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23 14:55:1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七色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书七色光,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学目标

  通过形近字的学习,使学生区别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让学生积累语言,感受古诗文的美。

  使学生增长知识。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形近字的学习,使学生区别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积累语言,感受古诗文的美。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语文七色光一,去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二、探究新知

  练

  1. 辨析形近字组词(教师出示小黑板)

  魄(气魄) 辨(分辨) 染(染红)壮(壮士)

  贤(圣贤)撒(撒落)渐(逐渐)魂(灵魂)

  辩(辩解)柴(柴草)妆(化妆)撤(撤退)

  览(阅览)惭(惭愧)庙(庙门)届(届时)

  园(园地)圆(圆圈)

  这道题的.每组字都是形似易混淆的字,通过组词检测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分能力。从字的结构上看都是合体字,都是形声字,可以介绍一些形声字的特点,以便提高学生对形近字的辨识能力。

  2. 引导学生做第二题,让学生养成用词推敲的好习惯。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1. 学生自己搜集带月和日的词,进行汇报,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只是组织者。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让学生体会、感受诗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文的意境,然后找到原诗、原词读。让学生积淀古诗词。

  知识窗

  让学生了解、知道太阳、月亮的别称。能记住的记住,以便今后更好地学习。

  窗外事

  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了解太阳能的知识。然后进行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2、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寓言阅读的经验。

  3、在阅读中体会寓言语言简洁准确、生动传神的特点,积累“聚精会神”“下功夫练眼力”“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等生动语言,学习分类积累语言的方法。

  4、认识“妻、虱”两个字,会写“昌、妻、刺”三个字,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寓言的经验,积累和发展语言。

  【教学难点】

  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教学准备】

  学生

  准备红、蓝两支笔。

  教师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以每一则寓言都会给我们以启迪这一原有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预测本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带着明确的目标展开探究性阅读。

  (二)初读课文,分享启示

  1、学生默读课文,批注。

  2、全班交流分享阅读启示。

  预设:学生通过初读可能会感受到“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成功”“学习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学习中不能骄傲自满”等启示。

  3、教师伺机引导学生争论,这则寓言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今天阅读的这则寓言与以往不同,它会带给我们多方面的人生启迪,以此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研读的动力。

  (三)再读课文,探寻寓言的多重寓意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批注。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相机引导,丰富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经验。

  教师引导预测

  (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这样的语言,发现“要想成功得有名师指导”这一启示。

  预设:学生如果遇到困难,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关键语句,从而丰富对寓意的理解,渗透阅读方法的学习。

  (2)引导学生关注飞卫的语言,发现“想成功练就一项本领,先要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一启示。

  预设:学生如果遇到困难,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自主质疑、讨论、释疑的阅读方法,丰富对寓意的理解。

  (3)通过引导将飞卫的教和纪昌的学进行对比阅读,发现纪昌的学习智慧,体会要创造性地学习这一启示。

  预设:学生如果遇到困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纪昌练习的方法并非来自飞卫的传授这一事实,引发学生的思维。

  先扶后放,体现学习能力的迁移。

  【设计意图】

  这篇寓言中纪昌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种,可以从中读出多种关于学习的`启示,但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们竭泽而渔式地把这些启示都揭示出来,而是在每一个启示的发现、提炼中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学小结。

  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发现获得的启示都是学习成功的因素。

  【设计意图】

  在阅读寓言的过程中丰富认识,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俯瞰全文。关注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联想和对比等方式进行阅读就能丰富思想。

  (四)关注表达,积累语言

  教师指导:寓言带给我们丰富的启示,让我们感受到它的智慧美;寓言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精练、传神,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学习和积累本课的语言材料,也是这则寓言学习的重要价值。

  屏幕出示语句,指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

  【设计意图】

  教会学生归类积累语言的方法。

  (五)认读生字,书写汉字

  【设计意图】

  通过字理识字,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

  (六)本课小结,迁移阅读

  推荐学生课下阅读《扁鹊治病》,产生新的阅读期待。学生预测会带给我们哪些方面的启示,积累哪一类新鲜的语言材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会运用鲸、猪、腭、哺、滤、肚、肺、矮、判、胎“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弄明白鲸为什么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学法指导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预习提纲

  二导入新课

  你们见过鲸吗?想了解鲸有哪些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鲸的课文。

  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四、、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听写10个生字。

  积累“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3.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一)、比一比,再组词。

  捕( ) 叛( ) 矮( ) 滤( )

  哺( ) 判( ) 短( ) 虑( )

  肺( ) 隔( ) 状( ) 行( )

  市( ) 融( ) 壮( ) 形( )

  ( 二)、我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必须 必需

  1.鲸隔一定的时间( )呼吸一次。

  2.杏仁、榛子、橡栗是松鼠日常( )的食物。

  判断 判别

  1.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 )鲸的种类和大小。

  2.你能( )这头幼鲸是须鲸还是齿鲸吗?

  (三)、我会查字典。

  “判”,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判”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⑴ 分辨,断定;⑵分开 ;⑶ 判决,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决定。在“判别是非”中选第( )种解释,在“判案”中选第( )种解释,在“判若两人”中选第( )种解释。

  (四)、读一读。

  《鲸》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一、小组合作 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1.默读第一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鲸很大?

  第一句:“…其实还有比象大…”(作比较)

  第二、三句:“…十六万斤…四万公斤…十七米长…”(列举数字)(举例子)

  第四句:“人站在它嘴里……”(假设)

  2.鲸是怎样进化的?鲸分为哪两类?

  3.默读4—6自然段,填表

  习性

  特点

  说明方法

  食物

  呼吸

  睡觉

  生长

  4.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段话。

  二、展示学习成果,交流成果。

  1.第一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鲸很大?

  2.鲸是怎样进化的?鲸分为哪两类?

