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物的教案

时间:2022-11-05 12:50:2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还物的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还物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还物的教案(15篇)

还物的教案1

  1教材分析

  1、1教学地位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有丝分裂间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之一。另外,减数分裂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的关键

  1、2重点、难点分析

  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尤其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分析和理解是教学的核心内容。这节课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概念多而集中,理解难度大、易混淆,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第二减数分裂中连续进行了两次分裂,又复杂又抽象,以往的有丝分裂相关特征容易干扰新知识的构建。第三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即分离、自由组合及交叉互换等,多种变化交织在一起,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2教学方法

  2、1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系列精心为学习者设计和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事件用于支持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 在这节课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的任务,将教学内容设置成环环相扣的问题,并且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创设出良好的探究氛围,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从新课的导入到减数分裂概念的自主学习,一直到精子形成中三个环节:探究减数分裂过程→“做” “议”结合学习各期变化→变式练习,实现知识的重建改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路线的设计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主动获得知识的快乐和骄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2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这节课以传授生物学概念原理为主,因此设计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完全开放的,而是针对减数分裂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的部分探究活动。首先是在初步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后,让学生利用模具(用彩色塑料纸和子母扣制作,较教材中的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更能体现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的关系和动态变化,而且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探究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以加深对减数分裂本质的理解;另外,在掌握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后,让学生利用染色体模具探究

  精细胞染色体组成的类型, 以突破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难点。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大胆猜测,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学生通过亲手用模具进行探究活动,不仅增加了感性认识,更获得了知识,加深了对减数分裂的理解。教师通过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铺设了符合知识发展规律的思维轨道,有利于新知识的构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精子的形成过程来理解并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及捕获有效信息、分析并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专业术语来描述生物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4学法指导

  设疑导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减数分裂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习惯;点拨导议,启发学生观察减数分裂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学会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从已掌握的知识出发去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

  5 教学过程

  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

  复习有性生殖和有丝分裂的内容,提出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有性生殖?

  2、展示部分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图片,使学生对有性生殖细胞有感性认识。提问:这些生殖细胞是如何形成的?会不会与体细胞一样进行有丝分裂呢?以果蝇为例,,请学生观察配子、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及数目关系,得出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引导学生推导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

  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分析并推导,若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再经过受精作用染色体会加倍,将无法保持物种的稳定,从而推翻假设。

  在复习的.基础上揭示矛盾。一方面促使学生知识迁移来解决新问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新目标的兴

  3教师介绍减数分裂的发现史,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

  初步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

  要求学生阅读减数分裂的概念,从中找出发生范围、发生时期、特点、结果四个要点,来全面了解减数分裂的特征。

  学生自学减数分裂的概念,通过分析要点,初步了解减数分裂的相关特征,达到了大纲中要求的“识记”水平。

  要求学生学习概念时善于利用要点,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以上的概念,提出问题:

  1、“染色体复制一次”是在哪次分裂的间期进行的?

  2、“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每次各是什么结构的分离?

  3、“子细胞染色体减半”保留的是怎样的一半,与受精作用及维持上下代遗传的稳定有何关系?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设疑引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渴望认知的状态,为学生探究减数分裂的过程作好心理准备。

  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师交代精原细胞的有关知识,创设探究背景。

  精原细胞:

  每四名学生组成一组,材料:自制的染色体模具(用彩色厚塑料纸剪成染色体形态,两种颜色纸表示同源染色体,用子母扣制成着丝点,可将两纸片连接表示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体模具可以使抽象的结构具体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变得简单、容易操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兴趣。

  设疑导学,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

  ①存在:哺乳雄性动物精巢的曲细精管;

  ②增殖方式: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成与体细胞相同)

  在教师引导下,对精子形成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究:

  根据精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从组内桌上堆放的染色体模型中挑选出一套精原细胞的染色体,说出挑选的理由并总结染色体特点。

还物的教案2

  【学习目标】

  1.理解配合物的概念、组成;

  2.掌握常见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及其成因;

  3.掌握配合物的性质特点及应用。

  【课前预习】

  1、孤电子对:分子或离子中,就是孤电子对.

  2、配位键的概念:在共价键中,若电子对是由而跟另一个原子共用,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配位键。成键条件:一方有另一方有。

  3、写出下列微粒的结构式

  NH4+ H3O+ H2SO4 HNO3

  【活动与探究】

  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2mL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

  现象:

  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2:取5%的氯化铜、硝酸铜进行如上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理。

  结论:

  【交流与讨论】在水溶液中,Cu2+与4个NH3分子是如何结合生成[Cu(NH3)4]2+的?

  ⑴用结构式表示出NH3与H+反应生成NH4+的过程:

  ⑵试写出[Cu(NH3)4]2+的结构式:

  【归纳总结】配合物

  1、概念:由提供的配位体和提供的中心原子以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信息提示】配合物的内界外界

  ①中心原子——配合物的中心。

  常见的是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如:

  (也可以是主族元素阳离子,如:)

  ②配位体——指配合物中与中心原子结合的离子或分子。

  内界常见的有:阴离子,如:

  中心分子,如:

  (配位原子——指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相联结的配位体中的原子,它含有孤电子对)

  ③配位数——配位体的数目

  外界:内界以外的其他离子构成外界。有的配合物只有内界,没有外界,如:。

  【问题解决】

  1、请根据[Zn﹙NH3﹚4]2+中配位键的形成,总结配位键形成的条件。

  2、在Fe3+、Cu2+、Zn2+、Ag+、H2O、NH3、F-、CN-、CO中,哪些可以作为中心原子?哪些可以作为配体?

