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如何当好被管理者

如何当好被管理者

时间:2022-04-16 05:27:49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当好被管理者

中层既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中层不仅要带好自己的小团队,同时还要融入整个组织的大团队。

双重的角色,决定了中层要想当好管理者,首先必须当好被管理者。

我在某香港文化传播集团做副总裁时,认识了一位小伙子。当时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服务生,但几年后我再遇到他时,他已经成为一家资产超过几百亿的某外国企业的CEO。

当时他正好到国内投资,使得我有机会进一步了解他。

知道他的背景之后,我大吃一惊。原来他竟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

“你有那么高的学历,为什么当年还会选择去当服务生呢?”我好奇地问道。

他微笑着回答说:

“首先,我不想省略走向成功的每一个步骤。尽管我可以选择一个很高的起点,但从最基层开始做起,可以让我熟悉每一个环节,这对于我以后从事管理、做决策是很有用的。另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只有学会当好一个被管理者,才能当好一个管理者。”

想当好管理者,首先要当好被管理者,这个理念来自有“商界西点军校”之称的哈佛商学院。

西点军校以培训军官而举世闻名,在那里,每个学员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服从。学员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会把自己的个性全部抹除:所有人的名字都统一换成编号,头发剪成同一发型,衣服全部换成校服。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去掉自我,更好地融入团队。

其次,每个人都必须学会承担责任和服从。不管上级问什么问题,都只能从三个答案中选择:“是”、“不是”和“没有任何借口”。

西点军校是培养军官的地方,而一个好的军官,必须从学会服从开始。因为军令如山,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任何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在战场上都可能导致一场灾难的发生。

做中层管理者其实同样如此。如果每个人都只强调自己的个性,各往各的方向走,那么整个集体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与战斗力。

即使是才能再高的管理者,也要学会做团队里的一分子。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管理者融入团队之中去。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组织,皆同此理。

在微软公司,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微软公司的副总裁鲍伯辞掉了手下一位名叫艾立克的总经理。因为艾立克虽然才华过人,但却桀骜不驯、傲慢专横。

尽管鲍伯十分爱才,希望艾立克留在公司,但他不能容忍艾立克的这些毛病,因为这些毛病会带坏自己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团队。

当时,很多技术专家都来为艾立克求情,但是鲍伯很坚定地告诉他们:

“艾立克聪明绝顶不假,但是他的缺点同样严重,我永远不会让他在我的部门做经理。”

结果,比尔·盖茨听说这件事后,出于爱才之心,主动要求将艾立克留下,做自己的技术助理。

这件事给一向傲慢自负的艾立克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也让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7年后,凭着自己的努力,艾立克逐步晋升为微软公司的资深副总裁,而且非常凑巧,他成为鲍伯的上司。

艾立克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并没有对鲍伯怀恨在心,反而非常感激他。因为正是鲍伯把他从恶习中唤醒,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地位。

艾立克不仅没有报复鲍伯,反而在管理方面虚心向鲍伯请教,这时的艾立克已经懂得了怎样做一个好的管理者。

同时,鲍伯也表现得非常优秀。当艾立克成为他的上司后,他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服气的想法,而是非常积极地配合艾立克的工作,两人相处得非常融洽,一直为公司的发展而共同努力和前进。

艾立克刚开始因为无法当好一个被管理者而降职,后来却因为当好了一个被管理者而晋升。从他的一降一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好一个被管理者是多么重要。

在艾立克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层管理者共同的影子:聪明、有能力、有业绩,但同时也因此很自负、有个性、不甘心听从别人的指挥。

对任何组织来说,成员的能力和个性是不能完全画等号的,个性更需要服务于整个组织。

每一位中层管理者,都身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如果连自己都要一味地强调个性,不服从管理,那么又如何让自己带领的团队齐心协力、听从指挥呢?

不听从指挥的团队,对任何企业和单位来说,都是最糟糕的团队,也毫无疑问是最没有发展前途的团队。

很多中层管理者确实很有才华和能力,但也很容易产生自傲的心理,甚至有时候认为自己的想法比公司的决策还要高明,因此难免对公司的策略有抵制的情绪。

但这时你是否认真想过:在某一点上,我的想法或许确实很高明,但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呢?

所站的高度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制定的决策也就完全不一样。

而且,企业或单位出台任何一项决策,都首先希望得到中层管理者的助力,而不是阻力,否则,中层管理者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

或许你会问,难道作为一位中层管理者,就必须完全抹杀自己的个性吗?

当然不是,在具体的实施中,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及有个性的操作方式,但是在组织的决策面前,服从永远是第一位的。

否则,“黏合剂”很可能就会变成“离心力”。

如何做好管理者?与团队精神2015-09-10 17:37 | #2楼

团体的领导者有两种型态:一种是权威型,在他的领导下,部属多半敢怒不敢言,不敢不接受领导,因为不服从的话,也许就会保不住工作饭碗,甚至有生命的危险,所以表面上他还是领导得很好,但实质上部属是口服心不服。

另外一种则是自然形成的领导人物,这种人能够受人恭敬、尊重与拥护,但这并不是因为他有权威,而是因为他能够帮助别人,并且认同、尊重其它的人,使一盘散沙凝聚在一起。这种领导者的沟通协调能力很强,也有极大的感化力与感动力,所以能够慑服、带动团体,让多头马车共同朝一个大方向前进,这也就是民-主式的领导。

以儿童的世界为例,有的孩子王是因为力气大、块头大、声音响、姿态强,所以每个小孩都怕他,只要他一声吆喝,大家都要服从,接受他的领导,这种就是权威型的领导者。另外,有的小孩能够担任沟通协调的工作,照顾其它的人,所以孩子们觉得跟他相处很安全,整天都喜欢跟他玩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会以他为领导中心。

佛教里的释迦牟尼佛是一个最好的民-主式领导者,他不用权威、神权来恐吓人,也不用军权来威胁、慑服人,而是用慈悲与智慧,为所有的人带来平安与智能,因此,大家都聚集到他的座下,接受他的领导。可是他始终都很谦虚地说自己不领众,这意思是说:我不是领导人,我也是大众之中的一份子,接受大家的领导,只不过因为想到一个团体需要共同的生活规律、原则及方向,所以才提出建议,因为大家的认同,才聚集在一起。你们来了之后,不受任何约束及勉强,能接受此一原则及规律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的人也可以随时离开。

