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时间:2023-04-07 15:51:50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1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1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本制度所指的教学常规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辅导、课外活动、学业考核与评价、教研活动。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应体现在上述各个环节之中。

  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和需要,特制定如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个人教学计划等。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该计划必须有具体的管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质量监控措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学校行政会审定后,于开学前印发至各教研组。

  2、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和要求。计划由教研组制订,经全组教师讨论认可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存档。教研组长为计划制订与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3、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订,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结合新课程标准,制定本学期所任学科的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学情拟定教学进度及教学中应注意和改进的措施。具体包括:教材分析、目标要求、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教学措施等。

  4、各类计划制订后,交学校教导处存档,学校要对计划实施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教研组和学科教师要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认真反思,写出书面总结。

  二、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备课方式坚持“两个结合”,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书面备课、电子备课(参考一些网络资料)、和教材、教师用书批注相结合。并至少坚持做到提前一天备课。

  1、个人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详细查阅有关教学参考书和资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确保每节课的教学有目标,有内容,重难点突出;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国情教育、环境教育等;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选取适当的教学媒体;编写教案。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交流教学经验,统一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平衡教师的教学进度,研究和改进教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集体备课内容和要求如下: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探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探讨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交流演示实验的关键操作,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前的准备;结合听课活动,进行评课;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安排好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

  3、修改教案。教师应根据说课、备课检查情况对自己所写教案加以消化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个人备课方案,提前写出完整的分课时教案,做到思想教育、“双基”训练、能力培养的统一,要求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选择和过程设计恰当,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教案书写的基本要求:

  (1)常规教案。常规教案要注明授课时间,内容要求:

  ①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②重点、难点;

  ③课型、教学时数;

  ④教学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等);

  ⑤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方法,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讲稿;

  ⑥板书设计;

  ⑦作业布置;

  ⑧课后反思。

  4、教案检查。学校校长、教导处每晚8:00对第二天上课教师的备课进行检查。

  查后在末一节处注明检查日期或并盖教导处检查专用章。教案的质量主要看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是否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依人按科通过课堂教学检查的实际情况给予评定。

  5、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的备课要求,学生可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备课要求。

  三、上课

  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1、具有分课时教案,没有教案不能上课。

  2、上课前应认真准备好教具或实验仪器,教师进入课堂不允许中途退出,不允许在开始上课后令学生出课堂替教师提取所缺用品。

  3、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下课不拖堂。

  4、教师在上课铃响前一分钟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弄清学生缺席情况,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及时报告学校教导处。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5、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必要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或进度作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实际。

  6、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坚持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

  7、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注意及时反馈、及时调控,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实现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并获得成功感,以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造成学习上的分化。

  8、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常规,课堂内发生的问题,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凡因特殊情况需停止学生上课,必须经年级组长同意,并上报教导处。

  9、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羞辱学生,积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10、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或吸引力,声音要响亮,要使教室每个位置的.学生都能听清。

  11、教师上课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规范字,不写错别字。

  12、教师要注意语言、行为的文明,上课时关闭手机,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衣着得体,不准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不准在教室里抽烟。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13、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14、大力提倡教师写教学后记,强化校本研究,以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素养。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作业布置

  1、布置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2、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注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作业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因人而异,分层布置作业,如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形式灵活多样,不仅布置听、说、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置画、唱、操作、实验、实践、调查、考察、观察等方面的作业。

  3、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二)课外作业时间

  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要严格控制作业量。学生作业主要安排在课内完成。课外作业总量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三、四年级不超过0。5小时。

  (三)作业批改

  1、教师必须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订正,日期明确,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心,全面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2、批改作业采取等级制。教师批改时要给予评价等级,不得出现只给评价等级而不批改,或既不给评价等级又不批改,只写一个“查、阅”等不负责任的现象。

  3、批改要具有示范性,教师书写要工整,标点要规范。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体,指示要具体,富于指导和激励作用。

  4、作业要求全批全改。作业批改由教师本人进行,如发现让学生代改作业或应付检查让学生突击补做作业,教师突击批改的现象,学校应追究该教师的责任。

  5、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做作业,教师又没及时发现或没有采取补做措施,追究该教师的责任。

  6、赞成和提倡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学校可作必要改革和创新。如可适当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置或不批改作业。

  7、教导处组织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学校不定期抽查与检查相结合,每学期至少2次,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学校每学年要组织一次的各年级各类优秀作业展评。

  五、辅导

  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课内辅导,又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

  2、辅导对象要有重点,主要是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布置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补充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励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或其他原因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3、辅导要讲究效益,要做到热心、耐心,避免疲劳战。如放学后不要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等。

  六、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包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竞赛培训、课外科技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等。

  2、教师要负责各活动小组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每个活动组由备课组或者教研组确定辅导教师,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辅导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方案,有记载,有总结。

  3、活动内容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尽量为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以扩大知识面,加强学生间交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学校教务部门根据各科活动小组计划统一安排活动地点和时间,并定期检查。

  5、学校应定期举行课外活动成果展示。

  七、学业考核与评价

  1、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平时不得随意调课进行全年级的统考。单元检测可以以作业形式完成。

  2、认真命题、组考、阅卷,保证质量。教研室要按水平考试的要求紧扣教材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双基”达标情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应用能力。

  3、考试方法以闭卷为主,采用考试、考查相结合,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考查。以中心校月考为依据。

  4、教学质量分析是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试题分析:包括试题的题型、主体知识覆盖面、试题分值合理程度、

  试题难度、试题的主要优缺点等。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成绩分析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二率”(即优秀率、合格率)和班级平均分,这是反映学生成绩的基本数据。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后,应结合对所教班级的了解情况做出定性方面的描述,期末在教学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写出教学工作总结并按时上交教导处。

  八、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强调开展校本教研,不允许拒绝参加教研活动或拒绝接受教研任务(如拒绝撰写、上交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育教学叙事,拒绝上公开课,拒绝接受教研组安排的竞赛活动等)的行为。学校要精心组织参加县、镇、校级的各项教学、教研的竞赛评比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3、教研组活动每周进行。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每学期组织1至3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学校校长及负责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每月听课不少于20节。听课时,必须记录听课笔记并书写点评。学校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并且跟踪听课,针对情况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指导。

  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学校指定的一些教研论文。

  6、建立学习型教研组。所有教师都应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为教师推荐专业必读书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研组、备课组应定期交流学习心得。

  7、学校领导应积极参加各组的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导处应定期组织并检查情况。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2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特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常规与课程标准

  1、学期开始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各人教研计划,于开学第一周上交办公室。

  2、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做到学科教学目的清楚,教材结构清楚,学科特点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

  二、备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教学练习,备能力培养措施,备德育美育的熏陶。

  2、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实验操作、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小结。学期中应超前一周备课、教案字清楚整洁。

  3、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

  三、上课

  1、教学人员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2、坚持上课第一次铃前教师到位,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不能坐着上课,下课不拖堂。

  3、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5、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要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6、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做到精讲精练,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7、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作业与批改

  1、布置作业要明确,内容要精选,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时间要控制,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2、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不得超过1小时。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

  3、严禁让学生批改课堂作业。

  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错误要记录,原因要分析,讲评要严格,错题要重做,作业要达到规定次数(数学、低年级语文每天一次,作文全期12次)。

  5、作业写清批改日期,批改简明易懂;少指责,多鼓励。

  五、辅导

  1、课外辅导要做到四点:(1)制定潜能生转化记录;(2)对成绩优秀和智力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3)解答疑难问题进行学习方法指导;(4)组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培养学生合格加特长方面下功夫,五六年级学生建立阅读笔记及图书角。

  2、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优秀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分析原因,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个别指导或有计划的补课,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并对他们的特长予以鼓励和培养。

  3、课外辅导要安排在学生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不准侵占和挪用非语数课时间进行辅导。

  六、 教育科研

  1、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中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坚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

  2、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教研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考勤奖惩。

  3、每周三第七节课为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根据各自情况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并作好记录。

  4、每周按单元重点、难点研究备课一次。

  5、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每位教师每期至少上交一篇教研论文、教案设计、案例分析或经验总结。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3

  为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学过程最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和《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的通知》、《临江市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意见》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对我校的教学常规工作提出明确的行为指标:

  一、备课

  个人备课:

  1、学习《标准》,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研读领会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恰当地确定各单元和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3、了解学生: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班级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课型明确,便于整体把握。

  5、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每位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教案,教学环节完整;教学过程实用;教学方法科学;教学后记字数不做规定,应尽量务实;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规划;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教案书写字迹工整。兼课教师,所教学科都必须认真备课,上课,但撰写教案时可有所侧重,一般以考试科目为备课重点,另一学科可备简案。在领导听课时要检查授课和教案是否一致。

  集体备课:

  1、教师集体备课主要是两个内容,一是单元备课;二是重点课备课。

  单元备课:在每个单元(一组)教学进行之前,拟出一个单元(一组)的授课计划,目的是在于从整体出发,明确每一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突出重点。

  单元授课计划一般包括:(1)领会本单元(组)编排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组)的教学目的与要求。(2)找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确定主次。(3)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通盘考虑在本单元(组)中应培养学生具有哪些能力和发展哪些智力。(4)安排授课时数。

  重点课备课:是针对单元中的重点、难点的备课,它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程序和方法,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2、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好资料的积累。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对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积极讨论;

  (4)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5)经常性原则:每周活动一次,年级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本年级组相关学科教师。平时,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二、上课

  1、上课前要耐心细致地重温教材与教案,必须持教案及必备的教学用具进课堂,提前调试好多媒体设备。

  2、自觉照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安排,不准私自调课、换课,不得将部分学生擅自叫出进行补课等。

  3、上课铃响,教师立即进入教室,督促、指导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教师上课要站立,不能坐着上课。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得随便把学生撵出课堂或停课训斥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也不得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4、课堂教学知识要传授正确。要做到“五为突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标。“六允许”: 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意见允许讨论、争议;不明确的问题允许发问;允许给教师提意见和建议。要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严禁满堂灌,讲满堂,看满堂,听满堂,不让学生训练。抓好每堂课的最佳时间,力争优质高效。

