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中秋节>《中秋节吃粽子的习俗

中秋节吃粽子的习俗

时间:2022-09-26 09:20:30 中秋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秋节吃粽子的习俗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那中秋节吃粽子的习俗大家知道吗?下面是爱汇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节吃粽子的习俗,供大家阅读!

中秋节吃粽子的习俗

  中秋节吃粽子的习俗

  据说,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诗句,而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话之一,演绎着农业时代人们把月亮作为一种神对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那时还有卖兔爷儿的,是把兔子奉为与嫦娥一样神的。只是现在兔儿爷早被米老鼠和樱桃小丸子取代了。

  传说到了唐代,月饼还不叫月饼,因馅中有核桃芝麻的舶来品而叫做胡

  饼,是杨贵妃中秋吃胡饼看到月亮时,心血来潮说就把胡饼叫做月饼吧,于是把月饼的冠名权归杨贵妃了。当然这只是民间的演绎。其实,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于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也就是说从宋代时起,月饼才渐渐大行其市,并且让月饼多了团圆的另一层含义,圆圆的月饼正好取了团圆的圆的象征意思,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清代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民国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香蜡纸马兔儿爷,猜拳行令同赏月。”可以想见,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之中,月饼已经普及得相当广泛了。

  于是水到渠成,传到我们这一代,中秋便理所当然要吃月饼,仅仅成为了一种惯性而机械地存在,而忘记了月饼中曾经寄托着我们民族对自然之神的向往了吗?我们如今只是把月饼当成了一种吃品和礼品,如此实用主义来对待,而悲惨地没有了我们祖先纯真美好的想像力和对大自然的质朴而敬畏的亲和力了吗?

  我们中国的节日从来都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要吃粽子,这是和我们国家几千年是农业社会有关。节日与农业的节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有节日里吃食,都是对大地的亲近。春节、端午和中秋,是中国传统的三大节。吃月饼自然就变得如此重要起来。月饼的馅可以百花齐放,但甜是最主要的。原因很简单,在原始的农业社会,蔗糖和蜂蜜的出现之前,甜曾经是人们一种向往和欲望,是被古代哲人认为是和光明连在一起的两件最高贵的事情,是和美连在一起的最好的一个词汇。所以,到现在我们还在说“甜美的生活”,把最好的日子用甜来表达,是最高贵的一种体现。因此,月饼的甜味是必然的,是主要的,是体现了一个饱尝辛酸苦辣的民族长期以来对生活特别是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生活由衷的向往和礼赞。

  清《燕京岁时记》中曾有些绝对地说:“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我小时候家就住在前门楼子附近,自然中秋节是要吃致美斋的月饼,但那时致美斋也好,其他店铺也好,卖的月饼大多是自来红、自来白、翻毛、提浆四样传统月饼,馅中的青丝红丝蜜饯果脯芝麻桃仁丰富许多,但糖必须是冰糖的甜味是不能够少不能够变的。

  如今的人们已经越来越怕甜了,把甜和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联系在一起,甜变成了一种可怕的事情了。如今的月饼自然要迎合人们的新口味,不敢甜,却敢又是海鲜馅又是鲍鱼鱼翅燕窝馅,甚至还有人参馅,花脸般百变时尚起来,把本来象征合家团圆与生活甜蜜的那一点质朴的意义,非要练就老君炉里那保命养身的八卦金丹不可。但是,月饼成了一个筐,什么馅都敢往里面装。自然便敢于把大众化的月饼做成贵族式的顶尖产品,几千元乃至上万元一个硕大无朋或价值连城的月饼,都不是新闻,去年居然曾经花样翻新做成纯钛金的月饼,和时装秀一起“秀”一把。时代变迁了,民族传统中民俗的东西就一定也要变没有了吗?或者非要变得商业色彩那样浓重不可和奢侈豪华不可吗?今年政府出台强制性指令,不许豪华包装月饼,致使月饼的价格不得不屈尊下来。这当然是好事,只是要将月饼真正回归本来的位置上,也不是一时之事。为了赚钱,月饼仍然在花样翻新,我们自己和自己逗着玩。每当想起在我们的月饼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大月饼和金月饼时,总忍不住想起溥仪当年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长二尺,重二十斤,就已经被当时的人们叹为观止,如今看来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月饼的主要分类

