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4-22 10:23:5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美术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美术教案范文汇总7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身边材料制作“食物”,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综合利用材料动手创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启迪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合理利用材料做出有特色的“食物”。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通过各种材料的分解再组合的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及掌握对材料综合利用的造型概念及创作方法。

  2、能力目的:合理、灵活地利用身边各种材料进行创造,制作形色兼备的“盘中餐”,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钦食文化,领略多种艺术文化表现形式,激发对设计应用表现形式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物尽其用意识、与人合作意识以及审美评价能力。

  三、课堂教学设计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探索导入。

  ·教学摆出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煮什么作主食?引导学生回忆、想像,并说出自己喜爱的食物名称和为什么喜欢。

  ·学生欣赏观察各式食物图片,学习欣赏美食。

  ·学生回忆并讲一讲自己与家长共同完砀“盘中餐”有什么美食及操作的经历。

  (2)师生互动,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教师示范“食物”制作过程,向学生讲述如何合理巧妙地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装饰美化各式美食。

  ·学生思考:可以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什么“食物”?怎样制作?

  (3)感知检验,自由表现,合作探索。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食物”制作,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探索。·教师在巡堂中注意提示学生合理巧妙地利用材料(通过观察、触摸、构想、设计、制作等),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设计、应用理念。

  ·鼓励学生多与同桌交流制作的感受。

  ·学生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名字。

  (4)展示“食物”,大胆发表,自评互评。

  ·学生把完成的“食物”摆上桌,组成一桌丰盛的宴席。

  ·学生评出形状和摆拼最美的“食物”

  ·学生介绍“食物”的制作过程及其名称。

  ·引导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与其同学合作设计制作的.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食物

  ”的合理性提出问题。

  (5)总结归纳,收拾整理,课后延伸。

  ·教师表扬制作意识好的学生。

  ·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场地。

  ·学生小结:通过本课学习学会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

  ·课后延伸:你知道哪些有关饮食文化的知识?你居住的地区有什么特色食物?你知道有关食物的故事传说吗?

  板书设计:

  美味的盘中餐

  小组每2人设计一道美食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设计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 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 黄绿 绿

  红紫 紫 蓝紫

  黄橙 橙 红橙

  (2)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家居图片

  B 生活图片

  C 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黄色里逐渐加大蓝色比例,最后变成绿色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探索学习用刷子刷网的方法喷刷花儿 作画时注意正确使用工具,用完知道归放原位 体验喷刷花儿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把小牙刷和白纸 装有不同颜色颜料的大盘子 喷刷花儿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绘画材料,重点介绍牙刷的用法

  ——小朋友牙刷是用来干嘛的?(刷牙)今天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先请小朋友们把牙刷轻轻刷刷手心,什么感觉(痒痒的)

  ——牙刷是什么样子的?

  ——牙刷刷在白纸上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小朋友来揭开小牙刷的秘密,教师再白纸上示范用牙刷喷刷出花的`形状。

  ——猜一猜花是怎么画出来的,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教师示范操作方法

  幼儿自由尝试操作喷刷刷花,教师来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刷面朝下,对着花刷颜料。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构思与制作方法,同时提高品评鉴赏标志的水平。

  教学重点:

  1、标志的意义。

  2、标志的分类。

  3、标志的设计要素。

  4、标志的构思和制作过程。

  难点:

  设计并制作出具有独创性、单纯性、准确性和艺术独特的标志。

  设疑提纲:

  1、标志的概念?

  2、标志的特征?

  3、标志的作用?

  4、标志的颜色运用?

  5、标志的分类、按用途的不同可分几种?

  6、世界上的国旗中,除了中国国旗,有哪一面国旗让你印象深刻?原因?

  7、联合国会徽的含义?

  8、奥运会标志以什么造型为主?

  9、中国银行标志的意义?

  10、公益标志的色彩特点?

  11、构成标志的方式有几种?请列举你所注意过哪些标志符合上述方式?

