指出:在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应将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快农村幼教普及步伐。应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划;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集体经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和家庭适当分担教育成本的投入与保障机制。同时,加大对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地区,中央财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政府办园为主、财政投入为主、公办教师为主,推进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争取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并充分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引领和带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

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近几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小作坊式的私立幼儿园相继办起来了。他们名义上主要以幼儿学前班为主,但实际操作中却以小学低年级课程为主,主要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很受农村的幼儿家长欢迎。许多孩子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家长,也要求教师教幼儿写字、做算术题,甚至以孩子学会认多少字、会做几道加减法为标准来评价孩子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秩序,更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造成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首要原因,是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不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农村家长观念陈旧,认识不足,不懂得早期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认为在幼儿园付出的比私立幼儿班更高的费用,但幼儿所学到的知识却远远不如私立幼儿班的孩子。这就需要广大的农村幼儿教育干部、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都应认真学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变革教育观念,端正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把儿童看作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不同于成人的独立主体,儿童的潜力只有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形成是通过自身积极的探索、主动的活动实现的,而不是凭借静坐、倾听、观望教师的说和做而被动习得的;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的发展水平与速度、兴趣与爱好都不尽相同,教师应予以尊重和保护;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贯彻“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原则。必须严格把握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这一基本特点,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既对幼儿提出统一的教育要求,又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育不是机器,儿童也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把培养富有个性的下一代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全社会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坚决地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说“不”!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不管是外在

的物质环境还是内在的心理氛围,其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

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组织与实施部分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丰富,如果能充分地加以利用,挖掘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将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幼儿园的的物质环境更需要硬件设施的投入,电子教学设备、体育活动器械等,在农村幼儿园还相当匮乏,“老师讲,孩子听”的教育模式还占有很大的比例,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提高保教质量,首先需要建立一支适应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我镇的幼儿园教师都是由小学临退休的教师担任,专业的幼儿教师只占很小的比例。近年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虽然具有了较专业的幼教知识,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由于再培训的机会少,教师所掌握的理论实践知识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而观念新、有活力、具有高学历层次的幼教专业毕业生,在政治地位、经济待遇都很差的农村幼儿园就如凤毛麟角,因此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定期参加各种幼教专业技能素养的培训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要加快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步伐,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就需要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要构建科学高效的教研网络,强化对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指导。县(市)幼儿教育教研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带有普及性的(如新的教改信息、新课程实施)讲座,鼓励和指导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之间的“手拉手”的支教和经验交流活动,形成互动、互帮、互学的格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特征便是创新。教师只有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勇于打破常规,建立一种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满腔的热情去热爱每位幼儿,爱护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幼儿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创新空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才能使幼儿创新的潜意识得以发挥,渐渐得到培养。如在语言活动中,可以上“吃吃说说”、“听听说说”、“玩玩说说”、“画画说说”、“演演说说”的课,让幼儿在吃水果、画图画、听故事、玩游戏中学习说话,发展他们的表达能力。总之,这种新理念的形成,将对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起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说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是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否则,这种可贵的精神将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幼儿只能在模仿、顺从中长大,失去创造的机会、条件和信心,而且很可能最终成为平庸的、缺乏独立见解的人。

但随着创新教育开展得更加广泛,一些幼儿园步入了误区,在教育行为上出现偏颇。有

的将科学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基于此,一些幼儿园开始投巨资建设科学宫,对教师开展科学培训,搞娃娃发明创造展览等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一些歌唱、舞蹈、绘画等活动,以为就是实施了创新教育。也有的将个性等同于创造性。因此,在社会上、幼儿园里,特长班泛滥,美术班、钢琴班、武术班、书法班、舞蹈班等等,不一而足。应当看到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乃至特长培养对儿童主体性、创造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无论如何,它们均不是幼儿园创新教育的根本与全部,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幼儿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自主活动、探索的兴趣与意识。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必须要转变那种妨碍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发展的教育观念,把注意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把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目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知识,充分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贯穿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观念层面的东西要转化到实际行动中,往往有很长一段路。

