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统筹>《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3-16 20:37:16 统筹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凤县地处陕西省西部,宝鸡市西南,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扼川陕、秦陇要冲,素有“川陕咽喉,秦陇锁钥”之称。全县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辖10镇2乡100个行政村,5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4万人。全县耕地面积13.4万亩,(已退耕还林7.7万亩),人均耕地1.8亩。2017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4.94亿元,同比增长17.5%,完成财税总收入4296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

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全县城乡差距在逐渐拉大,“三农”问题仍很突出。一是农业基础条件薄弱。全县农业人口7.44万人,占到了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但201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仅实现1.1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5%,造成了大量的劳动力闲臵和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导致城乡产业布局与分工不清晰,三项产业对接不紧密等问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的问题突出。近年来,凤县虽然通过大力实施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战略和“三告别”扶贫安居工程,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解决了439户1813人的住房问题,但目前仍存在着农村投入机制不健全、工业发展与城镇带动力不强等问题,仍有 1106 户 4377 人居住在窑洞、茅草房或单家独户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生产生活条件仍很艰苦。三是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850元,占不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而且目前仍有1.69万人在贫困线以下生产生活。

四是县内区域间差距较大。突出表现在资源富集、工矿业较为发达的乡镇基础条件较好、城乡居民收入较高、贫困人口较少,而既无资源,又不沿国、省道路的乡镇,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薄弱,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相对较多、贫困程度深。而且,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全县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仍呈现出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因此,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距已成为加快推进凤县率先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今年,市上把凤县确定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在出外考察学习、充分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依据凤县实际,确定了全县“一体两翼五星百村”(即建成以县城为主体,以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和留凤关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两翼,以5个明星镇为依托,以100个自然村为支撑)的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思路,通过近期来的运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进展顺利。

一、统筹城乡发展现状

一是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依托“凤椒”独特的品质优势,积极实施“花椒富民”战略, 2017年留存达到了3800万株,今年花椒喜获丰收,预计产量2200吨,产值有望突破亿元。同时,大力发展药、畜、果、菜四大主导产业,形成了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五大特色主导产业,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奠定了以工补农的良好基础。全县现有以矿产业为主的各类工业企业51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户。 2017年,全县实现工业总值50.8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75%。随着县内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区、留凤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100万吨铅锌成品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工业经济聚集度、带动力进一步加大,优势更加明显,吸纳农民就业、以工补农条件更为优越。

三是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7年全县实现了户户通电、村村通电话、乡乡通电视目标,全县通村公路覆盖面达到 100 %,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是做大做强旅游业,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极。结合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超常规、突破性发展,势必成为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又一极具潜力的主渠道。目前,一江两岸、通天河、紫柏山等十大景区已初具规模。

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县义务教育覆盖面达到了100%;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统筹能力严重不足

1、统筹城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我县农户居住分散,自然差异较大,与关中平原县区相比,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投资较高。虽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年增加,但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六个一体化”要求差距较大。二是对农业产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产业结构虽得到了调整,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椒、药、果、菜、畜五大主导产业,但由于对农业产业长期投入严重不足,农业产业结构尚未从根本上得到优化,产业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产品链条短,大多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畜牧产品以自食为主,附加值不高,商品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功能不强。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挂靠在农工部,有职能,无职权,无编制,决策力度不够,统筹能力不足。

3、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编制严重滞后。目前,我县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致使各类专项规划编制相对迟缓,并且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要求,使统筹城乡工作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人为因素影响发展

1、对统筹城乡认识不足。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但至今有少数乡镇、部门没有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统筹城乡普遍重视不够,缺乏全局性的通盘考虑和战略上的总体规划。

2、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统筹城乡发展农民是主体。目前,我县农民不是科技文化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自身素质的

问题,长期以来,我县农民养成了“等靠要”严重思想,什么都靠政府大包揽,一包到底,对如何抓住机遇,利用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自身发展,则纯粹不去考虑,导致在产业上政府投资大,农民收入低,甚至没有收益的局面;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只看政府怎么办,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的不够。

