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常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时间:2023-07-20 13:25:19 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通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1

  (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通用】

  1.关于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的本质,是主张从客观世界固有的事物出发来构造系统,提倡用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来认识、理解和描述客观事物,强调最终建立的系统能够反映问题域,即系统中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能够如实地反映问题域中固有事物及其关系。

  面向对象的优点:

  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

  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是以算法作为核心,将程序与过程相互独立。

  面向对象方法和技术是以对象为核心,对象是由数据和容许的操作组成的封装体,与客观实体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对象之间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以实现模拟世界中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2)稳定性好

  面向对象方法基于构造问题领域的对象模型,以对象为中心构造软件系统。它的基本方法是用对象模拟问题领域中的实体,以对象间的联系刻画实体间的联系。

  3)可重用性好

  软件的重用性是指在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软件元素的过程。

  4)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在使用面向对象进行软件开发时,可以把大型产品看作是一系列本质上相互独立的小产品来处理,降低了技术难度,也使软件开发的管理变得容易。

  5)可维护性好

  (1)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的软件稳定性比较好

  (2)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的软件比较容易修改

  (3)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的软件比较容易理解

  (4)易于测试和调试

  2.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1)对象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中,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它由一组表示其静态特征的属性和它执行的一组操作组成。

  对象的基本特点:

  (1)标识的唯一性

  对象是可区分的,并且由对象的内在本质来区分,而不是通过描述来区分。

  (2)分类性

  指可以将具有相同属性和操作的对象抽象成类。

  (3)多态性

  指同一个操作可以是不同对象的行为。

  (4)封装性

  从外面看只能看到对象的外部特征,即只需知道数据的取值范围和可以对该数据施加的操作,根本无需知道数据的具体结构以及实现操作的算法。

  (5)模块独立性好

  对象是面向对象的软件的基本模块,它是由数据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操作所组成的统一体,而且对象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操作围绕对其数据所需做的处理来设置,没有无关的操作。从模块的独立性考虑,对象内容各种元素彼此相结合得很紧密,内聚性强。

  2)类和实例

  将属性、操作相似的对象归为类。具有共同的属性、共同的方法的对象的集合,即是类。

  类是对象的抽象,它描述了属于该对象的所有对象性质,而一个对象则是其对应类的一个实例。

  3)消息

  消息是一个实例与另一个实例之间传递的信息,它请求对象执行某一处理或回答某一个要求的信息,它统一了数据流和控制流。

  消息只包含传递者的要求,它告诉接受者需要做哪些处理,并不指示接受者怎样去完成这些处理。

  4)继承

  继承是使用已有的类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类的定义技术。已有的类可当作基类来引用,则新类相应地可作为派生类来引用。

  继承即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它们。

  5)多态性

  对象根据所接受的消息而做出动作,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导致完全不同的行动,该现象称为多态性。

  在面向对象技术中,多态性是指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

  多态性机制增加了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灵活性,减少了信息冗余,而且显著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可扩充性。

  二、本章应考点拨

  本章在考试中会出现约1个题目,所占分值大约占2分,是出题量较小的一章。本章内容比较少,也很简单,掌握住基本的概念就可以轻松应对考试了,所以在这部分丢分,比较可惜。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2

  DOS命令行

  机子启动之前有一段是黑屏,使用ghost还原系统的时候,可能会碰到DOS命令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练习;

  1、安装DOS

  1)DOS是一个操作系统,在Windows之前大多数机子上都安装有DOS,开机的时候,屏幕上出来“Start MS-DOS..”;

  2)启动成功以后,会出来一个黑色窗口,一个光标小横线在一闪一闪;

  3)在WinXP里面,点菜单“开始-所有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也可以打开一个黑色窗口,从而进入DOS;

  4)DOS工具箱,在开机的时候按F8,会出来一个双启动菜单,选择第二个“一键Ghost”或者“超级DOS工具箱”,就可以进入到DOS程序界面;

  2、使用DOS

  1)DOS下面主要是键盘输入命令,输入命令后按一下回车键,

  常用的命令有dir 查看文件夹,del 删除文件,cls 清除屏幕内容;

  2)DOS下的应用程序,也可以输入文件名后按回车键执行,

  例如ghost,fdisk 分区,format 格式化磁盘等;

  3)退出DOS程序一般按ESC键,或者是依次按Alt-F-X键,其中的Alt键激活菜单,有些是输入命令: exit 或者 quit;

  4)DOS命令的.帮助一般是 readme 文件,也可以在命令后面跟上 /?,也可以显示命令的帮助;

  本节学习了DOS的一些常见基本操作,如果你成功地完成了练习,请继续学习下一课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3

  一、用适当内容填空

  1.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一种系统软件,它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使整个计算机系统高效地运行。

  3.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包括(进程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五部分。

  4.按内存中同时运行程序的数目,可以将批处理系统分为(单道批处理系统)和(多道批处理系统)两大类。

  5.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两者互为依存条件。

  6.操作系统的异步性是指(进程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程序完成时间不可预知)。

  7.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充分发挥( CPU )与(输入输出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

  8.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实时性)和(高可靠性)。

  9.批处理系统主要解决的是(系统吞吐量)问题,分时系统主要解决的是(人机交互)问题。

  10.在(批处理)系统中,用户不能随时干预自己程序的运行。

  11.在主机控制下实现输入输出操作称为(联机)操作。

  12.实现多道程序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基础是(通道)和(中断机构)的引入。

  13.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资源分配最小单位。

  14.保存进程状态、控制进程转换,并且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的是(进程控制块)。

  15.进程的基本特征有(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和结构性。

  16.进程和程序的根本区别是: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20xx年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20xx年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17.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是(就绪态)、(运行态)和(等待态)。

  18.为使操作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地工作,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有两种不同的运行状态:(系统态或管态)和(用户态或目态),在(用户)态运行的程序不能执行特权指令。

