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新常态>《金融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金融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时间:2024-04-10 08:35:36 宜欢 新常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融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金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部分,必须不断进行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金融业如何适应新常态,欢迎大家分享。

  金融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1

  12月14日,2015第一财经金融峰会在北京召开。当下,从消费、投资、生产能力与产业组织形式,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经济风险的积累和化解等方面看,我国经济发展都已进入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重要手段的金融业发展应怎样适应经济新常态,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焦点。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认为,降低实体经济的投资成本是金融创新最根本的方向。在场嘉宾对此观点也表示赞同。

  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必须正确理解和适应金融的新常态:“金融是服务于经济的。经济的新常态下,金融业发展的外在条件、内在的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的新常态也推出了金融的新常态。”也就是说,金融业要逐步回归到适度的增长,要与经济增速适度放缓的状况相匹配。

  阎庆民还强调,目前金融的一些变化还是值得肯定的,首先,金融结构与生态发展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业务机构、投向上的分布更加均衡;其次,与经济增长的动力改变相呼应,金融业创新激发的活力显著增强,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创新改革市场的活力,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下一步,在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核心基础之上,将秉持“调结构、稳增长、控风险”的原则,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完善产品服务体系、推进金融技术创新等方面,建立健全的普惠型金融系统。

  针对银行业的改革问题,银监会特邀顾问杨凯生认为,简单放开存贷比指标并不能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从国际情况来看,目前美国、荷兰、比利时、阿联酋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都把贷存比作为对银行风险的监测指标。从银行内部机制来看,存贷比事实上要求银行重视自身的资本水平。“有多大资本,办多大银行”,这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所需要的。所以他认为,破解融资难问题,还要从资本充足率下手。 同银行业在新常态下迎来巨大挑战一样,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行业的发展与变革也引来大家的关注。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从2012年以来,我们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扩大投资范围,简化投资比例,降低投资门槛,支持创新,转变监管方式,推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注册制,极大地激发了市场内在活力,提高了市场配置效率和弹性,改善了投资的效益。”在他看来,保险资产管理业通过业务的创新,参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发挥长期资金独特的优势,为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实体经济和民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未来,整个行业将会在思想理念、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管理模式、业务多元化方面积极推进。

  对于未来金融改革的走向,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应当加快改变监管分立的状况,清理银行体系中的各种正面、负面清单,让市场真正起到有效作用。

  除了上述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之外,在场专家认为,近一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也是金融业步入新常态的一个体现。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韩歆毅、百度百付宝总经理章政华从不同角度谈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发展以及其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的新发展机遇。作为比较早介入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人,IDG资本金融服务业务负责人兰希对此也表示赞同,并指出未来互联网金融在资产端、流量端、金融服务、虚拟货币等领域都会有更多的发展,PE、VC也将在大数据、风控、征信方面持续关注。不过,行业的发展也并不是完美无缺,你我贷副总裁刘瑶谈到,同质化较为严重、创新不足,是P2P行业甚至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大问题。在她看来,未来应当从渠道上的创新,或者说是简单的互联网加金融,转向对金融产品实质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从与会嘉宾的观点来看,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阶段,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新兴金融形式,都应当正确定义自己、定义行业、定义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变革和创新中寻求一条正确的道路,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金融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2

  当前利率改革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即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放开,在面临这样的大金融环境下,对于县域金融而言会面临储多挑战,比如在市场定价、产品竞争、业务拓展等经营策略上需要应对市场的新变化,因此县域金融机构需调整经营策略,分析县域金融市场变化动向,在保证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更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一、重新分析市场,做好调查研究,为制定金融机构经营战略提供有力依据

  新常态下的利率市场化,对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刺激影响和掣肘因素,积极的一方面是,能够促使金融机构改变传统观念,由依赖于利差盈利模式向多元化发展创新模式转变,能够丰富服务渠道,更多支持区域经济。同时,加强了银行间的自由竞争方式,银行产品的自主定价,能够使区域内的金融消费者更加受益。消极的一方面是针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而言,尽管机构机制灵活,决策路径短,但是其资本规模小,盈利模式单一,创新能力较弱,在这样的环境下,县域金融机构面临着外部应对市场竞争,内部需要自身改革的双重压力。

  如何适应新常态下的利率市场化,县域金融机构应做好县域金融市场调查和分析,了解本地金融市场的产品竞争情况、价格情况和服务能力等情况,同时准确地为自身把脉,了解自身在金融市场中所处的优势和劣势,依据这些因素,调整自身战略规划,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了解县域经济需求,助力实体经济和“三农”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实体经济还处于化解库存,调整产能阶段,小微企业处于经营压力大,融资困难的处境,“三农”受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区域信用环境的影响,三户联保,信用贷款等贷款支持形式还是无法开展。这一因素,使县域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依然未摆脱困境。利率市场化的新常态下,县域金融机构更应该在支持实体经济,扶持小微企业和农户方面寻求突破,一方面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一是要了解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小微企业在融过程中总是会“货比三家”,首先要考虑是的融资成本,再次是资金到位的时限,是否影响其资金用途的时限,最后是归还资金本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企业现金回流的速度。二是要前瞻企业的行业前景,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对于当前企业经营困难较大,但是前景比较乐观的行业,应积极给予支持,扶持小微企业复苏和壮大。三是要在新的利率政策下,多了解实体经济型小微企业对金融行业新的需求特别是在产品创新和定价模式方面,为金融机构提高竞争力和自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三、权衡利率定价模式,做好批发业务与零售业务,从中间找出两方受益的平衡点