(三)管理体制障碍发展

1、城乡职能错位。县级部门和乡镇管理职能不顺畅,依然沿袭过去“上有千条线,下面一针穿”的做法。县级部门特别是执法部门有权无责,乡镇则是有责无权,从而把乡镇捆-绑在具体事务上,忽视了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职责。乡镇基层政府职能转换没有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2、条块分割严重。行政管理体制城乡分割,现有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农口管农、工口管城”的管理格局。导致城乡规划难以有机衔接和协调一致。公共财政的投入太分散,县级部门在投入上沟通协调不足,各类资金难以集中打捆使用,资金发挥不出综合效益,导致重复建设。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营造统筹城乡发展良好氛围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本来就是一场革命,就是要从体制上打破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镇和农村的统筹协调发展。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摒弃重城镇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居民轻农民的思想。建立有利于思想大解放的体制机制,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氛围,加压驱动,有所作为。

建议结合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统筹城乡发展大讨论”活动,统一各级干部群众思想。

(二)、高点起步,明确目标,编制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

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聘请知名专家,把凤县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精心构思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理性定位发展目标。要以城乡总体规划为龙头,修编各类专项规划,特别是要按照城乡一体的思路,制定好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规划。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梯度推进

我县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村面貌较为落后,城乡差距较大,加之我县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千差万别,城镇乡村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乡统筹尚不具备整体推进的条件,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先在个别领域和条件较好的地方试点推进。在经济强镇,可依托小城镇建设,重点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增强城镇经济实力和辐射周边的能力。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建立起城镇、乡村不同模式、不同特点、梯度推进的统筹城乡发展格局。

(四)、聚合力量,集中投入,形成统筹城乡发展整体合力

统筹城乡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还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统筹调配好公共资源和公共财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其次,要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三,要尽力整合涉农资金。对相关部门的涉农项目和资金,要优先安排用于统筹城乡发展。第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

争取对口支援,引导各类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技术,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服务业开发和社会事业发展。第五,坚持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农民积极参与。

(五)、完善制度,健全机构,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

要创新和完善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制度。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转让、转租、质押、臵换等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条件成熟的地方,要探索发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不断提高农村优抚、五保供养标准,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完善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县、乡两级就业服务网络和市场体系,建立动态化管理的劳动力资源和用工信息系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同等的就业指导。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任务艰巨,建议由亲自抓、成立具有权威性的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专门机构,明确编制,调入精干力量和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工作队伍,稳定工作人员,具体协调处理重大问题。对今年,已确定的“一体两翼一星五村”示范点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争取用3年的时间,培育成我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点。

《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六)、上下联动,打破常规,全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先行样板

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通盘考虑和配臵各种资源,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省、市要从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政策上进一步放宽放活,允许打破现有政策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改革现有的体制尝试发展;在产业发展上大力支持,扶持凤县做大做强县域产业,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在项目建设上鼎力倾斜,建议省、市在安排各类建设项目上,要倾斜凤县,优先安排,支持统筹城乡试点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参照外地经验和做法,建立常设机构,批准凤县设立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常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专门从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 、组织、协调 、实施工作,从而使各方面财力、物力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统筹城乡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只有上下联动建设,打破常规发展,才能极大的破解凤县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先行样板,为统筹城乡工作取得可供借鉴的经验

对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的实践和思考2017-02-20 17:11 | #2楼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持久动力。结合安康实际,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从去年5月份开始在各县区陆续展开,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整体工作起步良好,成效初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攻克突破。

一、试点基本情况

(1)安排部署。全市经济社会已开始进入农业生产要素集约配置,新型工业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布局调整互动并进的“黄金期”,去年初二届七次全委会作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决策,2月份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把城乡统筹、促农增收作为“三农”工作主题,3月份、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鼓励农民进城定居的意见》,将农民进城定居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8月份二届十次全委会再次提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推进安康突破发展,紧接着又在石泉召开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座谈会进行阶段部署。各县区积极抓好贯彻落实,分别召开会议进行安排,全面拉开了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序幕。

(2)成立机构。为确保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健康起步推进,去年4月份,、市政府成立了全市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发改、公安、政研、财政、城建、国土、人劳、农业、林业和卫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办公室主任由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担任,县区也相应成立了试点机构。主要贯彻执行中省政策,安排部署试点工作,审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具体工作指导。建立部门联动、考核督查和财政、项目资金支持机制,加大了市县两级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和推进力度。