  5、要优化训练,避免不动脑筋的机械的简单重复,突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求变的态度和综合选择能力,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去创造;突出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尽力体现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真正让优秀学生吃饱吃好,拔出尖子;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进,消化好,不掉队,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学有所得。

  6、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方面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激发兴趣,促进积极思考,大胆尝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7、教师课堂板书要注意照顾学生视力,做到工整、规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具有概括、启示作用。

  8、教师应做到服装、服饰得体,课上仪态端庄、举止文明、教态亲切和蔼,使用普通话教学。课堂上禁止使用手机,专职体育教师必须着运动服、穿运动鞋上课。无特殊原因不允许终止学生上课,停课必须经教导处批准。

  9、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对在课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课后要主动找学生谈话,解决问题,如遇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与班主任配合共同解决。

  三、作业

  1、精心设计作业。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教师在布置作业前,都要亲自研做一遍,掌握难易程度。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差异,有针对性、分层次统一比做作业与自主作业。作业量适当。

  2、指导学生“独立、按时、整洁、规范”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解答的良好作业习惯。对学生的书写字迹,解题格式,图表绘制等要提出规定性的要求,明确完成的标准,加强养成型训练。鼓励学生科学、自主、广泛地运用多种参考资料,培养发散思维,提倡一题多解。教育学生爱护本子,做到不卷角,不破损,从细微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3、批改反馈及时。学生的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本人及时、认真地逐一批改。批完后要组织学生修改,不准只批不改。作业本上不打“×”,错误的地方注明记号,写清原因,中低段在在原处订正,高段就近订正,订正后教师及时复批。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要重点地进行面批面改。对于活动类作业,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检查和点评。

  4、作业批改一律使用红笔。作业批改实行“优、良、差”或A、B、C等级制(年级自己统一),等级打在作业本右上角,日期写在边上。批改要及时,当天作业尽量当天批(除作文、日记外),优秀作业多给予星、花、粘贴等奖励。优秀作业,多展览交流,以资鼓励。

  5作文批改,重视眉批(对文章的字、词、句、节等方面指出局部性的优缺点,要有启发性)和总批(综观全文,对文章的立意谋篇,用词造句,语法修辞,标点符号方面作出的评价),批语要明白,具体,使学生一目了然,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来写评语,能受到应有的效果。重视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后指导学生根据评语进行修改,并要有复批。

  6、各科作业本要求。

  数学;口算本、习题本。语文:字词本,习题本。积累本。作文本(一二年级为写话本,三至六年级为作文本)其他学科:笔记本。指定的'练习册要按作业要求进行批改。

  四、辅导

  辅导的主要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课堂教学内容,为缺课的学生补课等。辅导要坚持以下原则:

  1、注重差异,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通过辅导,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完成保底型作业,查缺补漏,排除学习的障碍,提高学习成绩。通过选择性作业的指导,扩大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优势特长。并做好辅导记录。

  2、以个别辅导,分散辅导为主。对个别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采取答疑、补课、组织小组互助活动等形式进行。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统一解答。辅导要讲求实效,抓住辅导的最佳时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辅导效果。

  五、评价

  1、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教学效率为基本指标,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

  2、教学评价的手段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观察、作业完成、教学测试等,前三项属于平时考查,由任课教师组织考核,教学测试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有学校统一组织。

  3、做好试卷分析。教师要做好试卷分析,内容包括各知识点的通过率及差异情况,集中反映的问题及原因,解决问题的措施等等,作为自己下一步教学的指南。单元测试有教研组长主持分析会,教学领导参加,期中期末有教导处主持分析会。

  六、学籍管理

  (一)入学

  1、一年级新生入学,按上级划定的本校招收范围内的时龄儿童入学,并按规定时间班里报名注册手续,新生按学校规定编班,不得挑选班级。

  2、新生入学后,学校教导处批准取得学籍,编列正式学号。学生学号长期不变,休学一年后一律使用原学籍号。

  3、新生入学后,学校要填写新生花名册,上报区教育局教育科审理。

  (二)转学

  1、学生因家长变动工作地区、家庭搬迁(户籍普更)或有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转学的,经学生家长(监护人)申请,学校审查后,按规定办理有关转学手续。

  转入的学生有年部主任、年部组长负责,经过“语、数、英”三科的测试,合格者有学校批准到管理学籍的教师处办理转入手续,在教育局批准后,编入相应年级插班就读。

  转出的学生,班主任要和年部主任汇报情况,有学校审查后,再到管理学籍的教师处办理转出手续。

  毕业年级原则上不办理转学、借读手续。

  (三)借读

  个别学生确有特殊情况要求借读的,须由家长或监护人向借读学校申请,取得同意后,经区教育行政监管部门审核,条例条件并办理有关手续,方准予借读。学校建立学籍时,必须注明是借读,并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和户口所在地。

  (四)毕业

  对受完国家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经考察达到小学毕业程度的,发给义务教育证书。

  教导处将同教研组长一起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测等工作情况,每次检查都要签字盖章,写清检查日期。根据检查结果量化出成绩,作为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依据。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4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规范和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东裕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学科计划制定要求

  1、计划项目齐全,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包括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等六项。可以电子稿也可以手写(手写用黑色水笔书写,认真规范,字体为正楷或行楷)。

  2、对教材分析要透彻,教学目标和教材重难点把握要准确。

  3、对学生分析要客观,实事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得力,即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4、时间分配恰当,内容具体,安排合理,年级段尽量统一教学进度,不要过快或过慢。

  教师备课制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学工作中最根本、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写好教案才能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信口开河,为把好这一关,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备课制度

  1、所任教学科都要备课,每节课,每种课型均应有完整教案。[语文课除主体课文外,还包括口语交际及习作指导],备课要按照教师教学设计的格式,及时、规范,字迹工整、符合要求。

  2、备课要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3、环节齐全,内容具体,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

  4、精心设计板书,做到简明扼要,布局合理。

  5、作业布置:语文学科要写明具体内容,数学学科要写清“练习几”“第几题”。

  6、每节课上完后,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流于形式,写成课堂小结的式样。

  7、不准少备、漏备,抄袭教案,教师按照备课的要求自主设计教学活动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借鉴报刊、杂志、网络中以及身边优秀教师的典型教学案例。

  8、教师备课要做到超周备课,做到上课前重温教案,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案。

  9、各任课教师向学校借阅的有关参考资料,于本学期结束时一并交教导处。

  二、备课内容:

  备课的教案包括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和复习计划。

  1、学期教学计划具体内容包括:①学生情况分析;②全册教材简析;③全册教学目标以及全册教学重难点;④教学措施;⑤教学进度表。三年级开始的语文还必须包括学生习作计划。学期计划必须在开学前完成。

  2、单元计划:形成单元整组教学的思路。认真研读单元教学内容,理解单元教学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单元教学计划写在单元备课前,内容包括:①单元内容分析;②单元名称;③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④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3、课时计划即每一节课的教学计划。

  每一篇教案内容包括:①教学内容;②教学目标;③教学重难点;④教学媒体;⑤教具准备;⑥教学过程;⑦作业练习设计;⑧板书设计;⑨教学反思。教案必须按以上格式来写。(教学目标必须详细,与教学过程相一致。)

  4、复习计划必须包括:①学生对掌握知识情况分析;②复习内容。语文分基础知识、语言积累、阅读、习作几部分;数学分计算、概念、应用题几部分;③各部分重难点及相应的复习措施;④各部分的典型教案及相关练习。复习计划要体现共性(同年级段可相对统一)与个性(针对班级学生实际制定)。复习计划必须在进入全面复习的前二周完成。

  三、具体要求:

  1、四—六年级检查导学案(每张要有批注和反思),教科书上有二次备课痕迹。每单元要有一份精品导学案,写明设计意图、使用情况,同年级段同学科共同讨论完成,合作共享,一个年级段一份上交各备课组长。

  2、一————三年级检查备课本(阅览室借阅的活页备课本,书上有批注和反思,要有学情分析),教科书上有二次备课痕迹,一单元至少有一篇种子课(同年级段同学科共同讨论完成,合作共享,一个年级段一份上交各备课组长。)检查时要打印出来,并在左上角注明:第几单元种子课。

  3、综合组备专业课,手写或电子稿(打印出来),一单元一篇种子课。

  4、教龄规定:三年内新教师必须手写备课,认真备好详案。

  5、兼任音乐、体育、美术、生活与品德、科学等课的语文、数学、英语教

  师可以分享专职技能教师电子稿教案,并在教课书中注明教学要点及简单的教学过程。

  6、主课跨年级教学的要认真备好每一年级的课,可以采用一个年级详备,一个年级简备的方式。

  备注:四——六年级英语由于学科本身特点,要求一单元一份精品导学案,并按“幸福课堂”模式上课,其他课仍然采用常规备课(电子稿上批注加反思);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和数学重在小组建设,让学生逐渐过渡和适应“幸福课堂”的模式,备课方式同英语。

  四、备课检查

  1、教导处对备课情况按教案是否规范,是否有教学反思,是否超周备课,上交是否及时等内容进行检查,对各科教案每学期普查3次(期初查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材分析、学期目标;期中和期末分别一次)。

  2、教案要求一课时一案,严禁教师无教案上课。

  3、备课检查由教导处牵头,分管领导及教研组长、段长共同参与评分(评分办法参照《本学年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考核评价表》)。

  教师上课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确保按计划上足课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特制订以下上课管理制度:

  1、教师要严格遵守课堂教学常规,不准无备课上课,不准随意调课,因外出培训确需调课,在向教导处提交请假申请时写明。

  2、提前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教材、备课、教具的.到位,衣着穿戴规范大方,注意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调节。