在这种自由地来、自由地去的情况下,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却愈来愈多,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所有的人都主动来接受他的领导。他是以佛法为师,用佛法领导大众,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崇-拜的欲望而强迫所有人把他当成领袖。

因此,我常常鼓励人,想做一个最好的领导者,就不要以领导者自居。一个最好的领导者,是接受大家领导的人;一个最好的领导者,就是为大家指出正确道路的人。但此正确道路并不能强迫大家接受,必须争取大家的认同,如果有歧见,可以集思广益,考虑大众的需求,再加以修正,找出真正的方向,使大家有路可循,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如果不想只做形式上的领袖,就要以大家共同形成的观念、生活方式等来领导;能促成团体互信互敬的人,才是最好的领导者,而且永远不会被人推翻。这样,即使下台或过世,他仍然是这个团体的精神领导中心,是许多后人的永恒标竿。

工作自在语

一个最好的领导者,是接受大家领导的人;一个最好的领导者,就是为大家指出正确道路的人。

合作与服从

合作与服从 

现代社会,大部分的人会用「合作」来取代「服从」这两个字,例如警-察侦讯嫌疑犯时,虽然希望他能自己承认是否做了坏事,但是不能命令人,只能请对方合作,配合警-察机构的调查需要来填写资料和报告,透过合作能避免问题更加复杂。 

现在很多的主管或长官,对他的部下和职员也会这样讲:「请你们大家配合」、「请你们大家合作」。实际上,他是一个命令或是一个指示,但一定要这样表态,这就把合作和服从的定义模糊了。 

是不是服从就是合作?合作就是服从?服从与合作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服从是属于阶级性的从属关系,上对下是命令,下对上则是服从;服从也是属于少数和多数的互动关系,少数人必须要服从多数人的表决,当少数人的意见不能够为大众接受时,就只有面对现实,服从多数人的意见。但在事实上,现在有很多的人是用合作这个名词要求别人服从,或是把合作误解成服从。其实合作真正的意思,是希望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来完成共同需要的、希望的目的或事业,你提供你有的、我提供我有的,例如我出钱、你出力,或是我出力出钱、你出主意,共同成就一件事,这样彼此互相配合就叫做合作。 

此外,或是说我做这一部分,你做那一部分,我们朝一个共同目标来分工合作。就像是工厂里的各种部门,分别负责做成各式各样的零件,最后组合成一样机器或是一件衣服,这也是分工合作。 

无论是在一个家庭里、一个社团里或是在社会里,大家都需要合作。合作一定要有技巧,要有沟通协调的过程,因为人与人之间,你想你的、我想我的,一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沟通想法,沟通以后才能够互相谅解,才可以折衷地选择两方面的意见,如果双方都坚持己见,那就不能合作了。 

协调沟通之余,还需要适时地妥协,妥协就是让步,如果各有坚持、互不让步,一定会引发冲突,很容易变成没办法收拾的局面。如果这种冲突发生在家里,就可能导致离婚;发生在公司,则可能使部门间产生分-裂了。 

所以,除了顾全大局之外,还要懂得妥协。因为你不容易让步,那我只好先妥协了,当你渐渐了解我其实是妥协求全,也许你就能够体谅我,那时候我再慢慢转变你,让你了解我的意见也不错,这样就又能够合作了。所以,合作是一种协调,服从则是命令,其间是大有差别的。 

工作自在语 

合作一定要有技巧,要有沟通协调的过程,因为人与人之间,你想你的、我想我的,一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沟通想法,沟通以后才能够互相谅解。

留住人才的方法

留住人才的方法 

如何寻求合适的人才是一门大学问。刚开始时,谁都不知道人才在哪里,我们可以针对工作的性质与内容需求开出条件,列出求才的标准,再透过广告刊登公开招聘,或是亲友介绍推荐。至于如何从许多应征者当中,挑选出适任的人,这就要看面试者的眼光了。 

首先,是第一印象。第二,要考虑这个应征者所具备的条件如何?第三,要仔细观察他的各种反应。第四,则要看他的应征意愿如何?是不是很诚恳?其中,诚恳是最重要的条件,技能专业反而次之。技术不足可以加强训练,如果专业才能够,但是忠诚度不足,进了公司之后会为公司带来许多麻烦。 

忠诚度在一时之间很难透过面谈就判断出来,必须靠运气、靠感觉。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福报的人在征人时,一看就看准了;而没有福报的人,看人全都看走眼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有福报的人会吸引有能力、忠诚度高的有缘人来,而且进了公司以后,他的心不会随人事变化而浮动,能够长久待下来。 

如果是基层人员,公司必须要培养他,不要担心会花费太多时间或资源,也不要担心培养起来后,他会离开公司。职前培训、在职训练都不能少,培训期间有些人会被自然淘汰,留下的就是可用之人。一经录用,要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家人,不仅要在工作上扶助他,也要时时留意他的身心状况,甚至还要照顾到他的家庭。在这样的推诚置腹、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下,还需要担心部属跳槽吗?如果只给他普通的薪水,又不关心他的生活,那么他愿意在这个公司待多久就很难说了。 

所以,薪水多少是其次,真心的关怀才能留住人才,只要员工能够感受到你的体贴及关心,他就能从基层做起,经过时间的磨练,便可以培养出最忠诚、最可靠、最好的人才。我的一个皈依弟-子,也是一位大企业家,他就主张人才出于内部,一定要从基层慢慢培养起来。 

当然,有些不懂感恩的人,不管你花了多少心血、对他多么照顾,他还是说走就走、说变就变。要坦然地将它视为意料中的事,因为人心难测,发生这种事情在所难免。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应对其它人失去信心,仍然要一本初衷,继续关怀、培养、照顾属下。换个角度想,会流失的就表示是不可靠的人,迟早他都会离开,倒不如慷慨大方地让他走。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能到其它单位、其它公司服务,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也可以算是我们对社会所做的一种培养人才的奉献。 

工作自在语 

薪水多少是其次,真心的关怀才能留住人才,只要员工能够感受到你的体贴及关心,他就能从基层做起,经过时间的磨练,便可以培养出最忠诚、最可靠、最好的人才。 

劳资是生命共同体
 劳资是生命共同体

有些企业界的领导人认为,事业的丰硕成果是自己打拚来的,公司的稳定局面是自己奠定的,财富更是自己辛苦经营,甚至是承担极大风险赚来的,而员工只不过是领他的薪水、帮他赚钱的人。由于这种错误的观念,常常造成公司上下缺乏共识,离心离德,企业无法健全成长。 

经营者与主管确实为企业付出很多,不但付出了资本、智能、时间、经验,同时更承担许多风险,所以员工应该要感谢他们;但是相对的,做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应该要有正确的心态与观念,具备民-主的风度,以平等的方式与员工共同讨论-公司发展,避免形成独裁。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一切现象、一切成就,都必须靠许多因缘配合才能促成。例如,三国时期孔明拟用火攻击退曹军阵营,军队的调度派遣等,一切安排就绪,但因风向不对,吹的是逆风,以致于迟迟不能进攻,因此才有「孔明借东风」这个典故。孔明纵有高明的识见,却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控制局势,所以才必须向老天借东风,这不就是因缘和合很好的例子吗? 

