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教学策略的作用

教学策略的作用

时间:2022-11-22 08:17:12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策略的作用

结合本次课程学习的体会,下面我通过几个几个教学片断谈谈我在课堂上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并分析这些教学策略所起的作用来实施的:

教学策略的作用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做好探究的铺垫,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动机。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的。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探究的状态,创设良好的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的积极性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如: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一年级《找规律》的时候,在教学之初,就用多媒体创设“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小朋友用各种漂亮图片(花 彩灯 彩旗)来设计了一个有规律联欢会会场,庆祝“六一”的情景,里面蕴涵这该节课学生需要探究解决的规律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一方面体现了数学来源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主旨,另一方面也为下面的探索研究准备好了研究的素材。

二、自主探究,经历知识、技能发现与发展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统计观念、空间观念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观念的形成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是在过程中体验和发展的;应用意识的培养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这些过程目标实现的根本就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成为了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就要求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锤炼自己的思想,逐步使自己的经验合理化。因此,需要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想法不断的反思。如在《找规律》一课中,我让学生借助于我所提供的各种教具摆出不同的规律,每一种规律,都是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所得到。真正体现了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索的过程。

三、合作交流,在接纳与批判中完善。

在课堂上,要把握合适的合作时机,积极营造和-谐的合作交流的情境,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争论、倾听与反思,让他们在接纳与批判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每次合作的契机,在学生愤悱之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争辩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在倾听中得到启迪;在需要帮助时,有来自伙伴的援助,让他们既准确又迅速的去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另外,在每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具备感性知识的时候,引导他们合作探究,让他们领略他人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质疑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学生除了倾听别人的发言,博采众家之长的同时,也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意见进行批判的接受,而不是盲从。例如在《找规律》一课中,我出示了图:

问:画面上出现10个男

生女生,有规律地排成一个圆圈,在音乐声中尽情跳舞。)这10个人是按怎样的规律站的?

生 :跳舞的小朋友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

生 :跳舞的小朋友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

当出现不同的答案时,就引起了学生的疑问。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去探究问题的实质,最后总结出:他们说的都对,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个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

四、点拨升华,在教师的引导下建构与提高。

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随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究。因此,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教师在学生的探究交流中,注意观察,适时介入指导。在适当时机,教师对探究和合作的方向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体会拨云见日的感觉。总之,在恰当的实际对学生提供及时的点拨和指导,使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统一。

五、拓展延伸,在实践中创新。

数学学习的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探索、感受、体验、训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未知变成已知,据已知推测未知是这种训练的自然要求和较高追求。因此,要尽可能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研究,激发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例如,教学《找规律》后,我让学生分小组用所学习的知识设计一幅漂亮的有规律的图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图画新颖、漂亮,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规律的知识,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在生活中“用数学”带来的乐趣。在不断的用中,再去发掘新问题,探索新方法。

《教学策略的作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总之,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体验、交流、分享的同时,逐步养成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中的意义2017-05-12 22:06 | #2楼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程改革必然是教学理念的改革与教学策略的革新。教师是否了解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教师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起着关键作用。

(一)透过教学现象看教学策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作用

现象一:教师沉迷于自己的讲解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我们的很多教师教的很苦,苦在自问自答,代替学生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代替学生的动手 唯恐没有给学生最好的引导、最好的知识传授。在与这些老师课下交流时,我们的这些老师会气急的说:你说这些孩子,学了一,就会一,怎么一点迁移意识都没有!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正是我们的老师缺少具有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意识。

经常沉迷于自己的讲解,总想当个勤勤妈妈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孩子,思维怎么会不呆滞、不刻板呢!