  3、教师要在每节课前提前侯课,上课铃响前进入教室,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串岗,不得提早下课,不得随意拖堂(延长5分钟及以上)。(上课2分钟前设预备铃声,广播播放经典诵读内容。)

  4、每堂课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要按正常的教学计划和适当的教学进度上课,不得随意改变教学内容或科目,要确保按期完成教学任务。

  5、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坚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营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搞好组织教学,确保学生课堂上的安全。

  (2)关爱、尊重学生,不得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文明卫生习惯。

  (4)态度温和,不得动辄大喊大叫,训斥学生,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

  6、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均要堪为学生表率,不得说与课堂无关的话、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1)课堂上不得使用通讯工具。

  (2)不得坐着讲课(除测验、生病、孕妇外)。

  (3)不得随意叫学生出教室为自己拿东西。

  7、对于不在本班教室的上课要求:(如体育、音乐、电脑课等)

  (1)体育教师不准穿皮鞋、穿裙子。

  (2)任课教师必须提前组织所有学生有序地进入上课地点,确保准时上课。

  (3)上课期间,教师必须始终将学生置于自己的监管之下,确保任何学生都不得离开上课地点,认真组织教学,不得放任自由。

  (4)下课时,教师要组织学生排好队,有序地离开课堂。体育课应先集合再下课。

  8、教师上课的管理责任:

  如因教师的言行过激、管理不善或未尽职责,造成课堂纪律涣散,使学生身体或心理受到伤害,教师承担相应的责任;如造成社会影响恶劣或重大安全事故的将实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票否决制,并承担相关的各种责任。

  作业批改制度

  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与布置作业,并保证作业质量与批改水平。

  一、布置作业要求

  1、各年级、各学科布置作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典型性。

  2、布置作业适量,教师不得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教师不得以多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4、一—~三年级不般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各年级每日包括各学科的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

  二、批改作业要求

  1、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2、语文作业和英语作业出现的词语错误,学生可以在旁边或页眉、页脚处订正3遍。

  3、日记每周至少1篇,命题日记和自由日记相结合,英语老师应鼓励学生每周一篇英语写话。

  4、作业批改认真细致,准确无误,无漏批、批错现象。不得一页一个勾,至少一大题一批。

  5、作业批改一律用红笔,对的打“√”号,错的打“?”号,并给予评价,评语要具有激励性,要签批改时间。

  6、批改之后要及时讲评,督促学生改正,改正之后的答案,老师要及时批改,符号也要进行修改,在“?”旁,用“√”代替。

  7、学生作业本具体要求:作业本保持整洁,书写认真规范。英语三、四年级用铅笔书写,五、六年级用黑色水笔书写;语文1—3年级用铅笔书写,4—6年级用黑色水笔书写,订正统一用铅笔,不用修正带(液);数学1—3年级用铅笔书写,4—6年级用黑色水笔书写,订正统一用铅笔,不用修正带(液),4年级数学难题机动,可以用铅笔答题。

  8、为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益,语文教师要将批改重点放在草稿本上。草稿本要对错别字、病句、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批改,并规范使用作文批改符号。根据需要撰写眉批、尾批不少于3处。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草稿。放宽作文正稿的批改要求,只要求有星级,一句话的总评。但是作文中的错别字一定要批改并让学生订正。教导处作业本检查时将同时检查草稿本和作文正稿。

  三、作业检查

  作业由教导处每学期抽查2次,由教导处牵头,行政和教研组长共同检查、记录打分并及时反馈,作为教师岗位职责年度考核依据。

  辅导学生制度

  提高潜能生的学业成绩,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选拔和培育尖子,可以为学校在各项比赛中争取荣誉,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辅差和培优工作。

  1、必须热爱潜能生,正确对待潜能生,坚决反对厌恶、排斥、歧视、放弃潜能生的做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潜能生。

  2、必须热情关怀、耐心辅导差生,及时帮助他们找出后进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学习的方法,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必须在授课、提问、设计练习、布置和批改作业等环节上,照顾潜能生的实际。特别是精心设计一些适合潜能生思考的问题和练习作业,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要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加强对潜能生的个别辅导。对待潜能生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优点和进步,要充分肯定。同时对他们的缺点和存在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以适当的方式给予教育、纠正和辅导,引导他们不断改进。

  5、要正确对待成绩优良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虚心学习,更上一层楼。在班上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热情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对优秀生不能过于溺爱和迁就,不能滋长其骄傲情绪。

  6、在教学和辅导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要重视选拔培训尖子,提高他们参赛能力,为校争光。

  7、每位教师每学期要有培优补差记录,学期结束上交各教研组长。

  教研活动制度

  1、教研组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每两周组织一次教研组活动(语文组分设低段和高段)

  2、教研组长负责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内容,召集并主持活动,做好活动考勤记录,并及时向教导处汇报活动情况。教研组集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做统一要求,但必须与学科教学工作有密切关联,对本学科教学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业务培训,经常吸收信息,总结交流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4、教师教学常规的规范化教育、检查、评比、教学计划的制定、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教学工作总结,各个教学环节都要纳入学期考核。尤其要加强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这三个环节的检查评比。教研组要加强听课的组织与评议。

  5、积极开展听课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与评议。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15节。

  6、各教研组要组织本组老师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总结。

  7、期末由教研组长执笔,写出教研总结。

  8、培养年轻教师,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素质。

  9、教研组长负责好本组的考勤记录,出勤情况纳入教师年终的考核量化成绩中。

  10、担任教研组或学校公开课教学的教师,年终考核量化给予适当加分(由教导处出示公开课证明单,校级1分,街道2分,区级3分,市级3分)。

  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集体备课提出如下要求:

  一、组织形式:

  学校按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分为四大组: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以及研究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

  二、要求:

  1、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及主备人四落实。

  2、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对所备单元进行深入的教材分析,使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地位、重难点及教育价值,提高教师个体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并确定由主备人对本单元(或章节)进行初备。

  3、以备课组为单位对主备人的备课初稿进行讨论、修订。这一过程应该真正成为师师互动的环节,主备人介绍了设计思路以后,其他教师可以畅所欲言,肯定设计的精彩之处,同时,对有待完善之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也可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让大家共同品评。最后形成的教案要达到: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统一单元测试。

  4、在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结合各班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撰写适合本班的教案。

  5、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写出教学反思。课后感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观、实际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经验和尚存的困惑和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教师必须把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备课时间:

  各学科组集体备课时间为:周二上午1、2两节课综合组;周二下午1、2两节课英语组;周四下午1、2两节课数学组;周五下午1、2两节课语文组。

  四、注意事项:

  1、备课组长要在开学前或在学期结束后,制定好活动计划。

  2、备课活动中,各组要做好记录,所有形成资料都要注意收集并保存,完善后交教导处。

  3、分管领导要参与并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及时督促各学科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

  4、集体备课时间不得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实行点名制)

  教师校内听课制度

  课堂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心。教师教学水平是教师专业能力中的核心。为了推动我校校本教研的进一步开展,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形成以老带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艺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听课制度如下:

  一、听课量

  1、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2、除教研活动外,由分管领导牵头,教研组长、段长参与对老师进行推门听课,提前1天通知上课教师。

  二、听课要求

  1、听课前了解研讨课的主题,带着问题做好听课前的准备。

  2、听课本着学习的态度,要善于从中吸取别人的优点。

  3、明确观察方向,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4、听课过程有记录,要标明听课日期、授课人、教学班级、教学课题、教学过程、板书、简评等,要有课堂评价或教学建议。听课后要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集体听课教研组长要认真组织评议。

  5、听课时,听课教师要按时进入教室,听课中不评论,不中途离场(特殊情况例外)。

  6、任课教师以本学科为主,鼓励跨学科听课,并注意吸收其他任课教师的长处。

  7、青年教师要多听课。

  8、电脑室为统一的准的听课教室,各教师要严格按照电脑教室的课时使用安排进入电脑室上课,其他教师可随时听课。

  9、听课,原则上应该先自行调好自己的课,不能因听课而耽误学生的学习。

  三、听课类型

  (一)推门听课制度

  为了使进校工作一到三年的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激励他们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导处将组织行政管理人员、教研组长、部分教师进课堂听他们的课,了解常态下的教学情况,及时指出问题,进行指导。

  1、教导处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组织随堂听课。

  2、课后教导处要组织听课教师讨论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二)互助听课制度

  教研组内45周岁以上不上公开课,40—45周岁一学年上一次,40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教研组的活动都应积极、准时参加,同学科教师互相听课,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

  1、同年级的研究课同级同学科老师必须参加听课,大组的教研活动试教不少于2次,小组教研活动试教不少于1次,试教时,本组教师都要参与听课评课。

  2、听课后必须进行同组内的研讨交流,并由同年级一位老师代表进行主评。其他老师要人人发言,互相取长补短。

  3、鼓励同年级老师开展同题异教听课研讨。

  4、学科骨干教师(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获奖者)建议一学期至少开2节课,给其他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5

  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行为和方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效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上课规范要求如下:

  1.教学目标

  ①符合实际: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②可操作的程度:教学目标明确、合理、具体、多元化,操作性强。

  2.教学内容

  ①结构化:形成合理知识结构,突出重点、兴趣点,难易适度(突破难点)。

  ②生活化:学习内容融入学生经验之中,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适时拓展,强化实践,贯穿体验与感悟。

  ③整合化: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尤其是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3.教学过程

  ①情境化:根据学科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师生对对话、合作、沟通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②活动化:结合学科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组织多种形式的探究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活动,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生成性: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能大胆质疑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能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

  4.教学方法

  ①寓学法指导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学法指导和德育渗透,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善于鼓励学生参与,点评适宜。

  ②因课制宜,教法择优组合,根据教学实际综合优化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做到因材施教。

  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适时适度,能积极尝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实验操作规范,科学、准确、熟练。

  5.学生活动

  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热情高、有信心、能主动参与,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的意识强。

  ②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而且有充分参与的时空,并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交流。