  3.读4—6自然段,填表。

  4.展示自己的习作《鲸的自述》

  三、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五、达标测试

  1、听写词语

  ——————————————————————————

  2、读下面的句子,看是用哪种方法说明的。

  (1)最大的鲸约有三十二万斤重,最小的也有四五斤重。( )

  (2)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

  (4).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

  3、填空

  本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鲸非常__,是__,有__类以及它的__,使用了__、__、__和__四种说明方法。

  3、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

  ———————————————————————————————————————

  板书设计:

  26.鲸

  形体特点--- -- 大

  进化过程------ 海洋

  须鲸 没有牙齿

  种类{

  齿鲸 有牙齿 生物进化 优胜劣汰

  进食方式

  呼吸用肺

  生活习性 睡觉特殊

  生长迅速

  教学反思:

  打破了“串讲串问”、繁琐分析、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格局,顺应了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基本规律,展示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创新的过程,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色,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了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探究,在读中创新。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大地的话》,我们读课文,下面老师想请一名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前面现来给大家读一下,哪位同学有这个决心啊?

  二、自学提纲

  从大地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书上做批注。

  怎样理解文中的“你”?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背诵诗歌。

  三、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你”。

  1、指名回答

  2、小结:文中的你指读者、指所有人。大自然的一切有生命的精灵。

  四、总结升华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3、随机设疑: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板书:……)(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落叶、石子……)

  4、听课文录音,放动画课件,再次欣赏诗歌,感受大地的宽广胸襟。

  激发情感,以写续情(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也按耐不止自己的话语,想来说说吗?对你想说的人、物敞开心扉,大胆的说出来吧。

  也尝试着用课文中出现的“假如。”“即使。”关联词语,仿照课文的前四段,来抒发你自己的感情吧。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继续使用大地对万物的角色,也可以换位说说万物对大地的话语;也可以离开书本,自己设定说话的对象。

  五、堂清检测

  背诵诗歌

  填空

  本诗体现了大地母亲博大的()和()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一切生命()()()的博大情怀。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本课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古诗三首》《海上日出》《西风胡杨》是精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我家门前的海》是略读课文。课文以不同的文体,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向我们展示出了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海上日出》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fú)甘。1904年生。四川成 都人。1927年到法国留学,1928年底回国。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去巴黎留学,一路上,他随时记下了海上的见闻和风光,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海上日出》是《古诗三首》后面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无论是文章结构的安排,还是对景物变化的细腻描写,都很精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以这两部分为主,培养学生写小标题。

  教学设计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训练“”和内容与表达进行。

  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刚刚进入高年级段,教学中,要在学生原有的阅读、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并扎扎实实地训练,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字,体会其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引领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习得学习方法,而且使语文素养步步提高。

  学生课前已初步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和文中的词语,查找了巴金的资料,并进行了分享,对《海行杂记》有所了解。也提前布置了观察日出、秋雨、夕阳、月亮、星星等自然现象,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学习欲望。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内容,感受晴天里和有云的不同天气里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观察事物,大胆想象,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观察日落、刮风、下雨等自然景象,用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记录下来。

  二、教学重点:了解晴朗天气里日出的全过程,体会其壮观之美。

  三、教学难点:

  1、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的动态过程。

  2、学习运用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用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记录下来。

  四、 教学过程及学法引导。

  课文重点的突破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熟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联系生活实际把每句话读懂,体会太阳升起时的特点,同时通过精读(品读)、思考和图文对照,并利用自读、抽读、齐读等形式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之美。

  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精读第二三自然段,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的动态美,感受晴天里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学习运用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用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记录下来。

  第一环节:

  1、凭借语言文字了解作者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观察海上日出的。

  2、精读课文,感受晴天里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课文难点是抓动词“负--纵—冲—跳”,帮助学生运用勾、画、批注,缩句、扩句和课件,在头脑中建立想象的基础,体会太阳在上升的过程中很费劲、很吃力的样子。领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第二环节:

  1、课件出示日落、下雨、刮风等自然现象。

  2、用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记录下来。

  第三环节:习作展示、总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一)目标完成过程及重点难点学习

  指名读每一自然段,相机指导阅读,并引导学生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五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全文分为几段?每段讲什么?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1)讲“我”常常在海上看日出。

  第二段(2、3)讲作者在晴朗天气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段(4、5)讲作者在有云时看到的日出。

  第四段(6)总起来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上述要求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由于课文层次清晰、内容明了,尽量让学生自己概括段意。)

  3、学习有云的海上日出。

  有时候太阳躲进了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课件出示: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热眼睛

  发痛。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上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上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亮光”指黑暗中的一点或一道光。“光亮”指明亮,亮的

  程度较强烈。“光彩”指很亮很有光泽。“光芒”指向四面八

  方发射的强烈光线。)

  这样的美景,我们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概括?(奇观)课件出示:

  奇观:观,景象,奇特而罕见的景象。)

  (二) 课堂作业

  书写本课生字,组词。

  写出各段大意。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与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海上日出,作者在晴天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二、 精读第二、三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用笔勾画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变化的词语,并展开想象。

  课件出示: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地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有从天边升起来,便目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一片浅蓝、转眼间、一道红霞、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2、理解“目不转睛”“知道”的含义以及在文中说明了什么?

  (说明作者通过多次、细致地观察、了解了日出前天空、云霞的变化规律。)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插图,学生观察并作详细描述。

  投影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投影图2:(覆盖片)天空出现红霞

  投影图3:(覆盖、抽拉片)在天水相接处出现太阳的小半边

  脸,红红的。然后,太阳一跳一跳地往上升。最后,定格为本课图1的景象。

  4、默读第三自然段,讨论:太阳升起时的颜色、亮光有何变?

  课件出示句子1: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思考:日出时太阳的形状、颜色和亮光各发生了怎么的变化?(小半边脸—圆东西)课件演示

  (红——深红)

  (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1)读句子,缩句。

  (2)再扩句 ,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所填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太阳在上升的过过程中很费劲、很吃力的样子)

  课件出示句子2: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从“冲、跳”这两个词体会到什么?(“冲”体现了太阳上升时有力量、势不可挡、“跳”体会到太阳冲破云霞,如释重负、可爱)

  总结:1、颜色:红得很、红得可爱、深红;

  2、亮光:没有亮光、发出夺目的亮光、;云彩也突然有了光彩。

  3、上述内容从色彩和亮光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海上日出的“壮 观”。

  课件出示句子3: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地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有从天边升起来,便目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日出前天空、云彩的颜色)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日出时的动态美)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日出后)

  观察顺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有感情朗读这段课文,使人颇感壮观。

  三、总结、扩展

  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作者感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晴朗的天气还是有云的天气,太阳都能最终冲破云霄, 给世界以光明,所以这样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美的热爱。)

  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把很平常的事物写 得很细致传神、变化万千呢?

