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策略

时间:2022-11-22 08:18:08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阅读教学中都认为课堂学习远远比课外学习重要,应当以课堂为主,老师只加强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但是这样还远远不够,必须与课外阅读相配合。吕淑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的好的人,无不得益课外”。这说明大量的课外阅读,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发展思维,陶冶性情。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每个学段都规定一定的阅读量。可见,指导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阅读更是无限的。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策略

一、现行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现行课外阅读的现状表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时间少,内容窄,阅读量少,缺乏方法上的指导。究其原因,首先是学校教师,家长认识不到位,重视力度不够。长期的应试教育,单一的分数评价手段,过分看重成绩抑制了课外阅读;阅读只局限于课堂阅读教材,大量的习题练习挤占了课外阅读时间。其次、教师没有系统、科学、有效的指导学生,让他们体验不到阅读的乐趣,再次、一些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不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新教材提倡学生的“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很难达到。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和深入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势在必行。对于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做好两方面,一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二是有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调动课外阅读的内在兴趣。才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

二、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减负增效,有时间可读

有足够的的读书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的的前提。教师要转变观念,以长远的眼光,大语文的眼光从事语文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精简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足够的精力课外阅读,每天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久而久之,让课余成为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充实资源,有书可读

有足够的阅读资源,让学生有书可读。学校要重视图书室的建设和管理,想办法争取多方面支持,充分利用挖掘,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加强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的完善。做好家长工作,为孩子卖一些有益的书充实自己的阅读量,然后带到学校班级交流共享。

(三)、营造氛围,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能自觉进行阅读,读得投入,读得多,读得有兴致。要让学生有这种兴趣,就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如对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讲故事,介绍一些名人爱读书的故事。在教室,走廊,校园悬挂一些读书的名人名言。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位良师益友”

(四)、指导方法,养成习惯

1、指导学生会巧读。新课标指出“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三读法要根据不同的文章,指导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有效阅读,要求初步掌握读书这“三读”法。精读就是一句一句仔细地读与理解,遇到不懂的东西就停下来,做上标记,以便向老师请教;略读就是扫描式的读,一目十行,意在掌握大概内容;浏览就是速度更快的读,主要用来浏览网页报刊,搜集相关资料。阅读刚开始,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经验与能力以后,上面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使用,一般内容略读和浏览,认为精彩内容的精读。

2、指导学生会进行阅读积累,仿写练习。如阅读介绍植物的文章,引导他们会用学到的知识描述他们熟悉的植物;写人物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为写作积累素材。这样激发学生会的阅读兴趣,不但提高了学生会理解能力,还有效开展了创新能力的训练。课外阅读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发展,以课堂带课外,课外促课堂为基点,要求学生会在课内学方法,在课外谋创新。通过实践,学生的阅读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让阅读成为个性化,自

觉的行为。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可培养理解,分析,联想能力。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划、圈、点、批。引导他们对优美词句、精彩段落巧妙构思、有个性的人物品质进行品评赏析。思考他们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并把心得写下来,学生的阅读目的理解体验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语文素养也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读后,摘抄好词好句,注意积累,也可试写读后感,把阅读内容进行理解消化。

(五)、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课内所学的方法,有效地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把方法转化为能力,使学生会的阅读能力有效提高,进而让学生会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以求“以课外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科书的特点,以知识拓宽见闻,以求“以课堂促课外”,使学生会掌握方法;以优秀的课外作品引导学生会创建阅读学习网络。首先,课前有效阅读。讲一篇课文,最理想的境界就是把学生会迅速引入课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要导好。

1、课前读背环节。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读背一些名言警句、优秀诗词、谚语等,每次一两句就可,重在平时积累读背的方式不要单一,可以多种形式地进行个人读、背,也可以集体开展读、背,看谁读得好、背得快,激发兴趣。

2、导入手法。导入时,要精心设计导语,采用故事导入,抒情导入、记忆导入等。例如,在设计《望庐山瀑布》时,要求学生会回忆《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前后联系,有助于学生会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感悟,思维就活跃了。

