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医改>《鸡东县三年医改工作总结

鸡东县三年医改工作总结

时间:2022-11-16 21:57:34 医改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鸡东县三年医改工作总结

鸡*县三年医改工作总结 我县医改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按照省、市对医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医改工作的进展,现将我县三年医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鸡东县三年医改工作总结

一、医改工作完成情况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我县开展了城镇及农村居民门诊统筹工作,并开展了大病门诊,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即时结算,方便了就医群众。结合省、市文件精神,修订了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我县新农合参合人数逐年攀升,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了70%。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了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最高限额为5万元。资助困难人群参合,资助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控制在了15%以内,确保了基金平稳运行。参合农民就医实行“一卡-通”,方便了群众就医

2、初步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一是认真执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县为第三批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单位,于2011年2月18日启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明确了金通泰医药有限公司为药品配送单位,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通过网上点击采购,零差价销售,并于2011年6月10日至17日间对乡镇卫生院非基本药物全部进行了清理。2011年6月26日后,执行了新的基本药物招标价格和药品配送办法(含省增补药品),通过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减轻了,医院门诊人数增加了10%。老百姓医药费用下降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执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并通过省级统一招标采购,药款支付不超过30天。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执行了一般诊疗费的收费标准。二是完善、理顺了管理体制。为保障我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制发了《鸡东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将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机构全部纳入综合改革范围,按既定目标完成了综合改革任务,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我县乡镇卫生院编制为340人,根据《关于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的通知》(鸡东编[2017]12号)文件精神,我县乡镇卫生院编制核定为258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城镇户籍人口的千分之零点八进行了核定,核定我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为78人;并将编制已纳入日常管理。三是扎实开展了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根据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卫生局制定下发了《鸡东县卫生局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通知》(鸡卫发[2011]14号)、

《鸡东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鸡卫发[2011]15号)、《鸡东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竞聘上岗考核投票办法》(鸡卫发[2011]16号)《关于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竞聘的通知》(鸡卫发[2011]17号)等相关文件,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人,择优聘用的人事制度。于2011年4月17日通过竞聘有14人竞聘到11个乡镇14个卫生院院长职务,216名职工参加了乡镇卫生院岗位竞聘,竞聘上岗后与乡镇卫生院签订了《鸡东县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聘用合同》,各乡镇卫生院根据单位实际制定了各岗位考核标准;为保证乡镇卫生院正常开展工作,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核定编制数进行了岗位设置,医疗卫生专业技术编制占90%,其中,公共卫生编制达到了25%,中医中药岗位编制达到了的25%。在人事制度改革中未发生上访等事件。四是公共卫生单位与基层医疗机构认真实施了绩效工资。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规范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程序指导意见的通知》(黑政发[2011]8号)、省卫生厅厅长赵忠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吕克樑在全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鹤岗现场会的讲话和鸡西市人保局、财政局和卫生局《关于鸡东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批复》(鸡人保[2011]10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相关文件,公共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按文件要求实施了绩效工资,分配系数是按照岗位系数0.8-1.2、考核系数0-1.5进行了设定。绩效工资除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提高10%部分、艰苦边远津贴、地林区津贴、滚动升级、卫生费和护龄津贴部分为绩效工资,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的60%,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的40%,基础性绩效工资按照《鸡东县乡镇卫生院实施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及出勤等情况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按照《鸡东县乡镇卫生院实施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年终根据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

《鸡东县三年医改工作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年来,为乡镇卫生院招收了定向免费医学生7人,安排了8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乡镇卫生院人员147人次,培训乡村医生575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人员123人次。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方便了群众就医。同时,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用药进行了系统培训,保证了用药安全。

4、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了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开展了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惠及人口112万人次。依托鸡东县人民医院建立了鸡东县急救站,院前急救体系逐步完善。