  19.存储管理的功能是(存储分配)、(存储保护)、(虚拟存储器管理)和(地址映射)。

  20.虚拟存储管理的实现基于(程序局部性)原理。

  21.在一般操作系统中,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和(虚拟设备)。

  22.从资源分配角度,可以将I/O设备分为(独占型设备)、(共享型设备)。

  23.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机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缓和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降低设备对CPU的中断频率),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24.虚拟技术将一**占设备变换为多台逻辑设备,供多个用户进程使用。通常将这种经过虚拟技术处理的设备称为(虚拟设备)。

  25.按用途可以将文件分为(系统文件)、(库文件)、(用户文件)。

  26.从用户的角度所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结构),从管理的角度看到的文件的组织形式称为(物理结构)。

  27.在文件系统中,若按文件的逻辑结构划分,可以将文件分成(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两大类。

  28.按信息交换单位,I/O设备可以分为(字符型设备)和(块设备)。

  二、从参考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C )。

  A.CPU的利用率低 B. 不能并发执行 C. 缺少交互性 D. 吞吐量小

  2.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 A )。

  A. 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 B. 处于硬件之下的底层软件

  C. 处于应用软件之上的系统软件 D. 处于系统软件之上的应用软件

  3.从用户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 )。

  A. 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B.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 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 D. 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

  4.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有( A )。

  A. 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

  B. 实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多任务系统

  C. 单用户系统、多任务系统及分时系统

  D. 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

  5.分时系统中通常采用( B )策略为用户服务。

  A. 可靠性和灵活性 B. 时间片轮转法 C. 时间片加权分配 D. 短作业优先

  6.操作系统通过( B )对进程进行管理。

  A. 进程 B. 进程控制块 C. 进程起动程序 D. 进程控制区

  7.进程申请的资源被占用或I/O传输未完成,其状态由运行转为等待,称为( B)。

  A. 进程状态 B. 进程阻塞 C. 进程执行 D. 进程就绪

  8.( D )是CPU和设备之间的接口,它接收从CPU发来的命令,控制I/O设备工作,使CPU从繁忙的设备控制事务中解脱出来。

  A. 中断装置 B. 通道 C. 逻辑设备 D. 设备控制器

  9.在操作系统中,用户使用输入输出设备时,通常采用( B )。

  A. 物理设备名 B. 逻辑设备名 C. 虚拟设备名 D. 以上都可以

  10.打印机属于( A )的设备。

  A. 独占设备 B. 共享设备 C. 虚拟设备 D. 顺序设备

  11.文件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A )20xx年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计算机等级。

  A. 实现文件按名存取 B. 实现虚拟存储

  C. 提高外存的读写速度 D. 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三、从参考答案中选择全部正确答案

  1.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BD)。

  A. 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

  B. 分时系统都具有人机交互能力

  C. 分时系统中,用户独占系统资源

  D. 批处理系统主要缺点是缺少交互性

  E. 从响应时间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差不多

  2.下列几种关于进程的描述,符合进程定义的是(BCE )

  WiseMedia

  A. 进程是在多进程并行环境中完整的程序

  B. 同一程序可以生成不同的进程

  C. 进程可以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描述

  D. 程序是一种特殊进程

  E. 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资源分配单位

  3.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接口有( CD )。

  A. 硬件接口 B. 设备接口 C. 程序接口 D. 命令接口 E. 内部接口

  4.下面是关于操作系统选择进程调度算法的准则,正确的是( ABC )。

  A. 尽快响应交互式用户请求 B. 尽量提高CPU利用率

  C. 尽可能提高系统吞吐量 D. 适当增长进程就序队列

  E. 根据用户需要选择算法

  5.下列描述完全正确的有( CE )。

  A. 操作系统是键盘命令的集合

  B. 时间片越小分时效率越高

  C. 系统进程优先级高于用户进程

  D. 进程只有三种状态

  E. 多道批处理系统必须有作业调度功能和进程调度功能

  6.在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技术的原因是( ABC)。

  A. 牺牲内存空间换取设备输入输出速度的提高

  B. 减少中断次数

  C. 缓解CPU与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D. 为实现虚拟技术

  E. 管理不同类型设备

  7.关于文件系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 文件系统中文件内容只能是源代码

  B. 文件系统用于存储文件

  C. 可顺序存取的文件不一定能随机存取,可随机存取的文件都可以顺序存取

  D. 对文件的访问,常由用户访问权限和文件属性共同限制

  E. 按文件逻辑结构划分,数据库文件是一种流式文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4

  1.下列四个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中,能用八个二进制位表示的是__________.

  A.257

  B.201

  C.313

  D.296

  2.下列关于系统软件的四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______.

  A.系统软件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

  B.系统软件与具体硬件逻辑功能无关

  C.系统软件是在应用软件基础上开发的

  D.系统软件并不是具体提供人机界面

  3.下列术语中,属于显示器性能指标的是__________.

  A.速度

  B.可靠性

  C.分辨率

  D.精度

  4.下列字符中,其ASCⅡ码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

  A.9

  B.D

  C.a

  D.y

  5.下列四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______.

  A.假若CPU向外输出20位地址,则它能直接访问的存储空间可达1MB

  B.PC机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SRAM中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

  C.PC机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DRAM中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

  D.外存储器中的信息可以直接被CPU处理

  答案

  B A C D A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5

  1、 (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够识别并直接执行的语言。

  2、 标准ASCⅡ字符集总共有(128)个编码。

  3、 在计算机内用(2)个字节的二进制数码代表一个汉字。

  4、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

  5、 对存储器而言有两种基本操作:(读操作)和(写操作)。

  6、 (多媒体)技术是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像等的综合性技术。

  7、 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机器周期分为(取指令)周期和(执行指令)周期。

  8、 用于传送存储器单元地址或输入/输出接口地址信息的总线称为(地址总线)。

  9、 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通常称为(源程序)。

  10、 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

  11、 八进制数整数(从右数)第三位的位权是(64)。

  12、 二进制数1011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22)。

  13、 一个指令规定了计算机能够执行一个基本操作,它的组成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