  中心原子:

  配位体:

  3、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

  【我的问题与收获】

  【课时训练】

  1.由配位键形成的离子[Pt(NH3)6]2+和[PtCl4]2—中,两个中心离子铂的化合价是()

  A.都是+8 B.都是+6 C.都是+4 D.都是+2

  2.0.01 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 mol 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A.[Cr(H2O)6]Cl3 B.[Cr(H2O)5Cl]Cl2

  C.[Cr(H2O)4Cl2]Cl2H2O D.[Cr(H2O)3Cl3]3H2O

  3.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中Fe2+以配位键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A.SO2 B.CO2 C.NO D.CO

  4.已知[Co(NH3)6]3+呈正八面体结构:各NH3分子的间距相等,Co3+位于正八面的中心。若其中二个NH3分子被Cl-取代,所形成的[Co(NH3)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的是()

  A.NH4CNO与CO(NH2)2 B.CuSO43H2O与CuSO45H2O

  C.[Cr(H2O)4Cl2]Cl2H2O与[Cr(H2O)5Cl]Cl2H2O D.H2O与D2O(重水)

  6.下列离子中与氨水反应不能形成配合物的是()

  A.Ag+B.Fe2+C.Zn2+D.Cu2+

  7.下列组合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相同的是()

  A.K[Ag(CN)2]、[Cu(NH3)4]SO4 B.[Ni(NH3)4]Cl2、[Cu(NH3)4]SO4

  C.[Ag(NH3)2]Cl、K[Ag(CN)2] D.[Ni(NH3)4]Cl2、[Ag(NH3)2]Cl

  8.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型构型

  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9.+3价Co的八面体配合物CoClmnNH3,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若1mol配合物与AgNO3作用生成1molAgCl沉淀,则m和n的值是()

  A.m = 1、n = 5 B.m = 3、n =4

  C.m = 5、n = 1 D.m = 4、n = 5

  10.下列常见化合物的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最后仍为澄清溶液的是()

  A.硫酸镁B.氯化铁C.氯化锌D.氯化铜

  11.完成化学方程式:

  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先沉淀然后又变澄清

  12.在照相底片定影时,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能溶解掉未反应的溴化银,这是因为银离子与硫代硫酸根离子生成配离子。银离子的配位数为2,若硫代硫酸钠与溴化银刚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13.已知[Ni(NH3)2Cl2]可以形成A、B两种固体,A在水中溶解度较大;B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试画出A、B分子的`几何构型。

  [研究性学习]

  14.把CoCl2溶解于水后加氨水直到先生成的Co(OH)2沉淀又溶解后,再加氨水,使生成[Co(NH3)6]2+。此时向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的产物中有一种其组成可用CoCl35NH3表示。把分离出的CoCl35NH3溶于水后立即加硝酸银溶液,则析出AgCl沉淀。经测定,每1 mol CoCl35NH3只生成2 mol AgCl。请写出表示此配合物结构的化学式(钴的配位数为6)___________,此配合物中的Co化合价为__ ____。

  15.向硝酸银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氯化铵溶液,都会立即产生沉淀。请分别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果把它们三者以一定的浓度比混合,得到的却是澄清透明的溶液,请你加以解释,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6.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NH3)xCly(x,y均为正整数)。为确定x和y的值,取两份质量均为0.2140克的该化合物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将一份试样溶于水,在硝酸存在的条件下用AgNO3溶液滴定(生成AgCl沉淀),共消耗24.0毫升0.100molL-1的AgNO3溶液。在另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用足量盐酸吸收逸出的NH3。吸收NH3共消耗24.0毫升0.200 molL-1HCl溶液。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本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0 N 14.0 Cl 35.5 Co 58.9)

  17.空间构型是八面体的配合物MA2B2C2,其中中心原子是M,A、B、C、为配位体试讨论其手性异构情况。

还物的教案3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

  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3.知道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4.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

  5.介绍波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和氧化性;

  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三、设计思路

  由氮元素存在变价引入硝酸内容的教学,接着介绍硝酸的重要用途,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硝酸性质的教学按照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般过程展开,首先通过简单的观察来认识硝酸的物理性质,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HNO3的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在对稀HNO3与铜的反应进行探究的时候,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硝酸的工业制法,再一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整理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深化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引入]试分析下列转变关系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NH3→NO→NO2→HNO3

  [过渡] 氮元素处于最高价态的硝酸是硝酸型酸雨的有害成分之一,但它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也是非常广泛的。

  [板书介绍] 一、硝酸的用途:制氮肥、塑料、炸药、硝酸盐等。(ppt 3)

  [过渡]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硝酸,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它的有关性质。认识一种物质,人们通常从表面入手,不断深入其内部的本质。那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硝酸的“表层”性质。

  [观察与思考] 打开一瓶浓硝酸的瓶盖,闻其气味,观察其挥发现象。

  [板书小结]二、硝酸的物理性质。(ppt 4)

  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低沸点(83℃),易挥发。常用硝酸密度为 1.503g/cm3, 浓度为69%,15.6mol/L。

  [过渡] 在学习了“表层”性质的基础上,下面我们来深入研究硝酸的“深层”性质。

  [板书]三、硝酸化学性质(ppt 5~12)

  1. 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一元强酸 HNO3 = H++NO3-

  [讨论] ①久置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

  [回答] 久置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溶液中,使得溶液变黄!

  [板书] 2. 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 = O2↑ +2H2O + 4NO2↑

  [讨论] ②硝酸应如何保存?

  硝酸保存在避光、低温处。

  [过渡] 硝酸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我们可以由此推测它只具有氧化性,事实是否如此呢?下面大家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板书](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

  [实验计划] ①是否能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

  ②是否有气体生成,如果有,气体是什么颜色。使生成的气体接触空气,气体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③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实验探究1]①浓硝酸与铜反应

  现象:铜片溶解,常温下反应剧烈;有红棕色的气体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注:方程式由学生根据反应现象推测归纳后写出)

  [实验探究2]②稀硝酸与铜反应

  现象:反应缓慢,铜片溶解;有无色的气体产生,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成红棕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注:方程式由学生根据反应现象推测归纳后写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u+8H+ + 2NO3— =3Cu2++2NO↑+4H2O

  (注:离子方程式由学生当作课堂练习自行写出)

  [拓展视野]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

  Fe+HNO3(浓) → 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钝化)

  Al+HNO3(浓) → 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钝化)

  [追问] 为什么可以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

  [回答]钝化使金属的化学活动性大大降低,耐腐蚀性大大增强。因此在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

  [板书] (2)浓硝酸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C + 4HNO3(浓) = CO2 ↑ + 4NO2↑+2H2O

  [ppt演示]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过程。(ppt 10)

  [阅读]教材101页,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分析原理,归纳步骤。

  [归纳] [板书]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注:教师在学生归纳下面三条性质之后进行板书)

  (1)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一般不生成氢气。

  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一般生成NO2,与稀HNO3反应一般生成NO。

  (2)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钝化。

  (3)浓硝酸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拓展视野] 王水:浓HNO3和浓HCl(体积比1:3)混合物,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Au、Pt等溶解。(ppt 12)

  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里,装于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办法啊!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无穷的智慧。

  [发散思维]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 ,发现铜粉溶解,为什么?(PPT13)

  3Cu+8H+ + 2NO3 - =3Cu2++2NO↑+4H2O

  [比较学习]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规律比较(ppt 14)

  [过渡] 如果我们需要大量硝酸用于各种生产活动,那么如何通过工业方法来制取它的呢?