将这种因缘观引申到企业上也是一样,任何事业的成功,需要「东风」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除了要有国际环境、社会环境的因素配合,还必须网罗杰出人才,借重他们的长才才行。如果只有一位老板,就算他很有才能,也很富有,但是缺少其它人的帮助,也不能结合大家的智能与力量,是很难成就出一番事业的。所以,站在经营者的立场,应该感谢所有员工的共同付出,没有这些员工的努力和同舟共济,经营者必然会孤掌难鸣。

至于员工方面也应该想到,如果没有经营者的资本、专业及智能的投入,也无法创造这个就业机会。所以,劳资之间的互动是建立在互需互求的基础上,单靠一方都无法成事。由于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不少企业家赚了很多钱,有一些人因此很眼红,认为资本家很可恶,剥削了他们的利益,因而主张把企业家全部赶走,让自己来赚这个钱。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企业要靠资本家的智能、资本、技术、管理能力才能够经营起来,如果把这些专业的资本家全部赶出台湾,那么台湾大概只能留下荒地一片了。 

但是资方如果自认公司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而以施恩者自居,认为这些员工吃他的、用他的、领他的薪水,都是他的负担,那么这个事业也一定维持不久。有这种心态的老板,难免盛气凌人,对人颐指气使,可能因为一时的运气,管理的员工高达几百个,甚至几千个,但是员工都有他们的自主意识、价值判断,要不了多久,就会一个个挂冠求去,这个老板也就当不成了。 

所以,唯有建立劳资互惠的观念,尊重员工,平等相待,事业才能蓬勃发展、永续经营。 

工作自在语 

唯有建立劳资互惠的观念,尊重员工,平等相待,事业才能蓬勃发展、永续经营。 

身和同住

身和同住

六和敬的第一项是「身和同住」,这是最基本的团体生活规约,如果能推展到社团或是职场里,将可以减少很多人际纷争,维持和-谐。 

「身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每一个人的身体都要保持健康、和-谐快乐,也就是说,我们不论是生活、饮食、起居或作息都要非常正常规律,如此一来,地、水、风、火四大就能调和,不会冷热不均而生病。身体健康时,与他人相处就能够心平气和,也比较不会因为心理上的冲突而造成生理上的疾病。 

一般人都不喜欢和生病的人在一起,这是因为他们身体的特殊状况,很容易对人造成困扰,或让人感觉不舒服。像是病人会无法负担自己的工作、无法克尽一己之责,因此连累到其它人,加重他人的负担;再者,生病的人情绪也特别不稳定,很容易出言不逊,与他人发生口角冲突。因此,如果身体不健康,四大不调,就不容易与他人和-谐相处。当然,也有人虽然身体有病,还是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这是很有修养的人才做得到。

第二个层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艺术,由于每一个人身体状况都不同,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个别需求,让其它人受到伤害或受到阻挠。例如大门只能容纳一人的宽度,却有两个人要同时进出,总要有一方先退让。如果都不愿意退让,或者两个人没有默契,你赶着进门,他也抢着出门,双方莽莽撞撞的,难免会撞得鼻青脸肿。 

所以,在工作场所中,自己该做的事要自己做完,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不需要你做的事,则不必多管闲事,这是非常重要的相处艺术。可是,如果有人害病,或者出了状况,就应该不吝惜伸出援手,帮助他完成工作;这样当你有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你,这就是互通有无,和-谐相处──也就是相让又互助。把握住相让、互助这两个原则以后,人我之间就不会产生摩擦,否则,我走的路不准你走,各人占据各人的位子,彼此老死不相往来,这就不是身和同住。 

所以,团体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照通融,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就要让彼此都有活路,这就是生活互动的关系。当生活互动的关系能够和-谐,就叫做和光同尘,虽然是一个一个不同的存在个体,可是彼此之间非常和-谐,没有冲突。如果能够实践身和同住的相处方法,不但夫妻不会吵架,同事之间也不会有冲突,工作便能在融洽的互动气氛里圆满完成。 

工作自在语 

团体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照通融,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就要让彼此都有活路,这就是生活互动的关系。当生活互动的关系能够和-谐,就叫做和光同尘。 

口和无诤

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和无诤」观念,是可以避免的。 

不论是僧团或是其它团体,想要做到口和,说话用语就要谨慎小心,要经常使用敬语、爱语、勉励语或同情语,如果能够时常如此用语,你尊敬对方,对方也会尊敬你。 

但要完全做到「口和」并不容易,就算是我们自己的牙齿,有时候也会咬到舌头、咬到嘴唇,人与人之间有口角虽是难免,但是在吵过架后,如果能先向对方道歉:「对不起,刚才是我误会,话讲得太重了。」「对不起,我刚才的词句用错了,是我不小心,口无遮拦,说了不该说的话。」这样至少还能维持彼此之间和-谐的关系。 

不过,我们中国人有一种熟不拘礼的习性,和熟人相处时,往往忘了要尊重对方,所以容易发生口角。不管是夫妻、朋友,或者是工作伙伴,即使已经相当熟识,还是要使用尊敬、勉励、同情或是谦虚的话语,这种话语没有恶意,也不是逢迎,而是尊重他人的用语,会让别人听起来觉得很舒服、很受敬重,沟通自然也愉快。 

我在日本留学时,发现日本人比较少在街头吵架,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使用尊敬语、谦虚语。而在家庭里,父母很早就注意小孩子的教养,倘若有人使用粗语,也会遭到他人耻笑。 