  教学程序:

  1、作图形印象测试。

  2、评说测试结果。说明标志的视觉性。

  3、提出设疑提纲问题在1、2、3。

  4、分组讨论答案。

  5、提问同学完成答案。

  6、教师补充完善。

  7、以建国饭厅为例,提问同学对标志用色的.看法,说明标志用色的重要性。

  8、解析太阳神标志的意义。

  9、提问同学提纲6、7。

  10、分组讨论8、9、10的问题。

  11、分组抽查提问并补充完整。

  12、提出问题11。

  13、抽查同学回答。

  14、熟悉课本关于标志的构思方面的内容。

  15、讲述标志的制作过程。

  16、课堂作业:分组设计本校学校标志。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课前准备开始到教学全部过程,全由学生主体的活动贯穿着:探索——感受——体验——联想——表现——评价各个环节。探索:课前与学生交流,寻找能滚动的东西带入课堂。体现出自然和生活是第一课堂。创作表现来源于生活。感受: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着学生对物体的认识。体验:玩耍的经历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联想:滚动中物体位置不断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弹蹦、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表现:学生作品中丰富的形、色、线充分体现了儿童的感受和思维。真实的物体充实着他们的形象思维。评价: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两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1. 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其中感知行为是显性的,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是隐性的.。

  2.会有序而友好地合作游戏,隐性的道德行为。

  3.会观察和提出问题,包含着内在的隐性活动。

  4.随意大胆地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出感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边线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学生分析:

  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好奇、好动成为他们的特点。课堂上,哪怕有那么一丁点儿令他们希奇的事,便会控制不住情绪,笑笑闹闹,跑跑跳跳,使课堂难以安静。尤其是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需安排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课堂秩序往往更难调控。对这种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采取强硬的命令或粗暴的斥责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往往是难以奏效的。这时教师要运用教学的机智、采用随机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引导到有序的学习活动中来,使其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 1课时

  过程设计 :

  (一)导入新课

  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声音。

  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的,你们想去么?

  板书课题:《滚动乐园》

  (二)联想观察

  师: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

  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

  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

  (三)对比感受

  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么?

  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

  小结:只有圆溜溜的物体才好滚动。

  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

  (四)感知体验

  组织游戏

  (五)观察联想

  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什么?

  (六)欣赏作品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七)愉快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

  画一个或一组滚动着的圆形物,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每组用一条长长的纸共同完成作业,教师从每组最前方把纸滚到最后一个人面前。

  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来表现滚动乐园的故事。

  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

  (八)讲述评价

  略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

  难点: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

  教学具准备:

  各类彩色笔、各类质地的绘画用纸、教学范画。

  课 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准备绘画工具,规范绘画习惯。

  二、 导入新课

  1、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带的各类彩笔,当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用?

  2、 揭示课题

  三、 欣赏感知

  1、 教师出示各类的范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1) 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 他们画了什么?象什么?

  3) 他用了什么彩笔?

  4) 猜猜是怎么画的?

  5)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挂在哪比较好?为什么?

  2、 看看他们的用纸,有什么不同?

  1) 教师出示各种

  质地的绘画用纸,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纸的质感。

  2)分组挑选喜欢的`纸,猜想会有怎样的效果?

  3)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一起画一画。

  3、 交流体会,相互欣赏

  四、 学生作业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挑选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大胆的画画。(室内、市外均可)。

  五、 教师巡回指导

  1、 指导学生正确用笔。

  2、 鼓励胆小的学生大胆的绘画。

  3、 室外注意安全。

  六、 课堂小结

  1、 学生说说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过程中发生的事。

  2、 说说绘画的乐趣。

  3、 相互评价。

  4、 教师总结。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 绕绕涂涂 (1)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 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3、 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线大胆涂绘出物体的形状,并体验绕绕涂涂的乐趣。

  难点:绕线涂绘方法的掌握。

  教学具准备:

  各色、各质地的各类线、范品、学生用纸

  课 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规范美术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1、 出示一堆杂乱的各种线材料。(各色、各质地的线)

  你能帮老师整理这一堆杂乱的线吗?

  教师与学生自由的围坐在一起,教师请学生帮忙整理线,边整理边自由的谈谈:

  1) 让学生自由的感知各类线;毛线、丝线、塑料线??

  2) 各类线的呈现状态;直的、曲的、硬的、软的??

  3) 生活中的运用;

  4) 线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头发、蚊香??

  2、 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 学生成功整理的线团(规则形)欣赏感知。

  1) 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 一个线团象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线团添加成物体。

  3) 出示葡萄照片,你们看我们该怎么将线团组合?

  4) 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水果。

  2、 感知边上那堆未整理的杂线(不规则形)。

  1) 启发学生看看象什么?