(3)考察学习。针对安康如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去年7、8月份,、市政府领导先后两次带领县区和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赴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先行试验区成都、重庆两省市进行考察,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自发组织多批次前往成渝各地学习,认真借鉴同类地区试点经验及推进办法,结合实际,撰写了一系列考察报告和心得体会文章,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对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意义和基本内涵的认识,形成了“全域规划引领、实施三个集中、促进三化联动、创新政策体制、建立落实机制、抓好试点示范”的总体思路。

(4)启动试点。根据先行试点的要求,市上和各县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产业集中度较高、土地流转力度较大的地方,率先启动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全市共确定试点12个。市上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把石泉县杨柳新区确定为市级试点,汉滨区审报恒口镇作为省级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点示范区进行全面规划建设,旬阳县确定麻坪镇、岚皋县确定花里镇及城关镇、紫阳县确定蒿坪镇、宁

陕县确定皇冠镇、镇坪县确定城关镇文彩新区、白河县确定苍上镇天宝村、平利县确定长安镇、汉阴县确定涧池镇试点,目前正在按照各自的工作方案积极进行推进。另外,汉滨区还初步确定在东坝片区进行试点,有的县还安排在其它地方进行尝试探索。

二、初步成效及问题

(1)人口布局趋于形成。全市300万人口,将按照中心城市100万、县城集镇100万、新农村100万“三个一百万”来布局,据此正在抓紧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各县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理念,整体谋划区域人口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并纷纷制定统筹城乡发展或鼓励农民进城定居的实施意见,开始编制“纵向对接、横向兼顾”的具体规划。石泉县在统一超前认识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市编制县域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及杨柳新区试点规划,并通过评审进行实施。旬阳县按照“打造生态太极城,推进三镇一体化,建设安康副中心,实现旬阳县改市”的要求,着力构建一城、10镇和300个农村新社区。

(2)“三个集中”路径清晰。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涌现月河川道试点县区规模发展畜牧养殖、设施果蔬、花卉苗木等一批现代农业典型。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发展土地流转龙头企业41个、专业大户215户及合作经济组织38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6万亩,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汉滨区阳晨公司拟流转土地3000亩,建设综合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典型。以发展工业为主动力,鼓励企业向安康高新区和县区工业园区集中,加大招商引资、企业落地工作力度,上半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2户,累计聚集各类工业企业632户,工业集中度提高到58%。汉阴、旬阳、平利、紫阳等工业园区发展蓬勃、势头强劲。以城镇化建设为总载体,鼓励农民向城镇集中,去年全市农民进城入镇23566人,今年建设城镇新社区126个,已初步落实聚集农民49047人。白河县启动建设农村生态社区23个,计划安置1740户6900人,加速了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3)“三个结合”联动有效。把统筹城乡发展与灾后重建、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有机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基础,配套服务,正在朝着城乡设施“硬件无差别”、“服务均等化”方向迈进。“7.18”灾后重建全市共集中布局安置点305个,今年5月底已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新建住房30923户,危房加固55238户,实现了灾民永久性安置的历史性突破,走出了一条化灾为机、科学重建、统筹城乡、好中求快的新路。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按照“统筹布局、集中安置、基础配套、统规联建、产业扶持”模式重建灾后新型社区,一期工程已经落成,75户三无户和倒房户已喜迁新居;去年启动建设整村移民示范村36个,搬迁人口1.1万人,今年新启动建设45个连片开发扶贫村、40个整村移民示范村,完成搬迁8万人,将从根本上改变山地危居和贫困状态;去年完成第二轮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62个,今年新启动建设第三轮新农村示范村412个,一批标准新农村陆续建成,显示出城乡统筹的蓬勃生机。平利县龙头村

