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时间:2022-09-24 05:36:28 先进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执政党先进性建设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执政党,为保证自身的执政能力,都较为重视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而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有一般政党意义上的先进性,还具有更高意义上的先进性,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许多国家的执政党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课题,以致在执政过程中遇到挫折,有的甚至丧失了执政地位。我们党要实现科学执政和长期执政,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必须研究和把握不同类型的执政党治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并从中吸取有益借鉴。

启示之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党的理论纲领问题上,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以科学的内涵,确保党永远站在时代前列

党的理论纲领决定党的性质和基本政治倾向,是党赖以生存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理论体现。党要保持先进性,首先党的理论纲领必须保持先进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纲领问题上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科学内涵。在这方面国外政党留给我们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一是党的理论纲领一定要不断顺映时代要求,坚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坚持与时俱进,这是党的理论纲领要保持先进性的必然选择。如古巴共-产-党在特殊复杂的环境下,能够根据形势变化,坚持不断与时俱进,适时修改了党章党纲,提出坚持马列主义和马蒂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提高了党的威信,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增强了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使党成为古巴人民强有力的先锋队。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就是因为长期固步自封,在指导思想上“左”的倾向占主导,日益发展为极左的路线,导致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全国四分之一人口为贫困人口。二是党的理论纲领一定要不断顺应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要求。历史发展有阶段性,在一定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广大民众的主要需求也不同,党的理论纲领一定要把握主要矛盾,不断顺应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1959年独立之初提出“生存第一,经济立国”的基本国策,上世纪60年代制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目标”,70年代制定面向出口的工业化方针,80年代制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方针,90年代制定向发达国家进军的方针,近30年新加坡经济年均增长8%以上。三是党的理论纲领一定要不断顺应本国国情的现实要求。符合国情,具有民族特色,是党的理论纲领保持先进性的现实要求。东欧国家解体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照搬原苏联模式。波兰在战后初期,曾经根据本国国情,提出了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即和平、逐步地从人民民-主过渡到社会主义。但开始全面照搬苏联模式后,党和国家越来越脱离群众,威信丧尽,最终解体。近年来,越南、老挝、古巴都强调把马列主义与本国有威望的领导人和民族英雄的思想相结合,这种做法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

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和坚持党的先进性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纲领先进性的认识,向世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实践,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坚持党的先进性理论,开创了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新局面。特别是邓-小-平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科学回答了党领导改革建设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时代课题,凸现了党的先进性,回答了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坚持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的问题,大大地拓展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中国共-产-党面向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如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科学表述。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并且提出冷静观察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形势,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继续坚持在党的理论纲领问题上把党的理论建设放在首位,让党的理论纲领先进性始终体现在使党走在时代前列、把握并代表时代发展的要求、推进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上。

启示之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党的社会基础问题上,要顺应社会结构变化,使党保持最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确保党是民族最优秀分子的集合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国外政党这方面留给我们许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益启迪。一是执政党必须始终保持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国外政党的意识形态色彩也发生变化,极端主义政党活动空间日渐缩小,主流政党左翼不左,右翼不右,政策差异日益缩小。许多国家的执政党都以涵盖面更宽的口号来吸引群众,争取民心。许多执政党修改自己的纲领,用易为多数民众认同的“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作为自己的旗帜。西方国家共-产-党近几十年来,力量不断减弱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蓝领工人占人口总数越来越少,中间阶层不断壮大,而坚持在政治上是工人阶级代表的共-产-党的支持率也越来越低。因此,扩大社会基础,首先是吸引和吸收中间阶层中的精英分子,成为世界各国政党治党执政的共同取向。二是执政党必须努力体现对最广泛社会阶层利益的代表性。执政党要在稳固社会基础、依靠基本群众的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泰国泰爱泰党1998年建立时,提出“新思维、新作风、为国民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人民利益为本”的“民本主义”,强调只有让人民感到自己的利益在党的政策中获得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党才能真正成为大众的党。该党2001年上台执政。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也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成为执政党后开始从组织和思想上对党进行改造,吸收青年干部充实党的各级领导机构,注意在青年和知识分子中间,特别是在大学师生中发展党员,使宪盟重现活力和吸引力,以扩大宪盟的社会基础,党的队伍不断扩大,执政地位进一步加强。三是执政党必须采取与广泛的社会基础紧密相连的社会控制或社会治理方式。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这方面的工作较为突出。它在加强其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对社会控制的手段是把严格管理和疏导相结合,党的支部和国家其他的基层组织如居民委员会等本质上具有相同的作用,都是执政党或国家对全国进行控制或治理的基本的组织网络。执政党通过这些基层组织对社会进行治理的方式是,通过把民众吸收到这些基层组织即政治体制中进行参与和管理,实现了有限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了官僚制度与下层群众之间的隔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的思想,使党保持了最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确保党是民族最优秀分子的集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借鉴国外政党的经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我们必须努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世界政党发展的历史表明,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只能巩固和发展,而不能放弃和削弱,否则政党必然使自己业已存在的基础动摇,导致依靠力量不稳定,影响政党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工人和农民仍然是党的基本群众基础,是党依靠的对象。同时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许多新的社会阶层、群体在迅速发展,执政党的目标是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执政党的重要功能是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党的利益表达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表达社会各阶层和各个群体的利益。执政党只有尽可能整合社会一切资源,才能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力量,才能巩固和扩大执政党的社会群众基础,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我们还要积极探索与广泛的社会基础紧密相连的社会控制或社会治理方式。近年来已实行的听证会、民-主测评、公推公选等形式就是很好的探索,还要继续拓展和深化。还要善于通过一些中介组织、社团组织等开展群众工作,以增强党在新形势下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启示之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党内民-主问题上,要顺应党内和社会上不断增长的民-主诉求,坚持密切党群关系,确保党的政治合法性和社会认同度。   