  2) 如何摆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组合)

  3) 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绕绕动物,再添加一些环境。

  3、 游戏:

  教师绕画,学生猜猜绕的是谁?为什么?(抓特征)

  四、学生作业。在大纸上,学生将自己绕画出来,教师绕画自己,完成师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教师巡回辅导。

  1、 及时反馈、纠正。

  2、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 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 作品展示。

  2、 学生欣赏,说说自己的绕画。

  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 我的太阳 (2) 教学目标:

  1、 能抓住太阳的基本形状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2、 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太阳的基本形,大胆的进行想象。

  难点:创造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教学具的准备:

  范画图片,绘画用纸。

  课 时:80分钟

  第一课时

美术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此课以学习水墨画法临摹蔬菜,前课画蔬菜的记忆画为此课打下一定的形象基础,本课选了齐白石和李苦禅两张大写意的作品供欣赏与临摹之用。白石老人的画仅画了一棵生机勃勃的白菜和两只醒目的红辣椒,寥寥几笔,沉着遒劲的线条勾出菜帮,用侧锋蘸水墨画出浓淡有致的叶子,再趁湿勾出交错的叶脉,形成了长短、疏密、浓淡对比鲜明的调子;白菜略向左倾的劲势使静物产生动感,正与左下角一长一短两只红辣椒顾盼呼应,令人感到两者有一种情感的联系。辣椒的红色与白菜的黑、白、灰色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加上右侧的题字及印章(是中国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画面的蔬菜从形象、墨色、构图等方面达到了极其完美 的程度。

  李苦禅的画也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用水墨来表现对象的方法。画家用侧锋、中锋笔法,加上淡墨、浓墨,在画中把对象的`外形特点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几张小图,说明了作画的步骤和用笔、用墨的过程。本课要求摹仿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蔬菜图,在授课时必须作完整的示范使学生认真理解。

  教学目的

  一、参照大师的作品,临摹大师的笔墨技法,仿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二、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画、诗、书、印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作业要求

  继续学习执笔、运笔的方法,仿照大师的用笔技法画一幅表现蔬菜的水墨画。

  课前准备

  一、供学生欣赏用的水墨蔬果作品若干幅(幻灯及图片)。

  二、教师示范用的羊毫笔(提笔)、墨汁、梅花形调色碟、生宣纸。

  三、学生自备作业用品(同上)。

  教学过程

  一、欣赏:

  以齐白石的《白菜辣椒》为重点,指导学生欣赏水墨写意国画。先介绍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分析笔墨技法,讲解画面布局,然后说明在哪一部分使用中锋、侧锋笔法,以及如何用水、用墨。欣赏时,结合上一节基本技法练习及教材分析进行。

  二、教师示范以蔬菜为题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边讲边画):

  1.先想好画什么,画面怎样安排,然后用指甲轻轻刮出大体轮廓。初学者可用铅笔、炭素铅笔或木炭条起稿。

  2.中锋蘸淡墨勾出菜帮,先从中间一块着手。

  3.用大笔的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浓墨,以侧锋法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落笔要生动,大胆肯定,注意墨团要有大小浓淡的变化。

  4.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5.中锋蘸浓墨(稍干),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也往下按,然后向外撇出,如有些飞白效果,更为理想。

  6.用大红色画辣椒,尽量以一笔完成,注意用笔按和提,最后添上蒂。

  7.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作品完成。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可选择大师作品中的主要物体,重新组织画面,下笔前要先想好用笔方法:水墨应如何调合?浓的还是淡的?运笔采用侧锋还是中锋?运笔方向如何确定?总之应“意在笔先”。

  练习时,教师要特意说明,练习水墨画法,因经验不足,往往要画上好几次才能画好一幅画,效果也不一定令人满意,只有多练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四、讲评: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业与大师的作品作比较,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一、 选用较大的羊毫笔,用笔尖画线。

  二、 二、在生宣纸上作画,要能看出一笔一笔的用笔过程,不能反复涂抹。

  三、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作业时一定要准备好抹笔的布或纸,吸去多余的水分,不要到处乱甩。同时,要多备一小张生宣纸,作试笔或确定用墨浓淡之用。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3-08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2-20

经典美术教案02-22

关于美术的教案01-05

《大树》美术教案12-12

《天鹅》美术教案12-14

美术教案范文04-14

美术活动教案11-03

美术熊猫的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