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时间:2022-11-19 01:51:05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今天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既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今,无论国家或企业,只要能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并不断地把创新所得转化为生产力,就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就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就创新能力而言,我国同国际上的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对此,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是有深刻认识的。1月10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讲话,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乘着政策的东风,2017年初以来,“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被屡屡提及的一个热门词汇,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皆大张创新之旗鼓,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尽管一个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能力体现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等方面,但是,由于创新的主体是一个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个人,所以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素的培养同初等教育也必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众所周知,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他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个性开始逐步形成。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对事物充满兴趣,爱提问,善思考,亦敢于突破常规和推翻权威。一去不复返的青葱岁月为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和智力基础,亦为他们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时机。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不但要在金字塔尖上竖起创新的大旗,更要在金字塔的底层就开始奠定创新

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的基石。

然而,尽管中学阶段创新素质的培养位如此重要,但当前,由于受各方面消极因素影响,此项工作一直未能真正打开局面,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课堂教学重灌输而轻启发

长期以来,三尺讲台上的教师都习惯于以灌输的模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与经验。诚然,这种由教师控制和主导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少的优点,如: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节奏;单位时间效率较高;学生数量上没有限制等等。但其缺点亦是十分明显的,该模式不但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还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它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受传统思想影响,教师重权威而轻怀疑

自古以来,中国的教师便被赋予了极其神圣的光环,正所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其地位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对于教师所说的话,学生从来只有服从的份儿而不敢有所怀疑。相对于学生,不少教师似乎也已习惯于这样的一种权威式教育,视自己所言为金科玉律,而不允许学生有所怀疑。权威式教育的背后是怀疑精神与创新思想的缺失。在失去判断与思考的能力后,学生的个性往往遭到极大压抑,其思维不能健康发展,其思想更是长期依附于教师和书本,成为“本本主义”的奴隶。

三、受分数指挥棒影响,学校教育重成绩而轻素

由于社会对“应试教育”的认同,由于 “只要成绩好,一好顶三好”思想的泛滥,使得成绩在实际上成为考察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甚至成为考核学校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衡量器”。在此等风气影响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往往被漠视,学生的创新精神甚至被无情的扼杀,答案的固定与单一让他们从小就失去了发散思维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线性思维及定向思维。

四、受定向思维影响,教师教学手段重继承而轻创新

能不能恰当地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运用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实效,亦直接影响到教学目的实现。但就目前而言,教学手段的创新工作明显落后。有如万事万物,教学手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可惜的是许多教师没有重视也没有跟上这种发展趋势,而是简单的继承传统的教学手段,其突出表现为丢不下一块黑板,离不开一支粉笔,容不下一台电脑,写不出一个PPT。

通过对目前创新素质培养工作的简单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该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上述的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要求我们勇于探索新的思路,寻求新的突破,从而能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创新素质的培养工作,切实发挥出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中的突出作用。就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教师的课堂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孔子曾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教学中与其让学生“知”不如让学生“好”,与其让学生“好”不如让学生“乐”。作为我国教育的先驱,孔子把“乐”提到一个如此突出的位置,是有其根据的。诚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倾向,它会内化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像磁铁一般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驱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研究,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创造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对于小学,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智力发展水平更高,速度更快,其所接受的学科教育,相对而言,理论性更强,概念更抽象,很多学科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其相对枯燥的一面,但只要教师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一些看起来枯燥的东西还是可以变动鲜活和生动起来的。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打破权威,积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学贵存疑,只有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发掘难点,不断地产生疑难,又不断地解决疑难,才能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如明代大儒朱熹所言:“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囫囵吞枣、蜻蜓点水式的读书,不会发现问题,更不

会提出问题, 亦不会引起联想和想象,因而也根本谈不上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才能进步。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怀疑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为教师本身,要敢于接受学生对自己权威的挑战,要勇于承认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一味强调规律与原理和粗暴的扼杀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创新的素质