  ③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学习内容,感受体验由浅入深,敢于质疑问难,能提有意义的问题和新的见解。

  6.教师素养

  ①有丰富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即时性评价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②语言生动、准确,教态亲切,有感染力、亲和力,板书工整,规范。

  7.三维目标达成度

  ①知识目标: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情绪饱满,获得的知识扎实。

  ②能力、方法目标:绝大多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能力和方法。

  ③情意目标:每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根据上述课堂教学的规范要求,特制定《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见附件4)

  为适应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课堂教学实施必须做到八大转变:

  1.由一维的课堂教学目标向三维的课堂教学目标转变。

  2.从过分强调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

  3.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4.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5.由过分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过程教学转变。

  6.由教师一统向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

  7.由不够重视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积极主动运用信息技术转变。

  8.由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甄别考试选拔的功能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转变。

  上课注意事项: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准时进入课堂,不空堂、不拖堂。

  2.上课必须带教案进课堂,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改课、停课,确保执行课程计划的严肃性。

  3.要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用普通话讲授(英语除外),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生动、准确。板书工整、有计划。

  4.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学困生,以爱心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有效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问要有思考价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疑难与见解教师要正确引导,不能作“大概”、“可能”之类的推测。学习活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理好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6.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合理,结构科学。必须留有学生独立思考和基本练习的时间。练习要有梯度、层次,适应绝大部分学生。

  7.上课不坐教,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不擅自离开课堂,不接打手机,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或不让学生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是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使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业的内容一般包括:预习或复习、阅读指定的课外读物,书面作业,口头作业。

  1、作业布置:作业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选题应具典型性、代表性,使学生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布置作业应有计划性目标明确,内容精选,难易适度,份量适当,形式多样,做到既要面向全体,又能照顾特殊。要杜绝机械重复与惩罚性的作业。

  2、作业要求: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及时、正确规范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不抄袭他人作业;对已批作业及时查阅,认真订正;教育学生要工整书写、保持作业本整洁。

  3、作业批改:教师能认真及时批改,不错批、不漏批作业,批改符号批语字迹规范,有利于鼓励学生上进,作业要按时收发,没有拖欠。

  4、作业讲评:学生作业中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有记录和分析,有订正和反馈,反馈讲评要及时、认真、负责,对学生作业有准确的评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正意见、耐心辅导,对学生订正的作业要及时补批。

  根据以上要求,特制定《作业评估量表》(见附件5)。

  质量测评质量测评学校教学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测评可以评价教与学的水平,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与改进教学方向。

  1、凡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都必须测评,测评分单元、期中、期终和毕业测评。单元测评由年级组统一组织,期中、期末和毕业测评由学校统一组织。

  2、测评的范围、内容、命题原则、命题量和难度均应符合课标要求。题目类型和方式方法要多样化,以测评学生在认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方面有能力。

  3、测评结束后,应及时、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进行阅卷,任课教师要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质量分析,成绩统计,并提出今后改进教学的意见,试卷分析统计表应在测评阅卷结束后及时报教务处,教务处每学期对全校各门课程测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措施。

  附件1:学科教学计划参考格式一、学情分析:(知识、能力、情感,学习习惯等方面)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体系:

  学科教学计划年级:

  科目:

  教师:

  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三、教学措施:

  四、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 — — — — — — — —附件2:教学方案参考格式附件2:教学方案参考格式格式一:文字陈述式课题:《××××××》

  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程序作业或活动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结束后写)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6

  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为更好地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结合我区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教学常规。

  一、备课

  集体备课

  1.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持人、定主备人。并做到“三有”:有记录、有检查、有反馈。每两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

  2.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备课

  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

  2.分析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要具体到每一节课。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教案编写要注重实效,从教不满五年的教师要写规范教案,其他教师要在规范教案的基础上编写特色教案。

  4.教务处要严把备课关,备课簿有教研组长或教导主任签字,签字后方可上课,要求一课一签,要有提前一周的备课量;

  教导处每学期对教师的教案检查至少两次(期中、期末各一次)以上,并签名或盖章,注明日期,教导处要将检查的情况用书面形式及时向全体教师反馈,反馈材料要备案。

  二、上课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了解学情,如要求学生预习的,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强化课堂秩序管理。上课前要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教学中教师不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也不能放任学生随意离开教学现场。

  3.教师讲授新课不得超过全堂课的二分之一的时间(小学不得超过15分钟);课堂上学生动口、动笔、动手时间不少于10分钟;课堂提问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每堂课学生发言不少于10人次;下课后10分钟,和学生一起活动,听取学生意见,及时反馈;每节课后,在教案上总结一句话(成功或成败之处)。

  4.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中层领导、教研(备课)组长听课20节以上,教师听课15节以上,并有听课、评课记录。学校教导处或教研室每学期要对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抽查,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针对学生实际,留不同质量的作业,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杜绝惩罚性作业(力求作业的最佳值)。

  2.合理控制作业总量。每天的作业时间要严格控制在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内,即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初中各年级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以上均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测定)。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初中每学期作文不少于7篇。要有写周记、日记或小作文的要求。各学科作业量要互相协调,不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3.作业批改、反馈要及时。作业批改的形式应以教师批改为主,学生的互批互改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批改格式、书写要规范,提倡精批精改、对有困难学生的可面批面改。除作文外,作业应在该学科下一次上课前完成批改发还学生并做反馈讲评。活动类作业应得到辅导教师的及时检查和点评。

  4.教导处每学期对作业要全面认真检查两次(期中、期末各一次,形式可多样)以上,并向全体教师书面反馈检查情况,书面材料要备案。

  四、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主要包括学业类辅导、兴趣特长类辅导和身心健康类辅导等。

  ⑴学业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热情关怀学困生,细心分析其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⑵兴趣特长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激发学习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力争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⑶心理健康类辅导要重视心理疏导,及时缓解学习压力,注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2.课外辅导要做到“六定”:定计划、定内容、定主讲、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

  3.课外辅导要符合有关规定。不得以辅导为名组织集体补课或讲授新课;不得占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及节假日休息时间;不得搞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

  五、考试与评价

  1、采取多元化评价形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不得挖苦、谩骂、污辱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规范考试评价方式。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以考试为主,其他科目及实验、操作等以考查为主。每学段可由年级组或学校命题,组织一次考试或考查。考试方式一般以笔试为主,坚持笔试、口试或其他考试方式相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均采用等级制呈现。

  3、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按照新课程关于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规定,各负其责,适时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评价工作。

  4、提高考试命题水平。任课教师要能自己独立命题,试题要科学编制、精选改创。试题难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加强命题反思,提高命题质量。

  六、课后反思

  1、坚持多样化的课后反思。要通过课后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诊断,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反思可以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和在专家引领下反思等形式。课后反思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课后记”、“教后感”、“教学札记”等形式。

  2、形成撰写课后反思习惯。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800字以上有一定深度和质量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7

  教学常规工作,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突出内容。为了使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科学、有效,结合县局20xx—20xx学年教研方案,特拟定我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并力求做到执行“严”、突出“细”、注重“实”、落实“恒”,把常规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抓好常规工作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具体内容如下:

  【备课】要求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制定好学期计划一份,并按单元制定好完备的单元计划。提前备课1—3节,要求栏目齐全,体现学生活动和学习方法,注重练习设计,勤于课后反思。单元检测一、二年级每次记两课时,三至六年级每次记4课时,作文指导课记3课时。复习课可以2课时备一节课。担任两科以上(语文、数学、英语)可以精备语文或数学中的一科,其它学科写简案或备课本或练习设计。

  【上课】提前3分钟在教室门前候课,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尊重关爱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仪态端庄,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正确处理课堂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保证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达到“堂堂清,日日清”的教学效果。

  【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难易适度,分量适度,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四五六年级可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业。作业的批改做到课堂作业本全批全改,重视培养学生订正的习惯,家庭作业教师批改和讲评相结合。在批改过程中注重文字、符号、图案的激励作用,以批改促进作业质量提高。

  【辅导】做好“培优辅差”的辅导工作,对成绩好的学生和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引领辅导,激发他们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兴趣。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饱含深情对待,不抛弃,不放弃。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在学期初拟定好学困生辅导计划和名单,备有学困生辅导记录本和自编辅导题。对“学困生”的辅导要做到三个“优先”:课堂提问优先,面批作业优先,课后辅导优先。

  【考查】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考查,注重笔试和口试的.相结合,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考查,期中期末的笔试考查,要从学习态度,进步情况,知识掌握等多方面去更全面地考查学生,使每一次的考查成为师生丰收的美好图景。在考查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他们帮助,树立他们的信心,真正从心理上和学习上对他们做到双辅导。

  具体学科常规数量如下表:

  学科

  备课(节)

  课堂作业(次)

  辅导记录(次)

  语文

  每周6节(除预备周和节假日),教学反思每周1次

  每周6次(除预备周和节假日),批改记录每周1次

  每周1次

  数学

  一至四年级每周4节,五六年级每周5节,(除预备周和节假日),教学反思每周1次

  一至四年级每周4次,五六年级每周5次,(除预备周和节假日),批改记录每周1次

  每周1次

  英语

  一学期36节,教学反思每周1次

  一学期36次,批改记录每周1次

  每周1次

  【教研活动及教学评议】各校教研组要在学期初拟定好教研计划,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按时按质按量开展好教研活动。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积极参加本校和中心小学的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迟到早退。要积极听课互学、反思,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及反思评议。未任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的班子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课题研究】各校教研组要积极发现教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提炼总结,上升成研究的课题。学校要鼓励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积极进行课堂研究。

  常规工作意在平常,行在日常,重在检查,各校教导处每学期定期检查2次,不定期检查不少于5次,且有记录、评价和整改措施,中心小学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将结果纳入学校综合评估。

仙下乡中心小学

  20xx年9月13日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8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特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常规与课程标准

  1、学期开始各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各教研组制订学期教研计划,并于开学一周上交教务处。

