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时间:2024-01-30 18:31:50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荐]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7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7篇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1

  1、当班操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定时巡查设备运转情况,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擅自离岗。

  2、认真执行操作规程,遇有故障应及时努力排除。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重大事故应立即报告医院有关领导。

  3、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掌握设备基本保养知识和常见故障的维修技术。

  4、认真按规定做好污水处理的检测工作。一般总余氯量由操作人员当班时检测,微生物指标由操作人员取样后送医院实验室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5、认真填写好运行记录,如实记录设备运行状况指标的的检测结果。有前后班的应做好交接班工作,尤其是异常情况和曾处理故障的情况在交接班时互相交代清楚。

  6、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非管理人员不得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操作间禁止闲人进入。来单位视察人员需由操作人员带领下参观,检查人员一律凭有关介绍信,由操作人员做好登记工作。

  7、定期进行处理构筑物中污泥的`清掏和消毒工作,污物排放前均应检测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值。医院污水操作人员要注意将采好的污泥样送有关化验室检测,并做好定期消毒情况及污泥检测结果等方面的记录。

  8、定期与卫生监督部门和环保部门联系,报告设施情况和污水处理检测结果。如需暂停处理,应尽快报告上级部门。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2

  1、污水处理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关于《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要求执行。

  2、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应该培训并健全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3、医院污水采用二级处理流程,氯消毒工艺流程。严格按照加氯池内水容量,计算氯量,保证氯、水充分接触一定时间后方能排放,使处理后的污水经防疫站化验合格,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4、污水处理站应有必要的计量、安全及报警等装置。

  5、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污水处理的'生物监测总余氯应每日监测,粪大肠菌每月一次。每日测定水质,水量、并做好记录。

  6、服从环保、防疫部门管理指导,协助采样检验。

  7、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个人卫生,应配备有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洗的设施(洗手 液、温水),而且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

  附:医院污水的排放标准 为了防止到有病原体的污水污染环境和危害人民健康,根据国家经济委员会,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医院污水经处理与消毒后,应达到下列标准:

  1、 连续3次各取样500ml进行检验,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总大肠菌群 数不得大于500个/L。

  2、 当采用氯化法消毒时,接触时间和接触池水中的余氯含量见表:

  医院污水类别 接触时间(H) 总余氯 mg/L

  综合医院污水 不少于1 4—5 '=

  含肠道致病菌污水 不少于1 4—5

  含结核杆菌污水 不少于1.5 6—8

  3、 污水处理构筑物中污泥,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污泥排入时应达到下列标准:

  蛔虫卵死亡率大于95﹪;粪大肠菌值不少于10﹣2;10g污泥(原检样中),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当污泥采用高温堆肥法进行无害处处理构筑物的医院,对有传染性的粪便,必须进行单独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医院污水经处理和消毒后,其所含的污染物质与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要求。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3

  1、必须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不得随意将污水直接系统.由总务科负责实施。

  2、我院的污水的.污水处理主要包括污水的预处理,物化或生化处理个消毒三部分,为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对污水处理过程种产生的污泥和废水必须处理。

  3、对各种特殊排水,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涤废水等应单独收集,分别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4、应遵循达标与风险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考虑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5、严格生态安全制度,有效去除污水有害,有毒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污水中过高余氯,保持生态环境安全。

  6、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和危害,污水必须就地处理符合一级排放标准。

  7、病区和非病区的污水排放必须分流。

  8、全院禁预处理过的污水必须排入我院总的污水处理系统站,经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方可排入市政排污管网。

  9、因治疗和诊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必须单独收集处理。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4

  一、建立污水处理专职人员,并须经专业培训,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防水检测等规章制度。

  二、严格记录污水排放量、设施完好状况,包括投氯系统运转是否正常,机电设备运转良好程度,各种构筑物尤其是地下部分是否渗漏,管件阀门是否渗漏等。

  三、严格污水的排放管理,尤其病区、传染病区和放射性物质所污染的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凡排入自然水系的污水必须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等有关规定。

  四、定期进行对原污水、沉淀池、生化处理出水、接触池出水等的'日常检测,包括水量、水温、余氯、ph值、大肠菌群数、肠道致病菌、蠕虫卵、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固体、溶解氧等。

  五、建立污水处理的技术档案。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止医院排放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规范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促进医院污水处理达标排放,配合国家推进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我院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相应浓度排放标准及防疫部门《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值》(GB18466-20xx)的相关指引制定以下管理细则:

  1、日常管理

  1.1、医院污水处理设备的日常维护应纳入医院正常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对构筑物、设备、电气及自控仪表进行检查维护,污水处理站工作场所应按消防部门要求设置消防器材,确保处理设施稳定运行。

  1.2、每日运行应根据具体排污设备建立健全运行台帐制度,如实填写运行记录,记录相关运行、排放参数,并妥善保存。

  1.3、设备维护应每天做好工作间的保洁工作,保持工作间良好、洁净的工作环境,每周对设备计量附件进行一次整体维护,每季度对整体设备进行一次整体维护,确保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率应大于90% (以运行天数计);设备的综合完好率应大于95%。

  2、监测分析

  按规定对水质进行监测、记录、保存和上报相应环保、防疫管理部门。防疫监测频率每月监测不得少于1次。达标率应大于90%(以运行天数和主要水质指标计);

  3、事故应急预案

  3.1、污水处理设施因故障停机进行维修时,维修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如2小时内未能有效解除故障投入运行的,应使用临时应急消毒药剂或相应应急的'配套设施进行临时消毒,并即时通知相关专业单位到场作技术维修及向环保、防疫部门报告,对临时处理的污水水质送专业检测部门检测,对未能达标的排放水质应及时调整消毒药剂剂量,确保达标排放。需减少污水处理量或停止运转时,应事先环保、防疫部门报告,批准后方可进行。

  3.2、对突发性病毒污染的污水应急处理应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总局《“SARS”病毒污染的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 相关规定执行,对污水排放管道派专人进行定期疏通, 严防因管道堵塞而造成的污水外泄,确保污水经消毒处理排放。对排放水质的防疫监测应每周进行一次,并按规定对水质结果进行记录、保存和上报相应防疫管理部门。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6

  1.管理人员要准时上下班,注重礼节礼貌;不在办公区域内进食任何食品;不大声喧哗,不随意串岗、不擅自离岗;不利用上班时间做工作以外的事情;室内办公用品整洁,摆放有序;地面干净无杂物,门窗清洁,玻璃明亮,窗纱、窗帘洁净;墙上规章制度等悬挂整齐,墙壁无涂抹痕迹,无蜘蛛网,无污渍;桌椅、茶几、柜体干净,无杂物堆放,茶具洁净,痰盂纸篓经常清理;下班后关好门窗,关闭电源,打扫室内卫生,保持桌面干净;厂内其它明文规定不得违反事项。

  2.管理人员在上班时间内,应注意仪容仪表,总体要求是:得体、大方、整洁。

  3.运行报表由管理人员填写,本报表各项指标统计时间为每日上午八点至次日早午八点,本报表逐日填写,每日一份。

  3.1在填写记录时,应如实反映实际情况。

  3.2运行记录应由管理人员填写,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撕毁,保持记录表(本)干净整洁。

  3.3巡视记录:填写所辖的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对未运行的设备设施应注明原因:如故障、检修、备用或停用等。

  3.4操作记录:注明值班期内对设施设备所进行的'操作内容,对不经常开启的设备注明原因。

  3.5记录表(本)填满后,由专人负责整理上报、存档工作。

  4.处理站四周不能随地吐痰,不得乱扔杂物、烟蒂;草坪、露天工作台及各建筑物附近不得长期堆放杂物、垃圾;使用水冲、洗、浇时要节约用水,不得乱冲、乱晒,不得常流水、常明灯;设备四周地面干净、无积水、积油。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7

  1、污水处理人员负责全院污水处理和消毒工作,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坚持先处理后排放,排放标准按gb18466-20xx执行。实行24小时排放。

  2、连续三次各取样500毫升进行检验,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

  3、粪总大肠菌群数每升不得大于500个。

  4、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总余氯量应在2-8毫克每升。

  5、污水处理员要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遇到重大疑难问题及时向科长汇报。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04-24

污水处理管理管理制度01-22

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07-22

医院公章管理制度_医院公章管理制度条例04-06

医院病区管理制度_医院病区管理制度办法04-06

医院食堂管理制度_医院食堂管理制度规定04-03

医院节能管理制度_医院节能管理制度办法04-03

医院车辆管理制度_医院车辆管理制度范文04-04

医院仓库管理制度_医院仓库管理制度范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