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案

时间:2023-05-08 15:40:1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关于可能性教案范文集锦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可能性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可能性教案范文集锦9篇

可能性教案 篇1

  可能性

  第2课时

  学习内容:

  第94、95页例3、例4及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三第4~6题。

  学习目标:

  1.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

  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事件发生的过程来感知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例3:有10张倒扣着的相同的卡片,其中有4张画的燕子,3张画的大象,2张画的老虎,1张画的喜鹊,打乱后从中任意拿1张。

  (1)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

  (2)小娟喜欢燕子,她一定能拿到画有燕子的卡片吗?

  (3)拿到画有燕子的卡片的可能性和画有大象的卡片的可能性哪个大?为什么?

  (4)分组游戏,并做好记录,然后集体汇报。

  (5)思考: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6)猜想:任意拿1张,拿到燕子的可能性是( ),拿到大象的'可能性是( ),拿到老虎的可能性是( ),拿到喜鹊的可能性是( )。

  (7)汇报每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验证猜想。

  (8)教师小结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2.教学例4。将一副扑克牌的13张方块牌和匀,从中任意抽出1张,用“可能”“不可能”“一定” “偶尔”“经常”等来描述抽牌的情况。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说说例4让我们做什么?

  (2)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3)集体汇报实验结果。

  (4)填一填

  ( )抽到方块2,( )抽到黑桃A,( )抽到方块A,( )抽到方块。。。。。。

  3.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 “偶尔”“经常”等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运用新知,巩固提高

  1、小林做5个纸团。并将其中几个纸团做上记号。小丁任意摸出1个并作记录,放回和匀后再摸

  (1)小丁摸了40次,将结果记录如下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得出什么结论?

  (3)两人交换角色。小丁做纸团并做记号,再由小林来摸并记录

  两人交流对这次游戏活动的感受。

  2、盒中有形状相同的红色小棒8根,黄色小棒2根。小兰从盒中任意取出1根小棒,取出哪种颜色的小棒的可能性大?

  选择“不可能”、“偶尔”、“经常”填空。

  (1)( )取出红色小棒。

  (2)( )取出黄色小棒。

  (3)( )取出白色小棒

  四、学生质疑,教师总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三第4~6题。

  家庭作业:第95页课堂活动。

  板书设计:

  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概率的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理解,辨析“可能”,“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三、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引入新课

  师:我知道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做游戏,是吗?那么在今天上课前,我和大家一起先来玩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这个游戏大家都会玩,是吧?可别小看这个小游戏,它里面还藏着数学知识呢,不信我们玩玩看!我说石头剪子布之后,大家同时出手势,不许变哦,我们一起看看有多少个小朋友能赢老师。(师生共玩)

  谁赢了老师?谁输了?(学生举手表示)怎么还有几个小朋友没举手呢?有输,有赢,还有平的,你们在玩游戏之前想赢老师吗?那为什么想赢,有的小朋友没有赢呢?(引导学生说出可能赢,可能输,可能平)

  现在我们再玩一次,这次我告诉你们我要出剪刀,(再玩一次师出剪刀),这次结果怎么样?(引导生说出出石头一定赢老师,出布一定输,出剪刀一定打平)

  师小结:我们在玩石头、剪子、布的时候,如果我不告诉你们我出什么,可能是老师赢,也可能是小朋友赢,我们双方都有赢的可能性,但当我告诉你们我出剪刀,小朋友们就一定会赢了,这里面藏的数学知识,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

  (二)实践体验,探索新知

  1、可能性

  过渡:嗯,小朋友们做游戏都特别厉害,下面我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

  师:(出示一只盒子)瞧,我手里拿的是什么?(盒子)老师往袋子里放3个白球和3个黄球。(现场放)接着,我从这个盒里任意摸一个,请小朋友们先猜一猜,老师能摸到什么?(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黄球。)

  师: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摸之前,我先用手在里面搅几下,闭上眼睛,然后任意摸一个。(师摸)是什么?(白球)好。我再来摸一个,小朋友先猜猜,会是什么?瞧,是什么?(黄球)我再摸一次,会是什么呢?(黄球)那么通过你的观察,老师摸出的球,出现了什么情况?(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板书:可能)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⒉、不可能与一定

  师:现在我要拿走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球,肯定摸到白球吗?(不一定,是可能是白球)为什么呢?

  (里面有2个白球还有3个黄球,所以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白、黄球其中的一种。) 师再拿走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能摸到白球吗?(能)为什么?(白球还有一个)

  师再拿走一个白球,现在可能会摸到白球吗?