日本人对不同的辈份有不同的尊称,即使是晚辈也是一样,例如对我的教授来说,我是他的学生、晚辈,但是他对我的说话态度还是很尊敬,不会说:「喔!你这个小鬼。」或是「你这个学生」、「你这个人」,他一定会尊称「某某桑」(??)。「桑」是中文的发音,写成日文就是「样」,这个「样」就是尊称。父母即使对小孩说话,也是很客气的,称呼小孩都叫「某某将」(???),这是一种昵称,也是一种尊称。平常说话时如果能用敬语,彼此之间就比较不会有口舌之争,人和人之间,即使再熟悉也不会出言不逊。 

通常出言不逊是因为口不择言,口不择言是由于彼此之间没有敬意。由此可知,要达到「口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所用的词句、用语的态度和讲话的声调。日本语非常重视语调,这是要经过练习的,同样一句谦虚语,如果声调不对劲,听起来就好象是在讽刺对方一样,在日本,最先提高声音的那个人绝对是输家。所以「口和」要从敬意、心态,以及语言上表达出来。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日本人是「有礼无体」,指的是当你需要帮忙时,语言上虽然非常客气,但是实际上不会给你多少帮助,其实,维持表面的敬意就已经很好了,至少彼此相处时不会发生摩擦。心存敬意,多说敬语、爱语、勉励语、同情语,一定能够「口和无诤」。 

工作自在语 

通常出言不逊是因为口不择言,口不择言是由于彼此之间没有敬意。由此可知,要达到「口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所用的词句、用语的态度和讲话的声调。

意和同悦

意和同悦 

六和敬中的「意和同悦」,是一种最愉快的沟通观念。「意」指的不是意见,而是情意、感情,是属于意念的,也是感性的。 

人与人相处沟通,不一定都要靠语言,也不一定要透过物质,有时候是一种心意的交流。常言说:「礼轻情意重。」这就是意和同悦的「意」。像是如果我送你一朵小花,价值不在这朵花的价格,而是小花代表着我对你的关心;送你一样小小的礼物,并不是这样礼物对你有多重要,而是这份礼物隐含了我的关怀,这才是贵重的地方。透过这份薄礼,让你感受到我的祝福,我的心意你领受到了,这就是彼此之间一种感情的建立。 

还有所谓真情流露时,这种真情的表现也是「意」,这是真心的,无法用言语描述,也不能用任何东西表达,但是你却可以晓得这个人是很真诚的。人的感情非常微妙,有时只要彼此看一眼,透过眼神就可以感受到;有时只是简单地握个手,就可以感觉得到对方是否真的关心你,感情浓淡并不在于握手的轻重,这是很微妙的事情,只有当事人察觉得到。 

又例如在一个聚会场合,如果感觉到空气是凝固的,那么不但你会不舒服,我也会不舒服;如果空气里洋溢着和-谐的气氛,大家的心情都愉快,当其它人进了这个场合,也会觉得好轻松、好愉快,不需要用言语传达,每个人都感染到愉快的心情,这种和-谐也就是意和。意和了就能同悦,你很愉快、我很愉快、他也很愉快,彼此之间心照不宣,这是一件令人非常欢喜的事。 

假使在我们之中,有两、三个人,甚至只要有一个人心里很烦闷、很痛苦,如果他表现出来了,我们眼睛看得到,当然就会觉得不舒服。奇怪的是,即使他表面若无其事,我们也可以感受得到,会觉得好象有什么事情发生,心里感觉怪怪的。这就是意不和。 

「意和同悦」的「悦」是经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这非常重要,见到任何人都要保持愉快、真诚的心情,来欣赏、接纳对方,彼此之间就能营造出一种令人愉快的气氛。也有的人匠心独运,很快就能营造出那种和-谐的气氛,使人一看到就很欢喜。真诚的心或是充满喜悦的心就像是能量一样,能在无形中散布出去,只要有欢喜、欣赏、包容、赞叹的心,这种意识、心意,周遭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而且,对方也会回馈给你,这就是意和。 

如果在一个团体里,大家都有这样的一颗心,就能达到意和同悦;一个家庭里,夫妻子女之间,不一定非得要有形式上的拥抱或是亲密的动作,只要能营造这种「意和同悦」的气氛,相信每个成员的心情都会非常愉快。 

工作自在语 

真诚的心或是充满喜悦的心就像是能量一样,能在无形中散布出去,只要有欢喜、欣赏、包容、赞叹的心,这种意识、心意,周遭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

见和同解

见和同解

六和敬中所提出的「见和同解」,就是让团体的成员见解有共同的交集,并能达成良性沟通。「见」就是意见,也就是所谓的见解或知见。「见和」指的是群体有共同立场的见解,彼此有共同的方向和原则。例如夫妻两人共同的原则是要维护家庭的和-谐幸福,共同的立场就是缔造出共同的命运,一如我们常说的:「同命鸳鸯」,夫妻两人终身都朝着共同的方向,走相同的一条路。 

做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做人的标准及立场,所作所为要与这些标准和立场一致,例如,身为员工,如果立场和公司的方向相冲突,那么就不会被这个团体所接受;又例如,一个父亲的所言所行或是见解如果和其它家庭成员互相矛盾,所有家人的安全、福利,也因为他受到损失或伤害时,那么不管是太太、孩子或是父母、兄弟,都会觉得他不可理喻。所以,一旦违背了整体原则,所作所为是不会被大家认同的。 

不过,共同点虽是相合、相同的,但在此一原则下,每个人仍然可以自由发挥、不受限制,否则大家的意见完全一致,变成一言堂,这样也不对。见和同解并不等于是一言堂,大家可以各自表述,刚开始时鸡同鸭讲也没有关系,虽然因为误会而产生一些争论,但是真理愈辩愈明,误会也有机会化解,到最后还是可以找到交集。只要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同一个方向,在同一个基础上争论,都没有问题,这就是「见和同解」。 

也就是说,这个意见是为了大众的利益,是代表大众的,由大众来共同判断,而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意见来决定。释迦牟尼佛说:「依法不依人」,不要因为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或他人传说是佛说的,就以为那句话绝对可信、非听不可;只要合乎佛法的标准与基础,就是佛法,不要因人立言或因人废言。因人立言,那是个-人-崇-拜,是一种迷信;因人废言,则更是损失。 

