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22 11:45:3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常用(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常用(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用一个或几个长方形画出一幢或几幢彩色高楼。能注意画面的合理安排。

  2、能随意地装饰,大胆发挥想象,画出不同形状的门窗。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参观附近的高楼大厦。

  2、人手一份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前两天老师带你们去看过高楼大厦,你看到的高楼是怎样的?

  (高高的,一幢连着一幢,有许多门窗)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知道晚上高楼里的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灯,非常好看。

  今天,我们就来画这一幢幢的高楼。

  二、讲解示范。

  1、中间先画一个高高的长方形,旁边靠着一个大的`矮长方形,再画一个很高很高的长方形。

  另外一边也画上有高有低、有大有小的长方形,连成许多幢高楼。

  2、用记号笔画出不同形状的门窗,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画出有高有低的楼房,并用漂亮的颜色进行装饰。

  2、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添画云彩、太阳、大树等。

  四、讲评。

  幼儿互相参观。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布置成“美丽的家乡”或“美丽的街道”的画展。

中班教案 篇2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理解礼貌不仅是会使用文明用语,还要态度和气。

  2.学习用和蔼、热情的态度办事。

  准备:

  商店角、情境表演一个。

  活动与指导:

  1.观看情境表演:在商店里内容大意:甲售货员说话和气、办事主动。例如,当她看见老奶奶来了主动询问: “您买点什么呀?”“我要买牙膏”。“我们这儿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华牙膏、蓝天六必治、还有高露洁,你要哪一种呀?”当顾客买完东西,她还会说: “您慢走!再见!欢迎下次再来!”而乙售货员则正相反,他态度不好,从不关注顾客的需要。见人来了也不问要什么,顾客所要的东西没有,他也不主动介绍商品,一直站在那里没事干。即便顾客走,他也不说再见。结果顾客一来就爱找甲,而乙则没人搭理,他很奇怪为什么卖不出东西?

  2.讨论:

  (1)你喜欢哪个售货员?为什么?

  (2)为什么甲能卖出东西,顾客盈门,而乙则冷冷清清呢?他该怎样做才是好售货员。

  3.小结礼貌待客的方式是态度主动又和气。

  4.请五至六名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扮演顾客玩商店购物游戏,练习正确礼貌交往。根据情况,游戏可轮换角色。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元宵节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花灯节。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

  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录相、元宵一盒、花灯等。

  活动与指导:

  1.猜谜语:汤园。说说这是过什么节的一种吃食。引出谈话主题:元宵节。

  2.观看录相元宵节。让幼儿说说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

  3.讲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点花灯是为了让节日的夜晚明亮,欢快。人们为了增添娱乐的情趣,还在灯上写上谜语,让大家来猜,猜中有奖,非常有趣。这个节日从古代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灯的样子越做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每年过节时,各地都有花灯展,鼓励小朋友随家人节日去赏灯。井告诉幼儿电视台届时还要播放相关节目,请大家注意收看,体验全家一起过节的乐趣。

  3.请幼儿观看传统花灯的样子和吃元宵。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吃过什么馅的元宵。

  备注: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雉)临朝称制,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夜,汉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传说,教师了解即可,不必详细讲给幼儿听,若讲,酌情简化。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真阅读《从小爱祖国》图画,并且喜欢欣赏诗歌,能理解其内容。

  2、知道小朋友的大家庭是中国。

  3、认读重点字词:“爱”“祖国”“鱼”“蚯蚓”“蜜蜂”,复习认读汉字“有时”“刀”

  活动准备:

  1、大范例《从小爱祖国》。

  2、字卡:“爱”“祖国”“鱼”“蚯蚓”“蜜蜂”, “有时”“刀”。

  3、《启蒙阅读》第三册幼儿读本。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已学过的字词帮助幼儿复习以前学过的字词“有时、月亮、刀、国旗、的、金、高、红字宝宝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出示范例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大范例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动物喜欢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

