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员工食堂成本控制办法

员工食堂成本控制办法

时间:2022-03-29 16:57:58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员工食堂成本控制办法

员工食堂成本控制办法(第一篇)

员工食堂成本控制办法

食堂成本控制的费用,意思要减少流通环节,也就是要直接到生产厂家、农户或一手批发商处进货,以减免多层盘剥。

二是找准供货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同货物不同价格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就要求采购和监督做到腿勤眼亮:“货比三家”,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设法寻找价格适宜的供货商。

三是在同等条件下(质量、价格相同),就近进货,这样可以减少运输费用。食堂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去市场调研,找到更好的材料供应商,把这些信息反馈给食堂承包经营者,如果食堂承包经营者不采纳食堂管-理-员意见,需提交合理的书面解释。

杜绝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要求员工不浪费一粒米、一滴油、一根菜。采购人员要有计划进货,避免计划不周造成浪费。仓库要加强管理,食品、原材料坚持“先进先出”,杜绝食品过期变质造成浪费。厨房内部有些员工由于节约观念淡薄,或工作安排不合理(如配菜失误、菜谱安排不当等)都可能造成浪费。因此从原料加工、成品生产到窗口售卖,在每一个环节相关管理人员都要跟进以防止浪费。食堂管-理-员要全面督查这个过程,对发生浪费现象按照食堂管理处罚细则进行处罚。

食堂需要采购易耗品等的时候,由于要计算进食堂营业成本,在采购这些物品的时候,必须经过食堂管理人员的同意才能进行购买。如果确实是食堂的必需品,要及时回复同意,以防止阻碍食堂的正常营业。如果是可有可无的物品,应立即予以拒绝,即使对方购买,也不应计入营业成本。

要搞好食堂成本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 采购进来一定要验收复秤,防止作弊,采购验收单要公布。

2、 建立库存、消耗、收入、成本、费用等账目,核算盈亏,编制报表公布。

3、 采购和使用的物品,每天都要进销登记,精确计算出材料采购成本。

利润率控制方面:

销售利润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营业收入由于是按照卡机直接计算出来的,所以不需要进行考虑,先行暂定控制销售利润率为 %以下,根据营业收入和上面计算出来的营业成本,我们就可以计算出销售利润率,如果实际销售利润率超过我们核定的利润率,那我们就在付款的时候自动扣除多余的部分,把这些多余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以补助形式返还给员工。

成本、利润率控制方法的好处是:

1、由于很多盈利机构,会由于各种原因,持有两种以上的报表,人为的改变采购成本。

⑴如果他们成本报的比实际高,会表面降低其利润率,会让我们核定的利润率没有启到实际的核定效果,我们可以按照成本核算上面的方法就可以对其提出合理的进货渠道,降低其采购成本。

⑵如果他们成本报的比实际低,会表面降低其采购成本,会让我们在成本核算上面没有实际的效果,但是它可以无形中提高虚高的利润率,我们可以按照利润率的核定方法,把多余的部分予以去掉。

2、大量减少对饭菜定价等其他程序,提高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三联阅读http://www.ahsrst.cn转载请保留

3、这样可以让员工感觉到食堂是福利食堂,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食堂,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

员工食堂成本控制办法(第二篇)

1 、健全食堂财务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成本管理基础

在市场经济的客观条件下,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职工食堂成本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因为完善的食堂财务管理是从系统的财务数据出发,对职工食堂经营服务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通过财务管理渗透到食堂经营服务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不仅职工食堂的成本管理,而且其它各项管理工作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会在财务管理的成功与否上体现出来。所以完善和加速职工食堂财务管理制度,是加强食堂成本管理和提高食堂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职工食堂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据食堂经营服务的特点,从主副食原材料的采购到验收、保管、出库,从饭菜加工到出售等环节进行管理与控制;从食堂主副食、物料用品在采购、验收、保管、出库、盘点、报损等物流活动方面进行物资管理与控制;从经营服务收入与其成本费用相互配比进行经营收入与费用管理。

2 、加强原材料采购的管理与监督,规范和控制采购成本

加强对食堂原材料采购的管理与监督,是搞好职工食堂饮食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原材料采购必须制定和健全严格、规范的管理与监督机制,规范和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首先,应建立原材料采购计划申报与审批制度。根据食堂采购的主副食原材料或成品品种繁杂、金额不大、保质期短等特点,物资采购计划应根据操作间的实际需要科学制定,报有关负责人审批后,才能进行采购;其次,要建立严格的采购询价、定价制度。食堂最好能够成立市场询价、定价小组,定期进行广泛调研后编制采购价格目录,作为指导食堂原材料采购确定采购价格的依据;再次,要对大宗采购物资建立公开招投标制度,食堂常用的比如米、面、油、肉、禽、蛋、燃料以及酒、饮料等的采购,最好实行公开招标,这有利于保证物资采购取得较好的效益和防止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最后,要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和库存物资管理制度,制订物资验收标准,确定验收责任人。

3 、加强对食堂成本的监督与考核,规范学校食堂经营管理行为

既要确保职工食堂饭菜价格的稳定,又要保证其经营服务活动能够健康运行,就必须对食堂成本实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这也是规范学校食堂经营管理行为的重要措施。随着职工食堂自身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监督和考核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职工食堂内部监督和考核首先是对伙食成本和学校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由学校财务、后勤服务和食堂等部门组织监督考核小组,如有条件最好推出食堂内部审计制,对职工食堂实施常规审计监督和不定期的专项审计监督。其次,广泛收集学校教职员工和学员等就餐者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职工食堂伙食的民-主化管理水平。再次,由会计人员负责,通过日常的会计核算,对职工食堂的经营收支,特别是费用支出情况实施会计监督。通过以上对职工食堂经营服务活动开展日常检查、监督与考核,就能对职工食堂饭菜价格和质量实施有效的监控,从而规范学校职工食堂的经营管理行为。

4 、强化职工食堂标准化管理,抑制市场价格波动对饮食成本的影响

针对市场主、副食原材料价格波动给职工食堂成本带来的压力,食堂应该加强对主、副等食品加工、制作、销售的标准化管理,积极化解市场原材料物价上涨带来的食堂成本压力。一是加强职工食堂标准成本与标准食谱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就是制作某一食品、菜肴所需要的总成本从该食品、菜肴按规定的份量、数量和销售所得的毛利率中得到补偿的成本管理办法。而标准食谱管理方法是对制作某一食品、菜肴的名称、份数、份量、投入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需要的生产设备、制作程序、时间和方法做出规定的管理办法。虽然这种管理方法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对于控制饮食成本、提高饭菜质量和保证就餐人员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对职工食堂的菜谱要科学安排,尽量避开高价原材料的主、副食谱,同时合理拉开饭价档次,一方面保证普通就餐者能吃饱吃好,另一方面还要满足培训、业务招待的就餐需要。三是制定各类原材料出材率标准和边角料利用方案,做到物尽其用。

【员工食堂成本控制办法】相关文章:

员工食堂管理办法05-18

员工食堂的管理办法04-19

成本控制及措施05-13

大型员工食堂管理办法04-05

企业员工食堂管理办法04-05

员工食堂用餐管理办法04-05

员工食堂就餐管理办法04-05

成本控制措施07-15

酒店员工食堂管理办法04-05

公司员工食堂管理办法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