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一个准则。诚意沟通,创造双赢

诚意沟通,创造双赢 

为什么很多宗教间常会争执不休,甚至不惜一战护教?这是因为每个宗教的立场不同,当只考虑到自己一方,忽略尊重对方的需求,就会产生冲突。当基本立场不同时,见解要达成一致是很困难的。 

像是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之间的意见就经常不同,即使同样是佛教徒,想法也不一定相同,但是彼此在沟通协调后,就会找到交集。因为在对谈当中,一定可以发现共同利益的存在,共同利益总是重于个别利益,由共同利益着眼,共同的方向与原则也会随之出现,如此一来,就变成六和敬的「见和同解」了。 

要注意的是,沟通时的态度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要保持一个非常开放、愿意接受别人观点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坚持己见。想要求「和」,就要采取主动,并不是要求别人来与自己相合,如果本身没有「我愿意跟你和」的诚意,对方如何与你沟通?「和」的效果也就无从产生了。有了诚意以后,还必须清楚表达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立场,如此就可以找到共同点;有了共同点,才能够携手合作;既然可以携手合作,就一定可以互蒙其利。 

就好象在职场里,常因部门不同,所以见解、利益也都不同。例如财务部门抱怨新闻部门花钱太多,应该节省开销,少用卫星转播;新闻部门就会反驳说:「没有经费,我们怎么把新闻做好?」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达成见和同解就必须双方配合,彼此做到不让对方为难才可以,否则工作便无法进行。新闻部要考虑到财务部有一定的预算,财务部也要为新闻部着想。考虑愈多,潜力愈会被激发出来,在精打细算的情形下,运用头脑及人际关系,才能做出最好的新闻效果,这就是用智能创造了双赢。 

和平与战争一样都是求和的手段,但是求和的真正目的是希望达到彼此的合作、和谈,而不是用武力压制对方,再命令对方对自己言听计从。武力压制的结果,短时间内也许是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只要一等到机会,就会马上起而反抗、倒戈相向。所以,一定要为他人的利益设想,在「为你好」的情况下才能够达成求和的目的,如果只为自己着想,那是永远都不和的。 

工作自在语 

有了诚意以后,还必须清楚表达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立场,如此就可以找到共同点。 

此外,在一个团体里难免会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很主观,但是要多听听他人的意见,互相沟通,当双方都把意见讲出来,并找到交集点后,就会变成共同意见了。开会的目的在于沟通协调、达到共识,如果各自坚持己见,会议谈不出结论,那就失去开会的功能与意义了。 

见和同解,实际上就是达成共识,在共识的指导下往前走,期间如果偏离了,就再度沟通协调,修正方向。这是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人必须遵守的条件,如果没有这种修养,一定会常起争执,吵闹不休。 

工作自在语 

因人立言,那是个-人-崇-拜,是一种迷信;因人废言,则更是损失。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一个准则。利和同均

利和同均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以帮助团体化解利益冲突,让大家有福同享。 

为什么一般人无法利益均分呢?首先就要厘清一般人对「平等」的错误观念。利益的平等不能够一刀砍平,变成齐头式的均等。在民-主社会里,每个人所得到的教育训练机会是均等的,只要凭着个人的能力、智商,就能够进入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工作,拥有较好的生活环境品质。有时明明两人的IQ差距不大,可是其中一人就是福报不够,或是不善与人相处,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的结果当然就会不平等。因此,机会和基础是平等的,但是发展却不能平等;人格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地位也没有办法平等,这是因为各有各的能力、因缘、福报与智能,不同的因素会形成种种差别。 

释迦牟尼佛有个比喻:下雨时是普遍、均等地落在地面,可是地面上的草木所受到的滋养程度,却不一样,例如小草就没有办法接受太多的雨量,但是大树靠叶子就已经可以接收很多雨水,更何况是埋在土里的树根呢?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责怪老天爷不公平,埋怨它给大树的雨量多,给小草的雨量少。大自然是完全平等的,只因为地球上的植物各有各的不同需求,对雨水的容纳量大小有异,所接受到的雨量也就不同。 

同样的道理,就人来说,基本上利益是普遍均等的,但是随着个人器量大小不同,接受的程度也就有多与少的差异。例如,有的人用脚踏车当做交通工具就足够了;有的人则觉得骑脚踏车太慢了,必须以汽车代步;有的人不只要用汽车代步,而且还必须是名车,否则会觉得无法与他的身分地位相配合。这种情形,你能说是不平等、利益不均吗?这不是享受的问题,而是你有多少能力,就能够运用多大的环境和能源,基本上这还是均等的。 

所以,在工作场所中,公司长官也许看得很清楚,某人的能力比较强,应该加薪;某人很认真,表现得很好,所以这次应该让他升级。可是同事之间却不这么认为:「为什么他加了薪,我却没有?太不公平了!」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这不是利和同均,利益冲突就因此产生了。这是因为彼此立场不同的关系,如果能综合三方面加以考虑:先为长官、为被加薪的人设想,再为自己着想,就会比较客观一点。 

然而也有可能升官的同事是因为很会逢迎、很会做表面功夫,而如此的升官,还值得羡慕吗?正直的人是不会羡慕这种人的。如果真的遇到喜欢听人奉承阿谀,爱用小人而不用君子的长官,你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不就是换个长官,要不就得认命,这是自己的福气不够,虽然样样都行,但是时运不济,所以只好认命。所谓认命就是消极宿命吗?不然,只要有机会转换工作,还是可以及时把握,换个环境重新出发,另创人生新局面。 

工作自在语 

机会和基础是平等的,但是发展却不能平等;人格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地位也没有办法平等,这是因为各有各的能力、因缘、福报与智能,不同的因素会形成种种差别。

利益为大家所共有

利益为大家所共有

六和敬的「利合同均」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个是制度层面,另一个是伦理层面。从制度层面而言,在这个制度之下,一切东西属于人员、团体所共有,例如一个经营成功的公司,应该让员工成为公司里的持股人,也就是股权所有人,所有的员工每年都可以分到股息或者是红利,如此公司经营得愈好,员工拿到的钱愈多,将会带动全公司的士气。不过随着每个人的职务、能力,以及对公司奉献的差异性,得到的股份权利、持股就会有所不同,获得的利益也不一样,但这还是利和同均的有利共享。 