5、推进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为提高县医院的服务能力,共投资5千余万元新建了县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预计2012年5月份可投入使用;为加强县医院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几年来,县医院共派出30人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与鸡西市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系统;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同时,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优化了门诊诊疗流程。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三年的医改工作,全县的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参合农民的积极性。2017年参合人数为11.75万人,2011年参合人数为14.38万人,参合率由2017年的96%提高到了99%以上,筹资标准由2017年的80元提高到了250元。

2、调动了基层医疗机构职工工作积极性。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营模式主要是以药养医,职工工资不足档案工资的70%,开展医改以来,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绩效工资和开展了公共卫生服务,国家、省、市、县相关政策的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工资达到了我县平均工资水平,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极大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职工的服务态度、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3、公共卫生工作惠及于民,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意识。自2017年开展基本工作卫生工作和重大公共卫生工作以来,人均公共卫生经费从15元提高到了25元,受益人数达到了112万人次。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全县累计建立城乡居民档案112017户,269987人,常住人口建档率达到100%;二是开展了健康教育:设置宣传栏360个,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074次,出宣传栏1074期,印发宣传资料12种,发放宣传资料27万册;三是开展了预防接种。建立预防接种证(卡)24014人;疫苗接种率达到100%。四是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传染病疫情漏报和网络直报质量调查,全县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100%、报告及时率100%、传染病报告准确率100%;五是开展了儿童健康管理,累计管理9660人次,访视率为90.2%;管理率为91.35%;六是开展了孕产妇保健。为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重点进行基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辖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数为1179人,管理率达到91.04%;产妇产后访视率达到91.43%;七是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全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共17617人,已接受管理的有16908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96%;八是开展了慢病管理。全县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别为14295人和3114人,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体检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别为14236人和2984人,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99%和96%;九是开展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全县重性精神疾病病人828人,随访率为100%。十是开展了重大公共卫生工作。通过三年医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一致好评,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

1.34万人次,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2.21万人次,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3178人次,补

服叶酸2095人次,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74人,建造无害化厕所200座,通过公共卫生项目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卫生工作的认识,对保障自身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医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影响,二是部分病人外流到私立医院较为严重,三是基本药物配送到位不及时或不能到位。

四、工作建议

1、我县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为258人,在编在岗位人员为234人,使乡镇卫生院有一部分空余编制,便于以后逐步补充人才,改善医务人员队伍结构。在增补人才方面给予一定政策。

《鸡东县三年医改工作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医疗设备投入应征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意见,按需投入。

3、人才培养应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及内容。

医改工作上半年总结2017-02-19 22:33 | #2楼

年初以来,xzxx-x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我区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的战略定位,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民生,有力推进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优质、均衡、普惠化发展,使辖区群众切实享受到医改实惠。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努力深化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区人民医院使用国家、省增补的基本药物金额比例达到3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65%。严格执行合理用药的相关规定,区人民医院向社会公示13项医院运行效率指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示10项指标,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药品降价的实惠。

(二)全面推广联合诊疗中心服务模式。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全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广以联合诊疗中心为核心的“全科医师—联合诊疗中心首席医师—上级医院专家”社区健康管理三级平台,努力构建整合省市区优质医疗资源的分级诊疗体系。目前,全区已设立联合诊疗中心8家、预约诊室13个,累计签约管理居民3829人,预约门诊服务14742人次,初步发挥了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为形成有序看病、分层医疗的服务格局奠定了基础。

(三)全面建设四大医疗信息支撑系统。累计投入870余万资金,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以区人民医院为核心,以省市医院为支撑的区域心电远程会诊中心、区域影像会诊中心、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区域远程医疗视频会诊中心,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各级医疗资源,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已经实现与浙二、省肿瘤医院、市红会医院、温州眼视光院区的合作,为893人次通过预约平台进行双向转诊。

