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常规>《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规定及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规定及细则

时间:2022-11-21 03:25:44 常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规定及细则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教学专业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结合我镇小学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规定及细则

一、教学计划(2条)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计划,是整个学期的教学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学校和各任科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制定好教学计划。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由教导处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及目标于开学前制定,对各科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和教研活动做出具体安排;科组的教学工作计划由组长结合本组、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各科教学工作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开学后两周内完成。以上计划均交学校教导处备查。

2、各科任教师在执行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本学年总的教学任务。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部联系,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学风、学法等情况,充分估计到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材的重难点(按单元写明);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计划要注重实效,可行可检,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二、备课(7条):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学习课标、钻研教材、统观全册、备好每一节课。

1、备课过程是教师对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认真执行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仔细解读给定内容的意义,丰富教学内容,精选学习方式,编写教学方案,为上课做好各项准备。

2、备课要做到“三熟悉”、“四精心”、“五必备”。

“三熟悉”:即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各学段目标、内容框架及实施意见等;熟悉教材,熟悉研究教材是备课的重要一环,要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教材各章节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本学段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本学段的具体体现、统筹安排,从“三维”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熟悉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从学生需求的实际出发,认真选择能够确定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四精心”,即精心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在本学段的具体体现;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三维”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作业,既有基础知识训练的作业,又有开放性的作业;精心设计板书,做到纲目清楚,直观形象。

“五必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

备课教案的设计,可根据我县《“13105”教改工程》的五程序课堂教学结构进行设计,大体格式可为: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五程序:情境入课——目标导向——异步导学——反馈补缺——通心结课)、板书设计、作业和课后反思等几个部分;也可依据新课程基本理念,努力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大体格式可为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 1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等几个部分。这样的教案框架基本体现了新课程的设计过程,对教学流程中重点环节可作精细说明,反思则是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思索和心得,教师应重视个人学习和反思。

3、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一是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二是对他人的经验(或优秀教案)应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

4、对使用过的同课教案,可以作为参考,但要结合不同学生实际及修改要求,做到常备、常新,有创意。

5、所有任课教师都要认真备课,要超前一周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再补,绝不能上无准备之课。

6、各校教导处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组内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每月不少于1课时。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同年级同课程的任课教师组成备课组,每单元集体备课一次,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

7、备课编写要求:任语、数、英学科的教师必须有课时教案(含复习课、练习课、实践活动课),每学期积累优质教学案例和课件各不少于1件。其它学科的教师,备课可在教科书上进行旁注或撰写实用性单元教案。教龄未满五年的青年教师及担任新课程教材未满三年的教师应按课时写出详案。

《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规定及细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课堂教学:(11条)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目标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做到:

1、教师应按学校编排的课表上课,不得自行调课。确需调课应经教导处同意,未经学校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调课、停课,全校停课或放假,由学校提前布告全校师生。期末停课复习的学科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2、上课预备铃响,教师应带齐各教学物品迅速到达教室,进行课前组织和准备。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3、上课要有计划性,要实践教学方案,也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积极生成创新。

4、教师讲解知识必须正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切忌“可能”、“也许”,但对于学习兴趣培养有帮助的适当引申,可以灵活指导。

5、讲究教学方法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使之适应学生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需求,与学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

6、要切实重视在教学中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学生会学。课堂提问要提出关键处,问在点子上。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避免提答案是“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好”与“不好”这类不动脑筋的问话,尽量少用集体回答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探究交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

7、有计划、有准备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板书正确、工整、规范,以增强教学效果。

8、教师要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仪表端正,不带个人情绪,不浓妆艳抹,不敞胸露肩,穿背心上课。体育教师应穿运动服和运动鞋。

9、教师要用普通话讲课,声音洪亮、文明、规范,力戒语病即口头禅,切忌平淡、低沉、枯燥无味,不能对学生使用暴-力语言或有损人格的用词。

10、要保证上课时间,不迟堂、不拖堂、不哄堂、不冷堂,不无故中断教学,不中途离开课堂,不接待客人,不把手机带进教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自终组织教学,以保 2

证全过程实施教学。教师有责任,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处理,并及时把处理情况向学校汇报,不可随意终止上课,也不可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1、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善于撰写教后或“教后点滴”,应占课时数20%,如教案实践情况,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有何创新,有何遗漏待补,出现问题如何处理及教学效果等等。

四、作业(8条):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要做到精心设计、明确要求、布置清楚。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及校长。

1、作业要根据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形式多样,富于思考,少而精,切忌多而滥,作业既要注意深度,又要注意广度,既有专项基础训练的作业,又要有灵活综合性的作业,不留机械重复大量抄写的作业。作业内容应包括:课本的课后练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自行设计的课时补充作业、教育局征订的练习本(如:同步训练与检测)。