  2、你们除了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幼儿园,还应该爱什么呢?(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3、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画。小朋友们看看这里,这里有一些小动物,谁认识它们?谁能看出来,这些小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图画上高高竖起的是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后回答教师小结)

  4、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叫《从小爱祖国》小朋友听。

  5、教师范念诗歌一遍。

  ——师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啊?(出示字卡“爱”)(引导幼儿完整的说出诗歌的'名字叫《从小爱祖国》。)

  ——师提问:“小朋友们这几句诗歌里面,每句都出现一个同样的字那个字是什么字啊?(引导幼儿回答出“爱”字)

  ——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鸟儿爱什么?(出示字卡“鸟”)

  ——师提问:鱼儿爱什么?(出示字卡“鱼”)

  ——蚯蚓爱什么(出示字卡“蚯蚓”)

  ——蜜蜂爱什么?(出示字卡“蜜蜂”)。

  6、师提问:最后提到谁?对!好儿童从小爱什么?什么是祖国?我们的祖国的名称是什么呢。

  7、请幼儿跟随教师齐念诗歌一遍。

  三、结束活动。

  1、和字宝宝说再见。

  2、小结活动下课!

中班教案 篇4

  一、材料和工具:

  稻草、竹棍、麻绳、剪刀等。

  二、制作方法:

  1.用三股稻草编成辫子。

  2.将两条辫子各围成一个圆叠在一起,再用麻绳扎紧边口,做成龙头。

  3.两人合作,以同样的方法编出龙身,长短视需要而定。

  4.用麻绳扎紧龙头与龙身。

  5.用一束稻草做龙尾,将龙身与龙尾之间用麻绳连接并扎紧。

  6.等距离将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竹棒插入龙身,然后用麻绳缠绕固定。

  三、玩法:

  1.舞龙: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舞龙活动。

  2.跳格子:将草龙放在地上,幼儿按竹棒或龙身的间隔摆放前后、左右跳。可以双跳,也可以单脚跳。

  3.跳花:将草龙摆成花形,幼儿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跳。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扮演司机开车的乐趣,建立基本的交通安全概念,认识不同车子的功能及特点。

  2、欣赏各种车辆,感受造型美和色彩美。

  3、学习用简单的线条表现汽车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结构。

  4、体验大胆想象与设计有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 讲述故事《威威爱大怪手》。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共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呀?(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的大怪手车到底是什么车?(挖土车)

  除了故事里提到的车,你还认识什么车?

  2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

  "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请你听清楚老师出的题目,然后回答这是什么车?明白了吗?好,现在请听题。"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洒水车)

  --大嘴车,大嘴车,边吃垃圾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垃圾车)

  --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跨河又钻洞,呜呜向前冲,

  载客又运货,运输立大功。请问这是什么车?(火车)

  --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自行车)

  --要排队等,一个一个投币才能坐的车。(公共汽车)

  --搬家时会用到的车子。(卡车)

  --你只要上车,告诉司机要到哪里,司机就会打表并送你到目的地。(出租车)

  --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游览旅行时会坐什么车?(游览车)

  --可以救人的车子。(救护车、警车、消防车。)

  --拨打电话119,开来的是什么车?

  --拨打120,开来的是什么车?

  --那110呢?

  3 听声音,辨车子。

  小朋友们真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车子会发出特别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猜猜是什么车?(放录音)

  4 学习儿歌《红绿灯》。

  教师:大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车子在行驶,为了确保安全,司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过路口时还要注意看交通信号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交通信号灯有几种吗?(红灯、黄灯、绿灯)绿灯亮了应该怎么样?(向前行)红灯亮了应该怎么样?(停下来)黄灯亮了又该怎样?(如果没有通过马路,看到黄灯就要停下;如果走到一半,就要快快通过)(教师朗诵一遍儿歌、小朋友跟着

  教师念一遍)

  嘀嘀嘀,汽车叫,

  汽车来了我让道,

  过马路,东西瞧,

  走路要走人行道,

  不玩耍,不乱跑,

  安全第一我知道,

  红灯停、绿灯行,

  遵守规则别忘掉。

  5 演唱歌曲〈开车歌〉。(唱两遍)

  6 听音乐,小朋友们自由模仿开汽车的动作。

  教师:小司机们,我们出发吧!