  [板书] 四、硝酸的工业制法(ppt 15~16)

  [投影]工业上制备硝酸的过程如下:

  (1)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2)一氧化氮进一步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

  (3)用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

  试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H3+5O2 = 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注:方程式由学生根据反应上述文字过程描述自行写出)

  [作业] 教材第102页:练习与实践第2、3题。

还物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数字10的实际意义。

  2、能从多个物品中进行10以内的`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3、乐意与同伴合作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重点:能从多个物品中进行10以内的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活动难点:通过实际操作更好的感知数字10的意义。

  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教具“数、物拼板”、“数字与筹码”。

  2、幼儿材料:操作卡“数物拼板”。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说《数字歌》。

  2、教师指导操作。

  ①学习按物取数。

  教师出示教具“数物拼板”,任意拿起一张物卡,请幼儿先数一数并说出数量,师幼共同点数,检查是否正确,每数完一张物卡,请一名幼儿取出相应的数卡,与物卡一起拼接完整。

  ②学习按数取物。

  请幼儿将“数字与筹码”中的数字卡片任意选出几个,根据数字将相应数量的筹码摆放在数字卡片右方。

  3、游戏“掷骰子”

  4、自由游戏操作。

  幼儿进行操作卡“数物拼板”,进行数物对应,将其拼凑完整。

  5、交流小结,收拾、整理材料。

还物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探索圈的一物多玩的方法,发展幼儿跳、滚、钻等动作技能(重点)

  2。通过闯关游戏尝试双脚并拢跳进距离为50—70厘米的塑圈内发展幼儿跳跃能力。(难点)

  3。愿意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塑圈人手一个,两首音乐,装有沙石的瓶子,课前为幼儿系好蓝色绳及黄色绳,两面旗子(黄色与蓝色)箩筐,小松鼠手偶,两张圆形贴纸。

  活动过程:

  一、携带塑圈入场

  1、跑步入场,现在每个人的手上都有一个塑圈,今天我们的塑圈宝宝要和我们来做游戏,我们先和塑圈宝宝一起来做一下热身运动吧。

  二、探索塑圈的玩法

  1、咦,这样一个塑圈你们想想看可以怎么玩呢,你们去玩玩看(幼儿自由探索塑圈的玩法)

  可以想小球一样的滚,还可以一个个跳过这个塑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他的这种玩法,现在请你们去找一个好朋友两个人来玩玩这个塑圈,你们觉得两个人又可以怎么玩。董老师看到这两个小朋友是这样玩的,他把一个塑圈放在这儿然后双脚并拢跳过去。看看你能够跳的多远。

  2、我还想到了一种方法,来来我们大家一起把这些塑圈放在一起,一个一个地给他们排排队,我们大家学习兔子一起来跳一跳。

  三.闯关游戏

  1、咦,董老师的手机响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谁吧,哦,原来是我们的小松鼠,小松鼠说,森林里举行了闯关大作战,希望小朋友一起来参加,你们愿意去挑战吗?幼儿进行闯关活动。董老师给大家来点高难度的,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手上都系着黄色和蓝色的绳子,我们就这样分为两组第一个小朋友开始双脚并拢跳进这个圈圈内,然后绕过这些沙石,再跳过这些塑圈。然后再去拍打一下后面小朋友的小手那位小朋友再进行闯关游戏。

  2。现在董老师又要增加难度喽,小朋友要接受新的挑战了,看清楚喽,现在董老师手上有两面旗子一面是黄色的一面是蓝色的,这个就代表我们两组小朋友了,这两面是由最后一位小朋友去拿的,看看哪一组的最后一个小朋友先拿到自己的旗子,那么这一组就胜利了(教师将圆形贴纸贴在最后两位幼儿的身上)同时董老师要将我们闯关的圈圈放得再远一些看看宝贝们能不能挑战成功。

  四.结束活动

  1、哇。宝贝们可真厉害,回去以后胜利的一组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一颗五角星。

  2、现在和老师一起休息一下,捏捏腿,十指张开动一动,妞妞脖子。

  中班体育活动:《圈的一物多玩》说课稿

  一、说设计意图:

  在材料的选择上我贴近幼儿生活,塑圈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与它的接触时间还是比较多的,玩圈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孩子用多种方法来玩塑圈由此我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材料,以及在上次外出学习听课的时候骨干教师也向我们展现了圈的这样一堂课,结合林老师的.教学模式及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开展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有着导向的作用,根据中班段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本教材的内容相结合我们确定了以下三点:

  1、探索圈的一物多玩的方法,发展幼儿跳、滚、钻等动作技能(重点)

  2、通过闯关游戏尝试双脚并拢跳进距离为50—70厘米的塑圈内发展幼儿跳跃能力。(难点)

还物的教案6

  活动设计:

  根据中班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及爱游戏、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数学活动更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来进行。通过选择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探索活动的对象,在生活化形式的操作和探索中感受数量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重要和乐趣。本节课利用参观小白兔家的果园和菜园,来引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使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感知数字8、9和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并联系9以内的数物结合,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点数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数学8、9的实际意义,在活动中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能从多个物体中按物取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西瓜6个、梨7个、葡萄8个、茄子8个、白菜9个、萝卜9个、数字6一个、数字7一个、数字8两个、数字9两个、6个点和7个点各一个、8个点和9个点各两个

  活动重点:

  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9以内相应数量的物品。

  活动难点:

  通过数与量的对应,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一、

  《数字歌》

  二、复习6、7的数物结合

  1、复习6的数物结合

  师:今天小兔子要带小朋友去参观果园。出发啦!请小朋友仔细看我们来到了那里?(出示西瓜图片)西瓜地,请小朋友看看一共有几个西瓜?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

  幼:一共有6个西瓜。

  师:6个西瓜用几个点来表示?

