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02 08:19:3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热)中班教案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中班教案5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感知探究磁铁吸铁的现象,对探索磁铁活动感兴趣。

  2、 能自主探究磁铁特性,提高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4、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磁铁,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内有木片、塑料管玩具、回形针、硬币、铁质瓶盖、布片、纸片、小铁夹、螺丝钉等。)

  活动重点

  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活动难点

  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过程

  一、出示磁铁,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磁铁),你们认识吗?(认识,吸铁石。)孩子们,真聪明,吸铁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那孩子们记住它的名字了吗?它的名字叫什么?(磁铁,幼儿重复一遍)

  小结:磁铁的形状有很多种:有长方形、马蹄形、椭圆形、圆形,等等。还有一些装饰好了,外观特别好看的磁铁。

  二、鼓励幼儿探索活动,实验并记录

  老师:磁铁特别好玩,你会发现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东西,请大家试一试。

  1、介绍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提出要求。

  师:孩子们,用你们手中的磁铁吸你桌子上小筐子里的物品,

  看看什么能吸起来,你在记录表上画一个“对号”,看看什么不能吸起来,你在记录表上画一个“错号”,把结果都记录好。还有把能吸起来的物品放在一起,把吸不起来的物品放在一起,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好下面,先把你们的小板凳轻轻的面向小桌子,我们开始发材料。把记录表和彩笔在盘子里拿出来,开始操作和记录吧。

  2、 幼儿动手操作并做记录,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刚才,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你们发现了什么?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举手说一说?(请2—3个小朋友回答)

  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再次实验分享结果。

  我们根据记录的答案再来进行一次实验,看我们验证的对吗?一起再来实验一次。

  小结:磁铁会吸铁制品,平时我们也叫它吸铁石。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

  三、解决问题,动脑筋、想办法

  1、创设环境,鼓励幼儿解决问题。

  老师:好,孩子们,现在把你们的记录表都放在盘子的底下,把小板凳轻轻的面向老师,老师这里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你们动脑筋帮老师想办法解决,我想先请一名坐的即快又端正的小朋友,上来帮我解决第一个问题。

  (1)一名粗心的工人把他的铁钉掉到金鱼缸里去了,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把它打捞上来。(不能直接用手)

  (2)老师有两张漂亮的图片想摆在铁板上给小朋友看,可它老丢下来,怎么办呢?

  (3)老师不小心把许多回形针掉在了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啊?(用手太麻烦了,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2、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

  师:刚才那几位小朋友非常棒,帮助老师想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现在老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回形针放在纸板上面,把磁铁放在纸板的下面,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

  师:孩子们,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因为纸板下面有磁铁)

  小结:孩子们真聪明!老师告诉你们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四、老师自制磁铁玩具——跳舞的小鱼,让幼儿更深的体验磁铁的本领

  1、范例,教师演示跳舞的鱼。

  2、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小鱼动起来?

  总结:用两个回形针粘贴在小鱼的底部,然后用磁铁隔着纸板去吸小鱼,此时小鱼会按磁铁移动的方向动起来,就好象小鱼在跳舞。

  五、磁铁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出示图片PPT,了解磁铁的其他用途,幻灯片内容包括门吸、磁力火车、磁力画写板、文具盒、磁力起重机等。

  延伸活动

  将材料投放到探索区,鼓励幼儿在区域里继续探索磁铁的秘密。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亲爱的小鱼》绘本中借着一只猫咪与一条小鱼的情谊,温暖地道出爱的真义。在幼儿的生活经验中,猫和鱼并不是好朋友,猫是会吃鱼的。但在作品中猫却和小鱼成为了好朋友,表现的是猫和鱼之间的情谊,非常温馨和谐。为了帮助幼儿借助绘本来理解朋友间的`情谊,设计此活动,试图通过绘本《亲爱的小鱼》使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初步感受爱,通过看看、想想、说说,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深刻感受到绘本阅读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细节, 大胆想象,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猫和小鱼间的爱,并能试着说出自己的爱。

  3、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绘本大图书、课件PPT、柔美的音乐

  2、绘本小图书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1、出示PPT,你们看到了什么?

  2、看到了鱼和猫你们会想到什么?

  二、讲绘本,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介绍故事的名字。

  师:分段讲故事(从亲爱的小鱼……看你会不会回到我这里)

  2、喜欢故事中的小猫吗?小猫是怎样关心小鱼的?

  3、小鱼看到了大海他会感到怎样?

  4、小猫把小鱼送到大海里去了,那他坐在海边心里会怎么想呢?

  5、一天天过去了,小猫很想念小鱼,小鱼回来了吗?

  6、那小猫会想什么办法见到小鱼呢?

  7、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好办法,这些都是好办法。那小猫到底想了什么办法呢?请你们接着听故事。

  师:继续讲故事(我会把我最心爱的帽子……我将是怎样的惊喜)

  8、听了故事,你们现在知道小猫想了什么办法见到小鱼?

  9、小猫见到小鱼他们会说些什么话呢?

  10、那小猫跟小鱼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吗?我们接着往下听。

  师:继续讲故事(你会成为我最爱的小船到结束)

  11、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猫和小鱼吗?喜欢他们什么?

