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防范>《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时间:2023-03-22 10:41:00 晓怡 防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指的是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金融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防范金融风险,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国的困境

  20世纪60年代以后,虚拟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国际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包括各种金融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工具的创新化使得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使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日益呈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一定意义上讲,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是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二是有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三是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但是,虚拟经济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正如南开大学教授刘骏民所言,金融创新将收入流最大限度的资本化,造成了经济的虚拟化,而经济虚拟化的本质不过是将金融杠杆推向所有可以用金融杠杆创造货币收入的领域,美国在将各类收入流资本化的同时,也将金融杠杆泛化到各个领域,导致各种投机活动盛行,并使得风险遍布于经济的各个领域,经济越来越脆弱。

  次贷危机的性质就是美国国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它是美国以银行信用为核心的市场信用系统的危机,是经济虚拟化条件下,杠杆过度运用的必然结果。国内金融危机使得国际上对美国金融资产的信心发生动摇,从而一定程度地引发了国际上对美国国家信用的动摇。

  虚拟化加剧了银行的脆弱性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李宝伟认为,随着经济虚拟化发展,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发生了变化,杠杆交易增多,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加大。虚拟资本价格波动对金融机构风险和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影响在上升,次级债危机表明这种影响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虚拟资本价格的波动对金融机构稳定和金融市场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银行脆弱性。

  美国通过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虚拟经济部门,从全球吸收资金,推动了本国虚拟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但是,不论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还是欧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都存在这种危险——即一国或区域货币充当世界货币,会刺激该国虚拟经济(主要是债券、股票和房地产,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过度发展。这种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进一步刺激货币过度发行,这一趋势是不可逆的。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存在的内在矛盾成为全球流动性膨胀和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根源。这种货币发行与负债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才能保持稳定,但是发行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发行国的发行冲动必然使这种世界货币的发行不能保持与全球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这种失调是造成全球流动性膨胀的根本原因。

  而一旦其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偏离实体经济所能支撑的限度时,虚拟资产价格崩溃,进而出现金融机构因为风险失控出现资金断流时,大量过剩的资金却流向别的市场。因为纸币

  最终是不能退出市场的,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如果全球不均衡货币金融体系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这种危险就始终存在,类似次级债危机的情况就会在未来不断发生。

  我们该怎样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在国民经济中一直都扮演着核心的角色,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神经中枢,一国经济运行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金融体系是否稳定。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徐新华认为,一个成熟稳定的金融体系,一定有一个有效合理的融资体系,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有其优缺点,间接融资可以更好地控制单个融资风险,直接融资在系统风险的控制上更具有优势,不过有效合理的融资体系一定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二者合理组合而成的。

  目前来看,中国的直接融资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差距还很大。从1980年至1984年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企业融资方式结构中看,四国中贷款融资比重最高的法国其比重也没有超过50%。然而2017年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是18比82。这个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改革以来历史上最高的20%。这造成金融风险过分压在银行身上,使银行不堪重负。

  同时,这种融资结构实际上是企业在高负债的情况下进行经营的,极易引起和积累融资风险,简而言之,企业把大量的风险都转嫁给了银行,导致银行的脆弱性进一步恶化。在这种典型的融资结构中,银行的融资功能过强,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过弱,银行积聚了大量的脆弱性,一旦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不能及时偿还银行的贷款,银行的流动性将受到极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的巨额呆坏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积累而成的,显然这样的融资结构极易引发银行危机。

  《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金融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2017年底中国的金融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其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不言而喻,我国金融的脆弱性与金融危机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各方的高度关注。我国只有加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减少银行不良资产、健全资本市场、完善外汇体制、调控房产市场等,才能逐步降低金融的脆弱性,预防金融危机发生,才能真正发挥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纽带作用,以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7-04-21 10:33 | #2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列为2017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一。当前存在哪些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危害在哪里?如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金融风险呈现新特征

  风险与金融如影相随,既有来自资产信用和市场波动的风险,更有来自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房地产高库存、债务违约等带来的风险隐患。

  “首当其冲的是金融体系面临的信用风险。当前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已连续46个月同比负增长。伴随许多企业利润率下滑,银行的不良贷款呈现持续上扬的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判断,2017年实体经济整体仍将处于调整之中,特别是随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推进,意味着相关产能过剩企业会加速退出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不良贷款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而产能过剩行业本身具备的结构性、区域性和周期性特征,也势必会一定程度上蔓延扩散到金融行业。

  数据显示,自2011年9月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5个季度呈现“双升”局面。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达到1.59%,创近四年来新高,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1863亿元,比年初增加2038亿元。

  处置不良资产专业机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总裁臧景范告诉记者,当前不良资产风险呈现一系列新特点,而且化解难度加大。一是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持续攀升,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从行业看,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产能过剩行业。二是实体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不良资产的高位运行使得风险在行业间、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间蔓延,隐含风险传染性强。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10月末,工业企业的负债率达到56.8%,负债多以银行贷款、债券等形式出现。三是金融风险成因复杂,化解难度加大。

