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意见>《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时间:2022-11-22 07:33:35 意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我县唯一的一所公办职业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汝城县第三中学。1993年汝城县第三中学改名为汝城县综合职业中学,1996年改名为汝城县第一职业中学。2000年3月6日经湖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汝城县第一职业中学升格为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8月,经县人民政府同意,汝城县教育局与深圳高泽洋先生签订了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联办协议(合同期从2017年上学期至2017年下学期)。根据上级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办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促进我县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县政府决定改变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现有办学体制,及时下发了《中共汝城办公室汝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改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汝办201228号)文件,并于2012年4月30日终止了县教育局与高泽洋先生签订的联合办学协议,同时将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收回为县政府单独主办的公办职业学校。

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一、现状分析

(一)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立。现在学校主要设有计算机及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公关文秘等专业,学制均为三年,并开设计算机及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高考班。今年在校学生656人,15个教学班。

(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我县职业教育随着现在国家的重视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免收学费等诸多优惠政策,以及我县职业教育的改制成功、学生生源的增多,我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从今年开始,将得到进一步扩大。预计今年秋季将招生800余人,明年1000人左右,到2017年预计招生达到1200人,届时我校在校人数将超过2000人。

(三)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今年秋季开学前,我县投入了55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更换了锅炉1个,添置了课桌椅800套,新建了1个电脑房和2个多媒体教室,安装了校园安保系统,维修了学校礼堂、学生公寓、围墙、学生食堂等基础设施。

(四)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学生虽然没有比较好、比较近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但是,我县职业学校和企业在实训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实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五)师生技能水平有效提升。今年我县职业学校技能抽查合格率达到了100%,优秀率40%;英语、计算机能力考试合格率为98%;比前几年有大幅度上升。

二、存在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近几年我县加大了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每年向社会公开招聘非师范类毕业生,并对部分紧缺专业放开了户籍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紧缺现象。然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依然非常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我县职业教育师资整体水平的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薄弱依然是我县职业教育中的“短板”,制约了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过两年,随着学生人数

的增加,这问题会变得尤为突出。

(二)办学条件简陋,硬件设施不足,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目前 ,职业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索质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辅助的教学用具、试验设备器材、语音教学设备、计算机教学等硬件设施都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县职业学校现有的教学硬件设施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出现严重脱节现象。另外我县职业学校运动场地简陋,教室寝室陈旧,离创建市级示范性职业学校的标准差距很大。

(三)招生压力大。普职招生比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我县职业学校的建设。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这唯一的职教中心。全力争创高标准、高品质的市级示范性级重点职业学校。

(二)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将职业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单独立项,并逐年增长,使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普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5倍以上。对我县职业学校所有学生实行全免费制度。每年至少安排500万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学校精品专业、特色专业、新兴专业,实训基地,产学研联合体的建设。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有实践经验的技师,支持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技师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并放开户籍的限制。加大本校师资培训力度,重点培养一批有教师资格的技师级以上的“双师型”教师。

(四)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借助教育局及政府的力量做好招生工作。一是学校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招生工作,成立了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鼓励学生积极报考,使学校的办学规模得到壮大。二是做好了保学控流工作,健全学生档案,将每个学生的姓名、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家庭状况等全部输入电脑,以便更好地了解服务于学生;坚持家访制度,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落实了免学费和享受助学金政策,杜绝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严格控制全年流失率低于5%。

《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绿春县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2017-05-11 18:11 | #2楼

绿春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区位边远,与越南莱州省孟谍县接壤,国境线长153公里。由于历史、区位等诸多原因,绿春县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职业教育尚未完全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绿春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绿春职业教育机构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主要有县职业中学、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农广校等。自上述职业教育机构建立以来,各职教部门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做好职业教育各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绿春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创办于1983年,学校占地面积48亩,校舍建筑面积3178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6名,10个教学班,在校生556名。学校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育人为中心、管理为突破口、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为重点,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先后开设了农学、牧医、乡村医士、家庭经营、电子电器等16个专业,41个长班,毕业生2186人,各种短期培训47期,受训人数达3353人次。自1995年以来,先后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劳动就业机构、著名厂家建立了良好的联办和就业协作关系,开展了“订 1