现象二:视角过窄,不能关注全体

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频频发问,几个颇有灵性的学生频频作答,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顺顺利利,圆圆满满。课下,在与这些老师交流时,这些老师总会说:我们班好学生真好,不好的学生怎么使劲都提不上,两级分化特别严重。殊不知,造成这种结果的,正是我们的老师不知道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

现象三:课堂放“羊”,有去无回。

案例1:《用连乘解决问题》

这是一节解决问题的课,就这节课来说知识上的教学目标有两点:1. 借助具体情境,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其解题思路;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带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来看一位教师主要教学过程的设计:

课伊始,这位教师用课件呈现了学校广播操比赛的场景,并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3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1:6×4×3=72(人)

师:好的,还可以怎么列式?

生2:6×3×4=72(人)

师:还可以怎么列式?

生3:4×3×6=72(人)

师:还有吗?(老师环顾四周,全班无人与教师呼应)

大家真了不起,能用这么多方法解决问题。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列式不同,得数相同。

师:都用了什么方法?

板书课题:用连乘解决问题

从这个小小的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能力、经验、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只会一味的让学生说出算法,认为只要学生会做就可以了。殊不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光是让学生会做,还要让学生明白算法背后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常常说说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数量关系。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一节课下来,知识没有得到完善、方法没有得到提升,经验没有得到积累、情感没有体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师完全忽视了自己的主体地位,面对学生的多种算法,不会去引导,提升,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老师缺少具有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意识。

同样是解决3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我们再来看看一位教师的处理:

案例2:《用连乘解决问题》

借助情境图出现点子图,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老师在这里加以说明:我们用一个点表示一名同学,这个点子图就表示了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所站的方阵情况。

(1)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你是怎样想的,利用你手中的点子图把你的想法画一画,或用算式写一写。

(2)写完的同学,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说说是怎样想的?

面对学生的三种想法,教师主要监控的问题是:

① 这种方法谁做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② 在这些图中哪个图的意思和他的想法一样?都是先求什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在图上表示的是哪部分?再求的是什么,又是图上的哪?

③ 为什么要先求出第一步?不求行不行?

面对第二种解法和第三种解法,教师还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课件)。 ④ 相同的地方? 不相同地方?

小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就有了不同的解题思路,不管哪种思路,要求三个

方阵一共多少人,都要通过用乘法两步计算来解决。每种思路的第一步都非常重要,它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教学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教师为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学具帮助学生展示想法,并采用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策略,在关键处,难点处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想法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从而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了发展。而这一目标的达成正是源于教师在对学生的合理分析、对教材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采用了合理的教学策略而形成的。这一案例也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折射出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对于数学课堂是多么的重要。

案例3:《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因为无论在数的意义,还是读写方法上,它们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学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时,我们的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

(1)出示了一幅情境图:

小明和小红明天要去秋游了,妈妈给小明和小红兄妹俩准备了四个苹果、两瓶水,你会怎么给他们分呢?让学生用拍掌的方式说出答案。

学生分别拍掌,此时教师用课件课件展示分的结果。(课件)

(2)现在只有1个月饼,又怎么分呢?

此时,学生无法用击掌的方式回答,由此产生了疑问:这半个怎么拍啊!

再次基础上我们的老师就势抓住学生的疑问转入课堂的学习,揭示分数学习的意义。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充分运用原有旧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疑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这些都源于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

通过这么几个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策略的合理选择和运用,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有这么大的影响,那教学策略的内涵到底指什么?

(二)教学策略的概念界定及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课改要求现代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代相通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制定教学策略的理性支点。我们都知道没有哪种教学策略就一定适合哪个课堂,教学策略有很多种,不同的学科和年级段有自己的说法,但就数学学科来说常用的教学策略有:产生式策略(自学)、替代式策略(讲授式)、开放式问题情境创设策略、课堂提问策略、合作与交流策略、小组合作策略等等,有很多,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很好的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第二、第三、第四板块我们将围绕如下三个策略:开放式问题情境创设策略、交流策略、小组合作策略展开交流。

【教学策略的作用】相关文章:

教学策略的选择05-12

读写教学策略09-25

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09-25

儿歌朗读教学策略09-25

儿童故事教学策略03-17

英语教学策略09-25

有效教学策略设计09-25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09-25

有效教学策略学结09-25

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09-25