学生所具有的创新素质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思维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们的动手能力上。有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一个学生创新素质的最佳体现,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长才干。然而,长期以来,我们过于重视课堂教学,过于重视试卷分数,而轻视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动手能力十分低下。正如杨振宁教授所指出的:“中国小孩,在动手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创新实践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获得创新素质,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感受、去尝试,继而获得创新的能力与精神。

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逐渐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开始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板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传统教法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实践证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启发性等特点, 充分利用该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发挥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选择的主体和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者。为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独立个性的发展,不断增强他们的创新素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也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二流人才的分水岭。”。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

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原创)2017-03-21 09:45 | #2楼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什么是创新能力呢?创新能力,就是要坚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思维的多向性、跨越性、求异性和综合性。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以是激发求知为前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想方设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人人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这样就会很容易地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

首先,克服畏难情绪,营造一种宽松自然、和-谐、愉快、竞争、互助、协作、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其次,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有些学生钟爱美术、音乐等学科,不太喜欢枯燥的文字。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给他们一个平台,一个展露才华的舞台,其成功的喜悦、自豪定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教学《春》时,可以让擅长美术的学生以绘画形式描绘春天;教学《松鼠》时,鼓励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参与补充讲解;教学《巍巍中山陵》时,可以让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展示其才华……当这些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在语文课上同样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时,他们就会对语文渐渐产生兴趣,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前提。

《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再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价值,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法庭上,律师善辩的言辞;舞台上,主持人幽默诙谐的语言;交流会上,学术论文的严密;节假日,充满真挚感情的祝贺……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渐渐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强烈欲望:我要学语文,我要学好语文。

二、激活学生课堂的主体意识

    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依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主体意识是让学生尊重自己的思维,坚持自己的正确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语言载体显现。学生学会质疑、释疑,就是创新能力的一种展示。

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设不同的条件和情境,增强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如教师在朗读和讲解作品时可运用语音、语速、语调的变化与组合,展示豪放、热情、优美、轻松的意境,以情发声,以情带语。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因情制宜”。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课堂上的声情并茂、气势磅礴、意气轩昂,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领会了词人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而《周,你在哪里》一诗,时而抒缓,时而急切,时而高亢的语调,又将学生们带进了一个无限怀念的氛围,朗读这些名篇课文,加之以手势、身势、微笑等体态语文,这些作品很快印入学生的心田,促进学习的热情。

三、鼓励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和多角度思考

    有的学生由于受一些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束缚,往往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就拿写作文来说:“文章贵在出新”,要使文章有新意就要加强逆高思维的训练。如《近墨者未必黑》、《开卷未必有益》、《班门弄斧又何妨》、《愚公移山新传》等这样的一些作文题,就是以逆向思维去提炼观点的。这样反其道而行之,可以树立新观念,提出新观点。

逆向思维只是培养创造思维的一个方面,如何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则更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思维,告诉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思考,得出的结论就会多样化。不过,在进行逆高思维和多角度思考时,必须合乎客观规律,不能脱离实际、异想天开。否则,不但没有创新,反而变得没有意义,甚至会出现一些笑话。

四、引导启发学生展开创新想象的翅膀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功能,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想一下,当皇帝知道自己没有穿任何的衣裳,就去游街,让老百姓看了笑话,上了两个骗子的当以后,皇帝该怎么办呢?有的学生认为皇帝将会变本加厉地更加残暴的统治人民,最终被老百姓推翻了。有的同学则认为皇帝通过这次教训之后,好好的反思,今后不再关心新衣服,而是决心做一个好皇帝,为老百姓造福,最后受到老百姓的爱戴,而那个敢于说真话的孩子,皇帝立他为太子,继承他的王位。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写、敢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总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地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吸收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新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优化语文教学。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谭义专

【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相关文章: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09-2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9-2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04-17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09-22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职教学生的创新能力09-21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09-21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09-22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09-21

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9-21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