党内民-主是否制度化、规范化,这是各类政党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民-主集中,还是个人集权;是科学决策,还是长官意志;是民-主监督,还是等级制度,关键是机制。各类不同政党有不同做法。近20年来,不论社会制度如何,各执政党面对党内和社会上不断增长的民-主诉求,都注重推进以党内民-主为重点、以社会民-主为目标的民-主政治建设,使党在法制和社会监督的范围内活动,以增强党的政治合法性和社会认同感。国外一些政党在党内民-主和密切党群关系方面则进行了有益尝试。一是党内民-主要制度化、具体化。越共自胡志明主席去世以来,越共中央一直以集体领导为主,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到一个人或少数人手中。特别是通过总结苏东剧变教训,越共在党章中进一步明确“民-主集中制”,强调党的决议、重大政策主张、重要干部任免等事项都必须通过集体民-主讨论后付诸表决,在重大问题上均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农德孟在越共九届五中全会上首次引入质询制度,建立了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表决制。从1986年六大开始,越共还将党代会文件在全党提前公布,征求意见。二是党要顺应民-意动态,关注民生。古共一贯坚持密切党群关系,关注民生。古共中央规定领导干部必须定期到基层视察,中央政治局委员每年至少6次到地方视察,其中4次必须深入到基层,并在党报上公开发表视察报告。领导干部到基层时不许清道扰民。重大政策出台前要深入基层征求群众意见。为充分了解民-意,古共建立了各级群众信访办公室,保证了党与群众的联系。三是党要与广大民众有直接的沟通。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规定,党有重要决定出台,中央委员要分片包干深入基层,直接向民众宣讲。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议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联系群众的制度,保证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政治输入和输出管道的畅通,从而使党的政策对人民群众的要求有很敏感的反映。人民行动党规定党的国会议员必须在固定时间接见本选区的民众,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为选民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四是党要进行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的民-主革新。西方政党在采取新的民-主形式组织方式方面迈出了很大步伐。从1997年起,法国社会党的第一书记由执行委员会选举改为全体党员直接选举,目前该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人全部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该党还规定,除每两年一次的党代表大会外,全党每年至少要举行一次全国性讨论,就重大问题征求党员的意见,以使党的政策反映党内民-意。而英国工党不仅采取由全体党员直接投票决定诸如党的领袖、党的政策等重大事务,还通过改革决策机制,建立全国政策论坛和地方各级政策论坛,为广大党员进行政策输入提供机会。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形成了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社会主义新路,要承担起发展党内民-主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双重任务。现在经过20多年反复摸索探求,我们已找到发展党内民-主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最佳路径,这就是十六大报告和四中全会《决定》阐述的基本思路:“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大后,党中央带头从各个方面改进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方式,实行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汇报工作等制度,在全党引起很好的反响。就目前来说,我们党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还应进一步强化各级党代表大会在党内的最高权力地位,实行各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健全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弹-劾罢免制及任期制,建立保证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权力的制度,进一步拓宽和完善党内民-主监督的渠道等。通过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切实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意愿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和程序,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制度,提高党内事务的公开透明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扩大基层党员的知情权,从制度上为发展党内监督提供有力的保障。我们要通过实现党内民-主,在市场运作方式、法律法规日益与国际接轨,而国内所有制也日益多样化的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走出一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既不同于西方多-党政治,又能使全国各行各业的人民及各种社会组织充分行使其民-主权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适应的民-主政治道路。 