  14、 对于R进制数来说,其基数(能使用的数字符号个数)中最大数是(R-1)。

  15、 3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8)种状态。

  16、 在计算机内部,数字和符号都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17、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18、 按相应的顺序排列、使计算机能执行某种任务的指令集合是(程序)。

  19、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20、 计算机内存的存取速度比外存储器(快)。

  21、 计算机硬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CPU(中央处理器))。

  22、 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其中(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CPU。

  23、 计算机在工作时,内存储器用来存储(现行程序的指令和数据)。

  24、 KB、MB、GB都是存储容量的单位,1GB=(1024×1024)KB。

  25、 计算机系统软件中的核心软件是(操作系统)。

  26、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字长)、(主频)、(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存储周期)。

  27、 计算机工作时,有两种信息在执行指令过程中流动:(数据流)和(控制流)。

  28、 西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字符码。

  29、 一个存储单元(字节)由(八)位二进制位组成。

  30、 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提出(硬件五大基本功能模块)、(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控制)三个思想。

  31、 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具有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32、 在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CD-ROM是(只读型光盘)。

  33、 输入设备的作用是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内存)中,而输出设备的作用是将操作结果转换成外界能使用的数字、文字、图形和声音等。

  34、 汉字编码包括汉字输入码、国标码、(汉字内码)和汉字字型码几方面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6

  计算机基础知识自学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1、键盘

  1)键盘是由许多按键组成,主要是字母和数字,左边是主键盘,右边是数字小键盘;

  2)ESC键是取消、F1键是帮助,Tab 键在对话框里是切换,在文本里产生跳格,

  Capslock是大小写锁定键,Shift 键是上档键,输入按键上面的字符,Numlock是数字小键盘的数字键,

  Ctrl和Alt是组合键,跟其他按键一起完成一些功能,如 Ctrl+空格 是中英文切换,Alt+F4 是退出;

  3)笔记本键盘上的Fn键也是一个上档键,可以跟其他一些按键,组合成一些功能键,按键上画有月亮的是休眠,关机等;

  2、键盘维护

  1)键盘一般放在一个可推拉的托盘上,可以在托盘的轮轴上点油,润滑一下;

  2)键盘脏了可以用湿布拧干,轻轻擦拭表面,注意别让水进去了;

  3)键盘按键缝隙里面会落入碎屑,可以找一个平口起子,从一侧小心撬起来,取下按键用镊子夹出来,或扣过来轻轻拍击,让碎屑掉落下来,操作要细心,最后再按原样安装好;

  电脑基本操作知识

  1、电脑的组成

  软件,硬件,外部设备.

  硬件就是大家所看见的主机,由主板,CPU,内存条,硬盘,板卡等组成,打开机箱盖即可看见,外部设备包括键盘,鼠标,光驱,软驱,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等设备.

  2、软件

  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就是win xp win7、win8等等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就是大家看见的桌面上的软件,为实现某些功能而开发使用的.

  3、开机顺序

  依次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器—主机等外部设备.

  4、关机顺序

  与开机顺序相反,主机(用鼠标左键依次点开始—关机—关闭计算机—确定)—显示器。

  5、鼠标的使用

  左键代表确定,右键代表显示菜单.打开一个文件有2种方法,1,将鼠标箭头放在所要打开的文件上面,快速双击鼠标左键;2,将鼠标箭头放在所要打开的文件上面,先单击鼠标左键(表示确定),再单击鼠标右键,出现一个菜单,再将鼠标选中打开,单击鼠标左键同样可以打开文件.

  6、键盘的使用

  键盘分字母区,功能区,数字区.字母区即大家所看见的26个字母.功能区是字母上面的F1—F12,1—0等按键,数字区是键盘最右边的小键盘,按下小键盘左上角的NUMLOCK键,最上面的NUMLOCK(数字锁定键)上面的灯亮后,小键盘就可以使用了。

  整个键盘分为五个小区:上面一行是功能键区和状态指示区;下面的五行是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和辅助键区。

  对打字来说,最主要的是熟悉主键盘区各个键的用处。主键盘区包括26个英文字母,10个阿拉伯数字,一些特殊符号外,还附加一些功能键:

  [BackSpace] —— 后退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Enter]—— 换行键,将光标移至下一行首;

  [Shift]—— 字母大小写临时转换键;与数字键同时按下,输入数字上的符号;

  [Ctrl]、[Alt] —— 控制键,必须与其他键一起使用;

  [CapsLock] —— 锁定键,将英文字母锁定为大写状态;

  [Tab]—— 跳格键,将光标右移到下一个跳格位置;

  空格键 —— 输入一个空格。

  功能键区F1到F12的功能根据具体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而定。

  编辑键区中包括插入字符键[Ins],删除当前光标位置的.字符键[Del],将光标移至行首的[Home]键和将光标移至行尾的[End]键,向上翻页[Page Up]键和向下翻页[Page Down]键,以及上下左右箭头。

  辅助键区(小键盘区)有9个数字键,可用于数字的连续输入,用于大量输入数字的情况,如在财会的输入方面,另外,五笔字型中的五笔画收入也采用。当使用小键盘输入数字时应按下[Num Lock],此时对应的指示灯亮。

  确定键:就是键盘中间的ENTER键.

  8、设备连接

  显示器通过

  9、新建文件夹

  首先选中所要存放文件的盘符,用鼠标双击盘符,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中倒数第二项的新建文件夹,点鼠标左键确定,然后给文件夹命名,再放入所要存放的文件.

  10、复制文件

  首先找到你要复制的文件,用鼠标左键选中,再按鼠标右键,选中复制,再按鼠标左键,然后再放到你要复制这个文件的盘符里面,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复制成功.

  11、删除文件

  找到所要删除的文件,用鼠标左键选中, 再按鼠标右键,选中删除,再按左键,就可以删除了,这个文件还放在回收站里面,如果要彻底删除,再选择桌面上的回收站,双击鼠标左键进入后点击清空回收站即可彻底删除此文件.