  自2015年11月22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准备金基准利率后,至今共进行了四次降息,并将浮动区间上限提高至1.5倍,在今年2月和4月分别进行降准,并采用了定降与普降相结合的方式,央行货币政策的精准发力,助推了经济进一步趋稳,终于在今年10月24日,全面放开了存款利率。目前清河县共有10家银行业金融,存款利率国有四大银行最高浮动比例高于基准利率0.3倍,而城商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最高浮动比例高于基准利率0.5倍,以一年、二年和三年定期存款业务最为突出。按贷款利率来看,国有四大银行贷款利率普遍低于城商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中,邮储银行高于准贷款利率1.25倍,长期贷款中,农村商业银行高于基准利率0.89倍。

  新的政策下,县域金融机构应当在利率定价方面下筹统兼顾,合情合理。县域金融机构本身在服务方面,业务功能方面与国有大银行存在着诸多差距,比如村镇银行本身就存在着公众认知度较低,存款资源偏少的情况,如果在定价方面与国有银行持平,便没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所以县域金融机构定价方面应根据县域平均定价来权衡自己的存款利率价格,但是又不宜过高,本身县域金融机构的盈利渠道比较狭窄,如果过高的定价会

  造成较高的经营成本。在贷款业定价方面,应侧重于自身的盈利空间和市场利率价格相结合的方式,要具有盈利的前提下,需要兼顾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能够发挥国家利率政策的最终体现。

  在存贷款定价方面,县域金融机构还可以采用批发业务定价和零售业务定价并举的方式,存款零售业务定价,采用低定价的方式,对于批发性的存款业务,可以采用阶梯定价方式,促进存款资源的扩大。贷款业务则反之,对零售性额度比较小的贷款额度,可以采用高价定价方式,对于批发性的贷款业务,可以采用低价定价方式,这样的差异化定价模式,既能有效解决当地农户和实体经济贷款贵的难题,又能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四、开展业务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利率市场化下的互联网金融,也对银行业造成了冲击,民营银行的正式开放,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氛围,在经营传统业务的县域金融机构,则面临着转型升级和业务创新的挑战。

  (一)借助互联网,转变传统业务开办模式。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从大都市到基层农村,人们对于互联网不再陌生。所以,县域金融机构是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核心力量,与基层的村镇客户距离最近,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改变传统业务模式,将传统业务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为基层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比如客户可以利用互联进行网上申贷、网上开卡、网上承兑、自动办理活期转定期等业务。这些互联网业务的特色在于服务快捷、方便客户,提高了竞争力,因此,县域金融机构需要用互联网思维践行普惠金融,接地气,更好地服务于县域经济。

  (二)运用科技手段,创新服务模式。目前,有部分县域金融机构尝试开办自助银行业务,效果良好,减少了客户在银行营业网点的等待时间,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同时也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人力成本,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适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三)利用政策机遇,做好支持实体经济业务创新。为了持续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出台的政策都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除了利率政策外,土地确权政策、融资担保行业改革、民营银行的设立门槛开放等政策同时发力,围绕实体经济融资难题,化解燃眉之急。县域金融机构应该对本地产业进行摸底了解,根据行业特色,对现有的业务进行优化,对于需求多,而以没有开办的业务,进行业务创新,更多支持县域经济。

  五、促进良性竞争,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利率定价进行了全面的松绑,银行业法人机构具有了利率定价的自主权,但是为了维护好金融市场大局稳定,县域金融机构还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不恶意提高利率价格,促进金融秩序稳定。县域金融机构定价应遵循当地金融市场利率价格,适当做好利率浮动范围,如果定价高于当地平均利率较多,恶意提高利率定价,会出现同业竞争恶劣,影响金融环境的健康发展,同时过高的融资成本也会损害金融机构自身利益。

  (二)不损害他行利益,营造和谐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在业务宣传方面应采用合适的宣传方式和渠道以及得当的宣传用语,不应当使用具有针对性、攻击性等类似的宣传用语,因为类似的宣传方式,会误导消费者对金融政策的理解,同时也会对向外宣传的金融机构造成怀疑,损人不利己。

  (三)不损害客户利益,向客户正确解读国家金融政策。新的政策的出台对于社会公众总会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县域金融机构面对的大多是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客户,所以政策的宣传在基层银行网点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方面贯彻好金融政策,在利率定价方面不能有损害于客户利益的行为,另外对基层客户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讲解,让老百姓了解政策,避免政策的误解而造成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纠纷。