  幼:6个西瓜用6个点来表示。

  师: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幼:还可以用数字。6个西瓜用数字6来表示。

  2、复习7的数物结合

  师: 我们接着走看看还有什么水果?(出示梨)请小朋友看看一共有几个梨?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7

  幼:一共有7个梨。

  师:7个梨用几个点来表示?

  幼:7个梨用7个点来表示。

  师: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幼:还可以用数字。7个梨用数字7来表示。

  三、学习8、9的数物结合

  师: 小兔子告诉小朋友们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小朋友们不仅要多吃水果我们还要多吃蔬菜,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变的棒棒的!我们快一起去小兔子的菜园去看看吧!

  1、学习8的数物结合

  师: 我们接着走看看有什么蔬菜?(出示茄子)请小朋友看看一共有几个茄子?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7、8

  幼:一共有8个茄子。

  师:8个茄子用几个点来表示?

  幼:8个茄子用8个点来表示。(幼儿操作)

  师: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幼:还可以用数字。8个茄子用数字8来表示。(幼儿操作)

  2、学习9的数物结合

  (1) 师: 快看看还有什么蔬菜?(出示白菜)请小朋友看看一共有几颗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7、8、9

  幼:一共有9颗白菜。

  师:9颗白菜用几个点来表示?

  幼:9颗白菜用9个点来表示。(幼儿操作)

  师: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幼:还可以用数字。9颗白菜用数字9来表示。(幼儿操作)

  (2) 师: 快看看还有什么蔬菜?(出示萝卜)请小朋友看看一共有几个萝卜?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7、8、9

  幼:一共有9个萝卜。

  师:9个萝卜用几个点来表示?

  幼:9个萝卜用9个点来表示。(幼儿操作)

  师: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幼:还可以用数字。9个萝卜用数字9来表示。(幼儿操作)

  四、幼儿操作

  五、教师讲解并总结

  六、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课《8、9的数物结合》通过和幼儿一起去参观小白兔的'果园和菜园的过程中不仅让幼儿学会了按物取数,还提醒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在活动开始时我首先复习了上节课学习过的《7的数物结合》幼儿掌握的很好,所以在进入《8、9的数物结合》的学习幼儿能很轻松的掌握,能够很快的根据物体说出用几个点和数字表示。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但量词上出现个别的错误,还需多加注意。

  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思维很活跃,积极回答问题,作业完成的也很好。

还物的教案7

  一、教学设计思路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不但满足了绿色植物本身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有机物和能量。而所有生物对于有机物和能量的利用都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因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往往意识不到植物的呼吸作用,甚至将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混淆。在课堂中注意时时以动物的呼吸作用作为参照,组织一系列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有关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关注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二、教材分析

  重点

  1.呼吸作用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

  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2.通过探究实验,描述植物的呼吸作用。

  3.理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

  1.完成有关呼吸作用的实验,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灵活运用实验原理,独立设计、开展探究实验。

  3.分析和解决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在实践中大胆思考、勇于创新。

  3.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及

  诊断性评价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

  准备1.准备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装置。

  2.另外准备学生分组实验用的澄清石灰水、吸管、小木条、火柴及可能用到的大号注射器、细线等。

  3.用PowerPoint演示多媒体课件。上课前1~2天,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备的植物器官如各种蔬菜、水果,放入密闭的容器内,如罐头瓶、塑料袋等,上课时带到实验室。教师备用实验材料,以供上课时教师演示和学生检测选用。

  学生自主选择生活中的常见材料为实验用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3.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使学生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3.实验的组织和实验结果的推导分析。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由生物小组同学对盆栽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及叶片部分遮光照射。

  2.教学器材:盆栽的天竺葵、彩叶草、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3.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或最喜爱的几种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学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教师总结:绿色植物就象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明?”

  二、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学生小学的自然常识课中已经了解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这一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逐渐明确探究的课题:光是不是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如何确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

  各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各组在实验设计中的优点,尤其是有创新意义的设计,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鼓励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请同学互相找出实验设计中不够严谨的地方,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对于有机物的鉴定,老师可提示学生回忆: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区分胚和胚乳的?由此学生可联想到淀粉的鉴定方法。

  通过讨论,将同学们的实验设计逐步完善。对确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实施实验计划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找出其中的巧妙之处,弥补自己设计中的不足。

  进行实验之前,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本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个一实验步骤中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老师可设计一系列思考题,启发学生:

  ①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②对一片叶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③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④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呢?

  ⑤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

  ⑥当绿叶在酒精中变成黄白色时,此时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区别吗?

  ⑦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⑧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复习

  提问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根据实验,说出:绿叶在光下制造出有机物──淀粉。引导学生回忆到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的。

  新课绿色植物制造出大量的有机物有什么用呢?置疑,引出课题。

  进入

  新课启发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植物器官,分析构成这些器官的物质有哪些?

  植物体不仅利用有机物构成了本身,还会把这些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消耗。

  以PowerPoint形式展示视频:鲸的呼吸。

  设疑:植物也有呼吸吗?植物的呼吸与动物的呼吸一样吗?

  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说出植物器官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构成的;有机物中包括糖类、蛋白质、脂类等。

  学生观察、分析、回答。引出呼吸作用。引导学生说出有机物的用途之一是:用来构建植物体。植物体不仅利用有机物构成了本身,还会把这些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消耗。

  引出呼吸作用。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是:植物的呼吸与动物的呼吸一样,或者不一样。教师都不必给出答案,用下面的实验来说明。

  实验过程

  1.设疑:动物在呼吸时吸收什么气体?植物与动物一样吗?氧气有什么特性?我们就根据氧气的这一特性来检验。

  教师利用准备好的实验装置,找一位同学协助,将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装有煮熟的黄豆种子的乙瓶和装有等量萌发的黄豆种子的甲瓶中。

  提问: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我们证明了活的种子吸收氧气,那么,植物的其他器官是否也吸收氧气呢?你打算如何根据这个实验原理进行探究?