3、铺垫性课外阅读。这是以课文内容为基点,引导学生会在学习课文之前的课外阅读,找一些资料让学生围绕文本内容阅读,帮助学生会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这样为教学的深入打下基础。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菩萨司令》一课,学生阅读课文时,在理解内容和感情上都有一定的困难。课前我让学生会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了解到朱德伟大、无私的一生,对理解文本重点做了有效铺垫。

4、课中扩展阅读。为了让学生会能够有效做到举一反三,我在教学中科学、有效地让学生会阅读课外书籍,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与取舍能力,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掌握。如学了课文《海底世界》,可推荐《蔚蓝心脏》一书;学了《槐乡五月》可推荐《夹竹桃》等。这些课外阅读,让学生会对课内学习的理解更深刻、更准确了。我们要积极地向学生会推荐各类好书,还要善于鼓励他们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有效运用到课堂,进一步调动学生会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

总之,目前,课外阅读已引起了部分家长和学校教师的重视,在“大语文”的视野下,语文学习已突破了课堂学习的局限,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学习的点缀,而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大空间。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会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作为“案例”,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积极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外阅读对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作用,还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探讨2017-05-12 17:36 | #2楼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的、最需要的语文课外活动,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课外阅读能使语文变得更为丰盈,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语文课的重要性。

一、 重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去,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呢?首先,营造阅读氛围。课外阅读初级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材料,开始了阅读后,教师要为他们营造和-谐、乐于阅读的氛围。积极的阅读氛围,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阅读浪潮。为了营造阅读氛围,班内墙壁可以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平时要在学生面前多表扬爱读书的学生,开家长会时,多向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配合,鼓励家长为孩子买好书。其次,榜样激励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热爱阅读的名人,如高尔基、鲁迅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对班内自觉阅读,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进行适当表扬,为班内其他同学树立身边榜样,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去。再次,开展阅读活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读书汇报会、阅读心得交流会、辩论赛、知识竞赛、诗歌赛等,在丰富的活动中检查阅读情况,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二、 重方法指导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但仅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方法是进行完成的有效手段,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教师要教给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引领学生爱读、会读,提高阅读有效性。课外阅读注重方法指导,需要语文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内心真正喜欢上阅读。阅读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选读、速读、精读、读书笔记方法。选读法是学生课内学习或者写作需要时,有选择的阅读,目的是学以致用。精读法是对阅读中的重点章节进行逐字逐句阅读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速读法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默读,默读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读书笔记法是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中碰到有教育意义的、精彩的语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为以后的习

作积累语言。同时,重视阅读方法指导,需要教师指导阅读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如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在图画阅读中指导学生阅读浅显的寓言、故事,在阅读中感受生命、自然;中高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情感。当然,阅读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不管是哪个阶段,课外阅读都要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三、 重推荐引领

现代社会,书籍既丰富多样,又鱼龙混杂,小学生辨别能力有限,还不会自己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结合学生兴趣推荐一些健康的书籍,并注意书籍的广度,确保学生能博览群书。推荐引领阅读的途径有:一是课堂延伸式的推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课文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如学习完《只拣儿童多处行》后可以给学生推荐冰心的其他作品如《寄小读者》等, 学习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等书 ;学习完《詹天佑》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海军名将邓世昌》等文章,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是文学体系式的推荐。从文学的角度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作家、作品给学生推荐,如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散文较多,所选的文章语句优美、内涵深刻,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情感的熏陶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曹文轩的《草房子》、《红瓦黑瓦》、刘心武的《爱的教育》、高尔

基的《童年》、《朱自清散文集》等。三是学生自由选择读物式的引领。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读物,教师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教学生学会选择内容健康积极的读物。

四、 重习惯养成

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相对的稳定性。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提高阅读效果,所以教师指导课外阅读时,要有意识的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使之养成自觉的习惯。首先,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准备一个本子,读书中遇到了优美的语句、段落摘录下来,这样逐步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为写作积累素材。其次,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字词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在使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学会使用工具书能帮助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指导学生固定读书时间。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较弱,难以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及时督导、指导 合理调整学生的读书时间,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引导学生防范阅读、喜爱阅读,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精神境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初中英语阅读课以读促写教学策略12-1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研讨的培训小结09-25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03-09

小学阅读课活动方案03-15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09-25

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09-25

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策略09-25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03-06

小学习作教学策略06-05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反思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