  (由于作者善于观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多方面地展开描

  写。)

  要获得丰富的作文内容,写好文章还要讲究方法,联系全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作者运用语言有什么特点?

  四、总结全文 写法指导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

  那我们观察日落、刮风、下雨等自然景象时,有前、时、后的顺序,用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的。

  2、能够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并写下来;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了解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感情。

  3、区分形近字。

  4、理解:“千里马、老黄牛”等8个词语的意思。

  5、体会句子中冒号的用法,体会语气词“吧!啊!啦”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6、正确书写和积累诗歌。

  教学重点

  1、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情感的。

  2、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并写下来;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了解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感情。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来了解一下小动物。

  二、习作主题。

  1、从书中选择一个或者自己创设一个情境,向别人介绍你的动物朋友。

  2、可以写自己饲养过的,也可以写自己熟悉的。

  3、写作时,想一想你打算从哪些方面介绍它,它在这些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

  4、写作时,注意语言连贯,叙述合理。

  三、习作要求。

  1、你们想了解它哪些方面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归纳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2、自由表达,点拨方法。

  (1)观察动物,指名说它的外形。

  ①指导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等。(板书:按顺序)

  ②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点拨。

  (2)观察动物吃食、嬉戏、休息的场景,指导学生说生活习性。

  ①指导学生抓住动物的动作,用准确的动词将动物的活动说具体。板书:抓特点、写具体。

  ②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很多方面,同学们在描写时可以抓住某一个方面来具体写,也可以写两到三个方面,但一定要注意有详有略。

  (3)经过我们仔细地观察,终于对动物有所了解了,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直抒感情,同时还告诉学生可在描述它的外形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板书:写出喜爱之情)

  四、自由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习作。

  五、欣赏交流,自评互评。

  1、欣赏自己的作品。

  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在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

  2、评价同学的文章。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谁写得精彩,哪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哪个地方还有待修改提高。

  (2)指名在全班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评。

  六、修改成文,佳作欣赏。

  1、引导学生对习作修改补充。

  2、小组推选写得好的习作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七、习作例文

  我的动物朋友

  我有一个好伙伴,它,就是我爷爷家的“汪仔”。

  “汪仔”是一只狗,一只可爱、讨人喜欢的小狗。“汪仔”全身毛绒绒的,它的毛是米黄色的。它的两只耳朵耷拉在头上,两只小眼睛黑溜溜的。它的身体有些胖,肚子两侧的四条小腿肉嘟嘟的。它的小尾巴总是摇来摇去的,可爱极了!

  我第一次见到“汪仔”时,一点儿也不敢靠近--虽然我属狗,但从小就怕狗。当我发现这是一只勇敢而又温顺的小狗时,我便不怕了。后来,随着我与“汪仔”的渐渐亲近,我与“汪仔”的关系越来越好了。我很喜欢这小狗,就给他取名叫“汪仔”。

  之后,每次我去奶奶家,“汪仔”总是吐着舌头,摇着尾巴,满脸欢喜,一蹦一跳地到我跟前。我摸摸它的头,它就吃饭去了。

  可有一天,“汪仔”失踪了!晴天霹雳!我跑出门,大声呼喊“汪仔”。这时,一道黄影闪过!“啊!汪仔!”它正喜滋滋地叼着它那“战利品”--一根骨头!我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

  有空时,我就训练“汪仔”。我想把它训练成一只“千里狗”。“汪仔”跑起来快极了!你别看它胖,我都跟不上!只见它四脚站稳,身体后倾,“嗖”地一声跑出去。它的四只脚不停交替着,它身上的毛都飞了起来,好帅!我喊它回来,扔了一根骨头,它立刻跳起来,准确无误地咬住了,不错!

  这就是“汪仔”,我的朋友!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学习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美和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丰收的喜悦,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4.搜集查找有关麦子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几处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小麦,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吃的面包、饼干等食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吗?(了解麦子的用途)

  2.出示课件,认识麦子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以及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3.以麦浪为背景出示片段,学生自由朗读。

  在平原的深处行走,你看到最多的庄稼肯定是麦子,它从中国的北方大地漫向南方,从黄土地步入黑土地,从广袤的平原迈入曲折的丘陵,凡是有土地的地方,有人烟的地方,总能见到麦子在风中摇曳的身影,没有娇妍,不露媚俗,那是农民的杰作。所以,很多时候我把麦子当成了农民,他们朴素地融为了一体。麦子的辞典里只有两个字成熟,它最懂得农民的目光。为了承诺这两个字,麦子目睹过落叶,经历过飞雪,沐浴过春雨,倾听过夏日滚过的第一声雷,独自穿越了春夏秋冬,走过了一条冰与火的历程。在这漫长的历程中,它在天地间不疾不徐地前行,不曲不折地生长,麦子的静谧与悠然,是积蓄,是酝酿。太阳越来越毒,火辣辣地拥抱着大地。接着,东南风从远方吹来,轻轻地抚摸着每一株麦子,每一寸土地。日益变黄的麦穗在麦茎上翻飞。我看见我家、邻居家以及整个村庄都在这金色的光芒中颤抖,打开的窗户飘进浓浓的麦香。年少的我这时总喜欢站在窗前屏住气息,猛吸一口空气,那成熟的收获的喜悦飘然而至。

  江南《成熟的麦子》

  4.谈阅读感受,导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读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画记生字、新词,在不懂的词语旁画一个小问号。

  (3)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独立自学。

  3.小组内交流。

  (1)互相抽查生字、新词的读音。

  (2)分自然段检查课文的朗读。

  (3)交流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重点是字音准确,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2)小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洋溢田埂镰刀挎着赤脚脚趾咧开嘴巴乏

  (3)写字指导:翼字是上中下结构,注意要写得紧凑,上下不要出格;禁是上下结构,上面写紧凑,下面的示字要写宽;锅字里面的人字不要写到口字里面了。

  (4)说说自己读课文的感受。(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人物的天真快乐、麦子丰收带来的喜悦、文章语言美等。)