  12、剪切,粘贴文件夹

  单击鼠标左键选中所要移动的文件或者文件夹,再按鼠标右键选择剪切,再选择你所要放入的盘符,进入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即可移动你所要移动的文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7

  一、局域网LAN

  LAN定义: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局域网协议:TCP/IP、IPX/SPX、NetBUEI。目前常见协议是TCP/IP,其他协议仅在小范围内使用或以暂停使用。

  TCP/I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

  IPX/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SPX是基于施乐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它们都是由novell公司开发出来应用于局域网的一种高速协议。它和TCP/IP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它不使用ip地址,而是使用网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

  局域网特点:

  1)覆盖的地理范围较小,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联,如一座或集中的建筑群内。

  2)使用专门铺设的传输介质进行联网,数据传输速率高(10Mb/s~10Gb/s)。

  3)通信延迟时间短,可靠性较高。

  4)局域网可以支持多种传输介质。

  二、广域网WAN

  WAN定义: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通常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城市或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覆盖的范围比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都广。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广域网的通信子网可以利用公用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交换网,它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广域网。

  广域网特点:

  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可达数千公里以及全球。

  不同于局域网的一些固定结构,广域网没有固定的拓扑结构,通常使用高速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主要提供面向通信的`服务,支持用户使用计算机进行远距离的信息交换。

  局域网通常作为广域网的终端用户与广域网相连。

  广域网的管理和维护相对局域网较为困难。

  广域网一般由电信部门或公司负责组建、管理和维护,并向全社会提供面向通信的有偿服务、流量统计和计费问题。

  广域网类型:

  1.公用传输网络

  电路交换网络,包括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分组交换网络,包括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和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

  2.专用传输网络

  数字数据网络(DDN)。

  3.无线传输网络

  移动无线网络 .

  广域网实例介绍:

  PSTN电话网概括起来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本地回路、干线和交换机。其中干线和交换机一般采用数字传输和交换技术,而本地回路(也称用户环路)基本上采用模拟线路。由于P S T N的本地回路是模拟的,因此当两台计算机想通过P S T N传输数据时,中间必须经双方M o d e m实现计算机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P S T N线路的传输质量较差,而且带宽有限,进行数据通信的最高速率不超过5 6 K b p s

  X.2X . 2 5是在2 0世纪7 0年代由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 I T T制定的“在公用数据网上以分组方式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 T E和数据电路设备D C E之间的接口”。X .2 5于1 9 7 6年3月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1 9 8 0年和1 9 8 4年又经过补充修订。从IS O / O S I体系结构观点看, X .2 5对应于O S I参考模型底下三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DDN数字数据网是一种利用数字信道提供数据通信的传输网,它主要提供点到点及点到多点的数字专线或专网。D D N由数字通道、D D N结点、网管系统和用户环路组成。D D N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信道等。为用户提供的基本业务是点到点的专线数字网络信道。采用数字交叉连接技术(DXC),形成半永久性连接电路,即非交换、用户独占的永久性虚电路(PVC)。

  三、带宽和延迟

  (1)带宽(BandWidth):描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数据从网络的一个节点传送到任意节点的容量,通常用bit/s表示。

  带宽对应的三个概念:上传速率、下行速率、吞吐量。

  上传速率: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

  下行速率:指网络向用户电脑发送信息时的传输速率。

  吞吐量:是指在规定时间、空间及数据在网络中所走的路径(网络路径)的前提下,下载文件时实际获得的带宽值。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实际上吞吐量往往比传输介质所标称的最大带宽小得多。

  影响带宽的因素:

  1)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2)拓扑结构(即网络构造模型,如总线型、网状型、树形等)。

  3)数据类型。

  4)用户数量。

  5)clinet和server。

  6)电力系统和自然灾害引起的故障率。

  (2)延迟:描述网络上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所经历的时间。

  网络延迟过高的原因:

  1.本机到请求服务节点直接路由跳数过多。在路由转发中包处理的时间是不可忽略的。当跳数过多,产生的包处理时间相应的增加,从而导致网络延迟很明显。

  2.网络带宽不够。当clinet与server之间链路带宽只有150Kbps,但存在多个应用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大大超过了实际带宽,这就会造成大量的数据丢失,从而表现为响应延迟。

  3.处理带宽不够。当clinet与server之间链路带宽足够,但在server端处理能力不足,也会造成相应延迟。

  四、速率单位换算

  bit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叫做二进制位;一般用0和1表示。Byte叫做字节,由8个位(8bit)组成一个字节(1Byte),用于表示计算机中的一个字符。bit与Byte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其换算关系为:1Byte=8bit(或简写为:1B=8b)。

  速率单位换算公式: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

  容量单位换算公式:1TB=10242GB=10243MB=10244KB。

  五、标准化组织

  网络行业标准化组织有:

  u 美国国际标准化组织(ANSI)

  u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u 国际通讯联盟(ITU)

  u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u Ineter协会(ISOC)和相关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IF)

  u 电子工业联合会(EIA)和相关的通信工业联合会(TIA)

  其中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为人熟知。前者制定RFC系列标准,后者建立网络基础OSI七层模型。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8

  1.1数据结构与算法

  借助于计算机解决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所处理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即所操作对象的数据结构,然后再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即设计一个合理的算法,即通常所说的“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1.1.1算法的基本概念

  “算法”(Algorithm)一词最早来自公元9世纪波斯数学家比阿勒·霍瓦里松的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代数对话录》。20世纪的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了著名的图灵论点,并抽象出了一台机器,这台机器被我们称之为图灵机。图灵的思想对算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算法是指完成一个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的描述。在这里我们说的算法是指计算机能执行的算法。

  1.算法分类

  计算机算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值运算算法,另一类是非数值运算算法。数值运算算法主要是求数值解,如求方程的解、求函数的定积分等,非数值运算的范围则非常广泛,如人事管理、图书检索等。

  2.算法特征

  一个科学的算法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之后结束,而不能是无限的。这是显而易见的。更进一步说,有穷性是指在合理的范围内结束运算,如果一个算法需计算机执行几百年或更长时间才结束,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而不能模棱两可,算法中不能出现诸如“一个比较大的数”等模糊描述。

  (3)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4)有一个或多个输出。算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一个没有输出的算法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而它是没有意义的.