  教师强调利用现有材料实验的可行性。

  2.设疑:动物在呼吸时产生什么气体?植物与动物一样吗?

  介绍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简单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检验自己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出示第二套演示装置:

  瓶中装有萌发的黄豆种子,实验前漏斗及U型管的末端都是封闭的。提问:如何证明瓶中种子呼吸释放的气体与动物呼吸一样?你有什么好办法?

  请一名学生来操作,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我们证明了活的种子能产生二氧化碳,那么,植物的其他器官是否也能产生二氧化碳呢?你们打算如何根据这个实验原理进行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利用现有材料实验的可行性。

  3、动物呼出的气体中还有什么成分呢?指导学生自己往玻璃器皿上吹气,观察。

  提问:植物呼出的气体中是否也有水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植物呼吸放出二氧化碳和水,那么二氧化碳和水来自何处?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来自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提问:有机物分解需要什么条件?

  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什么形式的?有机物分解时其中的能量会怎样变化?

  动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有什么用途?

  植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时,其中的能量如何?

  教师出示前一天准备好的实验装置:甲、乙两暖水瓶中放入等量的黄豆种子,其中,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是煮熟的种子,瓶口用棉花密封后,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公布初始温度。

  比喻:这就好比煤在锅炉里,在氧气的作用下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煤里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中,有机物就像煤,锅炉则是线粒体。

  三维动画演示线粒体内的呼吸作用。氧气。

  氧气可以助燃。

  观察现象:小木条在乙瓶中继续燃烧,在甲瓶中熄灭。

  分析现象:小木条在甲瓶熄灭是因为瓶中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利用自备的`实验材料(放入罐头瓶中的)加以检验。交流实验结果。

  二氧化碳。

  利用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缓缓吹气。观察现象。

  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提出利用清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通入澄清石灰水加以检验。

  一名学生操作:去除棉球,将U型管的末端插入澄清石灰水,向漏斗内注入清水。其他人观察现象。分析:萌发的种子也能产生二氧化碳。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讨论利用现有仪器和自备的实验材料(放入塑料袋中的)加以检验。

  (1)用注射器抽取其中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

  (2)吸管插入塑料袋,并用细线捆住插孔,将其中气体挤入澄清石灰水;

  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观察到自己呼出的气体中有水蒸气。

  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对比观察实验1中的甲、乙两瓶内壁;或自己带来的装置;或联想到家中装蔬菜、水果的塑料袋内壁等。

  得出结论:植物也和动物一样,呼出水蒸气。

  氧气。

  化学能。

  释放。引导学生说出:一部分供给动物体利用,如运动;一部分转化成热能散失,如维持体温。

  学生读取甲、乙两瓶的温度,与初始温度相对比,发现甲瓶温度明显上升,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活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其中的能量,一部分转化成热能。

  观察。体会。

  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循序渐进。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植物也和动物一样,需要吸收氧气。

  不同小组选用不同的植物器官,得出结论:植物的各个部分呼吸时都吸入氧气。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对“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特性”建立感性认识。

  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现有条件完成实验。

  不同小组选用不同的植物器官,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出一致的结论:植物的各个部分呼吸时都能放出二氧化碳。

  使学生体会自主探究的乐趣。

  直观,简便。

  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能力。

  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通过复习原有知识,提出新问题,自然过渡到有机物分解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

  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使学生较难理解的能量问题得以突破。

  利用形象比喻和动画演示的优越性,将学生的理性认识感性化,加深理解,突破难点。

  小结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什么是呼吸作用?

  (2)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否相同?

  (3)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归纳呼吸作用的定义。

  板书:呼吸作用反应式。

  呼吸作用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

  使学生认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应用6.组织技能训练:

  推理:环境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弱有什么影响?

  进一步推理: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

  7.讨论:生活中,人们在储存农作物时,用哪些做法限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延缓有机物的分解?

  8.分析现象:在北方冬季,有的家庭把许多盆栽植物都移到密闭的卧室内,这样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学生分析讨论,交流:

  环境温度低,呼吸作用弱。

  新疆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分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糖分分解少,所以瓜果特别甜。

  如降低环境温度、降低氧浓度(真空包装)等。

  这种做法不合适。因为盆栽植物也要进行呼吸作用,夜间会与人争夺氧气。

  启动学生的逻辑思维。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关注现实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结束播放羽泉的《深呼吸》,组织学生整理实验用品。学生在音乐声中整理实验用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缓解紧张情绪,体现人文关怀。

  五、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学教师一般所任教学班级较多,几天后,乙暖水瓶中的温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学生一起分析乙暖水瓶中的温度升高的原因:是由于煮熟的种子腐烂、细菌的呼吸作用所致,这又恰好说明了“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本节教学既没有像以往传统教材的单纯讲授呼吸作用,也没有完全按照新教材的呈现顺序,而是以“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动物的呼吸作用一样吗?”为主线,组织了系列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剖析了“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自备材料的分组实验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层层递进的思维启动,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在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情绪状态,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还物的教案8

  目标:

  1、练习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学会听指令行动。

  材料:

  绳(跳绳、纸绳、布绳两米左右)

  玩法:

  1、成人双手拿着绳子的两头,让孩子在绳子里边,并双手握住绳子,成人带着孩子往前跑。成人适时地说:“红灯亮了,停下!”“绿灯亮了,开起来!”

  2、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孩子在前,成人在后。

  注意:

  1、选择路面较平的地方活动。

  2、成人要随孩子跑的情况来决定跑的时间和速度。在开、停中注意动静结合。

  3、鼓励孩子在游戏中用语言表达但不必强求。

  二、名称:捞鱼

  目标:练习钻的技能

  材料:绳子(两米左右)

  玩法:

  两个成人分别拿着绳,成一个长方形状。成人说儿歌,孩子在长方形中间钻过来钻过去。当说到:“三网捞个小尾巴,尾巴,尾巴---鱼!”时把孩子用绳子套住。

  附儿歌:一网不捞鱼,二网不老鱼,三网捞个小尾巴,尾巴,尾巴---鱼!