启示之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问题上,要顺应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坚决反对干部腐-败,确保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纯洁性   

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执政方式说到底是解决好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的问题。任何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民心向背是决定执政党前途命运的根本因素。执政党反不反腐-败,反得彻底不彻底,反得有效不有效,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社会基础。腐-败问题,说到底是脱离了人民群众,最终会丧失执政的根基。一是必须始终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执政党要高度重视党员质量,古共严把入党关,坚持干部年轻化,发动群众参与干部工作。始终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在发展新党员时坚持劳动者代表大会推荐党员的制度,把党员人数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对党员比例过高的部门做了限制。苏共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的组织建设薄弱,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队伍质量下降,不能发挥先锋作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出台了不允许在企业、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建立党组织的法律,结果造成党的基层组织大大萎缩,党失去了在群众中开展活动的基础。二是必须始终重视加强党的监察组织设置。要顺应政党建设自身规律,严明党纪,管好党员。在政党体制成熟的西方国家,虽然政党腐-败没有绝迹,但腐-败是受到有效控制的,其原因就在于西方国家采取了种种举措束缚和监督政党权力的运作。各国政党为加强党内纪律监察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各有特点。德国基民盟有完善的党内仲裁制度,仲裁员由各级党员代表大会选出,享有独立裁判的权力。诉讼程序及其他制度皆仿效国家司法体制,是依法治党的具体体现。匈牙利社会党中央财政监督委员会有权对党内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倡议采取措施,若倡议无效,可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同时可建议停止不规范管理组织的领导工作,情况严重的,可建议解散该组织。国外各类政党都强调纪律监察工作的独立性,规定纪律监察委员会委员不得担任其他领导机构的职务,避免在工作中受到来自上级和其他部门的干扰。三是党要重视作风建设,坚决反对腐-败现象。越共提出要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上把党建设成为纯洁、坚强的党。1999年越共发动了建党以来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党建整顿运动,从中央政治局开始,以各级党委及其领导人进行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为突破口,自上而下分阶段地进行。2001年越共九大决定将党建整顿运动继续开展下去。古共认为如果不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古巴社会主义政权一天也不能维持下去。为加强廉政建设,古共制定了《国家干部道德法规》。古共还设立了中央、省、市三级申诉委员会,采取垂直领导方式,对腐-败和违法乱纪行为严加处理。而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在这方面则有深刻的教训。由于长期忽视党的自身建设,党内出现许多弊端,逐渐形成了各种既得利益集团,在各自把持的势力范围内谋取私利,在党内外影响恶劣,腐-败是导致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抓住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放松,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有效地保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继续着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领导层新老交替和干部队伍建设中,一直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强调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最近,中央又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腐-败、特别是对高-官腐-败的高压势头进一步加大,从而使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反腐-败斗争总体上由被动转向主动、由主要靠权力反腐转向靠制度反腐、由过去的事后反腐转向事前防范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四管齐下”反腐-败制度,即党内监督条例、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对地方党政高级干部的巡视制度以及中央各部委的纪检监察的垂直管理制度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探索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永远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启示之五: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发展经济问题上,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经济全球化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确保不断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    

