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5-25 19:31:0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汇编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班教案模板汇编七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春天到了,美丽的春天就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有的孩子对草坪内返青的小草议论不停、有的孩子在细心的观察刚发芽的柳枝、还有的孩子被天空飘起的风筝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们整天在讨论自己在春天里看到、听到、做过的事情。为了进一步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彩;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有意识的设计了这次活动。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达到活动目的。

  a、谈话法。

  b、讲述法。

  c、提问法。

  d、表演法。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幼儿力及表现能力。

  3、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得季节。

  [活动准备]

  1、与故事情节相一致的挂图一幅。

  2、录音机、故事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小鸟的歌”做律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2、组织幼儿谈话,说说自己在春天里发现的秘密;如:春天的天气、动物、植物有什么变化;农民伯伯忙着做什么?小朋友参加了那些活动?

  3、引导幼儿看图,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春娃娃串门”。

  4、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故事后,提出问题。

  (1)春娃娃去了哪里串门?

  (2)串门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你喜欢故事中的动物、还是植物?

  5、幼儿分角色,学布谷鸟唱歌、柳条飘动,桃花、梨花盛开,进一步感受万物复苏的春景。

  6、启发幼儿分组表演故事。

  7、组织幼儿讨论:你觉的故事中哪些句子有趣?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表演出来,好吗?春娃娃还会到哪里去串门哪?

  8、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一些富有春天气息的粉红色、浅绿色、黄绿色的毛线、花布、皱纹纸等,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材料粘贴出春天的各种花、草、树、小鸟、春娃娃等;感受春天的特征。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探究豆类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豆类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豆类、豆制品的能力,并会表达自己的认知。

  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豆及豆制品的愿望。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难点:

  帮助幼儿了解豆类及其制品的特征、用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辨别豆类,区分豆制品。

  整个活动都是由浅至深,从易到难,围绕这个重难点来设计的。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因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所以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本活动我既作好了物质准备,又作好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准备1—2种豆制品,并简单介绍其名称及吃法。

  黄豆(可事先浸泡好一部分)、绿豆、红豆。

  豆浆机一台,牙签若干,活动配套多媒体课件一份。

  活动过程

  根据幼儿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本活动我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四个部分:创设情境,感知豆豆的种类(1分钟)→引导观察,发现豆豆的特征(10分钟)→实验演示,感悟豆豆的变化(8分钟)→观赏品尝,了解豆豆的营养(6分钟)。

  (一)创设情境,感知豆豆的种类。

  活动开始,我先以“猜猜谁在唱歌”的形式制造悬念,引起幼儿的好奇:我摇一摇装有各种豆子的包装盒,请幼儿听一听,猜一猜:“盒子里面谁在唱歌?”以此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活动开始部分,大多采用直观导入法引出活动,本活动中我有意的创设变魔术情境(将黄豆、绿豆、红豆装在包装盒子里)让幼儿听盒子里的“歌声”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起初幼儿虽然对此很感兴趣,但不能回答是豆子,我就请一名幼儿上前,在其它幼儿“变变变!”的呼声中打开盒子看是什么,这样做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二)引导观察,发现豆豆的特征。

  这一环节是重点所在,是一个让孩子们相互探讨、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幼儿在宽松、和谐、平等的气氛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建构新知识。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二个小环节:

  1、每组发一些黄豆、绿豆和红豆,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尝试性地找出黄豆、绿豆和红豆。

  2、探索黄豆、绿豆和红豆的外形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并相互交流对豆子外形的感知。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豆子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①这些豆子是什么颜色的?

  ②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③它们表面上有什么?

  ④它们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些豆宝宝分别是黄色、绿色、红色的,它们的外形都是硬硬的,椭圆形的,但大小不一样,黄豆个儿最大,绿豆个儿最小。

  3、根据幼儿回答,让他们“送豆宝宝回家”:把黄豆、绿豆、红豆送回相应的盒子内,让幼儿根据豆子的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再进行归类摆放。

  这一环节是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在一系列的探索、提问、观察、比较中,在玩豆豆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使幼儿掌握并表达三种豆子的外形特征,同时渗透了数学活动中比较大小和分类的内容。

  (三)实验演示,感悟豆豆的变化。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小环节:

  1、提示幼儿:“豆宝宝想和大家玩个捉迷藏游戏,它们躲起来了,躲到哪儿去了呢?我们轻轻地叫叫豆宝宝。”随着叫声,我出示课件中豆浆的图片,请小朋友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图片中找找豆宝宝。在这里,我通过这些提问来引发幼儿讨论:“你在图片中找到豆宝宝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小朋友一起看看,他说得对吗?”