  注意:

  1、绳子的高度要随孩子的身高来定,要为孩子创造钻的机会,

  2、儿歌的`最后一句可延长,做故意捉不到,又好不容易捉到的样子,使孩子处于爱玩的状态。

  3、在玩时,鼓励孩子自己说儿歌。

  4、捞到鱼后用“亲一口”表示把鱼吃了。

  三、名称:高抬腿

  目标:练习高抬腿。

  材料:绳子(两米左右)

  玩法:

  两个成人每人手拿绳子的一头,请孩子在绳子上迈来迈去,练习高抬腿。成人可随着孩子的兴趣调整绳子的高度。当孩子迈过绳子时,成人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名称:走平衡

  目标:练习在绳子上走平衡

  材料:绳子(两米左右)

  玩法:

  两个成人每人拿绳子的一头,并把绳子放在地上,孩子踩在绳子上从一个成人的位置走到另一个成人的位置。

  注意:

  1、当孩子走到头时,成人要表扬、鼓励或亲吻、搂抱。

  2、当孩子能力较强时,绳子可以离地面有一点距离,加大走平衡的难度。

  3、走的距离不要太长,难度越大,距离就要越短,尽量要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还物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习在平衡木上载物行走,发展平衡能力。

  2、懂得“依次”的行走规则,能在行走中谦让互助。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1、场地。 2、沙包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学习载物过桥。

  ——现在请第一组的人拿一个沙包放在肩上,尝试过一次“小桥”

  ——请第二组的人拿一个沙包放在头上,尝试过一次“小桥”

  教师小结:怎样做才能保持平衡。给第一名的`那一组发小红花。

  小百科:平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使物体成相对的静止状态。亦泛指平稳,稳定。

还物的教案10

  一、课题:

  第2章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二、教学目标:

  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1)结合水的概念;(2)无机盐的作用。

  3、难点的处理:本节课的难点是要让学生明确结合水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无机盐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结合水,学生不太了解,可联系新鲜鸡蛋清的液态胶状的存在形式,这就是富有生命的状态,这部分结合在蛋白质等大分子周围的水已经失去了流动性和作为溶剂的作用,仅是细胞和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同时让学生联想臭鸡蛋是不会有这样胶体状的鸡蛋清的,因此鸡蛋臭了意味着鸡蛋已经没有生命功能了,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结合水在细胞组成成分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无机盐的作用时,可以列举人体生活和健康中的各种实例来加深感性知识,比如利用课本中运动员饮料的资料让学生讨论,由此再引申到人体发生的一些与无机盐有关的疾病,通过对疾病的介绍和讨论学习无机盐在细胞和生物体构成,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方面的功能。

  四、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较简单,内容较少,学生自学,老师点拨的方法。

  五、课时:

  1节课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个人在极限状况下,可以坚持20d以上不进食,但是缺水不能超过1d,地球表面约3/4的部分是水,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许多科学家都在为寻找火星上的水而努力工作,既有成效又有争议,这些事实说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水在细胞和生物体中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由此引入新课学习,同时利用课本上问题探讨,将学生带到对水的内容的学习中。

  2、细胞中的水(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水。(2)水在细胞中的含量及分布特点。(3)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3、细胞中的无机盐(1)大多数无机盐的在细胞中存在形式是什么(2)为什么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很少,作用很重要(3)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4)联系无机盐与生活。

  4、本节小结与作业。

还物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确定有机物实验式、分子式的方法。

  2、掌握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方法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

  复习引入:求有机物的分子式有哪些方法?

  知道了有机物的分子式,我们还要能够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式。哪么怎样才能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式呢?通常我们可利用该物质的特殊性质,通过定性或定量实验来确定其结构式。下面我们以乙醇为例。请同学们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写出乙醇可能有的结构式。根据学生写出的结构,比较二者的异同,设疑,怎样才能区别出二者呢?

  提问:我们如何确定乙醇的结构式呢?

  讲解:我们必须根据乙醇的化学性质来确定,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是物质结构的体现。我们利用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的实验确定乙醇的结构式。0.1mol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收集到1.12L的氢气。根据上述实验所得数据,怎样推断乙醇的结构究竟是(1)还是(2)?

  分析:

  1、比较(1)和(2)式C2H6O中6个氢原子的地位相同吗?

  2、根据数据分析得出1 mol C2H6O转换1mol氢原子,即一个C2H6O分子中只有一个氢原子可被转 换。C2H6O分子中只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氢原子。

  结论:有机物A(乙醇)的结构式只有是(2)。

  板书:

  二、通过实验确定乙醇的结构式。

  例1 4.6g某饱和一元醇C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1.12L(标准状况)的氢气。求该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

  讲解: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求出,有机物的分子式可以通过有机物通式及相对分子质量共同求出。

  例2 燃烧2mol某有机物,生成4mol CO2和6molH2O,同时测知消耗5molO2,推测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

  解析:设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Oz,根据题意可写出燃烧方程式:

  2CxHyOz + 5 O2 4CO2 + 6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而得出分子式为C2H6O2。

  讲解: 本题介绍了根据有机物完全燃烧反应的通式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气体体积求出分子式的方法.要求熟练书写有机物燃烧反应的通式。教具准备

  例3 0.2mol有机物和0.4mol 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燃烧后的这些产物经过浓H2SO4后,质量增加10.8g;再通过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3.2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质量增加17.6g。

  (1)推断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若0.2mol该有机物在与过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后放出4.48LH2(标准状况),试确 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分析解答:此题考查了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①浓H2SO4增重说明生成水的质量为10.8g。

  ②灼热的CuO减重3.2g,说明生成CO的量,而CO又被氧化为CO2,故碱石灰增重实际为原燃烧生成的CO2及CO被氧化生成的CO2质量之和。

  ③该物质与金属钠能发生反应产生H2,说明含有-OH,这是推断其结构的依据。

  ④O2的量不足量。

  根据条件:

  (1)燃烧产物中有CO,说明有机物燃烧时O2不足。CO通过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CuO质量减轻3.2g,即参与反应的CuO中含氧元素3.2g,也就是有机物燃烧时缺少O2的质量为3.2g。