(四)国内首推社区医院“边诊疗边付费”服务。我区在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率先推出全国社区医院“边诊疗边付费”服务,在医生诊室就能“边诊疗边结算”。持市民卡就诊的医保病人,只要市民卡帐户内有余额,并开通市民卡智慧医疗结算功能后,通过市民卡上的医保功能完成医保部分的结算,同时通过市民卡账户完成自费部分的结算,为患者省去了排队付费时间,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受到群众高度认可,众多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有序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区人民医院和公卫大楼项目已经完成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农转用手续批复。根据“区级医院规模、省级医院服务”的建筑标准,形成较为成熟的方案。彭埠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次过渡用房已经完成装修设计和工程概算,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改造提升项目主楼完成工程量的50%,辅楼全部完

成并进行了初步验收。新丁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工程量的50%。并完成江锦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任务。

(六)有效处置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制定下发应急预案,成立防控专家组和医疗救治组,开展医务人员培训40场1173人次。及时有效处置5例人感染病例,并出动应急小分队30次91人次,对59名密切接触者开展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和健康随访。对43家农贸市场和188处零星家禽暂养场所开展连续7天的消毒。开通24小时疫情专线不间断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顺利完成国家疾控中心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危险因素调查项目工作。

(七)着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分层分类开展以《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xzxx-x年版)》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先后举办第三期公共卫生服务技术培训班和应急演练暨技能比武,有效提高基层应急处置能力,荣获杭州市免疫预防讲师团比赛第三名。孕产妇和儿童的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7.06%、96.42%,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0和1.01‰。被确定为浙江省精神残疾康复工作试点区,在区精神残疾康复指导中心免费配药479人,目前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药物8种,服用的患者为219人,占实际配药患者45.72%。1796名六大类重性精神病人规范管理率达96.3%,肇事肇祸率为零。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市医改工作精神,以“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为标准,着眼能力提升、精细服务、深化内涵、廉洁高效,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年度任务落实,促进全区卫生事业向纵深发展。

(一)以实事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扎实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办理拆迁许可证,力争年内完成房屋拆迁工作,同时加快办理各项前期手续,力争2017年6月底前项目开工建设。二是持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面完成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启用新的丁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改建水湘、天杭和凯西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持续完善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二)以创新创优项目为抓手,加快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全面完成信息化整合平台建设。加快完善一站式联合诊疗平台和4大医疗信息支撑系统,提升系统使用率和实用性。全面推广社区门诊预约和健康管理综合平台预约服务,新增微信预约功能。社区医院全面实施包括普通门诊和各类检查在内的“边诊疗边付费系统”。二是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预约诊疗、定制诊疗、联合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四诊联动”健康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加强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诊疗中心的运行指导及督查,努力构建整合省市区优质医疗资源的分级诊疗体系。三是进一步完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持续强化和完善“开方用药”定药品比例、定处方金额、定输液组数和定抗生素使用比例的“四定”动态监控体系,切实控制“大处方”、“乱检查”现象。通过“四诊四定”机制,努力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有效、综合、连续、经济”的健康管理服务,形成有序看病、分层医疗的服务格局。同时,积极指导凯卫中心完成全国示范中心创建工作。

(三)以能力提升为目标,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一是强化“阳光用药工程”,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强化处方点评工作,加强督导,细化指标,强化公示,促进合理规范诊疗。做好新一轮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做好使用情况上报工作。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省区联动、市区互动”培训模式,继续加强与市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复旦大学、邵逸夫医院、美国密歇根医学中心的培训合作力度。选派技术骨干到先进城区标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驻点学习。鼓励基层单位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和参访学习活动,开拓国际视野,借鉴国际经验。组织开展医疗急救综合能力大比武,努力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临床医疗水平。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医疗机构特别是民营机构的监督管理,整合区卫生监督所、区人民医院的专业力量,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人员资质和多点执业情况的检查,抓好各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四)以创建星级门诊为重点,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是扎实推进妇保儿保门诊星级创建。启动辖区市级星级门诊创建工作,调整业务用房,增加人员配置,细化服务流程,促使基层妇幼保健服务网点在硬件配备及工作内涵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力争年底前50%中心通过三星级评审,其中至少一家达到五星级标准。二是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品牌建设。坚持软硬并驱,突出建管并重,争取年底前采荷和丁桥2家中心通过“五星级”预防接种门诊市级评审,实现全区8个接种门诊五星级全覆盖,使辖区群众真正享受到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一流接种服务,保持全省领先水平。三是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危重孕产妇、高危儿分级管理,提高两个系统管理率。继续抓好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范实施。做好霍乱、艾滋病和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继续履行好食品餐饮安全监管职责,重点加强职业卫生及医疗服务市场监管,有力打击各类非法行医行为。)

