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1-26 09:19:5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7篇【优秀】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7篇【优秀】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2、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正确感知椭圆形。

  3、能根据其特征在许多图形中找出椭圆形。

  活动内容:

  有趣的椭圆形。

  二、活动准备:

  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一套 。

  2、课件一个(秋姑娘送礼物的画面)。

  3、圆形、椭圆形卡片人手一套。

  4、操作纸、油画棒。

  5、实物:盒子、碟子、树叶、苹果、柠檬、鸡蛋、篮子等 。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复习已经认识的图形。

  师:“看,谁来了?”(出示秋姑娘送礼物的画面)。

  幼:“秋姑娘。”

  师:“秋天来了,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礼物? 幼:“有饼干。”

  师:“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幼:“这是三角形的草莓味饼干。”

  幼:“有正方形的苹果味饼干。”

  幼:“还有长方形的香蕉味饼干。”

  幼:“还有圆圆的香橙味饼干。”

  评析:通过秋姑娘送礼物,让幼儿复习已经认识的图形,为学习认识椭圆形做好知识准备。

  (二)、认识椭圆形。

  师:请小朋友拿出手中的两张卡片(圆形和椭圆形),找一找哪个是长长的圆、扁

  扁的圆?

  幼:这个比圆形长的圆是椭圆形。

  师:我们把这个长长、扁扁的圆 评析:叫做椭圆形。

  评析: 幼儿 根据老师提示,能把圆形和椭圆形进行比较,找出 长长、扁扁的`圆。

  (三)、比较圆形和椭圆形

  (1)比较相同点。请幼儿摸圆形和椭圆形的边缘,引导其观察发现相同点:都是没有角的。

  (2)区别不同点。把圆形、椭圆形中心重叠放置,让幼儿进行比较观察,然后请幼儿将自己的两个图形从中心上、下、左、右对折打开,每张纸上出现“十”折印,分别说圆形、椭圆形的四道折印各有什么不同?

  析: 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主动地学习找出圆形和椭圆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给他们营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心理气氛,为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创造了条件。

  (四)、找椭圆形。

  出示盒子、碟子、树叶、苹果、柠檬、鸡蛋、篮子、哈密瓜等。

  师:调皮的椭圆形要和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找一找哪些东西象椭圆形? 幼:鸡蛋象椭圆形。

  幼:盒子的面是椭圆形。

  幼:树叶是椭圆形的。

  幼:篮子的底面是椭圆形。

  幼:哈密瓜象椭圆形。

  幼:碟子也是椭圆形的。

  评析:椭圆形的。通过出示实物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里自由地和同伴交流,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其大胆发言的信心。

  四、给椭圆形宝宝涂色。

  指导幼儿在几何图形组成的画中找出椭圆形,并给椭圆形涂上颜色。

  评析:幼儿的操作兴趣高涨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在探索中获得了学习经验。

  区角活动: 在科学角里投放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让幼儿用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

  教学反思: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2、 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3、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活动准备

  水盆、干毛巾、自制的特殊水杯、棉花、布、石头、泡沫块、餐巾纸、等。

  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个空杯子,现在我舀满满的一瓶水倒入杯中。如果我让杯子的水倒过来,瓶中的水会回来吗?现在老师打开杯盖把一块干毛巾全部塞到杯中,然后盖上盖子,如果我从杯子的另一头再倒一瓶水进去,水还会像原来一样回来吗?(幼儿观察并回答)

  二、通过自己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我在每张桌子上放了实验的材料,请小朋友们按照老师刚才的做法,看看,水会回来吗?(幼儿进行实验)

  三、探究实验结果。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实验结果?

  (幼儿说出自己的实验结果)

  师:咦,水没有回到杯子里,水到哪里去了呢?水真的到毛巾里去了吗?我们打开杯子看看!

  幼儿:倒进去的水都被毛巾吸掉了。

  师:原来水是会被毛巾吸掉的。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容易吸水?你们说的那些东西到底会不会吸水呢?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用这些来试试。

  四、幼儿再次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实验结果。

  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通过一个特殊的杯子引出课题激起孩子好奇心的同时让他们自己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引领孩子再次关注杯子里的毛巾,比较湿毛巾和干毛巾的不同,让幼儿发现其中的秘密。整节课的设计主要 运用探索式教学法,尽量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让幼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够大胆、自然地朗诵儿歌。

  2、尝试用物体的特征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明显特征。

  2、物质准备:

  (1)情境创设:蜡笔娃娃画展(蜡笔画作品若干)。

  (2)图谱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参观蜡笔娃娃的--画展"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带幼儿自由入室参观"蜡笔娃娃"画展。

  2、个别提问:小蜡笔画了什么?有谁能说说小蜡笔画了什么,什么什么样?

  二、利用图谱,理解儿歌内容,学会大胆、自然地朗诵儿歌。

  1、师配乐完整朗诵儿歌。

  师:小蜡笔画了什么?什么什么样了?

  2、出示图谱,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师:哦,原来这首儿歌都是三个字、三个字,读起来可好听了。

  3、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师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有表情的朗读儿歌

  三、学习根据物体的明显特征来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1、师示范利用物体的明显特征来仿编儿歌。

  2、幼儿自主选择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尝试仿编儿歌。

  师:要求用句式:画XX,XX?