  7 结束。

  [附]故事

  威威爱大怪手

  隔壁的工地正在盖房子,那里有许多工程车,威威趴在窗台上睁着大眼睛瞧呀瞧,还兴奋地大声叫。

  怪手车有个弯弯的大手,一挖就挖起很多土;吊车有个长长的钩子,一下子吊起了粗钢筋;还有水泥搅拌车,圆圆的肚子呼噜呼噜转,一会儿就流出泥浆来了。

  爸爸下班回来了,威威拉着爸爸,不停地讲着工程车的厉害和神奇。

  有一天,爸爸神秘地对威威说:"威威,有一个惊喜给你!""哇!是一辆玩具怪手车呢!" 威威大叫。圆圆的车身,弯弯的怪手,就像隔壁工地的怪手车。威威高兴地玩着,一会儿开车,一会儿挖土。要睡觉时,威威舍不得睡,妈妈只好让威威抱着怪手车睡。咦?在梦里,威威是不是正开着的大怪手车跑来跑去呢?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车子”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是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通过汽车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中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音乐和游戏中感受春天的美,自觉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

  2、了解春天主要特征,结合肢体动作大胆表演。

  3、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完整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磁带、春天背景图(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教学过程

  一、 听《春天》音乐自由进场。

  二、 出示春天背景图。

  1、图片上有什么?是什么季节?

  2、春天美吗?你们喜欢春天吗?

  三、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你知道春天有哪些特征?

  2、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图片,并请幼儿表演(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3、教师以故事形式小结。

  四、 幼儿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聆听春天美。

  2、教师范唱。

  3、幼儿学唱。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自己小脚丫的特征,产生初步探索兴趣,幼儿中班 可爱的小脚丫教案。

  2、认识脚的主要部位,培养幼儿关注自我的意识。

  3、通过脚的游戏,发展锻炼脚部各关节的感知力和灵活性。

  4、学会保护自己的小脚丫。

  二、活动准备:

  小脚丫的贴图 小棉包、教结构的彩图

  三、活动过程:

  1、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出示一张大的脚的彩图)让幼儿说说是什么?

  幼儿:脚师: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在认识认识我们可爱的小脚吧!师:(跺脚)小朋友听,什么在响呀?噢原来是我的.小脚在说话,它说它每天都在身体的最下方,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今天它想出来和小朋友们玩玩,你们愿意和小脚一起玩吗?

  幼儿:愿意

  师:(引导幼儿伸出小脚)小脚都出来了,它好高兴哟!我们一起把小脚跷起来让大家看看,我们和它做个游戏:小脚小脚动一动,小脚小脚跺一跺,小脚小脚勾一勾,小脚小脚绷一绷,小脚小脚碰一碰,小脚小脚摸一摸,小脚小脚挠一挠,哈哈,小脚小脚真可爱。好了,现在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和小脚做游戏吧!来,一起来,小脚小脚动一动,小脚小脚跺一跺,小脚小脚勾一勾,小脚小脚绷一绷,小脚小脚碰一碰,小脚小脚摸一摸,小脚小脚挠一挠,哈哈,小脚小脚真可爱。小盆友们做的非常棒,老师很喜欢。

  师:做完游戏我们来认识一下小脚吧!指着图片(或者亲自示范)这是什么?