扬州市近期三年医改工作情况总结2017-02-19 22:35 | #3楼

自2017年以来,我市启动了新一轮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回顾近三年医改工作,我们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在省医改办和省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市上下准确把握现阶段深化医改的思路、重点和关键措施,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攻坚克难,积极推进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各项医改工作任务。

一、近三年新医改的主要成效、基本做法

回顾近三年新医改,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程度最高、财政投入力度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三年,基层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了较好体现。

(一)主要特点及成效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面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自身应尽的责任,层层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以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医改。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医改工作,多次强调要求加大改革力度,确保医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市和各县(市、区)都成立了深化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相关20多个配套文件,连续三年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医改工作责任书。、市政府领导多次以专题督查、经验交流、现场办公等方式督促指导全市各地推进医改工作。各县(市、区)党政领导按要求明确分工,集中精力抓落实,确保医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二是财政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全市各级政府明确责任、严格考核,落实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各项经费补偿机制,较好地实现了各级财政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投入逐年增长的目标,为全面完成医改近期三年工作目标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017年全市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是6亿元。近三年医改共投入33.6

亿元,其中2011年增加到14.8亿元,同比增长147%,是2017年2.7倍。三年来,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投入平均增幅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平均增幅9.85个百分点。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2017年占5.16%,2017年占5.26%,2011年占5.94%。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投入占卫生费用比重逐年增加,2017年为21.64%,2017年为24.03%,2011年占28.03%。

三是群众得到的实惠是前所未有的。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全面实施,公共医疗卫生均等化的各项措施逐步得到落实,甲乙类传染病、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稳下降,群众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据统计,我市参保的城镇职工个人自付医药费用比例从2017年的35%下降到2011年的25%以下,参保的城镇居民个人自付比例从2017年的50%下降到2011年的40%以下,新农合参合个人自付比例从2017年的60%下降到2011年的30%以下。据抽样调查分析,基层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费用有了较大幅度下降,我市城乡居民对新医改的满意度在95%以上。

这些都具体反映在近三年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上:

1、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到2011年底,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均稳定在98%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8%,基本达到应保尽保。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255元,财政补贴每人平均200多元。在校大学生、一些困难群体的参保问题也得到解决。目前,我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0%、65%、72%以上,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医疗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人均纯收入的6倍、8倍以上。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实现全覆盖。到2011年6月15日,全市政府举办的1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等运行比较规范,年底又覆盖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到2011年底,近三年直接为群众减少药品费用负担3亿多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比2017年提高到50%以上,均次医药费用下降13%左右,扭转了基层医疗机构多年来“以药补医”的历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为得到规范。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加快。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重点,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基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率达88.3%,已建成1个国家级和19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六项考核指标”逐步提高。

4、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升。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增加到25元,积极免费实施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超额完成任务,并增加了食品和农村饮用水监测等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到位率、项目实施率和完成使用率均达到100%,疾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5、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仪征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分别作为省、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已完成了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医院章程、理事会议事规则的制订,通过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升服务能力、健全补偿机制等综合配套改革,构建了公立医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我市还在优化门诊流程、改善医疗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创新。如:开展了114信息平台预约挂号、开发电子病历、优化临床路径、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等。