  小结:小猫像妈妈一样把小鱼从小养大,小鱼渐渐长大又给小鱼一个更好的的家,让小鱼在大海里

  快乐的自由的生活。小鱼呢,又像一个懂事的孩子不会忘记妈妈。当小猫想他需要他的时候,小鱼

  来到小猫身边。小猫和小鱼就像我们小朋友和妈妈一样的,相亲相爱不分离。

  三、这个故事太有意义了,老师和你们来完整听一遍故事。

  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亲爱的妈妈,我们怎样去爱自己的妈妈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和妈妈,永远相亲相爱,不分离。

中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儿童喜欢的童话故事,它采用生动有趣的动物形象,向幼儿讲述兔子遇险、大象相救、老虎得到惩罚这一惊险动人的故事情节。

  并让幼儿按故事角色表演,从中体会出同伴之间是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欺负弱小的人最终一定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教学目标:

  1 、观察图片,讲述故事中角色对话。

  2 、懂得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道理。

  3 、初步培养幼儿讲故事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准备:

  背景图一幅,小兔、大象、老虎(插入教具),头饰若干。。

  过程:

  一、进入主题。(音乐响起),带小朋友到树林里去玩玩。出示背景图。

  二、演示教具,启发提问,引导幼儿讲述。

  1 、问:谁在小树林里?干什么?讨论后总结: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在树林里高高兴兴地玩着。(学习词“高高兴兴”)。

  2 、插入老虎。哎呀!谁来了?它来干什么?小兔子们怎么办?总结: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大老虎,它张着大大的嘴

  露着尖尖的牙,要来抓小兔子,小兔子吓得转身就逃。(学习词“窜”)。

  3 、它们逃到了河边,怎么办?谁会来救它们呢?(练习喊声“救命呀!救命呀!”)

  4 、出示大象。大象怎样才能救它们?它会怎么说?怎么做?

  小结:大象听到兔子的叫声连忙跑过来说:“快!快从我身上跑过去。”它伸长鼻子,翘起尾巴,就像一座桥,小兔子就从这座桥上跑了过去。三只小兔得救了。

  5 、扩散性谈话。老虎追到河边,看见小兔们都过了河,它会怎么做?老虎专门欺负小动物,真是个坏东西,你想大象会怎么惩罚它呢?(结果可以有多个)

  三、教师演示教具,幼儿完整讲述一遍。编故事题目。

  四、教师示范讲述一遍。

  五、总结:今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我们可不能学老虎,专门欺负别人,不然,总有一天会和老虎一样受到惩罚的。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通过为小老鼠找家,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

  2、 能仔细观察,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象,并乐意表达。

  3、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 图片5幅。

  2、 小老鼠图片一张(正面为不高兴的表情,反面为高兴的表情)。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表情不高兴的.小老鼠,启发幼儿围绕“小老鼠为什么不高兴”积极思考,大胆讲述。

  小朋友你们看,这只小老鼠怎么啦?它为什么不高兴?

  2、 倾听小老鼠不高兴的原因:大风把它的房子吹走了。启发幼儿为小老鼠找房子。

  你们猜对了吗,我们一起来问一问小老鼠。

  原来是大风把它的房子吹走了,你们愿意为小老鼠重新找一间房子吗?

  3、 出示1——5号房子,幼儿自由选房子,并观察讨论,阐述理由。

  这里有几间房子?你想为小老鼠选几号房、为什么选这间房?(或)为什么不选×号房而选×号房?为什么认为×号房不适合小老鼠住? (1号房没有门和窗,小老鼠不能进入房子里,如果从烟囱进去就太辛苦 了,所以不适合小老鼠住。2号房没有瓦片,遇到刮风下雨就不能住,所以也不适合。3号房倾斜有裂缝,有坍塌的危险,也不适合。4号房隔壁有猫,猫会抓老鼠,有生命危险,所以也不适合。)

  4、幼儿进一步围绕问题深入观察讨论。

  大家为小老鼠找到了适合它住的房子,开心吗?小老鼠非常感谢你们,它决定住进去(小老鼠高高兴兴去转了一圈,又变得愁眉苦脸)可它为什么还是不高兴呢? (引导幼儿发现屋内、外环境缺少的条件)

  小老鼠再想请你们帮帮忙,它想请你们帮它打扮自己的家,使它能高高兴兴地搬进新房,你们愿意吗?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淡化了文学教育的工具色彩,而突出了艺术欣赏要求。儿童文学作品形象性强,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浅显,非常适合幼儿的欣赏水平。其突出的功能就是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初步能按顺序观察并讲述图片主要内容

  2、做了错事能勇敢承认并改正错误。

  3、掌握词语:争、吓、撕破。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育挂图破旧图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内容,通过提问让幼儿认出图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观察这4幅图,看看图上有什么东西?他们在做什么?)

  2、教师提问,幼儿分图讲述故事内容。

  (师:第1幅图上有什么?接着发生了什么事?第2幅图老师走过来问了什么问题?小明和小强是怎么说的?第3幅图接着他们是怎么做的?第4幅图图书补好后,他们是怎样看书的?

  3、教师复述故事。

  (刚刚小朋友都说得很棒,现在老师来给小朋友讲这个故事,小朋友听听故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4、师生复述故事。

  (刚刚小朋友都听了这个故事,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这个故事讲一遍好吗?)

  5、教师小结,进行品德教育。(对个别幼儿进行表扬及鼓励)

  1)你们喜欢这个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喜欢他?

  2)平时,我们做错了事应该怎么样?

  6、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和老师一起修补破旧的图书。

  (小朋友,我们班的这几本图书破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老师这里有剪刀和透明胶,等等我们一起把它们补起来好吗?)

  反思:这节课时间偏短,未达到教学3的目的,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来讲述故事,也可结合日常生活来品德教育。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经典)中班教案08-17

中班教案【精选】09-01

[经典]中班教案08-21

[精选]中班教案09-22

中班教案[经典]09-19

中班教案01-21

中班教案01-21

中班教案01-21

中班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