教师必须确信每个幼儿都有创新的潜能,要还幼儿主体的地位,并坚持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幼儿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好奇,他们好观察、好动、敢想、敢问。例如随便的一个“○”,他们会说成是太阳、饼干、皮球等一切圆的物品。其实,这就是他们创造的过程。在幼儿的世界中,理解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幼儿思考的方法,也应积极挖掘错误想象后面隐藏的正确性,给予表扬。因为只有让幼儿时时有成功的喜悦,才能激起更强的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幼儿的创新就在于他用自己的眼睛、大脑去发现自己不曾知晓的一切。幼儿园教师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幼儿自主观察、想像、表达和动手操作上,并以此培养幼儿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社会的探索欲望和精神,为未来的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往的实践中,教师对幼儿活动过程的价值重视不够,对幼儿活动的结果评价过严,缺少宽容与鼓励,对幼儿活动过程控制程度过高,常常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替代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了幼儿创造性萌发的羁绊。解放幼儿,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自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这样成长的幼儿不愁没有创新的兴趣和精神。幼儿学习的是生活经验,而不是知识系统,生活就是幼儿园的课程,幼儿园的活动、游戏教育活动都是幼儿创新教育的途径和载体,不能单纯依赖某一领域教育的作用。 在现实的幼儿教育中,还存在忽视幼儿主体地位、压制幼儿创新行为的现象,许多幼教工作者习惯于用循规蹈矩的教育目标去一直甚至放弃幼儿生气勃勃的发展目标。目前在许多幼儿园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教师的教育目标转换为幼儿的发展目标,对此,可以采取“弹性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成课程”):把课程设计看作是教师、幼儿、家

长以及社会共同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高度动态性、灵活性、开放性的过程,教师并不是盲目的追随计划,而是灵活、有目的的追随幼儿。任何计划应该有“弹性”,允许教师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加以灵活激动的改变、创新。当然变动要有据可依,要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样教师的劳动才称得上是一种创新劳动。

幼儿园要向家长积极宣传开展创新教育的目的、意义,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的积极参与为我们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使创新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统一了家园教育的步伐,实现了教育的一致性,共同促进了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于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2017-05-12 08:03 | #2楼

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个体出生后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可以说,家庭教育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7—2020)》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因此,研究家庭教育相关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重点分析农村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令人欣喜的趋势

1、家庭教育越来越被重视

在过去,由于社会节奏的急剧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农村也不例外。一些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忙于挣钱,很少有时间来陪伴、教育孩子。都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致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现在,已经基本上改变了以前由祖辈抚养孩子的现象,一般都是由年轻的父母自己带孩子,祖辈只是临时或短时间的带养。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普遍关心孩子的学习

大多数家长开始重视对子女的启蒙教育。孩子3岁以前,年轻的父母会教孩子一些简

1

单的识字、数数,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3岁以后,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改变了以前那种只给孩子吃穿而忽视学前教育的状况。孩子上了小学之后,父母则更重视孩子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能主动关心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尽自己所能的辅导孩子的学习。

3、家庭教育的投资普遍增加

现在的大多数家长认为让孩子上学不再只是为了认识几个字那么简单,而是为了孩子能成才,都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期望。所以只要孩子有能力考得上,家长一般都舍得投资。

4、开始重视民-主式的家庭教育方式

据相关资料表明,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过去特别是在农村家庭中长辈具有绝对的权威,当孩子做错事的的时候,父母习惯于打骂孩子[1]。现在这种现象正在逐渐转变,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逐渐地转向赏识教育、说服教育,开始重视民-主式的教育方式。

5、普遍重视学习和运用家教知识

年轻的父母从报刊、网络、电视等传媒上接触了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新知识以及家长会上获得的家庭教育知识,相互之间传播、交流、学习家庭教育的信息和经验。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其科学性和现代意识明显地比父辈、祖辈强。

(二)、使人忧虑的问题

1、大多数家长的教育观念仍有失偏颇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们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2]。”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孩子的成才需要靠老师,只有少数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成才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大部分的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只是停留在满足物质层次,从而忽略对孩子必要的家庭情感教育,把原本属于家长责任范围内的事情全推给了学校老师。还有许多家长在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外出打工赚钱,留下了许多缺少父母关爱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成长,特别是教育关心极少,使得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农村教育中的难题之一。

2、家庭教育方法不合理

在家庭教育方法上,存在着“严而无格,宽而无度”的偏颇,特别是那些文化程度不

2

高的家长。信服“不打不成器”、“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思想。一旦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因某件事做错了,父母就责骂、惩罚,甚至是痛打孩子,尤其是多子女家庭更是如此。还有不少家长把打骂这种方式看成是关心孩子,信服“打是情,骂是爱。”因此,打骂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而在一些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则迁就溺爱。在农村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的,特别是男孩,许多父母把传宗接代以及自己养老的责任全寄托在唯一的孩子身上,同时也把担心、溺爱和恐惧集中在孩子的身上。于是常常出现“宽而无度”的现象。