2、作业要有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差异,提倡弹性作业,除设计和布置全体学生的基础题外,还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设计铺垫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提高作业,能够体现差异性、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合作性、拓展性,不留“一刀切”的作业。

3、课堂作业要课内完成,不留课间、午间作业。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语、数、英以外的学科作业当堂完成。语、数、英可留少量家庭作业;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三、四年级不超过四十五分钟;五、六年级不超一个小时,考试前不留突击性作业。

4、对学生作业,教师要严格要求,除按规定完成外,书写要工整,格式要正确,做完要检查。学生作业马虎、潦草或不及时完成者,要加强教育指导,让其改正或补上,不罚抄罚写,不撕毁学生作业本。

5、学生的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要求每题一改,禁止“一页一钩”或写一个“阅”字这种不负责的做法。批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认真、准确、规范;不错批、漏批、不让学生代批。使用统一批改符号,批改后要注明批改日期和作出评价。要重视批改后的评述,语言文字要规范,字迹端正、清楚、正确,使学生认得出、看得懂。评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

6、作业分发后,应严格要求学生错题订正,教师必须进行二次批改。

7、有习作任务的年级至少每单元完成一篇,并做到每单元全收全改。批改时,教师要从字、词、句、段、篇等这几面进行精批细改,要根据作文内容写出眉批,总批。禁止以写一个“阅”字、分数或等级代批阅的简陋做法。

《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规定及细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要努力发现每一位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提倡,给学生自信,着力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批语要注意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和沟通。评语要具有亲和力,尽量使用“我”、“你”等人称批改方式,要注意学生作文中流露的情绪和反映出的各种生活问题,及时进行心理指导和教育。

8、要重视写字练习和指导,低年级铅笔字;中、高年级钢笔字,并进行批改。

五、因人辅导:(4条)

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应渗透于课内课外、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因人而异,使学困生跟得上,优秀生提得高。

1、提倡分层教学,实施课内辅导。学习辅导应有辅导计划和期末总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教师在巡视中应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2、培优补差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每班应确定20%的优质生和10%的后进生为课外辅导对象,对这些学生应加强课外辅导,填写好镇统一的培优转差辅导登记表,以备检查。

3、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在竞赛活动中获奖情况要纳入教师的工作考核成绩中。

4、科任教师每学期对每一位学生至少上门家访一次,对学困生进行上门家访多次,每期召开家长会一次,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要做好家访记录(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和表现情况)。

六、考核:(3条)

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反思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

1、考核包括学校平时进行的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以及镇、县期末统一测试。

2、各班各科应统一使用镇制定的考核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表,对每一次的考核成绩科任老师都要做好记录。

3、考核后要认真从卷面成绩、试题的正误等方面分析教与学的情况,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切实研究改进教学措施,认真填写好试卷分析表,于每学期结束交学校教导处备查。

七、教学研究与实验:(6条)

1、完善教研机构,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要整合学校教导处、科组和骨干教师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各校教研活动每两周至少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小时,做到“三定”(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认真研讨,并做好记录。

2、教师要养成学习和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重点在解决自己教学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把日常的教学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

3、各年级各学科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每周一小时业务学习,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参加所属年级组或教研组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学校领导分工参加各年级组或教研组的活动。

4、各校教导处要认真制定好教研工作计划,根据学科特点,深入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开展上好“八课”。即校长上好“下水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骨干教师上好“展示课”,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上好“示范课”,人人上好“达标课”;围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上好“研究课”,教研活动上好“观摩课”,竞赛评比则自上而下分层分类上好“评优课”。提倡全员参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课堂教学水平,升档次。对于质量低、不达标的课应促进其反思,限期整改,跟踪指导,帮助提高。提倡事先不打招呼随堂听课。听课后要认真评课,听课者与授课者坦诚交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研究改进措施,力求扬长避短。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研究课,学校领导随堂听课不少于15节,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不少于20节,专任教师不少于10节。

5、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向学校提供一篇典型的教学案例、上一节公开课、出一份完整的试题、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当一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学校要做好资料建档工作。

6、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学校要重视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多给他们外出学习的机会,给他们压担子,带课题,促使他们专业迅速成长,成为学校业务的真正领头人。结合《苏区镇小学“蓝青工程”实施方案》,加强新任教师的培训,健全结对子制度。经验丰富的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与1至2名教师“结对子”,建立师徒关系,指导教学研究和开课,每学期互相听课不少于4次。

六、管理督查指导

(一)校级的管理督查指导。

1、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四项”制度。

(1)学校领导挂学科制度。要求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要挂到学科,深入到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课堂,保证所挂学科的教研教学工作正常实施;