  三、再读课文,引导质疑。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由说,讨论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在小黑板上板书不懂的词语和句子以及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备下节课继续讨论。

  例如词语:娴静诱惑冷不丁蹒跚

  句子:

  (1)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脚走在软绵绵、油光光的'泥土上,冷不丁会有泥土从脚趾缝儿里冒出来,真舒服。

  (2)吃饱了,我们也乏了,随意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问题:

  3.反复读一读这些词语和句子。

  四、细读课文,尝试解决。

  带着以上问题细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小组互议、寻求帮助,尝试解决问题。

  五、作业。

  1.朗读自学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继续思考探讨小黑板上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空旷的田野、暖暖的和风、黄黄的麦子、青青的豆荚、一群活泼可爱的小伙伴,这是一幅多么美丽温馨的田野风光画啊!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着这群快乐的农家少年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受麦子黄了带来的丰收喜悦。

  二、品读课文,体会自然美与语言美。

  本课时采用随机学段,即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自学汇报,同时出示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随机解决。

  (一)以第一段为例。(假定学生汇报的是第一段)

  1.学生汇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学生评价。(在评价中指导朗读)

  引导:你认为他读得好吗?好在哪儿?你能像他一样读吗?你觉得他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好?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请你试一试。(读出自然的美、语言的美,读出自己的感受。)

  3.老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解决小黑板上的问题)。

  和风:和煦的风,和暖的风。

  空旷:四周宽阔敞亮,没有遮拦物。

  娴静:文静、稳重。这里指谁文静稳重?是什么写法?为什么这样写?(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麦子和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快乐成长,也代表丰收的喜悦,实际是人们心情愉快。)

  4.出示课件,感受田野风光的美。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的心情怎样?带着愉快的心情美美地读第一段。

  (二)总结学习方法。

  1.学生汇报;

  2.其他学生评价,再读;

  3.老师引导,学生补充,共同解决问题;

  4.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三)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自然段。

  其他各段引导的重点

  1.第二段。

  田埂:田间的小路。(为什么是湿湿的、长长的?)

  诱惑:吸引的意思。麦子和豆荚为什么吸引着我们?吸引我们干什么?(割麦子、拾麦子)从本段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握、挎)

  (还可能是吸引我们去玩、去扯草、去放羊等,让学生自由想象。)

  出示: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蚱蜢,不停地蹦着跳着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唱着、笑着、玩着、闹着等)为什么说我们像青蚱蜢?(顽皮可爱、蹦蹦跳跳的样子,写出了丰收的喜悦、高兴的心情。)

  想象那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蹦蹦跳跳走在田埂上的情景,再读体会。

  2.第三段。

  (1)出示填空:

  五月的风(),赤脚走在()、()的泥土上,()会有泥土从脚趾缝儿里(),()。

  先读括号里的词语,再连起来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换成其他词语再读一读。(如依次填入:柔柔的,松软的,湿润的,突然,钻出来,真有趣)谈谈感受。(体会用词的生动,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语言美与意境美)

  想象情景,口头描述:五月到了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柳条()竹笛()竹管()鞭子

  读一读这些词,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蹒跚: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

  撒着欢儿:形容十分高兴。

  如果你是小伙伴之一,看到蹒跚开步的鸭子,撒着欢儿的羊儿,你会怎样?把高兴的心情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吧!(齐读)

  3.第四段。

  师读:不知是谁真欢喜!可以看出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顽皮的孩子,引导读出顽皮的语气)

  那最后一句呢?指名读。这里又说明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放鸭放羊很有经验的孩子,勤劳的孩子)想象:平时他们都做了什么?

  体会人物想法再读本段。

  4.第五段。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小心翼翼?用小心翼翼说话。

  想象剪羊毛的情景,说一说。

  禁不住:忍不住。说明什么?(想到兔子有了鲜嫩的青草吃,想到剪兔毛的快乐情景,发自内心的高兴)

  体会丰收的喜悦读一读。

  5.第六段。

  找一找表示动作的词语,读一读,想象劳动的情景,体会劳动的快乐。

  想象野炊的情景,再说一说。

  6.第七段。

  出示:吃饱了,我们也乏了,随意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乏:累。

  从随意、躺、闭上、伸开体会孩子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再次感受语言美的魅力。

  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怎么画?画出了什么图案?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

  (1)填空。

  ()的田野()的泥土()的青草

  韧韧的()直直的()黄黄的()

  娴静地()蹒跚地()小心翼翼地()

  (2)用小心翼翼禁不住造句。

  (3)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以难忘的野炊为题,把课文的有关内容改写成一篇小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5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文意,体会人物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本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篇——《囊萤夜读》。(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囊萤”。

  3.理解“囊”,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袋子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胤(yìn) 恭(gōng) 勤(qín) 练囊(náng) 焉(yān)

  多音字:盛(chéng) 数(shù)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囊、萤、恭、勤、博”,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囊”是上下结构,注意笔顺,部首是“一”。“萤”是上中下结构,部首是“艹”。“恭”,部首是“”,第九、第十画都是“丶”。“勤”是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堇”的写法,部首是“力”。“博”是左右结构,不要漏写右上的点。)

  4.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它的节奏,但停顿不等于断开,尾音拖长可以显得更有韵味。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生试着画出朗读的节奏。看看画的节奏和老师的是否一样。(出示)学生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也不难,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课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囊萤夜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里“练囊”的意思是什么?(白色薄绢做的口袋。)“以夜继日”的意思是什么?(日夜不停。日,白天。)你读出了什么?(这个人很勤奋,读书刻苦。)

  2.“囊萤夜读”的主人公是谁?课文还在哪里写了他的勤学刻苦?(车胤。“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理解句子意思:从注释来看,“胤”,晋朝人车胤。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恭”(谦逊有礼),“通”(通晓,明白);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勤”(勤学,勤奋),“倦”(疲倦),“博”(广博)。

  3.从哪里可以读出他“囊萤”读书的原因?(“家贫不常得油。”)理解句子:组词理解“贫”(贫苦,贫穷,贫困)。句子的意思是:家境贫寒,常常没有灯油来点灯。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5.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插图的内容。

  出示句子: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结合插图,理解“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

