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创新>《教师如何转变观念与创新

教师如何转变观念与创新

时间:2023-10-16 13:10:06 春鹏 创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如何转变观念与创新

  观念与创新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如何转变观念与创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如何转变观念与创新

  教师如何转变观念与创新 1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似乎已经成为教学法则。但是,随着时代的不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授课的方法只会落得“老师讲得天花欲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结果。,并且表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首先 ,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成为教学的中心和唯一的任务。其次,教师只关注教,忽略了学生的学,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交流方式是单一的,课堂变成讲堂,由于教师不重视学生活动的反馈,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他们扮演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占据了学生课上自主学习时间,“以练代讲”加重了学生负担。

  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教师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实施教学创新,彻底解放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习的主体。让教师享受教学,让学生享受学习,就必须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应该转变哪些观念呢?

  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元素。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即是

  相互独立又是相互依赖,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时,也要肯定和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为了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在于体现对学生的学习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过程的转变,并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一切教学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时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传统的教育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关注太少。现代教学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我们需要老师的`指导,但不全信老师,全班所有同学的智慧加起了一定超过老师,我们不迷信课文前人的理解,我们通过认真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所以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多向互动过程。

  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从正在从那“独奏者”的角色逐步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不断地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教学过程正在由单向控制向双向和多向交流转变,教学不是传统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发展能力。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让我们所学知识更好的再现生活。 总之,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教师如何转变观念与创新 2

  党的十六大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一项任务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千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以创新的精神,优秀的教学成果来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作为国民教育基础的小学教育教学中更应当树立起创新的旗帜,革新教育内容,更新教育观念和改变教学方法,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加强基础教育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才夯实基础。

  要创新首先要教师观念进行转变,教师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全方位的'变化: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的变化,领导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教师生活、工作、思维方式的变化

  1、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标就是要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从一定的层面上来说,教师的育人比教书更为重要。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要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

  2、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据联合国科教文《学生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自己教了多少,上得如何,这种“满堂灌”的方法是最落后、最省力但也是最不负责的教法。 其实,老师永远代替不了学生。老师懂并不代表学生就会。教师讲得再好也是自己在表演,有时还出现“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的怪现象。叶圣陶讲“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 而学生能自行探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能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教师“教”的最高层次不是教会,教懂,而是会学,教会学生终身做人的道理和受益的学习方法。

  3、教师要转变课堂上角色 。教师应是导演,应组织学生演好“戏”,排好“节目”。教师应是教练,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指导他们如何跑、如何打、如何赛!不仅战术,思想上也负责。有了骄气要批评,缺乏斗志要鼓励。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性地利用课堂资源,千方百计地与学生一起创设最佳教学情景,营造情景交融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动手做、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脑思、动手写、独立地投入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个人的主宰。教与学要互相沟通、互相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实施多向信息传递。

  4、教师要转变师生关系 。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希望我们广大教师以实际行动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创新,培养出知识能力并存的新型人才。

  教师如何转变观念与创新 3

  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教育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个体或群体对教育的看法和认识。所谓教师的教育观念,即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问题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是具体教学活动的先锋,要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创造性教育观念。回顾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观念长期贯穿于我国的教育系统,其特点就是机械地传递现成的知识。其主要表现为“三个中心”的教学观念: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权威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心。首先,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教士”的角色,教师遵照书本机械性地单向灌输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接受过程,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严重遏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第二,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可动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产生了矛盾,他们会潜意识地将过错归结于学生,从而造成学生不敢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意见,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课堂”这一概念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障碍,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和防御心理,为了避免与老师的冲突,学生会尽量迎合机械的课堂教学,不去提出自己的想法。机械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桎梏下,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学习求知欲不强,个性很难充分舒展。因此,只有教师具有新的教育观念,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要改变传统的“三个中心”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就需要不断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地位,从传统的教学主导者、仲裁者、执行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一、由“灌输者”到“引导者”的转变