  2、创设第二次变魔术的情境,让幼儿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①请小朋友睁大眼睛,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配班教师用豆浆机把黄豆做成豆浆。)

  ②倒出准备好的豆浆提问:“黄豆宝宝呢?它没有了,变成什么了?豆浆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③小结:像豆浆这样用豆子做的食品都叫豆制品。

  3、通过看课件,了解豆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①师:“我们豆宝宝本领可大了,它们除了变成豆浆,还能变成许多好吃的东西呢!”然后提问:“豆宝宝还可以变成哪些好吃的食物?”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其它豆制品。

  ②引导幼儿看过课件后小结:豆腐、千张、豆腐干、油豆腐等都是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

  ③通过课件依次了解绿豆制品和红豆制品,再播放其中“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幼儿对豆制品的了解。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部分,是让幼儿再一次加深对豆及其制品的了解。在这里,让幼儿不仅参与了自主探索,还尝试了更深层次的分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经验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这也正符合《纲要》精神: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幼儿的学习中只充当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我根据活动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情境创设法、比较法,促进了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都能主动进行学习。

  (四)观赏品尝,了解豆豆的营养。

  让孩子们赏一赏,尝一尝各种豆制品,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1、我提问:“什么东西这么香?”然后边出示几种豆制品边说“原来是这些豆干、豆沙等豆制品发出的香味,你们吃过吗?”

  2、请小朋友听优美的音乐,一起品尝豆浆、豆腐干等豆制品,教育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还很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以引起幼儿爱吃豆制品的兴趣和愿望,让幼儿知道经常吃豆制品,身体会更健康。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尝过豆制品后,喜欢吃,养成常吃豆制品的好习惯,最后收拾桌面让他们自己动手,培养了他们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渗透了健康和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

  (五)活动延伸,观察豆豆的生长。

  引导幼儿平时去自然角观察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豆豆发芽,通过观察豆芽,激发幼儿探索豆芽生长过程的兴趣。为幼儿有兴趣的进行下一个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反思: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教育是为了完美的'生活”(斯宾塞语),由此可见,科学启蒙教育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环境为基础,并让幼儿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次活动在教育内容、活动形式、操作材料等方面都呈现出较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育内容生活化。

  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本活动利用幼儿身边常见的事物——黄豆、绿豆、红豆及各种豆制品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使他们发现和感受豆类的神奇,了解豆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的前提和可能;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背景。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如果我们让幼儿结合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去学习,幼儿的眼界将更加开阔,他们对科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将理解得更深。

  (二)活动形式生活化。

  在本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都是采用设置情境引起幼儿兴趣、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动手操作、分享与交流这几个模块来进行活动,通过这样的尝试、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只要给幼儿机会去尝试、去实验、去操作、去思考,幼儿好奇心就得到了满足,他们在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的同时,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以及探究的乐趣,也会产生新的好奇,推动他们不断追求科学真理,在交流与讨论中,孩子们的思维力,口语表达力及自信心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成长的喜悦!我们从中也发现了科学探究活动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幼儿能够全身心的投入。

  (三)操作材料生活化。

  充足的操作材料不仅可以给幼儿较多的选择机会,而且还可以避免幼儿出现“无所事事”和争抢冲突的情况。在本次活动中用到的材料,如各种豆类、豆制品、豆浆机等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收集,自己的身体去感观,不断理解豆、豆制品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我不直接告诉孩子结果如何和做的步骤,而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去发现,孩子们从这个活动中学会了科学探索的方法,如:通过观察、感知、比较能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从而增强了探索的主动性。

  当然,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本次活动在实际组织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为保证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活动中展示的豆制品实物是事先准备好的,没有再进一步加工成菜肴,要凑近闻才有香味,如果用了课前设计中一个的环节:老师现场烧制一个豆腐炒肉末,将更能让幼儿感受到豆制品的美味,更加爱吃豆制品,在今后的活动中这个环节也可以加到活动延伸中去。

  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只有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这在阳光下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科学活动真正成为沟通幼儿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知道它们的名称、符号和特点。

  2、复习高音谱号与低音谱号,能区分高音与低音。

  活动准备:

  卡通教学卡片(高音谱号、低音谱号、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音乐磁带一盘、录音机一台、两个小箩筐。

  活动过程:

  一、律动:地毯上的游戏

  “小朋友,你们想听着音乐跟老师做游戏吗?那我们就拉个圆圈坐下来吧?”(边听音乐,边做拍头、拍肩、互相拍腿等动作)

  “小朋友,地毯上的游戏好玩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小朋友玩更好玩的游戏呢!”