  3、2g O2的物质的量为 ,即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需O2的物质的量为:0.4mol + 0.5mol = 0.9mol ,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水的物质的量为:

  (2)可与Na反应放出H2,说明其结构中含有羟基(-OH)。

  1molC2H6O2与Na反应后可放出1molH2,说明C2H6O2分子中含有2个可被Na置换的氢原子,即含有2个-OH,为C2H4(OH)2,结构简式为 。

  归纳总结:通过该题,学习利用有机物反应的通式经过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并利用有机物的性质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式。

还物的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讲述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本小节在编排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三个遗传定律中的第一个遗传定律,是学生学习其他两个遗传定律的重要基础,因此,本小节的教学内容是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理解:(1) 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正交、反交、自交的概念;

  (2)豌豆杂交的过程;

  (3)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应用:能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根据已知条件写出简要的遗传图解。

  能力目标

  1、通过从性状分离的现象到实践的分析,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情感目标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孟德尔八年实验研究事迹,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重点及落实方案

  重点

  1、豌豆的杂交过程。 2、孟得尔采用豌豆作试验材料的特点;

  3、遗传图解的简要书写。

  落实方案

  1、采用举例、讨论、多媒体等进行教学;

  2、联系所学知识,演绎归纳本节知识,从而掌握重点内容;

  3、根据课本表6—2的已知条件,当堂练习遗传图解的写法,并订正。

  难点及突破策略

  难点

  1、各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豌豆植株与种子的关系;

  3、遗传学的各种表示符号。

  突破策略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进行知识的迁移;

  2、通过正反例证来明确相对性状的概念;

  3、穿插小故事增强记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任务分析

  本节课概念多,符号多,学生不易掌握,所以从小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初中学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新内容上。教材前部分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探究,本节是在生物个体上进行探究,跨度大,要做好过渡。

  学法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并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疑点、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问、勤思考,做好笔记;

  再次,指导学生进行图文转换的思维训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1、复习上节课的经典实验,从时间的顺序上理解孟德尔的杰出贡献;

  2、通过对孟德尔生平的介绍,体会他用豌豆的成功之处,并了解他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达成]1、出示几个经典实验的时间顺序,点出孟德尔的伟大之处:在不了解遗传物质是什么的时候,就研究总结出了遗传的规律。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投影显示孟德尔相片,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①孟德尔简历说明了什么? ②为什么孟德尔采用豌豆会获得成功?

  ③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是什么? ④什么是相对性状?

  ⑤孟德尔研究相对性状遗传的特别之处是什么?(把问题提出来,不用一次全部解答,分散贯穿在全课之中,让学生思考,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2)、学生在随着教学的开展,学习有关内容后,可以分别做出解答:

  ①孟德尔:奥国人。21岁起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3年后修毕。43岁时在自然科学研究学会上宣读了自己研究豌豆杂交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自然界。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科学、思想和精神财富。他的刻苦研究精神将是永存的。

  ②豌豆特点:a.严格的闭花自花传粉植物。b.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差别显著。

  ③孟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杂交法。

  ④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⑤孟德尔研究相对性状遗传的特别之处:分别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可展示p代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所获f1代的种子,播种后均为高茎;f1自交,所获f2代的种子,播种后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

  ②讲解p、f、、×、♂各字母及符号的遗传学含义。

  ③介绍正交、反交、自交的概念,突出讲解“杂交”的过程。

  ④请学生按小组讨论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特点,并推举代表陈述本组讨论结果。

  ⑤教师总结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观察、讨论后所形成的意见,结论如下:

  子一代只表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分离比接近3:1。

  通过对课件的再一次展示,分清以下概念:

  显性性状:杂交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杂交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交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⑥投影显示孟德尔7个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结果统计表,分别对表中的(除了茎的高度)六对相对性状用遗传图谱写出来。并请学生计算显隐性之比,对计算的情况进行总结。可进一步明确:子一代表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具有普遍性,是否具有一般规律性?(设想:如果豌豆的另一对相对形状的f2也出现3:1,是否可以判断亲本的显隐性呢?)

  课堂练习:(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1、性状、相对性状的正反例证的举例、判断;

  2、写遗传图解,能在图中说明各符号的代表意义,并指出在这一遗传图中,研究的性状是什么,其中显、隐性状怎样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豌豆的特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法、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等;并发现了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特点。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特点,是否具有一般规律性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附:板书设计: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①孟德尔 ②豌豆特点 ③杂交法 ④相对性状 ⑤孟德尔杂交法特别之处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还物的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会写甲烷的结构式和电子式,能识别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2.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3.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

  4.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甲烷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及取代反应的含义。

  【难点】

  理解甲烷分子结构决定了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很多种物质,比如碱金属元素、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也曾了解和接触过另外一类物质,如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等。前一类物质我们称之为无机物,后者就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即将学习和讨论的一类重要的物质——有机物。有机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及能源、材料和科学技术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甲烷的结构

  【提出问题】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这是因为它本身只含有一个碳原子,而且只含有有机物必须含有的两种元素:碳和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找出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结构式。

  【过渡提问】那么甲烷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是如何分布的呢?(过渡提问,可不回答。)

  【教师讲解】实际上,科学研究发现,甲烷分子是一个以碳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碳与每个氢间形成的键长键角都是相同的。下面我们大家都用自己手中的橡皮泥和牙签是做一个甲烷的模型,观察一下它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开始制备,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教师展示】通过展示实验室中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进一步验证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它是一个正四面体结构。

  2.甲烷的物理性质

  【教师引导】从多媒体播放的视频(关于甲烷应用和物理性质的.趣味资料)中,你能从中提取哪些关键信息?

  【学生回答】甲烷俗名叫沼气,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用作燃料;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9,因此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过渡提问】了解了甲烷的物理性质,那甲烷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3.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

  【教师引导】相信大部分同学家里都使用天然气吧,那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到甲烷可以燃烧的化学性质,请推测一下燃烧产物是什么?