  幼儿 :脚趾头师:嗯 小朋友们真聪明,说对了 再说说这是什么啊?幼儿:……

  师:小脚认识完了,那有哪个小朋友可以告诉来时则样保护自己的小脚丫啊(引导幼儿说)幼儿:天冷了要穿袜子、鞋子……

  师:对了小朋友们都非常的聪明(针对幼儿的回答做总结和补充)

  师:老师发现小朋友们对地上的小脚丫很好奇,一定想知道这是干嘛用的吧!那老师现在告诉小朋友们,这些事小脚丫的另外一个游戏,现在老师把规则说一下,等一会儿一起玩哦。(讲规则及示范)

  2、结束活动教师和幼儿做脚的放松活动。

  3、活动延伸:

  1、根据天气情况如果天气不冷的话让幼儿用脚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白纸上印出脚印并对过程进行拍摄。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按要求找出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多条不同的路线。

  2、初步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寻找规律,按规律寻找路线。

  活动准备:

  1、〈热闹小镇〉大游戏图、教师用白板笔、抹布。

  2、教师自制的〈上学去〉图一和图二、字卡"起点、终点"。

  3、《上学去》幼儿操作图3张,彩笔,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引入课题,为幼儿的实际操作做好铺垫。

  游戏1:小蝌蚪找妈妈玩法:假设小蝌蚪的妈妈在幼儿园的中心点(大圆盘位置),请小朋友扮演小蝌蚪找妈妈。

  要求:每组四人走的路线不能相同,不能走重复路线。

  (此活动环节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实地体验了从起点到终点的不同路线。作为引入环节,此活动可以在课前完成,老师的指令要清晰简单明了,重点在于让孩子明白寻找路线的"不同")游戏2:小精灵到小镇教师:在〈热闹小镇〉大图的左下角,贴上小精灵图片和字卡"起点"在理发店贴上字卡"终点",请小朋友帮小精灵一个忙,他该怎样从起点到终点的理发店?

  幼儿:手执白板笔直接在大图上画出路线,并大声说自己画的路线经过了哪些建筑物。

  教师:刚才两位幼儿为小精灵找的路线不一样,佳佳小朋友画的路线是出门后往下走,经过了建筑工地、消防队、儿童乐园后到达理发店。而明明小朋友画的路线是出门后往上走,经过了服装店、书店、动物园后到达理发店。从起点出发,往上、往下走有不同的路线。

  (此活动环节是让孩子在老师自制的大图上画不同的路线。老师的小结很关键,老师引导孩子总结提升出找不同路线时,可以让孩子从起点的上、下、左、右进行思考和尝试,这个游戏为孩子下一步的活动起了很好的铺垫,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教师自制的〈上学去〉图一和图二,简单讲解玩法后,幼儿操作。

  1、教师:小精灵搬家了,他搬到脚丫路上了,他每天要上学,从家(起点)到学校(终点),要经过4条街道,1个脚丫就是1条街道,他要经过4个脚丫,请小朋友帮他找找上学路线,用彩笔画出来。

  2、幼儿操作。

  3、教师:小精灵又搬家了,他搬到铅笔路上了,他每天要上学,从家(起点)到学校(终点),要经过4(或5、6)条街道,1支铅笔就是1条街道,他要经过4(5、6)支铅笔,小朋友帮他找找上学路线,用彩笔画出来。

  4、幼儿操作游戏图,分别画出"从家到学校"经过4支、5支、6支铅笔的不同路线。

  要求:每幅小图画一条路线,每幅小图上的路线都要不同。

  (此环节教师要给孩子充分的操作时间,教师要鼓励幼儿按要求尽可能多地找出两点之间的不同路线,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幼儿先自检,再互相检查,欣赏同伴的作品。

  (此环节教师要提醒幼儿检查路线是否都经过了4条(5条、6条)街道(脚印、铅笔),是否有重复路线。)

  四、结束部分。

  教师:和小精灵一样,小朋友从家到幼儿园也有不同的路线,今天请小朋友回家走一条与以前不同的路,比较一下哪条路近一些。

  (此环节将孩子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去找家与幼儿园之间的不同路线,比较哪条路线更近,更便捷。)

  延伸活动:

  此活动后,孩子们对路线有了深刻的理解,他们也非常喜欢画路线图,老师在区域里投放了一些迷宫图供幼儿练习,让幼儿学会找不同路线,让孩子尽可能地去尝试不同的路线,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8

[经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精选]08-21

[精选]中班教案09-22

中班教案(精选)08-15

中班教案【经典】08-15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中班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