  二、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出示高音符号、低音符号)“小朋友你们认识他们是谁吗?对了,他们是高音谱号妈妈和低音谱号爸爸。他们今天还带来了三个新朋友给小朋友认识呢!他们是三个小音符。(逐一出示)

  提问: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长得象什么?XX音符与XX音符相比,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每次两个音符相比较)它们虽然长得比较象,但爱好可不一样。全音符一次能吃4碗饭呢!二分音符一次能吃2碗饭,四分音符一次只能吃1碗饭。看!每个小音符边上还有节奏图呢!我们来拍一拍好吗?(小朋友一起跟着老师拍节奏,并数节拍)他们今天都想和小朋友玩游戏呢!

  三、游戏活动

  1、听音高“我们先来和高音谱号妈妈、低音谱号爸爸做游戏,好吗?”(老师弹奏高人和矮人的音乐)“小朋友你们听一听,这像是谁在说话?”(让幼儿知道高音像高音谱号妈妈在说话,低音像是低音爸爸在说话)

  2、游戏:高人走、矮人走

  “高音谱号妈妈和低音谱号爸爸要和小朋友玩《高人走、矮人走》的.游戏。小朋友你们听到高音就学高人走路,听到低音呢?(让幼儿回答)好,游戏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老师弹琴,游戏开始〉幼儿辩音高做动作。(速度逐渐加快)

  3、游戏:捉迷藏

  “下面我们来和小音符们做游戏,好吗?小音符要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游戏,它们都藏在这些小卡片里,请小朋友先闭好眼睛,老师把他们都藏起来,等会儿老师说‘好’,你们就睁开眼睛去找它们,找到后坐下来和边上小朋友讲讲你找到的是谁,好吗?(幼儿听音乐边拍手边找小卡片,然后坐下与同伴交流)小朋友,你们找到小音符了吗?谁来告诉我?你找到的是谁,他和别的小音符有什么不同?(巩固知识)

  4、归类游戏:小音符回家

  “呀!时间不早了,小音符该回家了,请小朋友把手里的卡片送回家吧?”(分别放在老师指定的箩筐里。放音乐)你们都放对了吗?(老师一一查看,如果有错误的,就请全体小朋友指出,并改正)

  四、结束

  “今天小朋友都和谁做了游戏呀?你们玩的开心吗?可惜时间不早了,他们要回家了。下次我们再和它们一起做游戏,好吗?”

中班教案 篇4

  1、感知画面中色块的大小、多少及方位的变化,积极想象故事的情节,大胆进行表达。

  2、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1、自制大图书。2、小书架。3、歌曲《小星星》。

  活动流程1、激趣引疑。

  ⑴引出小蓝,说说他长得什么样子?

  ⑵引导幼儿和小蓝打招呼。

  小结:小蓝还有一个幸福的.家。

  2、阅读第一幅。

  ⑴猜猜小蓝家里都有谁?你是怎么认出他们的?

  ⑵引导幼儿比较爸爸妈妈的不同之处。

  小结:爸爸妈妈尽管有很多长得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他们都很喜欢一个小宝贝,他就是小蓝。

  3、阅读第二幅。

  ⑴提问:小蓝在担心什么呢?猜猜看。

  ⑵找找小蓝坐在哪比较合适。

  ⑶提问:这些小朋友会叫什么名字?

  小结:幼儿园朋友真多。

  4、阅读第三幅。

  ⑴提问:幼儿园会玩些什么游戏呢?

  ⑵提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在唱歌?

  ⑶提问:少了谁?他在哪?小蓝为什么一个人躲在草丛里呢?

  ⑷引导幼儿安慰小蓝,帮小蓝坐到朋友身边。

  小结:有朋友真好。

  5、阅读第四幅。

  ⑴看图,他们在玩什么呢?

  ⑵说说朋友们藏在什么地方,帮小蓝找出朋友们,帮朋友回到他们的座位上。

  ⑶提问;都找到了吗?还有谁?引导幼儿安慰安慰咖啡。

  小结:有朋友真好。

  6、阅读第五幅。

  ⑴提问:朋友们在干什么?除了拥抱,他们还会干什么?

  ⑵引导幼儿用特别地方式和老师道别。

中班教案 篇5

  一、区域活动目标:

  1、在认识和了解汽车的基础上,指导幼儿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汽车。

  2、通过制作享受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汽车模型(公共汽车、卡车、玩具车)

  2、材料投放:纸盒、纸箱、饮料瓶、积木、橡皮泥、瓶盖、卷筒卫生纸芯、勾线笔、剪刀、双面胶、透明胶。

  三、活动过程:

  1、回顾汽车构造

  导入:幼儿模仿开各种汽车进入活动室,互相说说自己的汽车。

  小结:汽车的种类真多,有不同的品牌,不同的'用途,但它们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

  出示多媒体

  (1)这是一辆什么车?