(二)基本做法和经验

深化医改重点在落实,关键在创新。我市在推进深化医改中,通过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同时,结合**实际,力求大胆探索,做到“自选动作有创新”,为深化医改积累经验。在国家和省组织的多次督查和调研中,对我市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一是加强宣传,以强有力的制度安排来推动医改。自医改启动以来,我市按照省里工作要求,在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卫生人才队伍、清理化解基层债务等方面都适时制定配套政策文件,严格规范操作程序,为医改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同时,围绕各阶段性重点工作,加强政策宣传,组织编印了两本《医改文件汇编》,集中收录了国家和省下发的医改文件和我市已经制定的20多个医改政策文件;先后共举办全市性的医改政策宣讲培训班五期,培训基层业务骨干达1500人次;市卫生局举办四期医改培训班,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00多名负责人实行全员培训;市药监局、财政局还分别举办安全用药和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培训班等。此外,为加强医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我市积极组织医改系统职工撰写文章,对医改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展开研讨,收到了60多篇论文,召开了深化医改理论研讨会,将优秀论文汇编成《**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集》,供全市医改系统干部职工参考借鉴,为下一步推进医改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二是突出重点,以落实责任和严格制度来保障医改。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是深化新医改的关键环节。我市围绕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运行新机制,专门成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设置与编制核定、岗位设置与竞聘、资金保障、维护稳定、政策宣传、纪律监察等七个指导组,协调综合改革工作;先后制定下发了编制配置标准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相关配套文件,举办300多人参加的综合改革培训班,加强政策宣讲和解读;抽调222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挂钩包干111个基层医疗机构,落实严格的包保责任制。高邮市在基层综合改革中,采取的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实施彰显激励性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做法经验被国务院医改办在全国予以

推广。目前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建立了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竞争性用人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投入补偿机制为主体的运行新机制。

三是加大投入,以建立有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来落实医改。医改初期,我市就制定了《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扬财社[2017]29号),2011年又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扬府发[2011]113号)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卫生局等部门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一般诊疗费项目管理的暂行办法》(扬府办发[2011]247号)等政策文件,在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对基本公共医疗卫生兜底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医保基金对医改和医疗市场的保障和调节作用,及时通过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医保付费政策,提高参保群众就诊报销比例,还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公共医疗卫生项目资金支持,三年共争取项目86个,争取资金近2.9亿元。国家财政部对我市建立医改多渠道补偿机制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以部办公厅名义下发了《关于转发**市等地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的有关文件的通知》(财办社[2017]68号)。此外,各地还通过落实财政补助、政府购买服务、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形式,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和增加村医收入,解决了全市村医养老保障问题。如仪征、江都、高邮、邗江等地都对村医给予定额补助,人均在2万元以上,既有效解决了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问题,又有效解决了村医生活保障和困难问题,确保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不断增强。

四是力求实效,以积极的改革创新精神来深化医改。我市针对新医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敢于探索、破解难题。保证一个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我市医改的一大难点。我市邗江区、经济开发区等地在上一轮医改中已将乡镇卫生院改制为民营性质。在改革初期,两地建立了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体的投入补偿机制。此后,根据新医改的要求,两地按照“自愿申请、合理收购、规范操作、公平公开”的原则,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购力度,通过资产清查、产权界定、资产评估、确定价格、签订协议、属权变更等程序,较好地解决了基层改制卫生院的回购问题,使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得到更好地彰显。各地新农合还通过开展医疗单病种限价、特殊病种、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保障试

点,切实提高医疗补偿水平。高邮市通过实行综合付费方式改革试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做法,受到国家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广陵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弥补实施基药后医疗服务功能不足的问题,与苏北人民医院建立了分级转诊、分工协作制度,方便了群众看病用药需求。