建设“碧水蓝天马头墙、翠竹绿树映山庄”徽派特色旅游新村,实施一村一品、集约经营,打造茶饮产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为推进城乡统筹、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4)工商资本进入农村。随着市场体系的日益成熟,工商企业进入农村领域呈扩张之势,显现了城乡资源开始优化配置。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已有69户规模较大的工商企业,计划投资28.5亿元,参与投资开发现代农业、三产旅游和农村基础建设。宁陕县皇冠镇以旅游资源招商,引进西安三家实力雄厚企业,计划投资17亿元打造旅游名镇,目前已完成投资7亿元,服务接纳能力和人口聚集逐步扩张,上半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0万。白河县外出回乡老板、县建筑企业兴达公司总经理刘和兴,在苍上镇计划投资5000万元,山上流转天宝村山地6000亩发展高效林业产业,山下建设新型社区,一期已集中安置迁移群众75户303人,生态家园已初具规模。紫阳县返乡创业能人黄寿远,投入1.5亿元,在双安镇闹热村及周边几个村流转上万亩土地发展油茶,近百户农民将搬出老屋迁到新建的农民社区居住,大部分农民将就地变成产业工人,这种民营资本参与统筹城乡发展无疑是贫困山区的一条捷径。

(5)改革创新步步深入。在、市政府《关于鼓励农民进城定居的意见》基本政策框架的引导下,各县区相应制定了更加具体优惠的政策,并注重在试点中加以创新。石泉在户籍管理方面,率先制定《居住证》办理及管理办法,去年在杨柳新区办理农民城镇居住证355户1236人;下发《杨柳试点区房屋确权登记实施方案》,首批110户农民领到房产证,为下步农村产权改革、市场融资提供了基础条件。努力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全市成立小额贷款公司6家,其中汉滨得众、旬阳汇金、高新金桥3家已相继运营,汉滨宝业、汉阴合信、白河兴达已通过审批。石泉、平利积极试点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抵押范围,以林权、房产、大型农机具等产权作抵押进行贷款,开始破解农村发展融资难题。

一年多的试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特点还不鲜明,经验尚未形成体系,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试点进展不够平衡、土地利用不够集约、资金投入难落实、政策创新缺突破等难题。深层分析,安康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目前市场主体还不活跃、投资供给还不旺盛,统筹城乡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村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支撑能力不强,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农民收入增速不快;工业规模小、链条短、品牌少,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带农、哺农的能力较弱;城镇发展缓慢,功能不够配套,加之受自然灾害影响,部分县城集镇发展空间有限,承载能力不强;城乡差别依然较大,破除“二元”分割的制度创新还不够配套;在推动农民进城定居的工作中,部分干部还存在求稳怕乱、怕担风险的问题,一些农民群众也还存在“固守田园”、“顾盼犹豫”、“不愿不敢”的问题。

三、下步推进意见

(1)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引导,促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是安康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总方法、总抓手,是破

解全市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难题的治本之策,务必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向,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以思想转化为先导,扭住“三个集中”路径,紧扣“三化联动”重点,找准工作定位,自觉服务统筹,工作行动到位,积极投身试点实践。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应倾注更多的精力谋划部署,分管领导聚精会神推动落实,统筹试点办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成员单位尽职尽责、形成合力、高效运行,充分调动基层干群的积极性,最终以试点成果检验思想行为是否真正转移到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中来。

(2)继续抓好各个试点。一是在试点确定上,一县(区)一点,集中人、财、物,聚力实施、形成示范。二是以县区党委、政府名义确定试点,进展缓慢的,加快完善工作方案,落实项目,建立机制,抓紧推进。三是加快完成编制规划工作。要进一步扭转农村发展无系统规划、与城镇建设不衔接的局面,把城乡一体发展的规划作为统筹城乡的头等大事,按照“全域安康、城乡一体”的要求,切实抓好各项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了试点总体规划的,继续做好各项详规的完善编制工作,没有编制规划的,抓紧完善规划。建立规划执行的刚性约束机制,真正做到“定位准确、推进有序,不走弯路、好中求快”。