  (2)它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3)逐一出示重型卡车、公共汽车,让幼儿比对车的结构。

  (我选择的是幼儿常见的二种汽车,希望幼儿通过比对了解汽车的结构,知道汽车一般由车头、车身、轮子组成,但有的车头和车身是连在一起的,对下一步制作汽车作铺垫。)

  2、观察汽车模型,介绍制作材料。

  (1)出示公共汽车模型

  老师也做了一辆公共汽车,是什么材料做的?

  (2)出示卡车

  它由几个纸箱组成?

  两个纸箱相连,你用什么办法把它连起来?

  (3)出示可乐瓶车

  这辆车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小结: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就可以制作我们想做的汽车,很有意思吧!如果我们再添画几笔,驾驶员、车灯、车门就都有了,汽车更形象了。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汽车

  (1)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积极鼓励幼儿在的造型、装饰或用途方面想象并有与众不同的表现。

  (2)提醒幼儿要相互帮助和相互配合。

  4、延伸活动

  1、 将幼儿的成品汽车展示在班级的区角展示区中进行展示。

  2、继续尝试用不同的材料继续尝试,可贴上品牌标志、车牌号等,使制作成汽车更加完美。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结合鸟类的相关知识,理解画面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意见。

  3、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鸟类的相关知识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提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画面:信鸽。

  师:这是谁呀?

  森林邮局要招收新的邮递员,由白鸽老师来做监考老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白鸽老师有些什么要求。

  播放课件。

  师:白鸽老师说考些什么?

  2、那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动物会来参加呢?

  (二)分段看图讲述。

  a:小鸭

  1、出示小鸭游泳的图片。

  你觉得小鸭能通过考试吗?为什么?

  看看它先考什么?

  你觉得小鸭子游泳能得多少分?为什么?

  2、走路图片。

  看看小鸭子接下来考什么?

  谁来学学小鸭子走路的样子?你觉得小鸭子走路走得怎么样?他能得几分呢?

  引导幼儿运用词汇:摇摇摆摆、一摇一摆。

  3、再看看飞行,小鸭子考得怎样?能得多少分?

  引导幼儿学习词汇:扑腾、啪嗒。

  你觉得小鸭能成为邮递员吗?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听听信鸽老师的评价。

  b:麻雀(问题同前)

  1、出示麻雀飞行的图片。

  2、走路的图片。

  引导幼儿运用词汇:蹦蹦跳跳、一蹦一跳。

  3、游泳的图片。

  c:大雁:(问题同前)

  分别出示大雁飞行、走路、游泳的图片,结合图片提问。

  引导幼儿运用词汇:平稳、稳稳当当、微笑、自信等词汇。

  播放录音:大雁考的.三项全部合格,大雁被录取为邮递员啦!

  (三)运用现有经验帮鸟类找工作。

  师:森林里还有许多鸟,也想为大家服务,看看它们是谁呀?(啄木鸟、孔雀、猫头鹰)唉,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那你们先来和同伴说说它们有什么本领?适合做什么工作?帮它们找适合的工作。

  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啄木鸟能做医生;猫头鹰能做警察;孔雀能做舞蹈演员。

  (四)活动延伸。

  这些鸟类动物找了适合它们的工作,心里真开心,可我们班的阅读区里还有很多鸟,也想为大家服务,我们一起回去,帮他们找工作吧!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大胆运用高跷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创造力。

  2.通过玩高跷,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感受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练习玩高跷。

  2.幼儿人手一副高跷;皮筋、凳子等场地布置。

  三、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高跷操

  教师边喊口令,边带领幼儿做“高跷操”热身,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自由探索活动

  1.幼儿自由探索高跷的.玩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

  2.请个别幼儿示范,并鼓励其他幼儿尝试各种玩法。(踩高跷、障碍物走、梅花桩、跳“小河”)

  3.重点练习踩高跷过障碍物、踩高跷跨水沟。

  (三)游戏:勇敢者大闯关

  1.介绍游戏名称,讲解游戏规则要求。

  幼儿分成四组,两组相对站立。第一名幼儿踩着高跷从起点出发,越过障碍物(椅子),跨过“小水沟”(一定高度的皮筋),将高跷给对面的幼儿。依次类推,最先完成任务者获胜。

  2.幼儿游戏一次,教师巡回指导。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幼儿进行适当的保护。

  3.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讲解后,再次游戏。

  (四)结束活动。

  放松运动。

  各种材料、器械。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12-09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小猫中班教案06-26

中班体育教案07-08

中班美术教案10-19

中班安全教案11-03

中班秋天教案11-03

中班语言的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