  6.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在小组中交流。)

  7.全班汇报:(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四、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令你感触深刻的词语。

  2.出示课文,划分节奏,标注关键词语。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1.拓展阅读。

  原文: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然日则耕作,无以夜读。遇夏月,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誉:称赞。)

  小组合作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读一读。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车胤或者自己说点什么呢?(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您坚持日夜苦读,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也要向您学习。)

  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吟一首《望天门山》导入,了解诗人李白。你还会背他的'什么诗?(《望庐山瀑布》《将进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李白有关的文言文。(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了解题目的意思。先看看“杵”的部首,猜猜这个字可能是什么意思。(木字旁,可能是木棒。)对,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那么“铁杵”是什么呢?结合注释: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出示图片,大家看看图,这就是铁杵,老妇人要把它磨成一根针。

  3.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个小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大家自己试着把课文读一读。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同桌交流。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铁杵(chǔ) 还(huán)卒(zú)业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逢、卒”,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逢”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先写“夆”,再写“辶”。“卒”是上下结构,部首是“亠”,注意“丨”不能插到两个“人”中间。)

  4.自由读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句子的停顿,读通语句。

  课件出示: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老师范读,抽生读文,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出示图片,边读课文边看注释,可以在文中圈点标注,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在什么地方,谁,发生了什么事。(板书: 磨铁杵 欲作针)

  2.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师先讲一句作示范,让生明白怎样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看部首猜字义:“媪”,部首是“女”,联系前面的“老”,推测意思是老婆婆或老奶奶。

  看字形猜字义:“曰”,外框是个口,里面一横像舌头,舌头在动,意思是在说话,即“说”的意思。

  3.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组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法理解“世”,世间,世上;“传”,相传,传说;“过”,路过,经过,趟过。

  “感其意”的意思是什么?(被她的意志感动。)“其”指的是老媪。

  “问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老媪。你磨铁杵做什么?)

  古时的一个字,现在往往对应一个词,古文语言更简洁、凝练。

  4.句式理解。

  读一读,比较一下: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B.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A强调的是“山中”,B强调的是“读书”。

  5.绘声绘色讲故事。

  磨针溪呀,在象耳山下。世传呢,李太白读书山中……

  学生讲述,师生评议。(可用多种方式讲。可以用“评书”讲法——话说,磨针溪,在象耳山下。当年李太白读书山中……还可以用“说唱”讲法,或者打着节拍诵读。)

  6.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课件出示: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

  7.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铁杵成针”这个成语的意思?(将铁杵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学生齐读。)

  四、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令你感触深刻的词语。

  2.出示课文,划分节奏,标注关键词语。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1.读了这个故事,谁能用“铁杵成针”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通过学习本课,你们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做学问要有恒心和毅力,只要肯下功夫,就会取得成果。)

  3.拓展延伸:老师给你们推荐几篇文言成语小故事,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

  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磨铁杵 欲作针

  反反复复读课文 联系注释讲文意 讨论交流明道理

  功到自然成

  教学反思

  学习文言文不在于逐词逐句理解文意,而在于学法的领会和整体的感知。理解词语时,可采用“换词法”和“组词法”。让学生先猜再讲,将一篇简练的小古文扩成一篇生动的现代文,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并学以致用。

  (1)注重诵读,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2)对课文不理解的部分提出质疑,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培养质疑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通过读记两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激发学生积累并运用这些词语。

  认识一些俗语,知道它们的意思,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

  通过读句子,体会关联词语的作用,并能在口头和书面中合理运用。

  按笔顺规则写几个本单元的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欣赏短文《恐龙》,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生存和灭绝的时间,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语文生活,通过融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为一体的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写作能力,培养讲文明、讲卫生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词语、俗语、关联词的学习重点在于运用。

  阅读欣赏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通过社会小调查及相应的习作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文明、卫生等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组织社会小调查,进行专题讨论,指导习作。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读记记。

  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

  第一组是ABB型叠词:油光光香喷喷圆溜溜甜津津

  第二组是 AAB型叠词:软软的细细的湿湿的青青的

  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例1:白花花金灿灿

  例2:高高的胖胖的

  选词填空。

  白茫茫甜津津灰蒙蒙

  ( )的天空( )的葡萄( )的雪地

  清清的黏黏的韧韧的

  ( )的柳条( )的河水( )棉花糖

  你能照样子说吗 ?

  如:胖乎乎的脸蛋黄黄的麦子

  二、词语超市(俗语)。

  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评议纠正,指导再读。

  认识俗语:群众中广泛流传的通俗而定型的语句,多是劳动人民从生活经验中创造出来的,简练而形象。

  说说你知道(本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例:敲边鼓

  意思: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造句:小林是我的好朋友,很多事情我一出马,他就给我敲边鼓。

  你还知道哪些俗语?

  三、读读想想。

  投影出示句子,读一读。

  说说带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学生说,老师补充,边读边议,认识关联词语的作用。

  “不但……而且……”和“不仅……还……”表示 递进关系。

  “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尽管……还是……”表示转折关系。

  选用这些关联词语说话。

  你还学过哪些关联词,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四、作业。

  搜集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提问: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书写整洁等)

  认一认要求写的六个字:歇、剥、蝴、蝶、株、桩

  辨别字形,说说笔顺规则。

  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上黑板范写,大家评议。

  学生先描再写。

  二、阅读欣赏。

  谈话导入。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生物,它们称霸地球,生存了一亿多年之久,大约在6500万年前,它们竟神奇地灭绝了。这种生物是什么?

  对,恐龙,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篇关于恐龙的短文。

  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

  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自由说一说。

  读短文,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检查。

  (1)分段读短文。

  注意纠正字音:沼泽、覆盖、卵生。

  积累词语:千奇百怪、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2)汇报:说说你从短文中知道了什么。

  恐龙的.种类、大小、食性…….

  (3)你还想知道什么?