二、下一步深化医改的难点及建议

总的来看,我市近三年医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研究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一是关于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推进新医改后基本功能和服务能力不下降问题。在深化医改过程中,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对破除“以药补医”的弊端,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均起到了很大作用,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逐年稳步上升,较好地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受基本药物的目录限制,县级以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品种无法满足正常的住院及一般手术的用药需求,客观一部分原可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病人推向县级以上医院,同时也削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而部分疾病如普通阑尾炎、胆囊炎、正常分娩、牙科等,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医费用相差很大,最高达到2-3倍,间接增加了群众医疗负担和医保基金支出。我们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新医改政策在顶层设计上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政策配套的不一致。建议大的中心镇的乡镇卫生院可以开设妇产科、口腔科、阑尾炎、胆囊炎等正常科室,并对已经形成一定影响的特色专科予以保留,以适应广大农民就近就医的需要,同时也为民营资本进入农村非基本医疗市场留下发展空间。

二是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而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村卫生室普遍没有吸引力和发展的空间。截止2011年底,我市共有3972名乡村医生,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9人,注册乡村医生3843人。从文化水平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442

人,高中987人,中专及以上416人;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178人,45岁以上2511人,60岁以上737人。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目前,我市乡村医生普遍存在学历低、人员老化等问题。近年来,我乡村医生年均工资约2万元,扣除基本保障,实际只有1.5万元,还不如一个普通打工人员的收入。因此近年全市乡村医生流失达300多人。为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紧缺和医学院校毕业生过剩并存的问题,我们建议在顶层设计上,必须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激励和引导机制,可参照大学生村官做法,也可借鉴上海市做法,对同等条件的医学人才,包括医学院校毕业生,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比在城市工资标准高一到二档,同时在人员编制和基本保障上给予政策倾斜,以吸引医疗人才在基层愿意进、留得住。

三是关于发挥医保基金对医改和医疗机构支持和调节作用的问题。医保基金支付办法改革在世界各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主要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民三种人群,相应地存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三种医保制度。目前,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由人社部门管理,新农合基金由卫生部门管理,这种分散管理的格局,造成从筹资标准、渠道到支付模式和标准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此,我们建议在顶层设计时必须理顺好“四个关系”。即,要理顺好不同保障对象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同人群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同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在“三保合一”上做了一些尝试,建立了基本医保基金管理中心,类似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实行基本医保基金统一管理、封闭运行。这样做,既可以形成全局一盘棋,又可以更好地发挥医保基金连接需方、供方及对医疗机构、医疗市场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缓解公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是关于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的问题。近年来,许多城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已破题,北京、成都等市相继成立医院管理局,上海、无锡等市相继成立医院管理中心,结束了多年来卫生行政部门既管行业、又办医院的历史,其共同点是都代表政府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即管人、管事、管资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我省镇江、无锡等城市在公立医院改革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我们建议省里在总结本省、借鉴外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出台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可考虑成立医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中心),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的职责,负责管人、管物、管资产、管业务。同时,合理调整医院和医务人员利益,积极推进公立医院内部合理的劳动力价格要素调整,加快公立医院内部机制改革,管办分离、医药分开,彻底改变医院依靠“大处方、高耗材、多检查”生存的格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深化医改的期待也日益迫切。医改不但要承担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更要承担起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重担。“十二五”,国家和省里深化医改的大政方针已定,重点是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拓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突出抓好人才培养培训、推进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继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等“五项”改革。医改还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一定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在省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巩固前一阶段新医改成果的基础上,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形成合力、扎实推进,为破解医改这个难题探索新路径,取得新突破,为推动**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鸡东县三年医改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医改盘点医改展望09-19

医改工作总结02-16

蒙江医改工作总结09-19

医改人事总结04-17

三年医改工作汇报09-19

2016医改会议发言05-18

医院医改汇报材料09-19

我县医改工作的报告09-19

医改工作调研报告09-19

三年医改工作回顾总结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