  生:不可能。

  (板书:不可能)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确定?(里面没有白球了。)

  师:对了,我们现在摸到的不可能是白球。那你们认为会摸到什么球呢?(黄球)你们也是那么确定,说说道理。

  (板书:一定。)

  3、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我们发现了一件事情的发生通常有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这三种情况。有些事情发生的结果不可以确定,这时就该用“可能”;有些事情是不会发生的,这时就用上“不可能”。还有些事情结果是可以确定的,这时我们就会用上“一定”。

  (三)举球游戏,巩固新知

  师:还想玩游戏吗?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看ppt,上面有4个小箱子,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小球,现在我们从每个箱子中抽,与结果连线。

  (四)探究生活中存在的可能性

  1、寻找生活中存在的可能性

  大家看下面三个地方的小学情况,我们应该用那个词来说呢?小组讨论,老师请同学来回答。(根据海南,哈尔滨,还有武汉的天气情况来分析)

  2、学习例二

  生活中处处都有可能性,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你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对这几个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进行判断吗?

  (ppt出示生活中的现象,生判断并说理由)

  (五)谈收获与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可能性”的知识,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收获?课后找一些生活中具有可能性的事情说给爸爸、妈妈,好朋友们听听,好吗? 总结:像这样存在“可能性”的问题,是数学课里面的知识,它包含“一定”、“不可能”和“可能”三种情况,它跟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请同学们回去留意一下,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数学问题,看看谁最有侦探头脑,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

  四、板书设计

  可能性

  一定

  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 可能

  不可能

可能性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摸球活动中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会选用合适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认识条形图,初步感受条形图在表达数据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从中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对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红球、黄球若干个,透明和不透明口袋,课件。

  学生:质地一样的红球、黄球各3个,四个面上写有“1”、一个面上写有“2”、一个面上写有“3”的小正方体一个,4枝红铅笔和4枝蓝铅笔(也可用小棒替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活动要求

  师:同学们,在很多游戏之中也会藏着许多的数学奥妙,谁来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谈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并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到的等可能性。)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摸球游戏好吗?请同学们再袋子里装1个红球,3个黄球。如果我们闭上眼睛,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生:可能摸出红球,有可能摸出黄球,一共有这两种可能。

  二、实验操作,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

  1、预测

  师:在摸球之前,我们先估计一下,在这种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把球再放回口袋里,一共摸10次。摸到哪种球的次数可能多一些呢?

  学生猜测,并与同桌交流

  2、实验

  师:你估计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把这个实验做完。

  ⑴提出实验要求:袋子里放3个黄球和1个红球,坐在左边的同学负责摸球,先搅动一下再闭上眼睛摸1个;坐右边的同学从书上第92页选一种方法作好实验记录,一共摸10次。完成后,再依照刚才的实验,同桌互换角色,选择另一种记录方法作好记录。

  ⑵学生操作,并用不同的记录方法作记录。

  ⑶四人一小组交流摸球情况。

  3、分析

  在四人一小组里讨论以下问题:

  ⑴统计的结果和你的猜测差不多吗?

  ⑵你发现了什么?

  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记录?并说说理由。

  讨论得出:

  ⑴涂一个方块作记录后数一数,而涂成条形图不用数,只要看旁边的数就好了,因此涂成条形图的记录方法比较好。

  ⑵因为袋中黄球有3个,红球只有1个,所以每次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所以摸到黄球的次数多一些,摸到红球的次数少一些。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判断” 的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再次实践,加深理解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⑴认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⑵进行抛小正方体的实验,同桌作好记录,然后角色互换。

  ⑶讨论交流:在条形图里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设计意图:在多样的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再次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⑴认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⑵同桌讨论;根据题目中两个不同的要求,各应该怎样装铅笔。

  ⑶在班内交流先后不同的装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装。

  四、返回生活,内化提高

  1、师:苏果超市,发了1000张奖券,其中设:

  一等奖:1名

  二等奖:10名

  三等奖:50名

  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去抽奖,大家预测一下得奖的可能性大不大?如果得奖,得到哪种奖项的可能性大?哪种奖项的可能性小?为什么?