  (5)有效性。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都应当能有效地执行,并得到确定的结果。例如,若n=0则执行m/n是无法有效执行的。

  3.算法表示

  一个计算机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N-S图等来表示。

  4.算法分析

  算法分析的任务是对设计出的每一个具体的算法,利用数学工具,讨论各种复杂度,以探讨某种具体算法适用于哪类问题,或某类问题宜采用哪种算法。

  算法的复杂度分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在运行算法时所耗费的时间为f(n)(即 n的函数)。

  .空间复杂度:实现算法所占用的空间为g(n)(也为n的函数)。

  称O(f(n))和O(g(n))为该算法的复杂度。

  1.1.2 数据结构的定义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上广泛被使用的术语。尽管它至今还未有一个被一致公认的定义,但其内容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它用来反映一个数据的内部构成,即一个数据由那些成分数据构成,以什么方式构成,呈什么结构。数据结构有逻辑上的数据结构和物理上的数据结构之分。逻辑上的数据结构反映成分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而物理上的数据结构反映成分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安排。数据结构是数据存在的形式。

  数据结构是信息的一种组织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它通常与一组算法的集合相对应,通过这组算法集合可以对数据结构中的数据进行某种操作。

  一般数据结构可采用下面两类主要的存储方式,大多数数据结构的存储表示都采用其中的一类方式,或两类方式的结合。

  1. 顺序存储结构

  这种存储方式的主要用于线性数据结构,它把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存储在物理上相邻的存储单元内,结点之间的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实现。

  顺序存储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结点中只有自身信息域,没有连接信息域,因此存储密度大,存储空间利用率高;(2)可以通过计算直接确定数据结构中第i个结点的存储地址Li,计算公式为Li=L0+(i-1)*m,其中L0为第一个结点的存储地址,m为每个结点所占用的.存储单元个数;(3)插入、删除运算不便,会引起大量结点的移动。

  2. 链式存储结构

  链式存储结构就是在每个结点中至少包括一个指针域,用指针来体现数据元素之间逻辑上的联系。这种存储结构可把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存放在物理上不相邻的存储单元中;还可以在线性编址的计算机存储器中表示结点之间的非线性联系。

  链式存储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结点中除自身外,还有表示连接信息的指针域,因此比顺序结构的存储密度小,存储空间利用率低;(2)逻辑上相邻的结点物理上不必邻接,可用于线性表、树、图等多种逻辑结构的存储表示;(3)插入、删除操作灵活方便,不必移动结点,只要改变结点中的指针即可。

  除上述两种主要存储方式外,散列法也是在线性表和集合的存储表示中常用的一种存储方式。

  1.1.3 线性表结构

  1.线性表的定义

  线性表(Linear List)是最常用并且最简单的一种数据结构。它是由n(n≥0)个数据元素(结点)a1,a2,…,an组成的有限序列。

  ① 数据元素的个数n定义为表的长度(n=0时称为空表)。

  ② 将非空的线性表(n>0)记作:(a1,a2,…,an)

  ③ 数据元素ai(1≤i≤n)只是个抽象符号,其具体含义在不同情况下可以不同。

  在一些比较复杂的线性表中,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把数据元素称为记录,含有大量记录的线性表也称为文件。

  例1英文字母表(A,B,…,Z)是线性表,表中每个字母是一个数据元素(结点) 例2一副扑克牌的点数(2,3,…,10,J,Q,K,A)也是一个线性表,其中数据元素是每张牌的点数

  2.线性表的存储

  线性表可采用顺序方式存储和链式方式存储。在各种高级语言中的一维数组就是用顺序方式存储的线性表,因此也常用一维数组来称呼顺序表。下面主要讨论的线性表对象是指顺序表。

  3.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线性表是一种相当灵活的数据结构,不仅对它的数据元素可以查找访问,它的长度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大或缩小,即可对线性表进行插入和删除数据元素运算。

  常见的线性表的基本运算

  (1) InitList(L)

  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即表的初始化。

  (2) ListLength(L)

  求线性表L中的结点个数,即求表长。

  (3) GetNode(L,i)

  取线性表L中的第i个结点,这里要求1≤i≤ListLength(L)

  (4) LocateNode(L,x)

  在L中查找值为x 的结点,并返回该结点在L中的位置。若L中有多个结点的值和x 相同,则返回首次找到的结点位置;若L中没有结点的值为x ,则返回一个特殊值表示查找失败。

  (5) InsertList(L,x,i)

  在线性表L的第i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值为x 的新结点,使得原编号为i,i+1,…,n的结点变为编号为i+1,i+2,…,n+1的结点。这里1≤i≤n+1,而n是原表L的长度。插入后,表L的长度加1。

  (6) DeleteList(L,i)

  删除线性表L的第i个结点,使得原编号为i+1,i+2,…,n的结点变成编号为i,i+1,…,n-1的结点。这里1≤i≤n,而n是原表L的长度。删除后表L的长度减1。具体程序实现可参考本书C语言相关章节。

  1.1.4栈与队列结构

  1.栈与队列的定义

  栈是一种限定仅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允许进行插入与删除操作的这一端称为栈顶,而另一端称为栈底,不含元素的空表称为空栈,插入与删除分别称进栈与出栈。 由于插入与删除只能在同一端进行,所以较先进入栈的元素,在进行出栈操作时,要比较后才能出栈。特别是,最先进栈者,最后才能出栈,而最晚进栈者,必最先出栈。因此,栈也称作后进先出(Last In First Out)的线性表,简称LIFO表。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9

  在系统正在运行的时候,能正常使用,突然间发生死机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引起运行时系统死机的`原因很复杂:

  1.感染了病毒,整个系统出现错误而引发死机。

  2.系统的一些文件被应用程序相应的文件覆盖,导致系统文件损坏引起死机。

  3.修改了软件设置后,软件的设置与其他设置有冲突,从而造成死机。

  4.用户的操作不当,错误的将文件删除、错误的覆盖文件等。

  5.一些应用软件由于变成不规范,也会导致系统冲突,造成死机。

  出现死机的情况后,要先找出死机的原因,才能进行处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10

  1、OSI,TCP/IP,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协议

  答:OSI分层 (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分层(4层):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运输层、 应用层。

  五层协议 (5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 应用层。

  每一层的协议如下:物理层:RJ45、CLOCK、IEEE802.3 (中继器,集线器)

  数据链路:PPP、FR、HDLC、VLAN、MAC (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IP、ICMP、ARP、RARP、OSPF、IPX、RIP、IGRP、 (路由器)

  传输层:TCP、UDP、SPX

  会话层:NFS、SQL、NETBIOS、RPC

  表示层:JPEG、MPEG、ASII

  应用层:FTP、DNS、Telnet、SMTP、HTTP、WWW、NFS

  每一层的作用如下:物理层: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包PackeT)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段Segment)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协议数据单元SPDU)

  表示层: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表示协议数据单元PPDU)

  应用层: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

  2、IP地址的分类

  答:A类地址:以0开头, 第一个字节范围:0~126(1.0.0.0 - 126.255.255.255);

  B类地址:以10开头, 第一个字节范围:128~191(128.0.0.0 - 191.255.255.255);

  C类地址:以110开头, 第一个字节范围:192~223(192.0.0.0 - 223.255.255.255);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Internet上保留地址用于内部)IP地址与子网掩码相与得到网络号

  3、ARP是地址解析协议,简单语言解释一下工作原理。

  答:1:首先,每个主机都会在自己的ARP缓冲区中建立一个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2:当源主机要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查ARP列表中是否有对应IP地址的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如果有,则直接发送数据,如果没有,就向本网段的所有主机发送ARP数据包,该数据包包括的内容有:源主机 IP地址,源主机MAC地址,目的主机的IP 地址。

  3:当本网络的所有主机收到该ARP数据包时,首先检查数据包中的IP地址是否是自己的IP地址,如果不是,则忽略该数据包,如果是,则首先从数据包中取出源主机的IP和MAC地址写入到ARP列表中,如果已经存在,则覆盖,然后将自己的MAC地址写入ARP响应包中,告诉源主机自己是它想要找的MAC地址。

  4:源主机收到ARP响应包后。将目的主机的IP和MAC地址写入ARP列表,并利用此信息发送数据。如果源主机一直没有收到ARP响应数据包,表示ARP查询失败。广播发送ARP请求,单播发送ARP响应。

  4、各种协议的介绍

  答:ICMP协议: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TFTP协议: 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用来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进行简单文件传输的协议,提供不复杂、开销不大的文件传输服务。

  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

  DHCP协议: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种让系统得以连接到网络上,并获取所需要的配置参数手段。

  NAT协议:网络地址转换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

  DHCP协议: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用途: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给用户或者内部网络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5、描述RARP协议

  答:RARP是逆地址解析协议,作用是完成硬件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主要用于无盘工作站,因为给无盘工作站配置的IP地址不能保存。

  工作流程:在网络中配置一台RARP服务器,里面保存着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当无盘工作站启动后,就封装一个RARP数据包,里面有其MAC地址,然后广播到网络上去,当服务器收到请求包后,就查找对应的MAC地址的IP地址装入响应报文中发回给请求者。因为需要广播请求报文,因此RARP只能用于具有广播能力的网络。

  6、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全过程

  答: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x)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x+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y),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y+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握手过程中传送的包里不包含数据,三次握手完毕后,客户端与服务器才正式开始传送数据。理想状态下,TCP连接一旦建立,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连接之前,TCP 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

  四次挥手:

  与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类似,断开一个TCP连接则需要“四次握手”。

  第一次挥手:主动关闭方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主动方到被动关闭方的数据传送,也就是主动关闭方告诉被动关闭方:我已经不 会再给你发数据了(当然,在fin包之前发送出去的数据,如果没有收到对应的ack确认报文,主动关闭方依然会重发这些数据),但是,此时主动关闭方还可 以接受数据。

  第二次挥手:被动关闭方收到FIN包后,发送一个ACK给对方,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与SYN相同,一个FIN占用一个序号)。

  第三次挥手:被动关闭方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被动关闭方到主动关闭方的数据传送,也就是告诉主动关闭方,我的数据也发送完了,不会再给你发数据了。

  第四次挥手:主动关闭方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给被动关闭方,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至此,完成四次挥手。

  7、在浏览器中输入www.baidu.com后执行的全部过程

  答:1、客户端浏览器通过DNS解析到www.baidu.com的IP地址220.181.27.48,通过这个IP地址找到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路径。客户端浏览器发起一个HTTP会话到220.161.27.48,然后通过TCP进行封装数据包,输入到网络层。

  2、在客户端的传输层,把HTTP会话请求分成报文段,添加源和目的端口,如服务器使用80端口监听客户端的请求,客户端由系统随机选择一个端口如5000,与服务器进行交换,服务器把相应的请求返回给客户端的5000端口。然后使用IP层的IP地址查找目的端。

  3、客户端的网络层不用关心应用层或者传输层的东西,主要做的是通过查找路由表确定如何到达服务器,期间可能经过多个路由器,这些都是由路由器来完成的工作,我不作过多的描述,无非就是通过查找路由表决定通过那个路径到达服务器。

  4、客户端的链路层,包通过链路层发送到路由器,通过邻居协议查找给定IP地址的.MAC地址,然后发送ARP请求查找目的地址,如果得到回应后就可以使用ARP的请求应答交换的IP数据包现在就可以传输了,然后发送IP数据包到达服务器的地址。

  8、TCP和UDP的区别?