  2、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做到学科教学目的清楚,教材结构清楚,学科特点清楚,重点难点清楚,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

  二、备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教学练习,备能力培养措施,备德育美育的.熏陶。

  2、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实验操作、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小结。学期中应超前一周备课、教案字清楚整洁。

  3、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

  三、上课

  1、教学人员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2、坚持上课一次铃前教师到位,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不能坐着上课,下课不拖堂。

  3、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5、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要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6、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做到精讲精练,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7、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作业与批改

  1、布置作业要明确,内容要精选,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时间要控制,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2、课内作业要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当堂完成,家庭作业要适量,不得超过小时。课堂作业要全收全改,课后作业原则上坚持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坚持面批面改。

  3、严禁让学生批改课堂作业。

  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错误要记录,原因要分析,讲评要严格,错题要重做,作业要达到规定次数(数学、低级语文每天一次,作文全期次)。

  5、作业写清批改日期,批改简明易懂;少指责,多鼓励。

  五、辅导

  1、语文、数学的课外辅导要做到四点:

  ①制定潜能生转化记录;

  ②对成绩优秀和智力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③解答疑难问题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④组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培养学生合格加特长方面下功夫,五六级学生建立阅读笔记及图书角。

  2、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优秀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分析原因,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个别指导或有计划的补课,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并对他们的特长予以鼓励和培养。

  3、课外辅导要安排在学生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不准侵占和挪用非语数课时间进行辅导。

  六、教育科研

  1、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中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坚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期听课不少于节。

  2、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教研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考勤奖惩。

  3、每周三七节课为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根据各自情况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并作好记录。

  4、各教研组每周按单元重点、难点,由教研组集体研究备课一次。

  5、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期上交一份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每位教师每期至少上交一篇教研论文、教案设计、案例分析或经验总结。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9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常规工作则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所在。为规范教学管理工作,特拟定本细则。

  一、备课管理

  1、开学初,各科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通阅所任年级的全册教材并参阅《教学参考书》的“说明”部分,明确全册教材的重、难点及“双基”训练要点,结合学生实际,拟订学期教学计划。

  2、分课时备课,按教参要求及教学计划,备足课时;按学生实际,用新的理念作指导,备好教法;按学科及单元特点,备好知识点,重难点;按教材内容,备好教学过程。

  3、备课要及时,书写工整,用字规范,可适当超前备课。杜绝“不备而上”、“先备后补”的不良现象。

  4、实行集体备课,教师间必须相互磋商,共同提高。鼓励和支持教师利用教育信息网中的信息资料作备课参考。

  5、坚持教研组集体备课制。要求:“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三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

  6、语文、作文、数学必须有课后记,其它学科根据情况自定。语文每篇课文一记,作文每次一记,数学至少每单元一记。

  7、备课书写要认真工整、美观、板书设计要合理。

  二、上课管理

  1、上课前,教师应作好充分的准备,杜绝迟到、早退的现象。

  2、严格按课表上课,对挪用其他学科及放鸭式教学。

  3、上课时,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教师不能抽烟或坐着讲课,衣着要整洁,手机要关机。

  4、、上课教师无权因种种原因把学生拒之门外。

  5、实施组长以上干部轮流不定期期查堂制,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作好记载。

  6、实施领导随堂听课制度,领导深入第一线了解、研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任以上的行政干部每周随堂听课不少于一节。

  三、作业管理

  1、要认真研究学生作业规律,切实加强作业布置的研究,坚决禁止靠大作业量来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要切实做到作业“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学生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

  2、要打破单一、枯燥的题海型的作业模式,重新构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

  3、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适当安排作业份量。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堂内完成,家庭作业:低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中年级不超过40分钟,高年级不超过1小时。

  4、学生作业要勤批细改。语文课课有作业,数学课天天有作业,作文间周一篇(每学期作文不少于八篇)。语文作业批改不隔课文,数学作业批改不隔天,作文批改不隔篇,家庭作业要按时检查。教师通过批改要区分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查漏补缺,加以解决。批改作业时,给予适当的评语或等级评价,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有必要时,进行个别面批,对作业中出现的新颖、独特、简洁的解法,给予介绍推广,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及挑战意识。

  5、作文的批改可采取精比、粗批相结合的办法,其精批篇数一学期不少于4篇。粗批必须要批改某个重点局部(学生错字要批改),纯属只批“阅”字,或只签日期的为无效批改。精批指全篇均有眉批,最后有尾批。对作文批改不及时或不批改,以及一学期作文篇数(八篇)未达标的教师,视为批改不合格。

  6、作文批改要有规范的符号,评语字迹要端正,内容简明扼要,评定等级要公正合理。

  7、作业情况及成绩要有记载,并要求定期作分析。

  8、重视习惯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写姿,认真审题,独立解答,字迹端正,格式正确,按时按量完成各科作业以及爱护作业本,节约纸笔等良好习惯。

  四、辅导学生管理

  1、不得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2、拟定培优补差计划。

  3、对学困生不得歧视,要偏爱、帮助、关心学困生,耐心地对其进行辅导帮助。

  五、考试管理

  1、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期末考试按县教育局要求由教导处统一组织。

  2、期中测验卷以教导处统一拟定为准,教师不得私自订购其它测试卷。

  3、严肃考纪,端正考风。

  4、考试后,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地、仔细地、全面地进行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认真填写好质量分析表。

  5、实施考绩奖罚制。语数科考绩看其单科及格率、单科优分率、双科合格率、双科优秀率。期末量化结帐时,以同年级平均分率为线,若高(或低)于平均分率一个(或几个)百分点,就奖或扣除量化分1分(或几分)(奖扣分不封顶)。

  六、教研管理

  1、科任老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南,以人为本。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2、各科任教师必须有计划性、针对性的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研究如何更新自己的教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未按要求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期末量分考评中酌情扣其量化分。

  3、坚持新调进教师及更换学科教师的考评(考核)制度。在考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教导处制定帮陪计划,尽快提高其业务水平。

  4、坚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教研活动,每学期教导处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外出听课(或听学术报告)。外出听课者有义务传达听课情况及报告精神。每学期有针对性地酌情安排“请进来”活动(请进来活动包括:a、请特级教师、名师、教研室教研员等来校传艺,作学术报告。b、购买优质课教学光盘,组织教师观看等)。

  5、坚持“互听互评”及教研“开放”活动。借助“推门课”“年级互评课”“年段展示课”“学校评优课”等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不断培养教研骨干。对在教研活动中取得成果的教师予以奖励。

  6、继续加强小专题及各级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立项的课题,课题组成员除了做好教研组小课题的参与外,还要精细已立项课题的研究过程,及时做好阶段总结和资料收集,整合研究结果报告;没有参与课题的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组内的小课题研究。

  7、教师要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对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学校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8、鼓励教师参加区级或区级以上级别的各项教学比赛活动。学校对参加的教师,视其获奖等级,分别予以奖励与表彰。

  9、鼓励教师多读书、勤写作。每学期要求教师必须读至少1本专业书籍和2本其他书籍,且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心得体会;45岁以下教师每月向教导处上交1篇手稿(教学故事、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感悟等任选),月末由教导处统一编辑,整理为校刊《青青草》。

  10、学校将制定“优秀教师”、“学科带科人”评选方案,以鼓励教师向学者型方向发展。,

  七、代课管理

  1、凡属教导处安排教师的代课,均发适量的(根据学校财力情况所定)代课金。

  2、教师未经教导处许可,私自安排的代课,无论何由一律不发代课金。

  3、凡指令性会议、外出办公事、学校指派外出学习者,教导处安排人代课。

  4、教师因校外偶发急事,或校内外突发急病,而不能履行请假手续者,教导外安排人代课(打电话请假亦可)。

  5、凡慢性病治疗并经医院证明不能坚持上班者(三个月以内),教导处安排人代课。

  6、凡法定产假、婚假、丧假者,教导处安排人代课。

  7、旷工者除按有关规定予以罚款外,其代课金由旷工者支付。

  八、考勤管理

  1、学校教职工实行八小时坐班制。

  2、教职工考勤由教导处记载。

  3、各组记考勤同志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及时认真记好考勤。

  4、请假需履行手续,未履行手续者,视旷工处理(特殊情况不能履行手续者除外)。

  5、请病1天扣4分,事假一天扣10分。

  6、迟到早退一次各扣1分。

  7、无故旷工一次或一月请假7天扣除当月工作量分(7分)。

  8、病假、产假、丧假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9、直属亲戚红白喜事允许请假1——3天,但要扣全勤奖。

  10、凡对口性进修教师按通知规定的时间为准,作公假记载(不扣全勤奖)。

  九、师培管理

  1、鼓励教师参加对口性函授学习。凡对口性函授毕业成绩合格者(以毕业证为准),酌情报销住宿、车船费或一次性补助若干元。(视学校财力状况而定)

  2、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及学校需要,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继教、岗位培训,专业培训,通过学习与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坚持任教循环制。在小循环或大循环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4、每学期安排“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借鉴经验,充实自己。

  5、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对获奖者分别予以奖励。

  6、分层次抓好教研活动。对不同资历的教师分别安排上见面课、过关课、研讨课、示范课等,在教研活动中培养骨干。

  7、组织教师系统自学,支持、鼓励教师订教研杂志,让教师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0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规范和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科计划制定要求

  1、计划项目齐全,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等六项。所写内容认真规范,字体为正楷或行楷。

  2、对教材分析要透彻,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握要准确、全面。

  3、学情分析要客观,实事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得力,即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4、时间分配恰当,内容具体,安排合理。

  5、学科计划在开学一周内完成。

  二、教师备课制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学工作中最根本、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写好教案才能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信口开河,为把好这一关,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备课要求

  1、所任教学科都要备课,每节课,每种课型均应有完整教案。备课要求至少提前一周,规范,字迹工整、符合要求。

  2、备课既要钻研教材教法、了解教材单元、章节之间的衔接、联系,又要充分考虑、分析学生的基础,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合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案设计环节齐全,内容具体,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