  (四)不违背法律法规,做到合规经营。县域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的新常态下,应依法合规制定自身经营政策,不可违背法律意愿,不能为了提高利润,触碰法律底线,一旦如此,将会影响金融环境的健康发展,同时金融机构还会遭受监管法律的惩罚。

  新常态下的利率市场化,为县域金融机构自身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除了以上分析外,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根据县域金融市场变化情况,灵活掌握经营策略和防控经营风险,审时度势,精准定位,稳健经营,全力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和“三农”发展。

  金融业如何适应新常态 3

  一、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贷款引发的信用风险的主要表现和成因

  经济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结构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形势。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贷款引发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良贷款规模持续扩大,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8亿元,同比增长13.4%;不良贷款率为1.89%,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上升0.12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的分布来看,各类银行、各地区、各行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其中,中小银行、东北地区、制造业等相对较高。

  逾期贷款规模快速增长,逾期贷款率显著上升。逾期贷款是指到期未偿还的贷款,是信用风险的重要预警指标之一。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逾期贷款余额为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09亿元,同比增长37.9%;逾期贷款率为2.87%,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上升0.55个百分点。

  从逾期贷款的构成来看,90天以上逾期贷款余额为2.4万亿元,占逾期贷款余额的46.2%,较上年末下降0.7个百分点;90天以上逾期贷款率为1.32%,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这说明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有所加强,但仍需警惕逾期贷款规模过大、增速过快带来的潜在风险。关注类贷款规模稳中有升,关注类贷款率略有下降。关注类贷款是指有可能发生损失但尚未确定损失金额的贷款,是信用风险的另一重要预警指标之一。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为9.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0亿元,同比增长1.2%;关注类贷款率为6.62%,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0.38个百分点。从关注类贷款的构成来看,房地产开发贷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制造业等领域仍然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贷款引发的信用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增长动力转换。这些变化对商业银行贷款的需求和质量都产生了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经营困难,还款能力下降,贷款违约风险上升;

  另一方面,结构调整加快导致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转型升级,资金需求增加,贷款融资难度增大;再者,增长动力转换导致部分行业和企业面临创新挑战,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加,贷款评估难度增大。

  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带来的影响。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多元化。这些变化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定价和管理都产生了影响。一方面,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降,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另一方面,金融产品和服务多元化导致商业银行贷款客户流失,市场份额减少,竞争优势削弱。

  金融监管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监管政策更加严格,金融监管体系更加完善。这些变化对商业银行贷款的规模和结构都产生了影响。一方面,金融监管政策严格导致商业银行贷款总量受到控制,信贷投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金融监管体系完善导致商业银行贷款分类更加精细,信贷风险更加透明。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信用风险识别不够及时、准确和全面。信用风险识别是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及时、准确和全面地识别出潜在的信用风险,才能有效地进行评估、控制和化解。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识别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信用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完善和统一;信用风险识别方法不够先进、灵活和创新;信用风险识别信息不够充分、透明和共享等。

  信用风险评估不够客观、合理和规范。信用风险评估是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二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客观、合理和规范地评估出信用风险的大小、程度和影响,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分担和转移。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评估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不够科学、精准和适应;信用风险评估数据不够真实、有效和可靠;信用风险评估流程不够严谨、规范和监督等。

  信用风险控制不够有效、主动和协调。信用风险控制是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三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有效、主动和协调地控制好信用风险的发生、扩散和爆发,才能有效地进行化解、消化和弥补。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信用风险控制策略不够灵活、多元和创新;信用风险控制手段不够丰富、有效和及时;信用风险控制协调机制不够健全、顺畅和高效等。

  信用风险化解能力不够强大、快速和稳健。信用风险化解是信用风险管理的第四步,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步。只有强大、快速和稳健地化解好已经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信用风险,才能有效地保障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声誉形象。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化解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信用风险化解机制不够完善、公平和透明;信用风险化解资源不够充足、合理和优化;信用风险化解效果不够显著、持续和可持续等。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着复杂和多变的环境,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目标,以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水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则和目标:

  全面覆盖原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该涵盖所有的贷款业务和客户,不论规模大小、类型性质、期限长短,都应该纳入信用风险管理的范围,实现信用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

  动态监测原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该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贷款业务和客户的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实现信用风险管理的动态监测。

  差异化处理原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不同阶段的贷款业务和客户,采取不同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实现信用风险管理的差异化处理。

  预防为主原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该注重在贷款业务和客户发生信用风险之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加强信用审查、完善贷后管理、提高拨备覆盖率等,实现信用风险管理的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原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渠道,如加强内部控制、完善法律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开展多元化处置等,实现信用风险管理的综合治理。

【金融业如何适应新常态】相关文章:

企业如何适应新常态05-18

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05-18

如何适应党建新常态05-18

如何适应政治新常态05-18

干部如何适应新常态05-18

乡镇如何适应新常态05-18

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05-18

银行如何适应新常态05-18

工会如何适应新常态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