  答:1)、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流传输,而UDP提供的是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流传输。

  2)、TCP传输单位称为TCP报文段,UDP传输单位称为用户数据报。

  3)、TCP注重数据安全性,UDP数据传输快,因为不需要连接等待,少了许多操作,但是其安全性却一般。

  TCP对应的协议和UDP对应的协议

  TCP对应的协议:

  (1) FTP:定义了文件传输协议,使用21端口。

  (2) Telnet:一种用于远程登陆的端口,使用23端口,用户可以以自己的身份远程连接到计算机上,可提供基于DOS模式下的通信服务。

  (3) SMTP:邮件传送协议,用于发送邮件。服务器开放的是25号端口。

  (4) POP3:它是和SMTP对应,POP3用于接收邮件。POP3协议所用的是110端口。

  (5)HTTP:是从Web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UDP对应的协议:

  (1) DNS:用于域名解析服务,将域名地址转换为IP地址。DNS用的是53号端口。

  (2)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使用161号端口,是用来管理网络设备的。由于网络设备很多,无连接的服务就体现出其优势。

  (3) TFTP(Trival File Tran敏感词er Protocal),简单文件传输协议,该协议在熟知端口69上使用UDP服务。

  9、DNS域名系统,简单描述其工作原理。

  答:当DNS客户机需要在程序中使用名称时,它会查询DNS服务器来解析该名称。客户机发送的每条查询信息包括三条信息:包括:指定的DNS域名,指定的查询类型,DNS域名的指定类别。基于UDP服务,端口53. 该应用一般不直接为用户使用,而是为其他应用服务,如HTTP,SMTP等在其中需要完成主机名到IP地址的转换。

  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服务的特点是什么?

  面向连接的服务,通信双方在进行通信之前,要先在双方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可以彼此沟通的通道,在通信过程中,整个连接的情况一直可以被实时地监控和管理。非面向连接的服务,不需要预先建立一个联络两个通信节点的连接,需要通信的时候,发送节点就可以往网络上发送信息,让信息自主地在网络上去传,一般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再加以监控。

  10、TCP的三次握手过程?为什么会采用三次握手,若采用二次握手可以吗?

  答:建立连接的过程是利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假设主机A为客户端,主机B为服务器端。

  (1)TCP的三次握手过程:主机A向B发送连接请求;主机B对收到的主机A的报文段进行确认;主机A再次对主机B的确认进行确认。

  (2)采用三次握手是为了防止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主机B,因而产生错误。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是指:主机A发出的连接请求没有收到主机B的确认,于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主机A又重新向主机B发送连接请求,且建立成功,顺序完成数据传输。考虑这样一种特殊情况,主机A第一次发送的连接请求并没有丢失,而是因为网络节点导致延迟达到主机B,主机B以为是主机A又发起的新连接,于是主机B同意连接,并向主机A发回确认,但是此时主机A根本不会理会,主机B就一直在等待主机A发送数据,导致主机B的资源浪费。

  (3)采用两次握手不行,原因就是上面说的实效的连接请求的特殊情况。

  11、了解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的概念,并知道各自的用途

  答:1)交换机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机是针对共享工作模式的弱点而推出的。交换机拥有一条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 部总线上,当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 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交换机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 中。

  交换机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ARP协议学习它的MAC地址,保存成一张 ARP表。在今后的通讯中,发往该MAC地址的数据包将仅送往其对应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的端口。因此,交换机可用于划分数据链路层广播,即冲突域;但它不 能划分网络层广播,即广播域。

  交换机被广泛应用于二层网络交换,俗称“二层交换机”。

  交换机的种类有: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四层交换机、七层交换机分别工作在OSI七层模型中的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盒第七层,并因此而得名。

  2)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提供了路由与转送两种重要机制,可以决定数据包从来源端到目的端所经过 的路由路径(host到host之间的传输路径),这个过程称为路由;将路由器输入端的数据包移送至适当的路由器输出端(在路由器内部进行),这称为转 送。路由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例如网际协议。

  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的网络,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 路由器与交换器的差别,路由器是属于OSI第三层的产品,交换器是OSI第二层的产品(这里特指二层交换机)。

  3)网关

  网关(Gateway),网关顾名思义就是连接两个网络的设备,区别于路由器(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有关TCP/IP 的文献曾经把网络层使用的路由器(Router)称为网关,在今天很多局域网采用都是路由来接入网络,因此现在通常指的网关就是路由器的IP),经常在家 庭中或者小型企业网络中使用,用于连接局域网和Internet。

  网关也经常指把一种协议转成另一种协议的设备,比如语音网关。

  在传统TCP/IP术语中,网络设备只分成两种,一种为网关(gateway),另一种为主机(host)。网关能在网络间转递数据包,但主机不能 转送数据包。在主机(又称终端系统,end system)中,数据包需经过TCP/IP四层协议处理,但是在网关(又称中介系 统,intermediate system)只需要到达网际层(Internet layer),决定路径之后就可以转送。在当时,网关 (gateway)与路由器(router)还没有区别。

  在现代网络术语中,网关(gateway)与路由器(router)的定义不同。网关(gateway)能在不同协议间移动数据,而路由器(router)是在不同网络间移动数据,相当于传统所说的IP网关(IP gateway)。

  网关是连接两个网络的设备,对于语音网关来说,他可以连接PSTN网络和以太网,这就相当于VOIP,把不同电话中的模拟信号通过网关而转换成数字信号,而且加入协议再去传输。在到了接收端的时候再通过网关还原成模拟的电话信号,最后才能在电话机上听到。

  对于以太网中的网关只能转发三层以上数据包,这一点和路由是一样的。而不同的是网关中并没有路由表,他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不同网段来进行转发。网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端口映射,子网内用户在外网看来只是外网的IP地址对应着不同的端口,这样看来就会保护子网内的用户。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学打字”软件。