(3)突出重点加以推进。县区应结合各自试点实际,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攻难克坚解决现实问题,各有侧重地实施深层突破。一是在大力推进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入镇的同时,按照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居住和管理社区化的要求,以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移民搬迁工程为契机,集中建成一批农村新社区,鼓励基础设施薄弱、人口持续减少区域的居民,通过退宅还田、异地置换,向农村新社区移居,努力把农村新社区打造成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之地,实现山美、水美、社区美,使“农村让城市更向往”。二是按照年度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建项目抓进度,新上项目抓开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在激活市场主体和引导民间投资上下功夫,积极开展银企发展项目对接活动,加快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建设。三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户承包地、房产、林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尽快落实到村到户;探索建立规范有序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科学引导农村宅基地、房产有序退出;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土地规范流转,加快农村土地整理步伐,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高效盘活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农村社区管理新模式,努力促使试点示范探路深层推进。

09年关于推进我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调查与思考2017-02-20 17:13 | #3楼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县立足工业经济优势,坚持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路子,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改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大幅提升,农村经济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现状及特点

(一)加快农村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社会的重要发展战略 近年来,、县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做为全县发展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紧紧围绕农村工作的大局,多次召开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四大班子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多次对涉农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经常深入乡镇和村组进行专题调研,现场解决有关问题。成立了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由副书记分管农村工作、1名协助分管,县政府1名副兼任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主任。二是积极开展联建帮扶。全县的每一个村都实行了由1名县级领导联点、1个县级部门或规模以上企业帮扶、1名机关干部驻村对村上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工作负全责的的包抓措施,制定了考核奖惩办法,同时大力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农村 1

建设,有效的推动了农村发展。三是把统筹城乡发展做为加强农村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我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农业产值逐年大幅提高,农村环境和基础条件日益好转,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同时城乡发展极不均衡,二元结构差距有所加大,农业和农村发展缓慢的问题严重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县迈入全省十强县的最大障碍。针对县域发展现状,我县决策层经过反复思考和论证决定把统筹城乡发展做为重要发展战略和措施,2017年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试点,目前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五星百村”统筹城乡总体思路,并在河口镇、东河桥村、草凉驿村、龙口村、双石铺村、留凤关村开展了年度试点,初步取得一些成效,今年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二)农村基础建设和生态治理成为重点

县上把改变农村面貌做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和生态建设,农村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借助新一轮扶贫开发机遇,对22个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产业实行了整体规划和建设。实施“三告别”移民安居工程,解决了2257户9837人居住和生活问题,加快灾民建房步伐,1876户农户搬入新居。大力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县100个村全部通了水泥路,89个村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6.43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户户通电,城乡同类 2

用电实行同价,7199户农村家庭看上了有线电视,10676户接通了固定电话,80﹪的村能接收到移动信号。结合文明家园、生态家园和绿色宝鸡创建等活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美化、亮化等工作,完成了“双岭双路”百公里生态长廊和环县城绿色屏障建设,全县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22.5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1.7平方公里,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800座,开展了“一池三改”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绿化、美化、亮化程度得到大的提高。

(三)农村产业化步伐加快

坚持把农业产业化做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根本措施,农业生产总值得到大的提高。一是大力发展凤县特色的农业产业。根据县内自然气候特点,初步形成了“深山药材潜山畜,川道果菜遍地椒”的产业布局,全县花椒留存4100万株,苹果6.2万亩,药材5万亩,蔬菜5.2万亩,生猪饲养量达到10万头,土鸡饲养量达到224万只,林麝、梅花鹿存栏分别达到1300只、860只。建成白石铺村、西山村2个万亩标准化花椒示范园和千亩花椒示范园24个,建成庞家河、酒铺、汇丰农场3个千亩苹果示范园,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园15个,建成王家岔、喇嘛泉2个生猪养殖示范小区,建成全国最大的林麝繁育基地。二是狠抓龙头示范带动。引进了陕西大红袍公司、杨凌本香集团、正大集团、雨润椒业等12户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合作社15个,专

业协会32个。三是强化品牌建设。以标准化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了“国家级花椒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无公害苹果基地建设和中药材GAP认证等,完成了凤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广泛开展花椒、生猪、苹果等标准化生产和养殖技术培训,并积极组团参加苹果年会、旅游商品博览会、农高会等重大节会推介展销我县农产品,凤县农产品知名度得到提升。采取“政府注册、部门监管、企业使用”和“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协会注册”的方式,先后注册了“凤州花椒”、“凤唐苹果”和“凤州金果”等5个商标,凤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保护,花椒通过了AA绿色食品认证,2017年获得陕西名牌产品,“凤唐”牌苹果也于去年成为陕西名牌产品。农业生产总值2017年1.096亿元、2017年1.91亿元,连续两年突破亿元大关,并有大的提高。