  梳理问题:对于能解决的问题课内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课后查资料解决;有的问题至今无法解决的,激励学生通过学习长大后研究解决。

  启发质疑。

  大约一直到7000万年前,恐龙还是统治地球的霸主。然而在此后不到500万年之间--也就是6500万年前,它们全部绝灭了。而且,整个灭绝过程还很可能是在仅仅数月内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形,至今仍是一个谜。科学家 曾提出各种不同理论,来解释这灭亡之谜,如陨石撞击地球说、大规模火山爆发说、疾病说或食物中毒说等。但任何解释恐龙灭绝的理论,必须能解释当时除恐龙外,其他许多动物种群同时灭绝的原因。恐龙灭亡之谜,至今科学家仍在继续研究中。

  希望同学们发奋学习,有朝一日,你们中也许会有人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讲述自己在银行取钱,目睹顾客自觉排队,员工热情耐心地为顾客换零钞的事。

  学生评 议这种社会想象。

  小结:随着社会的不 断发展进步,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那么相应的人们的文明卫生等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些的变 化。

  板书:身边的变化。

  二、引导讨论,明确内容。

  同桌或邻桌互相讨论:你发现了身边的哪些变化?

  要求:

  (1)真实;

  (2)具体,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动作……

  推荐代表说。

  其他学生补充,老师概括板书:

  超市:文明购物排队付款

  车上:自觉投币主动让座

  校园:文明用语环境卫生

  书店:爱护书籍文明选购

  医院:讲究卫生(病人)态度热 情(医生)

  …………

  学生列举这些事例的过程中,有可能谈及一些存在的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但要注意导向。如果没有学生谈到,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并讨论改进方法。

  如:菜市场乱丢垃圾乱设摊点

  街道张贴广告乱涂乱画

  车上不讲究公共卫生

  …………

  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

  (1)加强文明卫生的宣传;

  (2)提高人的素质。

  看到这些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人们的文明卫生习惯正逐渐养成,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布置任务,具体指导。

  明确任务。

  在我们的生活中,讲文明 、讲卫生等好习惯在许多地方、许多人身上大量存在,但一些不良习惯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好的典型,我们要及时发现、表扬,不好的问题,我们更要及时发现、改进,所以老师现在布置大家一项社会调查任务,内容是--身边的变化。

  指导分组。

  8人一组,自由组合,老师协调。

  推荐负责人,明确其职责。

  发放调查表,指导填写。

  (1)说明:此表为样表,学生可根据实际进行修改,也可根据需要复制多份。一事一份,小组交流后整理一份综合表。

  (2)指导填写。

  强调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加强自我保护;讲文明礼貌,树立红领巾新形象;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及时记录整理资料等。

  四、小组讨论,做好调查准备。(调查时间为一周)

  附:“身边的变化”社会调查表

  组次

  负责人

  组员

  调查内容

  记载时间

  地点

  人物

  现象

  结论

  需改进的方面

  收获与思考

  第四课时

  一、汇报交流。

  导入。

  通过一周的调查,你们一定有了很多新的发现,现在请各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组成员在小组内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

  分组整理 ,选取典型现象准备汇报。

  要求:有调查方法、有过程、有自己的思考。

  汇报交流。

  要求:汇报内容各异;汇报人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老师小结,引入习作。

  二、作文指导。

  明确习作任务。

  结合这次调查活动,整理调查资料,写一篇反映身边变化的习作。

  比较调查汇报材料与习作的异同。

  (1)学生自由说。

  (2)老师补充。

  同:都是调查所得的亲身体验,即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

  异:调查材料重现象,重结论,要求多、实;习作重具体场面、过程、细节的描写,如 :环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还重自己的思考,要求细、异,描写仔细,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选择习作内容。

  小组内互相说。

  指名说,大家评议补充。

  可以从以下方面评议:

  内容恰当,描写具体;观点明确,态度明朗;语言通顺,条理清楚。

  老师小结。

  第五课时

  一、当堂习作。

  学生当堂习作,老师巡回指导:发现优秀习作,向大家展示学习;发现问题习作,及时给予辅导。

  二、修改作文。

  自读自改;

  同桌互读互批;

  个别学生的作文老师面批。

  三、誊写上交。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对象的主要品质特点来展开,内容真实且有意义。

  2. 能够较生动、形象地描述关于人物品质特点的一件事,并发表个人看法。

  3. 能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有表达的热情和信心,积极参加讨论交流,能发表个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讲述自己的敬佩的人的故事,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难点:当某一学生讲述自己敬佩的人的事迹后引导其它人展开积极地讨论,主动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师:(课件图片播放)同学们,我们喜欢的人物很多,敬佩的人物也不少。我们敬佩英勇救灾的战士,敬佩的默默无闻环卫工人,敬佩勤劳踏实的农民伯伯、敬佩身残志坚的运动员、敬佩刻苦攻坚的科学家。

  1、课文中也不乏让我们敬佩的人:值得敬佩的人有:

  _______ 的雨来 _______ 的雷利父亲

  _______ 的父亲《中彩那天》 _________的安静

  2、你敬佩的人物品质有什么?

  3、 送给大家品质宝库

  救死扶伤 为国捐躯 见义勇为 身残志坚

  胸怀大志 自强不息 视死如归 奋不顾身

  吃苦耐劳 力争上游 坚持不懈 废寝忘食

  无私奉献 坚强不屈 乐于助人 宽宏大度

  诚实守信 尊老爱幼 勤学好问 永不言败

  博学多才 知错就改 拾金不昧 勤俭节约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具有优秀品质的人还有很多,就如我之前听闻彭彦华同学说欣赏高蕴睿同学的多才多艺,而高蕴睿同学的才艺是靠课后花了大量汗水培养而成的,其实这种欣赏亦便是敬佩。今天让我们进行口语交际,畅谈“我敬佩的一个人”。

  二、明确交际要求

  1、阅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将语文书翻到131页,自己阅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本次口语交际提出了哪些要求?

  2、学生归纳

  师:谁来说一下。

  3、出示要求

  (1)选择身边的人。

  (2)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执著追求的精神或者其它你觉得值得敬佩的品质。

  (3)事情说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三、初步思考,明确方向

  1、你心中敬佩的人究竟是谁?也许是与你朝夕相处的父母、老师;也许是你熟悉的同学、朋友;还有可能……如果想好了,可以将他的名字写下来。

  2、老师也想走进他们,了解他们,谁想把你敬佩的人介绍给大家?