  业务交叉增大风控难度

  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推进,金融业务交叉经营更加普遍,也为实现综合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出了严峻挑战。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同机构间的交叉、融合不断加深,业务、产品创新不断涌现。这种融合趋势在提高金融效率、创造新盈利空间的同时,金融风险的交叉和传递也变得日益复杂。”在曾刚看来,2017年发生的“钱荒”和2017年的“股灾”都与跨市场金融活动的过度发展有关。

  我国监管结构目前仍是分业监管,即银行、保险、证劵分别有各自的监管部门和监管方式。监管是分开的,但资金流动却在不同的市场间游走逐利,从而形成了一些监管的灰白地带,也留下了风险的隐患。

  “不同于单纯的呆账坏账和信用风险,贯通于不同市场间的金融产品带来了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看似一笔不起眼的坏账,由于风险的层层嵌叠,会带有极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曾刚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105年6月末,我国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已达到71.13万亿元,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他金融产品。

  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来自民间金融的风险同样不可小觑。网贷平台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跑路,打着互联网理财的旗子进行非法集资……近年来类似的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让金融风险更趋多元化。

  臧景范也表示,不良资产往往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债权债务关系多重交织,甚至牵扯到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非正规金融运作,导致资产处置难度增大。

  做好应对,防患于未然

  面对多重金融风险,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无疑要提高警惕,做好相应的准备,应对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

  曾刚认为,金融机构首先要盘活存量,加快处置已经发生的不良资产,避免不良包袱的累积。他建议金融机构通过采取核销呆坏账、探索不良资产证劵化等方式加快减负。

  其次,商业银行要动态优化贷款结构,加快从国家不支持、不鼓励的行业中退出,将更多资金投向国家战略支持的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等新兴行业中去,既有效支持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又降低了资产组合的风险。

  此外,金融机构要加快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适当提高资产拨备率、资产充足率等方式增强应对风险能力。曾刚强调,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效率不只需要金融机构的努力,也离不开司法、税务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的支持,逐步完善处置逃废债等违法行为的法治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不断优化信用环境。

  针对跨市场金融业务快速发展隐含的巨大风险,曾刚认为,要适应交叉风险的发展趋势及其风险特征,适时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分业监管架构。“要尽快打破刚性兑付,避免金融机构为吸引客户竞相提高产品收益率;要加强监管协调,尽快建立由具体部门牵头的统计体系,及时、全面了解跨市场交易的规模以及资金流向。此外,要加大对重点业务的监管力度,尤其要关注银行资金与资本市场的交叉,防止引发系统性危机。”曾刚指出。

  拓展:金融风险管理指的是什么

  一、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就是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衡量和控制风险及回报之间的得失。金融风险管理这个词汇是金融语言的核心。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金融风险管理包括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由于金融风险对经济、金融乃至国家安全的消极影响,在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和组织、各国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都在积极寻求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精确度量和严格控制。

  二、起源

  金融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内,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环境和规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频繁发生,催生了对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的需求;其次,经济学特别是金融学理论的发展为金融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世界经济环境主要发生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的经济开放程度逐渐提高,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其次,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宣告了世界范围内的固定汇率制度的衰落。从此以后,公司以及个人就必须要面对诸如汇率风险等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了。特别是在过去短短的十多年内,爆发了几次震惊世界的大规模金融危机,如1987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一”大股灾,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O世纪7O年代以后,新古典经济学占据了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地位。新古典经济学建立了一套基于信息和不确定性的经济分析框架,从而使人们对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同时,2O世纪6O年代以后,金融学作为-FJ独立学科的地位得以确立。期间产生了大量为广大金融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和运用的经典金融理论和模型,比如说,20世纪60年代由被称为“有效资本市场之父”的尤金·法玛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威廉·夏普和约翰·林特纳等人创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斯蒂芬·罗斯的“套利定价模型”以及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等。上述经济和金融理论的确立,为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有能力运用数学模型、仿真模拟等手段来解决各种金融风险管理问题,从而直接导致了2O世纪8O年代一门新兴学科——“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分类

  金融风险的分类。金融风险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按照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划分,包括静态金融风险和动态金融风险。静态金融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产生的风险,基本符合大数定律,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预测。动态金融风险则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风险,其发生的概率和每次发生的影响力大小都随时间而变化,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

  (2)按照金融风险涉及的范围划分,包括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微观金融风险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因客观环境变化、决策失误或其他原因使其资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宏观金融风险则是所有微观金融风险的总和。

  (3)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别划分,包括银行风险、证券风险、保险风险、信托风险等。

  四、目标

  金融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准备处置方案,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证货币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的稳健进行。

【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相关文章:

如何防范邪教09-23

如何防范诈骗11-28

如何防范传销陷阱06-15

如何防范客户流失09-23

如何防范ARP攻击09-23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02-27

如何防范求职陷阱09-23

如何防范网络攻击09-23

如何防范网络钓鱼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