  2、问:联系身边的生活想一想,哪些地方要用到可能性大小的预测?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生活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深化对可能性的认识。)

  五、全课总结

  师: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一些,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一些,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比比谁讲得多,讲得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不仅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较好地巩固新知识。让学生调查预测可能性大小的运用,能使学生再一次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六、布置作业

  1、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一些,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一些。

可能性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活动中,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

  教学本单元用2课时

  第1课时

  重点难点:

  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学准备:

  师:红、黄、绿球各2个、扑克牌、投影仪等;生:红桃A—4、黑桃4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玩一些游戏,来研究游戏中隐藏着的数学知识。(揭示课题)

  二、探究

  1.教学例1。

  谈话:先请看,这是一个不透明的空口袋,这里还有2个球,1个是红球,1个是黄球。把这2个球放入口袋里,想一想,如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你认为摸出的会是哪个球?相机板书:可能谈话: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到底能摸到哪个球并不确定(板书:不确定)。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摸球游戏来检验,先看老师怎样摸球,(示范)像这样每次在摸球前先用手在口袋里把2个球搅一搅,再任意摸出1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并把摸出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表里,然后把球放回口袋里,搅一搅,再摸。会做这样的游戏了吗?请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口袋,在口袋里放1个红球和1个黄球。小组合作,轮流摸球,摸10次,并按顺序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反馈摸球结果: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摸球的结果,并说说摸出红球和黄球各多少次。展示后,把各小组的记录单对应着排列起来。

  讨论:比较各小组的摸球结果,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明确:各小组摸出红球、黄球次数不完全相同;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也不完全相同;但每个小组既摸出了红球,也摸出了黄球。提问:通过摸球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2.教学“试一试”。

  出示口袋,并在口袋里放2个红球。提问:现在口袋里有几个球?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结果会怎样?(板书:一定)提问:如果口袋里只放了2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追问:如果口袋里放1个黄球和一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能摸出红球吗?比较: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想一想,同样在口袋里摸球,例1和“试一试”有什么不同?

  3.小结

  像这样,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确定的,要么一定发生,要么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确定事件;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不确定事件。(板书:确定性不确定性)4.教学例2。

  谈话:通过摸球游戏,我们知道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接下来,我们来玩摸牌游戏。(出示例2中的4张扑克牌)如果把这4张牌打乱后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出1这,可能摸出哪一张?摸之前能确定吗?提问: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把“红桃4”换成“黑桃4”,提问:现在的4张牌中,既有红桃,又有黑桃。如果从这4张牌中任意摸出1张,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验证,各小组合作进行摸牌游戏。一共摸40次。

  展示摸牌结果。比较发现。

可能性教案 篇5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单元安排的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是概率论中研究得最早,在社会生活中又广泛存在的一种随机现象,它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试验的全部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比如说为n个。(2)每个试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1/n。等可能性事件在概率论发展初期即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故这类随机现象通常又被称为古典概型,本单元的例1、例2和例3及相关练习都属于古典概型问题。

  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因为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机会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就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此外,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2.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平均数(主要是指算术平均数),知道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它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教科书在引入中位数时,就以平均数为参照物,说明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比平均数更合适。这样编排,不但新旧知识过渡自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清晰地阐明了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即中位数在数值大小上处于一组数据的最中间,主要反映了统计数据的中等水平,并且不受偏大或偏小等极端数据的影响,对人们了解事物发展的中等水平很有帮助。

  在介绍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教科书在编排上采取了由易至难,逐步深入的方式。如例4和例5,列出的一组数据都是7个,即奇数个数据,从而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就为中位数,可直接在数据组中找出;然后把7个数据变为8个,最中间就有两个数据,引出当数据个数为偶数个时计算中位数的方法。

  教科书在选材上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掷沙包、跳远、跳绳等活动,都是学生几乎天天参与的游戏,可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现象:确定性现象(即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和随机现象(即不确定事件)。概率论就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其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而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因此,在可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而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直观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性事件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中位数和平均数一样,也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平均数,对比教学,以帮助学生弄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使他们明白:平均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位数则更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数据组,以反映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价值,在与平均数的对比中体现中位数的特点。如例4、例5的数据组中,因个别数据严重偏大,影响到平均数也偏大,导致平均数不能很好地代表该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中位数的优势正好能够避免一些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因而在这样的场合中,中位数就能很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另外,因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最中间的位置,故其在统计学分析中也常常扮演着“分水岭”的角色。人们由中位数可对事物的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和掌控。如某城市一个月的空气污染指数的中位数值是70(空气质量为良),则说明该城市这个月超过一半的时间空气质量都为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然后再利用中位数的这一特点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如调查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如果中位数显示睡眠不足,则表明全班至少有一半的同学睡眠不足,据此就可建议大家少看电视和按时作息等。

可能性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P110—11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哪位同学愿意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呢?(指2—3名同学举例,其他同学评判,教师适时点评。)