  【学生回答】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

  【视频演示】确实是,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验证甲烷燃烧生成产物的实验视频,通过烧杯壁的水珠以及变浑浊的澄清石灰水进一步验证了刚刚同学们的猜想。请同学们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进行书写。

  【教师补充】把等号改成箭头,这是有机反应的一个特殊之处:

  同时提醒学生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要验纯。

  【教师讲解】甲烷燃烧是一个氧化的过程。但是甲烷性质稳定,不与酸性高锰酸钾这样的强氧化剂反应,也不易与酸或碱反应。甲烷四条碳氢键,它们是饱和键,由结构决定性质也可以推断出,甲烷的性质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

  【过渡】甲烷的性质稳定,与一般的物质不反应。其实,除了会与氧气反应以外,甲烷还会与氯气发生反应,那会产生什么现象,同学们注意观察。

  【教师演示】演示科学探究中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光亮地方的集气瓶中气体的颜色变浅,证明有新的物质生成了,有白雾产生,试管内壁油状液滴,这些是生成物。

  【教师提问】根据反应物的元素组成,你能推测出生成物吗?

  【小组讨论】白雾可能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是甲烷中的氢原子与氯气中的氯原子的结合,你能由此推测油状物的成分吗?

  【学生回答】油状物可能为甲烷中剩余原子与氯原子的结合,即甲烷中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替换了。

  【教师讲解】同学们的猜想非常好,你能尝试写出这个反应吗?

  【教师讲解】方程式书写的非常准确,甲烷中的氢原子确实可以被氯原子取代,但取代一个氯原子的时候生成的物质却是气态的,而非油状物,这就证明反应还有其他物质生成。其实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一个氢原子被替代后的产物中氢能继续被替代,共分四步完成。

  【提出问题】你能猜想一下生成的其他几种物质是什么吗,并类比第一个反应写出它们的方程式吗?

  【动画展示】观看视频动画展示的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时分子模型的变化,验证学生的猜想。

  【教师讲解】一氯甲烷为气体,二、三、四氯甲烷为液体,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称四氯化碳,为常用的溶剂。并由黑布下的集气瓶没明显现象,得出反应需要光照的条件,提醒学生补充反应条件。并介绍其为取代反应。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总结取代反应的概念?

  【学生回答】有机物分子力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环节三:巩固提升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学习方法。

  布置作业:大家看到这个取代反应,能不能想到哪个无机反应类型与之是十分相似的呢?对,就是置换反应,那么同学们就在课下整理一下置换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基本特点,并形成表格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还物的教案14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用多种方法玩鞋盒活动的快乐

  难点:探索出鞋盒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组织幼儿玩走、跑、跳、爬等各种技能动作的游戏

  物质准备:每人一只去盖的'成人鞋盒;与幼儿人数相等塑料水果;筐子4个、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手持鞋盒做准备操。

  1.曲线跑→跑成螺旋形→圆形→蹲着走→踮起走;

  2.放在地上当鼓敲→放体侧敲→转身敲→高举欢呼。

  二、基本部分

  1.引出活动。

  师: “刚才我们用鞋盒舞龙又敲鼓,用鞋盒还可以怎么玩?请小朋友想出各种玩法,比一比,谁想得多、想得好,和别人的不一样。注意在玩时不能把鞋盒弄破,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

  2.幼儿自由探索鞋盒的玩法。

  3.集合成马蹄形,请个别有创意的幼儿示范并请其他幼儿学习。

  4.学习“大脚”带着鞋盒向前跳的动作。

  ①教师示范“大脚”向前跳的动作。

  ②注意事项:提醒幼儿双脚并拢,不可以跳得过高。

  ③幼儿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游戏“运水果”。

  ①教师示范玩法: “大脚”向前跳到目的地拿一个水果,再跳回来放在筐内,拍一下第二个小朋友的手,再排到队伍的最后。依次轮到最后,最先完成的组为胜。

  ②集体游戏一次。

  ③小结游戏情况,肯定幼儿游戏。

  三、结束部分

  1.师幼自然围坐在一起:

  “运了水果真累,我们一起静静听音乐放松放松,拍拍手、揉揉腿、捶捶背,用鞋盒当扇子扇扇凉。”

  2.幼儿把鞋盒当盘子运水果回家。

  【活动延伸】

  让幼儿把鞋盒带回家制作成小玩具。

还物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吸水的部位及植物细胞的两种吸水方式。

  2、使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

  3、理解植物体的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等过程。

  4、理解蒸腾作用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5、使学生了解合理灌溉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二、能力方面

  1、通过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同时培养其分析实验的能力。

  2、通过分析渗透装置得出渗透吸水原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训练其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应用植物吸水原理进行合理的灌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

  2、通过学生对水资源现状的`了解,增强学生关心、自觉保护地球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以及合理灌溉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1、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教材选简要介绍了一下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主要器官是根,叶等器官也可以吸收水分)、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植物根尖的结构、以及植物吸收水的两种主要方式,即吸胀吸水和渗透吸水,指出未成熟的植物细胞,还没有形成大液泡,主要依靠吸胀作用吸水;而成熟的植物细胞,即有大液泡的细胞主要以渗透作用方式吸收水分。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渗透吸水原理,教材通过分析渗透装置,总结出:

  (1)渗透作用的概念。即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即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之间具有浓度差。

  接着分析为什么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指出当成熟的植物细胞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时,就会发生渗透作用。

  然后安排学生做《实验九、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以验证成熟植物细胞的确是一个渗透系统。

  2、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水分是如何从根毛细胞最终进入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的呢?

  (1)教材先分析了土壤溶液中的水分进入根尖以内的导管的两条途径

  ①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并且通过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层层细胞向内渗入,最终进入导管。

  ②一条途径是通过成熟区表皮细胞细胞壁,以及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层层细胞之间的细胞间隙向里渗入,最终进入导管。

  (2)教材接着又简单介绍了水分如何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在值物体内的运输、以及少部分水被植物体利用和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情况

  3、本节的最后教材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简要讲述了合理灌溉的原理和应用。

【还物的教案】相关文章:

还物的教案11-05

还物的教案15篇11-05

吉祥物教案03-12

一物多玩教案02-26

高二生物教案02-23

万物都在变教案03-30

中班科学水中取物教案03-27

初一生物教学教案08-31

人教版高一生物教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