只有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构建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各国的政治实践中,老百姓对一个党的评判,最直观地是看在这个党的领导下,有没有可能实现发展,走向富裕。一是执政党必须以强国富民为己任。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内因,是整个苏东阵营与西方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生活长期搞不好,动摇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对党的信任和信心。近年来,在许多国家的一系列选举中,上台的党多是以其整顿、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纲领赢得大选的。而苏共没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没有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也是其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苏共领导层未能及时应对时代的挑战,没有拿出适应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变化、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法,也没有拿出好的改革方案,跌入了西方敌对势力设置的军备竞赛陷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引起人民对苏共的不满。二是执政党必须在致力于发展经济时努力坚持社会公平。经济成果的分配历来是社会政治的核心问题,关系到社会和政治稳定,也关系到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否稳固。执政党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解决调动积极性、保护大多数的问题。一定要关注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社会困难群体问题。苏共长期重积累、轻消费,重军备、轻民用,片面重视重工业、军事工业,忽视农业和各种民用工业,没有解决农业问题,食品问题,老百姓日用轻工业品的问题,“短缺经济”问题,人民群众长期享受不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最后一届政府期间,整个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宏观经济形势很不错。但社会分配严重不公,地区之间不平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失业队伍增加,贫困化日益加剧。被称为“制造穷人的工厂”。三是执政党必须以政绩树党威。现代西方选民已不再单凭政党的意识形态、政治理想和路线纲领来进行投票选择,而问题选票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即选民更多地以政策可行性、解决具体问题的效能作为投票的依据。因此,任何一个政党要在选举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经济理论、发展模式、经济政策上不断摸索、革新,以解决选民最关心的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社会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等问题。西欧各国社会党把实现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施政重点,注意通过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实惠来显示其政绩,从而提高社会党的威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努力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实际成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当今时代,发展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根本。加快现代化进程对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前途命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基础。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不高、资源有限,要使我国的发展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党必须在不断探索和构建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和方式的同时,大力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历程,是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作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并不断走向世界的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挑战不断强化的情况下,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紧迫性也日益增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这五种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现实要求,是在执政中推进党的建设、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我们党的先进性必须在履行第一要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不断保持和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世界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政党制度千差万别,不同的国家政党制度有不同表现形式和特点。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并没有一个普世皆宜的标本和样板,在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决不能照抄照搬别国政治制度的模式。最根本的是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以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能否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以此认识和判断政党制度的利弊得失和是非曲直,是当代中国执政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关键。借鉴其他国家政党治党执政经验教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为着解决我们党内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是本文立论的基点所在。

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验和启示2017-04-27 20:02 | #2楼

一、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要命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从新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建设规律并自觉运用这一规律的结果。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只有具有先进性,党才能从全局上和战略上制定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认可和支持。离开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理论上就会失去存在的理由,在实践上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问题,始终把它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 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在有机互动中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的深化和升华。先进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能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关系的关键因素,就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先进性,才能在执政过程中使党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反映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正是因为在执政规律上获得了这样的深刻认识,胡-锦-涛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理论命题,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中国共-产-党生存发

展的根本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发展历程

党的先进性是由多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包括指导思想、路线纲领、奋斗目标、方针政策,也包括组织原则、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干部能力、党员素质等。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要求,也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内涵,党的先进性建设也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迄今已经走过了九十年的历程。九十年来,我们党认真总结自己执政的经验,同时也借鉴国外政党执政的经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日益清醒和深刻。我党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一直都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1、思想建设为先导。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毛泽东强调,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根本途径是把思想上建党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把党员教育和锻炼成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29年12月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要求“从党内教育做起”,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还具体规定了党内教育的方法。1932年初至1934年10月,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在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成为我们党廉政建设的初步尝试。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号召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

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毛泽东号召全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革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并领导我们党就执政条件下加强先进性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作出了巨大努力。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艰难曲折,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用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

2、制度建设是关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邓-小-平同志通过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看到了制度问题的重要性,提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就打开了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思路,使我们认识到,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键是要抓制度和机制的建设问题。他突出地强调了在执政条件下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性,提出要在全党认真地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使全党同志确认党只有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针对党内干部队伍出现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对党的先进性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内腐-败现象蔓延,对党的先进性造成严重侵蚀和对改革开放事业造成巨大破坏的情况,强调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提出要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进行标本兼治、综合治

理。 邓-小-平围绕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1980年,他重申“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的目标。1983年,邓-小-平鲜明地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邓-小-平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是在新时期国内、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形成的,他的理论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和坚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3、理论创新是核心。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从容应对复杂局面的考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对党的先进性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探索,作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把党的先进性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2000年春,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三个代表的思想和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

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与时俱进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十多年来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坚持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先进性的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4 、执政能力是根本。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提出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3年2月召开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按照四中全会的部署,党中央紧紧围绕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得以全面推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

定》,全面阐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任务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于部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切实建立健全制度,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2017年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明确提出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创先争优活动,明确了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进一步的制度保障。有了这样的党内机制创新,就能使党的先进性要求切实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真正让“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

三、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我们党在成立的九十年中一贯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中国人民的根本要求,依据发展变化的实际,明确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不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指明前进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和人民愿望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乎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与时俱进,我们党才能找到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衡量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否先进,要放到具体的历史的实践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我们党始终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来确定党的中心任务,并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建设。只有始终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使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相互促进,在不断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保证党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成立时仅有50多名党员、处在秘密状态的党,发展成为拥有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70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党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先进之路无止境,追求先进无止境。先进性建设是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需要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常抓不懈,方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朝气蓬勃迎接党的九十华诞。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相关文章: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09-24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09-24

党的先进性建设09-24

运用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先进性建设09-24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09-24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09-24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09-24

借鉴国外政党经验教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09-24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再实践思路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