  师:我们还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下面就请同学们猜一下三、一班的张晨同学做哪个游戏的可能性比较大?(大屏幕出示:大课间活动,三、一班的40名同学在操场上做游戏,有30人在丢手绢,6人在跳绳,4人在踢毽子。张晨是三、一班的学生,她做哪个游戏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生1:张晨做丢手绢游戏的可能性大,因为……。

  生2:……

  生3:……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引出并板书课题:可能性的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现象的描述和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解答,回忆再现新授课中有关的知识和方法。)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师:首先,看一看同学们能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法官。(出示)

  1、基本练习

  (1)我是小法官。(快速抢答,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①一周有七天。()

  ②人的一生中一定要吃饭。()

  ③小明长大后一定能当飞行员。()

  ④下周一一定是阴天。()

  (2)从放5个红球和1个绿球的口袋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出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指生回答,重点说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2、综合练习

  (1)课本110页第8题。

  师:掷骰子游戏喜欢吗?请同学们拿出写有1—6这几个数字的骰子来,我们一起玩。

  ①让生说一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②猜测试验后的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③实践、记录、统计。(全班一起掷一次,师参与记录各个面出现的次数。)

  ④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⑤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差异,如果得不到预期结果,可以再让学生多掷次,增加实验总次数,尽量使实验结果接近理论概率。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2)课本110页第9题。(出示主题图)

  师:过元旦的时候,三一班用抽签的形式来决定每位同学所要表演的节目。其中讲故事5张,唱歌3张,跳舞1张。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最有可能表演什么节目?

  生:我最有可能表演讲故事。

  师:为什么?

  生:因为讲故事的签比较多。

  师:谁能用“最有可能”和“最不可能”说一说其它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生:我觉得最有可能抽到唱歌,最不可能抽到跳舞。

  (3)课本111页第10题。

  师:我这里有4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放有硬币,猜一猜可能在哪个盒子里?(注意: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次,不能重复选。)

  ①生猜。

  ②简单统计猜测情况。

  ③揭示结果。

  ④说一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得多。(引导学生发现:硬币只能在4个盒子中的1个,有3个盒子中没有,所以猜错的人数比较多猜错的可能性大。)

  师:同学们真聪明!考虑问题真全面。接下来老师提高一下难度,有没有信心做好?

可能性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整理数据

  2、会运用规律结实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发现规律

  教具:8个布口袋。红球、绿球各48个。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一定”与“不可能”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口袋,放5个红球进去,我请同学来摸一摸的话,你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一定吗?为什么?可能摸出黄球吗?为什么?

  师:那我放一个黄球进口袋。现在,如果你在口袋中摸一个球,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总结:是啊,现在我们不能肯定摸到的一定是红球还是黄球。只能说可能摸到红球,可能摸到黄球。具有“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

  二、 学习可能性

  师:这只口袋了有5个红球,1个黄球。你能猜一猜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那5个黄球,1 个红球呢?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师:哦。可这毕竟是我们的'猜测啊,得想个办法严验证一下,怎么验证呢?

  师:是啊,多摸几次我们才可以发现规律啊!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不光提出了自己的猜想,而且想到做摸球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很有科学家的意识啊!

  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个猜想吧!但在实验前老师有个要求。我请1-4组做5个红球1个环球的实验。5-8组做5个黄球1个红球的实验。我们6人一组。由课前选好的正副组长负责记录和监督。其他人每人摸10次。总共40次。

  师:为了让实验更科学,大家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师:那记录的方法有哪些呢?(没有正字就说老师这里介绍一种新的方法:正字法)

  师:那谁给大家介绍一下正字法!如果有其他方法,就个正字法比较一下(可以根据合计比较)

  师:你觉得正字法有什么好处?

  师:我们就规定实验的时候,同一用正字法记录。同学们,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像科学家研究科学一样,认真对待,实事求是。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实验的最认真,活动最规范。明确了吗?小科学家们,开始实验吧!

  三、 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都猜测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那实验结果到底是这样的呢?请各小组汇报数据,其他同学注意边听边思考问题。

  板书:5个红球 1个黄球 5个黄球 1个红球

  师:观察这2组数据,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师:为什么1-4组摸到红球多,而5-8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呢?这说明了什么?

  师:这跟我们原来的猜想一样吗?刚才,我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又用实验验证了自己的想法。高兴吗?表扬表扬自己!