  我敬佩_________(品质)的________。(板书品质)(此环节主在师生之间交流)(学生可能说英雄、名人、身边的人,师着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谈)

  四、再思考,丰满人物

  1、生活中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真是太多了,若能通过一个具体事例生动形象地向我们讲述他们高尚品质和思想情操,他们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一定会更加鲜明丰满,从而受到感染。

  2、谁愿意试着说一说?

  听了他的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引导学生发表其自己独特见解主要从事情是否说清楚,是否值得敬佩方面评价)

  听了大家的`发言,不知道你此时想说些什么呢?(生生互动)

  3、下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敬佩的人的故事讲给组内同学听,小组长可以组织其它同学就发言同学的讲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发言人沟通交流。最好双方形成互动场面。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小组合作)

  4、学生展示汇报。

  听了同学们下面如火如荼地讨论,真是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一饱耳福。今天在这里,我们就来一期超级演说家,看看谁能成为超级演说家?(指名平时表达能力强,聪明伶俐型)

  (1)谁愿意先来试一试?(指名)希望你讲述的事情可以打动每一个人。(学生讲述)

  不知道下面同学有什么感受?

  (2)小组合作:谁还想来说说?大家都想说,那我们先在组内交流,分享给小组成员听,然后小组推荐代表来秀一秀。

  为优秀的演说家点赞!

  (3)师参与。

  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也想加入其中,讲一讲我敬佩的人,行吗?(师讲述)

  (4)评价反馈,说说你最欣赏哪位演说家。

  五、总结和反思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值得敬佩的人太多太多,那些英雄、名人就像遥远夜空中的星星,离我们太远太远,但身边的人却在用自己的热情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只要你留心生活、睁大你的慧眼,你一定会发现他们许多优秀的品质;只要你虚心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会倾听,礼貌提问,你一定会更加优秀,成为令人敬佩的人。

  六、作业

  复述口语交际的内容给家长听。

  板书

  我敬佩的一个人

  品质 说清楚

  身边的人 听认真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及诗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难点:进行语文活动一-当回小记者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万花筒"

  1.指名读、正音。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

  3.投影出示这六个字,让学生观察。(减、喊、感、涡、锅、窝)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用这些字组词。

  5.在田字格里描写这些字。

  二、学习"我能填"

  1.投影出示。

  2.指名读,正音。

  3.教师领读。

  4.引导学生分析每组两个字的异同点,识记生字。

  5.学生先独立组词,然后交流、讨论。

  6.教师。

  {丑(小丑)扭(别扭){雏(雏鹰)准(准备)

  三、学习"我能写"

  1.学生读例句,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这样写的`好处。

  3.教师引导学生扩写第一个句子。

  (1)投影出示:()老师穿着一条()裙子。

  (2)学生试填。提示学生括号里可以填许多不同的词,只要语意通顺就行。如:(美丽的)老师穿着一条(耀眼的红)裙子。

  (年轻的)老师穿着一条(崭新的)裙子。

  4.学生试着扩写第二句,教师个别指导。

  四、学习"百宝箱"——读读背背

  1.课件出示古诗。

  2.配乐朗读古诗。

  3.指名读,正音。

  4.齐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6.学生读背古诗。

  五、课堂

  学生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

  作业:双格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表达和评议,做到内容表述清楚具体。

  2.认识描写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

  3.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其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

  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舍己为人、宁愿牺牲自己而救助别人的哈尔威船长,有为了战争胜利而英勇献身的黄继光,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可以找到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1.小组交流: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中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出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情说具体。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词,自学生字新词,体会其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这些描述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并联系课文用它们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名人故事》。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自读成语,要求字音读得准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试着说说它的含义和故事。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5.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二)第二题。

  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1.写出连贯的动作,把大动作分解成小动作来写。

  2.动作要体现人物的特点。

  3.动作要符合生活实际。

  4.准确运用多种词语描写人物动作,尽量避免重复。

  5.从“蝴蝶飞舞”“小男孩在打羽毛球”“妈妈下班回到家”中选一种情况试写。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强、患”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人物品质的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文: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译文: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文: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译文: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沉迷安逸享乐而衰亡。

  3.你还积累了哪些与人物品质有关的`名言?请在班内交流。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学习了连续的动作描写的方法,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搜集、积累与人的精神意志和品质有关的成语,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在自己以后的习作中正确运用它们。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积累与自强不息相关的名言警句,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以句子训练为中心,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将成语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以强化句子训练,使学生能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并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连续的动作描写应用于写作中,可以使习作更生动、具体。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的时间了。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吧。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本很大很大的书,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读不完的大书》。

  板书课题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那我们快到书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容易读错的词语,检查读音。

  3、教师询问在读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

  4、同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要求互相正音,对方读得不流利的地方,请他再读一遍。

  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边读边画,看看从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品读赏析

  课件出示: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请同学看后互相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互读、互听、互学中读好描写优美景色的段落,通过朗读体会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方法指导: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表达“趣”的?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找出来

  读了课文,有什么感想,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拓展延伸

  你见过大自然的哪些景象?

  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四、识记生字

  1、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2、指名读要认的字。

  五、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六、作业

  找出写景的文章,自己读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 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三、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语文园地一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宽带网。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启发学生走向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习作的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我的发现”以对话的方式对本组课文表达方式作了回顾和总结。日积月累选编了5句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宽带网是一项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单元字词,积累古诗名句。

  过程与方法:学会制定春游方案;能按一定顺序观察景物并具体生动的奥写下来;发现排比句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的内容与以往差不多,口语交际与作文都与景物有关,学生已经写过多次,并不陌生。难点是如何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多观察,细观察。古诗名句理解需要教师点播,宽带网重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课下细致观察与课上指导交流相结合,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下按一定顺序观察校园一处景物

  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今天我们就要商量商量,怎样才能快乐、安全、有意义地找到春天。

  二、读课题,明要要求。

  1、自读课题,弄明白说话的主题是什么。(春游计划)

  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

  (1)时间、地点

  (2)准备工作

  (3)开展的活动

  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你觉得还有必要说清楚什么。自由补充

  三、分小组讨论

  1、提出要求

  (1)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

  (2)分工合作,团结协作。

  (3)学会倾听

  (4)作好记录,形成书面计划草案。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准备工作

  分工

  其它

  2、自由组合。并选出组长

  3、进行讨论。

  4、各小组进行汇报。

  5、评一评:取长补短,统一意见,形成班级的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春天来了,校园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同学们在课前仔细观察了校园。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最美的是什么。(自由发言)想把这些美用笔记录下来吗?