  4、备课时要设计好板书,在备课时要提前对板书设计进行构思。

  5、作业布置:语文学科要写明具体内容,数学学科要写清“练习几”“第几题”,其他学科根据需要布置合适的作业。

  6、每节课上完后要进行教学反思,认真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7、不准少备、漏备,抄袭教案,教师按照备课的要求自主设计教学活动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借鉴报刊、杂志、网络中以及身边优秀教师的典型教学案例。

  8、教案要求语文原则上是讲读课文两课时,略读课文一课时,也可创新性的进行整合备课,但要符合语文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数学结合实际教学需要进行备课(新课必须一课一案)。英语备课按要求进行备课。小学科一课一案。

  (二)备课检查

  学校对备课情况按教案的数量、教案的设计是否得当,是否有教后反思,是否先周备课等内容进行检查,对各科教案每学期普查3次。

  三、教师上课管理制度

  (一)课堂教学要求

  为了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确保按计划上足课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特制订以下上课管理制度:

  1、教师要严格遵守课堂教学常规,不准无备课上课。

  2、提前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教材、备课、教具的到位,衣着穿戴规范大方,注意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调节。

  3、教师提前1——2分钟到指定上课地点,不早退,不空堂,不串班,不提早下课,不随意拖堂(延长5分钟及以上)。原则上不准中间离开课堂,如遇意外伤害事故等任课教师必须离开课堂的情况,任课教师需在处理意外事故的同时,及时与本班其他任课教师取得联系,本校所有教师均有义务协助该教师组织课堂。

  4、每堂课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要按正常的教学计划和适当的教学进度上课,要确保按期完成教学任务。

  5、上课时,教师都必须使用普通话。

  6、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坚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营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加强课堂管理,各任课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对学生的课堂要求,组织好教学秩序,确保学生课堂上安全有序的进行学习。

  (2)关爱、尊重学生,不得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文明行为习惯。

  (4)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

  7、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均要堪为学生表率,不得说与课堂无关的话、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1)课堂上不得随意拨打、接听手机或收发短信。

  (2)禁止酒后上课,不得在课堂上喝茶、抽烟、打瞌睡,不得坐着(除测验、生病、孕妇、年龄大的教师外)或靠在学生的课桌上讲课。

  (3)不得散布消极、庸俗、不健康甚至反动的言语。

  (4)不得随意叫学生出教室为自己拿东西。

  8、对于不在本班教室的上课要求:(如体育、音乐、电脑课等)

  (1)体育教师上课要穿运动鞋,不准穿裙子。

  (2)任课教师必须提前组织所有学生有序地进入上课地点,确保准时上课。

  (3)上课期间,教师必须始终将学生置于自己的监管之下,确保任何学生都不得离开上课地点,认真组织教学,不得放任自由。

  (4)下课时,教师要组织学生排好队,有序地离开课堂。体育课应先集合再下课。

  (二)学校通过推门听课、巡查的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情况进行督察。

  四、作业布置、批改制度

  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与布置作业,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简单的重复性作业,不布置强制的惩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

  (一)布置作业要求

  1、各年级作业的设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年级情况具体设置。

  2、老师对学生布置的作业,必须提前确定好,务求精选,适量。各年级、各学科布置作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典型性,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3、家庭作业的布置要适量,严格按照规范办学要求布置,语文、数学两科建立家庭作业本,家庭作业严禁超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教师不得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教师不得以多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二)批改作业要求

  1、作业教师要亲自批改(5、6年级家庭作业可以安排班长、学习委员或者小组长检查后向教师汇报)。作业及时批改,数学不过夜,作文不跨周,其它学科作业最迟在下次上课前处理,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

  2、作业批改认真细致,准确无误,无漏批、批错现象。凡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注明时间,批改符号统一,用等次或评语给予评价,批语明确、简练,有指导意义。对作业了草、抄袭拖交等现象,要及时教育,要求学生补做。

  3、对作业的错误要及时讲评,督促学生改正,改正之后的答案,老师要及时批改,符号也要进行修改。

  (三)作业检查

  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由学校每学期抽查3次。

  五、学生辅导

  辅导的主要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课堂教学内容,为缺课的学生补课等。辅导要坚持以下原则:注重差异,分类指导;以个别辅导、分散辅导为主;讲求时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抓好中差生的辅导。

  六、教师校内听课制度

  课堂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心。教师教学水平是教师专业能力中的核心。为了推动我校校本教研的进一步开展,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形成以老带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艺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听课制度如下:

  (一)听课量

  1、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每学期10节以上。

  2、学校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二)听课要求

  1、听课前了解研讨课的主题,带着问题做好听课前的准备。

  2、听课本着学习的态度,要善于从中吸取别人的优点。

  3、明确观察方向,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4、听课过程有记录,要标明听课日期、授课人、教学班级、教学课题、教学过程、板书、简评等,要有课堂评价或教学建议。听课后要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集体听课要认真组织评议。

  5、听课时,听课教师要按时进入教室,听课中不评论,不中途离场(特殊情况例外)。

  6、任课教师以本科为主,鼓励跨学科听课,并注意吸收其他任课教师的长处。

  7、听课,原则上应该先自行调好自己的课,不能因听课而耽误学生的学习。

  (三)听课类型

  1、推门听课,为了使进校工作一到三年的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激励他们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将组织部分教师不打招呼随时进课堂听他们的课,了解常态下的教学情况,及时指出问题,进行指导。学校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组织随堂听课。

  2、学校原则上每学期统一组织两次公开课活动(学期初和期中检测后各一

  次),在统一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中,相应学科的任课教师要提前调好课,积极参与。课后学校要组织听课教师讨论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做好评课。

  3、青年教师可以自己与其他教师协调进课堂听课。

  (四)检查评价:每学期将教师参与听课情况检查两次。

  七、单元测试:

  为了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查缺补漏,调整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搞好单元测试

  1、语文、数学力求做到一单元一测验,英语学科根据实际教学进度进行阶段测验,其他学科根据需要进行测验。测试的时间自定

  2、单元测验可以自制试卷,也可以利用其他学生自愿征订的材料的综合练习。

  3、测验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试卷的批阅、讲评,根据测试情况认真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查缺补漏。

  4、学校针对各学科的单元检测情况,每学期组织两次检查。

  八、教师学习与研究

  教师在日常工作重要加强学习,多读书、及时撰写学习随笔,外出培训结束后,根据个人的收获、理解,及时写出总结、体会,学校定期对教师个人学习笔记从数量、及笔记的内容进行检查。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1

  (一)听课制度

  1、学校领导要经常性地带头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学工作,教师也要积极听课,取长补短。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25节,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35节,其他教学人员听课不少于20节。(说明:非成建制小学相关人员每学期听课分别不少于15节、25节、12节。)

  2、学校领导听课要力求全面,覆盖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1)项目要填写齐全。包括:学校、班级、科目、授课教师姓名、听课时间、节次、课题,并标明听课节数。

  (2)教学过程记录要完整,体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情况。

  (3)要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听课时要随时记录下对所发现的闪光点或问题的思考,做好即时评价;

  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分条列项写清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坚决杜绝只听不评或评价中只有优点而无不足及改进建议的现象。总评还要注意体现本次听课研讨的重点。

  4、学校要经常举行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等研讨活动。听课后人人参与评课,从教学思想、课标要求、教学方法、教材把握与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态度、教学素养等方面与执课教师及时认真交流,研讨优点、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切实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

  5、教研室每学期对乡校领导听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抽查教师的听课情况。各中心学校要做好对所辖中小学领导、教师听课情况的检查评价。各中小学校也要及时做好对本校教学人员听课情况的检查评价。检查时既要关注听课数量还要关注听课质量,表扬先进,对应付、造假者给予处理。

  (二)专题讲座制度

  1、学校校长:要从宏观上结合当前教改的大背景和本校教学现状,每学期亲自为教师做教学形势报告分析不少于1次,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指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明教改方向。此外,要参与主管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的专题讲座,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2、业务副校长或教务主任或骨干教师: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本校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状况,校本教研情况,从优点(成绩)、问题、下一阶段主要目标任务及改进措施等几方面来安排专题结构。

  3、每学期各类全校性专题讲座总计不少于3次。(说明:非成建制小学不少于1次。)

  4、专题讲座要形成书面材料,并下发到教研组或各位教师。

  (三)业务学习制度

  1、集体学习

  (1)学校每月组织1次,确定时间、主题、主讲人等。

  (2)要注重与当前的教改动向相结合,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突出学习的实效性。每学期都要拟定包括。

  (3)要有学习安排表、原始学习材料或讲稿及教师的学习记录。

  2、自主学习

  (1)每学期笔记不少于4000字,撰写随笔或心得体会不少于2篇。

  (2)学习内容体现一定的价值性、前瞻性,与自己的教学相适合。提倡每学年读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

  (3)每次摘记要注明出处(报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记日期。摘记要有所取舍,提倡写学习后的感悟。

  3、外出学习。学校要尽可能安排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外出人员返回后要在全体教师会议上汇报学习内容和体会,必要时上一节汇报课。

  (四)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

  1、课题研究:校长及其他校级业务领导均要主持或参与一个校级以上课题的研究,课题的选定要注意与本校实际相结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2、教研:学校领导要参加教研组会议,校长每学期4次以上,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6次以上,参与研讨、进行辅导讲座活动等(教研组活动记录中要有详细记录)。

  (五)指导青年教师制度

  1、每位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要确定自己的青年教师培养对象。

  2、对青年教师要因材帮教、精雕细琢。师傅要把好青年教师备课关,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擅长学科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在听课记录上端注明“师徒”字样)。有评课指导记录。

  (六)教学会议制度

  1、每学年召开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总结部署工作,表彰先进,进行经验交流活动。