  四、 实验

  师:如果在这个口袋中放3个红球3个黄球,在这个袋子中,猜猜摸带红球、黄球的可能性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师:要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只要怎样?大家都知道,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吧!还是跟刚刚一样。大家要认真负责啊!好了,开始吧!让老师来看看哪个同学像小科学家。

  五、 汇报

  师:好了。我们来看一下实验结果。看看我们的猜想对不对。

  板书:3个红球 3个黄球

  师:观察一下这组数据,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同学们,摸到红球黄球个数相等,所以摸到红球。黄球的可能性就相等。

  师:这跟我们的猜想一样吗?

  六、 巩固

  师:如果要使1号口袋中摸到红黄球的可能性相等,怎么办?

  师:那为什么可能性星相等了呢?是啊,球数相等,可能性就相等。

  七、 总结

  今天我们在玩的过程中一起研究了统计与可能性,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可能性教案 篇8

  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

  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性发生的结果。

  教学关键:

  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教具准备:

  课件、硬币、珠子、彩球。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呢,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1、明天是不是星期四?

  生:是。

  师:能确定吗?

  生:能。

  2、 明天是不是晴天?

  生:(可能会说),是,不是,不知道。

  师:分别让说是,不是,不知道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师:也就是说明天是不是晴天我们能确定吗?

  生:不能。

  师:生活中就是这样,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研究不确定现象

  1、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游戏怎么样?

  (出示幻灯片)请看大屏幕

  抛硬币。(例1)

  抛硬币活动要求:

  (1)、抛之前先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2)、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落地后,有几种结果。

  (3)、活动后,同学们想一想怎么用语言准确的描述描述硬币落地后的'出现的结果。

  2、师: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这位同学说的挺好的,挺恰当的,我们就可能也可能.来说这种现象好不好。(板书:可能也可能.)

  3、练习。

  好,再来看一下,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盒子,老师找几个同学来摸球,摸到球后,请同学大声的告诉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球。

可能性教案 篇9

  复习目标

  1、 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

  2、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3、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能列举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在一定条件下,肯定会发生的事情称为 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情称为 不可能事件 ;必然 事件与 不可能 事件都是确定 的;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 不确定 事件。

  2.在“转盘游戏”中,哪个区域的面积大,则指针落到该区域的 可能性 大。

  二、典型例题

  例题1: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

  (1)一年有12个月; (2)掷一枚一元硬币,停止后国徽朝上;

  (3)明天要下雪; (4)1/4周角=1直角;

  (5)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6)小明的生日是2月30日;

  (7)一条鱼在白云中飞翔。

  分析与解:(1)、(4)是必然事件;(6)、(7)是不可能事件;

  (2)、(3)、(5)是不确定事件。因为(6)中2月只有28天,不可能有30日,所以是不可能事件。

  注意:在判别事件是确定还是不确定,关键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弄清它是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还是无法肯定它会不会发生。

  例题2:医院的护士给病人注射青霉素类药水时,要先做皮试。但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只有大约千分之一的人对青霉素过敏,但护士为什么每次都这样做呢?这样做是不是多此一举?

  分析与解:青霉素过敏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但它总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不能确定每一个注射的病人都不会过敏,因此“青霉素过敏”这一事件是可能事件。为了每位病人的生命安全,一定要先做皮试,此种做法不是多此 一举。

  注意:“不太可能事件”虽然可能性很小,但它仍有可能发生。

  例题3:一只蚂蚁在如图所示的一块地板上爬行,这块地板由黑白两种不同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地砖铺成,爬行一段时间后,蚂蚁停在哪种颜色地砖上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分析与解:

  因为白色的块数是10,黑色的块数是6,白色区域的面积大,所以蚂蚁停在白颜色地砖上的可能性大。

  注意:有关可能性问题,有时可通过比较各种区域所占面积的大小来确定。

  例题4:袋中有4只红球、2只白球、1只黄球,这些球除了颜色以外完全相同,小华认为袋中共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球,所以从袋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球、 白球、黄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小强认为三种球的数量不同,摸到红球、白球、黄球的可能性肯定也不同,你认为谁说的正确,并说明理由。

  分析与解:

  注意:此题中摸到各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小只与该球的颜色有关,与该球的大小、形状等其它因素无关。

  三、课时

  1、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并能用“不可能”、“有可能”、“几乎不可能” 等词语描述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初步学会求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伴充分交流的良好学习方式。

  四、课外作业

【可能性教案】相关文章:

可能性教案06-14

《可能性》教案02-13

认识可能性教案07-28

可能性教案(精选15篇)01-31

可能性教案精选15篇02-17

可能性教案15篇09-04

可能性教案(15篇)09-11

精选可能性教案3篇01-15

精选可能性教案四篇03-07

关于可能性教案三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