3、少言教,轻身教

孩子往往喜欢模仿成人,而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孩子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是孩子的准则和楷模,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但是,现在不少的农村儿童却生活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打麻将的“方城”一开,洗牌声、笑骂声充斥整个房间,使孩子无法安心学习。有时碰到“三缺一”,家长就拉着自己的孩子上桌充数,久而久之,孩子也迷上了赌博。有的买六-合-彩的家庭,父母间经常吵嘴,厉害的发展到要闹离婚。孩子终日处于紧张、恐惧的心态之中,不知哪天家庭会破裂,自己将失去父母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都受到极大的影响。

4、家庭教育不能与学校教育同步,甚至起消极作用

家庭教育不利于学校教育,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不相协调的地方。在学校,教师教孩子应该这样做;在家里,家长则要求孩子那样做。例如:学校讲奉献精神,家里尽讲个人怎样捞钱;学校提倡人人养成良好的劳动和卫生习惯,爷爷、奶奶却代替孩子去学校扫地;学校讲为人要诚实,要遵守公德,遵纪守法,家长却经常说谎这样老师一套,家长又是一套,弄得孩子不知是听老师的好,还是家长的好,这无疑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素质的制约

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素质的制约,对家庭教育一无所知,家庭教育方法不合理的家长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对于孩子的教育,许多家长感到力不从心,他们对教师说:“本人水平有限,请老师严加管教”。从这里,我们足以看出他们文化低,没办法。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因此,农村家长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制约,必然导致农村家庭教育的滞后。

(二)对外界信息听之信之

农村家长对外界获取的信息,缺乏科学的和必要的分析。有一种“顺风倒”的思维习惯。例如,有人说,现在大学毕业又不包分配,而且好难找工作,白花了那么多钱读大学。于是,大家就不愿让孩子继续上大学了;有人说,他家儿子到哪里打工发财了,那里是如何的好,工资是如何的高,于是,就让自己的儿女也外出打工。凡此种种,都是造成农村家庭教育滞后的原因。

(三)上辈子落后的家庭教育的延续

由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传统农村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落后的思想、方法和方式都将会对现在的农村家庭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有的家长常说:“想当年”、“在我小时候”等以这种形式来教育孩子。给现在的农村家庭教育打上了上辈子落后家庭教育的烙印。

(四)农民收入的制约

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希望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但由于经济收入有限,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家长想为孩子想为孩子买课外书、点读机但由于受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也只能是空想。

(五)农业生产仍以手工劳动为主

在湖南农村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完全是手工劳动,农民们早出晚归,整天忙着农活和家务,故而没有充足的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教育。这也是造成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的原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对家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农村家庭教育的滞后性无疑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形势,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一)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优化公共教育资源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好的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

(二)重视家庭立法,确保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

由于家庭教育缺少立法,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长期得不到确认,家庭教育工作费的投入与保障,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等等,也受到严重的影响[3]。因此,有关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家庭教育条例与法规,建立和完善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确定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使得社会、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三)增加农民收入

物质是基础,物质决定意识。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把家庭教育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积极开展有利于农村家庭教育发展的各种活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只有在衣食无忧的条件下,才会去思考、参与各种有利于自身和下一代发展的活动。

(四)提高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

家长的榜样作用,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深刻的教育因素。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提高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特别是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在农村家庭里,基本上还是以男主外、女主内的管理模式,未成年孩子与母亲接触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教育更大。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作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4]”。因此,提高母亲的的素质,通过母亲发展自身的教育艺术来帮助教育孩子,无疑是搞好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家长应扬长避短、积极疏导,善于运用赏识教育

家长应学会抓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引导孩子用积极因素去

克服消极因素。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对孩子身上的优点要充分肯定并给予鼓励,特别注意应以精神鼓励为主。对孩子身上的缺点,要明确指出,正确引导,使其改正。从实际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家长应改变“棍棒下面出孝子”这种落后的教育思想,切忌不能打骂或侮辱孩子的人格。简单粗暴的方法也许在短期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现象或恐惧心理,从而增加孩子的反抗抵触情绪。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将赏识教育落实在观念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六)身教与言教相结合,学会运用榜样教育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论语子路》)家长的一

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古以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法,而且还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家长应通过自身的学习,努力为孩子创设出一种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在学习之余,家长还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发展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

结论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家长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履行好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同时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也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方面,它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将农村家庭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上去。

让我们在目标和心愿的带领下,经过细致的、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坚韧不拔的努力,让我们的孩子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下茁壮、快乐、健康地成长。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思考】相关文章:

泰安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9-25

农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12-23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思考09-25

农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必备】12-29

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思考和对策09-25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

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及思考和对策09-25

对公益广告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思考09-25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03-10

关于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及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