  教师可以从教学活动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用激励、表扬等手段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书本当成公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从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引导、发现的教学,将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引导学生以开放式思维来理解知识。我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教科书的插图设置疑问,进行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讲解American English 时,先让学生看插图,然后提出三个问题:Where are the woman and the girl? Where are they from? (Imagine their nationality) and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并且要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力。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解决问题,克服思维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让学生了解到“一个问题不仅只有唯一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追寻问题解决方法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作为教师还可以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将传授的知识、技能与自身的经验进行构建,形成对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构建成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兴趣深化为学习动力。在这种推力与动力间的相互作用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体的互动关系产生了,进而取代以往师生间的管制与被管制的矛盾关系,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由“权威者”向“交流者”转变

  在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间应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必须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转变传统的“以师为中心”的做法。例如,我在讲解“The Olympic Games”这一课时,我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资料,有收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资料,有收集现代奥林匹克资料的,我也加入到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将资料互相交流,然后安排学生自己充当老师去讲解,而自己则以学生的视角来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也拉近了与学生间的关系。

  此外教师要能坦诚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积极面对学生提出的科学质疑。教师应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个自己不断扩展知识容量的过程;“批评”这一做法也需改进,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事情对错,主观地将错误强加到学生身上,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师只有放下“权威者”的身份,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才能了解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真诚、理解的关系;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提供一个和谐公平的环境。

  三、由“仿效者”向“创新者”转变

  现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误区――“跟风模仿”严重,教师在教学时比较关注现时“流行的”教学方法,听闻某种教学方法下培养出高分学生则会快速模仿,缺乏对这些方法的`深入分析和理解。从这一方面来讲,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明确自己需要改进什么,需要发扬什么,客观地了解自己教学处于何种水平。

  教师不能完全搬照别人现成的教学方法,更不能抛弃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认识到创新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的,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在自己长期教学过程中所得到的宝贵财富,教师需要抛弃的是落后的、不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自己原有的教学基础和教学中优秀的经验是不能抛弃的;比如,培养学生的课堂活动能力也并不等于就要完全放任;发动同学们自己搜集资料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成为旁观者。

  总体来说,教育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强调孩子的共性培养,教育他们要遵循社会基本准则,孝敬父母,尊师爱幼。但是过于强调共性培养,总是强调“一律”,使得给孩子施加的目标失去了创新活力,使人才的标准统一化,不利于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使整个社会也趋于单调。所以教育的另一方面目的更重要,即重视孩子的个性培养,只有因材施教,为孩子们创造平等的受教育环境,尊重孩子们的个性,才能促使非功利人道主义教育的发展。

  教师如何转变观念与创新 4

  我通过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转变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新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信息的平台”、是“伴奏者”。

  (一)以“平等中的首席”代替“课堂的主宰者”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主宰者,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分享学习中的快乐。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

  (二)以“信息平台”代替“信息源”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的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不断地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大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去挖掘、去探寻知识的海洋,以获得知识的甘泉。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然而缺乏师生互动、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给学生要输出知识信息、与学生交换知识信息、接收学生输出的知识信息,而且教师要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知识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知识信息交流的平台。

  (三)以“伴奏者”代替“独奏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声,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大多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唯恐漏掉一句话,究竟谁是课堂的主人?谁是学习的主人?反观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难发现,由于长期以来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要求所有的学生倾听、记忆,再现,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即“独奏者”。这显然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由原来的“独奏者”转向“伴奏者”?这就要求教师:

  (1)在教学中发挥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把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放到现实情境中去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以辩论赛和知识竞答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交给学生,使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学科观点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案。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一)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二)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将提供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要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学生有了参与的动机,还需有参与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千方百计地创设情景,为学生搭建参与机会的平台。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过程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和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操作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在现行教材中,能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的内容很多,需要不断挖掘,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两点:

  (1)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所以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2)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也就是动不动就操作,操作并不是多多益善;如果学生的直观认识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

  (二)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还要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本学科的价值。

  (三)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努力并尽快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和保证。

【教师如何转变观念与创新】相关文章:

教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09-15

如何培养创新型高中教师03-20

如何做创新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03-19

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03-19

生物教师如何适应创新教育03-19

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3-19

如何提升教师的创新素质和能力03-19

员工培训如何创新03-27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