又例如,中国古代社会里的大家庭,常有五代、六代,甚至七代同堂,那么大的一个家族里,财产基本上是共有、共享的,媳妇、儿媳妇、孙媳妇都各有各的私房,各有各的权益,在他们自己的私房里,还是可以享有自由;不过,其中也有一点点差别,父亲、儿子的权势会比较大,媳妇则小一点。中国社会的男女地位不平等由来已久,或许这是因为过去男人在外要交际应酬,所以用钱用得比较多,女人主内就用得少一点,就权利、利益来说,这样的情况不能说是不均等。 

再者,目前世界上可以分成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愈多的人,享受得愈多;而在共-产主义统治下,财产全部共有,表面上是完全平等。过去五十年来,两派主义南辕北辙、水火不容,但是到了今天,这些观念都在转变当中,资本家的享受不再那么奢侈,他们的财产虽然是个人所拥有,实际上是为社会大众管理,并不是由他一个人独自享受;共-产主义方面,也逐渐出现资本主义的色彩,两种主义渐渐地靠拢,有点找到交集了,这也证明佛教所讲的「利和同均」能符合人类共同的价值。 

利和同均并不是共-产主义齐头式的平等,也不像资本主义是完全私有制。在现代社会中,有抱负、有远见的企业家,不应只是为了让自己富有而赚钱,或是为了让后代子孙衣食无忧而经营,大企业家们应该要有利和同均的理想和理念,才能够把事业经营出大格局。 

至于利和同均的另一意义则是属于伦理、道德的。有些人的能力很强,相对地,他所能争取到、得到的就一定很多,多到他自己一个人,甚至是一整个家族都用不完,因此他应该适当地处理财产,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捐给教会、非营利事业团体,或是投注在社会福利上,而这种把财富回馈于社会的做法,是另一层次的利和同均。这一种伦理层面的利和同均,可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美满。 

工作自在语 

有抱负、有远见的企业家,不应只是为了让自己富有而赚钱,或是为了让后代子孙衣食无忧而经营,大企业家们应该要有利和同均的理想和理念,才能够把事业经营出大格局。戒和同修戒和同修 

一般人都害怕被戒律约束,一听到戒律、清规等名词,心里都会有点排斥。其实「戒」是一种止恶成善的生活规范。戒有不同的层次,什么样地位身分的人,就遵守什么样层次的生活规范。六和敬中的「戒和同修」,则可以在社会团体或公司企业中,产生良好的规范力量。 

例如初学佛者要受五戒: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全都是为了避免他人受到损失。遵守这些戒条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而是对正常生活的保护,是个人健康生活的原则,也是基本人格的养成,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要遵守。如果是出家人,戒律就更多一些,因为出家人有出家的生活方式,在家人可以结婚,出家人不行,就应该守不婚戒,以不结婚为原则;出家人和在家人还有一个特别不同的地方,就是财产方面,在家人不能没有财产,出家人则是把自己奉献给众生,所以不需要拥有私人财产。 

就一般团体来说,童子军有童子军守则,军人有军人守则,这就是戒律。因此,在工作场所中,大到一间公司,小到一个精简的家庭工厂,都要有员工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假如一个工厂里没有作息的规则,也许一时之间还能维持,但是分工不平均,时间久了以后,问题便会接踵而至,直至不可收拾。 

因此,家庭没有家规也会一团乱,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的夫妻公约,但是夫妻两人生活在一起,相处一定要有默契,太太要像太太,丈夫要像丈夫,各守本分,各尽其责,这就是规律、戒律。如果没有默契,彼此都不遵守共同规约的话,一定会发生摩擦,导致无法在一起生活,最后只有分道扬镳一途。 

大家如果能共同遵守团体规约,就能和-谐相处,这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且有共同性的社会需求。扩大来讲,就是「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就是现代人的共同规则,违背这个规则就是违法,违法的话就会伤害到他人,任何人都要受罚。 

戒律不是由一个人制订的,而是大家一起认定的共同公约,例如佛陀时代,释迦牟尼佛适应当时的需求,订出这样的一个戒律,制订以后因为环境、时代、人事的变迁,戒条仍可以再修订,如果有人不遵守大家一致通过的戒律,这个人就不能够享有团体里的任何权利。 

在僧团中制订的是戒律,而在一般社会团体或公司行号,要怎么做到戒和同修呢?以宪法来说,宪法是由制宪小组讨论、研议,然后拟定草案,再经由国民大会通过制订。一般团体也可以比照这个方法,先由小组或个人研拟出草案,期间所有成员都可以提出修正的意见,最后经过大家认同、通过以后,就是这个团体的共同规范,全体人员就应该共同遵守,如此便是做到戒和同修了。

了解共识

了解共识

有些人做事喜欢「唱高调」,虽然很希望透过理想愿景博取大众的信任,但是如果仅仅是喊出一句口号,却没有实质内容、具体行动,不符合大家的共同需求,不但打动不了人心,也无法取得他人的认同,更不用说是要形成相同的想法与观点,这就不是共识,只是流于形式的口号,并不具任何意义。 

真正的共识,想法一定不是建立在个人的需求上,也不仅止于提倡一句话或是一个观念。共识的形成,是因为大家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发现有共同的需求以后,有人把它提议出来,让大家能够了解,感觉到确实有迫切的需要,进而认同、相信,这才能称为共识,否则各说各话,其心各异,便不能达成共识。 

同时,共识必须具有一股安定的力量,使得大家能够心安理得,继续不断地求进步,所以共识应该是原则性的,而不是一则则的条文,钜细靡遗地规定每件事情该如何做。换句话说,共识是一个大原则,但是在此原则之下,允许不同的做法,否则共识就成了一种绑手绑脚的束缚,不但无法达成共同的目标,反而会造成分-裂失和。 

不过,当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理念被提出以后,因为每一个人的成长文化、知识背景都有差别,立场、立足点,甚至连宗教信仰都有差异性,所以对所主张的内容解读就会不一样。譬如谈到「宗教信仰」一词,从佛教徒的角度来看,马上会联想到佛菩萨、三宝;犹太教徒想到的则是耶和华;基-督教徒想到的是耶稣基-督、上帝;回教徒所想的内容则是默罕默德、真主阿拉。 

因此,虽然社会上有不少人呼吁每个人都要有宗教信仰,大家也觉得有宗教信仰是好的,的确有这个需要,有不少人看起来好象是有了共识,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解释,加上立场、需求不一样,所以造成「他有他的宗教信仰,你有你的宗教信仰」的现象,这是因为共识之中有不共识,有异解、异议在里面。 