  广式月饼:皮薄、松软、香甜、馅足

  苏式月饼:松脆、香酥、层酥相叠,重油而不腻,甜咸适口。

  京式月饼:外形精美,皮薄酥软,层次分明,风味诱人。

  潮式月饼:重油重糖,口感柔软。

  滇式月饼:皮酥馅美,甜咸适中,色泽澄黄,油而不腻 。

  徽式月饼: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皮酥馅饱。

  衢式月饼:酥香可口,芝麻当家。

  秦式月饼:冰糖、板油出头、皮酥馅甘,甜而不腻。

  晋式月饼:甜香,醇和。形式古朴,口味醇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

  月饼的吃法

  脾虚体热不宜吃月饼

  中医专家方柏儒副主任医师表示,月饼的加工过程要经过烘烤,因此,不管它五仁馅、蛋黄馅、肉馅,其性都偏热,除豆沙馅外的月饼,过多食用后都会引起体内的湿症。

  首先,脾胃虚弱的人群不适宜吃月饼,否则月饼的腻甘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实在要吃,也只能少量吃一点豆沙馅的月饼。其次,体内偏热的人也不能多吃月饼,尤其是南方多见的湿热体质。否则不但不易消化,还会让内火上升,出现长痘痘、便秘、牙龈浮肿等症状。

  含糖月饼糖尿病人慎吃

  虽然不少月饼宣称是低糖”月饼,但是否真的低糖,还要经过权威机构的严格认证。如果确系低糖月饼,糖尿病人才可适量少吃一些,否则,普通月饼加工过程中使用过多的糖分,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增高,对原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的人而言,多吃含糖月饼,会导致肠胃负担增加,从而使血液集中在胃部,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血供不足,导致头晕等现象发生。脾胃虚弱的人吃含糖月饼后,容易打呃,胃贲门处感到堵得慌,先感到腹痛难忍,随后转为腹泻症状。

  巧克力适应人群有限

  月饼中的新贵――巧克力馅月饼,虽然容易得到年轻人的认同,然而从健康角度,适宜人群很有限。因为巧克力是一种大热食物,而年轻人往往喜欢吃火锅、嗜辣成风,内火在不断堆积,便秘、长痘痘等症状越来越多。巧克力月饼进一步加重内热,对健康不利,首先它会影响消化功能,另外食物堆积在胃部,也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胸口发闷、感到憋气,使心肺机能受损。

  冰淇淋吃出腹泻血热

  至于冰淇淋月饼,更是秋季时令的饮食大忌。秋季气温低,饮食忌寒、凉。而脾胃虚寒者,连喝冷开水都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体质偏热的人群,虽然暂时吃了冰冻月饼后感到很爽,但是物极必反,大寒反而会激发出大热,临床上常常有病人在食用冰淇淋月饼几天后,就开始出现大便不正常、连续几天拉稀、浑身发烫、血热等症状,伤耗血液。严重者还可能使血粘度升高,从而使心脑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头晕、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出现,个别人甚至会突发性休克。

  科学吃法:每次不过半

  月饼到底哪些人能吃?自我感觉比较健康、平时饮食起居较科学者,可适当享用月饼的美味。但也要注意适度,每次吃好不超过半个,并且要细嚼慢咽,防止消化不良。吃月饼时,建议同时喝热水,好是泡一杯绿茶,一旦脸色发青、发紫,说明血液供应出现问题。

  吃月饼后出现打呃者,建议下顿饭的间隔要延长,并多喝绿茶。第二天早起后,千万不能吃干食,如大饼、油条、糯米等,否则胃肠功能更难恢复。

  月饼怎么吃不腻

  吃法一:月饼+花草茶

  月饼配茶是老生常谈,而水果通常也是餐桌上的

  常客,由于一些种类的月饼本身就已带有水果的味道,因此若想在茶里搞搞新意思,与其选择果味较浓的水果茶,不如斟上一杯香气四溢的花草茶,否则恐怕会有“抢味”的危险[1]。

  尽量选择一些清新系列的花草茶,例如洋甘菊薄荷叶、柠檬草迷迭香等,在淡花香的调和作用下,既清淡又易入口,如此搭配略带果酸的水果月饼更显得清新。

  吃法二:月饼+清茶

  不少消费者到现在依然认为,茶才是月饼的“黄金搭档”。“一口月饼一口茶”,有助于消化,又增添雅兴。茶可促进消化道分解月饼里的油,减少“积食”。

  绿茶和薄荷能促进人体葡萄糖代谢,乌龙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还能吸附油脂排出体外,避免摄取过多的热量。况且,中秋之夜,举家团圆吃月饼,配杯清茶,所有中秋的意境、节日的气氛就都氤氲而出了。