(四)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快速增长

坚持“以工哺农、以旅促农”的路子,始终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稳定增加农村群众收入的基础,把扩大就业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主要补充,把激活创业引导农户向非农产业转移做为增收新渠道,突出政策性补助和技能培训,完善服务体系,千方百计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相互促进,农户增收多元化的格局,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提高。2004年至2017

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645.2元、1892.6元、2169.9元、2850.2元和3700元,同比分别增长17.8﹪、15﹪、14.7﹪、31.4﹪、29.8﹪,人均消费总支出近5年分别为1046元、1148.2元、1733.4元、2308.1元、3458元,2017年和2017年我县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9.4%,是我县历史上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幅度最大两年。

(五)建立了稳定的投入机制

一是坚持提高对“三农”的投入。2017年县本级财政对“三农”投入7741.82万元,占全年县财政支出的23%,投放小额信贷1202万元,全县用于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达到2.19亿元。在全面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各项支农强农政策的基础上,陆续出台了67条符合县情具有特色的支农惠农政策,建立了覆盖产业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创业、教育助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十个方面的政策扶持体系。对农户免费提供花椒苗木,新种植苹果每株苗木补贴2元,对从事花椒防霜冻、深加工和品牌宣传的一次性补贴10万元,购买花椒烘干机每台补助500元,购买未纳入国家补贴范围但符合我县推广的机具,县上给予30%补贴,修建标准蔬菜大棚每亩补贴1万元,购买二元母猪和饲养梅花鹿、林麝每头给予500-3000元补贴,建设标准猪舍、规模扩繁场及特种动物圈舍分别给予5000元至3万元的补助,对食用菌、地膜洋芋、秦艽、土鸡等种

养均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补贴,同时对农村建房和村民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医疗、教育、养老、创业等多个方面给予扶持帮助,提高了农村发展的能力。完善了农业保险保障机制,除能繁母猪外的其他农产品,县财政按照60%比例对农户参保给予保费补贴,为农民发展产业降低了风险。二是整合了27项涉农项目和资金,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每年集中投入建设20个左右重点村,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县农村普遍达到新农村的标准,同时县上在确定今年的150个重点建设项目中重点向农村倾斜,有70余个项目直接使农村、农民受益,进一步保证了对农村发展建设的投入。三是把统筹城乡发展与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民生八大工程紧密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提高了资金使用效果。

(六)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我县坚持不断的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待遇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04万人、参保率54%,农村60岁以上老人实现了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历史性转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1998人、参合率达99.8%。对企业长期使用的农民工纳入了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和保险。启动实施了大病二次救助,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提前两年启动了农村孕产妇免费分娩。扎实推进“三集中”温暖

工程,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助,建成了凤州社会福利园区,400名农村年老、智障和残疾人员得到了集中供养,使一批农村家庭减轻了负担,解放了劳动力。深入推进“蛋奶计划”和“阳光资助工程”,加大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寄宿制学生补助力度,县财政每年拿出260万元给17所寄宿制学校的5117名学生免费提供鸡蛋、牛奶营养早餐,并给每个学生每年发放200元交通费,凤县职业高中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资助。

(七)农村发展迸发新的活力

2017年4月出台了《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意见》,在全县实行了一元化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束缚农村居民进城和就业的体制障碍全面打开。集体林区制度改革即将出台具体办法,农村经济活力会进一步激发。随着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农村群众创业和就业的渠道更加宽广,2017年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25789人。农村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农村的文化娱乐设施数量有所增加,群众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有大的提高,各种丑恶现象和传统陋习大量减少。通过实行村干部公选、开展问题村整治、提高村干部报酬和党建八大工程等措施,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变得更加有力。

【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相关文章:

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方案05-11

统筹城乡会议表态发言05-18

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03-21

关于成都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03-20

对我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03-21

农村初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3-25

泰安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3-25

关于当前禁毒现状的调查思考03-25

农村中学现状调查与思考03-25

中学生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