  (2)能熟练地输入数字和字母。

  (3)识记键位,争取实现”盲打”。

  二、重点难点

  (1)正确的指法、熟练地输入。

  (2)速度、准确率、键位识记。

  三、教学内容

  1、打字要求

  (1)键盘输入技能很重要,规范化地训练,正确操作姿势,要有刻苦性的训练,还要动脑筋去识记键位,体会键与键之间的位置关系。

  (2)操作键盘时十指分工明确,击键动作轻、快、准。

  (3)打字坐姿自然、舒适,眼睛平视显示器。

  (4)学生机上在安装的”金山打字”软件上进行,通过使用”金山打字”软件,提高操作水平。

  (6)练习以后可进行”初级测试”。特别注意,不能以单手、单指击键提高速度,是以指法为正确的前提进行。一人用一台计算机。

  2、上机训练

  (1)(教师演示)启动”金山打字”程序。

  单击”开始”按钮,将指针依次指向”程序”选择”程序”就可以看到”金山打字”的图标了,单击”金山打字”命令,打开”金山打字”窗口。只要我们选择英文输入就可以进入”金山打字”软件的主画面(学生练习打开”金山打字”程序,进入主画面)。

  (2)教师演示讲解”金山打字”软件的用法

  进入”金山打字”的主画面后,使用光标移动键,就可以在左边的菜单上下移动,选择训练的项目,选中的按钮呈下凹状,按回车键,就可以开始打字练习了。

  “金山打字”软件由易到难准备分别设计了”指法入门””字母键练习”””初级测试””中级测试”几种类型的练习,我们就按照这种顺序一步步的.进行,很快我们就能比较熟练的使用键盘了。

  3、初步识记几个字母键盘

  (1)演示Backspace键(按一下Backspace我们会发现什么?)、CapsLock键(按一下Caps Lock键发现键盘的右上方的”Caps Lock”指示灯亮了,键入的是大写字母)的用法。

  (2)Enter键是重点,作用之一是换行,另一作用是执行键盘命令。

  (3)Shift键既用于双字符键面的上档字符输入(按住换档键Shift不放,再击双字符键,然后松开Shift键。),又能与字母键配合,无论在英文输入状态下,还是中文输入状态下都可以方便地输入英文字母。

  教师讲解

  在计算机上操作

  补充讲解内容

  四、知识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学打字”软件,还进行了”字母键练习”。主要来练习指法,提高打字速度。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12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解析

  1957年,美国研制成功了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提高了近百倍。

  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有五个部分,即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中央处理器包括了控制器和运算器两个部分。

  2、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用来存放信息。

  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外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等。

  3、输入∕输出设备

  (1)常见的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是微机中最常见、使用最多的的输入设备。

  (2)常见的输出设备:

  显示器是实现人机对话的`重要工具,是不可缺少的输出设备。

  打印机是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纸张上的输出设。

  二、软件的概念:

  软件是相对于硬件而言的,软件由程序、数据、文档这三部分组成。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教学后记:

  1、本课设计运用了“双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问题”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一任务到综合问题,循序渐进地了解一系列“问题”。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层次清楚,方法得当。在这节课中,由于本节课为理论课,内容比较多,而且还需要一节课完成,所以,以的形式提出若干个“问题”,由于设计和安排合理,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将枯燥的知识运用在一个个问题中。通过“”中的图片、影像等资料的演示及教师的必要解说,学生们在一堂课内完成了六个问题的学习。

  3、“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本课共设6个小任务。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和兴趣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原则,把教学的知识点安排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后,教师给予了表扬,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满足了其成就感,这为本学科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13

  一、硬件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

  (1)单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 主存—辅存层次 和 主存—Cache层次

  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

  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

  7、数据的表示方法 原码和反码

  [+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11

  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

  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页面置换算法有:

  1、最佳置换算法OPT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

  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

  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SPOOL系统:实现虚拟设备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又Spooling系统,假脱机系统。

  作业调度算法:

  1、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IFO:按照作业到达系统或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选择。

  2、 优先级调度算法:按照进程的优先级大小来调度,使高优先级进程得到优先处理的调度策略。

  3、 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每个作业都有一个优先数,该优先数不但是要求的服务时间的函数,而且是该作业为得到服务所花费的等待时间的函数。 以上三种都是非抢占的调度策略。

  三、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

  定义: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于特定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特点:硬件上,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使用专用的嵌入式CPU。软件上,代码体积小、效率高,要求响应速度快,能够处理异步并发事件,实时处理能力。

  应用:从航天飞机到家用微波炉。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滑动窗口协议规定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这种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等于滑动窗口的大小,TCP采用滑动窗口协议解决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篇14

  安全模式

  当机子出问题或者中病毒后,往往不能正常进入系统,这时候可以试试安全模式,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练习;

  1、开始菜单

  1)开机以后,开始屏幕是黑色背景的,注意键盘上的灯会闪一下,屏幕下面会出来一个白色的“DEL”,

  2)这时候按一下键盘最上面一排的F8键,可以按上两三下,然后耐心等待;

  3)稍后会出来一个系统菜单,第一个就是“安全模式”,安全模式只加载必要的系统程序,可以用来修复一些错误

  4)用上下方向键,选择不同的.启动项,这儿选择第一个“安全模式”,然后按回车键继续,

  这时候左上角出来一个光标一闪一闪,背景还是黑色的;

  5)这时候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长时间只有光标闪动,可以试着按几下回车键或ESC键,然后再等一会;

  6)当所有文件加载完毕后,会进入一个有些虚的桌面背景,屏幕也可能闪几下,然后出来一个对话框,提示将要进入安全模式;

  7)点“是”进入安全模式,这时候桌面的四个角上都有一个“安全模式”的字样提示;

  8)安全模式当中,启动项里的程序不会加载,这样默认的杀毒软件、防火墙等都不会运行,可以在开始菜单里找到运行,

  也可以运行一些系统修复工具,来对系统进行修复和检测;(更多电脑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入门,请到http://电脑知识网)

  本节学习了在WinXP中进入安全模式的基本方法,如果你成功地完成了练习,请继续学习下一课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02-16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02-16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2篇02-16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通用11篇)03-08

花语基础知识03-25

汽车基础知识02-16

电工基础知识02-17

语文基础知识02-15

公众演讲的基础知识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