  2、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教研组长会、学科教研会等,研讨教学工作。

  3、每项活动都要有过程活动记录,归档备查。

  (七)教学工作检查制度

  1、次数要求

  每学期于学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听课记录、教学反思、辅导等教学工作普查3次,对上课至少普查1次;乡镇中心校每学期对所辖学校领导在教学分析引领、听课记录、业务学习、常规检查、教师评价材料等方面普查2次,对各校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等抽查2次。

  2、职责要求。

  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要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校长要做好抽查工作,并听取业务副校长每次检查后的全面汇报,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情况。

  3、过程要求。

  (1)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

  (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分数或等级评定,作为教师、教研组、学校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期末对学校、教研组、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

  (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教师通报。

  (八)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

  1、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工作

  (1)各中小学要制定以师德、能力、效能为重点的《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乡镇中心校要进行有效监控。

  (2)每次常规检查记录作为形成性评价材料。

  (3)每学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每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各中小学要将本校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成绩进行统计后上交乡镇中心校一份存档。教师终结性评价结果作为奖励晋级的依据。

  2、各乡镇中心校开展对所属学校的工作质量评价

  (1)各中心校要制定《学校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方案》。

  (2)每学期通过定期检查或抽查对各校进行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评价材料专档保存。

  (九)教研活动要求

  1、学校要建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严谨、务实的研究氛围。

  2、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3次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目的的大型教研活动(每次活动要有方案、过程记录及总结)。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对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优秀教师予以表彰。

  3、教研组设置和管理

  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置学科或年级教研组,每组选派一名学校领导或骨干教师任组长,并落实学校领导参与教科研制度,强化对教研组的管理。

  每学期每个教研组活动不少于8次(提倡按周进行),每次活动要有主题,活动时间根据活动内容可长、可短,但必须扎实有效。

  4、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

  各校依据本校的工作计划、各乡镇教研工作计划,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各教研组依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本组教研活动计划。

  5、活动形式、内容

  教研组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听评课、说课等,让每位教师真正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主人,使教研组活动更具活力与吸引力,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研组活动可围绕如下内容进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经验,学习研讨课程标准,研究教材,集体备课,听评课,说课,教学案例研究分析等。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如:①这个教学内容我怎样引导学生学习;②这个难点我采取什么方式、方法突破;③谈谈我的一次教学得与失;④这个内容我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⑤一道题的多种解法;⑥后进生的成绩是如何提高的;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

  每个教师每次要有准备地谈好一个问题,力求短小、精悍,内容新颖,有实用价值。大家集思广益,充分研讨,共同提高。

  6、做好记录及材料收集

  活动记录要规范,提倡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表格式,内容包括考勤记录、活动安排(目的、时间、地点、内容、步骤等)、过程记录。要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中心议题,

  每个发言人发言的具体内容,活动后得出的结论,取得的效果及改进意见等。(对于听课,可略记听课过程,详记评课内容,活动记录本要留足记录活动过程的篇幅)

  7、及时总结、交流

  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工作重点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基本结构为总结成绩、指明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学校、乡镇可适时总结交流,展示研究成果,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切实让教研组成为培养教师的摇篮,提高教师素质的渠道,开展专题研究的途径。

  8、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几个有重要价值、能有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课题进行教改实验,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每学年学校要有县级以上立项课题,30%以上的教学人员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并根据实验方案扎实做好过程记录、阶段总结等工作。实验成果要及时用于改进实际教学。(说明:非成建制小学不一定要有县级以上立项课题。)

  (十)制订学科教学计划要求

  1、学校领导应当在开学预备周前安排制定方向明确、前后衔接、改革创新、切实可行的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开学预备周内交全体教职工讨论、修订。教导处等部门和教师要依据学校计划制订部门、学科教学工作实施计划。教学计划要完整、具体,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学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性。学校要经常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2、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悟《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活动、操作技能、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表、重要的教学活动和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以及培优补差计划。

  2、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熟悉教材:应首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钻研全册教材,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

  分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考虑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等。

  (2)确定重难点: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做到明确、具体,分条列项写清教学重难点。

  (3)教学改革实施设想:教师要依据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现状,针对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教改研究专题确定力求“小”、“实”、“活”,体现一定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4)实施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这是教学计划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在深入分析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之后,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教材、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做到:

  ①贯彻、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某些具体的途径、方式、手段等来达到预期的目标,体现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注意多种策略的优化和有机结合。

  ②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应充分考虑教学共性与教师个性的有机结合。好的教学措施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要体现施教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观念以及教学个性,还要建立在学生的可发展性的基础之上。惟有“以人为本”,措施才行之有效。

  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生理特征、个性需要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应注重实效性。要从“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④应体现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制定的措施应力求具体、明确、易行。

  (5)培优补差:从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对优生、后进生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提高、转化措施。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实效性,使学生确实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价值。切实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愉悦。

  3、计划的管理

  学校要对教师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审阅,签署指导意见;每一年级每一学科都要有教学计划,对于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整体安排,确定详写和简写。

  (十一)备课要求

  1、学期教学设计应包括:

  (1)课程标准对本期教学的要求;

  (2)本学期教学计划;

  (3)单元教学设计(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重点、难点,课时划分等);

  (4)课时教学设计。

  2、课时备课要素

  (1)备教学目标

  要研读领会《课程标准》,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挖掘课标要求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贴近学生实际,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教学目标具有操作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辩证地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目标是具体的可检测的,在达标导学时必须做到:教材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练习应用化。

  (2)备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达到:

  (1)掌握教材的深度、广度与难度;

  (2)注意教材前后的联系;

  (3)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恰当选择、合理取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对课标规定的能力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予以渗透。

  (3)备学生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要做到:

  (1)摸清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学习方法和习惯、思想状况;

  (2)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处理预案;

  (4)比较、选择怎样教学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5)备解题的思路,即“怎样想到这样做”。

  (4)备重难点

  从确立的教学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

  (5)备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条件、教师的个性特征,灵活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善于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在主动建构中习得知识与方法,在感悟、体验中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倡导使用先进教学模式。

  (6)备教学准备

  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优选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教学效果最优为原则。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加强传统媒体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结合,充分利用好小黑板、模型、挂图、幻灯、录音、自制教具等传统媒体,并增加多媒体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多媒体便教利学的动感性、趣味性、快捷性。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7)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导入环节

  教师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通过巧妙创设情境,用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让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进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入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教学设计中应明显体现创设的情境、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

  ②问题设计

  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问的随意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筛选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设计中要突出引导的方法。

  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

  ④练习设计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开放性、体验性和适当的梯度,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习题的精选与精编,反映在时段和质量两个方面。习题的时段性要做到五有:有前提测评,有典型例题,有随堂练习,有矫正练习,有拓展练习。质量要求的原则是:正确定位,精益求精。

  (8)备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包括分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

  (9)课后反思

  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

  3、备课管理要求

  (1)备课要超前。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补备,杜绝无教案上课。学校要组织好学前周的备课。除讲评课外,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都要根据其内容和特点做到提前备课,一般以一周课时的提前量为宜。

  (2)教学设计格式要规范。完整的教学设计应包括课题名称、教学目标(三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和学具准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习题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

  (3)每学期教学设计的数量为:﹝本期周数(不满一周的按一周计算)﹣5﹞×课程实施方案规定的周节数。

  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末)考试等大型考试,在有试卷和讲评教案的情况下,每次按3个课时计算备课量;只有试卷,不计入备课量。

  (4)允许借鉴他人的优秀教案,但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添加。完全照搬而无个性修改和添加,视为没有备课。

  (5)有条件的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备课制度。进行集体备课时,学科组要提前对下周的课进行全方位研讨,提出建设性的备课要求,分工协作,按时完成,并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做出改进。教师在使用集体教案前,要结合个人对课标、教材的钻研和个人的经验积累及所教班级实际学情进行适当的修改、添加,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教学风格、更好地体现师生的双边活动、更符合教学实际。修改不能只是增减习题。

  (6)备课要讲究质量。教学目标要符合课标要求,教学过程设计要紧扣教材,突出主干问题的预设、阐释与拓展,突出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和学生如何学习,突出各类练习题的设计。杜绝知识点、习题罗列式备课。

  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要备考试基本情况(与数据统计相结合)、典型答题情况、错因分析、变式或巩固练习等。

  作文要有“指导”和“讲评”教学设计。指导备课要结合训练点,写清习作要求和习作重点,有指导过程和方法,要给学生以充分构思与交流的时间,提倡教师写下水文;讲评备课应包括:整体情况分析、教师精批的内容、集体评议、进行修改几个部分。

  (7)因人而异,分层要求

  为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提高备课的质量,可根据学校、教师、学科等实际情况,对备课分层要求,有所区别。

  青年教师备课要规范、详细,达到备课规定要求。

  教学素养高的教师备课时,可把主要精力和侧重点放在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上,放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上,放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上。在教学设计编写时可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某些重点环节,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

  对身兼多年级、多学科教学的教师,学校可根据总体工作安排和教师主攻方向,有侧重点的选择某些学科和年级备详案,其它可备简案,但备简案的年级或学科中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详案。

  (8)加强备课的督导检查。学校对教师教学设计要周签月检,确保备课数量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数。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两次以上大型备课检查,对全体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检阅,不只是写日期盖章,还要有简明具体的批语,对教学设计的质量进行评定,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通报。

  (十二)课堂教学要求

  1、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提前下课,中途不离课堂,下课不拖堂。严禁在教室内抽烟、酒后上课、上课时接打手机。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2、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前,要复读一遍教学设计,以进一步熟悉甚至修改。了解学情。教师在上课铃响前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弄清学生缺席情况,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应及时报告学校教导处。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4、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合理。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精益求精、科学严谨地组织教学,教学环节完整、层次清晰、层递性强;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合理建构知识结构。