  二、读题:明要求。

  1、自读题目,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

  2、梳理:内容:

  (1)校园的一处景物

  (2)别处的景物

  (3)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

  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指导选材:

  1、典型***: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

  2、新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四、指导写法:

  1、要有一定的顺序

  2、怎样写具体:观察要细致;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语言优美。

  五、相互交流:

  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启发。

  2、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拟定草稿。教师指导,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

  七、学生完成后,选择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稿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问题,然后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盘点里的词语,有选择地听写。

  二、我的发现。

  1.分角色读对话。

  2.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

  3.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

  4.全班交流。

  5.摘抄。

  6.想一想: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读到过这样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诗句。

  2.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3.教师点评释译。

  4.比一比,看谁背得多,看谁背得快。

  四、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口头介绍,或者借助投影仪口头介绍。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一- 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一、教材说明:

  菡子的《八只小猫》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课文通过对景德镇的瓷小猫生动的描叙和精要的介绍,赞美了我国传统工艺品制作者们的创造性劳动,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生活中美的追求、憧憬之情。

  这篇文章紧紧扣住瓷小猫是儿童玩具的特点,自始自终用拟人手法,观察仔细,描写生动,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既有个体描写,又有整体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纯真和童趣;同时在记叙中穿插说明,说明性文字简洁准确,把为什么“打败了日本的瓷小猫”的原因交待得一清二楚,更说明了作者对它们的喜欢不是出自个人的偏爱,而是有客观的依据;另外,纵观本文思路,条理清晰,全文按总分总展开,第2段层层递进描叙了观赏瓷小猫的四个发现,第2段与第3段互有因果、补充和层递关系,文章最后一段从爱玩具到更爱艺术品到爱一切美好事物,主旨得以提升,文章蕴涵丰富。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期课改的内涵是要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园地。在小班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在组长的带领下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大,其中的部分学生有点怕难为情,因此在组内互动时不够积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知道作者喜爱八只小猫不仅是由于她们姿态和神情的可爱,还因为这是一群为国争光的小猫。

  2.知道作者写《八只小猫》的观察顺序。先是一只一只地看,再是八只小猫放在一起看,最后从为国争光的高度看。这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看到本质的观察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节,读出自己的感受,能背诵其中的部分句子。

  4.根据插图和想象自编童话小故事。理解“一个摆法就是一幕童话”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理解,知道作者喜欢八只小猫的原因,不仅由于

  它们姿态神情的可爱,还因为这是一群为国争光的小猫。

  2.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发挥学生的想象,自己编童话,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课文找过渡句的方法,知道作者喜欢八只小猫的原因。

  2.根据老师自制的八只小猫的图片,学生对照着说出每只小猫的姿态,熟读能诵并且用生动的语言把它们说具体。

  3.五人小组,学生用自制的学具“摆一摆,编一编,说一说”,展开想象自编童话小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第二节,理解作者怎样描写八只小猫姿态和神情的可爱。如何理解“一个摆法就是一幕童话”。

  四、教学策略:

  1、寻找最佳的切入点

  传统的教法往往逐段逐句串讲,平铺直叙,教学设计缺乏创意,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却不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聪明的教师处理教材时就如庖丁解牛,高屋建瓴,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教学中要寻找最佳的突破口。寻找突破口的'方法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善于抓住题眼,以一字词带动全篇。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善于在阅读课文中把握那些关键的对全局起提纲挈领的字词,通过它们,发现全文的内容、写法、情感、主旨和构思。例如,本文授课时抓住一个“活”字构建整节课的框架,提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用课文中的词和短语来概括八只小猫的特点吗?”“你能找出吗?”正因为八只小猫有如此多的特点,才引起了作者的喜爱。文中有句话概括地说明了作者喜欢小猫的原因。让学生找到过渡句。就这样,以“小猫”为主线,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地突出本文的教学重点。

  2、独特的词语教学。

  词语是语文大厦的基石,词语教学相当重要。现在的课堂词语教学正走向极端,或强调识记,或避而不教。针对五年级学生实际,我认为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本人的字词教学通常是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如故意写错音形、或根据意思写词语、或找同义词等等。针对本文实际,我提出新的词语教学法,要求学生判别句子中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何其平庸”与“择要述之”让学生从字面来结实它们的意思,然后再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印象,诱导学生辨析,既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又提高了运用能力,真正做到了务实高效。

  3、注重朗读涵泳。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是进入课文的桥梁,读着读着,学生沿波讨源,披文入情,神游其中。本文教学既有全篇朗读,又有局部品读;有教师引读,也有男女声对读。通过全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总分总结构;通过涵泳品读(如对有关“活”的句子的品读),借助联想,点燃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感受文中的童真和情趣。

  4、层层蓄势的思想:

  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说,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要学习的新观念的差异应清晰可辨,这种分辨愈清晰,愈有助于新的学习与保持。本文的终极目标是学会在记叙中运用说明的方法,我先让学生试着摆一摆八只小猫,深刻地领会描写具体生动的特点,然后把八只小猫做为一个整体,同样让同学动动手,动动脑,动动口。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己编童话,在理解句意的同时,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这其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小组讨论时,展开说话练习,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创造情境,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在教学环节的最后阶段,我出示实物(企鸭玩具),创造情境,要求学生进行口头作文,以说促写。众所周知,“作文作文,好以捉魂”,而作文教学情境恰能解决学生作文的无米之炊,解决学生“写什么”的材料问题;同时情境作文,能增强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因为境能育情、情能造境;另外情境作文能培养学生在应急状态中的灵活的应变能力。在口头作文后,布置小作文,要求课外仿效记叙中穿插说明的写法,做到读写结合。诚然,阅读教学是以理解吸收为主,但是我们不能拒绝写作对阅读天然的迁移,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尤其要重视读写结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18

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02-09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2-20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07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27

初三语文下册教案04-27

语文下册教案15篇12-14

语文下册《水乡歌》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