  3、鼓励幼儿利用图谱分组合作,仿编儿歌,并大胆朗读。

  4、师幼分享交流,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图谱和实物图片,引导幼儿继续创编。

  教学反思:

  如果重新再上这节课,我想再准备一张更大的白纸,鼓励全班幼儿在上面画出自己仿编的一句儿歌,全班合作完成一幅画,区域活动时,鼓励幼儿看图朗诵儿歌。也可以再阅读区域提供白纸和蜡笔,鼓励幼儿先用彩色的蜡笔描绘美丽的图画,再根据原有儿歌的结构,朗诵仿编的儿歌。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让幼儿知道是春天是各种果树开花的季节。

  要求幼儿会背儿歌。

  要求幼儿认识的字:春。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准备

  春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春天来的时候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呢?(天气暖了,小草变绿了,小树发芽了……)

  二、出示图片

  老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春天的图片,说出春天的'变化。

  三、引出儿歌内容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这一天,春风姑姑来到了果园里,你们猜一猜,果园里都有了哪些变化呢?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四、提问

  春风姑姑来到果园里,果园有了什么变化呢?(小果树都醒来了,长出了花骨朵。)

  五、学儿歌

  1、老师领读一遍课文,幼儿跟读,要求手指点读

  2、游戏:变声读儿歌。

  3、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儿歌中内容的创编动作,幼儿边做动作边学习儿歌。

  4、幼儿和教师看图说儿歌,将儿歌还原到图片中。

  教学延伸

  带幼儿到大自然欣赏春天的景色。

  教学反思

  孩子们很喜欢带着动作朗读儿歌,既通俗易懂,又很有趣味性。才读了几遍,孩子们就都把儿歌背颂下来了。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

  2、能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活动准备

  一个圆圈的图片人手一张,蜡笔。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一个圈圈)

  这个圈圈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2、半圆的.西瓜皮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引导幼儿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1、教师:这个圈圈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

  谁会在上面玩呀?(小花猫、小朋友)

  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圆圈圈,变秋千,小朋友、小花猫和我一起玩的真开心!

  2、教师:你们想不想也让圈圈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在的旁边还有谁?

  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并且也编成几句好听的话。

  3、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

  (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三、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1、请小朋友每个人用圆圈添画一副画。

  2、然后每人找一个好朋友,把两幅画拼在一起,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出来,

  故事的名字叫《有趣的圈圈》,你们说好吗?

  四、讲述创编故事

  请个别小组讲述。

  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扇子的形状、色彩以及材料,了解其特征及用途。

  2、通过收集和观察欣赏活动,能够较完整地讲述扇子的主要特征及用途。

  3、逐步养成注意倾听他人讲述的好习惯。

  4、探索、发现生活中扇子的多样性及特征。

  5、引发幼儿学习扇子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从家里带一把扇子,在教室布置一个展览角。

  2、人手一张长方形的纸,彩笔一盒,人手一根线。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语活动,引出讲述主题。

  1、教师念谜语:有风它不动,一动就有风,你要它不动,等到起秋风。

  2、请幼儿猜谜,引出扇子。

  二、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扇子,老师提问:

  1、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扇面、扇把)

  4、如何使用你的扇子?

  5、扇子有什么用处?

  让幼儿与同伴自主地进行交流,并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扇子。提醒幼儿安静地倾听别人讲述。

  三、

  教师出示一把折扇,启发幼儿从扇子的形状、构造、制作材料、颜色、用途、使用方法等方面认识扇子。

  四、老师与幼儿共同将自己带来的扇子布置成一个非常美丽的展览角。让幼儿在展区内欣赏各种不同的扇子,还可以请几位幼儿讲讲你喜欢的别人的扇子。老师注意引导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进行讲述。

  教学反思:

  "分层指导"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折纸活动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及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给予适时的帮助。如幼儿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就启发幼儿:你试试,能变成其他的物体吗?对于幼儿的创造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并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折纸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幼儿可以轻松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儿童把智力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折纸能力和技巧,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⑴、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⑵、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⑶、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塑料棒、碎纸屑、铅笔、塑料梳子、绸布、绒布、毛巾、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魔术《纸屑吸起来》

  1、出示人纸屑,教师拿起塑料棒请幼儿猜想塑料棒能不能把纸屑吸起来,老师悄悄在身后与绸布摩擦,并对幼儿说:"老师会变魔术,能用塑料棒把纸屑吸起来"。

  2、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并说一说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静电现象

  1、教师再次演示魔术,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教师做了什么动作。"现在老师再把这个小魔术做一遍,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2、幼儿动手尝试,与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摩擦力度。

  3、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怎样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师简单小结:因为塑料棒和绸布经过摩擦它们产生了静电,静电将纸屑吸了起来。

  (三)、大胆猜想

  1、出示丰富的操作材料,请幼儿大胆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会起静电。

  2、幼儿进行猜想,老师将猜想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启发幼儿发散思维。

  (四)、尝试操作

  1、幼儿动手操作,把铅笔、塑料棒、梳子分别和绸布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碎纸屑,验证猜想结果。

  2、个别幼儿说一说猜想与操作的不同,并进行示范操作。

  (五)、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飘起来;穿化纤衣服脱时会有声音,黑暗中会发现小火花;天气干燥时,长时间走路,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衣服会和身体粘在一起;有时人与人在接触的刹那会被对方电到等等。

  (六)、游戏《头发飞起来》

  1、教师示范游戏,将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

  2、幼儿互相结对做摩擦游戏,先让每个男孩和女孩对应。然后女孩和女孩之间互相游戏,并请操作好的幼儿到前边演示。经过演示,看谁先把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10-29

【精选】中班教案07-27

中班教案(经典)08-03

中班教案[经典]09-19

[精选]中班教案09-22

中班的教案11-08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精选)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