  而吃什么馅儿的月饼配什么样的茶,也是另有讲究。例如,枣泥、豆沙、莲蓉馅的月饼适合喝薄荷茶或者绿茶;蛋黄酥、五仁馅的月饼则搭配普洱茶、菊普茶更为相宜;豆沙、冰沙馅的月饼和乌龙茶则是绝配。

  吃法三:月饼+水果

  其实月饼和水果也是不错的搭配,月饼味甜,容易发腻。如果搭配酸味水果,比如橙子、柚子、奇异果、山楂等,不仅可以缓解油腻的感觉,也可以起到促进消化、解油腻的作用,是健康的食品搭配。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水果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挑选苹果、西瓜等含糖量很高的水果。因为月饼本身属于高糖食物,再摄入过多高糖水果,会极大增加身体负担。

  吃法四:月饼+果醋饮料

  从苹果醋开始,近几年来果醋饮料因打着“健康”的旗号受到了人们,尤其是年轻女性的青睐。

  醋中的醋酸可以调解血液的酸碱平衡,起到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消食除积,预防动脉硬化等功效,它能调节胃液的酸度,不但健脾胃,还有助于消化,因此用来搭配月饼也不失为一种健康选择。

  吃法五:月饼+红酒

  “月饼+红酒”是这几年很流行的时尚搭配,从养

  生学的角度来说,红酒中蕴藏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可去除月饼的油腻,两者可谓相益得彰。

  像火腿、卤肉等咸月饼,可以配轻涩的红酒来化油腻。如果咸月饼味带辛辣,配啤酒也不错。中秋之夜,吃月饼,品红酒,赏明月,中西合璧,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吃法六:月饼+杂锦粥

  在五谷杂粮中所含有丰富而全面的营养成分,不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还含有、钙、钾、铁、锌以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

  在中秋期间,如果食用了过多高热量及高糖分的月饼,会导致胃部感觉不适,这时,说不定以五谷杂粮为主要成分的杂锦粥可以帮到你,因为给身体补充营养膳食纤维,可以起到一定的养胃作用。

  因此,若想消除胃中的油腻感,不妨在吃完一份甜腻的月饼后,来一碗热腾腾的杂锦粥。

  拓展阅读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始于东汉。当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为“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称:“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又说每年在夏至和端午这两个节日都吃这种食品。另据古籍记载,夏至用黍和鸡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时就有。后来端午节以粽子祭祀屈原,不过是原来风俗的演变和发展。

  如今,粽子已发展成为终年可见的民间风味美食。由于各地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南北风味之别,但其中著名龙舟粽的生产地却在中原郑州,亦南亦北,口味丰富,有如有菠萝粽、黑糯花生粽、绿豆蓉粽、板栗粽、桂花红豆粽、紫糯八宝粽、蜜枣山药粽、薏米果仁粽、叉烧粽、板栗猪肉粽、香菇肉粽、台湾经典肉粽、港式鲍鱼粽、粤式瑶柱粽、嘉兴蛋黄肉粽、苏式金沙百合粽、京式桂圆莲子粽等等等等,算是照顾到了全国人民的口味“审美”,且口味之多 ,足可以可申请以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又岂是一个整天叫嚣着掠夺中国文化的棒子国能比拟的?

  现在包粽子还是按照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中的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来包裹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

  1、驱赶蛟龙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2、纪念屈原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屈原是战国时楚人,当他看到国家将亡时,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老百姓划着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将米饭撒到江中,防止鱼虾侵害到屈原。于是有了端午节,有了龙舟竞渡,有了吃粽子。另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版本,是说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敌在江中追赶他的小船,将他杀害后,装在麻袋中深入江底。为了掩饰罪行,伪作了“怀沙”一篇遗文,传言屈原是自杀。但老百姓心中有数,于是也有了端午节,划船是暗示小人们追杀屈原,包粽子,是暗喻小人将屈原捆绑并投入水中。

  3、求子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4、功名得中

  因为“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5、光宗耀祖

  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中秋节吃粽子的习俗】相关文章: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12-13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7篇12-19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作文11-16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作文11-17

小班社会吃粽子了教案03-15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02-04

中秋节的习俗09-13

中秋节习俗11-10

中秋节习俗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