相同的道理,同一个家庭想要取得共识,也是一个不容易达成的目标,譬如教育子女是父母亲相当关心的问题,但是对于教育方法,父母双方很可能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认知,在互持己见之下,便很难达成共识。 

就以体罚为例,中国的传统社会,只要小孩子调皮,父母一定都是家法伺候,打几下手心是正常的事,可是现在有人主张,小孩不能重打,以免把他打伤,也有人完全反对体罚,主张不管轻打、重打,对小孩的自尊心都是伤害,最好是用爱心,用沟通交谈的方式替代打骂,即使父母、老师都不可以责打小孩。如此一来,教育观念没有交集点,教育小孩的共识就不容易产生。 

虽然共识不容易产生,但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社会环境之下的居民,或者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庭成员,仍然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有耐心,才能促成共识出现。 

工作自在语 

共识是一个大原则,但是在此原则之下,允许有不同的做法,否则共识就成了一种绑手绑脚的束缚,不但无法达成共同的目标,反而会造成分-裂失和。工作自在语 

大家如果能共同遵守团体规约,就能和-谐相处,这是一种非常简单而且有共同性的社会需求。 

调整职场EQ的好方法 

调整职场EQ的好方法

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只知道用佛法来调心,可以平衡我们的情绪。好的情绪其实就是一种慈悲心、同情心,一种关怀的心、希望的心,更是欢喜的心,这都是情绪透过观念的调整和练习所成。 

如果情绪不能调整的话,一般人就只是称心而为,或是任性放纵。无法管理、了解自己性格或情绪的人,一般都很容易愤怒,很容易失望悲观,很容易妒嫉怀疑,类似这种心理现象,应该就称为EQ不高吧! 

佛法说,每个人的心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我们称它「心念」,也就是「情绪」,有的人善于应用,有的人不善于应用,善于应用的人叫做智者、有智能的人,不善于应用的人叫做愚者。 

在工作场所,一定有跟自己相关的人,包括同事、老板、客户,这些人都有可能让我们无法称心如意、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于是就产生情绪上的反弹,也就是抗拒。抗拒后接着就是抗争,抗争后就变成斗争,斗争后就变成战争了,这都是源自于情绪的问题。因此,佛法要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不好的情绪,叫做「烦恼心」。烦恼心需要透过方法的练习、观念的疏导,才能使我们的情绪平稳、心灵平静、烦恼平息。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观念来炼心呢?首先要认识人的差异性,认定人与人相处一定会有摩擦;因为每个人都有其个别性、独立性,想法不一样、立场不一样、观点也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而且我们对自己都无法十分了解了,更何况是去了解另外一个人的想法和看法。对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委,更不可能绝对清楚,我们常常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猜想,并站在自己的立场为对方下结论,这是不公平的。 

如果能认清这一点,那么在观念上就一定能转得过来,就能心平气和了。要是心还是不能平、气还是不能和时,该怎么办呢?那就要用方法了。可以念「阿弥陀佛」圣号,这是最简单的,当你晓得自己在念阿弥陀佛,不要把念头老是系着对方,不要把对方当成对象,要转移自己的念头,把它放在念佛上,念佛的时候心向内看,不要老是对着外境放不下,这样练习下来,情绪也会跟着平静下来。 

另外,还有个很好的方法,我常教人享受自己的呼吸,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的情况很难改变时,我们可以转念想:我还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还活着,这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我就该满足了。 

因为生气没有用,就试着心平气和地来处理事情,先注意自己的呼吸、享受自己的呼吸,你的气很快就会平和下来,一旦心平气和,自然就会有处理问题的智能,因此根本不必生气。所以,佛法所讲的慈悲心、同情心、关怀心和欢喜心就是高EQ,可以让我们在职场上无往不利。 

工作自在语 

我常教人享受自己的呼吸,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的情况很难改变时,我们可以转念想:我还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还活着,这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我就该满足了。

顺境、逆境 

顺境、逆境

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折就是很大的打击。其实,如果没有逆境现前,一般人不容易成长。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挫折也是一种经验、一种过程,逆境更是一种考验、一种锻炼。如果能够面临逆境而心不乱,没有怨、没有恨,而是以冷静的智能来处理,以慈悲的心来看待,那么逆境就不再是逆境了。 

好比我们走路或者爬山,稍微走远一点脚会累,身体也会觉得疲倦,这不能叫做「逆境」,这只是个「过程」。事未经过不知难,没有一样事情是没有逆境的,只要挫折当前的时候不以为是挫折,把挫折视为推动事务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的现象,挫折就不会变成一种打击。也就是说做任何事的时候,先要考量到顺、逆两面,如此进可以自由、退也可以自由,就能够伸缩自如、进退自在。 

可是,尽管预先考量周到,还是会有重重难关不易通过的时候,此时心里难免不舒服,这种时刻,一定要保持信心。信心是什么?是信我不为己,只为了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保持这样的信念,相信一定可以逢凶化吉。如果只是为了自私、自我,一旦逆境出现,就可能一败涂地,没有办法站起来。当然,人不可能完全没有私心,但能够少一点私心、多一点公德心,纵使逆境现前,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工作上遇到逆境的时候,第一个要想:这原本就是在我的预料之中,我早就知道一定会有困难,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困难而已。接着就要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逆境。首先,当然是运用自己的智能,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就要找专业的人,或是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帮忙,或是几个人一起讨论,因为单独一个人的思虑比较难以面面俱到,若是两个人、三个人一起讨论,很可能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就把问题处理好了。所以,心情镇定地面对问题而不慌张,并适当地求援,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很多人觉得顺境很好,其实人在顺境的时候,难免志得意满,常常会埋下失败的种子。因此我们要居安思危,时时刻刻要谦虚、谨慎,不能趾高气扬、傲慢、自以为是。因为任何事情的成功顺利,都不完全只靠自己,所谓时势造英雄,这和时代背景有关,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也和当时你所结交的人、相处的人有关系。

虽然这当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里面,有的人会认为是自己运气好、自己的能力强,那也没有错。运气好才能遇到好的因缘,可是运气不会老是跟着自己走,好运一样会离开。所以当有好运的时候要小心,就像是爬山爬到最高峰的时候,别只顾着洋洋得意,否则不小心掉下山谷可就麻烦了。 