(2)巡课制度。学校要不定期经常性的组织巡课,落实教师按课表上课;学校除安排有组织的巡课外,校长每周不定期巡课不少于1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不少于2次,教导主任不少于4次,并做好记录。

(3)课堂教学书面评价制度。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的听课要有一定的节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做出书面评价,每学期校长不少于6节、分管教学副校长不少于10节、教导主任不少于12节,把评价结果一式二份,被评价人和学校各存一份,作为教师教学业务档案之一保存。

(4)随堂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每学期尽可能共同对本校全体教师随堂听一节课。提倡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之间相互随堂听课。

2、学校要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考试评价改革等。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各校应做到:科组长对本组教师的常规工作每周查阅一次,教导处对全体教师的常规工作每两周普查一次。校长可随时抽查某年级或某学科教师的各项常规工作。每次查阅后加盖教导处签章及日期,并做好记录,写好检查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计入教师年度考核。

3、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全校性教学质量抽检。并对抽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学质量分析反馈会。

4、学校要加强对各学科的教学管理与监控,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5、学校要加强教学常规检查结果的反馈,每学期教学常规检查结果要在全体教师会上反馈,并做好记录。

(二)中心小学行政办的管理督查指导。

1、中心小学行政领导,要经常深入学校,深入到学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和课堂了解学校、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执行课程计划、开展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情况,加强业务指导。

2、中心小学行政办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对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全面检查评价,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成功的经验给予肯定并及时推广。

3、中心小学行政办每学期对学校组织一次教学质量抽检,并作书面质量分析,对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具体意见。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2017-04-23 13:13 | #2楼

一、总 则

1、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2、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能动的认识过程和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谐调发展。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全面发展,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工作有规可循,是门科学,但又是一门生动活泼的艺术。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质量评价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应环环紧扣,环环落实;要认真抓好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改革、教学艺术和创造性应体现在上述各个环节之中。教学改革与教学常规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分开的、相互矛盾的。

4、学校要严格按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教师必须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各科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 计 划

教学计划是一个学期开展教学的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每学期开学前,各学区要制订出教学工作计划并上报中心校,各校教师要制订出任教年级的学科教学计划(一式二份),上交学校审核备案一份,教师自存一份。

教学工作计划依层次可分为全校教学工作计划、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

1、制订教学计划,做到三个熟悉。熟悉课标:明确本科教学目的任务,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理清本科应遵循的原则。熟悉教材: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各章节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难点。熟悉学生:通过学生质量分析统计,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

①学情分析。

②提出落实教学任务要求,提高质量的改进措施。

③教学进度、周课时进度安排。

三、备 课

教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及全体教师要树立向备课要质量的意识,严把备课质量关,教师备课必须做到:

1、吃透“两头”(教材、学生),研究“两法”(导法、学法),搞好十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目标、备学情、备教学方法、备学习方法指导、备教具和媒体使用、备教学设计、备课堂训练、备课后作业。

2、形式:要先通览整册教材,再进行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3、教案要求:教学环节齐全,书写规范认真。语文、数学、科学学科要使用统一的标准教案,复式班要使用标准的复式教案。教案要有具体课题、备授课时间、教学目的、重难点、学法、教具和媒体使用、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

4、教学设计要有教师个人的创造成分,要突出实用性,体现自主学习和创新教育思想,教师要创造性利用教材,要淡化形式,注重设计分析型教案、积

累型教案、精品型教案。教师要自觉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电子备课,教师要有自己的资源包,电子教案每学期不低于20节。教案书写:一至六年级数学每周4课时;语文一、二年级每周8课时,三、四年级每周7课时,五、六年级每周6课时;科学三、四年级每周2课时,五、六年级每周3课时;音、美学科,专职教师一至四年级每周每年级2课时,五、六年级二周3课时;专职体育每周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三至六年级每周每年级3课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兼职、包班教师可简写,专职教师一、二、五、六年级每周3课时,

三、四年级每周2课时;英语每周2课时,校本课程一、二年级每周2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

5、鼓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6、教师不备课,不准上课。

四、课 堂 教 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严格执行课堂常规。

(1)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必须做到:严格遵守课表及作息时间,不准随意调课、停课,做到准时上下课,严禁随意拖(脱)堂。

(2)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课铃响前到达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

准备,使其安静;上课铃响,进入教室,师生问好后开始上课。

(3)教师上课要精神饱满,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庄。教态亲切热情。不得穿背心、拖鞋上课。

(4)教师在上课前不准饮酒,在教室内不吸烟,不使用通信工具,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随便离开教室,一般情况下不坐着上课。