单式”培养合作,已有932名职高毕业生到该地区就业,就业率达100%。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毕业生每年为自己的家乡带回600余万元,实现了“培养一生,脱贫一户”的办学目标。2017年5月,被省政府扶贫办确定为“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获得了云南省职业技能培训许可证。

绿春县教师进修学校始建于1979年,系“云南省二级教师进修学校”,红河州文明学校。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2668平方米。教学设备较为齐全,现有教职工22人,其中职任教师19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14人,学历合格率达75%。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2人,另有兼职教师15人。办学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和培训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近年来,学校在扎实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的同时,通过与中央、省内外高等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就近提升全县中小学教师及干部职工的学历层次。近年来,学校党支部和学校分别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州级文明学校,共有4名教师受到省人民政府、教育厅、教育部综合素质培训项目科研组的表彰和奖励。

县农广校始建于1984年10月,现有专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12人,学校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建有两个实训基地。即:平河东角阿八寨300亩的实训基地和二号桥10亩的良种 2

试验示范基地。2017年,结合绿春实际,认真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共培训近900人,同时与组织部开展了乡土人才认证工作,已认证890人。根据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认真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2017年度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覆盖全县20个行政村1000余人。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培训,切实提高了绿春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绿春县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绿春县为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建立了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协同的职业教育机制,成立了由任组长,、政府联系分管教育的领导为副组长,组织、宣传、发改、人事、劳动保障、农业、卫生、科技、教育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定期巡查督导制度,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检查指导。、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提出未来5年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但是由于绿春的职业教育起步晚、起点低,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县域经济欠发达。绿春县到2017年底全县财政收入仅4800万元,支出达36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6元。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方政府目前无力对职业教育加大资金投入。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诸如,不能增设校舍、实习试验场地等,以满足全县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目 3

前,全县职业中学学生均可享受由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如学生在校前两每生每年可得到1500元的生活补助费,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就业,就业率达100%,但当地老百姓生活水平低,许多家庭供子女读完小学、初中已经不容易,他们就是想送子女到县职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群众择业观念落后。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群众“学而优则仕”、重“官”轻“工”、“读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等传统观念仍然存在且一时难以改变,择业观念与现实存在着严重错位,他们只看到职业教育与个人就业的眼前利益关系,没有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与个人谋生的密切联系。甚至,怀疑和鄙视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在当地得不到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导致职业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三)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水平低,是全县职业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目前,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学历合格达75%,县农广校专职教师仅4人,其中只有1名教师接受过相应的专业教育,其他均是从本县有关中、小学校调入。在县职业中学教师队伍中,虽然已有80%的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但部分教师未接受过与所任学科相关的专业教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再加上学生基础差,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这使本来就被人怀疑和鄙视的职业教育更是雪上加霜。 4

(四)就业准入不严。由于用人单位或企业对员工的劳动技能重视不够,就业准入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差距,先培训后上岗、转岗必须经过培训再上岗的制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企业招收录用员工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淡化了对职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视自主用工为自由用工,招用员工更多的是考虑廉价劳动力,一般不考虑专业特长。就业人员素质低,他们参与社会就业一般只考虑解决眼前的的困难和问题,未能考虑到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农村青少年进城务工觉得比在农村生存条件好一点就满足了。由于社会给他们就业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初中毕业后除了升入县内外普高以外,每年均有近二成的初中毕业生溶入社会,导致劳动者素质不高 ,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小的现实问题。如,2017年至2017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共计4727人,其中升县内外普高的有2837人,占60%,进入县内外职业学校就读的1203人,占25%,初中毕业后直接流入社会的有687人,占15%,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初中未毕业就进入社会,直接影响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五)统筹管理不足。绿春现有职业教育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封闭办学、多头领导的问题仍然存在,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相互之间缺少沟通和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使职业教育的发展缺乏合力。在加快教育资源积聚、扩大人力资源开发规模、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明显滞后, 5