到了高峰,要知道接下来是会下坡的;下坡之后,另外一个高峰还会起来。人生的过程就像山峰起伏,处顺境的时候不可以骄傲,处逆境的时候不需要灰心。我们必须要记住,随时随地都会有新的可能发生。 

工作自在语 

人生的过程就像山峰起伏,处顺境的时候不可以骄傲,处逆境的时候不需要灰心。我们必须要记住,随时随地都会有新的可能发生。工作与休闲工作与休闲 

近年来有些提倡重视休闲生活的人士认为,不要因过度认真、全神贯注于工作,就像用生命去换取金钱,因此而失掉了身心的平安。我们确实在社会上看到有两种人,一种是贪得无厌,希望追求成功再成功,希望赚钱再赚钱,欲望将会无限扩大;一种则是对工作没有企图心、上进心,只重视自己的生活。 

但我们要试着厘清,有的人得少为足,有的人知足常乐,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得少为足是得到一点点就以为已经够了,知足常乐是多也知足少也知足,能多得很好,少得一点也很好,不要让自己痛苦,也不让他人受到损害,这就叫知足常乐,而不是得少为足。 

得少为足是不求上进,譬如今天看了一本工作专业的书,看完以后就完全不看其它的书了,这样是不行的,因为有的书可以看快一点,有的书要看慢一点,不能说看一本就够了,透过阅读增长工作上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永无止境的。 

一个人如果拚命赚钱,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与财富而没有限度,一心一意只希望能够变成地方上的首富、区域性的首富、国家的首富、世界的首富,这样欲望就没有止境了。追求这样的梦想是很痛苦的,也会非常紧张,因为得到以后又怕失去,失去后又想把它抓回来,有点像是赌徒,希望把人家口袋里的钱全部变成自己的,输了希望能赢,赢了希望再赢,永远不满足。 

想要获得愉快的生活,必须要能够懂得知足,这样就能知足常乐。而我们也要知道如何适度地享受悠闲,每天要有适度的空间,让头脑能够休息放松。 

有些人头脑休息,但是身体还是可以运动,不过如果是身体休息、头脑没有休息,那就不算是休闲了,必须要放松头脑,让脑神经休息、身体神经休息。譬如喝茶时享受那种淡淡的轻松气氛,或者和朋友天南地北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地谈谈天,让头脑、身体都放松。 

休闲也并不等于睡觉,西方人喜欢去咖啡座,他们不是在那里睡觉,而是在享受那份悠闲,这时候头脑是轻松的,身体并不是在睡觉,所以这不是偷懒,而是在调整自己的身心步调。 

中国人也有一些人喜欢附庸风雅,常常坐在茶馆里喝茶,一喝就好几个小时。悠闲要恰到好处,长时间泡在茶馆里,那就是无聊了。中国大陆过去有些人习惯提着鸟笼,整天就是白天蹓鸟、泡茶馆,晚上回去睡觉,这对社会来讲,其实是很浪费的。或者有些人则是工作的时候拚命工作,喝茶的时候拚命喝茶,这都是需要调整的。我们应当学习有些人的工作与休闲态度,亦即可以悠悠闲闲地生活,但是工作的时候还是很努力地工作。 

工作自在语 

想要获得愉快的生活,必须要能够懂得知足,这样就能知足常乐。 

跟压力说再见

跟压力说再见 

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的态度是「要赶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时间之内,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以这种心情来处理事情,就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因为着急没有用,忧虑、担心、恐惧不仅无济于事,反而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压力。 

赶时间时,常会使我们的肌肉和心情紧张,要练习放松心情,学习「把生活当成趣味的工作,把工作当做趣味的生活」,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感觉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心情上自然会比较放松,就不会紧张,也就没有压力了。 

此外,对自我设定的标准太高,也会让自己感受到压力,但要学习如何放松地面对,踏实地完成。例如,也常常有人要求我在期限内完成某项工作,但我不会觉得那是压力,而视为对自我的期许,所以什么时候做、如何完成,都是我个人的事,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我也不担心是不是做不完,因为担心是多余的。就像火车沿着轨道前进,如果以一定的速度前进,一定可以到达目的地,如果突然有辆卡车误闯平交道,撞上了火车,那么这是意外,是没办法的事。所以事先担心也没有用,就因为不担心,也就能够事事安心了。 

如何纾解工作的压力,重要的是,事前要有计画,对自我的能力,也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够,知识学养不足,却有过高的自我期许,承接无法完成的工作,这就自讨苦吃了。譬如说,我很希望做个一百分的法师,但是自己的能力只有六十分,即使尽心尽力去做,结果可能还是不及格,那也没关系,因为这不是我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我做不到。所以,适宜的自我期许是一件好事,这种压力会促使我们有更好的表现,但是假使能力不够,完成不了,也不要强求或自责。 

明白了这些道理后,就应该会减少很多压力。可是人性本来就容易患得患失,就怕失败、怕赶不上进度、怕明天会发生不可预知的事情,因此没有安全感,心也无法安定。事实上,在世间,我们不能操控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例如,命运往往是无法掌控的,连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明天了。所以,不要为未知的事情担心,放下妄想和忧心,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情,只要尽力而为,试着把事情做好,相信一定可以减轻压力。 

如果压力产生了又该如何呢?这时候应该先把事情摆在一旁,放松头脑及身体,休息一下,否则愈急、愈忙,压力就愈重。如果碰到事情是没办法等、无法放下的,就应该试着改变想法,譬如说,忙得天翻地覆时,可以试着逆向思考:「我从来没有这么忙过呢!这倒是一个全新的经验,挺好玩的,忙得很有意思。」 

仅仅是观念的改变,有时就可以使心情焕然一新,用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工作中的忙碌,其实就可以跟压力说再见。 

工作自在语 

忙得天翻地覆时,可以试着逆向思考:「我从来没有这么忙过呢!这倒是一个全新的经验,挺好玩的,忙得很有意思。

【如何当好被管理者】相关文章:

如何当好学校中层管理者04-27

怎样当好酒店管理人员03-17

组工干部要当好三严三实的表率05-07

如何编写简历06-02

立春如何养生02-26

如何书写辞呈05-20

如何拟写的题记12-26

如何证明收入05-06

it人员如何创业05-18

春季如何正确养生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