  5、教学内容处理得当。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理解学习内容,分析和解决问题,感悟和体验学习内容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教师讲解科学准确、详略得当,脉络清晰。抓住关键揭示重点内容,分散化解难点内容,具体对比分析疑点,着力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6、教学过程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体现教的过程,更要体现学的过程。要摒弃满堂灌的.陋习和过于重视结论教学的倾向,加强过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实际和个体差异,选用恰当的教法,因材施教;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运用信息技术、挂图、实验仪器等手段,提高课堂效益,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要科学、简便、实用、有效,不搞形式主义。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结构严谨有序,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课堂练习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编习题,教师也要设计典型精当的习题,增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运用掌握,真正做到练习充分、巩固及时;教师、学生活动均要适度,合理使用教学时间,坚持“三讲三不讲”。

  7、灵活合理地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敏锐地感受、准确地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出决策和选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及时做出恰当的评价与总结,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引导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8、高度关注上课的“三个度”——自主度、参与度和达成度。确保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质量;确保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与质量;展示交流应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达成;通过反馈,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查漏补缺,检测提高,实现每一个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

  9、讲评课是与新授、复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相并列的四大基本课型,要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突出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避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讲评过程,暴露思维障碍,弄清错误的原因。

  要执行“五要五不要”的规范要求:要有规律的总结,要有知识的迁移,要有方法的指导,要有题目的变形,要有错题的再练;未经批改的不要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要讲,超纲超标的不要讲,通过学生合作互助能够解决的不要讲,即使讲了估计学生还是不懂的坚决不要讲。

  10、用普通话授课,语言规范、精练、准确、生动,具有启发性,声音响亮;衣着整洁、得体,仪表端庄;举止文明,教态亲切、自然、大方;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真诚关爱,尊重学生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上课时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杜绝发生教学事故。体育教师应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11、板书规范、科学、准确、清楚、精当;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要点,揭示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

  12、及时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改进教学提供借鉴,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十三)作业要求

  1、作业的选择要精、实、活,反对繁、难、怪,杜绝机械训练和体罚性作业;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落实,发挥巩固、反馈、矫正、补漏、提高与激励等功能。选题时一定要深思熟虑,精挑细选,要做到“七个不选”:自己没做过的题不选,不符合课标与考纲的题不选,难题怪题不选,机械重复或大量抄写的题不选,表达不规范、不严密的题不选,没有针对性、典型性的题不选,没有启发性的题不选。

  2、作业的类型要多样化,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提倡采用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调查、阅读感悟和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作业形式,倡导分层作业和“自助式”作业。

  3、任课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中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量与质相结合,注意多样性和层次性,可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选做题、必做题等形式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凡开设的课程,都要精选或自编习题,适量适度布置课内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深化理解和掌握。

  学科课内作业的次数为:﹝本期周数(不满一周的按一周计算)﹣5﹞×课程实施方案规定的周节数。

  作文次数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5、科学控制课外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初中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高中控制在二个小时以内。布置课外作业要有全局观念,注意学科间的协调,考虑学生的总作业量不超过规定时数。不以多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不得滥用规定以外的教辅作业资料。

  6、对学生作业要有规范要求。作业本的封面要写清楚班级、姓名,要保持干净整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独立、按时、规范地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书写工整,条理清楚,格式规范。作业经教师批改后,找出错因,主动改正,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7、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在学生作业上书写的所有符号和文字要规范认真,格式固定。作业评价根据年级和学科情况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还要尽量使用激励语言或指导性语言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提倡精批精改、面批面改,即时反馈的作业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互批互改。对于学生纠错要及时复批。对非书面作业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评判,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

  8、学生作业马虎潦草或不及时完成的,要加强教育和指导。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来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撕毁学生作业本,不准将学生赶出教室。

  9、立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及时反馈矫正,要求学生及时订正错题,杜绝错题漏纠现象,指导学生使用好错题本。

  10、作业布置与批改应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11、对于优秀的学生作业(如整洁、正确率高)或作品(如作文、绘画、电子表格、幻灯片、网页、电子贺卡等),教师可通过适当形式展示给予肯定。

  12、学校要检查教师布置、批改作业情况,可随机抽样,常检常促。除此以外,每学期还要有两次以上大型全面检查,要有比较详细的检查记录,并将检查情况进行总结通报。

  (十四)辅导要求

  1、辅导要坚持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前提,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2、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辅导除着重解决共性问题外,重在抓好“两头”,促进学困生“过关”,鼓励优等生“冒尖”,真正落实“从最后一名抓起”的教学理念,以求学生学习水平稳步上升。对各类学生的辅导,都要做到目的明确,安排合理、及时,讲究实效,防止学生负担过重。

  3、辅导的形式要多样。既要课内辅导,又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要有目标,有计划,定时间,定对象,定方法,定要求。

  4、辅导要讲究效益,针对性强。集体辅导要侧重解决共性问题,注意学科间的协调与平衡。个别辅导要有所侧重,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置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补充读物,引导他们探讨一些问题,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励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增强学习信心,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还要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具体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辅导时,要做到热心、耐心并且有信心。辅导要避免疲劳战。

  5、搞好课内自学辅导、自习辅导与研究性学习辅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解决疑难问题。

  6、辅导要及时。各类辅导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以增强辅导效果。

  7、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予以辅导,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8、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指导,以保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并养成阅读的习惯,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指导学生学会精读与浏览,养成写日记、及时摘抄积累和写读后感的习惯。

  9、重视学生规范写字的训练与指导。作业书写只是其一,可开辟书法广场,有效利用学校的墙壁板报、校园操场、废旧书报等进行粉笔、毛笔书法训练。教师要定期更换临摹内容,对学生进行序列训练,练就扎实的书写功底。

  10、辅导应在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内进行。不得占用体音美课程进行其它学科的辅导,不得在节假日时间辅导。

  11、教师要建立培优补差档案。科任教师学期初要根据平时观察、了解和测试情况及时确定学科培优补差学生名单,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制订合理科学的培优补差计划和措施。课外辅导要记录辅导目的、对象、时间、内容、相关作业等。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掌握辅导对象的学习动态(如能力、态度、习惯、成绩、位次等),科学调整培优补差学生名单及对应的培优补差措施。

  12、学校要对教师的辅导情况跟踪检查,及时总结,适时进行教学辅导经验的交流。

  (十五)考试要求

  1、考试命题

  (1)制定科学严格的命题人员遴选、命题、审题、保密制度,规范命题操作程序。

  (2)命题要以课程标准为纲,体现考试性质,充分结合学生实际,以能力立意为主,保证考试信度。命题应以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促进教学为原则,必须全面检测三维目标的达成效果,必须有一定量的创新题。

  (3)试题内容正确,陈述简明、准确、无歧义,立足主干知识,注意学科渗透。

  (4)试题结构合理,梯度明显,难易适度,赋分合理,题型多样,提倡设计适量的选做题。防止出偏题、怪题,一般按6:3:1的比例,即基础题占60%,中等难度题占30%,难度较大的题占10%组织命题。

  2、考试组织

  (1)根据课程实施方案,合理确定考试形式、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

  (2)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严明考风,规范操作,确保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的客观、公正、有效。

  (3)监考老师要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严格监考,杜绝各类形式的舞弊行为。

  (4)严格控制规模性考试次数。各学科平时考核,可由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小考。一般一个单元、一章内容学习完,要进行一次书面检测。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5)要加强平时教学质量监控,每期至少进行一次对某级某科的调研诊断性测试。

  3、考试评卷

  (1)无论哪种测试,教师要认真评阅试卷,保证阅卷质量。在确保参考答案正确性的前提下,准确把握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做到宽严适度,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业水平。

  (2)学校统一组织的考试,评卷要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采用流水作业形式,快速完成阅卷任务。

  4、质量分析

  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总结教学的得与失,查漏补缺,提出改进教学的有效措施,及时调整教学方略。试卷分析内容包括:成绩统计、试题特点、答题情况、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等。

  5、及时组织二次过关。每次测试结束后要对未过关的学生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补测,对补测中发现的问题再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6、成绩反馈

  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学生考试成绩及按考试成绩排出的名次张榜公布,不得以分数排座位。可采用适当的形式让学生和家长客观了解学生的考试情况,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7、建立测试档案。单元、期中、期末测试要建立档案,包括测试试卷、成绩记录、质量分析等。

  (十六)评价要求

  1、评价遵循科学性、民主性、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原则,既要重视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2、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观察、调查、记录、访问、讨论、作业、测试、评议、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

  3、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富有激励性

  (1)评价内容主要为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程度、学习方法等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

  (2)评价主体除教师外,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提倡学生自评和互评。

  (3)评价方式除一般性激励语言外,提倡运用动作、眼神、表情等体态性语言进行评价。

  (4)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及时、客观、准确,具有针对性。

  4、对考试的评价要立足诊断性,体现促进性

  (1)关注考试过程中态度、诚信、技巧、习惯和规范等方面的评价。

  (2)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强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3)评价要立足改进和矫正。从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其它材料开始,从学生答题情况入手,找出存在问题,探寻导致学生错误答题的原因,确定矫正方案,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义务教育阶段杜绝整班整校考试排名,把考分作为粘贴学生类别的标签。

  5、综合素质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学校要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和评价组织。

  (2)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发展性与个性差异,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创造性、个性化发展;评价要做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

  (3)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项目。

  (4)评价依据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学校每学年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详实记录——日常表现、关键性材料、学生特长表现、过程性评价等,评价所依据的材料必须客观、原始、真实,能充分证实学生在评价项目中所达到的程度与发展的状况。

  (5)每学期要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实行报告单制度,毕业前实行总评,注重过程性评价,注意全面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6)采用综合评语加等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对品德、情感、态度、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情况的评价要做到客观描述与定性描述相结合,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素质特长和发展潜能,评语应准确、精练。评价等级设置要符合有关规定。

  (7)学校要保证评定过程及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公正。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2-23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0-27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_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10-05

来凤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8-30

浴池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8-30

大地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8-30

隆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8-30

小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8-30

XX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8-30

小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