(5)课堂教学必须讲普通话,语言要文明、清晰、准确、生动,符合学科特点,力戒语病和口头禅;要注意音量和力度,讲授速度适中。

(6)教师的板书要工整、规范,有计划性,重点突出,字体大小适度。

(7)尊重、爱护和信任学生,不准侮辱、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任何情况下,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将学生赶出教室或学校。

2、坚持正确的教学原则。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导学结合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课堂中要充分体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教学,废止满堂灌、注入式教学,要精讲巧练,要给学生安排充分的时间,指导他们通过思考、自学、讨论完成学习任务。

3、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努力营造平等、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启迪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教学情境。以学为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学、讨论、观察、思维、实验、操作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4、认真落实课堂训练。要加强课堂练习的研究与指导,精心准备,训练落实。既要防止题海战术,盲目的多练,又要防止教师包办课堂,不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巡视,重点辅导后进生,掌握典型错误,摸准学生障碍点,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有的放矢进行讲评,当堂解决问

题。

5、要在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精心设计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有效地组织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每节课学生活动时间(包括练习时间)不少于2/3,要特别注重教学效果,坚决摒弃满堂灌或满堂问,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研究和解决问题。每一堂课要达到下述基本要求:①课时目标明确,达成度高;②传授知识准确,注重能力培养;③重点突出,难点突破;④精讲巧练,教、学结合;⑤引导、启发得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⑥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活跃;⑦恰当使用学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⑧面向全体,所有学生均有收获。

6、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7、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精讲多练、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实中求活。

五、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作业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业的布置要做到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的统一。对作业布置和批改的具体要求是:

1、对学生作业要严格要求,狠抓作业的书写质量,做到字迹端正、版面清洁,格式统一,笔色一致。低年级用铅笔书写,中高年级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不准使用圆珠笔或水笔书写。

作业包括书面作业、朗读、背诵、复习、预习、调查、操作等,符合科学性、典型性、启发性的原则。

2、严格控制作业次数和作业量,对好中差学生作业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要有所区别,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尽量减少书面的复习巩固性作业的比重,增加自主发展性作业的比重,如整理归纳性作业、动手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信息材料收集整理性作业、课前复习准备性作业等。小学语文、数学作业一般每天一次,三至六年级作文每单元一次,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美术等作业每课一次,英语每周二次。书面作业要当堂完成。

3、家庭作业:一、二年级一般不留家庭作业,三至五年级不超过60分钟,六年级不超过90分钟。

4、作业批改:做到全批全改,批改及时认真,有激励性评语及批改日期。

一、二年级写字作业每次一批改,每日一次,语文作业每日一批改,三至六年级写字作业每周批改至少一次,语文作业每课一批改(每周不低于2次),作文每单元一篇,要求全批,并有较详尽的评语。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要求全批,一至六年级每周不少于四次,英语、美术作业每周批改二次,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每课批改一次。

六、辅 导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其手段之一是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是实行分类指导、培优补差不可缺少的一环。对学生学习既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承认差别。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1、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在学期初制订培优补差计划,做好培优补差的跟踪记录。

2、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指导他们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撰写小论文,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鼓励和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克服自卑感,

端正学习态度。

3、辅导可采用集体辅导、个别辅导、同学间互相帮助、组织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导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记载。

4、辅导应以课内辅导为主,自习课、早读教师要跟班辅导。不得利用放学时间和节假日给学生集体补课或上课。

5、辅导要明确对象,要摸清学生的底细,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辅导。

6、辅导要有计划性,突出重点,严格管理,讲求实效。做到三有:有计划、有目的、有记录。三定:定学生、定时间、定辅导内容。

七、考 核

1、要加强平时学习效益的检测。如自学、提问、作业效果、复习、单元等方面的检测。

2、要加强各种活动表现的检测,如社会调查、演讲比赛、实验活动、操作活动等。

3、依据学生素质评价手册的要求,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表现和个性心理的评价。

4、书面测试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要实行笔答、口答、操作相结合。

5、要正确处理考试与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系,严格控制笔答试卷的考试次数。

6、单元测评、期中、期末考试后要搞好试卷分析和教学质量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付诸实施。

八、评 价

1、对学生的评价要逐步取消百分制,实行多元的激励性评价方法。

2、客观、公正地填写《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

3、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袋。

九、教学总结

每学期末,学区、教师都应写好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总结要存入教师的业务档案,提倡写专题总结和教学论文。

【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规定及细则】相关文章: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

大海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

幸福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

小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

小学常规教学日清管理细则09-24

教学常规管理评估细则09-24

教学教研常规管理细则09-24

学校常规工作管理细则09-24

大有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

马营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