普遍存在办学规模小、基础能力弱、教育效益差的共性。

(六)学校自身办学水平不高。职业学校对自身发展定位不准、实训基地弱小、专业师资缺乏、没有精品专业,导致办学水平不高,职业学校的规模和容纳量小。县职中,目前没有一个完整的实训基地,某些专业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县农广校的实训基地也是名不副实,流于形式,对学校教育教学作用不大。另外,先进的教育设备严重不足,即使有也是一种“摆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发展绿春县职业教育的对策思考

绿春是一个边、山、少、穷为一体的农业县。素质型贫困等特殊县情严重制约着绿春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快绿春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和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解决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渠道,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劳动力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破思想上的桎梏,针对绿春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6

把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绿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文明、开放、富裕、和-谐绿春的重要载体抓好落实。

(二)抢抓机遇,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问题。国务院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抓住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推进绿春职业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力争在公办职业学校的体制改革、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职教师资建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绿春县职业高级中学为依托,建成集教学、培训、实验、开发、实践为一体的职教中心,抓好领导班子和师资两个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科教兴农、学生技能应用三项能力,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就业率百分之百、扩大学校规模、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个目标。要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政策、资源、经费统筹,形成农业、教育、扶贫开发、劳动保障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按照政府搭台、多方参与、多元投入的思路,积极筹措培训经

费,开辟劳务市场,广泛开展劳务输出与合作。要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推进职业学校的内涵发展,引领全县职业教育上档升级。立足县情,按照“绿色产业富县”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办好茶叶、八角、橡胶等栽培、管理、加工专业,树立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努力为全县绿色产业发展培养一批技能型专业人才骨干队伍,切实承担起为全县农村产业发展服务的重任。

(三)加大宣传,解决观念落后的问题。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舆-论宣传工作,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板报、墙报等各种媒体和各种场合,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扫除重学历轻技能、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落后观念,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蔚然成风。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师资薄弱问题。要建设一个集中精力抓教学、抓管理、抓培训、抓创收、抓发展的团结干事的好班子,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广博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师德、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新兴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教师队伍。对教师要人尽其才,合理使用,公正分配,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成为学科带头人。支持鼓励现有教师参加各种学习进修,通过在职教师接受学历教育、攻读硕士学位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要采取特殊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面向社会招聘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解决专业课教师短缺和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新型职业教师队伍。

(五)加大就业准入稽查和执法力度,解决就业准入不严的问题。通过部门协调,推进联合执法,逐步加大就业准入稽查力度与执法力度,对未能执行准入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强力推进就业准入机制,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用人用工制度,为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营造良好的环境。

(六)加大统筹力度,解决统筹管理不足问题。

1、抓“普职”统筹。绿春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要保持合理的教育结构,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职业教育适当优先发展,坚持普职并重、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从根本上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另外,绿春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我们要根据需要在基础教育、高中教育中适当渗透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注重增加文化知识的渗透。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用标兵的榜样作用帮助群众树立职业教育意识,把职业教育进一步

引向深入,延伸到学校、延伸到村户,最终使劳动者的素质真正得到提高。

2、抓资源统筹。政府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充分调动部门、行业和办学单位的积极性,运用行政、市场、经济等多种手段,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采取兼并、重组、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进行布局调整,破除部门界限、学校界限等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实现资金、校舍、师资、职业培训等职教资源的优化组合,增强职业学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解决学校规模小、竞争实力弱、办学效益差的问题,做到集中资金抓硬件建设,集中项目完善设施设备,集中师资抓特色专业,集中精力做大培训规模。

3、抓经费统筹。职业教育需要大量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经费保障是发展职业教育之根本。首先要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尽快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统筹安排职业教育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性资金。三是根据中央、省、州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和措施,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投入力度。

(七)加强自身建设,解决学校自身办学水平不高的问题。一是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加大投入,创新机制,破除部门行业界限,加快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三是开拓创新,从专业设臵到学制管理、从入学前考察到就业前考核等方面探索适合绿春县情的办学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增强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四是抓好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改进和加强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建立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制度,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使职业学校的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绿春县中华职业教育社 张文祥

2017年10月25日

【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相关文章:

乌审旗党建带妇建工作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09-25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关于我县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9-25

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思考和对策09-25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思考09-25

离退休工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09-25

关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05-16

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及思考和对策09-25

乡镇联村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对乡镇财政所现状的分析与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